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扩展语句复习学案(一)学案

合集下载

高考专题复习计划扩展语句教案1通用教案

高考专题复习计划扩展语句教案1通用教案

届高考专题复习教案之——扩展语句教学目标:、了解扩展语句的常见形式。

、掌握扩展语句的步骤、具体方法和注意点。

教学重点:语句扩展的具体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第一课时扩展语句是年?考试大纲?新增加的考点。

是指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把内涵丰富含蓄、语言简洁凝练的语句,扩展成表达具体明朗,语言疏密相间的语句,是借题发挥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

这一考点主要考查联想和想像的能力,对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这一考查内容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提出了新的要求,是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的重要表达。

一、命题特点从近年高考试题来看,此类题目的特点主要有:.着力于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重视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根底能力。

.在内容上呈开放性特征,同时紧密结合考生学习和生活实际。

.为考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考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展现自己的能力。

.情景既有一定的限制,又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答案丰富多彩,弹性较大,有利于激发考生的激情,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创造思维能力。

二、试题类型就题型而言,扩展语句主要表现为十种题型。

第一种:枝繁叶茂式扩展这种扩展就是在句子的主干上添加修饰、限制成分,使句子表达的内容更具体、更准确、更生动,从形式上丰富原文的内容。

这些修饰成分可以是细节描写,因为细节描写可以使内容得到更为细致的描绘,有助于增强内容的真实性。

例:姑娘摘葡萄长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的漂亮的维吾尔族姑娘摘下了一串串紫水晶似的葡萄。

例:我有一个家我有一个温暖的家。

家里有我亲爱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帮我完成了幼时的童话,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把它牢牢牵挂.第二种:突出重点式扩展这种扩展往往是给定了具体的要求,以此要求为重点进行扩展。

例:〔年江西卷〕给“写得好〞加上一定地上下文,使它分别符合下面的表达要求。

〔可以只有上文或下文,字数不限〕例:表达的是“赞扬〞:文章有气势,有文采,写得好!〔〕表达的是“嘲讽〞:〔〕表达的是“威胁〞:例:我有一个家〔要求:写出“家〞的比喻意义〕我有一个大“家〞,那就是我们高三〔〕班,“家〞里有慈父慈母般的老师,有兄弟姐妹般的同学,有和谐美好的学习环境,我爱我的家。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扩写练习教案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扩写练习教案

高三二轮复习——扩展语句一、情景演绎式练习1:到了春天,流水穿过山涧,走过草地,惊讶地看到树根滋养出的鲜花装点了大地。

典型错例分析:(1)你这样丑陋的东西,竟然敢挡住我的去路。

你每天只能躲在地下,看我多自由,能看到外面的美丽风光。

(2)虽然如此,我可是树身上最重要的一部分。

解析:分析给出的前后情境句,可知“讽刺”和“谦和”是关键词。

补写句要求做到:每句抓住“树根”的特点,前一句要抓住“讽刺树根的缺点”的角度描写;后一句要抓住“谦和”,描写“树根”的谦虚及优点。

(要求补写句应该具备一定的哲理,给人以启迪。

)学生习作:(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会借鉴)(1)你看你长年不见天日,傻傻地在那呆着,一点自由都没有。

(2)我所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这棵树茁壮成长,我认为值得。

(1)树根,你真是可怜,一辈子埋在地里,被别人忽视。

(2)被别人忽视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我,大树才能健壮生长。

(1)看你长得这么丑陋,而且整天见不到阳光,活着有什么意义啊。

(2)我的存在是为了让树上的叶子长得更绿,花儿开得更艳,这就足够了。

练习3、典型错例分析:镜头三:没来由地隔着水把莲子抛出去。

或少年领会了她的意思,就给她扔过去一些莲子。

镜头四:女伴看到了这一切,就朝她扔了一个莲子,她这才知道自己的心思被人看到了,害羞得脸马上红了起来。

解析:镜头三、四应分别诗歌的三、四句加以想象,要写出人物的神态和动作。

注意“抛”及其效果,被人“知”的情形和半日“羞”的心理、神态。

二、中心阐发式练习4:学生习作:(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会借鉴)这座山非常高,站在上面,竟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一伸手似乎便可触及天空;俯身下望,云雾缭绕,其它的山犹如小矮人一般,静静地依偎在它身边。

置身山顶,简直“不敢高声语”,只因“恐惊天上人”。

这座山非常高,它耸入云霄,云朵围绕在它的腰际,宛如飘逸的衣裙,白雪覆盖在山峰,仿佛一顶洁白的帽子,抬头挺胸的他傲视一切,那周围的山竟宛如一个个小土坯。

高考扩展语句专题复习 教案

高考扩展语句专题复习 教案

高考语句扩展专题复习执教者:执教班级:教学目标:1、明确高考关于本考点的要求,了解该考点的命题方式及趋向。

2、了解本考点的得分要素和失分原因,掌握本题型的解答技巧。

教学难点及重点:明确本题型的得、失分要素及原因,掌握本题型的解答技巧。

教学设想:扩展语句题是2000年开始出现在高考试卷上的一种题型,在经历了几年的实践后,该题型已逐渐成熟并成为高考必考题型之一。

但是,学生在平时答题时往往只凭感觉而不能得到较高的分数,所以本课旨在通过典型的例题让学生对该题型有一个完整、充分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明确自身在答题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解题的门径,切实提高解答此类题型的效率。

教学步骤及具体内容:一、考点分析高考《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能根据要求扩展语句。

能力层级为D级。

扩展语句,顾名思义,指的是根据一定的要求,把一个句子的意思丰富起来,或拓展成一个句群。

即就是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把简单凝练的语句或一组词语扩展成表达具体明确,语言丰富多彩的语段。

如“一句话新闻”扩展成一篇消息的导语,根据句子的主干扩展出枝叶,根据叙事性文字的段意扩展出相关的具体情况,将一个论点性语句扩展出具体的材料等。

二、典例分析1、(北京高考题)根据要求写两段话。

每段话都要包含下面三个词语,且不少于40字。

道理身影足迹(1)描绘一种情景(2)表达一种感悟解析:该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提供两种不同情境,以连词成句的形式表达。

要答好此题,首先要从题目中读出扩展的具体要求:1.要扩写两段话而不是一段;2.两段话都要包含题干提供的三个词语;3.两个语段性质不同,其一是叙述描写性的,其一是议论抒情性的;4.每段话不少于40字。

其次,要将三个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词语扩展成两段语意完整、内容和表达方式不同的语段,必须联系生活调动积累,进行合理推理想象,这个过程很类似写作的立意、构思,既要保证内容连贯、合理,又要力求生动、有意境,特别是(2)要求表达一种感悟,又有哲理性,给人以启迪。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06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06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专题06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从近几年高考卷看,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有如下特点:1.考查形式多样。

扩展语句主要考查想象、联想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设题形式多有变化,话题拓展式、添加成分式、中心阐发式是考查的常见形式,根据古诗句意境扩展是近年来的一个新趋向。

压缩语段的考查题型是主观题,题型较固定,但命题形式灵活多变:有时概括语段的中心或提取关键词,有时概括语段的观点,有时拟写新闻标题、一句话新闻或导语,有时根据资料拟写人物简介。

2.选材突出地域特色和重大事件。

从近几年考查情况来看,考题的语言材料多取自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突出地域特色和重大事件。

3.考查综合性强。

扩展语句单独考查的情况较少,大多与其他考点融合在一起考查:有的与仿句结合,有的与简明、连贯、得体融合在一起,有的与应用文或其他小作文写作融合,并且大都与修辞运用结合。

压缩语段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联想想象、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同时,在题目设置上,命题者有意将本考点与其他考点结合考查。

一、扩展语句所谓扩展语句,就是根据一定的要求将简单凝练的词、短语或句子甚至画面合理地扩充成几句话或一段话,使其意思丰富、形象、具体。

主要考查考生将一句话的内容充实丰富起来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的能力。

原句常以短句的形式出现,其信息量不足,且一般比较简洁、凝练。

扩展后的语句应含有较大的信息量,表意丰富,有血有肉,同时在句式或修辞等方面也要符合试题要求。

主要题型有:(1)增添情节,补充细节;(2)突出场面,描绘景物;(3)描写人物心理;(4)添加论证,得出结论;等等。

扩展语句解题方法有以下几种:1.添枝加叶法就是在只有句子主干的情况下,添加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

句子的主干只是起单纯的陈述和支配作用,而句子的附加成分能起修饰、限制和补充的作用。

要使句子扩展开,变得生动具体,就要发挥附加成分的作用。

[例1] 扩展下面的句子,使其具体、生动、丰满。

高考语文考点复习(扩展语句)教案

高考语文考点复习(扩展语句)教案

高考语文考点复习(扩展语句)教案【考纲要求】《考试说明》“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第四项为“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为D级。

【知识要点】“扩展语句”是2000年《考试说明》中新增的一个考点。

它是要求考生在提供的原句或词语的基础上,在不删减字词,不变动词序,不改变原句句型的情况下,通过增加修饰成分和增加分句,使句子结构复杂化、文意更丰富、更详尽的一种造句形式。

它着重测试学生的想像联想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运用能力。

扩展语句是为了把话说具体、明白、精确、生动、形象。

一、基本类型1指提供一个具体情景,考生根据这一情景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展。

▲例如20XX年重庆卷第4题:根据要求,分别写一段话,每段话都要包括下面三个词语,词语顺序可以不分先后,且字数在20到30字之间。

思想健康,语意连贯。

想像雾倾听(1)表现“欢快”:(2)表现“忧愁”:解析:题中提供了两种情景,扩展时要根据规定情景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使这些情景变得生动形象,丰富饱满;只要与这两种情景相一致,且分别融进提供的三个词即可。

比如用三个词表达欢快情绪,可设想一个自然环境,在白雾缭绕的林间,倾听大自然声响,心的愉悦……表现忧愁可运用比喻,写一个人心头的迷雾,心的沉重……示例:(1)我们的想像也随着林中的雾气弥漫开来,虽然到处朦胧,我们依然能遥看瀑布,倾听泉声,品嗅百草……(2)倾听着泉水幽幽的哀鸣,望着愁绪不结的雾气,你说,我们忧郁的心中怎能容下想像翅膀的翻腾。

2指提供一句简单话语,要求考生为它增加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成分,使它变得生动具体,血肉丰满。

▲例如:由于原句很简单,有些语意表达得不太清楚,请依据某一道理,把原句扩展成一句具体丰满的话。

飞蛾(或蝴蝶)值得赞美。

解析:给定的语句是一个简单判断,“飞蛾(或蝴蝶)”为什么值得赞美呢?平日里我们对“飞蛾”扑火有着肯定(追求光明)或否定(自取灭亡)的认识;此处却已明确指向肯定的一面,因此考生在扩展时要注意立意,即从积极的人生意义方面去扩展。

2012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教案: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2012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教案: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2012年高考备考语文第二轮复习教案(原创)第一板块: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共六课时)第1——2课时考点一:扩展语句一、考点分析考点统计题号2011年浙江卷2010年浙江卷2009年浙江卷1字音字音字音2字形(生活情景)字形(一般语境)字形(一般语境)3词语(实词、虚词、成语辨析型)成语(辨析型)成语(替换型)4语病(辨析)语病(辨析)语病(辨析)5压缩语段(选择题)压缩语段(主观题)连贯(选择题)6仿写仿写图文转换(结合图片运用修辞拟写解说词)7图文转换(拟写公益广告,赏析图文创意)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拟写海报)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对话补写)二、命题分析:通过上面的阅卷统计可以看出,“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板块在浙江卷中呈现如下特点:1.考点较为集中、稳定近三年前4题涉及考点基本没有变化,后3题也以压缩、仿写、图文转换、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为主。

2.命题形式求变同一考点的具体命题形式有所变化,如字音题2009年题面不出现注音到2010年题面出现注音,从2010年选择全都正确的一项到2011年选择错误的一项;压缩题由主观概括变为选择概括,等等。

这些都体现着浙江高考求变的命题思维。

3.命题更加注重生活化,体现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以字形为例,2009年和2010年在一般语句中考查,本身就很明显地传达出命题材料生活化的特点,而2011年字形题的四个选项分别摘自作文评语、单据合同、教室板报、招牌广告,完全来自现实情景。

浙江近三年一直比较注重实用文的写作,比如2009年的解说词、2010年的海报、2011年的公益广告。

三、专题解说扩展语句是将结构简单、内容贫乏、表达欠具体、描写欠生动的语句、话题或词语扩充得丰富、充实、鲜明、形象。

它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联想、想象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压缩语段就是对一段话或者一个长句进行提炼或概括,使原来的段落或句子的主旨更显露、更明朗。

(新课标)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扩展语句学案(教师专用)

(新课标)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扩展语句学案(教师专用)

第五节扩展语句【考情快递】扩展语句考查的是考生扩展、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具备较为丰富的知识、想象联想能力和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

扩展语句常见的题型有:(1)情境式扩展——提供一个中心或一组看似没有联系的词语,要求根据这一中心或所给的词语扩写语句。

(2)续写补写式扩展——提供一段话,在此基础上根据特定的要求进行续写或补写。

(3)开放式扩展——提供具体对象,要求加以分析或品评,内容应含有较大的信息量,表意丰富,有血有肉,语言要有文采。

扩展语句在大纲全国卷、新课标全国卷中,以及各命题的各省高考卷中,出现的频率都比较高。

【一轮诊断】一轮复习中我们在复习扩展语句时:一是注意了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不可为了扩展不顾一切;二是注意了语序,尤其是多重定语、状语的排序,不可出现病句;三是注意了各类扩展题型及其相应的解题方法;四是注意了扩展前确定句意,然后据此选用词语。

而在进一步的复习中要注意关注热点话题的理解、答题技巧、解题细节等方面的内容。

扩展语句貌似简单,但往往得分不高,其原因主要在于同学们审题不到位,忽视了题干中暗示的要求,从而造成答案不全面不正确。

还有就是思维空洞,语言表达苍白无力,有待进一步训练提高。

【二轮定向】在一轮复习掌握了初步解题思路的情况下,要完成二轮复习的升格,必须做到以下三点:❶解答扩展语句题,前提是扣紧题意,所以,要准确作答,除了掌握方法外,还要注意题型的隐性要求和题干中的特别要求。

❷必须进一步熟悉几种常见的扩展题型及相应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

❸加强思维训练,进一步训练想象和联想的能力;加强语言表达训练,使语言表达丰富起来,生动起来。

(·浙江卷)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不超过60字)(4分) 银杏树初冬疾风骤雨凋零·教你审题·题干要点——首先明确题干要求题目要求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还要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注意字数限制。

高考语文考点复习(扩展语句)教案

高考语文考点复习(扩展语句)教案

高考语文考点复习(扩展语句)教案第一章:扩展语句的概念与意义1.1 理解扩展语句的定义1.2 掌握扩展语句的作用和意义1.3 分析扩展语句在高考语文中的重要性第二章: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2.1 词汇的丰富与运用2.2 句式的灵活变化2.3 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2.4 逻辑思维的清晰表达第三章:扩展语句的实战训练3.1 针对不同题型的扩展方法3.2 结合高考真题进行扩展练习3.3 学生互相评改,教师指导讲解第四章:常见错误分析与避免4.1 扩展内容与原句意的偏离4.2 词汇搭配不当4.3 句式过于复杂或杂糅4.4 修辞手法过度或不足4.5 逻辑思维混乱第五章:提高扩展语句能力的策略5.1 积累丰富的词汇和成语5.2 学习和运用各种句式和修辞手法5.3 注重思维训练,提高逻辑表达能力5.4 大量进行扩展练习,积累经验第六章:扩展语句的阅读理解训练6.1 通过阅读理解文章,提取关键信息6.2 分析文章中的扩展语句,理解其作用和意义6.3 结合文章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展练习第七章:扩展语句的写作技巧7.1 确定扩展的主题和方向7.2 运用想象力,创造性地扩展内容7.3 注意语言的连贯性和通顺性7.4 结合实例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第八章:扩展语句的思维训练8.1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扩展的创造力8.2 通过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逻辑思维8.3 结合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第九章:扩展语句的综合训练9.1 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扩展语句的练习9.2 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目,综合运用各种扩展技巧9.3 教师评价学生的综合表现,给予反馈和建议第十章:高考真题解析与扩展策略10.1 分析高考真题中的扩展语句题目,理解其考查的重点和难点10.2 结合真题,总结扩展语句的解题策略和技巧10.3 学生进行真题练习,教师指导解析和扩展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扩展语句的概念与意义重点和难点解析:理解扩展语句的定义和其在高考语文中的重要性是基础。

高考语文考点复习(扩展语句)教案

高考语文考点复习(扩展语句)教案

一、教案主题:高考语文扩展语句考点复习二、教学目标:1. 理解扩展语句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3. 能够独立进行扩展语句的练习,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扩展语句的概念和作用。

2. 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引入背景、描绘细节、展开论述、提出问题等。

3. 扩展语句的步骤:理解题目要求、确定扩展方向、逐步展开、审查修改。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例展示扩展语句的效果,引起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扩展语句的概念、技巧和步骤。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扩展语句的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 总结: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扩展语句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够掌握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3. 学生能够在练习中独立进行扩展语句,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六、教案主题:高考语文扩展语句考点复习——引入背景七、教学目标:1. 理解引入背景在扩展语句中的作用。

2. 掌握引入背景的方法和技巧。

3. 能够正确运用引入背景进行扩展语句的练习。

八、教学内容:1. 引入背景的概念和作用。

2. 引入背景的方法:描述环境、介绍人物、阐述背景知识等。

3. 引入背景的技巧:运用描绘、议论、抒情等手法。

九、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引入背景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引入背景的概念、方法和技巧。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扩展语句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 总结: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十、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引入背景在扩展语句中的作用。

2. 学生能够掌握引入背景的方法和技巧。

3. 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正确运用引入背景,进行扩展语句的编写。

十一、教案主题:高考语文扩展语句考点复习——描绘细节十二、教学目标:1. 理解描绘细节在扩展语句中的作用。

2. 掌握描绘细节的方法和技巧。

3. 能够正确运用描绘细节进行扩展语句的练习。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复习学案 语言运用 语句扩展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复习学案 语言运用 语句扩展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总复习讲解(全)编写人:欧昌建左言洪张一山第六部分语言运用语句扩展考点简述“扩展语句”是2000年新增的高考内容。

扩展语句主要考查将一句话的内容充实丰富起来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的能力。

原句常以短句的形式出现,其信息量不足:一般比较简洁、凝练,或单纯、简略。

扩展后的语句应含有较大的信息量,表意丰富,有血有肉;同时在句式或修辞等方面符合试题要求。

这一考点的要求是,将结构简单、内容贫乏、达意欠明确,表达欠具体,描述欠生动的语句扩充得丰富、充实、鲜明、形象起来。

它或者是把一组词语扩展成一句话或者是一段话;或者是把一句话的意思加以扩充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

从近年高考试题来看,此类题目的特点主要有:1.着力于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重视考生语言表达的基础能力。

2.在内容上呈开放性特征,同时紧密结合高中生学习和生活实际。

3.为考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考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展现自己的能力。

4.情景既有一定的限制,又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5.答案丰富多彩,有较大的弹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激情,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大有益处。

完成这样的考题,应该仔细审清题目的要求,认真揣摩原句的意思。

弄清题目对句子内容、句式、表达方式、重点等方面的要求,紧扣要求去扩展句子。

考题分析2000年全国考题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

每段不少于30个字情景一: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情景二:考试前夕/我/歌声解题思路:此类试题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考生发挥个人特长。

写作能力强的考生无疑会显示出自己的优势。

解答此类考题既要注意题目对扩展内容的要求,又要以此要求为基础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能力,完成题目要求。

此题对“情景”的限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场景(“毕业典礼上”“考试前夕”),二是人物(“同学们”“我”),三是主体内容(歌声)。

在此基础上,只要写出的语句内容合理,前后连贯,就可以。

201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章 第一节扩展语句课件

201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章 第一节扩展语句课件

第四步,尽量运用修辞手法扩写过程中,除了运用恰当的描写、叙述、议论、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外,还要注意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这样不但能使自己有话可说,而且能使扩展后的语段生动形象、文采飞扬。

第五步,修改完善根据需要或要求做修改补充,避免病句、错字。

1.借用历史材料对“事业是人生不朽的丰碑”进行扩展,不少于6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人类的历史告诉我们:事业是人生不朽的丰碑。

孔子、司马迁之所以为千秋万代所传颂,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屈原、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陈胜、李自成、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推动了历史前进的步伐……可以说,谁成就了对人类有益的事业,谁就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2.根据提供的语境,扩展语句。

这是一种普通的花,普通得谁也记不清它的名字,只知道在春天,田埂和塘堤四处可见它的踪影。

花的颜色________;花的香气________;花的形状________。

要求: 1 从颜色、香气、形状三个方面描写它的“普通”; 2 语句通顺,语意连贯; 3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花的颜色是白白的花的香气是淡淡的,如果不是嗅觉灵敏的人,是感觉不到的花的形状是小小的,成盘状,花瓣紧挨在一起,像是怕见人似的躲在绿叶里 3.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思念”为中心,分别扩展成一段话。

情景一:教师节师生相聚我思念情景二:中秋节家人团聚我思念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情景一:教师节师生相聚,我思念起因劳累过度而住院的班主任王老师,我想向她衷心地说声:“谢谢您,老师!”情景二:中秋节家人团聚,我独自站在阳台上,望着白云中穿行的圆月,思念起我那远在台湾的表哥,盼着我们能早日团聚,盼着两岸同胞能早日团聚。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扩展语句导学案(无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扩展语句导学案(无答案)

扩展语句李仕才扩展语句【考纲解读】“扩展语句”考查根据特定情境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

一般是根据要求将若干词语合理地扩展为一句话或几句话,或将一句话扩展为几句话或一段话。

【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了解扩展语句常见考查类型及解决方法。

2.合作探究,结合高考真题进行演练提高做题效率。

3.总结反思,根据特定语境,体会语言的丰富之美。

【学法指导】1. 用10分钟的时间,结合【典例剖析】和【方法归纳】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2. 用25分钟的时间思考并【合作探究】中的问题,写下答题盲点,为课堂中的讨论发言做准备。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典例剖析】1、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解析:此题是情景演绎式扩写,(1)题目要求将诗句扩展成场景,适宜选择表达方式中的描写;(2)想象合理,符合情景美好宁静的特点,并以声写静;(3)语言生动,要求用词造句能突出情境特点,最好能用修辞手法。

(4)不超过50字,字数最好在40—50字内。

【方法归纳】1.题型分类(1)添枝加叶式根据一句简单话语,要求考生为它增加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成分。

(2)情景演绎式要求考生根据这一情景或个关键词语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进行扩展。

(3) 提供中心式往往提供一句内容简洁的话作为语段的中心句,要求考生根据这一中心句扩展内容。

(4)补写续写式指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能根据所提供的具体语境补写或续写一段话或一句话。

[高考语文教案]2012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学案:专题9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高考语文教案]2012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学案:专题9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2012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高考目标导航】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基础知识梳理】1、扩展语句2011年新课标《考试说明》规定:扩展语句,能力层级为E.扩展语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把一组词语(主题词)扩展成一句话或一段话,另一种是把一句话的意思加以充实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扩展语句”考查的是扩展、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是通过联想、想象等方式,丰富句子的内容,增强表达效果.要求做到中心明确、结构完整、文句通顺,以所给的词为重点,还要符合情境,有逻辑性等.以古诗词的意象为中心,根据其意境进行扩写成为今年考查的热点,复习时应给予高度的关注.2、压缩语段2011年新课标《考试说明》规定: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E.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或短语句.压缩语段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提炼、概括、压缩能力及表述能力.恰当地压缩语段,大致需要两种能力:一是筛选能力,二是概括能力.压缩语段,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它有着很强的实用性和技巧性,同时也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此考点有较好的区分度,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几乎年年都考.纵观近几年高考,主要考查类型有以下几种形式:一句话新闻,拟标题,提取关键词,概括主要内容.【要点名师透析】一、扩展语句“扩展语句”就是将结构和内容都比较简单的语句或一组词语,扩充得具体、丰富、鲜明、形象.扩展语句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命题灵活性大,常常与其他考查形式,如修辞、仿句等结合在一起进行.1.连词成句式扩展题目一般是提供三五个看似没有关联的词语或短语,要求将这些词语或短语组成一个意思连贯完整的句子或段落.这种题一般要求围绕一定的中心,或描绘某种意境,或表达某种感悟,一般有字数要求,有的还有修辞手法运用的要求.【典例】请展开想象,写一段描绘某种情境的话,其中必须包含“流水”、“星辰”和“读”3个词语.(50个字左右)【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属于话题阐发、缀词成句式扩展,考查考生的想象与描写能力.要求围绕几个词语描绘某种情境.叙述描写类的语段扩展大多是一种附加式的思维生发,生发的基点是题目提供的扩展中心,因此这类扩展的方法包括三个要素:围绕中心;添枝加叶;巧用手法.应做到重点突出,生动形象,想象合理,特别是答题时不要忽略“描绘某种情境”的要求.解答时注意:(1)要展开合理想象,描绘出画面,让人可知可感,做到融情入景;(2)准确嵌入题干里的三个词语,并符合字数要求.可在“流水”和“星辰”两个名词前加上复杂的定语,在动词“读”前加上主语,还可以在最后写一句体现情境的话加以总结.解答时应先设置情境,突出“读”,以“读”体现“情”,然后以“流水”“星辰”写“境”,以“境”衬“情”,或“情”“境”交融.参考答案:(1)这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不见月色,却有满天的星辰闪烁,江面上流水悠悠.星星在品读流水,你看,还点着灯开夜车呢!流水也在赏读星辰,你看,都装在心上了!(2)月亮没有出来,黑色天幕星辰灿烂,船停泊江畔,江中流水静默流淌.在这个静谧的夜晚,他坐在船舱,就着一盏孤灯,轻声读着诗文.(3)夜幕降临之后,沏一杯香茗,燃一炷清香,手捧《红楼梦》,端坐桌前,或徘徊室内,村前那潺潺的流水,那满天的星辰,伴我读书至深夜,但毫无倦意.(任选其一)2.中心阐发式扩展题干提供一句话或一句诗作为扩展的中心内容,要求考生围绕一中心内容进行阐释、发挥,使之明确、丰满,形成一个完整的语句或语段.这种试题,常选用古典诗词中那些意境深远的精美诗句,大多是写景的句子,要求扩展成100字以内的文段.做题时要善于依据意境,发挥联想和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展开,使之更具体、动人.【典例】把下面一首诗中画线的诗句扩展成一段话,扩展后不超过70字.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解析】诗句扩展题要做到“抓重点,巧串联”.一是理解诗意,抓住诗中意象,注意合理安排意象的顺序;二是抓住每个意象的特点,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意象的特点是隐性的,要根据全诗合理推断;三是抓住整幅画面的特点,理解人物的情感,进而把握诗的意境,从而确定描写的中心;四是展开合理想象、联想,将描写的意象巧加串联.参考答案:细雨初晴的春日,溪边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时节如烟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浓郁的翠绿,枝头的残花在雨中落尽,于是不小心露出了娇俏啼鸣的流莺.3.情景演绎式扩展提供一个具体的情景,并以所提供的一个词或一个句子为重点,其余词语作为背景,往往让考生在两个不同的情景下扩展同一个话题,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展.【典例】根据要求,分别写一段话,每段话都要包括下面三个词语,词语顺序可以不分先后,且每段字数不超过50字.思想健康,语意连贯.想象雾倾听(1)表现“欢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现“忧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扩写句子和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题干提供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情景,给出了看似毫无关系的几个词语,扩展时要根据规定情景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把这些词语联系起来,使描写的情景生动形象,丰富饱满;只要与这两种情景相吻合,分别融进提供的三个词即可,要注意句子的连贯流畅.比如用三个词表达欢快情绪,可设想一个自然环境,在白雾缭绕的林间,倾听大自然的声响,心的愉悦……表现忧愁可运用比喻,写一个人心头的迷雾,心的沉重……答案:示例一:(1)雾气弥漫,我们依然能遥看瀑布,倾听泉声,想象飞流直下的壮美和清泉石上流的恬静.(2)倾听着泉水幽幽的哀鸣,蒙着愁绪不解的雾气,你说,我们忧郁的心中怎能容下想象翅膀的翻腾.示例二:(1)快乐是云雾般自由的想象,是开心的山泉般跳动的音符,是小鸟在春天里婉转的歌唱,是钟子期的心有灵犀的倾听.(2)忧愁是秋纱帐般迷蒙的雾,是离人悲痛伤感的眼神,是想象中阻隔牛郎织女的天河,是倾听《二泉映月》时布满泪痕的面庞.4.添枝加叶式扩展提供一句话,要求为它添加定语、状语和补语等,增加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成分进行扩展,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准确、更生动.这种形式的扩展考得比较少.【典例】按要求扩展下面语句.要求:①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②不少于40字.梅花开放了.【解析】从题目要求来看,应抓的扩展点是梅花“怎样地”开放了.为突出梅花的不畏严寒,可以添加状语加以修饰限制,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样的梅花怎样地开放了.参考答案:当积雪压断枝头的时候,当冰凌高挂悬崖的时候,当百花纷纷凋谢的时候,梅花迎着风雪带着微笑悄悄地开放了.5.续写补写式扩展提供一句或一段话,要求根据提供的语言环境进行续写补写.方法是:(1)要认真审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2)要把握所提供文段或文句的语脉,搞清整个语段或句子前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3)要注意语言表达形式上的相互联系,如句式、修辞手法等.【典例】有人说:“有时候拥有善良比拥有真理更重要.”请根据这句话的意思,续写一段文字.要求:续写的话与引文衔接自然,语句通顺.字数在70至90之间.【解析】本题要求以题干给出的一句话为开头续写一段文字进行补写式扩展.由于给出的话是一个观点,因此此题意在综合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以议论为主的表达能力.文段的主旨是“有时候拥有善良比拥有真理更重要”.方法是:(1)要吃透主旨句的含意,明确扩写重点.(2)一定要透彻分析句中的每一个词语.“有时候”不是“所有时候”,强调是个别情况或特殊情况.善良是一种崇高的品德,是由感情支配的;真理可以理解为理性支配下的法律、法规等.“拥有善良”与“拥有真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也就表达了一个意思:在特殊场合下,善良的谎言比诚实的真理更重要!(3)运用讲道理或举例子的议论方法来扩写.(4)注意字数在70~90之间.参考答案:真理固然重要,但善良是一个人高尚心灵的基石,有时候拥有善良更重要.善良是美丽人生的源泉,一个人只有拥有了善良,才算拥有完美的人生.如果我们拘泥于真理,有时就会变得固执和冷漠.二、压缩语段“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压缩语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它涵盖的知识点和体现的能力具有多样性,命题也有很大灵活性.(一)、概括主要信息类概括主要信息要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树立敏感的材料意识,不同属性的文体强调的内容重点有所不同,提炼的关键信息亦不同.1.说明类文段说明类文段主要是对某对象的某些特点进行介绍说明.在了解与把握说明方法和角度的基础上,抓住事物的特点,就抓住了文段的关键信息.【典例】下面是一段介绍菊花的材料.请概括其主要内容,以“菊花”开头写一段文字,不超过50字.菊花,是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培育出来的一种观赏花卉,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根据花序大小和形状的不同,菊花可分为单瓣、重瓣,扁形、球形等;根据花期的迟早,可分为早菊花、秋菊花、晚菊花等;根据花径的大小,可分为大菊、中菊、小菊;根据瓣型不同,又可分为平瓣、管瓣、匙瓣三类十多个类型.千姿百态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色彩使菊花具有了独特的观赏价值.不仅如此,有些菊花还可食用,可冲饮,可入药,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在百花凋零的秋冬季节,菊花傲霜怒放,被视为高雅不屈的象征,成为历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先通读全文,清楚文段说明的主要意思及其内部层次.由文意可知,文段分三层来介绍菊花:从开头到“历史”为第一层,讲菊花的栽培历史;“根据花序……十多个类型”为第二层,讲菊花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多种类型;从“千姿百态”到最后,讲菊花的观赏、食用、文学等三方面的价值.然后抓住语段中的关键点,从“栽培历史”“种类”“价值”等角度加以概括,注意语言要简练、准确,答案开头必须以“菊花”开头,且总字数不超过50字.答案:示例一:菊花是一种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具有观赏价值、实用价值的花卉,是高雅不屈的象征,深得文人喜爱.示例二:菊花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具有观赏和实用价值,是高雅不屈的象征,深得文人喜爱.2.描写类文段描写类文段是从某个角度对某事物进行描写或叙述.在兼顾描写的角度及手法的基础上,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就抓住了文段的关键信息.【典例】下面是美国恩斯特隆公司考核中国飞行员马湘生上校试飞TH28新型直升机的一段报道.请将描述马湘生试飞过程的文字进行压缩,不必交代事情的时间和背景,不超过60字.美国恩斯特隆公司的TH28新型直升机到中国参加国际民用航空器展览.在北京进行性能试飞表演时,中方要求必须由中国飞行员来驾驶,但美方坚持要亲自考核后才行.马湘生接受了这个挑战.飞机刚离地面,马湘生就做了几个高难度动作:快速旋转、侧飞、后退上升……傲慢的美国前陆航上校愣住了,他这才明白遇到了真正的高手降落是考核最关键的一环.地面上有一个圈,其内有一个小圈,小圈中有两条杠.如果把直升机的支架落在两条杠上,需要超高的水平和经验,美国人不相信中国人能一次就完成这样的高难度动作,他们最优秀的飞行员也需要对这种机型进行长期专门训练才能做到.让美军上校吃惊的事情却真的发生了,第一次驾驶TH28直升机的马湘生在完成了几个技术动作后,没有停顿片刻,一下子就把两个支架落在了两条杠上.上校在目瞪口呆之余大叫起来:“VERY GOOD PILOT!(好飞行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材料是描述类文段.文段从马湘生做高难度动作和精准降落的两个角度,对其高超的驾驶技术进行了描述.答题时,抓住这两个方面的特点即可.答案:马湘生驾驶美国TH28新型直升机上升,快速旋转、侧飞、后退上升……随即一次降落,把两个支架落在地面大圈内一个小圈的两条杠上.3.议论类文段议论类文段主要是提出某种观点.在抓住文段中的主要论据及论证过程的基础上,抓住文段中的关键句(中心句或总结句或分说句),就抓住了文段的关键信息.【典例】阅读下面材料,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5字.地沟油的生产成本低,利润极高,黑心窝点偏僻隐蔽,不法分子常常采取游击战术,给整治造成诸多困难.彻底根治地沟油问题,可以采取“斩首”策略,断绝不法分子的原料来源.国务院办公厅要求餐厨垃圾产生单位不得将餐厨垃圾交给未经相关部门许可或备案的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单位或个人处理.只要能够严格执行这一条,就能确保地沟油失去原料,使不法分子无法炼制.另外,餐饮企业乐意售卖餐厨垃圾,乃是有利可图.政府部门应制定优惠政策,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将餐厨垃圾回收后,采取生物分解、转化燃料等工业化利用,将地沟油变废为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段是议论性文段,据意断层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摆事实:地沟油整治不利的诸多因素;第二、三个层次讲方法:要严格执法,采取经济手段.分析层间语意关系,三个层次之间为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关系.抽取关键信息:“整治”“严格”“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选择角度,按照题目的要求组织答案.答案:根治地沟油,法律限制、经济补偿“两手”都要硬.4.记叙类文段记叙类文段的主要目的是交代事件,形式主要以消息和新闻为主.把握好叙事要素,抓住这些关键的叙事要素,就抓住了关键信息.【典例】阅读下面材料,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5字.2010年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21日在京启动.当前网络侵权盗版逐步呈现出集团化、专业化、高技术化的特点,不仅严重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扰乱正常的网络版权秩序,更直接威胁到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广播影视等传统版权产业的生存和新兴媒体的发展.“剑网行动”将汇总各地被查处的侵权盗版网站名单,由全国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网站黑名单并在国家版权局网站上不定期发布,要求运营商不得向进入黑名单的网站提供运营、接入服务,还要进行技术监控,一旦发现重新上线,立即从严、从重、从快查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段是叙事性文段,可分为三个层次:“剑网行动”的启动、背景和手段.抓住中心事件,即“干什么”“怎么干”,形成答案即可.答案: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行动”采用黑名单制度.(二)、新闻压缩类1.拟写新闻标题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它提挈全篇,浓缩文意,因此,新闻标题必须简洁、确切、醒目,即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所报道的主要内容,点明其意义并富有吸引力.新闻标题的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作出内容提要等.试题中通常要求拟写主标题,有的要求同时拟写主标题和副标题,但单独拟写副标题的题目不大常见.【典例】请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本报济南2月28日讯虎年的元宵节因为不寻常的天气显得格外不同,这一天,雷电、冰雹、雨雪都降临了齐鲁大地.2月28日是元宵节,上午10时半,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至中午12时许,天气开始变坏,风急雨骤.到下午2时许,降雨变成了绿豆大小的“冰雨”.下午2时30分左右,突然传来雷声.至下午3时以后,省城街头就开始出现积雪.记者从省气象台了解到,元宵节当日,我省临沂、枣庄、济宁、泰安、潍坊等地也遭遇了雷电天气,聊城、泰安、淄博等地则受到了冰雹袭击,泰安地区的冰雹如玉米粒一样.雨雪雷电冰雹齐聚,把齐鲁大地的虎年元宵节闹得好不热闹.气象专家分析指出,南方气旋带来的暖湿空气和北方气旋带来的冷空气在我省上方交汇,带来了此次降水,因对流强度大,带来了雷电、冰雹等异常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从新闻材料看,主要信息在导语部分,第二、第三段分别是对主要新闻信息的解说,第四段属于现象分析.又由于题干要求拟新闻标题,且有修辞和字数限制,所以根据导语抽取主要信息后需加以提炼和修饰.答案:雨雪雷雹齐鲁闹元宵2.拟写一句话新闻一句话新闻即运用一句话,采用标题新闻的语言表达形式,完成一篇新闻稿件的报道任务.要能够揭示新闻事件的内容及意义,要求有必要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使人一读就知道谁干了什么事情(或什么事情怎么样),一般常用主谓句.【典例】提取下面一则报道的内容要点,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中国国际救援队副总队长兼首席医疗官郑静晨日前透露,我国第一个高度机动化、设备现代化、人员专业化、急救多样化的现代急救“野战医院”将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组建完成.这个急救“野战医院”将由8个帐篷医院组成,最快可以在选址后1小时之内同时展开两到三台外科手术.一天可处理100多名伤员,具备了全天候和各种地形环境下的紧急救援能力.野战医院所有的医疗器械箱都将装备减震、防水、信号识别和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必要时能通过飞机空投,地面的救援队员可在最短时间准备就绪,进行手术等高难度的救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则新闻的内容要点均在导语部分,第二段主要是对导语部分内容的补充说明,所以根据导语部分可以筛选出主要新闻信息“我国第一个”“现代急救”“野战医院”“将组建”等.据此根据题目字数限制概括答案.答案: (示例)我国首个现代急救“野战医院”将组建.3.拟写导语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一般在开头,要点是要用精练的语言将消息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必须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除此之外还要有新闻背景,即事件的起因和结果,或简明扼要的评价.【典例】请为下面的消息拟一条导语.(不超过40字)最近,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和欧洲南方天文台说,天文学家去年利用位于智利的超大望远镜拍摄到另一个“太阳系”行星的照片.这颗系外行星的体积是太阳系最大行星(木星)的5倍,温度是它的10倍.这颗系外行星围绕一颗年轻的棕矮星运行.但棕矮星与行星很难区分.天文学家早先说过他们发现了一个距离地球230光年的物体围绕棕矮星运行,亮度仅为后者的1/100.但他们不能确定这个物体是一颗棕矮星,还是绕棕矮星运行的系外行星.可今年早些时候的观测报告根据它一年来的运动轨迹证明,该物体确实是系外行星.这也是迄今为止第一次拍到系外行星的照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新闻导语的概括能力.导语是新闻消息的开头部分,要求以简洁的笔墨反映出新闻的要点,使读者一见即知此消息所传递的主要信息.提炼导语的原则:取其精,提其要,使人一目了然.解题时扣紧提供的新闻的主体部分,根据新闻的要素,从文中找出主要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概括,总结出整个消息的梗概.答案:示例:欧洲科学家最近表示,他们相信自己第一次拍到了另一个“太阳系”的行星照片.4.压缩主体新闻的主体部分包括新闻要素,其在事件的顺叙中,有时还插入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其他相关内容.压缩主体时,要删去那些插叙、补叙部分的背景材料及其他相关内容.5.拟写结尾结尾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用于揭示事实的意义,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一般基本要素“人物”“事件”要出现,其他要素往往不必出现.(三)、提取关键词类提取关键词是近年来高考的一种特殊题型,从一段较长的语言材料中提取几个词语,这实际上是高度的压缩.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题型,需要从以下角度进行探究.1.关注话题任何语段,总是围绕着一个话题展开,体现话题的词语一定是关键词之一.【典例】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4个关键词.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 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 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语段的中心话题是古籍的现状,严重残损需要修复.所以,提取“话题”——“古籍”“修复”.材料中列举了大量数据,意在告诉我们“话题”——古籍修复怎么了(处境艰难),具体表现是事多人少.由此,我们可以提取关键词——“人才”“不足”.答案:古籍修复人才不足2.关注关键句有些语段中的句子起到关键的作用,或提取下文,或总结上文,或承上启下,或总领总结.抓住这些句子,就会理出关键信息的方向,顺藤摸瓜,就能找到相关的关键词.【典例】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从甲骨文到草书、行书的各种书法艺术,间接地反映了现实某些方面的属性,将具体的形式集中概括为抽象的意象,通过视觉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力,调动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从意象中体味到其间所蕴涵的美.这也就是一些讲书法的文章里常说的“舍貌取神”——舍弃客观事物的具体现象特征,而摄取其神髓.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材料中句间的语意关系呈现分总关系,最后一句为语段的总结或总句,其中又有较为关键的词语“舍貌取神”.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舍貌”即生成意象、“取”指体味、“神”指“神髓”.本语段的主要话题围绕“书法”展开,将其提炼出来.这样我们可以把这四个词语进行连缀整合,检查是否能涵盖文段的主要意思.答案:书法意象体味神髓3.关注语意层次变化语段的句间关系不同,关键词的位置就不同.4.关注高频词作为重要内容,语段中或反复强调,或多方论述、或全面介绍,关键词语亦必然会反复出现.(四)、下定义类下定义,就是用简洁明确的语句揭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公式定义: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即和其他属概念的本质的差别.“邻近属概念”是指比被定义者(种概念)大一级的概念.【典例】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企业的软安全”.(不超过40个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展语句复习学案(一)
课前预习案
1.(2011·湖南十二校联考)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锭.壳(diàn)巷.道(hànɡ)螳臂当.车(dǎnɡ) 少不更.事(ɡēnɡ)B.狩.猎(shǒu) 颓圮.(pǐ)强.词夺理(qiǎnɡ) 翻箱倒箧.(qiè)
C.俨.然(yán) 龃龉.(yǔ)请君入瓮.(wènɡ) 繁文缛.节(rù)D.漪.澜(yī) 赍.赏(jī)各奔.前程(bèn) 一塌.糊涂(tā)2.(2011·山东淄博一模)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祈祷原动力突如其来淋漓尽致
B.希冀螺旋桨藕断丝连雍荣大度
C.告磬电磁波浅尝辄止故步自封
D.狼藉咏叹调一愁莫展摇旗呐喊
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3)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慄深林兮惊层巅。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课内探究案
【复习目标】如何扩展语句。

【复习重点】扩展语句的难点是描写重点是否突出,扩展内容是否丰富,扩展内容与语境是否吻合。

一、【自主探究】
【高考链接】参照高考答题样式,思考本考点的特点
1、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

(4分)
我的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评分:____)
[评分细则] 围绕“竹喧”“归”“浣女”三个关键词展开描述,想象合理2分;恰当运用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2分;另外超字要扣分。

[阅卷抽样] 考生甲
答案:洗完衣服的少女们在明亮的月光下,穿过竹林,笑着,打闹着。

评卷:考试得分:2分。

阅卷评析:一是没有扣住“归”字,不能表现出“浣女”归来的情景;
二是语言欠生动,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所以属于答案要点不全,所以只给2分。

考生乙
答案:洗完衣服的少女们拿着水桶,从密密的竹林间走出来,笑着打闹着归来。

评卷:考试得分:3分。

阅卷评析:答案虽然扣住了三个关键词,但语言还欠生动,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缺乏意境美,所以扣掉了1分。

[专家析题]此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解答此题,一要认真阅读诗句,明确诗句中所写的对
象,竹林、洗衣少女;二要展开联想和想象,想象诗句中描写的一群少女洗衣归来经过竹林
的情景。

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字数要求。

[满分之答] (4分)(示例)洗完衣服的少女们拎着水桶,踏着月色,从婆娑的竹林间穿过,伴
着银铃般的笑声,叽叽喳喳地打闹着归来。

2、利用所给词语写一段话,介绍“征集全民健身口号”活动的结果,要求语意完整,句子通
顺,字数在50~60之间。

(4分)
来源广一个月入选口号千余条“我运动,我快乐”
我的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评分:____)
[评分细则] 语意完整,扣住“征集全民健身口号”主题信息,得2分;句子通顺,得2分;超字要扣分。

[阅卷抽样]
答案:全民健身口号征集活动在一个月里收到的应征口号很多,稿件来源广,其中有一条“我运动,我快乐”就很精彩。

评卷:考试得分:1分。

阅卷评析:一是所给词语使用不全,如“入选口号”没有使用,扣1分;二是没有抓住题干中所隐含的答题重点,即没有重点介绍活动的结果,扣2分。

最终只得1分。

[专家析题]注意分析所给的关键词语,根据题目要求,用恰当的语言将所给词语组织成通顺、
连贯、语意完整的句子。

[满分之答] (4分)(示例)全民健身口号征集活动在一个月里收到应征口号千余条,稿件来源广,参与人数多,经过评审,最终入选口号为“我运动,我快乐”。

(语意完整给2分,如缺少“征集全民健身口号”主题信息只给1分;句子通顺给2分)
二、【分类研讨】
1、添枝加叶型。

添枝加叶型扩展,就是对一个结构简单的句子,采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
通过添加修饰成分或运用修辞手法等,使之具体、生动、内容充实。

[例1] (2008·安徽高考)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7分)
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

要求: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②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

③不少于80字。

[自主尝试]
100
[例2] 对“他很瘦”进行扩写,使句子内容丰富起来。

(5分)
[解题指导] 方法一:添加修饰性词语。

选择恰当的形容词、数量词、副词等来修饰中心词,
或在句子中添加表示情态、动作的修饰性定语、状语或补语成分。

示例一:他瘦得皮包骨头。

方法二:运用修辞方法。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对偶、设问、反问等修
辞方法来描述事物,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简单为丰富。

示例二:他,瘦高的个儿,细长的腿,活像个衣服架子。

方法三:运用表现手法。

运用衬托、象征、以动写静等表现手法,可以化抽象为具体,
突出表达效果,丰富表达内容。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方法三”的提示写出答案。

[自主尝试]
2、串联丰富型。

串联丰富型扩展就是提供一组看似没有联系的词语,要求考生写一段话,将这些词语包含
在内,这类题目有的要求围绕一定的中心写一段语意完整的话;有的要求运用一定的修辞手
法,在想象联想的基础上扩展成意蕴丰富的一段话。

[例3] (2009·江西高考)请展开想象,写一段描绘某种情境的话,其中必须包含“流水”“星辰”和“读”三个词语。

(50个字左右)(5分)
[自主尝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拓展案
1.(2010·临沂模拟)将下面的语句加以扩展,要求表现“幸福”的多样性,不少于100字。

幸福是不相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把“傍晚”“我”“湖面”“沉思”四个词语扩展成一段文字。

要求:①以“沉思”为
重点;②表达自己的一种感悟或认识;③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④不少于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