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职业倦怠,做个幸福的老师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集合15篇)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集合15篇)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1最近我读了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感触颇多。
最主要的是被作者的高尚人格和好学的习惯以及他敬业的精神所感动。
“渴望快乐,追求幸福”是人的本能。
但是,在物质条件相当优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不到幸福;在教师行业,职业倦怠情绪大有人在。
在重重的压力下,不少教师的精神空间越来越狭小,常感身心疲惫心力憔悴,在这种情况下,又何谈幸福。
人人渴望幸福,但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又有许许多多的烦恼,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呢?为了孩子们,也为了自己,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要有自己的文化存款“文化存款”就是阅读经典!为教师终生幸福打算,幸福地活着。
是的,陶老师将他思考的“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的关系”所得,引导老师们读书写作,从而唤醒了老师们感受幸福的能力,使老师们走上了终生幸福之旅。
去感悟“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的幸福境界。
教师要想发展起来,就要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个阅读经典的空间,从而使自己的教学登上‘会当凌绝顶’的境地。
才能获得持久的幸福。
陶老师告诉我们他读书的一个重要体会就是:“经典为伴,幸福一生”。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经典诵读可以使人趋真向善。
其次,经典诵读可以使人宁静致远。
同时,经典诵读还可以使你宠辱不惊。
再次,经典诵读还可使人气质高雅。
我的感受是多读书、读好书,阅读经典,享受读书的幸福。
二、要充满自信,体验成功。
陶老师认为自信者的心理状态在任何境况下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只要始终充满自信,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遭遇多少波折,最终就一定能够成功。
陶老师60岁了还在读书背书,并且他认为他的记忆力非但不比10年前减退,反而有了不少增强。
他认为通过背诵,激活大脑,从而使自己的生命出现奇迹。
在英语的教学中,有时候很多内容需要学生背诵。
在要求学生背诵的同时,自己也和学生一起背,与学生比赛,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从而增强自己的信心。
教师职业倦怠形成原因和克服方法分析

教师职业倦怠形成原因和克服方法分析职业倦怠是在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教书多年,每天单调的重复,似乎再也难以唤起当初的激情。
教师的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
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日益更新的专业知识,完成各种教学任务,面对越来越个性化的学生,还需要满足国家及社会、家长、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适应国家教育的改革与变化,适应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变化。
如果教师不能够有效地适应变化,释放心理压力,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而且会造成教师的心理障碍,产生职业倦怠。
一、职业倦怠形成因素1、对自身要求太高一部分教师由于社会期望值过高,自己要求要成为一个“完美主义者”,然而美好的愿望常常与客观现实产生冲突,一旦出现差错,内心的自我谴责往往强烈而持久,持久的压力势必导致倦怠的产生。
2、知识、技能更新速度慢有一些教师,他们多年在农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每天的工作负担都很重,鲜有学习的机会,而现今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现代化教学手段普及课堂。
于是知识陈旧、手段落后的教师就很难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了,于是他们就甘于平庸、得过且过了。
3、专业水平不高,工作成绩不出色一部分教师由于在学生时代基础不扎实,语言表达不流畅,把一次次失败归咎于运气不好,不思进取,整天被失败阴影笼罩,成就感低,产生职业倦怠。
4、专业态度缺失有些教师事业之初缺少足够精力投入,几年下来业绩平平,难以在工作中找到乐趣,产生职业倦怠。
5、不得志,滋生情绪由于有一些不公平事情,打击了一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些教师注重名利,当无法如愿时,又不能自我调整,游离了心思,导致倦怠。
如个别教师看到同辈和晚辈比自己发展好发展快,心里不平衡,从而将情绪带到工作中,渐渐工作的效益也低了。
6、缺乏进取之心职称到头了不思进取,课堂讲课能混下去不思进取,有些满足温饱型不思进取,有些认为没有什么奔头不思进取,有些认为年龄过了头,无法提拔。
有些孩子已就业不思进取等等。
如何做一名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

如何做一名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要想成为一名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我们自身要能够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追求幸福。
1、要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培训中成长,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幸福。
从教近二十年,我始终坚持不懈的学习,加强自身素质,提高业务水平。
因领导和同事们的信赖,我得到了一些参加教学比赛和送课下乡的机会,我非常珍惜这些机会,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学校及家长的认可,增强了自身的职业幸福感。
2、要加强锻炼身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想要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中去,首先要有个好身体。
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就要挤时间锻炼。
充分利用闲暇时间锻炼,运动,跳舞健身。
运动可以减压,身体好,精神爽,工作效率高,家庭生活一定幸福3、要注重自身形象,努力把自己修饰的高雅、大方、得体。
让自己优雅得体,干净利索,充满自信、精神抖擞的走出家门。
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之中。
修饰自己,给学生带来表率,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指导学生穿着打扮向好的方向发展。
4、保持平和心态,克服攀比心理在浮躁的社会,教师要静下心来做学问,在学习在不断提高自己。
充满激情地去上课。
克服虚荣心理,不要和别人攀比家庭,老公和孩子,不比自己的老公的工资和学识,不比孩子的学习。
只要自己的丈夫懂得体贴关心你,孩子知道努力学习,全家健康和快乐,那么你拥有的幸福就是真实的。
5、学会自我保健,培养疾病防御意识要了解一些医学常识,防止常见病的发生。
定期进行妇科体检,防止妇科病的发生。
关注自己的健康。
6、学会微笑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善于微笑也是调节心理的一种良好的方式。
我们的职业病造就我们不喜欢微笑,尤其是对学生,由于长期板脸,以至于日久面部神经麻木,不会微笑了。
为了自己心情愉悦要强迫自己学会微笑,看到同事时要笑,看到朋友、熟人一定要微笑,在笑的同时就排遣了一些烦恼,大家一定要尝试。
7、宽容对待学生我们要平等地对待学生,与学生目光平视,意味着教师应该拥有宽容、信任、理解、等待的情怀,意味着童心的回归,包容与善待孩子。
做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大全5篇

做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大全5篇做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大全篇1人生就是为幸福而来。
一个人来到世间,没有哪个人不想让生活过得幸福、快乐、美满。
从这个意义上讲,获得职业生活的幸福,是人生的价值和归宿。
我们做教育、当老师,每位教师中都有一个幸福指数,幸福感越来越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态度、心理状态、价值取向和精神归属。
由于学校是教书育人场所,其责任大、纪律严、任务重、工作忙,常常量超负荷、节假日加班加点、很难照顾家庭、时常面临社会、学生、家长等各方面对教育不理解的问题,因而许多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明显。
教师的幸福是一种心情,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的感悟。
学校教育,是传播人类文明的地方,也是创新和发展人类文明的地方,分享学校文化创新的幸福、分享人的生命成长的快乐、分享人类发展规律的成果,这本身就是一种别人难以体会的幸福。
当我们走进学校、教室,来到学生中,与学生在一起,分享着人的生命成长的快乐、享人类文化创新的成果和人类发展规律的成果,这个得天独厚的职业生活就是教师职业独有的幸福之源。
做一名有幸福感的教师,我以为就是用心做教育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教师这份职业。
只有做自己想做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为拥有幸福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教师,用心做教育,做好自己教育教学的事,才能自我提高幸福感。
心理研究表明,常做五件事可提升自我幸福感。
一是经常联系周围的人。
你的家庭、朋友、同事、邻居。
特别是您的学生,把这些人当作你生活的基础,并且用心呵护。
二是经营好自己的个人生活空间。
把节假日、双休日、晚自习还给学生和自己。
一个人的职业生活图景,往往决定于你个人的生活态度、生活样式、生活情趣。
经营好你自己的个人生活空间,既是个人生活幸福的需要,更是职业生活幸福的重要源泉。
三是留心周围。
留心那些不经意的美丽,留心季节的更替,留心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四是爱心奉献、与人为善。
感恩的心态对待你生活中的人和事。
怀阳光心态,做幸福教师心得体会7篇

怀阳光心态,做幸福教师心得体会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作文大全、心得体会、申请书、演讲稿、教案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ssays, experiences, application forms, speeche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怀阳光心态,做幸福教师心得体会7篇心得体会让我明白了自我控制的重要性,只有控制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控制局势,心得体会是一种思维的整合和归纳,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怀阳光心态,做幸福教师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演讲稿通用5篇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演讲稿通用5篇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演讲稿通用5篇没有错误的行为,就不会有失败的结果。
如果你不能正确分析失败的原因,即使做再多的努力,也于事无补。
下面给大家分享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演讲稿,欢迎阅读!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演讲稿精选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幸福的教师人生》。
刚刚跨出大学校门的时候,我对教师充满着热情与憧憬。
想象着当孩子王的那份潇洒,想象着备受尊敬的那份自豪。
可工作没多久我就发现,现实并不像想象中那般完美。
当我常常因为一些小事与孩子反复唠叨时候,当同行们的抱怨声在我耳边响起的时候,当日益增长的物价向清贫的我发起无数次攻击的时候,尤其是当我惊恐的发现自己正以双倍的速度衰老的时候——我彻底的迷惘了!难道教师就是要顶着天底下最大的赞美光环,去过最不幸福的生活吗?我找不到答案。
在迷茫中过了一段日子,学校让我当了班主任,并且一干就是三年。
这期间让我体味了老师的酸甜苦辣以及老师所独有的幸福。
记得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因为年轻又没有经验,学生状况不断,我忙的焦头烂额,就经常发脾气。
那天是我生日,我又一次愤然的从教室离开,却很意外的在我桌上出现了一张贺卡,上面有全班同学的签名,还写着:“周老师,请原谅我们的无知和淘气,由于社会,家庭和自身的影响,我们注定是一群任性的孩子。
可是,请您相信,我们的心灵是纯洁的,我们对您的爱是最真诚的。
生日快乐!”那天我试着微笑着走进教室,而他们用更灿烂的笑容回报了我。
孩子就是孩子,犯错是难免的,其实他们都挺可爱。
记得我结婚的前一天那节语文课,平时特吵的教室那天却出奇地安静。
可当我推开门时,全体学生突然起立,为我唱起了《幸福万年长》,黑板上写着“祝您新婚快乐”。
感动的泪水一涌而出。
谁能说他们不懂事,谁又能说他们不懂情。
记得中秋节那天,因为不放假,学生离家远。
我给每个人发了一个小小的月饼,原准备用班费买的。
那天去上课时,学生起立,非常整齐非常大声的说:周老师,谢谢您,也祝您中秋节快乐!那一刻,我被深深感动了。
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案例研究

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案例研究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常见的现象,许多教师都会遭受到这种困境。
本文将以一个典型案例展开研究,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案例描述李老师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教龄已有15年。
她曾经热爱教育工作,但是最近几年却感到越来越疲惫和无聊。
她感到自己的饱和度已经到了极限,对待学生的热情也逐渐减少。
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当一名教师。
原因分析1. 工作压力过大教师的工作压力常常来自于学生、家长和教育机构。
他们都对教师的工作质量提出要求,而教师要面对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适当的减轻工作负担,争取更多的自由和时间。
2. 工作内容单调教育工作本身存在着单调乏味的问题,很多教师会因此感到职业倦怠。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尝试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或资源,探索更多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
3. 缺乏职业发展机会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职业成长机会,他们就可能感到职业滞留。
教育机构应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让他们能够继续成长。
解决方案1. 接受培训和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专业培训、交流会议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拓展职业知识和技能。
这不仅可以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也可以增强自信心和工作热情。
2. 引入创新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教师可以尝试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例如数字化教学工具、在线学习平台等,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工作单调的问题,也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新鲜感。
3. 建立专业支持系统教育机构应该建立起合理的教师培训、评估、激励机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支持。
与此同时,也需要为教师建立起支持体系,例如指导性督导、心理咨询、教师交流平台等,以更好地满足教师的职业需求。
结论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解决。
教育机构应该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支持,教师也应该积极接受培训和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以增强自身的职业满足感。
如何克服职业倦怠,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如何克服职业倦怠,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近年来,伴随着教师心理问题增多、压力增大、职业倦怠的产生,导致教师职业幸福感下降。
实践证明,一个没有幸福感,没有积极向上心态的教师,不仅不利于其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积极心态的阳光学生。
如何让教师充分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做一名引领孩子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的教师成为学校的重要课题。
就我而言,克服职业倦怠感有以下一些办法,写出来跟各位老师交流,希望教师能在平凡、清贫、烦琐中不断汲取幸福和快乐的元素。
一、调整心态,感悟幸福。
幸福其实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感受。
自己认为幸福,你就幸福。
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
要想拥有幸福,需自己去努力。
1、理性调整期望值。
许多教师之所以会产生职业倦怠、丧失职业幸福,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存在认知偏差,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夸大了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有过高的角色期待,从而导致了低成就感。
选择做人民教师,首先要拥有一颗平凡心。
一是要安于平凡、甘于平凡。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
”当教师,就要有这种从平凡中见伟大的绿叶精神。
二是要淡泊名利。
教师的工作性质不是谋利的经济型或谋官的权力型,而是属于“群体”社会型工作,陶行知先生曾经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
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
”因此,想升官发财的人不要当老师。
当教师就要努力排除追名逐利、拈轻怕重的干扰,以平平常常的心态,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2、学会知足常乐。
改变世界、改变环境、改变他人,很难,唯有改变自己,学会知足常乐。
倡导知足常乐,并不是倡导教师降低要求和减少需要,而是倡导教师降低不可能的要求和减少不合理的需要。
正确地看待荣与辱、名与利、得与失等利益,不过高评价;冷静地看待晋职评优、进修深造、奖金福利等资源,不过分要求;客观地看待自身发展的可能性和局限性,不过度期待……知足常乐的教师常常会因为点点滴滴的小成绩而欣喜不已:比如家长一句肯定的话语;比如领导一个赞扬的微笑;比如学生一个会意的眼神……他们对自身有着合理的认知,能进行理性的妥协,能坚持有所为又有所不为、能坚持有所求又有所不求;他们会适时调整目标,会进行换位思考,会不断奖励自己;他们肯接受有缺陷有遗憾的人和事,不幻想完美主义和绝对公平,因而他们拥有淡定从容的心态,拥有较高的效能感和成就感。
2024年做幸福的老师心得

2024年做幸福的老师心得标题:2024年做幸福的老师心得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目标日益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未来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重要使命。
在2024年,我作为一名幸福的老师,将分享我的心得与经验,探讨如何以幸福的方式教育学生,培养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理念转变:从传授知识到培养幸福传统的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成绩,但不足以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
2024年,我们需要转变理念,将培养学生的幸福感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
通过提供积极的教育环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培养生活技能,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拥有幸福的人生。
二、创造积极的教育环境创造积极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幸福感的重要前提。
在2024年,教师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丰富的课外活动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满足感。
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的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并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
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提供咨询服务,我们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他们的内心平衡和幸福感。
四、培养生活技能除了学业上的成就,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生活技能,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并保持幸福感。
2024年的课堂,教师要注重生活技能的培养,包括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处理、时间管理等。
通过实践教学和体验式学习,我们可以帮助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变化,并享受自主生活的乐趣。
五、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
2024年,个性化教育将成为教育的重要趋势。
教师要注重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差异化的教育和评价,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并获得幸福感。
六、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支持系统。
2024年的教师需要与家长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幸福发展。
教师克服职业倦怠学习心得体会

2017教师克服职业倦怠学习心得体会【2017教师克服职业倦怠学习心得体会1】职业倦怠是在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教书多年,每天单调的重复,似乎再也难以唤起当初的激情。
就我而言,克服职业倦怠感有以下一些办法,写出来跟各位老师交流,希望对大家能有一些帮助!首先是换学校。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同事。
这也是新鲜感!虽然中国几乎所有学校都差不多!但选择余地还是有的,比如光亚这样的不参加高考的大学预科学校以及成都的华德福学校!中国不行,还可以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甚至世界各地去教书!其次是换教学内容。
可以是换课程,比如我以前在公立学校教的是中国课程,而在光亚教的则是来自于欧洲的IB课程,从今年开始又变成了来自美国的AP课程;也可以是换科目,我最初教高中历史,后来教大学预科文学欣赏课,后来又教知识论,这样的学科转换也能获得新鲜感;还可以是换具体教授内容,即使始终教同一学科,每学年的内容却可以发生变化,鲁迅讲烦了教《红楼梦》,《红楼梦》教了十几遍?那我就讲《史记》《老子》《哈姆雷特》,反正要不断尝试新的内容!第三是换教法。
可以自己讲授,可以让学生讨论辩论,可以让学生排演戏剧看电影拍DV,也可以让学生搜集资料做Presentation,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参观或做社会调查等。
第四是教学教育的过程必须是一种研究创造的状态。
教学内容可以是重复的,但如果你是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法,那么每次上课都可能在互动中产生出新的灵感和火花,这也能让老师感到激动和兴奋。
教育是极其复杂的,有太多问题值得研究,研究和发现是让人感到充满乐趣和兴奋感的,而这种研究和探索是永无尽头的。
如果教育教学的过程不变成一个研究的过程,是很难不让人感到倦怠的。
第五,最好是任教的学校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有良好的教育教学和思想知识的研究氛围。
在这样的相互交流和精神成长的氛围下,是会感到很愉快的。
第六,教书绝不能只为挣钱养家糊口,只为了让学生对付考试。
克服职业倦怠,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克服职业倦怠,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教师职业是最容易给人带来紧张压力的职业之一,作为教师,如果不善于缓解压力,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表现为:工作热情消减,上课无精打采,思想走神,情绪抑郁,有时还伴有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身体不适。
这种状态既损害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又危害学生的学业,同时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努力克服职业倦怠,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
一、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当教师的时间长了,许多人都有这样一些感觉:工作热情丧失了,和学生距离疏远了,对待学生的态度冷漠了,安于现状、平淡无为、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增多了,甚至有了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想法。
实际上,这就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表现,职业倦怠一旦产生,人的态度、行为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对教育教学工作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
那么,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对教师的期望。
教师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培育。
但是,人们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教师被称为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作为教师肩负着为每个家庭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在家庭中的地位极高的独生子女,一个家庭将自己全部希望寄托于子女身上,所以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有极高的要求,一旦老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下降,社会、家长对于老师的批评也是十分严厉的。
近年来,学校安全问题和学生心理问题的凸显,使得教师在教学管理方面的难度加大,个人心理压力增大,教师整天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中工作,因而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二)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师在社会中的经济收入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是,教师行业与公务员等其他行业相比,其经济地位明显偏低,使越来越多的教师产生了心理的不平衡。
教师工资待遇偏低、几乎无任何福利待遇、以至教师群体的自尊心受到影响,自信心降低,工作热情下降,已经直接体现在工作中。
2023年教师克服职业倦怠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8篇)

教师克服职业倦怠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8篇)教师克服职业倦怠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8篇)教师克服职业倦怠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篇14月26日,在勐腊县教育局的组织下,我认真聆听了陶云教授的专题讲座《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调适》,陶教授全面且深刻地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如何走出倦怠,让我受益非浅,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一个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
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举一动,喜怒哀乐都躲不过学生的眼睛,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觉察,作出相应的反应。
假如教师的情绪烦乱,遇事处处不顺,整天愁眉苦脸或者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那么学生则处在唯恐被“无名火”烧及的恐慌之中,他们就不会乐意同教师交往。
反之假如教师精神振作,和蔼可亲,学生也就会心情舒畅,友好相处。
有了宽松和谐的环境气氛和情绪,学生的思维才有可能变得积极活跃。
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在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职业倦怠其实就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我们不得不重视,因此,作为教师要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呢?怎样调适自己的心理呢?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正确认识压力,积极面对工作,乐观向上,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要合理调节情绪,克服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并进行适当的转移调控、宣泄调控。
第三,品味生活,合理调节生活节奏,学会放松自己,保持健康心理,学会自我调适,缓解压力。
第四,广交朋友,寻求社会支持。
教师除保持融洽的师生关系外,还应与同事融洽相处,与家长协调合作,当然也少不了充满温馨的的家庭成员关系与亲朋关系。
第五,加强体育锻炼,应对压力困扰。
总之,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社会也应承担起责任,建立相应的支持系统,建立合理的社会期待,给处于倦怠期的教师以支援和协助,帮助他们减轻压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教师克服职业倦怠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篇2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的消除与缓解,通过学习有关资料,我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教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

教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1、坚持正确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有人曾比喻,对某一事业的信念和理想是职业倦怠的最好解毒剂。
坚定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积极的教师信念,培养对学生无私理智的爱与宽容精神,对防止教师职业倦怠是至关重要的。
不管当初是否因为职业性的或是理想的原因而进入教师工作的,但若干年后,有的人不愿当老师,有的人却爱上教育工作。
一个人若是能够选择自己最乐意做的事情,然后倾情投入,不但能够做出属于自己的最好成就,而且也将过得幸福快乐,在调查中发现,不少深受学生喜欢的老师,谈到对教师工作的感受,说道:“上课是一种享受,每天在课堂度过的一段时光是最美的”,这种老师的生活质量与那些“走进课堂心里就烦”的老师相比,真是两种境界。
不再将上课看成是一种负担,是一个教师过上职业幸福生活的前提。
2、调整目标树立对教师角色的合理期望。
每个教师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总是按照自己的理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努力想让自己工作干得出色,但结果并不总随人愿,所以无论结果如何,只要我们努力过,对自己和他人都问心无愧,又何必自寻烦恼?因此学会对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做出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适当降低成就欲和期待值,从而使自己摆脱沉重的失落,难解的怨气,无名的惆怅,“退一步海阔天空”,这难道不好吗?3、提高耐压能力提升耐压能力。
职业倦怠首先是源于自己所遇到的压力,故作为教师本人,应努力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一个具有自信和耐压能力强的人是不容易倦怠的。
我们需要以开放的态度来学习新的策略以便应对将来可能遇到的压力,培养良好的个体素质。
4、寄情教学工作可以朴素一点,教师劳动的收获,是精神产品上的收获,是个短期无法看见效益的收获,认识这个特点,你要能细细体会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
看到满园桃李风光,收获爱与尊重,自身的价值得到体现,哪一位教师能不感觉到幸福、自豪呢,在幸福中又怎么可能心生倦怠呢?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种乐趣,将工作后所得到的钱看成是一种副产品,而不是倒过来。
做一个幸福教师演讲稿5篇

做一个幸福教师演讲稿5篇作为一名教师,头疼的事几乎每天都有。
如:学生迟到、早退,旷课,违纪;不懂事学生与教师的顶撞等。
每一件事都会让我们心烦意乱,无形中会使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
我们也许没有“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幸福时刻,但作为教师,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快乐。
回想我任教的这一年,这样的幸福就时刻围绕在我身边。
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的时候。
我会在班上对他们表示祝贺,班上的同学会一起欢呼,还不忘对老师的指导表示感谢。
在这时,我只想静静感受与学生们共享胜利喜悦的幸福时刻。
当学生主动谈心求助得时候。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有被需要被信任的心理需求。
经常有学生打电话或写信来问候,或是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对我敞开心扉,寻求安慰和建议。
他们亲切的称我为“姐姐”。
浓浓的学生之情,总使我充满活力与朝气。
这种被信任的美妙感觉,让我觉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多么神圣而美好。
当收到学生的祝福的时候。
每年的教师节、春节都能收到学生的礼物和电话、短信祝福。
这些懂得感恩的孩子,他们理解接受老师的教导,努力让自己在师长的教导下变得日益完善,让我觉得收获的爱比我付出的还要多。
我总觉得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责任,而学生对老师的爱是一种真情。
这种真情使老师的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使老师对学生的爱更加纯洁和无私和久远当与老朋友、老同学聚会的时候。
学生时代的情谊是最真诚的,我很认同这种说法,在那个年龄与环境下,我们没有利益的冲突,没有地位、贫富的差距。
人与人之间是那样的简单纯真,纯洁得如一块没有瑕疵的璞玉。
友谊不仅仅是我们生活中的调味品,而是生命种不可缺少的。
感谢我的学生,他们总有那么多真情让我感动,让我时时刻刻享受到为人师的幸福和快乐。
虽然教师的工作强度大,心理压力大,肩负的责任重。
但只要我们自己用心体会身边这些幸福的时刻,调节好心态,就能缓解压力和职业上的倦怠,让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去尽情享受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刻,做一个幸福的人民教师。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累并幸福着》。
如何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

如何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引起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克服职业倦怠,必须从社会、学校、个人等多个环节入手,培养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增加教师的幸福感,这样才能有效消除职业倦怠。
作为教师要克服职业倦怠,必须从自身做起,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能够改变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克服职业倦怠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时时保持一颗平常心。
教师的职业是个清苦的职业,是个奉献的职业,不能与大官相比,也不能与大款相比。
教师的收入和地位仍然不是很如意,老师的工作不是社会全部人能理解,这些暂时现象你必须接受,因为你抱怨也好,苦恼也好,都无法一下能改变。
保持一颗平常心。
有的教师具有远大的教育理想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有比较高的目标。
需要教师量力而行,正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对自己要求要适度,不要过高,适当评价自己的工作,对自己不要求全责备。
顺境时,心态平和;逆境中,心态冷静。
二:对所教科要有兴趣。
教师的职业烦琐、细腻,只要肯做就无休无止,有做不完的事,讲不完的课,教不完的学生。
一个人长时间地投入在一个工作中,把压力重重地压在自己两肩而不堪重负。
要想抛开压力,最好就是找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做,可以读书,可以锻炼,可以活泼一点,可以朴素一点,可出可入,可庄可谐,总之挖掘出自身潜能,亮出自己长处,心生自豪,心生荣耀,心生自强,在成功中你又有什么可能倦怠呢。
三:树立远大目标。
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教育振兴有机的结合起来,从社会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中找到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将教师职业视为事业为之奋斗。
当你将教师职业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将课堂教学“视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你就能从心理上真正接受它,从而体验到幸福,职业本身就成为目的,而不是达成目的的手段,职业与生活融为一体,将教学视为生活的组成部分,用心经营,用心体会,用自己的经验与才能见证一个个生命的成长与变化,体验职业幸福。
如何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现象

如何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达县道让乡中心学校李伟在一般人的眼里,教师是个很好的职业,工作比较清闲,收入也颇稳定,社会地位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可实际情况并非他们想象的如此,据研究资料显示,全国大约有16%的中小学教师存在着职业倦怠问题,而农村教师所占比例又大于城市教师。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一种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它主要有三个因素组成: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降低的自我成就感。
情绪衰竭是指个体的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去个性化是指个体以消极否认的态度对待学生;自我成就感是指个体对自身工作意义的肯定。
就我县来看,教师中,同样存在着普遍的职业倦怠现象,尤其是中老年教师更为普遍。
产生职业倦怠的老师,常会感到工作没意义、没价值,工作目标渺茫,对教育教学工作失去应有的兴趣,日感抑郁、焦虑与烦恼,缺乏工作积极性,工作中易躲避困难,敷衍工作,被动应付。
这些表现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学质量及教师队伍的稳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开展造成了直接的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学校的教育质量,学生的未来,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刻不容缓。
一、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
造成中小学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于多方面的压力。
第一,社会大环境的压力。
国家素质教育的推行,新课改的实行,让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来自多方面过高的期望值,无形之中给老师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又由于我县是农业大区,农村中小学生占绝大多数,许多家长忙于生计,忽略了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推给了学校,造成家庭教育缺失现象普遍。
许多老师深感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老师劳神劳力的付出,教育效果却收效甚微,这让许多老师自感能力缺乏,没有成就感,从而形成职业倦怠。
第二,学校的压力。
学校管理刻板,缺乏人性化,一味地追求升学,以学生成绩作为评价老师的标准,同事之间人际关系不和谐等等,都会让老师产生职业倦怠。
教师心理减压方案系列3:做一个阳光而幸福的真教师

做一个阳光而幸福的真教师“写下这个题目,不自觉就想起一首童谣:起得最早的人是我,归得最迟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活得最苦的人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的确,现在教师累、学生苦已是不争的事实,幸福感正一点点远离教育。
一、幸福教师的标准学生喜欢,家长认可,领导欣赏,同事悦服,自我认同。
今天,我们要做有智慧的教师.今天,我们要做有激情的教师。
今天,我们应该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今天,我们应该做一个有爱的教师今天,我们应该做一个不断创新的教师今天,我们应该做一个专业的教师今天,我们应该做一个会学习的教师今天,我们应该做一个阳光型的教师今天,我们应该做一个享受教育的幸福教师二、想想我们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教师?(一).“生存型”的教师——无奈的苦捱1.把教师看成知识的搬运工2.把教师的工作看成是无可奈何的选择3.将教师职业当作寻找“更好”职业之前的跳板(二).“享受型”的教师——吃苦也是享受1.把学生的成长当成教师最大的快乐2.在平凡的工作中充满热爱3.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满足(三).“发展型”教师——创造的幸福1.把教师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2.以终身自我教育作为教师生涯的推动力3.视教师职业为不仅给予也在收获的有意义活动。
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思维看待成长?案例:由于好的工作表现和业绩,被提升为部室主任案例:怎么看待自己负责的班级中出现了问题案例:和你年龄、业绩都差不多的同事,被评为优秀……一个观念——相对成长和绝对成长三、必须思考八个问题1、你是为学校、为校长而工作,还是为自我、为兴趣而工作?我们究竟为谁而工作?为自己,很实在学习和生活中最重要的动力应该是对工作的热爱、对工作结果的兴趣和知道这结果对社会的价值而产生的快乐。
让工作成为自己喜欢的事情, 为兴趣而工作,是人生幸福之源!2、你是着眼于当下谋算自我,还是着眼于未来规划人生?心理小实验小白鼠小白鼠实验积极心理治疗理论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大白鼠丢入一个装了水的器皿中,它会拼命地挣扎求生,而一般维持的时间是8分钟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服职业倦怠,做个幸福的老师
“职业倦怠”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一个概念,是职业压力的一种,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经受持久压力体验时情感、态度和行为的某种情绪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众多研究表明,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中小学教师中普遍存有。
教师的职业倦怠无论对教师本人还是对教育教学工作都有极大的消极影响。
就教师个体来说,首先,职业倦怠将严重地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其次,职业倦怠会使教师减少教学工作的信心和热情;另外,职业倦怠会影响教师的人际交往。
就教育来说,职业倦怠是成为导致教师厌教、教育水平不高甚至人才资源流失的重要原因,最终将引发教育质量下降。
下面我结合自身的体会谈谈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并探讨如何解决。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1.在理解方面,表现为对工作失去了兴趣,缺乏工作的热情和创新力,开始认为工作毫无意义,毫无价值,仅仅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繁琐事务。
2.在意向方面,表现为疏于工作,无心投入,感觉工作付出很多,但成绩不大,对事业追求失去了信心,觉得教学生没有成就感,在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3.在情绪上,因为对工作感到厌倦,所以情绪就会波动很大,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就会产生压抑、忧郁、猜疑、自责,甚至以一种冷漠疏远的感情对待学生等等。
4.在行为上,主要表现为厌倦教学工作,减少工作投入,甚至不备课,教学呆板,缺乏创新,尽量逃避教学环境,对学生冷漠,逃避与同事交往或拒绝与其合作,对学校环境和学校管理牢骚甚多,只注重个人待遇和福利。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一)职业特点
首先,教师职业具有明显的辛苦性、复杂性、同时社会责任大。
它与其它从事物质生产的职业不同,它的劳动对象是“人”,而且是尚未成熟的人,是正在发展中的人,教师要把他们从“自然人”培养成为“社会人”,这个过程是比较艰巨的。
教师这种职业是一种既要劳体又要劳心的工作,尤其需要劳心。
小学教师面对的是10岁左右的懵懂的孩子,劳动强度要更大些。
其次,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很多新要求,它要求教师必须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践者和创造者。
不过,新的教育思想,即使在科学的范围内得到赞同,在实践中也不能立即变为现实。
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劳动,需要他们实行创造性的思考,需要拟定使用这些新的教育思想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体系的具体操作法。
(二)工作环境
一是教师生活空间多局限于家校,活动圈子窄小,社会交际活动愈来愈少,经常在公众场所表现沉默、“失语”、尴尬,导致教师产生抑郁情绪。
二是学生家庭背景各异、个性千差万别、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对学生的管理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三是社会以简单的各种“率”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标准,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不科学,奖励与处罚机制不健全,无意义的考评、评比太多等等,都增加了教师工作的负荷量,教师心力交瘁,导致倦怠心理的产生。
四是以个人劳动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教学工作往往使教师产生孤僻性格,教师间人际关系紧张,群体结构不和谐。
(三)个人因素
一是部分教师身心俱疲。
因为营养不良、缺少锻炼,身体每况愈下;尤其是来自学校内部压力和社会压力使教师在焦虑、疲劳等心理症状和对待物质利益冲突上造成极大心理障碍。
二是功利化思想严重。
过激对待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对学习和研究也带功利意识,消极对待各级各类理论研修活动,不能以古典心情对待学习。
三是对待人事关系常常表现为极端的挑战性、争强好胜、力求把握环境、时间观点强、急躁等,这些表现与职业倦怠有较大的相关性。
(四)社会因素
首先社会认同感出现反差。
一方面教师政治地位生活待遇低,如政治生活不落实、现实生活条件的不理想、工资待遇低、住房难解决、家庭压力大;而另一方面社会对教育要求日益增强,教师工作经常得不到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同情和支持,各阶层人士经常对学校、教师随意指手划脚。
其次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有的教师跟不上时代前进的脚步,不理解、不适合,于是产生这样那样的焦虑和痛苦。
再则"应查教育"困扰也容易使教师产生压抑感。
上级验收检查名目繁多,学校、教师应接不暇,诸多本属于政府和社会行为转嫁到学校,教师苦不堪言。
这样就增加了教师的倦怠心理。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考核教师工作,不应以分数为唯一尺度,要综合考察,兼顾教师
平时的工作态度、工作状态、师德修养、教育教学科研等,促动教师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实现自我价值;要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要求;要建立公平合理、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防止懈怠情绪的产生。
(二)提升教师自豪感
引导教师以开阔的心境理解教师职业的意义。
一个人是否幸福,不但要看物质,更要看精神。
从事教师职业,与人打交道、与人沟通,经常感受人的智慧、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持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师能够提升自己的人生品位。
所以,教师理应以开阔的心境、愉快的心情看待自己的职业。
(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愉悦的人际关系能够提升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有助于教师之间公平公正的交往,减少人际消耗与冲突。
在教师感觉倦怠的时候,同事之间的相互支持往往会起到十分明显的作用。
所以,学校要协调教师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通过组织展开多种多样的教师合作、交流活动,促动教师间的交往,增加教师间的亲和度,改变教师职业孤独感;领导与教师之间要多一点理解、信任和沟通,少一点埋怨、猜疑和指责;教师与学生间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一种尊师爱生的氛围。
从而舒缓教师的人际压力,缓解职业倦怠。
(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手段。
克拉克认为专业的不足是教师职业的主要压力源。
所以,学校应增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
要充分利用校内各种资源完善教师的自我培养、提升体系,通过各种方式优化教师知识结构,为提升教师专业权威提供保障。
如采取“传、帮、带”,实行各类观摩教学和学术交流,增强网络建设等来拓宽教师专业视野;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实行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如短期函授、脱产进修、学历考试、专题报告等形式,以满足教师职业生存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五)改善人际关系。
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低教师职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
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使教师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
教师应努力形成准确的人际交往知识,恰当把握在交往过程中的中心地位,遵循交往中的平等原则,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真诚对待交往对象。
从而改善人际关系,获得良好的
社会支持系统,通过社会支持来缓解压力,降低职业倦怠。
(六)提升综合素质
教师的职业倦怠的产生往往与不能很好地应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困难有直接的关系。
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有效地防止和抑制职业倦怠的产生,尤其对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来说,这个点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我们应持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促动自己持续发展,快速成长,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以肖川的一段文字结束本篇文章,以求与大家共勉:
别将生命之弦绷得太紧,留一份闲适给自己。
理性的顿悟,灵性的生发,需要闲适;
心灵的舒展,视界的敞亮,也需要闲适;
创意,往往在闲适轻松时翩不过至;
情趣,也每每在闲适从容中一展风采。
留一份闲适给自己,享受生命的从容与韵律;
留一份闲适给自己,聆听心灵的悸动和低语。
老师们,让我们克服职业倦怠,做一名幸福的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