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农林大学2014 - 2015 学年第1 学期考试卷

课程名称:资源与环境保护专题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考试方式:开卷

论文要求:

以“资源利用中的生态或环境问题”为主题,并围绕成因、现状和解决之道三个方面进行展开,字数要求3000字左右,格式参照《生态学报》。

本试卷满分100分;

论述时需思路清晰,言之有理;

鼓励原创,引用文献需标明出处,谢绝抄袭; 宋体小五,1.5倍行距。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

摘要: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脆弱的生态系统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水土保持是该地区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基础。文章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成因,指出了当前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多种措施。

关键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又称乌金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北纬34°~40°,东经103°~114°。东西千余公里,南北750千米。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关中平原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跨山西省、陕西省北部、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河南省等省区,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面积约62万平方千米,海拔800~3000米。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於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 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水土流失总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我国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毁掉耕地100多万亩。中国水土流失地区主要分布在耕垦历史较久的山区、丘陵和高原地带。黄土高原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尤为严重。黄土高原面积约60万km2,其中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到43万km2,是世界上水土流失之最。黄土高原每年大约流失1cm厚的土层,并且流失的速度比形成的速度快100倍到400 倍。黄土高原是在240 万年前形成的,大约每100年就沉积1cm。有专家说过,土壤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按照科学的推算,每形成一厘米厚的土壤需要几万年。但是,如今黄土高原的土壤流失速度如此之快,给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带来无法估计的损失。

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1.1耕地的影响:

由于黄土高原上大量的水土流失,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形状,到处遍布沟壑,并且沟壑的形成速度正在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沟壑出现,相应的耕地面积就大量的减少了。并且原有的耕地也在泥石的冲刷下遭受到严重的毁坏。耕地面积不断较少,农田的土质遭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农业生产。这给当地的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质量都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

1.2河流及下游地区的影响:

黄土高原输入黄河泥沙约16亿吨,有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道上,致使河床每年抬高8-10厘米。目前,黄河河床平均高出地面4-6米,其中河南开封市黄河河床则高出市区13米,形成著名的“地上悬河”。严重威胁下游25万平方公里,1亿多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正如李鹏总理指出的“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而且大量泥沙在黄河三角洲淤积,每年

2-3千米的速度向海洋延伸,进行着轰轰烈烈的填海造陆工程,诞生了新中国最年轻的土地。

1.3生态环境的影响:

林草植被的大量破坏,水源涵养能力减弱,土壤“沙化”、“石化”,造成小气候恶化,雨量减少,加剧了干旱的发展和沙尘暴的发生。特别是水土流失造成河道湖泊严重淤积,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表现为地址地震灾害、水旱灾害和气象灾害,土壤侵蚀等自然灾害比较频繁和严重。黄土高原的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据历史资料考证,黄土高原曾是塬面广阔,沟壑稀少,植被丰茂的地区。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的加剧,环境渐渐恶化,如植被减少,气候变干,土壤遭到侵蚀。然而,要把环境恢复到原来状态,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很难做到。

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

2.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过渡性位置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黄土高原地区处在我国第二级阶梯,及由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黄土高原地区还是我国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的边缘区,从而使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或自西南向东北递减。黄土高原地区南北地跨亚热带、暖温带、温带三个温度带;东西跨半湿、半干旱和干旱等干湿地带,气候的地域差异性和过渡性十分显著。本区位于季风的尾闾区,干旱与半干旱范围大,降水不稳定,干旱、风沙频繁,天然草地与旱作农业生产能力低且不稳定。气候的干旱与降水不稳定、黄土及风沙物质的不定相结合,使得本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高原还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沿海向内陆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向牧业过渡的地区。黄土高原的过渡性位置使得各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加剧水土流失。而且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要想恢复非常困难。

2.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地形

黄土高原地貌多为低山和丘陵,地形坡度较大,坡度长,地处干旱与半干旱地带,地面植被覆盖度相对较低,土壤以黄土和黄土块状物质为主,这种土质具有垂直节理,胶结松散,湿陷性强,且多为粉沙质,抗风蚀能力弱,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变率大。偶发性的暴雨是诱发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与动力。

2.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气候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是因其土质疏松, 坡度较大, 植被稀疏, 夏季又多暴雨等原因。地面上只要出现水沟, 哪怕是很细小的纹沟, 也会很快加深、扩展, 沟头不断向上延伸, 最后发展成为一二百米深的沟壑。沟底则不断向下掏深, 沟壁陡立不稳定, 常沿垂直节理崩塌, 使沟体扩大, 最终形成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就已经存在。

2.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土壤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左右,六盘山以东到吕梁山西侧,黄土厚度在100米~200米之间,最厚在兰州,达300米以上。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黄土的粒度成分以粉砂粒(0.05mm~0.005mm)为主,而粉砂粒级中又以粗粉砂占绝对优势,约占总重量的50%以上。黄土的特性决定了它胶结疏松,孔隙度大,分散率高,土粒在水中极易分散悬浮,土块遇水后,迅速崩解黄土土质疏松,抗蚀力弱以及黄土高原地区偶发性强烈暴雨等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的潜在条件

2.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新构造运动的影响

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作用—地震和间接作用—地壳抬升两种侵蚀基面变化,由于黄土的结构疏松,黄土层垂直节理发育,地震引起的滑塌和崩塌现象普遍。地壳抬升引起的侵蚀基面变化,以及因此引起的地形能量变化,是新构造运动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方式。

2.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