中草药化学成分一般鉴别方法
中草药的识别分析
中草药的识别分析中草药是指用于药用或保健的植物草药,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成分。
中草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范围,在中医药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正确地使用中草药,识别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本文将介绍中草药的识别分析方法和流程。
一、性状和外观特征对于中草药的识别,首先需要观察和描述其性状和外观特征。
中草药的性状包括形状、大小、颜色、气味、味道等方面。
通过观察和描述这些特征,可以初步判断中草药的种类和品质。
例如,人参的性状为条索状,有明显的脐部和分叉的根头,表面黄褐色或棕褐色;枸杞的性状为红色的卵圆形果实,具有特殊的香味。
二、显微鉴定显微鉴定是一种常用的识别中草药的方法。
通过显微镜观察中草药的细胞结构和组织形态,可以辨别中草药的真伪和种类。
例如,鉴定人参时,可以观察到其根部有明显的维管束,细胞壁厚,有明显的纹理;而假的人参则没有这些特征。
三、化学成分分析化学成分分析是一种准确鉴定中草药的方法。
通过采用不同的化学分析技术,可以检测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和特定的化学物质。
例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可以检测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如黄酮类物质、生物碱等;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可以检测中草药中的挥发性成分和香气物质。
四、质量评价对于中草药的识别分析,还需要进行其质量评价。
质量评价是指根据中草药的外观、性状、成分含量、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等指标,对中草药进行综合评价。
例如,可以通过测定中草药的水分含量、灰分含量、微生物限度等指标,来判断中草药的质量好坏。
五、数据库和仪器设备的应用在中草药的识别分析中,可以利用数据库和仪器设备进行辅助分析。
例如,国家药典、中药数据库等可以提供中草药的性状描述和外观特征,从而帮助对中草药的鉴定。
同时,仪器设备如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也可以帮助实现对中草药的精确分析。
总结起来,中草药的识别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不仅能判断中草药的真伪和品质,还可以为中草药的安全和有效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中药药材的化学成分分析与鉴定技术
中药药材的化学成分分析与鉴定技术中药药材一直以来都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疗效和安全性直接影响着中医药的应用和发展。
中药药材的化学成分分析与鉴定技术是中医药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本文将介绍中药药材的化学成分分析与鉴定技术的现状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一、中药药材的化学成分分析技术中药药材的化学成分分析技术是指对中药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药材的化学成分分析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1. 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药材化学成分分析技术。
它通过将中药药材的提取物或者粉末样品涂抹在薄层色谱板上,然后将其置于特定溶剂中,利用化学成分在板上的迁移速度和颜色的差异进行分析和鉴定。
薄层色谱法具有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中药药材的化学成分鉴定。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分析方法,能够对复杂的中药药材化学成分进行准确的鉴定和分析。
它通过将中药药材样品分子化,然后在气相色谱柱中进行分离,最后利用质谱仪进行检测和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灵敏度高等优点,能够对中药药材中微量的化学成分进行准确鉴定。
二、中药药材的成分鉴定技术中药药材的成分鉴定技术是指通过对中药药材中的特定成分进行鉴定,从而确定其品质和质量的技术手段。
1.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药材成分鉴定技术。
它通过将中药药材样品溶解在溶剂中,然后在高效液相色谱柱中进行分离和检测,最终通过对峰面积和保留时间的测定对其中的成分进行鉴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中药药材的成分鉴定。
2. 紫外-可见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是一种利用中药药材吸收和发射光谱特性进行成分鉴定和分析的技术。
它通过测量中药药材在紫外或可见光波段的吸收光谱,从而对其中的成分进行鉴定。
紫外-可见光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中药药材的质量评价和成分分析。
中草药粉末成分鉴定
中草药粉末成分鉴定是一种对中草药粉末进行化学分析和检测,以确定其主要成分和含量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草药粉末成分鉴定方法: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这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对中草药粉末中的多种成分进行分离和检测。
通过将样品注入HPLC系统,可以得到不同成分的峰形图谱,从而确定其含量和纯度。
2. 气相色谱法(GC):这是一种用于分析挥发性成分的方法。
通过将样品注入GC系统,可以得到不同成分的气相色谱图谱,从而确定其含量和纯度。
3. 红外光谱法(IR):这是一种用于分析分子结构的方法。
通过将样品照射到红外光谱仪上,可以得到不同成分的红外光谱图谱,从而确定其分子结构和含量。
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这是一种用于分析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通过将样品照射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可以得到不同成分的吸收光谱图谱,从而确定其含量和纯度。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中草药粉末成分鉴定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成分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采用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中药材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汇总手册
中药材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汇总手册中药材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中药材的药理作用和药效成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汇总一些常用的中药材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旨在为中药材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是中药材化学成分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其中,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常用的色谱分析技术,可用于分离和定量分析中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通过选择合适的固定相和流动相,可以实现对中药材中多种化学成分的分离和测定。
二、质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是一种用于分析中药材中化学成分的重要方法。
其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是一种常用的质谱分析技术,可用于分析中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
通过将气相色谱和质谱相结合,可以实现对中药材中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
三、红外光谱分析法红外光谱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无损分析技术,可用于分析中药材中的有机化合物。
通过测量中药材样品在红外光的作用下吸收、透射或反射的特征,可以得到中药材中化学成分的信息,从而实现对中药材的分析和鉴别。
四、核磁共振分析法核磁共振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可用于研究中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通过测量中药材样品中的核磁共振信号,可以得到中药材中化学成分的结构和相对含量信息,从而实现对中药材的分析和鉴别。
五、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是一种新兴的分析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通量等优点,可用于分析中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通过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可以实现对中药材中多种化学成分的快速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
六、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分析技术,可用于分析中药材中的电活性成分。
通过测量中药材样品在电化学电位或电流作用下的响应,可以得到中药材中电活性成分的信息,从而实现对中药材的分析和鉴别。
综上所述,中药材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中药材的药理作用和药效成分具有重要意义。
简述三种中药鉴别方法及其鉴别特征
简述三种中药鉴别方法及其鉴别特征中药鉴别方法是指通过观察、嗅闻、品尝、研磨等手段,判断中药材的真伪、质量以及区分不同种类的方法。
中药鉴别方法包括宏观鉴别法、显微鉴定法和化学鉴别法。
下面我将对这三种鉴别方法及其鉴别特征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种中药鉴别方法是宏观鉴别法。
宏观鉴别法是指通过裸眼观察中药材的外形、颜色、气味、味道等特征来判断中药材的真伪和质量。
首先是外形鉴别。
中药材的外形特征包括大小、形状、表面特征等。
通过观察这些特征,可以判断中药材是否正常,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例如,参材的质量好坏可以通过参材的外观来判断,正常的参材色泽乌黑光亮,而质量较差的参材色泽暗淡无光。
其次是颜色鉴别。
中药材的颜色也可以反映其品质。
正常的中药材颜色鲜艳,均匀一致。
而质量较差的中药材则会有颜色不正常、不均匀的情况。
例如,当我们购买当归时,正常的当归颜色红艳,而劣质当归则呈现出色泽偏浅、白色或灰色。
然后是气味鉴别。
中药材的气味也是判断其真伪的重要依据。
通过嗅闻中药材的气味,可以判断其是否正常、含有杂质或受到污染。
例如,正常的茉莉花具有清新芳香的气味,而质量较差的茉莉花则可能有异味或无香味。
最后是味道鉴别。
中药材的味道也可以用来判断其真伪和质量。
通过品尝中药材的味道,可以感受到其苦、辛、甘、酸、咸等不同味道,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例如,良好的干姜味道辛辣独特,而劣质的干姜可能味道较淡或有异味。
第二种中药鉴别方法是显微鉴定法。
显微鉴定法是指通过显微镜观察中药材的细胞构造、组织结构、细胞器等微观特征来鉴别中药材的真伪和质量。
显微鉴定法的特点是需要显微镜和相关显微技术。
通过显微观察,可以观察到中药材中的纤维、细胞壁、细胞核等结构,从而判断中药材的种类和质量。
例如,通过观察云南白药中的标志性细胞标本,可以判断其中是否含有云南白药所特有的细胞结构。
第三种中药鉴别方法是化学鉴别法。
化学鉴别法是指通过化学分析,检测中药材中的化学成分来鉴别中药材的真伪、质量和活性成分含量。
中草药成分鉴定
中草药成分鉴定介绍中草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然而,中草药的有效成分通常较多且复杂,因此准确鉴定中草药的成分十分重要。
本文将就中草药成分鉴定的相关内容展开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
中草药成分鉴定的意义中草药的药用价值主要来源于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
通过鉴定中草药的成分,我们能够了解中草药的药物活性和药效,为中草药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中草药成分鉴定还有助于确保中草药的质量和安全性,防止不法商家以次充好,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中草药成分鉴定的方法传统方法1.直接观察法:通过对中草药外观、气味、口感等进行观察和辨别,初步判断其成分。
2.色谱法:包括薄层色谱、纸层析等,通过不同成分在固定相或移动相中的迁移速度和色谱图谱的特征,来鉴别和定量成分。
3.化学试剂法:利用特定试剂与中草药成分发生特征性反应,从而进行鉴定。
4.质谱法:通过质谱仪对中草药中化学成分的质量进行测量,鉴定其分子结构和相对含量。
现代方法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利用不同成分在高效液相中的分离速度和吸收特征,对中草药中的成分进行鉴定和定量。
2.气相色谱法(GC):通过中草药成分在气相中的分离和检测,鉴定成分的种类和含量。
3.质谱联用技术:将质谱和色谱等技术相结合,不仅可以进行成分的定性分析,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和结构解析。
4.核磁共振技术(NMR):通过对中草药成分在核磁共振仪中信号的分析,鉴定其分子结构和相对含量。
中草药成分鉴定的挑战与发展挑战1.多成分复杂性:中草药通常含有多种成分,如何准确鉴别和定量成分是一个挑战。
2.深层次分析:中草药成分不仅包括活性成分,还包括非活性成分,如何对不同层次的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是一个难点。
3.标准缺乏:对于某些中草药成分的鉴定标准目前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标准制定。
发展1.多维度分析:结合多种技术手段,如色谱联用技术、质谱联用技术等,对中草药成分进行多维度、全面的分析和鉴定。
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如何分析鉴定
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如何分析鉴定中药材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是发挥药效的关键。
准确分析鉴定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对于保证药材质量、开发新药以及深入理解中医药理论都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中药材的化学成分究竟是如何分析鉴定的呢?要分析鉴定中药材的化学成分,首先得进行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采集时要注意药材的产地、采集时间、药用部位等因素,因为这些都会影响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
采集回来的样品需要经过清洗、干燥、粉碎等预处理步骤,以便后续的分析操作。
常见的分析鉴定方法之一是化学分析法。
这种方法包括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
重量分析通过称量物质的质量来确定成分含量,比如测定中药材中某些无机元素的含量。
容量分析则是基于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的定量反应,通过测量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来计算成分含量。
光谱分析法在中药材化学成分分析中也应用广泛。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以根据物质对不同波长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吸收程度来测定成分含量。
比如,通过测定某些黄酮类成分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其含量。
红外光谱法能用于鉴定化合物的官能团和结构,对于确定中药材中的有机成分有一定帮助。
色谱分析法更是不可或缺的手段。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具有分离效率高、灵敏度高的特点,能够对中药材中的多种成分进行同时分离和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法(GC)则适用于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还有薄层色谱法(TLC),可以用于初步筛选和定性分析中药材中的成分。
质谱分析法常与色谱法联用,如气质联用(GCMS)和液质联用(LCMS)。
质谱能够提供化合物的分子量和结构信息,有助于对复杂化学成分的鉴定。
除了这些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传统的鉴定方法也不能忽视。
比如,通过观察药材的外观、形状、颜色、气味等特征来初步判断其可能含有的成分。
在实际分析中,往往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结果。
在分析过程中,还需要建立可靠的标准和对照品。
标准品是已知纯度和结构的化合物,用于校准仪器和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中草药成分鉴定
中草药成分鉴定
中草药是中国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功效,并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中草药的组成十分复杂,单纯的调配并不能保证药效和安全性,因此,需要对中草药中的成分进行鉴定才能确保其品质。
中草药成分鉴定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采集样品:首先需要从中草药市场上购买到待鉴定的中草药样品,以使用药材的名称,产地的信息。
这些信息是为中药成分的鉴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制备试样:将所采集的样品进行制备,通常的处理方法包括:粉碎、切片、提取等。
制备过程应该尽量避免对试样进行熔点以及挥发性物质的大量散失,保证样品的化学活性和药性。
3.分离纯化:采用色谱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和毒性测定等手段,建立良好的指纹图谱,通过成分特征峰的位置、形状、峰度等自动与数据库中的成分进行比对鉴定。
同时,还需要进行重复性测试并排除可能出现的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
4.质谱鉴定:对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得到的中草药成分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利用液质联用技术进行质量分析。
如,高分辨质谱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分别进行质量分析,并利用质谱库进行对比鉴定化合物的成分、零碎质谱,保证成分鉴定的准确性。
5.结果评价:通过分析获得的质谱图和指纹图谱等结果,对鉴定的成分和含量进行评价。
同时将分析的结果与国家规定的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进行比对,确保成分鉴定的合法性。
中草药成分鉴定需要结合各种技术手段,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且需要依据科学合理的要求,确保成分鉴定的准确性。
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可以更好地保障中草药品质的安全有效性,从而为中医药的发展与利用提供坚实的保障。
中药常用检验方法介绍
中药常用检验方法介绍中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和独特的疗效。
为了确保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科学准确的检验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中药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物理性状检验、化学成分检验和生物学活性检验。
一、物理性状检验物理性状检验是对中药外观、气味、味道等进行观察和判断,以确定其质量状况。
常用的物理性状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视觉检验视觉检验是对中药外观进行直接观察,包括颜色、形状、大小、质地等方面。
例如,黄酮类药材的黄色程度可用比色法进行定量分析。
2. 气味检验气味检验是对中药气味的判断,通过嗅觉来辨别其特征。
例如,刺激性气味可能与其有效成分含量有关。
3. 味道检验味道检验是对中药味道的判断,通常分为五味。
如苦、辛、甘、酸、咸等。
不同味道可能与中药的功效和特点有关。
二、化学成分检验化学成分检验是通过分析中药中的化学成分来评估其质量和纯度。
常用的化学成分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是将中药样品溶解后,在薄层色谱板上涂抹,经过分离、显色后观察斑点的位置和颜色,与对照品进行比对,从而确定中药中的化学成分。
2.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将中药样品溶解后,通过色谱柱将其中的化学成分分离出来,并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和分析。
通过比对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可以确定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含量。
3. 紫外/可见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是通过测量中药在紫外或可见光波段的吸收特性,来确定其中的化学成分。
通过构建标准曲线和样品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中药中特定化学成分的含量。
三、生物学活性检验生物学活性检验是通过对中药的生物学活性进行评估,来确定其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
常用的生物学活性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细胞毒性实验细胞毒性实验是在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中药样品,观察细胞的形态、代谢和存活情况,以评估中药的毒性和安全性。
2. 动物实验动物实验是在实验动物体内给予中药样品,观察其在机体内的药理作用和毒副作用,进而确定其临床应用价值。
中药鉴定的四种方法及特点是什么
中药鉴定的四种方法及特点是什么中医药物是大家耳熟的,是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药物,中药有中成药、中药材两种,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种类很多,这些方法比较复杂,估计一般人不太了解,中药一般都是用来熬制而成的,那么中药一般是用于熬制的,那么有多少人知道中药的鉴别方法呢?我国天然药物类型繁多,总数在五千多种之上,经常使用的中药大约为八百多种,但是因为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增加了中药品种的混乱程度,普遍存在着假药唯品的现象,掌握合理的中药鉴定方式以及特征有利于提升中药识别能力和中药材质量,全面弘扬我国医药文化。
当前阶段,中药鉴定的样品包含了很多种,分别是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石类,其中就属植物类型的药材占据着较大比例,全面掌握重要的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性鉴定四种方式以及特征,有利于学习中药鉴定学和鉴定中药材的来源和品质。
一、性状鉴定所谓性状鉴定是指通过感官的鉴别方式分辨药材的外观形状,本身有着简单、迅速、便捷等一系列特征,能够确保药味的安全性,在临床实践操作过程中应用此种方式的效果极为明显。
性别鉴定内容涉及到了大小、颜色形状、表面特征,清楚的掌握各项药物的特征能够清楚认识到药物具备的属性,同时也能够掌握内在规律和表面特征,但是需要注意的一方面是,药材的野生品和栽培品相比较来看有着明显的差别存在,新鲜药材和干燥药材也存在区别。
举例说明,何首乌有云锦纹、大黄根茎有星点、清楚的掌握中药的特征,将其当成分别其他药材的主要标志,有利于人们更好的认识药材。
二、显微鉴定显微鉴定是通过电子显微技术精准的分析中药内部结构,保持中药整体品质和质量的一项鉴定方式,显微鉴定涉及到了粉末鉴定和组织鉴定,前者是观察药品的粉末制片或者鉴别细胞分子,适合应用到粉末状药材或者中成药鉴定方面,后者是观察组织构造特征,适合在完善的药材中进行鉴定。
基于此,在工作开展期间应当掌握好相同植物的内在规律或者个性。
三、来源鉴定来源鉴定被称之为基原鉴定,主要是通过药用植物分类学知识有效的鉴定,探究重要的来源,明确正确的学名,保持应用凭证的真实性,这是鉴定中药的根本所在,同时也是开展中药加加工生产和新药探究工作的关键所在,具体的流程如下所示。
中药材化学成分分析
中药材化学成分分析一、引言中药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医学体系,被广泛应用于中华医学世界。
其中,中药材是中医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中药材中的化学成分是中药疗效的重要基础,在中药材化学成分分析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中药材化学成分分析的主要内容(一)中药材化学成分中药材中的化学成分种类极其丰富,包括单体、多元醇、酚酸类、萜类、黄酮类、植物碱、黄酮异黄酮和皂苷等。
(二)中药材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目前,常用的中药材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核磁共振法和荧光法等。
1. 色谱法色谱法作为中药材化学成分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根据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交互作用特点,将混合物中不同成分分离出来,单独检测分离物的性质及组成。
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其中气相色谱法主要用于食品、环境和医药等行业中的成分分离和测定,液相色谱法则常用于中药材、食品中的糖类、蛋白质和多酚类成分的分析和测定。
2. 质谱法质谱法是中药材化学成分分析的另一种主要方法,它是一种以精确的质量测量为基础的分析手段。
常用的质谱法包括飞行时间质谱法、三重四级杆质谱法等,质谱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定量分离物,并且能够实现不同分子量的化合物的鉴定、分子结构的解析和构成的确认。
3. 核磁共振法核磁共振法又称原子核磁共振谱仪,是一种采用核磁共振光谱技术对有机分子结构进行研究的手段。
核磁共振法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的结构鉴定、药物的合成和新药的发现等方面。
4. 荧光法荧光法是一种通过特定的荧光团标记物质表面,采用荧光仪观测其特定的荧光强度的技术。
中药材中的许多成分具有荧光性质,通过荧光法可以实现化学成分的分析和测定。
(三)中药材化学成分分析在中药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中药材中的化学成分种类繁多,维持着中药的多种药理活性。
根据不同中药化学成分的生物学活性,可以进行中药作用机制的分析和研究,为中药的疗效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四)中药材化学成分分析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中药材化学成分分析不仅能为中药的药理活性和疗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并且能够为新药开发提供重要的原料及结构分析。
中草药化学成分的检测技术
重
100ml溶液 并加热到70 度
过量1.5倍 的四苯硼 钠溶液
放 置 一 天
沉淀
2:鞣质的络合沉淀滴定法 原理:鞣质与金属离子生成络合物沉淀
鞣质水溶液
沉淀
标准锌氨溶液 (过量)
过量的锌离子
EDTA溶液 返滴定
3:杂质的检查(中药制剂)
1:一般杂质的检查如酸不溶物。砷盐,灰 分,重金属等的检查以及样品农药残留 量的检测
2:特殊物质的检查:指某些药材的伪品, 有毒成分; 人民卫 生出版社 北京医学院主编
2:<<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学所药物研究所 主编
3:<<药物分析>> 上海药物研究所
谢 谢
2):某些蛋白质溶液,可以改变PH值,利用其在等当点 溶解度最小的性质而使之沉淀!
4:盐析法
在中草药的水溶液中,加入无机盐到一定程度, 可使某些成分在水溶液中溶解度降低而析出沉 淀,从而达到分离的效果!
三七水溶液加硫酸镁至饱和,三七皂甙乙即可 沉淀析出! 5:膜分离技术-- 透膜的生物特性
6:结晶,重结晶及分步结晶法提纯
中草药的化学容量分析
报告人:曾志平 学号:02081053
主要内容
一、预备知识 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三、中草药经典的分离纯化及精制 四、中草药化学成分的检测技术
一 中草药的特点
• 多为植物药材 • 有复杂的化学成分组
成 • 有药性的成分含量小
例如:长春花
一种降压镇痛药,全株总生物 碱含量1%,从中分离60多种生物 碱:-------长春新碱。治疗恶性肿 瘤的成分含量百万分之三,
研究化学结构须制备成单体纯品
中医药材的化学成分与鉴别方法
中医药材的化学成分与鉴别方法中医药材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药的药效主要来源于其中的化学成分,因此了解中医药材的化学成分及其鉴别方法对于中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材的化学成分及其鉴别方法的相关知识。
一、中医药材的化学成分中医药材的化学成分非常丰富,主要包括生物碱、黄酮类、挥发油、多糖、皂苷等。
这些化学成分在中药的药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中医药材的化学成分示例:1. 人参:人参是一种常见的补益药材,其主要化学成分为人参皂苷、多糖、生物碱等。
人参皂苷具有抗疲劳、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多糖则具有调节血糖、抗肿瘤的功效。
2. 当归:当归是一种常用的妇科药材,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多糖等。
挥发油中的川芎素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则具有调节内分泌、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
3. 枸杞子:枸杞子是一种常见的滋补药材,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色素等。
多糖是枸杞子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以上仅是部分中医药材的化学成分示例,不同中药材的化学成分组成各异,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医药材的药效基础。
二、中医药材的鉴别方法中药材的鉴别是保证中药质量和疗效的重要环节,熟练掌握中药材的鉴别方法对于中医药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常用的中医药材鉴别方法示例:1. 宏观鉴别:通过观察药材的外部形态特征,如颜色、形状、质地等进行鉴别。
例如,黄精的根茎呈乳白色,形状扁圆;鳖甲的质地坚硬,呈暗褐色。
2. 显微鉴别:通过显微镜观察中药材的细胞结构和组织形态,进一步鉴别。
例如,白芍药材中可观察到有特征的网纹细胞和石细胞。
3. 化学鉴别:利用化学试剂对中药材进行化学反应,观察颜色变化或沉淀形成等来鉴别。
例如,通过与碘酸钠反应,可将人参中的人参皂苷转化为蓝色或紫色沉淀,从而判断人参的质量。
4. 薄层鉴别:将中药材提取液涂抹在薄层色谱板上,通过与标准药物的比较,观察斑点的迁移和显色情况来鉴别。
中药化学成分鉴定
中药化学成分鉴定
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是通过分析中药材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以确定其中的活性化合物和其含量。
以下是中药化学成分鉴定的一般步骤:
1.样品制备:
o从中药材中提取目标化合物。
这可以通过水提取、醇提取、溶剂抽提等方法来实现。
2.分离与纯化:
o使用色谱技术分离样品中的化学成分。
常见的技术包括薄层色谱、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
o分离后的目标化合物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溶剂结晶、固相萃取等方法进行纯化。
3.结构鉴定:
o使用各种分析技术来确定目标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包括核磁共振(NMR)、质谱分析(MS)、红外光谱(IR)
等。
o通过与已知化合物进行对比,对目标化合物进行鉴定。
4.含量测定:
o使用合适的分析技术来测定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含量。
常见的方法包括比色法、滴定法、高效液相色
谱等。
o通过校准曲线或相对浓度的计算,得出目标化合物的含量。
5.数据分析和报告:
o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所含化学成分的结论。
o编写鉴定报告,包括样品信息、分析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通过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可以了解中药材中的活性化合物、药理作用和药效,为中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药物研发提供依据。
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分析技术和仪器,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方法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方法(一)溶剂提取法:1.溶剂提取法的原理:溶剂提取法是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
当溶剂加到中草药原料(需适当粉碎)中时,溶剂由于扩散、渗透作用逐渐通过细胞壁透入到细胞内,溶解了可溶性物质,而造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于是细胞内的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溶剂又不断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如此多次往返,直至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时,将此饱和溶液滤出,继续多次加入新溶剂,就可以把所需要的成分近于完全溶出或大部溶出。
中草药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直接与溶剂性质有关。
溶剂可分为水、亲本性有机溶剂及亲脂性有机溶剂,被溶解物质也有亲水性及亲脂性的不同。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亲水性基团多,其极性大而疏于油;有的亲水性基团少,其。
极性小而疏于水。
这种亲水性、亲脂性及其程度的大小,是和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直接相关。
一般来说,两种基本母核相同的成分,其分子中功能基的极性越大,或极性功能基数量越多,则整个分子的极性大,亲水性强,而亲脂性就越弱,其分子非极性部分越大,或碳键越长,则极性小,亲脂性强,而亲水性就越弱。
各类溶剂的性质,同样也与其分子结构有关。
例如甲醇、乙醇是亲水性比较强的溶剂,它们的分子比较小,有羟基存在,与水的结构很近似,所以能够和水任意混合。
丁醇和戊醇分子中虽都有羟基,保持和水有相似处,但分子逐渐地加大,与水性质也就逐渐疏远。
所以它们能彼此部分互溶,在它们互溶达到饱和状态之后,丁醇或戊醇都能与水分层。
氯仿、苯和石油醚是烃类或氯烃衍生物,分子中没有氧,属于亲脂性强的溶剂。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时中草药成分结构分析,去估计它们的此类性质和选用的溶剂。
例如葡萄糖、蔗糖等分子比较小的多羟基化合物,具有强亲水性,极易溶于水,就是在亲水性比较强的乙醇中也难于溶解。
淀粉虽然羟基数目多,但分子大大,所以难溶解于水。
中药成分测定方法
中药成分测定方法
定性分析是通过对中药成分进行化学反应或物理性质测试,判断其化学成分的存在与否,从而对药材进行鉴别和质量评价。
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法、纸层析法、气相色谱法等。
其中,薄层色谱法是一种简单、快捷、经济的定性分析方法,通过将中药成分在薄层硅胶或薄层氨基硅胶上进行分离,然后在紫外灯下观察成分的色谱带位置来判断其化学成分。
纸层析法则是通过将中药成分在特定条件下在纸上移行分离,通过化学反应、染色显色等方法来确定化学成分的存在与否。
定量分析是通过测定中药成分的含量来评价其质量。
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色谱法、光谱法、滴定法等。
其中,色谱法是当前应用最广泛、最具有效性和准确性的定量分析方法。
常见的色谱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法(GC)。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利用不同成分在色谱柱上的相互分离来分析和测定成分含量的方法,可用于定量分析中药中的多种成分。
气相色谱法则是一种利用气相色谱仪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测定的方法,主要用于分析中草药中的挥发油等成分。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存在一些特殊的中药成分测定方法,如质谱法、核磁共振法等。
质谱法通过将中药样品离子化后,利用质谱仪对产生的离子进行分析和测定。
核磁共振法则是通过测定中药样品在磁场中的核磁共振行为来分析和测定成分含量。
总之,中药成分测定方法各有利弊,需要根据具体的药材和成分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中药成分测定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提高测定的灵敏度、准确度和可靠性,更好地服务于中药药材质量控制。
中草药常用鉴别方法
中草药常用鉴别方法
中草药常用的鉴别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裸眼观察:通过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颜色、质地等特征来鉴别。
如叶片的形状、花朵的颜色等。
2. 显微镜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核等特征来鉴别。
如细胞的形态、细胞壁的厚度等。
3. 化学鉴别:通过检测植物中特定的化学成分来鉴别。
如使用化学试剂进行颜色反应、熔点测定等。
4. 薄层色谱法:利用薄层色谱技术将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分离,然后通过比较样品的色谱图谱来鉴别。
5. 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将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分离,并通过检测吸收峰、保留时间等来鉴别。
6. 气相色谱法:利用气相色谱仪将植物中的挥发性成分分离,并通过检测峰形、保留时间等来鉴别。
7. 紫外-可见光谱法: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测定植物中某些特定化合物的吸收光谱,通过与标准品的比较来鉴别。
8. 红外光谱法: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定植物中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通过与标准品的比较来鉴别。
通过以上的鉴别方法,可以对中草药进行较准确的鉴别,保证草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药化学成分单体化合物结构鉴定方法和程序
中药化学成分单体化合物结构鉴定方法和程序1.红外光谱法(IR):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结构鉴定方法,它可以通过测定化合物在红外光波段的吸收特性来确定分子中的官能团和键的存在情况。
2. 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紫外-可见光谱法通过测定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波段的吸收特性来确定化合物的π电子体系和染色团。
3.核磁共振波谱法(NMR):核磁共振波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结构分析方法,它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如质子谱(^1H-NMR)、碳谱(^13C-NMR)和其他离子核谱(如氮-15谱、氘谱等)。
通过分析谱图,可以确定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化学环境。
4.质谱法(MS):质谱法是一种测量化合物质量的方法,通过对化合物的碎片进行质量分析和质谱图的解读,可以确定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子结构和碎片的相对丰度。
5.现代色谱方法:包括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HPLC)等,可以用于分离和纯化复杂混合物中的化合物。
根据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和检测信号,可以对化合物进行初步鉴定。
结构鉴定的程序如下:1.提取纯化:从中药材中提取目标化合物,并通过分离纯化手段,如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获得纯净的化合物。
2.化合物性质测定:通过测定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溶解性等,可以初步确定化合物的特性。
3.红外光谱分析:用红外光谱仪测定化合物在红外光波段的吸收特性,确定官能团和键的存在情况。
4.核磁共振波谱分析:使用核磁共振仪,获取化合物的质子谱和碳谱等谱图,并通过解读谱图来确定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化学环境。
5.质谱分析:使用质谱仪测定化合物的质谱图,并通过解读质谱图,确定化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
6.基于以上鉴定结果,结合文献数据和现有化合物数据库,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确认。
综上所述,中药化学成分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方法和程序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仪器分析手段,并结合文献数据和数据库的支持,才能得出准确可靠的结果。
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
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一)化合物的纯度测定最常应用的还是各种色谱方法,如在TLC或PC上选择适当的展开剂,分别将样品推至薄层板(或滤纸)的不同位置,并在可见光、UV光下观察,或者喷以一定的显色剂(其中必有一种为通用显色剂)进行观察。
气相色谱(GC)也是判断物质纯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只适用于在高真空和一定加热条件下能够气化而不被分解的物质。
HPLC则不然,不受GC那样的条件限制。
与GC一样,HPLC也有用量少、时间快、灵敏度高及准确的特点,但两者均须配置价格昂贵的仪器设备。
(二)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三)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1.确定分子式并计算不饱和度2.质谱3.红外光谱分子中价键的伸缩及弯曲振动将在光的红外区域,即4000~625cm-1处引起吸收。
测得的吸收图谱叫红外光谱(IR)。
其中,4000~1500cm-1的区域为特征频率区,许多特征官能团,如羟基、氨基以及重键(如C=C、C三C、C=0、N=O)、芳环等吸收均出现在这个区域,并可据此进行鉴别。
1500~600cm-1的区域为指纹区,其中许多吸收因原子或原子团间的键角变化所引起,形状比较复杂,犹如人的指纹,可据此进行化合物的真伪比较鉴别。
4.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光谱对于分子中含有共轭双键、α,β-不饱和羰基(醛、酮、酸、酯)结构的化合物以及芳香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通常主要用于推断化合物的骨架类型;某些情况下,如香豆素类、黄酮类等化合物,它们的uv光谱在加入某种诊断试剂后可因分子结构中取代基的类型、数目及排列方式不同而改变,故还可用于测定化合物的精细结构。
5.核磁共振谱(1)氢核磁共振(1H-NMR):氢同位素中,1H的峰度比最大,信号灵敏度也高,故1H-NMR测定比较容易,应用也最为广泛。
1H-NMR测定中通过化学位移(δ)、谱线的积分面积(峰面积)以及裂分情况(重峰数及偶合常数J)可以提供分子中质子的类型、数目及相邻原子或原子团的信息,对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测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草药化学成分一般鉴别方法中草药主要来源于植物。
植物的化学成分较复杂,有些成分是植物所共有的,如纤维素、蛋白质、油脂、淀粉、糖类、色素等。
有些成分仅是某些植物所特有的,如生物碱类、甙类、挥发油、有机酸、鞣质等。
各类化学成分均具有一定的特性,一般可由药材的外观、色、嗅、味等作为初步检查判断的手段之一。
如药材样品折断后,断面不油点或挤压后有油迹者,多含油脂或挥发油;有粉层的多含淀粉、糖类;嗅之有特殊气味者,大多含有挥发油、香豆精、内酯;有甜奈者多含糖类;味若者大多含生物碱、甙类、苦味质;味酸者含有有机酸;味涩者多含有鞣质等等。
中草药所含化学成分均为多类的混合物,分析时常常互相干扰,不易得到正确结果。
因此需根据中草药所含各种化学成分的溶解度、酸碱度、极性等理化性质,再用各类成分的鉴别反应加以鉴别。
(一)鉴别注意事项1.根据各灰成分不同性质,选用适宜的溶剂提取,以保证等成分能被提取出来。
2.检品提取液的浓度应足以达到各该反应的灵敏度。
3.检品提取液的酸碱度(pH)值应不致影响鉴别反应中所需要的pH值。
相差甚大时应事先调节。
4.提取液较深时,常易影响观察鉴别反应的效果,此时可适当稀释,或进一步提纯。
5.鉴别反应时应注意防止多类成分的相互干扰,以免出现假阳性,或颜色不正等情况。
最好在化学鉴别的同时,做空白试验和对照试验(用已知含某类成分的中草药或纯品做阳性对照)。
6.在鉴别试验中,如果某一类成分的几个鉴别反应结果不一致时(即有的呈阳性反应,有的呈阴性)则应进行全面分析。
首先应注意呈阳性反应的试验是否属于该类成分的专一反应,否则应检查其他类成分能否产生该反应,从多方面加以判断。
但也应注意,某些反应只能对某一类成分中的某个化学基团呈性反应,如检查黄酮类的盐酸――镁粉试验,它只对黄酮类中的羟基黄酮类(黄酮醇类)反应明显,其余类的黄酮类则不甚明显,但也不能轻易否定不是黄酮类,为了避免孤立和片面的下结论,一定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
中草药化学成分一般鉴别试验屯只是一个初步判断,最后确证尚需进一步提纯,以鉴定后才能予以肯定。
(二)鉴别方法蛋白质、多肽、氨基酸(1)加热或矿酸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1ml于试管中,加热至沸或加5%盐酸,如发生混浊或有沉淀示含有水溶性蛋白质。
(2)缩二脲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1ml,加10%氧化钠溶液2滴,充分摇匀,逐渐加入硫酸铜试液,随加摇匀,注意观察,如呈现紫色或紫红色示可能含有蛋白质和氨基酸。
凡蛋白质结构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CONH-)者均有此反应,能在碱性溶液中与Cu2+生成仙络合物,呈现一系列的颜色反应,二肽呈蓝色,三肽呈紫色,加肽以上呈红色,肽键越多颜色越红。
(3)茚三酮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1ml,加入茚三酮试液2-3滴,加热煮沸4-5分钟,待其冷却,呈现红色棕色或蓝紫色(蛋白质、胨类、肽类及氨基酸)。
α氨基酸与茚三酮的水合作物作用,氨其酸氧化成醛、氨和二氧化碳,而茚三酮被还原成仲醇,与所后成的氨及另一分子茚三酮缩合生成有蓝紫色的化合物。
【注】①茚三酮试剂主要是多肽和氨基酸的显色剂,反应在1小时内稳定。
试剂溶液pH值以5-7为宜,必要时可加吡啶数滴或醋酸钠调整。
②此反应非常灵敏,但有个别氨基酸不能呈紫色,而呈黄色,如脯氨酸。
(4)氨基酸薄层层析检出反应:①吸附剂:硅胶G。
②展开剂:(1)正丁醇:水(1:1)(2)正丁醇:醋酸:水(4:1:5)③显色剂:0.5%茚三酮丙酮溶液,喷雾后于1100烘箱放置5分钟,显蓝紫允或紫色。
2.皂甙(1)泡沫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2ml于带塞试管中,用力振摇3分钟,即产生持久性蜂窝状泡沫(维持10分钟以上),且泡沫量不少于液体体积的1/3。
【注】常用的增溶剂吐温、司盘,振摇时均能产生持久性泡沫,要注意区别。
(2)溶血试验:取试管4支,分别加入滤液0.25、0.5、0.75 ml,然后依次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25、2.0、1.75、1.5 ml,使每一个试管中的溶液都成为2.5ml, 再将各试管加入2%的血细胞悬液2.5ml,振摇均匀后,同置于370水浴或25-270的室温中注意观察溶血情况,一般观察3小时即可,或先滴红细胞于显微镜下,然后滴加检液看血细胞是否消失。
如有溶血现象示正反应。
【注】①鞣质对血红细胞有凝集作用,干扰溶血试验的观察,应事先除去(可用取胜酰胺粉吸附或用明胶沉淀)。
②检液应为中性溶液。
(3)醋酐浓硫酸试验(Liebrmann Burchard反应)取检品的水溶液置蒸发皿中,于水浴上蒸干,残渣加入少量冰醋酸使溶解,再加入醋酐浓硫酸(19:1)试液,呈现红紫色并变成污色绿色(甾类、三萜类成分或皂甙)(4)区别甾体皂甙和三萜皂甙:取带塞试管两支,各盛检品的水溶解1 ml,1支加0.1N盐酸溶液2ml,另一支加0.1N氢氧化钠溶液2ml用力振摇1分钟(需左右手交替振摇各半分钟),观察两管泡沫的多少,若两管泡沫体积相同或酸管多,示含三萜式皂甙;若加碱管泡沫多于加酸管示含甾示含甾体皂甙。
三萜皂甙为酸性皂甙在酸性水溶液中形成较稳定的泡沫;甾体皂甙为中性皂甙在碱笥溶液中能形成较稳定的泡沫。
3.糖、多糖或甙类(1)碱性酒石酸铜试液:取检品的水溶液1-2ml(如为醇溶液须将醇蒸发除去),加入碱笥酒石酸铜试液1ml,于沸水浴上加热5分钟,产生棕红色或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示有还原糖。
还原糖能使二价铜盐(蓝色)还原成氧化亚铜,醛糖的醛基氧化成羧基:【注】①如检液呈酸性,应先碱化。
②此反应所产生的沉淀由于条件不同,其颜色也不同,质点上的呈黄色,质点大的呈红色。
有保持性胶体存在时,也常产生黄色沉淀。
③职样品中含有其他醛、酮及还原较强的其他成分,或中划药制剂中附加的抗氧剂、;葡萄糖等均可显阳性反应。
(2)α萘酚试验(Molisch紫环反应):取检品的水溶液1ml,加5%萘酚试液数滴振摇后,沿管壁滴入5-6滴浓硫酸,使成两液层,待2-3分钟后,两层液面出现紫红色环(糖、多糖或甙类)。
多糖类遇浓硫酸被水解成单糖,单糖被浓硫酸脱水闭环,形成糠醛类化合物,在浓硫酸存在下与α萘酚发生酚醛缩合反应,生成紫红色缩合物。
【注】①甙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糖基,一般属于单糖类,如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但也有含二分子糖(双糖)或多分子糖(多糖)。
在上述反应条件下,甙被水解成单糖,因此甙萘酚试验,系分子中糖部②由于此反应较为灵敏,如有微量滤纸纤维或中草药粉末存在于溶液中,都能产生上述反应。
故滤过时应加注意。
(3)多糖的确证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5ml于水蒸发至干,加入1ml蒸馏水,再加入乙醇5ml,如出现沉淀,滤过收集后用少量热乙醇洗涤,再将沉淀物溶于3ml蒸馏水中,做下例试验。
①碘试验:取检品的不溶液1ml,加碘试液1滴,观察颜色变化,如呈蓝黑色为地衣糖;紫黑色为糊精;蓝色加热消失,冷后蓝色再现为淀粉。
②多糖水解:取检品的水溶液1ml,加入稀盐酸5滴,置沸水浴中加热10-15分钟,然后用10%氢氧化钠液中和至中性,再加新配制的碱性酒石酸铜试淮4滴,另取检液1ml,不加酸水解直接加入上述试液4滴,两管同置水浴上煮沸5-6分钟。
如果水解后生成棕红色常常物的量比未经水解的多,则示有多糖。
多糖水解后产生单糖,利用单糖的还原性,使铜离子还原成氧化亚铜。
4.鞣质及酚类(1)三氯化铁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1ml,加三氯化铁试液1-2滴,呈现绿色、污绿色、蓝黑色或暗紫色(可水解鞣质显蓝一蓝黑色,缩合鞣显绿色一污绿色)。
鞣质均是多羟基酚的衍生物,即多元酚,能和三价铁离子发生颜色反应生成复杂的络盐。
【注】此反应如遇有矿酸或有机酸、醋酸盐等存在,能阻碍颜色的生成。
硝基酚类对三氯化铁试剂无明显反应。
(2)明胶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1ml,加氯化钠明溶液2-3滴,即生成白色沉淀物。
鞣质有凝固蛋白的性能。
(3)溴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1ml,加溴试液1-2滴,生成白色或沉淀物,示可能含有酚或儿茶酚鞣质。
【注】过多的溴会阻碍鞣质的沉淀,因此溴水不宜多加。
(4)香草醛一酸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点于滤纸片上,干后,喷雾或滴加香草醛一盐酸试液,呈现红色斑点(多元酚类物质)。
(5)鞣质、酚类薄层层析检出反应:①吸附剂:聚酰胺;硅胶;硅胶;石膏:水(5:1:7)调成状,涂成薄板,1050烘干45分钟。
②展开剂:乙醇:醋酸(100:2);正丁醇:乙酸乙酯:水(5:4:1);苯:甲醇(95:5)。
5.黄酮及其甙类(1)盐酸一镁(或锌)粉试验:取检品的乙醇溶液1ml,加放少量镁粉(或锌粉),然后加浓盐酸4-5滴,置沸水浴中加热2-3分钟,如出现红色示有游离黄酮类或黄酮甙(以同法不加镁或粉做一对照,如两管都显红色则有花色素存在。
如继续加碳酸试液使成碱笥即变成紫色双转变为蓝色,即证明含花色素)。
黄酮类的乙醇溶液,在盐酸存在的情况下,能被镁粉还原,生成花色甙元而呈现红色或紫色反应(个别为淡黄色、橙色、紫色或蓝色)。
这是由于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一个碱性氧原子,致能溶于稀酸中被还原成带四价的氧原子即锌盐。
本法是鉴别黄酮类的一个反应。
但花色素本身在酸性下(不需加镁粉)呈红色,应加以区别。
【注】①此反庆仅在化学结构中,第三位上带羟基的酮醇类显色较明显,而其它黄酮烷酮类均不甚明显。
因此试验呈阴性反庆是不能做出否定的结论,尚需结合其他实验再做结论。
②试验应在醇中进行,水分多会影响颜色的生成。
此反庆较慢,有时需置水浴上加热,以促使反应的进行。
(2)荧光试验:①三氯化铝试验:取检品的乙醇溶液点于滤纸片上(干后再点1次,使其浓度庥中),干后,喷雾1%三氯化铝乙醇试液,在紫外光灯下观察,呈现黄色、绿色、橙色等荧光为黄酮类;呈现天蓝色或黄绿色;荧光,则为二氢黄酮类。
这是区别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一种鉴别反应。
②硼酸丙酮枸橼酸丙酮试验:取检品的乙醇溶液1ml,在沸水浴上蒸干加入饱和硼酸丙酮溶液及10%枸橼酸丙酮溶液各0.5ml,蒸去丙酮后,在紫外光灯下观察,管内呈现强烈的绿色荧光(黄酮或其甙类)。
(3)碱液试验:取检品的乙醇溶液点于滤纸片上(干后,再点一次,使其溶液集中),干后,喷1%碳酸钠溶液或在氨蒸气中熏几分钟,呈现亮黄、绿或橙黄色。
如将氨气熏过的滤纸露置空气中,颜色逐渐裉去而变为原有的颜色(黄酮或其甙类)。
常见中药材的水试鉴别法介绍水试法鉴别中药材,主要是根据中药材经过水浸泡后产生各种特殊的变化,如颜色改变、产生泡沫、粘性、滑腻、膨胀及其它现象等等,用以确定中药材的真伪优劣。
此乃笔者十几年药检工作的经验总结,现介绍如下:1.红花(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用水浸泡后,水变成金黄色,花不褪色。
2.番红花(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浸泡于水中后,柱头膨胀呈长喇叭状,水面应有油状物漂浮,水被染成黄色,不显红色,无沉淀,用棒搅动,不易碎断,否则是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