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高一必修二导学案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坡度,即两点的高程差与其水平距离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如下:坡度 = (高程差/水平距离)x100%
公路的坡度本质是角的正切值
1、直线倾斜角的定义:
y
l
o
注意: (1)直线向上方向; a (2) x轴的正方向。
x
2.直线的倾斜角 (1)倾斜角的概念: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轴相交的直线l, 把x轴正方向和直线l 线l的倾斜角. 当直线l和x轴平行或者重合时,它的倾斜角为 0° . (2)倾斜角的取值范围: 直线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 0°≤α<180° . 向上方向之间 所成的角,叫作直
1 2.经过点 P(2,m)和 Q(2m,5)的直线的斜率等于 ,则 2 m 的值是 A.4 C.1 或 3 ( B.3 D.1 或 4 )
答案:B
3 已知坐标平面内三点 A(-1,1),B(1,1), C(2, 3+1). (1)求直线 AB、BC、AC 的斜率和倾斜角; (2)若 D 为△ABC 的边 AB 上一动点,求直线 CD 斜 率 k 的变化范围.
y
p o
l
x
y
p o
l
y
p o
y p

x
x
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
x
l
0°< < 90°
= 90°
k不存在
90°< <180°
= 0°
k=0
k >0
k<0
(3)当倾斜角0°≤α <90°时,斜率是
非负的 ,倾斜 负的 ,倾斜角越大,
角越大,直线的斜率就 越大 ;
当倾斜角90°<α <180°时,斜率是 直线的斜率就 越大 .

人教版必修二: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案

人教版必修二: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案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概念(2)掌握倾斜角与斜率的对应关系(3)掌握过直线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及转化能力;(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直角坐标系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培养学生利用代数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2)通过坐标法的引入,培养学生联系、对应、转化的辩证思维;(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重点难点:重点:确定直线位置的几要素,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直线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以及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难点:探索直线的斜率与它的倾斜角之间的关系,推导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学:1.笛卡尔人物简介(了解坐标系的创立历史)2.介绍坐标系的作用,从而引出本节内容。

二、新知:利用两个动画,探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直线的要素思考:通过以上两个动画,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在直角坐标系中:1.只知道直线上一点或者知道直线的方向,直线是不确定的。

2.要确定一条直线的位置,只要知道直线上的不同两点或一点和方向问题3:以上动画2又可以如何表示直线方向(或者倾斜程度)?用角:这个角在直线中也叫做直线的倾斜角,那么直线的倾斜角又是怎样定义的?(引出直线的倾斜角)1.直线的倾斜角定义:探究:直线倾斜角的取值范围:动画演示思考下列问题:你认为下列说法对吗?a.所有的直线都有唯一确定的倾斜角与它对应。

b.每一个倾斜角都对应于唯一的一条直线。

问题4:在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时,除了用倾斜角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呢?(生活实例)2. 直线斜率的定义: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斜率通常用k 表示,即:k=tana (a 为直线的倾斜角且a ≠90°)注意:倾斜角为90°时,斜率不存在。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课件与导学案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课件与导学案

D
)
新知探究
思考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斜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如果直线l过两点P1(x1,y1), P2(x2,y2),(x1≠x2) ,直线l的斜率为k,则
直线的方向向量
P1P2 ( x2 x1 , y2 y1 )
y
1
1
P1P2
( x2 x1 , y2 y1 ) 0
x2 x1
点拨 应用斜率公式时应先判定两定点的横坐标是否相等,若相等,直线垂直于x轴,斜
率不存在;若不相等,再代入斜率公式求解;若含有参数,常常需要进行分类讨论.
跟踪训练
已知直线l过点M(m+1,m-1),N(2m,1).
(1)当m为何值时,直线l的斜率是1?
(2)当m为何值时,直线l的倾斜角为90°?
-1-1
x2 x1
l
. P (x ,y )
2
. P (x ,y ) x
1
1
结论1 若直线l的斜率为k,它的一个方向向量的坐标为(x,y)则 k=


y2 y1
(1,
)
x2 x1
2
=(1, k)
结论2 若直线l的斜率为k,则它的一个方向向量的坐标为(1,k).
1
2
典例解析
例1 如图,已知A(3,2),B(-4,1),C(0,-1),求直线AB,BC,CA的斜率,
不成立,当直线的倾斜角 = 900时,式子没有意义
y
. P (x ,y .)Pl (x ,y )
1 1 1 2 2 2
x
0
y
l
. P (x ,y )
1
0
1
1
. P (x ,yx)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

教学设计题目: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一、教材分析解析几何是数学一个重要的分支,它沟通了数学中数与形、代数与几何等最基本对象之间的联系。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数学中,数和形是两个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它们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数和形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渗透.平面解析几何问题,就是借助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科学合理地把几何问题代数化,运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

本章主要介绍解析几何中最基本的知识,从研究最简单的曲线---直线开始。

这一节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必修2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第一节直线与直线的方程第一课时的内容,通过对“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这一概念的学习,体会解析几何的重要方法---坐标法(或解析法)。

用这种方法,一方面,几何概念可用代数表示,几何目标可通过代数方法达到;另一方面,又可给代数语言以几何解释,使代数语言更直观、更形象地表达出来。

二、学情分析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学生对直线已有一定的认识,但仍没有上升到成为具体“定义”的水平,将感性认识理性化,会对他们是一个挑战;在初中阶段已经涉及过一次函数,把代数与几何结合,将对他们又是一个挑战。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2)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及转化能力;(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直线倾斜角和斜率的学习,体验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2)通过坐标法的引入,培养学生联系、对应、转化等辩证思维;(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难点:斜率概念的学习,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五、学法与教法:(1)、本节课采用的是教师设疑诱思、问题导学;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案及说明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案及说明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案及说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能够求出直线的倾斜角。

2. 让学生掌握直线的斜率的概念,能够求出直线的斜率。

3. 让学生能够运用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

2. 直线的斜率的概念。

3.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

4. 求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方法。

5.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

2. 直线的斜率的概念。

3.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2. 讲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让学生掌握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定义。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互动环节: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探讨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说明:本教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讲解法、案例分析法和互动教学法,旨在让学生掌握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过程中,观察学生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环节,观察学生对实际问题中直线倾斜角和斜率的应用能力。

3. 课堂互动环节,评估学生对直线倾斜角和斜率关系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总结学生在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方面的掌握情况。

2.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案及说明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案及说明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案及说明一、教学目标:1.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能够求出直线的倾斜角。

2. 掌握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能够计算直线的斜率。

3. 能够运用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直线的倾斜角:定义、求法。

2. 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正切函数的应用。

3. 直线的斜率:定义、求法。

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求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

2. 难点:直线的斜率的求法、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定义及求法。

2. 利用例题,演示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计算过程。

3. 引导学生运用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

2. 讲解直线的倾斜角:介绍直线的倾斜角的定义,讲解求法,举例说明。

3. 讲解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引入正切函数,讲解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举例说明。

4. 讲解直线的斜率:介绍直线的斜率的定义,讲解求法,举例说明。

6.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评估学生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概念的理解程度,观察学生能否正确求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2.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运用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计算和应用。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练习。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八、教学拓展:1.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工程测量、物理学中的运动分析等。

人教高一数学教学设计之《3.1.1倾斜角与斜率》

人教高一数学教学设计之《3.1.1倾斜角与斜率》

人教高一数学教学设计之《3.1.1倾斜角与斜率》一. 教材分析《3.1.1倾斜角与斜率》是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二的第一节,本节课主要介绍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定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几何的基础知识,例如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他们对于新的知识有较强的接受能力。

但是,对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定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探索和发现。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定义,它们的计算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践操作法: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实例,用于讲解和演示。

2.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直线、斜坡等,引导学生思考: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关系?2.呈现(10分钟)讲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定义,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

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计算一些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选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解决实际问题?出示一些实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

名师教学设计《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完整教学教案
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概念、直线的斜率坐标计算公式;
2.如何探究直线的斜率坐标计算公式。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掌握了平面内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以及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用坐标表示。直线如何表示直线的几何问题如何转化成代数问题从而研究几何性质是学生第一次学习,通过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求知欲和好奇心。
学生小组讨论
理解斜率计算的代数式结构与坐标顺序无关,而且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六、教学评价设计
1.本节课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抽象出直线的几何要素以及代数表示,让学生理解抽象的定义。
2.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加强动态演示,渗透解析几何从常量到变量转变的观点。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有助于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并且当直线 与 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 。
2.直线斜率的定义
直线斜率的定义:我们把一条直线的倾斜角 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通常用小写的字母k表示,所以
k= ( ≠ , = 正切值不存在)
3.直线斜率的两点坐标计算公式
两点间斜率的计算公式 (x1≠x2)
(三)巩固新知
例题:已知A(3, 2), B(-4, 1), C(0, -1),求直线AB, BC, CA的斜率,并判断它们的倾斜角是钝角还是锐角.
2. (x1≠x2)
八、教学反思
1.知识的讲解尽量联系实际,体现数学的应用性;
2.在数学能力方面应多强调;
3.加强学生教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4.应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在直角坐标系中,点用坐标表示,直线如何表示呢初中时我们知道确定一条直线的方法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那么在直角坐标系中除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研究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二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教案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二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教案

教学课题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一、知识框架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1. 倾斜角与斜率(1)倾斜角(2)斜率定义 当直线l 与x 轴相交时,取x 轴作为基准,x 轴正向与直线l 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线l 的倾斜角.规定当直线l 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直线的倾斜角为︒0 记法 α图示范围0°≤α<180° 作用(1)用倾斜角表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条直线的倾斜程度。

(2)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条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是:直线上的一个定点以及它的倾斜角,二者缺一不可。

定义α≠90°一条直线的倾斜角α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α=90° 斜率不存在③当直线l 1∥直线l 2时,可能它们的斜率都存在且相等,也可能斜率都不存在.④对于不重合的直线l 1,l 2,其倾斜角分别为α,β,有l 1∥l 2⇔α=β.(2)垂直如果两条直线都有斜率,且它们互相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之积等于-1;如果它们的斜率之积等于-1,那么它们互相垂直.有12121-=⋅⇔⊥k k l l①当直线l 1⊥直线l 2时,可能它们的斜率都存在且乘积为定值-1,也可能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而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②较大的倾斜角总是等于较小倾斜角与直角的和.3.2 直线的方程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①定义:如下图所示,直线l 过定点P (x 0,y 0),斜率为k ,则把方程)(00x x k y y -=-叫做直线l 的点斜式方程,简称点斜式.特别地,当倾斜角为︒0时,有0=k ,此时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方程为00=-y y 或者0y y =。

②说明:如下图所示,过定点P (x 0,y 0),倾斜角是90°的直线没有点斜式,其方程为x -x 0=0,或0x x =(2)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①定义:如下图所示,直线l 的斜率为k ,且与y 轴的交点为(0,b ),则方程b kx y +=叫做直线l 的斜截式方程,简称斜截式.②说明:左端y 的系数恒为1,一条直线与y 轴的交点(0,b )的纵坐标b 叫做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倾斜角是︒90的直线没有斜截式方程.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1)直线的两点式方程①定义:如图所示,直线l 经过点P 1(x 1,y 1),P 2(x 2,y 2)(其中x 1≠x 2,y 1≠y 2),则方程y -y 1y 2-y 1=121x x x x --叫做直线l 的两点式方程,简称两点式.②说明:与坐标轴垂直的直线没有两点式方程,当x 1=x 2时,直线方程为x =x 1;当y 1=y 2时,直线方程为y =y 1.(2)直线的截距式方程①定义:如图所示,直线l 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分别是P 1(a,0),P 2(0,b )(其中a ≠0,b ≠0),则方程为1=+by a x 叫做直线l 的截距式方程,简称截距式.2. 利用三种直线方程求直线方程时,要注意这三种直线方程都有适用范围,利用它们都不能求出垂直于x 轴的直线方程。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设计及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设计及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设计及教案本节课选自高中数学《必修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节课。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内容:解析几何介绍,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每一章的第一节课非常重要,所讲内容要体现出“大问题”,“显著问题”,要从全章的角度来看问题。

因此教学内容不仅有倾斜角、斜率的概念,还应当包含坐标法、数形结合思想、解析几何发展史等。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都描述了直线的倾斜程度,倾斜角用几何位置关系刻画,斜率从数量关系刻画,二者的联系桥梁是正切函数值,并且可以用直线上两个点的坐标表示。

建立斜率公式的过程,体现了坐标法的基本思想:把几何问题代数化,通过代数运算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

本课涉及两个概念——倾斜角和斜率。

倾斜角是几何概念,它主要起过渡作用,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研究斜率、直线的平行、垂直的解析表示等问题时都要用这个概念;斜率概念,不仅其建立过程很好地体现了解析法,而且它在建立直线方程、通过直线方程研究几何问题时也起核心作用,这是因为在直角坐标系下,确定直线的条件最本质条件是直线上的一个点及其斜率,其他形式都可以化归到这两个条件上来。

教学重点:1、使学生经历几何问题代数化的过程,初步了解解析几何研究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体会坐标法;2、理解斜率的定义,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理解倾斜角的概念,体会在直角坐标系下,以坐标轴为“参照系”,用统一的标准刻画几何元素的思想方法。

2.理解斜率的定义和斜率公式,经历几何问题代数化的过程,了解解析法的基本步骤,感受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

3.通过解析几何发展史的简单介绍,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平面几何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是没有“参照系”的,如何使学生在这一知识的基础上,顺利、自然地过渡到直角坐标系下用一个点和倾斜角确定一条直线,是比较困难的。

事实上,已知直线的倾斜角就相当于已知直线的方向,因此已知“两个点可以确定直线的方向,这与‘一个点和直线的方向确定一条直线’是一致的”。

人教版必修二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案)

人教版必修二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案)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案)一、内容和内容解析内容:直线倾斜角与斜率的概念,斜率公式。

内容解析:本课是人教版数学必修2第一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第一课时,是高中解析几何内容的开始。

直线倾斜角和斜率是解析几何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刻画直线倾斜程度的几何要素与代数表示,是用坐标法研究直线性质的基础。

本课不仅要理解两个概念、得到一个公式,更要了解几何问题代数化的过程,渗透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

本课有着开启全章,奠定基调,渗透方法的作用。

倾斜角从几何角度描述了直线的倾斜程度。

课本结合具体图形,在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中给出倾斜角概念。

斜率从代数角度描述了直线的倾斜程度。

课本借助“坡度”引出斜率概念。

定义给出了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沟通了刻画直线倾斜程度的几何要素与代数表示的关系。

直线可由两点来确定,坐标平面内的点由其坐标确定,因此直线的斜率就可以用直线上两点的坐标来表示,这就是经过两点直线的斜率公式。

“坐标法”与数形结合思想是本课内容蕴含的核心思想。

教学重点:斜率概念及公式。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目标: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并能结合三角函数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目标解析: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的图形,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引出直线的倾斜角概念。

结合动画演示,明确倾斜角的取值范围。

2.借助坡度概念引出斜率概念,让学生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和转化思想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学生对变量数学的认识。

3.能根据斜率的概念,掌握倾斜角和斜率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斜率的两个计算公式,求出直线的斜率。

4.初步了解坐标平面内的图形是如何进行量化和代数化的,了解“坐标法”。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是学生知道的。

但如何认识直角坐标系这一“参照系”下确定直线的几何要素,对学生来说有点困难。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过一点的直线之间的不同点,再类比实际生活中描述航线的实际例子,从而发现需要增加的量,以及如何描述这个量,最后形成倾斜角的概念。

《直线的倾斜角及斜率》导学案.

《直线的倾斜角及斜率》导学案.

.
5.已知直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 1,则直线的倾斜角是 6.设直线的斜率是 k ,且 1 k
.
3 ,求直线倾斜角 的取值范围.
第四层级
总结评价与反思
【思维导图】
4
0
【应用二】 已知线段 PQ 两端点的坐标分别为 ( 1,1), ( 2,2), 若直线 l 经过定点 A(0,1, ) 且与线段 PQ 有交点,求直 线 l 的斜率 k 的取值范围.
【应用三】 已知直线 l 经过 A( 2,1), B (1, m )(m R ) 两点,求直线 l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
2
3西双版纳州民族中学郑从胜第三层级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技能应用与拓展【固学区】
【课后作业】
A.直线的倾斜角为 ,则此直线的斜率为 tan . B.有倾斜角的直线都有斜率. C.若直线的倾斜角为 ,则 sin 0 . D.任一直线都有倾斜角,但它不一定有斜率. 2.如图,直线 l1 , l2 , l3 的斜率分别为 k1 , k 2 , k3 ,则成立的是( A. k1 k 2 k3 B. k3 k1 k 2 ) C. k1 k3 k 2 D. k3 k 2 k1 1 3.若三点 A( 2,3), B (3,2), C ( , m) 共线,则 m 等于( ). 2 1 1 A.1 B.2 C. D.2 或 2 2 4.直线 l 经过两点 A(3, 3 ), B (6,2 3 ) ,而直线 l1 的倾斜角是直线 l 的倾斜角的 2 倍,则直线 l1 的斜率为
的大小
k 的范围 k 的增减性
0
0
0 90
0
0
90
0
900 1800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案及说明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案及说明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案及说明一、教学目标1.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能够求出直线的倾斜角。

2. 掌握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能够计算直线的斜率。

3. 能够运用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直线与x轴正方向所成的角称为直线的倾斜角。

2. 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直线的斜率k等于tan(倾斜角)。

3. 直线的斜率的计算:给定直线的倾斜角,可以计算出直线的斜率。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和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

2. 采用例题解析法,通过例题讲解如何计算直线的斜率。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学习的直线倾斜角的概念。

2. 讲解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解释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

3. 讲解直线的斜率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4.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直线倾斜角的概念和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评价学生运用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明:本教案分为五个部分,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和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掌握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并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中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拓展1. 讨论斜率的正负性:解释当倾斜角大于45度时,斜率为正;小于45度时,斜率为负。

2. 探究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绘制不同倾斜角的直线,观察斜率的变化。

七、实际应用1. 生活实例:举例说明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物的屋顶斜率、道路的坡度等。

2. 数学应用:引导学生运用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解决数学问题,如计算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直线的方程等。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和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

高中数学必修二导学案12.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高中数学必修二导学案12.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周峻民学习目标.掌握直线的倾斜角的定义..掌握斜率公式,理解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能根据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一、夯实基础基础梳理.直线的倾斜角()定义:当直线与轴相交时,我们取轴作为基准,轴与直线方向之后所成的角叫做直线的倾斜角.当直线与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倾斜角的范围为..直线的斜率()定义:一条直线的倾斜角的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表示,即,倾斜角是的直线斜率不存在.()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为..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其斜率分别是,,有.特别地,当时,、都垂直于轴,.当两直线斜率都不存在且不重合时,它们都垂直于轴,与的倾斜角都是,故..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其斜率分别是,,有.注意:().()两条直线中,一条斜率不存在,同时另一条斜率等于零,则两条直线垂直.这样,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的条件就可叙述为:或一条斜率不存在,同时另一条斜率等于零.基础达标.若过点和的直线的斜率为,则的值为()...或.或.若,,三点共线,则的值为().....在下列叙述中:①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则它的斜率为;②若直线斜率,则它的倾斜角为;③若(,)、(,),则直线的倾斜角为;④若直线过点,且它的倾斜角为,则这直线必过(,)点;⑤若直线斜率为,则这条直线必过(,)与(,)两点.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是..已知直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则直线的倾斜角为..()已知△中,两顶点、的坐标为、,、分别是、的中点,求直线的斜率.()已知,求证:四边形为矩形.二、学习指引自主探究.什么是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关于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任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也都有斜率()直线的倾斜角越大,它的斜率就越大()平行于轴的直线的倾斜角是()两直线的倾斜角相等,它们的斜率也相等()两直线的斜率相等,它们的倾斜角也相等()直线斜率的范围是.倾斜角与斜率的变化规律打开《几何画板》,过定点作一条平行于轴的直线,度量其斜率,并将该直线绕定点按逆时针旋转,倾斜角从增大到.当时,随着增大,斜率(填“增大”“减小”),其范围是.当时,随着增大,斜率(填“增大”“减小”),其范围是..对于“”,要从左边推出右边即“”,前提是两直线要从右边推出左边即“”,前提是两直线.案例分析.下列三点能构成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为().....【解析】、、选项中三点均共线,不能组成三角形.选项中三点不共线,故可以组成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选.。

高中数学必修二导学案-直线与方程

高中数学必修二导学案-直线与方程

§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学习目标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定义、范围和斜率;2.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3.能用公式和概念解决问题.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预习教材P90~ P91,找出疑惑之处)复习1:在直角坐标系中,只知道直线上的一点,能不能确定一条直线呢?复习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这个山坡很陡峭,有时也说坡度,这里的陡峭和坡度说的是山坡与水平面之间的一个什么关系呢?二、新课导学※学习探究新知1: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取x轴作为基准,x轴正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angle of inclination).关键:①直线向上方向;②x轴的正方向;③小于平角的正角.注意: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试试:请描出下列各直线的倾斜角.反思:直线倾斜角的范围?探究任务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升高量与前进量的比”表示“坡度”,则坡度的公式是怎样的?新知2:一条直线的倾斜角()2παα≠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slope).记为tankα=.试试:已知各直线倾斜角,则其斜率的值为⑴当0oα=时,则k;⑵当090o oα<<时,则k;⑶当90oα=时,则k;⑷当090180oα<<时,则k .新知3:已知直线上两点111222(,),(,)P x y P x y12()x x≠的直线的斜率公式:2121y ykx x-=-.探究任务三:1.已知直线上两点1212(,),(,),A a aB b b运用上述公式计算直线的斜率时,与,A B两点坐标的顺序有关吗?2.当直线平行于y轴时,或与y轴重合时,上述公式还需要适用吗?为什么?※典型例题例1 已知直线的倾斜角,求直线的斜率:⑴30οα=;⑵135οα=;⑶60οα=;⑷90οα=变式:已知直线的斜率,求其倾斜角.⑴0k=;⑵1k=;⑶3k=-;⑷k不存在.例2 求经过两点(2,3),(4,7)A B的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并判断这条直线的倾斜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动手试试练1. 求经过下列两点直线的斜率,并判断其倾斜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⑴(2,3),(1,4)A B -; ⑵(5,0),(4,2)A B -.练2.画出斜率为0,1,1-且经过点(1,0)的直线. 练3.判断(2,12),(1,3),(4,6)A B C --三点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1.任何一条直线都有唯一确定的倾斜角,直线斜角的范围是[0,180)︒.2.直线斜率的求法:⑴利用倾斜角的正切来求;⑵利用直线上两点111222(,),(,)P x y P x y 的坐标来求;⑶当直线的倾斜角90οα=时,直线的斜率是不存在的3.直线倾斜角、斜率、斜率公式三者之间的关系:※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A. 很好B. 较好C. 一般D. 较差※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1.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若直线的斜率存在,则必有倾斜角与之对应B .每一条直线都惟一对应一个倾斜角C .与坐标轴垂直的直线的倾斜角为0o或90ο D .若直线的倾斜角为α,则直线的斜率为tan α2. 经过(2,0),(5,3)A B --两点的直线的倾斜角( ).A .45οB .135οC .90οD .60ο 3. 过点P (-2,m )和Q (m ,4)的直线的斜率等于1,则m 的值为( ).A.1B.4C.1或3D.1或4 4. 直线经过二、三、四象限,l 的倾斜角为α,斜率为k ,则α为 角;k 的取值范围 . 5. 已知直线l 1的倾斜角为α1,则l 1关于x 轴对称的直线l 2的倾斜角2α为________.1. 已知点(2,3),(3,2)A B --,若直线l 过点(1,1)P 且与线段AB 相交,求直线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2. 已知直线l 过2211(2,()),(2,())A t B t t t-+-两点,求此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 3.2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1. 熟练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通过研究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条件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3.通过对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课前准备:(预习教材P 95~ P 98,找出疑惑之处) 复习1:1.已知直线的倾斜角(90)οαα≠,则直线的斜率为 ;已知直线上两点1122(,),(,)A x y B x y 且12x x ≠,则直线的斜率为 .2.若直线l 过(-2,3)和(6,-5)两点,则直线l 的斜率为 ,倾斜角为 .3.斜率为2的直线经过(3,5)、(a ,7)、(-1,b )三点,则a 、b 的值分别为 .4.已知12,l l 的斜率都不存在且12,l l 不重合,则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 5.已知一直线经过两点(,2),(,21)A m B m m --,且直线的倾斜角为60ο,则m = . 复习2:两直线平行(垂直)时它们的倾斜角之间有何关系?二、新课导学: ※ 学习探究问题1:特殊情况下的两直线平行与垂直. 当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线没有斜率时: (1)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也不存在时,两直线的倾斜角为 ,两直线位置关系是 .(2)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 ,另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问题2:斜率存在时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设直线1l 和2l 的斜率为1k 和2k .⑴两条直线平行的情形.如果21//l l ,那么它们的倾斜角与斜率是怎么的关系,反过来成立吗? 新知1:两条直线有斜率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则它们平行,即12//l l ⇔1k =2k注意,上面的等价是在两直线不重合且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缺少这个前提,结论并不存立. ⑵两条直线垂直的情形.如果12l l ⊥,那么它们的倾斜角与斜率是怎么的关系,反过来成立吗?新知2: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如果它们互相垂直,则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则它们互相垂直.即12l l ⊥⇔121k k =-⇔121k k =- ※ 典型例题例1 已知(2,3),(4,0),(3,1),(1,2)A B P Q ---,试判断直线BA 与PQ 的位置关系, 并证明你的结论. 例2 已知(1,1),(2,2),(3,0)A B C -三点,求点D 的坐标,使直线CD AB ⊥,且//CB AD .变式:已知(5,1),(1,1),(2,3)A B C -,试判断三角形ABC 的形状.※ 动手试试练1. 试确定m 的值,使过点(,1),(1,)A m B m -的直线与过点(1,2),(5,0)P Q -的直线 ⑴平行; ⑵垂直练2. 已知点(3,4)A ,在坐标轴上有一点B ,若2AB k =,求B 点的坐标.三、总结提升:※ 学习小结:1.1212//l l k k ⇔=或12,l l 的斜率都不存在且不重合. 2.12121l l k k ⊥⇔=-或10k =且2l 的斜率不存在,或0k =且l 的斜率不存在.※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A. 很好B. 较好C. 一般D. 较差※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12l l ⊥,则121k k =-B .若直线12//l l ,则两直线的斜率相等C .若直线1l 、2l 的斜率均不存在,则12l l ⊥D .若两直线的斜率不相等,则两直线不平行2. 过点(1,2)A 和点(3,2)B -的直线与直线1y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 B.平行 C.重合 D.以上都不对 3. 经过(,3)m 与(2,)m 的直线l 与斜率为4-的直线互助垂直,则m 值为( ).A .75-B .75C .145-D .1454. 已知三点(,2),(5,1),(4,2)A a B C a -在同一直线上,则a 的值为 .5. 顺次连结(4,3),(2,5),(6,3),(3,0)A B C D --,所组成的图形是 .1. 若已知直线1l 上的点满足260ax y ++=,直线2l 上的点满足2(1)10(1)x a y a a +-+-=≠,试求a为何值时,⑴12//l l ;⑵12l l ⊥.2. 已知定点(1,3),(4,2)A B -,以,A B 为直径的端点,作圆与x 轴有交点C ,求交点C 的坐标.§ 3.2.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1.理解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2.能正确利用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公式求直线方程;3.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一、课前准备:(预习教材P 101~ P 104,找出疑惑之处)复习1.已知直线12,l l 都有斜率,如果12//l l ,则 ;如果12l l ⊥,则 . 2.若三点(3,1),(2,),(8,11)A B k C -在同一直线上,则k 的值为 .3.已知长方形ABCD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0,1),(1,0),(3,2)A B C ,则第四个顶点D 的坐标.4.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有何关系?什么样的直线没有斜率?二、新课导学: ※ 学习探究问题1:在直线坐标系内确定一条直线,应知道哪些条件?新知1:已知直线l 经过点00(,)P x y ,且斜率为k ,则方程00()y y k x x -=-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问题2: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能否表示坐标平面上的所有直线呢?问题3:⑴x 轴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y 轴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⑵经过点000(,)P x y 且平行于x 轴(即垂直于y 轴)的直线方程是 . ⑶经过点000(,)P x y 且平行于y 轴(即垂直于x 轴)的直线方程是 . 问题4:已知直线l 的斜率为k ,且与y 轴的交点为(0,)b ,求直线l 的方程.新知2:直线l 与y 轴交点(0,)b 的纵坐标b 叫做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intercept ).直线y kx b =+叫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注意:截距b 就是函数图象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 问题5:能否用斜截式表示平面内的所有直线? 斜截式与我们学过的一次函数表达式比较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典型例题例1 直线过点(1,2)-,且倾斜角为135ο,求直线l 的点斜式和斜截式方程,并画出直线l .变式:⑴直线过点(1,2)-,且平行于x 轴的直线方程 ;⑵直线过点(1,2)-,且平行于x 轴的直线方程 ; ⑶直线过点(1,2)-,且过原点的直线方程 . 例2 写出下列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并画出图形: ⑴,在y 轴上的距截是-2; ⑵ 斜角是0135,在y 轴上的距截是0变式:已知直线的方程3260x y +-=,求直线的斜率及纵截距.※ 动手试试练1. 求经过点(1,2),且与直线23y x =-平行的直线方程.练2. 求直线48y x =+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1.直线的方程:⑴点斜式00()y y k x x -=-;⑵斜截式y kx b =+;这两个公式都只能在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能使用.※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1. 过点(4,2)-,倾斜角为135ο的直线方程是( ).A20y ++-=B360y +++=C.40x -=D.40x += 2. 已知直线的方程是21y x +=--,则( ). A .直线经过点(2,1)-,斜率为1- B .直线经过点(2,1)--,斜率为1 C .直线经过点(1,2)--,斜率为1-D .直线经过点(1,2)-,斜率为1-3. 直线130kx y k -+-=,当k 变化时,所有直线恒过定点( ).A .(0,0)B .(3,1)C .(1,3)D .(1,3)-- 4. 直线l的倾斜角比直线12y =+的倾斜角大45ο,且直线l 的纵截距为3,则直线的方程 . 5. 已知点(1,2),(3,1)A B ,则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1. 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2,2),(3,2),(3,0)A B C -,求这个三角形的三边所在的直线方程.2. 直线l 过点(2,3)P -且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若P 恰为线段AB 的中点,求直线l 的方程.§ 3.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1.掌握直线方程的两点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2.了解直线方程截距式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一、课前准备:(预习教材P 105~ P 106,找出疑惑之处)复习1:直线过点(2,3)-,斜率是1,则直线方程为 ;直线的倾斜角为60ο,纵截距为3-,则直线方程为 . 2.与直线21y x =+垂直且过点(1,2)的直线方程为 .3.方程()331--=+x y 表示过点______,斜率是______,倾斜角是______,在y 轴上的截距是______的直线.4.已知直线l 经过两点12(1,2),(3,5)P P ,求直线l 的方程.二、新课导学: ※ 学习探究新知1:已知直线上两点112222(,),(,)P x x P x y 且1212(,)x x y y ≠≠,则通过这两点的直线方程为1112122121(,)y y x x x x y y y y x x --=≠≠--,由于这个直线方程由两点确定,所以我们把它叫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简称两点式(two-point form ). 问题1:哪些直线不能用两点式表示?例 已知直线过(1,0),(0,2)A B -,求直线的方程并画出图象.新知2:已知直线l 与x 轴的交点为(,0)A a ,与y 轴的交点为(0,)B b ,其中0,0a b ≠≠,则直线l 的方程1=+bya x 叫做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注意:直线与x 轴交点(a ,0)的横坐标a 叫做直线在x 轴上的截距;直线与y 轴交点(0,b )的纵坐标b 叫做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问题3:a ,b 表示截距,是不是表示直线与坐标轴的两个交点到原点的距离?问题4: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学过的直线方程的表达形式有多少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典型例题例1 求过下列两点的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再化为截距式方程. ⑴(2,1),(0,3)A B -; ⑵(4,5),(0,0)A B --.例2 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5,0),(3,3)A B --,(0,2)C ,求BC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以及该边上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动手试试练1.求出下列直线的方程,并画出图形. ⑴ 倾斜角为045,在y 轴上的截距为0; ⑵ 在x 轴上的截距为-5,在y 轴上的截距为6;⑶ 在x 轴上截距是-3,与y 轴平行; ⑷ 在y 轴上的截距是4,与x 轴平行.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1.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总结为如下表格:2. 中点坐标公式:已知1122(,),(,)A x y B x y ,则AB 的中点(,)M x y ,则2121,22x x y y x y ++==.※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A. 很好B. 较好C. 一般D. 较差※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1. 直线l 过点(1,1),(2,5)--两点,点(1002,)b 在l 上,则b 的值为( ).A .2003B .2004C .2005D .2006 2. 若直线0Ax By C ++=通过第二、三、四象限,则系数,,A B C 需满足条件( )A. ,,A B C 同号B. 0,0AC BC <<4. 在x 轴上的截距为2,在y 轴上的截距为3-的直线方程 .5. 直线21y x =-关于x 轴对称的直线方程 ,关于y 轴对称的直线方程 关于原点对称的方程 .1. 过点P (2,1)作直线l 交,x y 正半轴于AB 两点,当||||PA PB ⋅取到最小值时,求直线l 的方程.2. 已知一直线被两直线1:460l x y ++=,2l :3x 560y --=截得的线段的中点恰好是坐标原点,求该直线方程.§ 3.2.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1.明确直线方程一般式的形式特征;2.会把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化为斜截式,进而求斜率和截距;3.会把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化为一般式.一、课前准备:(预习教材P 107~ P 109,找出疑惑之处)复习1:⑴已知直线经过原点和点(0,4),则直线的方程 . ⑵在x 轴上截距为1-,在y 轴上的截距为3的直线方程 . ⑶已知点(1,2),(3,1)A B ,则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是 . 复习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每一条直线都可以用一个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表示吗?二、新课导学: ※ 学习探究新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0Ax By C ++=(A ,B 不同时为0)叫做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简称一般式(general form ).注意:直线一般式能表示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 问题1: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与其他几种形式的直线方程相比,它有什么优点?问题4:在方程0Ax By C ++=中,,,A B C 为何值时,方程表示的直线⑴平行于x 轴;⑵平行于y 轴;⑶与x 轴重合;⑷与y 重合.※ 典型例题例1 已知直线经过点(6,4)A -,斜率为12,求直线的点斜式和一般式方程.例2 把直线l 的一般式方程260x y -+=化成斜截式,求出直线l 的斜率以及它在x 轴与y 轴上的截距,并画出图形.变式:求下列直线的斜率和在y 轴上的截距,并画出图形⑴350x y +-=;⑵145x y-=;⑶20x y +=;⑷7640x y -+=;⑸270y -=.※ 动手试试练1.根据下列各条件写出直线的方程,并且化成一般式:⑴ 斜率是12-,经过点(8,2)A -;⑵ 经过点(4,2)B ,平行于x 轴;⑶ 在x 轴和y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3,32-;⑷ 经过两点12(3,2),(5,4)P P --. 练2.设A 、B 是x 轴上的两点,点P 的横坐标为2,且|PA |=|PB |,若直线PA的方程为10x y -+=,求直线PB 的方程三、总结提升:※ 学习小结 1.通过对直线方程的四种特殊形式的复习和变形,概括出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0Ax By C ++=(A 、B 不全为0);2.点00(,)x y 在直线0Ax By C ++=上⇔00Ax By +0C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A. 很好B. 较好C. 一般D. 较差※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1 斜率为3-,在x 轴上截距为2的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是( ).A .360x y ++=B .320x y -+=C .360x y +-=D .320x y --= 2. 若方程0Ax By C ++=表示一条直线,则( ). A .1A ≠ B .0B ≠ C .0AB ≠ D .220A B +≠ 3. 已知直线1l 和2l 的夹角的平分线为y x =,如果1l 的方程是0(0)ax by c ab ++=>,那么2l 的方程为( ).A .0bx ay c ++=B .0ax by c -+=C .0bx ay c +-=D .0bx ay c -+= 4. 直线270x y ++=在x 轴上的截距为a ,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则a b += .5. 直线1:2(1)40l x m y +++=与直线2:3l mx y +20-=平行,则m = .课后作业1.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等于8和6,并且分别位于x 轴和y 轴上,求菱形各边所在的直线的方程.2.光线由点(1,4)A -射出,在直线:2360l x y +-=上进行反射,已知反射光线过点62(3,)13B ,求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 3.1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学习目标1.掌握判断两直线相交的方法;会求两直线交点坐标;2.体会判断两直线相交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预习教材P 112~ P 114,找出疑惑之处)1.经过点(1,2)A -,且与直线210x y +-+垂直的直线 . 2.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能否表示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3.平面直角系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二、新课导学: ※ 学习探究问题1:已知两直线方程1111:0l A x B y C ++=,222:l A x B y +20C +=,如何判断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问题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怎样求交点坐标?交点坐标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什关系?※ 典型例题例1 求下列两直线1:3420l x y +-=,2:22l x y ++0=的交点坐标.变式:判断下列各对直线的位置关系.如果相交,求出交点坐标.⑴1:0l x y -=,2:33100l x y +-=; ⑵1:30l x y -=,2:630l x y -=; ⑶1:3450l x y +-=,2:68100l x y +-=. 例2 求经过两直线2330x y --=和20x y ++=的交点且与直线310x y +-=平行的直线方程. 变式:求经过两直线2330x y --=和20x y ++=的交点且与直线310x y +-=垂直的直线方程. 例3 已知两点(2,1),(4,3)A B -,求经过两直线2310x y -+=和3210x y +-=的交点和线段AB 中点的直线l 的方程.※ 动手试试练1. 求直线20x y --=关于直线330x y -+=对称的直线方程.练2. 已知直线1l 的方程为30Ax y C ++=,直线2l 的方程为2340x y -+=,若12,l l 的交点在y 轴上,求C 的值.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1.两直线的交点问题.一般地,将两条直线的方程联立,得方程组1112220A x B y C A x B y C ++=⎧⎨++=⎩,若方程组有唯一解,则两直线相交;若方程组有无数组解,则两直线重合;若方程组无解,则两直线平行.2.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能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来解决.※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1. 两直线12:210,:220l x y l x y ++=-++=的交点坐标为( ).A .13(,)24B .13(,)24-C .13(,)24--D .13(,)24-2. 两条直线320x y n ++=和2310x y -+=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B .相交且垂直C .相交但不垂直D .与n 的值有关 3. 与直线2360x y +-=关于点(1,1)-对称的直线方程是( ).A .3220x y -+=B .2370x y ++=C .32120x y --=D .2380x y ++= 4. 光线从(2,3)M -射到x 轴上的一点(1,0)P 后被x 轴反射,则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 .5. 已知点(5,8),(4,1)A B ,则点A 关于点B 的对称点C 的坐标 .1. 直线54210x y m +--=与直线230x y m +-=的交点在第四象限,求m 的取值范围.2. 已知a 为实数,两直线1l :10ax y ++=,2l :0x y a +-=相交于一点,求证交点不可能在第一象限及x 轴上.§ 3.3.2两点间的距离1.掌握直角坐标系两点间距离,用坐标法证明简单的几何问题.2.通过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能更充分体会数形结合的优越性.3.体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能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一、课前准备:(预习教材P 115~ P 116,找出疑惑之处)1.直线0mx y m +-=,无论m 取任意实数,它都过点 .2.若直线111:1l a x b y +=与直线222:1l a x b y +=的交点为(2,1)-,则112a b -= .3.当k 为何值时,直线3y kx =+过直线2x y -10+=与5y x =+的交点?二、新课导学: ※ 学习探究问题1:已知数轴上两点,A B ,怎么求,A B 的距离? 问题2:怎么求坐标平面上,A B 两点的距离?及,A B 的中点坐标?新知:已知平面上两点111222(,),(,)P x y P x y ,则22122121()()PP x x y y =-+-.特殊地:(,)P x y 与原点的距离为22OP x y =+.※ 典型例题例1 已知点(8,10),(4,4)A B -求线段AB 的长及中点坐标.变式:已知点(1,2),(2,7)A B -,在x 轴上求一点,使PA PB =,并求PA 的值.例2 证明平行四边行四条边的平方和等于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变式: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动手试试练1.已知点(1,2),(3,4),(5,0)A B C ,求证:ABC ∆是等腰三角形.练2.已知点(4,12)A ,在x 轴上的点P 与点A 的距离等于13,求点P 的坐标.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1.坐标法的步骤:①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有关的量;②进行有关的代数运算;③把代数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A. 很好B. 较好C. 一般D. 较差※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1. 两点(1,3),(2,5)A B -之间的距离为( ). A .23 B .13 C .11 D .32. 以点(3,0),(3,2),(1,2)A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A .等腰B .等边C .直角D .以上都不是 3. 直线a x +2y +8=0,4x +3y =10和2x -y =10相交于一点,则a 的值( ).A .2-B .2C .1D .1-4. 已知点(1,2),(2,7)A B -,在x 轴上存在一点P ,使PA PB =,则PA = .5. 光线从点M (-2,3)射到x 轴上一点P (1,0)后被x 轴反射,则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的方程 .课后作业1. 经过直线23y x =+和320x y -+=3的交点,且垂直于第一条直线.2. 已知a 为实数,两直线1l :01=++y ax ,2l :0=-+a y x 相交于一点,求证交点不可能在第一象限及x 轴上.§ 3.3点到直线的距离及两平行线距离学习目标1.理解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熟练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2.会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解两平行线距离3.认识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课前准备:(预习教材P 117~ P 119,找出疑惑之处)复习1.已知平面上两点(0,3),(2,1)A B -,则AB 的中点坐标为 ,AB 间的长度为 .复习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已知某点P 的坐标为00(,)x y ,直线l 的方程是:0l Ax By C ++=,怎样用点的坐标和直线的方程直接求点P 到直线l的距离呢?二、新课导学:※ 学习探究新知1:已知点00(,)P x y0=,则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注意:⑴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直线上的点与直线外一点的连线的最短距离;⑵在运用公式时,直线的方程要先化为一般式.问题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已知某点P 的坐标为00(,)x y ,直线方程0:=++C By Ax l 中,如果0A =,或0B =,怎样用点的坐标和直线的方程直接求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呢并画出图形来. 例 分别求出点(0,2),(1,0)A B -到直线341x y --0=的距离.问题3:求两平行线1l :2380x y +-=,2l :23x y +10-=的距离.新知2:已知两条平行线直线1l 10Ax By C ++=,2:l 20Ax By C ++=,则1l 与2l 的距离为d =注意:应用此公式应注意如下两点:(1)把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方程;(2)使,x y 的系数相等.※ 典型例题例1 已知点(1,3),(3,1),(1,0)A B C -,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例2 求两平行线1l :2380x y +-=,2l :46x y +10-=的距离.※ 动手试试练1. 求过点(1,2)A -,的直线方程.练2.求与直线:51260l x y -+=平行且到l 的距离为2的直线方程. 三、总结提升:※ 学习小结1.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把求两平行线的距离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A. 很好B. 较好C. 一般D. 较差※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1. 求点(5,7)P -到直线12530x y +-=的距离( )A .1B .0C .1413D .28132. 过点(1,2)且与原点距离最大的直线方程是( ).A.250x y +-=B.240x y +-=C.370x y +-=D.350x y +-= 3. 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是( ). A .0x y -= B .0x y += C .0x y -= D .0x y -= 4. 两条平行线3x -2y -1=0和3x -2y +1=0的距离5. 在坐标平面内,与点(1,2)A 距离为1,且与点(3,1)B 距离为2的直线共有 条.1.已知正方形的中心为(1,0)G -,一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350x y +-=,求其他三边所在的直线方程. 2.,A B 两个厂距一条河分别为400m 和100m ,,A B 两厂之间距离500m ,把小河看作一条直线,今在小河边上建一座提水站,供,A B 两厂用水,要使提水站到,A B 两厂铺设的水管长度之和最短,问提水站应建在什么地方? § 3.3.3章未复习提高1. 掌握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斜率公式; 2. 掌握直线的方程的几种形式及其相互转化,以及直线方程知识的灵活运用;3. 掌握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其公式的运用.一、课前准备: 复习知识点: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1.倾斜角的定义 , 倾斜角α的范围 , 斜率公式k = ,或 . 二.直线的方程1. 点斜式:00()y y k x x -=- 2. 斜截式:y kx b =+ 3. 两点式:112121y y x x y y x x --=-- 4. 截距式:1x ya b+=5. 一般式:0Ax By C ++=三.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1. 两直线平行2. 两直线相交.⑴两直线垂直,⑵两直线相交 3. 两直线重合 四.距离1. 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 , 2. 点线之间的距离公式 , 3. 两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公式 .二、新课导学: ※ 典例分析例1 如图菱形ABCD 的60O BAD ∠=,求菱形各边和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例2 已知在第一象限的ABC ∆中,(1,1),(5,1)A B , 60,45O O A B ∠=∠=.求⑴AB 边的方程;⑵AC 和BC 所在直线的方程.例3 求经过直线3260x y ++=和2570x y +-=的交点,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 例4 已知两直线1:40l ax by -+=,2:(1)l a x y -+0b +=,求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a b 的值.⑴直线1l 过点(3,1)--,并且直线1l 与直线2l 垂直;⑵直线1l 与直线2l 平行,并且坐标原点到12,l l 的距离相等.例5 过点(4,2)P 作直线l 分别交x 轴、y 轴正半轴于,A B 两点,当AOB ∆面积最小时,求直线l 的方程.※ 动手试试练1. 设直线l 的方程为(2)3m x y m ++=,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m 的值. ⑴l 在x 轴上的截距为2-;⑵斜率为1-.练2.已知直线l经过点(2,2)-且与两坐标轴围成单位面积的三角形,求该直线的方程.三、总结提升:※学习小结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要领,掌握过两点的斜率公式;掌握由一点和斜率写出直线方程的方法,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条件,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方程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自我评价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A. 很好B. 较好C. 一般D. 较差※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满分:10分)计分:1. 点(3,9)关于直线3100x y+-=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1,3)-- B.(17,9)-C.(1,3)- D.(17,9)-2.方程(1)210()a x y a a R--++=∈所表示的直线().A.恒过定点(2,3)- B.恒过定点(2,3) C.恒过点(2,3)-和(2,3) D.都是平行直线3.已知点(3,)m到直线40x+-=的距离等于1,则m=().A..D4.已知(3,)P a在过(2,1)M-和(3,4)N-的直线上,则a= .5.将直线2)y x=-绕点(2,0)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o,所得的直线方程是.1.已知直线12:220,:1l x ay a l ax y+--=+-a-=.⑴若12//l l,试求a的值;⑵若12l l⊥,试求a的值2.两平行直线12,l l分别过点1(1,0)P和(0,5)P,⑴若1l与2l的距离为5,求两直线的方程;⑵设1l与2l之间的距离是d,求d的取值范围.。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 直线与方程 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通用)》公开课教案_7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 直线与方程  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通用)》公开课教案_7

3.1.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学是高中解析集合内容的开始。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是解析几何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刻画直线倾斜程度的几何要素和代数表示,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解析法的方式来研究直线极其几何性质的基础。

通过本届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直角坐标系内几何要素代数化的过程和意义,初步渗透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研究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函数、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知识。

本课有着开启全章,奠定基调,渗透方法的作用。

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是解析几何主要目标,其本质是抽象的代数语言和直观的几何语言之间的数学对话。

二、教材解析:对直线的方程和方程的直线的概念的理解需要一个过程。

在本节的教学中,将一次函数与其图像的对应关系,直接转化成直线方程与直线的对应关系,只需学生对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今后学习曲线和方程的概念做准备。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都是反映直线相对于X轴正方向的倾斜程度。

倾斜角是直接用几何要素反映这种程度的。

斜率等于倾斜角的正切值,是用函数刻画直线倾斜程度的代数表示,定义本身从数和行两方面沟通了表示直线倾斜程度才内在联系,将直线的倾斜程度和实数之间建立对应关系,使几何问题的研究具有普遍性。

由于在解析几何中,通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把斜率坐标化,在研究直线时比使用倾斜角更方便。

因此,它是研究直线问题的重要工具。

正确理解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是学习直线方程,研究直线位置关系等许多问题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1.了解直线的方程和方程的直线的概念,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2.通过斜率概念的构成和斜率公式的探究,经历几何问题代数化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分类谈论思想方法,强化函数的应用意识,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分类讨抽象概括等研究数学的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周密思考,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人教版高中数学《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案

课题: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3章第1节一、教学目标:1、知识及能力:(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2)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会求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3)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之间的相互关系.2、过程及方法:(1)经历直线倾斜角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直线倾斜角和斜率之间的关系.(2)从数及形两方面让学生明白,倾斜角和斜率都是刻画直线相对于x轴的倾斜程度.渗透数形结合思想.(3)通过问题,层层设疑,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化归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用代数方程研究几何问题的思路.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从生活中的坡度,自然迁移到数学中直线的斜率,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2.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在教学中充分揭示“数”及“形”的内在联系,体现数、形的统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二、教学重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直线的斜率公式推导和应用.三、教学难点:倾斜角概念的形成,斜率公式的推导四、教学方法及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发现法相结合.即在多媒体课件支持下,创设情境问题,层层设疑,制造认知冲突,引发争论,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探索,亲身经历概念的发现及形成过程,体验公式的推导过程,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教学过程】一、知识导入在初中,我们学过了函数的图象,知道在直角坐标系中,点可以用有序实数对)x来表示和确定.则直线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y,问题:经过一点P的直线L的位置能确定吗预案:不能.如图, 过一点P就可以作无数多条直线.则,问题:这些直线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短暂思考和讨论后,学生可以回答预案:(1)它们都经过点P.(2)它们的“倾斜程度”不同.则,我们应该怎样描述这种不同直线的“倾斜程度”呢?〖设计意图〗学生刚刚学完立体几何,对解析几何已经有些陌生.所以从简单问题入手,便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又能引入倾斜角的概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二、知识探索(一)直线倾的斜角1.定义:直线L及x轴相交时,我们取x轴作为基准,x轴正向及直线L向上的方向之间所成的角 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教师指出:对于定义的理解,我们强调的是x轴正向及直线L向上的方向所成的角.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此时,可以借助几何画板来直观呈现.如下图所示: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再次向学生强调:从x轴正方向出发,到直线向上的方向之间所成角α就是直线L的倾斜角.〖设计意图〗学生开始对倾斜角概念还有些模糊,再此数形结合,向学生动态、直观的展示给定直线倾斜角的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快速练习一】1.下列四图中,表示直线的倾斜角的是( )A B C D2.请标出下列直线L的倾斜角α.〖设计意图〗该题组的设计均为加深学生对倾斜角概念的理解.第一题比较简单,通过PPT 展示出来后,让学生集体回答即可.第二题稍难一些,在实际授课时,教师将四个图形画到黑板上,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画.这个题目看起来简单,而实际上,题目中设置了一些问题,图(4)情况的倾斜角学生找一会儿,可就是找不到的!这样就给学生的制造了一定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同时加深了学生对图(4)这种特殊情况下倾斜角的记忆.教师一边巡查一边指导.待学生完成后指出,图(1)的倾斜角是锐角,图(2)是钝角,图(3)是直角.那图(4)呢?问题:为什么图(4)的倾斜角我们没能标出来呢?则它到底应该是多少呢?学生可能难以回答.此时让学生再看到倾斜角的定义,然后学生可以发现:预案:定义中的倾斜角是要求直线L及x轴相交的,而图(4)中的直线L却是及x轴平行的.教师指出:因此,对于图(4)的直线的倾斜角并不能用该定义标出.所以,我们对于此类直线,也就是当直线L及x轴平行或是重合时,我们规定它们的倾斜角均为00.所以,根据上述四种情况,我们可以得到直线L倾斜角的范围为:00≤α<1800.〖设计意图〗至此,直线倾斜角的定义从引入到解读基本完成.由易到难,由旧到新,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学生很自然的完成了知识的过渡,并通过动态演示、认知冲突加深了对倾斜角这个概念的理解,让学生明白了“直线的倾斜角通俗的讲就是直线对x轴正方向的倾斜程度.”为了更加深直线和倾斜角之间的关系,我们继续提问:问题:在平面坐标系中,每一条直线有多少个倾斜角呢?预案:有且只有一个.问题:一个倾斜角对应的直线有多少条呢?预案:无数条.它们都是互相平行的.如右图.所以仅有倾斜角是不能确定直线的!问题:倾斜角再加什么条件就可以确定直线呢?预案:再加一个点.即一个点P和倾斜角α可以唯一确定一条直线.〖设计意图〗每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先行思考,或是合作讨论,老师再加以点评.以加深对直线倾斜角的理解,明晰直线和倾斜角之间的关系.(二)直线的斜率问题:除了倾斜角外,我们还有没有其他表示倾斜程度的量呢?学生可能难以回答此问题.老师可以慢慢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个叫“坡度”的概念,坡度即是坡面的铅直高度和水平长度之比(如右图).其实坡度的实际就是倾斜角α的正切.用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定义一个新的量来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1.直线斜率的定义:我们把直线的倾斜角α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用小写字母 k 表示,即αtan =k .【快速练习二】已知直线的倾斜角如下,分别求出其斜率.(1)030=α (2)060=α (3)090=α (4)0120=α〖设计意图〗学生对于初中学过的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已经有些陌生,在此既复习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又熟悉直线斜率的求法.对于(4)要告诉同学们公式0tan(180)tan αα-=-(α是锐角).同时,根据题目可以总结出一些结论,承上启下.教师:从上面的运算或是正切的计算可以得到:(设直线的倾斜角为α)我们也可以通过几何画板来直观演示斜率的正负和倾斜角的关系,请大家看屏幕.(略) 问题:任何一条直线都有斜率吗?预案:倾斜角为900的直线没有斜率.教师:所以,我们要知道,所有的直线都有倾斜角,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直线都有斜率的. 〖设计意图〗加深对倾斜角和斜率之间的关系的理解.2.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公式学习了斜率之后, 我们又可以用斜率来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了.我们知道,如果给定直线的倾斜角α()︒≠90α,我们当然可以根据斜率的定义αtan =k 求出直线的斜率.我们也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也就是给定直线上两点坐标,直线就确定了,倾斜角也就确定了,则怎么求出该直线的斜率呢?也就是:问题:已知直线L 上两个点的坐标),(),,(222111y x P y x P ,21x x ≠,如何求直线L 的斜率呢?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一下难以回答.教师可以先给出一个图形(图一),一定要让学生结合图形思考,先让学生提出思路,教师启发引导,最后共同完成公式的推导(图二),得出1212x x y y k --=. 图一 图二图三教师:我们知道倾斜角还有可以是钝角,则当α为钝角时,公式还成立吗?在此老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得出0180αθ+=(如图三),再利用诱导公式0tan(180)tan αα-=-钝角的情况转化为锐角来求解.具体过程由同学们自己推导.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推导.〖设计意图〗整个斜率的推导过程体现了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思想,教学中一定要向学生不断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师生共同完成了倾斜角为锐角的推导过程,而倾斜角为钝角的推导则通过教师引导,由学生自己完成,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利用这一过程将外在的知识点内化成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完成知识飞跃,完善知识结构.问题:当α=00时,公式1212x x y y k --=还成立吗? 预案:当α=00时,直线及x 轴平行或重合.000=tan .12y y =,此时0=k ,所以当α=00时公式依然成立.问题:及P 1,P 2在直线上的顺序有关吗?让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开始会觉得及顺序有关,但是后来有觉得应该是没有关系的,但说不出具体的利用.此时教师结合几何画板,再结合图象,拖动点P 1,P 2的位置,让学生直观发现直线L 的斜率并没有因P 1,P 2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详细推导过程留给学生课外完成.预案:无关.即21y y ,和21x x ,在公式中的前后次序可以同时交换, 但分子、分母不能交换. 问题:从几何角度怎样理解公式中要求21x x ≠呢?预案:当21x x =,直线垂直x 轴,倾斜角为900,此时斜率不存在.所以一定要注意公式适用的范围.〖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层层推进,分解公式难点,挖掘公式中的隐含知识点.同时结合几何画板,加深对公式的理解.留下一定的思考题,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习惯.教师:到现在为止,我们用代数的方法刻画出了直线的斜率公式.我们也有两种方式来求直线的斜率了.一是利用倾斜角,二是利用直线上两点的坐标.而且我们还可以先利用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算出斜率,进而求得直线的倾斜角.三、知识应用例1:关于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1)任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也都有斜率 ( )(2)直线的倾斜角越大,它的斜率就越大 ( )(3)平行于x 轴的直线的倾斜角是00或1800( )(4)两直线的倾斜角相等,它们的斜率也相等 ( )〖设计意图〗斜率及倾斜角概念的辨析题,巩固对斜率及倾斜角的理解.例2:已知A(3,2),B(-4,1),C(0,1),求直线AB 、BC 、CA 的斜率,并判断这些直线的倾斜任意拖动改变P1,P2位置斜率k 的大小并没有改变角是锐角还是钝角.〖设计意图〗斜率公式的直接应用和斜率的正负及倾斜角之间的关系.练习:1.求经过点A(2,-1)和点B(a ,-2)的直线L 的斜率,并讨论a 为何值时,直线L 的倾斜角是锐角、钝角、直角?〖设计意图〗例2知识点的延伸,同时隐含了分类讨论的思想.2.已知三点A(a ,2),B(3,7),C(-2,-9a )在一条直线上,求实数a 的值.〖设计意图〗加深对斜率公式的理解,让学生明白斜率的求得及直线上的点的选择无关.同时此题也是用斜率研究三点共线问题,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题组设计意图〗整个练习的设计围绕斜率和倾斜角展开,由浅入深.同时注意了知识的承上启下和数学思想的渗透.四、知识小结1、直线的倾斜角定义及其范围:00≤α<18002、倾斜角和斜率k 之间的关系:3、直线斜率的两种求法:①若已知倾斜角)(090≠αα时,αtan =k②若知直线过两点),(),,(222111y x P y x P 且21x x ≠,1212x x y y k --=五、板书设计 教案说明全课以化归思想为主线,达到化未知为已知,化难为易,化几何问题为代数问题的目的.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变抽象为具体,破解教学难点.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通过设置问题,层层递进,揭示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突出知识的本质特征,整节课突出“问题解决”.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一)设置层层疑问,促进学生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研同步协调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提问,给学生营造一个思考情境,促进学生探究,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在民主开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中获取新知识,提高能力,发展自我.(二)引导学生反思,渗透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问题的灵魂.解析几何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坐标法思想则是解析几何的核心思想.本节课注重了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反思思维过程,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贯穿坐标法思想的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转化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三)灵活应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多媒体的灵活运用,很好的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倾斜角概念的形成、斜率公式的得到以及倾斜角和斜率之间的关系等,都是本节课知识的难点.借助几何画板,直观、动态演示了形成过程和变化趋势,很好的帮助学生解决了难点,内化了知识.。

高中数学《直线方程》导学案

高中数学《直线方程》导学案

直线方程知识归纳: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1、确定直线的几何要素是:直线上两不同的点或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方向两个相对独立的条件 注意:表示直线方向的有:直线的倾斜角(斜率)2、直线的倾斜角:当直线l 与x 轴相交时,我们取x 轴作为基准,x 轴正向与直线l 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线l 的倾斜角。

注意:①从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看,直线的倾斜角是由x 轴绕交点按逆时针方向转到与直线重合时所成的角;②规定: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直线的倾斜角为00③直线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000180α≤<④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任何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且唯一,倾斜程度相同的直线,其倾斜角相等,倾斜程度不同的直线,其倾斜角不相等。

3、直线的斜率:倾斜角不是0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α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即0tan (90)k αα=≠。

它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直线的倾斜程度。

注意:一条直线必有一个确定的倾斜角,但不一定有斜率,当00α=时,0k =;当00090α<<时,0k >;当090α=时,k 不存在,当0090180α<<时,0k <。

即:斜率的取值范围为k R ∈例1、给出下列命题:①若直线倾斜角为α,则直线斜率为tan α;②若直线倾斜角斜率为tan α,则直线的倾斜角为α;③直线的倾斜角越大,它的斜率越大;④直线的斜率越大,其倾斜角越大;⑤直线的倾斜角的正切值叫做直线的斜率。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解:①错误,当090α=时,tan α不存在;②正确;③④错误,当0090180α<<时,0k <,k 随着倾斜角的增大而增大,但比倾斜角00090α<<小;⑤不正确,090α=时,倾斜角没有正切值。

例2、已知直线的倾斜角为α,且54sin =α,求直线的斜率k 解:()()⎪⎪⎩⎪⎪⎨⎧︒<<︒-=︒<<︒=⇒=1809034tan 90034tan 54sin ααααα 4、直线斜率的坐标公式经过两点11122212(,),(,)()P x y P x y x x ≠的直线的斜率公式:1212y y k x x -=- 注意:①斜率公式与两点的顺序无关,即1221121221()y y y y k x x x x x x --==≠-- ②特别地:当1212,y y x x =≠时,0k =;此时直线平行于x 轴或与x 轴重合;当1212,y y x x ≠=时,k不存在,此时直线的倾斜角为090,直线与y 轴平行或重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三章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同步教案1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三章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同步教案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辅导教案学生姓名性别 年级 高二 学科 数学 授课教师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次课共( )次课课时:2课时 教学课题 人教版 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同步教案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能力目标:具备较强的运算求解能力及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享受数学学习教学重点与难点 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2、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3、直线平行与垂直(一)倾斜角与斜率知识梳理1.倾斜角[破疑点] 理解倾斜角的概念时,要注意三个条件:①x 轴正向;②直线向上的方向;③小于180°的非负角.定义 当直线l 与x 轴相交时,取x 轴作为基准,____轴正向与直线l 向_____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做直线l 的倾斜角. 规定 当直线l 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直线的倾斜角为__________. 记法 α 图示 范围 0°≤α<180° 作用 (1) 用倾斜角表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条直线的__________ (2) 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条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是:直线上的一个定点以及它的__________,二者缺一不可【方法总结】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的步骤特别提醒:若已知直线上点的坐标,判断直线是否平行时,要考虑直线重合的情况.【题型2、判断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例2】判断下列各题中的直线l1,l2是否垂直:(1)l1经过点A(-1,-2),B(1,2),l2经过点P(-2,-1),Q(2,1);(2)l2经过点A(3,4),B(3,6),l2经过点P(-5,20),Q(5,20);(3)l1经过点A(2,-3),B(-1,1),l2经过点C(0,-1),D(4,2).【方法总结】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条件:(1)如果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且它们的积为-1,则两条直线一定垂直;(2)两条直线中,如果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同时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垂直.特别提醒:若已知点的坐标含有参数,利用两直线的垂直关系求参数值时,要注意讨论斜率不存在的情况.6.如图所示,直线l 1的倾斜角α1=30°,直线l 1与l 2垂直,求l 1、l 2的斜率.【课后作业2】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若两直线斜率相等,则两直线平行;②若l 1∥l 2,则k 1=k 2;③若两直线中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存在,则两直线相交;④若两直线斜率都不存在,则两直线平行.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直线l 1的斜率为k 1=-3,直线l 2的斜率为k 2=-3,则l 1与l 2( )A .平行B .垂直C .重合D .平行或重合3.已知A (-1,1),B (3,3),直线l ∥AB ,则直线l 的斜率为( )A .2B .12C .-2D .-124.已知直线l 1的斜率为a ,l 2⊥l 1,则l 2的斜率为( )A .1aB .-1aC .aD .-1a或不存在 5.已知长方形ABCD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0,1),B (1,0),C (3,2),则第四个顶点D 的坐标为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3.1.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一、考纲要求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唯一性.掌握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理解直线的斜率的存在性.斜率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直线的倾斜角概念的引入学习和直线倾斜角与斜率关系的揭示,培养学生观察、探索能力,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交流与评价能力.通过斜率概念的建立和斜率公式的推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统一的观点,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简的数学精神.2、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 直线的倾斜角、斜率的概念和斜率公式的应用.学习难点: 直线的倾斜角、斜率的对应关系,求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范围.学习重点: 直线的倾斜角、斜率的概念和斜率公式的应用.学习难点: 直线的倾斜角、斜率的对应关系,求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范围.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82-86完成下面问题并填空知识点一:直线的倾斜角【提出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经过点P.问题1: 直线l的位置能够确定吗?问题2: 过点P可以作与l相交的直线多少条?问题3:上述问题中的所有直线有什么区别?【导入新知】1.定义: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我们取x轴作为基准,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 规定α=.2.范围: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 .特别:当时,称直线l与x轴垂直.3.倾斜角与直线形状的关系知识点二:直线的斜率【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常用坡度(=升高量坡度前进量)表示倾斜程度,例如,“进2升3”与“进2升2”比较,前者更陡一些,因为坡度32 22 >问题1:对于直线可利用倾斜角描述倾斜程度,可否借助于坡度来描述直线的倾斜程度?问题2: 如材料里描述的坡度为升高量与水平前进量的比值,那么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倾斜程度能否如此度量?问题3:通过坐标比,你会发现它与倾斜角有何关系?【导入新知】1.定义:一条直线的倾斜角α (α≠90°)的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表示,即k = .①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 α= , k = ;②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 α= , k .2. 直线的斜率公式:①已知直线的倾斜角α,则k=②经过两个定点 P1(x1,y1) , P2(x2,y2) 的直线:若x1≠x2,则直线P1P2 的斜率存在,k=若x 1=x 2,则直线P 1P 2的斜率3. 斜率作用:用实数反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直线的 .三、考点突破例1⑴若直线l 的向上方向与y 轴的正方向成030角,则直线的倾斜角为( )A. 030B. 060C. 0030或150D. 0060或120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直线的倾斜角为α,则此直线的斜率为αtanB. 直线的斜率为αtan ,则此直线的倾斜角为αC.若直线的倾斜角为α,则sin 0α>D.任意直线都有倾斜角α,且090α≠时,斜率为αtan变式训练1. 直线l 经过第二、四象限,则此直线l 的倾斜角范围是( )A. 00[0,90)B. 00[90,180)C. 00(90,180) D. 00(0,180) 2.设直线l 过原点,其倾斜角为α,将直线l 绕坐标原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045,得到直线1l ,则直线1l 的倾斜角为( )A. 045α+B. 0135α-C. 0135α-D.当000135α≤<时为045α+,当00135180α≤<时为0135α-例2 ⑴已知过两点(4,),(2,3)A y B -的直线的倾斜角为0135,则y =⑵已知过(3,1),(,2)A B m -的直线的斜率为1,则m 的值为⑶过点(2,),(,4)P m Q m -的直线的斜率为1,则m 的值为变式训练3.若直线过点(1,2),(4,2+,则此直线的倾斜角是( )A. 030B. 045C. 060D. 090例3 已知实数,x y 满足28y x =-+,且23x ≤≤,求y x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变式训练4.点(,)M x y 在函数28y x =-+的图像上,当[2,5]x ∈时,求11y x ++的取值范围.四、考点巩固1.关于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一直线都有倾斜角,都存在斜率。

B. 倾斜角为0135的直线的斜率为1.C.若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α,则它的斜率为tan k α=D.直线斜率的取值范围是(,)-∞+∞2..如图,图中的直线321l l l 、、、的斜率分别为k 1, k 2 ,k 3,则( ) A. k 1< k 2 <k 3 B. k 3< k 1 <k 2 C. k 3< k 2 <k 1 D. k 1< k 3 <k 23.、直线 经过原点和(-1,1),则它的倾斜角为( )A 、45°B 、135°C 、45°或135°D 、-45°4、若A (3,-2),B (-9,4),C (x ,0)三点共线,则x=( )A 、1B 、-1C 、0D 、75、若经过(4,),(2,3)A y B -的直线的斜率为1,则y =( )A 、2-B 、2C 、-1D 、1 6、若经过2(2,1),(1,)A B m 的直线的倾斜角为锐角,则m 的取值的范围是( ) A 、1m < B 、1m >- C 、11m -<< D 、1m >或m<-17.已知直线l 过点(1,2),(,3)A B m ,求直线l 的斜率和倾斜角的取值范围8、已知(3,3),(4,2),(0,2)A B C --,⑴求直线AB 和AC 的斜率⑵若点D 在线段BC (包括端点)上移动时,求直线AD 的斜率的变化范围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一.考纲要求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能用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

过程与方法:通过两条直线的位置去研究它们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实现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直线的倾斜角概念的引入学习和直线倾斜角与斜率关系的揭示,培养学生观察、探索能力,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交流与评价能力.(2) 通过斜率概念的建立和斜率公式的推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统一的观点,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简的数学精神.2.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判定,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学习难点: 直线的倾斜角、斜率的对应关系,求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范围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 86-89完成下面问题并填空知识点一:两条直线平行【提出问题】平面几何中,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问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12l l ,则它们的倾斜角1α与2α有什麽关系?问题2.若12l l ,则12,l l 的斜率相等吗?问题3.若12,l l 的斜率相等,则12l l 与一定平行吗?【导入新知】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12,l l ,其斜率分别为12,k k ,有12l l ⇔知识点二:两条直线垂直【提出问题】已知两条直线12,l l ,若1l 的倾斜角为030,12.l l ⊥问题1.上述问题中,12,l l 的斜率是多少?问题2. 上述问题中两直线12,l l 的斜率有何关系?问题3.若两条直线垂直且都有斜率,它们的斜率之积一定为-1吗?【导入新知】如果两条直线都有斜率,且它们互相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之积等于 ;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之积等于 ,那么它们互相垂直,即12.l l ⊥⇔ 。

三、考点突破例1 根据下列给定的条件,判断直线1l 与直线2l 是否平行。

⑴1l 经过点(2,1),(3,5)A B -,2l 经过点(3,3),(8,7);C D --⑵1l 经过点(0,1),(2,1)E F --,2l 经过点(3,4),(2,3);G H⑶1l 的倾斜角为 060,2l 经过点(2,M N --⑷1l 平行于y 轴,2l 经过点(0,2),(0,5).P Q -变式训练1. 试确定m 的值,使过点(1,0),(5,)A m B m +-的直线与过点(4,3),(0,5)C D -的直线平行.例2 已知直线1l 经过点(3,),(2,3),A a B a --直线2l 经过点(2,3),(1,2),C D a --,如果12.l l ⊥,求a 的值变式训练2. 已知定点(1,3),(4,2)A B -,以A B 、为直径作圆,与x 轴有交点C ,则交点C 的坐标是 .例3. 已知A(-4,3),B(2,5),C(6,3),D(-3,0)四点,若顺次连接A,B,C,D 四点,试判断图形ABCD 的形状.变式训练3.已知(1,0),(3,2),(0,4),A B C 点D 满足AB CD ⊥,且AD BC ,试求点D 的坐标.四、考点巩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若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则着两条直线平行;②若12l l ,则12k k =;③若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存在,则这两条直线垂直; ④若两条直线的斜率都不存在且两直线不重合,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A.1个B.2个C. 3个D.4个2.直线12,l l 的斜率是方程2310x x --=的两根,则12,l l 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B. 重合C. 相交但不垂直D.垂直3.以(1,1),(2,1),(1,4)A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以A 点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D. 以B 点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4.已知点(2,5),(6,6)A B --,点P 在y 轴上,且090APB ∠=,则点P 的坐标为( )A. (0,6)-B. (0,7)C. (0,6)-或(0,7)D. (6,0)-或(7,0)5. 已知ABC ∆中,(0,3),(2,1)A B -,E F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则直线EF 的斜率为 .6..经过点(,3)m 和(2,)m 的直线l 与斜率为-4的直线互相垂直,则m 的值是7. 直线1l 经过点(,1),(3,4),A m B -直线2l 经过点(1,),(1,1),C m D m -+,当12l l 或12l l ⊥时,分别求实数m 的值。

8.当m 为何值时,过两点2(1,1),(21,2)A B m m +-的直线:⑴倾斜角为0135;⑵与过两点(3,2),(0,7)-的直线垂直;⑶与过两点(2,3),(4,9)--的直线平行?3.1.1倾斜角与斜率自主学习知识点一问题1:提示:不能;问题2:无数条;问题3:倾斜程度不同;导入新知1. x 轴正方向与直线l 向上方向之间所形成的角;2. 00[0,180),090α=3.省略知识点二问题1:提示:可以;问题2:可以;问题3:与倾斜角的正切值相等;导入新知1. 正切, tan α;00,0;k α== 090α=,不存在2. tan α,2121y y x x --,不存在 3. 倾斜程度三.考点突破例1(1)D (2)D变式训练1.C 2.D例2:(1)-5,(2)0,(3)1变式训练 3.A例3 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23. 变式训练 4. 15[,]63-四、考点巩固1. D2.D3.B4. B5. C6. C7.当1m ≠时,(0,)(,0)k ∈+∞⋃-∞;此时0000(0,90)(90,180)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