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技术
了解网络路由技术的基本原理
![了解网络路由技术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5b2551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8.png)
网络路由技术是现代互联网通信的基石,它能够将数据包从源地址发送到目标地址,并使数据包经过最佳路径进行传输。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电子商务交易、社交媒体互动还是在线视频流媒体,都离不开网络路由技术的支撑。
本文将介绍网络路由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重要性。
一、网络路由技术的基本原理网络路由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子网,并通过路由器将这些子网连接起来。
当用户发送一个数据包时,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将被包含在数据包的头部中。
根据目标地址,路由器通过查找路由表中存储的信息,确定下一跳路由器,并将数据包传送给它。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数据包到达目标地址。
网络路由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路由器,它是一种专门用于转发数据包的设备。
一个路由器可以连接多个网络,并能对数据包进行选择性转发。
通过使用不同的路由协议,路由器能够根据网络的状态和性能选择最佳路径来转发数据包。
二、网络路由技术的分类网络路由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1. 静态路由静态路由是通过手动配置路由表来实现的。
网络管理员需要手动指定每个目标地址的下一跳路由器,使数据包能够沿着正确的路径传输。
静态路由的优点是配置简单,路由表不会因网络变化而频繁更新。
然而,静态路由无法适应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如果一条路径故障或网络负载不平衡,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或延迟。
2. 动态路由动态路由是通过路由协议自动学习和更新路由表来实现的。
路由器之间可以通过路由协议交换网络信息,包括网络拓扑、网络状态和性能。
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有RIP、OSPF和BGP等。
动态路由的优点是能够根据网络变化自动选择最佳路径,并可以实现负载均衡和冗余备份。
三、网络路由技术的重要性网络路由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网络路由技术能够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动态路由协议的选择最佳路径能够避免单点故障和网络拥堵,保证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输。
其次,网络路由技术能够实现负载均衡。
在高负载情况下,通过合理的路由策略,将数据包均匀地分散到多条路径上,避免单一路径过载,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吞吐量。
网络路由技术实战教程(系列六)
![网络路由技术实战教程(系列六)](https://img.taocdn.com/s3/m/3d74e12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b.png)
网络路由技术实战教程一、背景介绍在当今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路由技术作为网络通信的核心技术之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企业内部网络,还是互联网之间的通信,都离不开路由技术的支持。
因此,了解和掌握网络路由技术成为每个网络工程师必备的技能。
本文将通过实战案例,向读者介绍网络路由技术的实战应用和相关的知识。
二、实战场景路由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场景。
下面以一个企业网络为例,阐述网络路由技术的实战应用。
首先是网络设计和规划。
在企业内部搭建网络时,需要考虑到各个子网之间的通信情况。
通过使用路由器和路由协议,可以将不同的子网相互连接起来,实现跨网段通信。
此外,根据企业的需求,还可以通过路由器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访问控制,保障网络的安全性。
其次是负载均衡和流量控制。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流量也随之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单个路由器可能无法满足网络设备的需求。
因此,可以通过路由器间的负载均衡配置,将流量分配到不同的路由器上,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和可用性。
同时,还可以使用路由器的流量控制功能,对各个子网的带宽进行限制,避免网络拥堵。
另外,路由技术还能应用于多网段互通。
在一个企业网络中,可能存在多个地理位置不同的子网。
为了实现这些子网之间的互通,可以通过配置路由器之间的动态路由协议,实现自动的路由表更新。
这样,不仅提高了网络的可伸缩性,也方便了日后网络扩展和管理。
三、路由协议选择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尤为关键。
常见的路由协议有静态路由、RIP、OSPF、BGP等。
在选择时,需要根据网络规模、复杂程度和安全性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对于小型网络来说,静态路由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选择。
它不需要动态路由协议的复杂配置和管理,仅需手动配置路由表即可实现路由功能。
但是,当网络规模扩大、拓扑结构变复杂时,静态路由的维护将变得非常困难。
对于中型和大型网络,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包括RIP和OSPF。
RIP是一个基于距离向量的内部网关协议,适用于较小规模的网络。
路由技术(静态路由及RIP)课件
![路由技术(静态路由及RIP)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c60cff04a1b0717fd5dd29.png)
标网络的数据包都按默认路由进行转发
S0 192.168.1.1 F1/0 192.168.1.2 A
默认路由
S0 B B 6.0.0.2 192.168.2.1 F1/0 192.168.2.2
6.0.0.1
RA C 192.168.1.0 F1/0
RB C 192.168.2.0 F1/0
C 6.0.0.0
网关: 100.116.3.1 IP: 26.38.226.*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 26.38.226.1
6.3 路由算法
理想的路由选择算法 (1)算法必须是正确的和完整的 (2)算法在计算上应简单 (3)算法应能适应通信量和网络拓扑的变化 (4)算法应具有稳定性 (5)算法应是公平的 (6)算法是最佳的:费用最低
6.3静态路由 路由算法 静态路由概述
静态路由是指由网络管理员手工配置的路由信息 静态路由除了具有简单、高效、可靠的优点外,它的另一个 好处是网络安全保密性高 静态路由是手动添加路由信息要去往某网段该如何走
S0 192.168.1.1 F1/0 192.168.1.2 A
静态路由
RIP的Metric以Hop为计算标准,最大有效跳数为15跳,16跳为无穷大代表无效。
RIP路由信息的更新
依托于时间周期的更新
当路由器A连接的网络拓扑发生改变后A路由器更新路由表,等到下一个 发送周期通告更新后的路由表,路由器B收到此更新信息后更新自己的路 由表
更新路由表
更新路由表
网络拓扑 结构 发生改变
路由信息协议-RIP
RIP协议概述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s,路由信息协议),是应用较 早、使用较普遍的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 适用于小型同类网络,是典型的距离矢量(distance-vector)协议
路由和交换技术
![路由和交换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613bab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e.png)
路由和交换技术路由(Routing)和交换(Switching)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基础和重要的技术之一,它们对于网络的性能和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路由和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应用进行简单介绍。
一、路由技术路由技术是指在网络中选择最佳路径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的节点的方法。
在互联网中,路由器是实现路由技术的核心设备。
路由器通过学习路由表和协议来决定最佳路径,并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是转发数据包,保证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通信。
路由技术可以分为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是由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的路由,其优点是稳定可靠,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配置。
动态路由是由路由器自动学习和更新的路由,其优点是配置简单,而且能够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自动调整路由。
二、交换技术交换技术是指在网络中将数据包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的方法。
交换技术有两种主要的实现方式: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是在建立连接之后,一直占用网络资源进行传输,直到连接中断。
电路交换的优点是传输效率高,但缺点是连接一旦建立,不能被其他节点使用,造成资源浪费。
分组交换是将数据包拆分成一定大小的数据块,每个数据块都带有目的地址和源地址信息,然后以不同的路径传输到目的节点。
分组交换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但缺点是传输延迟较大。
交换技术可以分为三种: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和消息交换。
电路交换是在建立连接后一直占用网络资源进行传输;分组交换是将数据包拆分成一定大小的数据块,每个数据块都带有目的地址和源地址信息,然后以不同的路径传输到目的节点;消息交换是将数据分成一些短小的包(消息),每个包都独立传输,不需要建立连接。
消息交换的优点是传输延迟小,但缺点是传输效率低。
三、路由和交换技术的应用路由和交换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应用广泛,例如在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等网络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互联网中,路由器和交换机是网络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它们保证了数据的快速传输和网络的稳定性。
通信网络中的路由与交换技术
![通信网络中的路由与交换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6ab904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c.png)
通信网络中的路由与交换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信息高速传输的时代,路由与交换技术成为了通信网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通信网络中的路由与交换技术,包括定义、分类、原理以及应用。
一、定义与分类1.1 定义路由与交换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算法和协议,实现分组转发和流量控制,将数据从源节点传送到目标节点的技术。
它是通信网络中实现数据包传输的重要环节。
1.2 分类路由与交换技术可以分为路由和交换两大类。
路由技术(Routing)指的是根据制定的路由策略,将数据包从源节点按照一定的路径传送到目标节点的过程。
路由技术根据使用的协议不同,可以分为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交换技术(Switching)指的是在网络中实现不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过程。
交换技术根据使用的设备不同,可以分为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二、路由技术的原理与应用2.1 原理路由技术通过路由器对数据包进行处理和转发,实现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数据传输。
其原理包括路由表查找、路径选择和路由更新等过程。
路由表查找是指路由器根据数据包的目标地址,在路由表中查询下一跳的地址。
路径选择是指路由器根据一定的策略和算法,选择最优的路径将数据包转发出去。
路由更新是指路由器根据网络的变化,及时更新路由表,确保数据包能够正确传输。
2.2 应用路由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通信网络中,如互联网、企业网络和数据中心网络等。
在互联网中,路由技术通过不同的自治系统(AS)和自治网关协议(BGP)等,实现跨网络的数据传输。
在企业网络中,路由技术帮助构建内部网络,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通信。
在数据中心网络中,路由技术通过网络虚拟化和软件定义网络等,实现多租户隔离和集中管理。
三、交换技术的原理与应用3.1 原理交换技术通过网络交换设备对数据进行转发和控制,实现网络中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其原理包括数据帧处理、地址学习和转发表建立等过程。
《路由与交换技术》第六章 路由技术
![《路由与交换技术》第六章 路由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b0d02c95901020206409cbc.png)
动 态 路 由 优 点 : 1)灵活性强:网络中所有的路由信息,互相共享 给其他路由器,网络的增 加或删除,可以瞬间更新到整个网络里的所有路 由器上; 2)快速响应:每添加、删除、修改了一个网络,都可以瞬间更 新到整个网 络 里 的 所 有 路 由 器 上 , 而 不 需 要 每 一 台 都 去 修 改 ; 3)适用于大型网络:因为路由信息可以传递,所以动态路 由适用于大型网 络。
依据路由选择的准则,在相关节点之间进行路由信息的收集和发 布的规程和方法称为路由协议。路由参数可以是静态不变的、周期 性变化的或动态变化的等;路由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可以集中进行, 也可以分散进行。 3 路由选择算法
指如何获得一个准则参数最小的路由。可以是集中式的即由网络 中心统一计算,然后发送到各个节点;也可以是分布式的即由各节 点根据自己的路由信息进行计算。
使用前缀地址来汇总路由能够将路由条目保持为可管理的,而它带来的 优点如下: 1 路由更加有效。 2 减少重新计算路由表或匹配路由时的CPU周期。 3 减少路由器的内存消耗。 4 在网络发生变化时可以更快地收敛。 5 容易排错。
路由汇总比CIDR的要求低,它描述了网络的汇总,这个汇总的网 络是有类的网络或是有类的网络的汇总,聚合在边界路由协议(BGP) 中使用的更多。
动态路由缺点: 1 消耗资源:需要共享、计算路由信息,占用CPU和内存等硬件资源; 2占用带宽:动态路由协议会周期性的动态交换路由信息,这些路由信息 经 网 络 介 质 传 递 , 会 占 用 带 宽 ; 3)不安全:路由器通过 学习,获取其他设备传过来的路由,很容易被攻击 者伪造路由信息。
6.3 路由汇总
在ACL中,通配符掩码0.0.0.0告诉路由器,ACL语句中IP地址的所有 32位比特都必须和数据包中的IP地址匹配,路由器才能执行该语句的动作。 0.0.0.0通配符掩码称为主机掩码。通配符掩码255.255.255.255表示对IP地 址没有任何限制,ACL语句中IP地址的所有32位比特都不必和数据包中的 IP地址匹配。我们可以把192.168.1.1 0.0.0.0简写为host 192.168.1.1,把 0.0.0.0 255.255.255.255 简写为 any。
路由技术实习报告
![路由技术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4db5505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9.png)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深入了解网络技术的核心——路由技术,我选择了在一家知名的网络科技公司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学习与收获。
一、实习背景与目标在实习前,我对路由技术只有基础的了解。
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我制定了以下实习目标:1. 熟悉路由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2. 掌握常见的路由协议,如RIP、OSPF、BGP等;3. 学会使用路由器进行网络配置和故障排查;4. 理解企业级路由器的应用场景和配置方法。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理论学习:在实习初期,我通过阅读相关书籍、网络资料,对路由器的基本原理、工作流程以及常见的路由协议有了初步的了解。
2. 实践操作:在实习过程中,我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了以下实践操作:- 路由器硬件认知:学习路由器的组成结构,了解各部件的功能;- 路由器配置:使用思科命令行界面(CLI)对路由器进行基本配置,包括接口配置、路由协议配置等;- 路由协议实验:通过实验,掌握RIP、OSPF、BGP等路由协议的配置和使用;- 故障排查: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如何使用ping、traceroute等工具进行网络故障排查。
3. 项目参与: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公司的一个小型网络项目。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负责了部分路由器的配置工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入了解了企业级路由器的应用场景和配置方法。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1. 专业知识:通过实习,我对路由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常见的路由协议和故障排查方法。
2. 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 团队协作: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4. 职业素养: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职场的工作氛围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四、总结通过一个月的路由技术实习,我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5章 路由技术及配置
![第5章 路由技术及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6f84a88ee53a580216fcfeac.png)
R1
20.0.0.7
20.0.0.9
R2
30.0.0.2
30.0.0.1
40.0.0.4 R3
网2 20.0.0.0
0
1
网3 30.0.0.0
网4 40.0.0.0
路由器R2的路由表 目的主机所在的网络 20.0.0.0
下一跳路由器的地址
直接交付,接口 0 直接交付,接口 1 20.0.0.7 30.0.0.1
第 20 页
在“下一跳路由器的地址”中可以看到 两种情况,一种是最普遍的情况,该地 址中存放的是另一个路由器的地址,也 就是数据需要下一跳路由器继续转发的 情况;另一种是“直接交付,接口X”, 也就是网络N与此路由器直接相连,数据 不需要再进行转发,路由器将数据报从 指定接口X发出,直接交付给目的主机。
图5-8 两机通信网络拓扑
192.168.10.1 PC1 192.168.10.5 F0
S0 A 172.16.2.1
S0
172.16.2.2
BB
202.99.8.1 F0 PC2 202.99.8.3
第 34 页
按照上述静态路由的一般配置步骤,首先分别 为路由器A、B的F0、S0端口设置如图5-8所示 的IP地址,根据前面的学习可以知道,现在路 由器中各会出现两条直连路由信息。对于A来 说,192.168.10.0/24与172.16.2.0/24为其直 连网段,对于B来说,202.99.8.0/24与 172.16.2.0/24是其直连网段。同样可以看出, 202.99.8.0/24是A的非直连网段, 192.168.10.0/24是B的非直连网段。判断出这 一点,下面要做的事就是添加路由器的非直连 网段相关的路由信息了。
网络电路中的路由与交换技术
![网络电路中的路由与交换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c2f476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3.png)
网络电路中的路由与交换技术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个人使用互联网进行日常活动,还是企业机构的业务运营,网络的稳定性与传输速度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而实现高效的网络传输离不开路由与交换技术的支持。
一、路由技术路由技术是指在网络中通过选择最佳路径来进行数据包的传输。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网络被划分为多个子网,每个子网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些常见的路由技术。
1. 静态路由静态路由是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的路由表,通过设置固定的路径来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这种路由技术适用于较小的网络,由于需要手动配置,不适合大规模网络环境。
2. 动态路由动态路由使用路由协议来自动更新路由表,根据网络拓扑和链路状态的变化来调整最佳路径。
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有RIP、OSPF和BGP 等。
动态路由技术可以根据网络情况进行实时的路由选择,适用于大规模复杂的网络环境。
3. 默认路由默认路由是指当路由表中没有匹配项时所选择的默认路径。
默认路由可以将大量的路由信息汇总为一条,从而降低路由表的大小,提高路由查询的效率。
二、交换技术交换技术是指在网络中实现传输数据的方式。
它通过将网络划分为多个虚拟通道,使得数据能够以更高的速度和更低的延迟进行传输。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交换技术。
1. 以太网交换以太网交换是最常见的交换技术之一,它使用MAC地址来识别设备并传输数据。
当数据包到达以太网交换机时,交换机会根据目标MAC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对应的端口,从而实现数据的传输。
2. 虚拟局域网(VLAN)交换虚拟局域网交换技术是在物理拓扑上逻辑地划分网络。
通过VLAN 技术,可以将不同的设备组织在同一个VLAN中,实现逻辑上的隔离和管理。
VLAN交换技术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管理灵活性。
3. 交换机链路聚合交换机链路聚合技术是通过将多个物理链路绑定成一个逻辑链路来实现更高的带宽和冗余容错。
通过这种技术,数据可以同时通过多条链路进行传输,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可用性。
路由和交换技术
![路由和交换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3dcb12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7.png)
路由和交换技术路由和交换技术是网络通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概念。
路由技术是指一种从源网络地址到目的网络地址的转发过程,而交换技术则是一种在网络中传输数据的方式。
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实现高效的网络通信。
在网络中,路由技术的主要作用是确定数据包的最佳路径。
这个路径是通过路由器之间的交互来确定的。
路由器是一种专门用于转发数据包的设备,它可以根据目的地址来选择合适的路径。
路由器之间的交互是通过路由协议来实现的,常见的路由协议有RIP、OSPF、BGP等。
这些协议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和需求来选择最佳路径。
交换技术则是一种在网络中传输数据的方式。
交换技术可以分为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两种。
电路交换是指在通信开始前,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路径,数据沿着这条路径传输,传输结束后撤销这条路径。
电路交换的优点是传输速度快,但是缺点是容易出现拥塞。
分组交换则是将数据划分为一些较小的数据包,每个数据包独立传输,传输完成后再组合成完整的数据。
分组交换的优点是灵活性强,可以更好地适应网络环境的变化。
除了路由和交换技术,网络中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和协议。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TCP/IP协议。
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它包括IP协议和TCP协议。
IP协议负责网络层的传输,而TCP协议负责传输控制。
TCP/IP协议可以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以及网络包的路由选择。
总的来说,路由和交换技术是网络通信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概念。
通过这些技术和协议的结合,可以实现高效的网络通信和数据传输。
在未来,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这些技术和协议也会不断地更新和改进,以适应不同的网络需求和环境。
路由技术基础知识详解
![路由技术基础知识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c2840d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1b.png)
路由技术基础知识详解推荐文章关于斐讯路由器桥接热度:斐讯路由器fwr-601桥接热度:斐讯路由器端口映射的设置热度:斐讯路由器fwr-701桥接热度:你不知道的路由器设置技巧热度:最简单的网络可以想象成单线的总线,各个计算机可以通过向总线发送分组以互相通信。
但随着网络中的计算机数目增长,这就很不可行了,会产生许多问题,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关于路由技术基础知识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路由技术基础知识详解1、带宽资源耗尽。
2、每台计算机都浪费许多时间处理无关的广播数据。
3、网络变得无法管理,任何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4、每台计算机都可以监听到其他计算机的通信。
把网络分段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同时你必须提供一种机制使不同网段的计算机可以互相通信,这通常涉及到在一些ISO网络协议层选择性地在网段间传送数据,我们来看一下网络协议层和路由器的位置。
我们可以看到,路由器位于网络层。
本文假定网络层协议为IPv4,因为这是最流行的协议,其中涉及的概念与其他网络层协议是类似的。
一、路由与桥接路由相对于2层的桥接/交换是高层的概念,不涉及网络的物理细节。
在可路由的网络中,每台主机都有同样的网络层地址格式(如IP地址),而无论它是运行在以太网、令牌环、FDDI还是广域网。
网络层地址通常由两部分构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网桥只能连接数据链路层相同(或类似)的网络,路由器则不同,它可以连接任意两种网络,只要主机使用的是相同的网络层协议。
二、连接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下面是数据链路层,为了它们可以互通,需要“粘合”协议。
ARP(地址解析协议)用于把网络层(3层)地址映射到数据链路层(2层)地址,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则反之。
虽然ARP的定义与网络层协议无关,但它通常用于解析IP地址;最常见的数据链路层是以太网。
因此下面的ARP和RARP的例子基于IP和以太网,但要注意这些概念对其他协议也是一样的。
网络层地址是由网络管理员定义的抽象映射,它不去关心下层是哪种数据链路层协议。
计算机网络路由与交换技术
![计算机网络路由与交换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394a12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9.png)
计算机网络路由与交换技术计算机网络路由与交换技术是现代网络通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们在数据传输、网络连接和通信效率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计算机网络路由与交换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发展。
一、计算机网络路由技术计算机网络路由技术是一种通过选择最优路径将数据从源头传输到目的地的过程。
路由器是路由技术的核心设备,它能够根据预先设定的策略和路由表,自动选择合适的路径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跳或目的地。
1.1 路由算法路由算法是决定数据包传输路径的关键。
常见的路由算法包括最短路径优先、距离矢量、链路状态和路径向量等。
这些算法通过网络拓扑和链路状况来评估不同路径的优劣,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转发。
1.2 路由协议路由协议是路由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数据同步的协议。
常见的路由协议有RIP、OSPF和BGP等。
这些协议通过建立邻居关系、交换路由信息和更新路由表等方式,实现整个网络中路由器之间的协同工作。
二、计算机网络交换技术计算机网络交换技术是指在网络中将数据包从一个节点转发到另一个节点的过程。
交换机是交换技术的核心设备,它能够根据帧头信息判断数据包的目的地,并且在网络中选择适当的路径进行转发。
2.1 数据链路层交换数据链路层交换是在二层进行的交换技术,常见的交换方式有以太网交换和虚拟局域网(VLAN)交换。
以太网交换通过学习目的MAC地址来建立交换表,实现对目标设备的直接转发。
VLAN交换则通过将局域网划分为不同的虚拟网络,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2.2 网络层交换网络层交换是在三层进行的交换技术,常见的交换方式有IP交换和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
IP交换根据目的IP地址进行路由选择,实现对不同网络之间的转发。
MPLS通过在数据包上添加标签来进行流量工程和路径控制,提高网络的负载均衡和服务质量。
三、路由与交换技术的应用路由与交换技术在现代网络中应用广泛,为优化网络性能、提高通信效率和保障网络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持。
计算机网络中的互联网路由技术研究
![计算机网络中的互联网路由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055957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d.png)
计算机网络中的互联网路由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通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众多计算机网络技术中,路由技术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路由技术是用来指导信息在网络中传输的技术,就像是给信息一个“路线图”。
本文将关注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互联网路由技术,深入探讨其原理及应用。
1. 路由技术概述路由技术是网络技术的核心之一,同时也是互联网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技术。
路由技术的基本作用是在现有的网络拓扑结构中,尽可能地快速寻找并确定一个数据报文的最佳计算机地址。
路由技术的发展直接促进了网络的发展,让网络之间能够实现互联互通。
路由技术的应用已涵盖至企业内部网络、数据中心网络、互联网和无线网络等多个领域。
在现代网络中,路由技术已经成为实现数据传输、实现网络协议,确保数据传输最后到达目标设备的核心技术。
2. 互联网路由技术的类型互联网路由技术主要分为两种: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技术是由网络管理员手动输入路由表单来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路由在网络中保持不变,不受任何外部因素的影响。
但是,静态路由无法适应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也无法满足复杂网络拓扑结构的需求。
因此,动态路由技术在日常的网络中更为常见。
动态路由技术是通过动态的自我调节机制来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不同于静态路由技术,动态路由技术能够通过更复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实现基于网络状态的自主学习和自动调整,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网络的自适应性、弹性和可靠性。
3. 互联网路由技术的原理路由技术实现数据传输的原理是将数据包从源点传输到目标点。
在网络中,路由器作为一个关键的硬件设备,扮演了将数据包从一台计算机发送到另一台计算机的重要角色。
当一个数据包被路由器收到时,路由器会查找并匹配路由表,以确定下一跳的路由器地址。
数据包会沿着路由器的路径一直转发,直到到达目标设备。
在实际应用中,互联网路由技术需要更加复杂的算法和策略,以选择最快速、最佳的网络路径来匹配实时的网络状况。
路由与交换技术
![路由与交换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a6a4b5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f.png)
路由与交换技术路由与交换技术是现代网络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在目前的网络中,路由器和交换机可以说是通过有效组织网络的重要组件,它们能够帮助网络管理者更加有效地控制网络流量,保证网络的安全,同时也提高网络的性能。
路由技术是一项基于IP网络协议的技术,它的作用是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包路由计算和分析,来实现数据的定向传输,让数据能够更有效的被定向传输到指定的网络设备或者目的地。
路由技术的实现需要由一个物理路由器来完成,这种路由器可以被称作路由器,它通常使用在网络的核心位置,并且通过一定的协议来实现数据的传输,比如Router Protocol (RIP),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OSPF)Border Gateway Protocol (BGP)等。
交换技术是一项基于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技术,它的功能是将网络中的所有数据进行中继,并分发到指定的设备上,比如交换机可以将一个网络中的数据传输给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
与路由技术不同,它不需要任何特定的协议来实现,而是使用一些简单的逻辑概念,来实现数据传输,例如传输数据通过地址,端口号,组播等等。
路由和交换技术可以说是实现网络设备之间通信的有效机制。
它们两者在网络结构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路由器用于网络的路径计算,交换机用于网络的数据传输。
目前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网络的复杂度也越来越高,因此路由与交换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可以更好地满足网络服务的要求。
现代网络中路由和交换技术的实现,主要集中在网络中的三个层次:物理层,链路层和网络层。
物理层主要负责数据的传输,比如通过使用线缆,光缆,无线等通信媒介,实现数据的传输。
链路层主要是定义了数据传输的方式,例如以太网,无线局域网,令牌环等;而网络层的主要作用是实现路由和交换技术,以实现数据的定向传输。
传统的路由技术是基于IP网络协议,使用一个中心路由来监控整个网络的流量,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路由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网络中的需求,因此出现了边缘路由技术,边缘路由技术不同于传统的路由技术,它可以直接路由到指定的网络设备,而不用通过中心路由器,可以大大降低网络的延时,同时也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路由交换技术知识点
![路由交换技术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2cdaee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b.png)
路由交换技术知识点一、路由技术在网络的世界中,路由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就像一个智能的向导,负责指引数据包从一端到达另一端。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决策和计算。
首先,路由技术需要对大量的网络数据包进行高效的处理。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网络流量呈爆炸式增长,如何快速、准确地处理这些数据包是路由技术的首要任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路由技术采用了许多先进的算法和技术,例如动态路由算法、负载均衡技术等,以提高路由器的处理能力。
其次,路由技术还需要考虑如何选择最佳的路径。
在网络中,数据包需要经过多个路由器才能到达目的地,而每个路由器都有多种选择路径。
路由技术需要根据网络状况、带宽、延迟等因素,选择一条最佳的路径,以确保数据包能够快速、可靠地到达目的地。
这需要路由技术具备高度的智能化和自适应性,以便应对各种复杂的网络环境和变化。
此外,路由技术还需要考虑网络安全问题。
随着网络攻击和安全威胁的日益严重,如何保证数据包的安全传输也成为路由技术的重要任务。
路由技术需要具备防范黑客攻击、保护用户隐私等能力,以确保网络的安全和稳定。
总之,路由技术在网络世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关乎到网络通信的质量和效率,还关系到网络安全和用户隐私等重要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路由技术也将在未来继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为我们带来更加安全、快速、可靠的网络体验。
1.路由算法路由算法,作为路由技术的核心,是决定数据传输路径的关键因素。
在深入探讨静态路由算法和动态路由算法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这两个概念。
静态路由算法,如其名,是预先设定好的路由规则,一旦配置完成,其路由路径很少改变。
这种算法的优点在于其简单性和稳定性,因为不存在实时计算和选择路径的需求。
在相对简单的网络环境中,静态路由算法可以表现出色。
然而,当网络环境变得复杂时,其缺乏灵活性可能会成为一种制约。
动态路由算法则完全不同,它能够根据网络的实时状态,智能地选择最佳路径。
计算机网络中的路由与交换技术
![计算机网络中的路由与交换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a161d2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4.png)
计算机网络中的路由与交换技术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而其中的路由与交换技术则是实现网络通信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中的路由与交换技术,包括定义、作用、分类以及各自的运作原理。
一、定义与作用路由与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数据传输的重要手段。
简单来说,路由是指将数据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的过程,而交换则是实现数据在网络中的交流与传递。
路由技术的作用是在网络中选择最优路径,将数据从源节点传输到目的节点。
这其中包括路径选择、路由表维护、数据包转发等过程。
而交换技术则是在网络中实现数据包的转发与传递,保证数据的高效传输。
二、路由技术的分类与原理1. 静态路由静态路由是指由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的路由表,路径选择是固定的,不会随网络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它的优点是简单易用,稳定性强,但是难以适应网络拓扑的变化。
2. 动态路由动态路由是通过网络节点间的信息交换来动态地计算最优路径。
常用的动态路由协议有RIP、OSPF、BGP等。
动态路由的优点是自动适应网络拓扑的变化,但是需要占用一定的网络带宽以及计算资源。
3. 内部路由与外部路由内部路由是指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进行的路由选择,而外部路由则是与其他自治系统之间进行的路由选择。
内部路由常用的协议有OSPF、IS-IS等,而外部路由则使用BGP协议。
4. 路由器的运作原理路由器是实现路由技术的关键设备,它通过收集路由表信息,并根据路由选择算法来决定数据包的转发路径。
路由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输入端口、输出端口、路由表、转发引擎等。
三、交换技术的分类与原理1. 电路交换电路交换是指在通信过程中,预先建立通信路径并保持持续的连接。
其原理是通过物理电路直接连接通信两端,并分配带宽保证数据的实时性。
但是电路交换资源消耗大,无法灵活适应多样化的通信需求。
2. 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是指将完整的报文存储后再进行传输的方式。
接收端在接收到完整报文后才进行处理。
它的优点是可以灵活调度带宽资源,但是在传输大数据量时需要较大的存储空间。
路由和交换技术
![路由和交换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94fda1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17.png)
路由和交换技术一、路由技术概述路由技术是网络通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标地址。
路由技术主要分为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两种方式。
静态路由需要手动配置,而动态路由则可以自动学习网络拓扑结构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静态路由技术1. 静态路由的基本原理静态路由是指在网络中手动配置每个节点的路径,当数据包到达时,节点会根据预先设定的路径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静态路由配置简单,适用于小型网络或者需要特定路径的场景。
2. 静态路由的优缺点优点:配置简单,控制权在管理员手中;不需要额外占用网络带宽。
缺点:无法适应复杂网络拓扑结构;需要手动维护和更新;容易出现环回和死循环等问题。
三、动态路由技术1. 动态路由的基本原理动态路由是指通过协议来自动学习网络拓扑结构,并根据实时情况调整节点之间的路径。
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有RIP、OSPF、BGP等。
2. 动态路由的优缺点优点:自动学习网络拓扑结构,适应性强;容错性好,能够自动调整路径以避免故障节点;可扩展性强。
缺点:配置复杂,需要熟悉协议特性和参数设置;会占用一定的网络带宽。
四、交换技术概述交换技术是指将数据包从一个端口接收后,根据目标地址将其转发到相应的端口。
常见的交换技术有MAC地址交换和IP地址交换两种方式。
五、MAC地址交换技术1. MAC地址交换的基本原理MAC地址交换是指根据数据包中的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来进行转发。
当一个节点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在自己的MAC表中查找目标MAC地址对应的端口,并将数据包转发到该端口。
2. MAC地址交换的优缺点优点:快速、稳定、可靠;能够实现局域网内高速通信。
缺点:无法实现跨网段通信;容易出现广播风暴等问题。
六、IP地址交换技术1. IP地址交换的基本原理IP地址交换是指根据数据包中的源IP地址和目标IP地址来进行转发。
当一个节点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根据目标IP地址查找路由表,并将数据包转发到相应的下一跳路由器。
网络路由技术的优势与劣势的对比分析(系列七)
![网络路由技术的优势与劣势的对比分析(系列七)](https://img.taocdn.com/s3/m/46fa3e7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2.png)
网络路由技术的优势与劣势的对比分析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路由技术作为连接互联网的重要环节,也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网络路由技术的发展不仅直接影响着互联网的性能和稳定性,也对我们日常的网络使用体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网络路由技术的优势与劣势,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互联网。
第一,让我们先来看看网络路由技术的优势。
首先,网络路由技术可以实现网络的拓扑优化,使得数据包在网络中传递的路径更加高效。
通过智能的路由选择算法,数据可以按照最短路径或最佳路径传递,减少了数据传输的延迟和丢包的可能性。
这就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响应速度和传输效率。
其次,网络路由技术也能够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鲁棒性。
通过使用路由器建立多条路径,当其中一条路径故障时,路由器可以及时转移数据流量到其他可用路径上,从而实现了网络的负载均衡和容错能力。
这就意味着即使出现了节点故障或链接中断,网络仍然可以正常运行,数据传输不受影响。
此外,网络路由技术还能够实现网络的隔离与安全性。
通过设立不同的路由器和网络分割,可以将不同的网络环境和用户隔离开来,防止了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的传播。
有了这种网络隔离的机制,企业和个人用户就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提高了整个网络体系的安全性。
然而,网络路由技术也存在一些劣势。
首先,随着互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路由技术面临的规模化问题越来越突出。
大规模的网络需要管理和维护大量的路由器和网络拓扑,这对于网络管理员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同时,网络路由表的规模也会不断增长,导致路由器的存储和计算资源需求不断增加,增加了网络设备的成本和复杂性。
其次,网络路由技术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一些新的应用场景和网络需求可能超出了现有路由协议的能力范围。
因此,网络路由技术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进,以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和需求。
另外,网络路由技术也会带来一定的性能损失。
对于实时数据传输和低延迟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由于路由器的转发和分析过程需要时间,会导致数据传输的延迟增加。
网络路由技术的前景与应用场景分析(系列六)
![网络路由技术的前景与应用场景分析(系列六)](https://img.taocdn.com/s3/m/d9b8bde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4.png)
网络路由技术的前景与应用场景分析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路由技术成为现代通信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
网络路由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本文将探讨网络路由技术的前景与应用场景,以展示其在未来的重要性和广泛运用。
一、网络路由技术简介网络路由技术是将数据包从源节点送达目的节点的过程。
它通过识别网络中的不同路径和节点,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目标地点。
网络路由技术的核心是路由器,它是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用于转发数据包。
现代的路由器利用高效的算法和智能的软件来实现网络数据的快速传输和优化路径选择。
二、网络路由技术的前景1. 无线通信的发展随着5G技术的广泛应用,无线通信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网络路由技术在无线通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优化路径选择和减少延迟,能够提高无线网络的稳定性和传输速度。
因此,网络路由技术的发展将直接促进无线通信的进步和应用的拓展。
2. 物联网的普及物联网是指通过设备互联和传感器网络实现物体之间互联互通的概念。
网络路由技术在物联网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它能够连接各种智能设备,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和交换。
物联网的发展将带来海量的数据交互需求,而网络路由技术的进步将为物联网的普及提供坚实的基础。
3. 云计算的兴起云计算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数据管理和存储的重要手段。
而网络路由技术在云计算的应用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优化网络路径,网络路由技术能够提高云服务的可用性和安全性,保障企业数据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随着云计算市场的不断扩大,网络路由技术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网络路由技术的应用场景1.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是网络路由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ISP通过路由器将用户请求从源节点转发到目的地,实现互联网的连接。
网络路由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ISP能够提供更快速和可靠的互联网服务,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2. 数据中心网络数据中心是存储和处理大量数据的地方,而网络路由技术对于数据中心的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由技术目录1.路由技术定义 (1)2.路由技术分类 (1)2.1算法分类 (1)2.2协议分类 (1)3.路由协议 (2)3.1内部网关协议IGP (2)3.1.1OSPF路由协议 (2)3.1.2RIP路由协议 (3)3.2外部网关协议EGP (3)3.2.1域间策略 (4)3.3RIP与OSPF对比 (4)路由技术1. 路由技术定义路由技术主要是指路由选择算法。
路由选择算法可以分为静态路由选择算法和动态路由选择算法。
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的特点是:属于自适应的选择协议(即动态的);是分布式路由选择协议;采用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即分自治系统内部和自治系统外部路由选择协议。
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划分为两大类:内部网关协议(IGP,具体的协议有RIP和OSPF 等)和外部网关协议(EGP,目前使用最多的是BGP)。
2. 路由技术分类2.1 算法分类路由选择算法就是路由选择的方法或策略。
按照路由选择算法能否随网络的拓扑结构或者通信量自适应地进行调整变化进行分类,路由选择算法可以分为静态路由选择算法和动态路由选择算法。
(1)静态算法静态路由选择算法就是非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这是一种不测量、不利用网络状态信息,仅仅按照某种固定规律进行决策得简单得路由选择算法。
静态路由选择算法简单和开销小,但是不能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
静态路由选择算法主要包括扩散法和固定路由表法,需要是依靠手工输入的信息来配置路由表。
静态路由具有以下几个优点:减小了路由器的日常开销。
在小型互联网上很容易配置。
可以控制路由选择的更新。
但是,静态路由在网络变化频繁出现的环境中并不会很好的工作。
在大型的和经常变动的互联网,配置静态路由是不现实的。
(2)动态算法动态路由选择算法就是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是依靠当前网络的状态信息进行决策,从而使路由选择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网络拓扑结构和通信量的变化。
动态路由选择算法的特点是能较好的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但是实现起来较为复杂,开销也比较大。
动态路由选择算法一般采用路由表法,主要包括分布式路由选择算法和集中式路由选择算法。
分布式路由选择算法是每一个节点定期与相邻节点交换路由信息,修改各自的路由表,这样使整个网络的路由选择经常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状况。
集中式路由选择算法是网络中设置一个节点,专门收集各个节点定期发送获得状态信息,然后由该节点根据网络状态信息,动态的计算出每一个节点的路由表,再将新的路由表发送给各个节点。
2.2 协议分类动态路由是指路由协议可以自动根据实际情况生成的路由表的方法。
动态路由的主要优点是,如果存在到目的站点的多条路径,运行了路由选择协议(如RIP或IGRP)之后,而正在进行数据传输的一条路径发生了中断的情况下,路由器可以自动的选择另外一条路径传输数据。
这对于建立一个大型的网络是一个优点。
大多数路由选择协议可分成两种基本路由选择协议:(1)距离矢量计算网络中链路的距离矢量,然后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路由选择。
典型的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有IGRP、RIP等。
路由器定期向邻居路由器发送消息,消息的内容就是自己的整个路由表,如:到达目的网络所经过的距离、到达目的网络的下一跳地址等。
运行距离矢量的路由器会根据相邻路由器发送过来的信息,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2)链路状态典型的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有OSPF等。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的目的是得到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
运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每个路由器都要提供链路状态的拓扑结构信息,信息的内容包括:路由器所连接的网段链路、以及该链路的物理状态等。
根据返回的信息,路由器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及时修改路由配置,以适应新的路由选择。
3. 路由协议由于因特网规模庞大,为了路由选择的方便和简化,一般将整个因特网划分为许多较小的区域,称为自治系统。
每个自治系统内部采用得路由选择协议可以不同,自治系统根据自身情况有权决定采用哪种路由选择协议。
因特网路由协议属于自适应的选择协议(即动态的);是分布式路由选择协议;因特网采用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即分自治系统内部和自治系统外部路由选择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IGP):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使用得路由选择协议。
具体的协议有RIP和OSPF等。
外部网关(路由器)协议(EGP):两个自治系统之间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为两个相邻的位于各自域边界上的路由器提供一种交换消息和信息的方法,目前使用最多的是BGP(BGP-4)。
3.1 内部网关协议IGPIGP(内部网关协议)是在一个自治网络内网关(主机和路由器)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
路由信息能用于网间协议(IP)或者其它网络协议来说明路由传送是如何进行的。
Internet网被分成多个域或多个自治系统。
一个域(domain)是一组主机和使用相同路由选择协议的路由器集合,并由单一机构管理。
换言之,一个域可能是由一所大学或其它机构管理的互联网,内部网关协议(IGP)在一个域中选择路由。
3.1.1 OSPF路由协议OSPF(Open Shortest PathFirst)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内决策路由。
与RIP相对,OSPF 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而RIP是距离向量路由协议。
链路是路由器接口的另一种说法,因此OSPF也称为接口状态路由协议。
OSPF通过路由器之间通告网络接口的状态来建立链路状态数据库,生成最短路径树,每个OSPF路由器使用这些最短路径构造路由内部网关协议用在一个域中交换路由选择信息,如路由选择信息协议(RIP)和优先开放最短路径协议(OSPF)。
OSPF 是与OSI的IS-IS协议十分相似的内部路由选择协议。
在区域的边界,周边路由器将一个域与其它域相连。
这些路由器使用外部路由选择协议(Exterior Routing Protocol)交换路由信息。
外部网关协议(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EGP)为位于自治域边界的两个相邻的周边路由器提供一种交换消息和信息的方法。
对于EGP的替代是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它改进了EGP的性能,如指定路由选择策略的能力。
内部网关协议用于域内交换路由选择信息。
常用的路由选择协议:地址解析协议(ARP):ARP用于Internet和TCP/IP网,是一种邻居发现协议,它与OSI 端系统对中间系统(ES-IS)协议相似。
路由器和主机(用户计算机、服务器等)都使用ARP 来相互通告。
路由器把包含一个IP地址的分组广播出去。
网络上有这个IP地址的计算机或设备回送自己的LAN地址。
这些地址被存入路由选择表中,以备将来使用。
另一个与ARR相似的协议,称为逆ARP(RARP),执行相反的任务,它根据已知的网络地址获得IP地址。
3.1.2 RIP路由协议RIP使用距离向量算法(DVA)计算路由选择路径。
在DVA中,路由选择是基于到一个目的站中最少路由中继(hop)数或到一个相邻路由器路径的费用计算出来的一个总的费用。
RIP 路由选择表与其它路由器大约每30秒钟交换一次,路由器就是基于新的消息来重新生成它们的路由选择信息表。
如果一个路由器连到低吞吐量的WAN链路,那么它在重新生成路由选择表时就会落后。
另外,交换路由选择信息表要增加网络额外开销,它会引起许多拥塞,进一步推迟路由选择表的更新。
如果一条路由失败了,重新建立路由选择表所需的延迟将会推迟一条新的路由尽快地建立。
优先开放最短路径(OSPF):OSPF是一个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算法,它是由开放系统互连(OSI)中间系统对中间系统(IS-IS)域内路由选择协议所做的工作派生出来的。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与距离向量路由选择相比,需要更强的处理能力,但提供更多路由选择处理控制和更快的变化响应,Dijkstra算法用于计算路由是基于分组必须跳跃(hop)过的路由器数、传输线路的速度、交通拥塞延迟和根据某种度量的路由器费用。
OSPF路由选择表只在必要时更新和仅更新有效(变化)的信息。
3.2 外部网关协议EGP外部网关协议(EGP)是为两个自治域边界的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和消息。
外部网关协议还提供一种方法,为路由器相互交换路由选择信息。
每一个域有一个或多个路由器被选作EGP 协议路由器。
每一个EGP使用内部网关协议和同一域内部的网关交换路由选择信息,以便它知道局域内端系统(主机)的地址。
EGP与其它域内的EGP相连和交换有关各自域内端系统的路由选择信息。
有了这些信息,网关就知道发送信息到域外其它系统的最佳路径。
EGP的主要功能如下:执行相邻网关连接过程使两个外部网关相连和决定交换信息。
通过发送一条消息周期性地核实相邻的路由器和等待一个响应,这将确保一个外部网关仍可采用。
周期性地交换路由选择信息。
路由器的EGP例行程序能够轮询相邻的路由器以获得更新的信息。
通常要维持两张表,用内部协议如RIP和OSPF获得一张内部路由表,用EGP获得一张外部路由表。
运行EGP协议的路由器必须通过静态路由选择表显式定义那些与之相连的路由器,以避免环路和提供安全性,但不支持扩展。
3.2.1 域间策略几个新的域间路由选择协议被推荐在Internet网上使用。
随着Internet网规模的扩大,现行的外部协议不能提供足够的扩展能力。
实现基于策略路由选择的新协议比EGP更具有可扩展性(Internet的要求)。
基于策略路由选择给管理员更多的网络控制、允许优化交通流量和实现安全特性以及服务收费。
(1)BGP周边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作为一种中间解决方法提供了一些有限的策略特性,但它没有解决可扩展的需求。
路由器属性如一条路径的费用和安全性也被加入BGP。
由于BGP的路由选择信息交换只传送增加的部分而不是整个数据库,所以它所需的带宽降低了。
(2)IDRP域间路由选择协议(Inter Domain Routing Protocol,IDRP)是一个类似于Internet 周边网关协议(BGP)的基于策略路由选择协议。
策略路由选择提供了以预定方式路由传输的方法,它是一种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其中的每一种路由器为一个分组通过网络定义了一条路径。
注意,IDRP是一个基于OSI的协议。
域间策略路由选择(IDPR):域间策略路由选择(Inter domain Policy Routing,IDPR)是一个在域间实现源路由选择和基于策略的路由选择的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
源路由选择由于分组本身保持路径信息而提供一些有用的增强特性。
这对于初始发现路径是很必要的,但后继的分组只是简单地把路径放入自己的头部。
3.3 RIP与OSPF对比RIP协议是一种传统的路由协议,适合比较小型的网络,但是当前Internet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急剧膨胀,RIP协议无法适应今天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