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第18课__三国鼎立
初一历史第15周第18课三国鼎立
初一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导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2、能力目标:能够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
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历史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探究;自我评价;师生互动探究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剖析知识(快速浏览教材,独立完成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上勾划出来,完不成的作好标志)两段小字,小组成员一块讨论)◆知识点三、三国鼎立的形成(课本P105-P106)1.经过,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
年,曹操的儿子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定都,东汉结束。
年,刘备在称帝,国号汉,史称。
年,称王,国号,后定都。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2.三国的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
魏国修建了许多,蜀国的业兴旺,吴国的业发达,船队曾到达夷洲。
3.请绘制一个三国鼎立的示意图:(二)、迁移应用训练技能材料一南阳武侯祠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挂,水面偏能用火攻。
”材料二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杜甫请回答:(1)材料中提到的人物是谁?(2)材料一中“东和北拒”、“水面偏能用火攻”分别指什么?(3)材料二中最能高度概括他的功劳的是哪一句?(三)、分层讨论合作释疑(对于前面所学的知识,在小组之间进行探讨,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小组长收集并交给老师,然后巩固记忆。
)1、小组的疑难问题:2、老师的问题:古人说,孙刘联军能在赤壁大败曹军,是天意,因为那晚恰好刮东风。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四)、展示点评归纳提升①一种局面:②两大战役:③三分天下:④四个人物:⑤五个时间:(五)、复习巩固检测反馈1. 易中天《品三国》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播出的曾风靡全国的节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 (共32张PPT)
三国武将的排名:
一吕二赵三典韦 四关五马六张飞 七黄八夏九姜维 ––罗贯中《三国演义》
你了解三国吗?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第18课
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的背景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农民起义
军阀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曹操(155—220),
蜀国的治理与开发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孙吴开发江南
吴国船只
吴-青瓷羊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 的发展。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 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夷 洲
2009年12月在河南安阳县安丰乡发现曹操陵 墓。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 家、文学家。下列事件不是曹操所为的有 A.迎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统一北 方奠定基础 C.与孙权、刘备联军战于赤壁 D.220年,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
② 曹操的实力不断增强; ③ 袁绍势力的壮大
2、经过:官渡之战(200年)
3、结果: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4、作用: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奠定了曹操统 一北方的基础 ,结束了北方 长期以来的割 据战乱局面。
曹操 袁绍
曹操
官渡之战曹操取胜的原因
主 观
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任用贤人 经济:实行屯田制,发展生产。
公元207年,53岁的曹操写了一首诗《龟虽寿 》,其中有几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思是伏在马槽上 的老马仍想驰骋千里,想建功立业的烈士到 了暮年,仍是壮志不减。 请回答:(1)曹操的“壮心”指的是什么? (2)曹操最大的功绩是什么?为什么能够取 得这样的功绩? (3)曹操一生受到的最大挫折是什么?他为 什么会受挫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PPT
议一议: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 而赤壁之战曹操又以多败于 少。你认为原因何在呢?
赤壁之战
1.曹军士兵多为北方人, 不习水战。 2.曹操骄傲轻敌。 3.孙刘联军战术合乎天时 地利人和。
谢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如果现在回到东汉末年, 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象?
蒿里行(节选)
曹操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如果你是曹操手下的智囊团,怎么 样才能在这样的乱世中生存发展?
曹操的措施:
(1)“挟天子以令诸侯” 政治上: (2)重视人才 经济上:(1)招募流亡农民垦荒
3.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基础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牧野之战
辨析题: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率
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袁绍的军队。
错误: 三国时期 理由: 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不属于三国时期的人物。 错误: 赤壁之战 理由: 曹操是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的军队。
探究活动
(2)组织兵士耕田
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曹操胜利
结果
以少胜多 战争特点 作用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龟虽寿(部分)
汉.曹 操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
二.赤壁之战(208年)
曹
刘 刘 刘 刘
221年、222年
读一读
二〇〇年官渡战,曹统北方基础奠; 二〇八年赤壁战,孙刘抗曹鼎局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第18课 三国鼎立 课件
B的都城在
成都
C的国号是
吴
A BC
返回
评说
怎样评价曹操?
说起曹操,“很容易就联想 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 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 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 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 一个英雄。” 依你之见 呢?
怎样评价诸葛亮?
诸葛亮在后世人们心 中已达到神化的程度, 成了忠诚和智慧的化 身,甚至有诸葛近妖 的说法.你该怎样看 待诸葛亮?
曹
刘 刘 刘刘 刘
曹军
赤壁 之战
孙孙、刘
联军
赤壁 之 战
时间
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分析讨论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 而赤壁之战曹操又以多败于 少。你认为原因何在呢?
历史使人智慧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 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 的不同结局中吸取了 什么经验教训呢?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吴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图
匈奴
袁绍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
曹操
刘璋
刘表
袁术
匈奴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袁绍
曹魏重视农耕
魏国修建许多
屯田
水利工程,北
方的生产明显
恢复和发展起
来, “家家丰
足,仓库盈
翻车
溢” 。
蜀国的治理与开发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孙吴开发江南
吴国船只
吴-青瓷羊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课件
军东 阀汉 混末
孙权
赤壁之战 ( 208年)
联合抗曹
吴
战年
蜀
刘备
从统一的东汉到分裂的三国,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
练习: 基础题
拓展题
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性 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牧野之战
2、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 到达 夷洲
识图:
A的建立者是
——杜甫
1、诗中的“老臣”指谁?
诸葛亮
2、这位“老臣”辅佐了哪 两位皇帝?
刘备和刘禅
动动手
请你设计一个三国鼎立图。
曹丕
魏
220年洛阳
刘备 蜀
221年成都
吴 孙权
222年建业
学史今用
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 洲(今台湾)有什么意义?
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图示小结
官渡之战(200年)
曹操 (统一北方) 魏
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曹操和孙刘联军
曹操失败
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 键
议一议
官渡大战中,曹操以少 胜多,事隔八年,为什么在 赤壁大战中,兵强马壮的曹 操却失败了呢?
主要原因:第一、曹军来自北方,
不习水战;第二、曹操的骄傲自满情 绪;第三、孙刘联军采用正确的战术。
最根本原因: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
曹丕
B的都城在
成都
C的国号是
吴
A
B C
评一评
曹操
诸葛亮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初一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
魏国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中央政权。 他推行法治,重视人才,加强集权,使 得魏国在政治上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蜀国
吴国
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中央 集权制度。他推行屯田制,发展经济,加强 海军建设,使得吴国在军事上具有较强实力 。
刘备以仁政治国,重视人才,建立了一套 以荆州、益州为核心的地方行政体系。然 而,蜀国内部派系林立,政治斗争激烈。
三国鼎立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国际关系
三国鼎立的局面可以作为研究国际关系的参考,各国之间的竞争 和合作、外交策略等都有借鉴意义。
企业管理
三国鼎立时期的国家治理和企业治理有相似之处,如人才管理、 市场竞争、战略规划等,可以相互借鉴。
个人发展
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可以作为个人发展的借鉴,如如何处 理人际关系、如何提升个人能力等。
西晋的崛起
司马炎的改革
司马炎建立西晋后,推行了一系列的 改革,包括整顿官制、减轻赋税、提 高军队战斗力等,使得国家实力迅速 增强。
灭掉蜀汉和东吴
西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先后 灭掉了蜀汉和东吴,实现了全国的统 一。
三国统一的历史意义
结束了长期的分裂状态
三国鼎立时期,各国之间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西晋 的统一结束了这种分裂状态,为全国的安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才是关键
三国时期,各国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多寡和优劣。得人才 者得天下。
统一是趋势
尽管三国鼎立,但历史的大势是走向统一。分裂终究是要结束的,只 有顺应历史潮流才能生存和发展。
外交策略的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
三国鼎立时期,各国在外交上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如联合抗敌、纵横 捭阖等,这些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各国的发展和命运。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课件 新人教版PPT
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
政治 (1)“挟天子以 上: 令诸侯”
(2)重视人才,招 贤纳士
经济上(:1)招募流亡农 民(垦2)荒组织兵士耕 田(屯田)
袁 绍
官
官渡
袁绍
渡之战
之前
战的形
曹
势
操
3-4
曹万 军 队
曹
操
袁
统
曹绍
操
一 北
方
曹
操
板书设计一:
战役 时间 双方 兵力 结果 作 用
官渡 之战
200年
袁 绍
曹操
10余万 3-4万
曹操 为曹操统一北方
奠定了基础
以少胜多
思考: 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打败袁
绍?
曹操:(1)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 ,重用人才
(2)经济: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3)军事:战术得当(火烧乌巢)
袁绍:
骄傲轻敌,不能听取正确意 见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统。一北方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三国鼎立
•
探究:
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前的背景?
2、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概况及其共 同特点?
3、三国鼎立的形成?
4、三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怎样?
时光穿 梭机
如果我们现在回到了东汉末年 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象?
铠甲生虮虱,百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3、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4、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还不 成熟。(根本原因)
板书设计一:
战役 时间 双方 兵力 结果
作用
袁绍
官渡 200年
七年级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教案-人教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4)通过对历史事实和文艺作品中描述的情节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2、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景、角色表演、设身处地、史实辩析、讲故事、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三国代表介绍本国经济等方式,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贴近学生最平安定的生活。
那么,是谁顺应历史的潮流,是谁顺应人民的愿望,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呢?(生答:曹操)2、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以统一天下为已任,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用诗抒发了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
(课件显示曹操图像及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怀有雄心壮志,他要统一天下。
3、(课件显示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曹操要统一天下,必先统一北方。
而在北方的各派军阀中,实力最雄厚的是谁?其次是谁?(生看示意图作答)4、曹操要统一北方,必先击败实力雄厚的袁绍。
那么,曹操的势力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呢?(课件显示曹操势力发展壮大的录音材料,让生分析)5、随着曹操势力的壮大,曹操与袁绍展开了决战,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
(动态显示《官渡之战形势图》)问:你能根据示意图上提示的交战时间、地点、交战双方、兵力对比、交战结果,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官渡之战吗?6、一起归纳:官渡之战7、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
那么,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呢?请看历史剧场:①生先自我介绍②师作旁白,生表演③袁绍和谋士的对话④曹操和许攸的对话(再现官渡之战中曹操、袁绍的心态)表演完毕后,师说:这个短剧不断再现了历史场面,而且再现了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因。
七年级历史_第18课_三国鼎立
指挥失误
分 析 讨 论 •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
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吸取了怎样的经验 教训?
骄兵必败,兵力的多少对战争胜负 虽有较大影响,但正确的战略战术 更能出其不意,克敌制胜
• 请你绘制一个三国鼎立的示意图。
• 1、曹操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 2、奠定了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 3、成语典故“火烧连营”“草船借箭”都出自哪一次战 役( ) A、赤壁之战 B、淝水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 4、下列人物不是三国时期的是( ) A、刘备 B、诸葛亮 C、孙权 D、曹操 • 5、公元207年,曹操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 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 在何处( )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献帝 D、统一北方
比较一下战前袁绍与曹操 各方面的实力,再分析一 下战争过程中两人的所作 所为,你能找出曹操为何 能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
官渡之战曹胜袁败 原因分析
曹操
善于用人,能够听从大臣的 意见。
巧妙的策略。
袁绍
骄傲轻敌,听 不进正确意见
分 析 讨 论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处于优 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曹操骄傲轻敌 曹军不习水战
222年
孙权 建业(南京)
一、基础自探(认真阅读课文,完 成下列表格) 1、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比较表
名称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为曹操统一 曹操和袁绍 曹操大败袁 北方奠定了 官渡之战 200年 绍 基础 奠定了三国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和 孙刘联军大 鼎立局面形 208年 成的基础 曹操 败曹操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精品课件
骄傲自满
三国鼎立
政权名称 时间 创建者 定都
魏 蜀 吴
220年 221年 222年
曹丕 刘备 孙权
洛阳 成都 建业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吴
2重视农耕
屯田
翻车
魏国修建许多 水利工程,北 方的生产明显 恢复和发展起 来, “家家丰 足,仓库盈 溢” 。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大败曹操
影响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火烧赤壁
zxxk
举一反三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2、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 3 、孙刘联军及正确战术;
曹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 、最根本的是当时统一的客 观条件尚未成熟。
官渡之战中的袁绍 和赤壁之战中的曹操失 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官渡之战后的第6年,即建 安207年,53岁的曹操曾作诗《 龟虽寿》,其中有诗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你认为曹操在统一了黄河 流域后,他又有怎样的千里之 志、不已壮心呢?
统一全国
----------------
名 成 八 阵 图 。 杜 甫
功 盖 三 分 国 ,
二、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
在三国演义中许子将这样评 价曹操: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 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 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 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 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 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 ,超世 之杰矣。”(《三国志· 武帝纪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
第18课《三国鼎立》课标要求: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官渡之战和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表述能力。
(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
2.过程与方法: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通过课堂分组讨论,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1、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怎样看待三国鼎立这一局面。
2、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
教学过程:导入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把学生带入情景,然后提问这是那部影视作品的主题歌?引导学生回答出《三国演义》。
接着再问:你知道三国中的哪些人物、故事?(学生回答:诸葛亮、吕布、张飞、曹操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煮酒论英雄;蒋干盗书;临终托孤,三气周瑜;空城计等等)。
三国故事有真有假,哪些是真的?请大家随我一起进入真实的“三国”!(出示课题)导入二:温故检查导入新课: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秦汉时期的历史,谁能说一说,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学生进行回答:统一国家的建立)教师进行强调;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次大一统时期。
之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的时期,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
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官渡之战:出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生活在东汉末年,你的生存环境将是什么样?你的愿望将是什么呢?学生读图并结合课本第一段文字回答。
教师总结: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各割据势力为了扩张势力,彼此征战,使得黄河流域的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社会生产力也遭受到严重的迫害,人民群众渴望早日结束战乱,实现统一,重过安定的生活。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三国鼎立》课件 新人教版
赤壁之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统一全国
图中的人物 都是谁? 这幅图反映 了一个什么成语 故事?
三顾茅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曹操
20多万大 军
曹操进军路线 刘备败退路线 孙权进军路线
赤 赤 壁 之 壁 战 前 之 的 形 战 势
刘 备
刘备
孙刘联军进军路
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刘备
曹
刘备 孙刘联军 5万军队
操
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
孙 权
孙权
填表并比较:
战役 时间 双方 兵力 结果 作 用
袁绍 10余万 曹操 官渡 统一北方 200 年 之战 曹操 3-4万 以少胜多 曹操 20多万 孙刘联军 导致三国 赤壁 鼎立局面 208年 孙权 之战 以少胜多 的形成 5 万 刘备
骄兵必败
曹丕 220年
魏
刘备 221年
成都
洛阳
建业
孙权 222年
蜀
三国鼎立
吴
局面的形成
三国恢复和发展经济
魏:兴修水利 蜀: 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 三国。 吴: 造船业发达,
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230年,孙权派卫温 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 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 记录。同时也说明了台 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曹操戎马一生,兼并群雄, 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
课堂小结
三国鼎立
袁绍
220年 曹丕 洛阳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曹操
曹操 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 孙权刘备联军
三 国 鼎 立
魏
蜀
吴
222年 孙权 建业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课件 新人教版
成依夕 渔 秋 浊多笑 败旧阳 樵 月 酒少谈 转在红 江 春 喜事中
这是以下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第18课 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二、赤壁之战 三、三国鼎立局 面的形成
一 、官渡之战
在东汉末年,呈现在你眼中的是怎样的景 象?
千古风流人物。
小乔初嫁了,
故垒西边,
雄姿英发。
人道是,
羽扇纶巾,
三国周郎赤壁。
谈笑间,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樯橹灰飞烟灭。
卷起千堆雪。
故国神游,
江山如画,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一时多少豪杰。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三、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刘备 221年
曹丕 220年
成都
蜀
魏
洛阳
建业
孙权 222年
吴
三国恢复和发展经济
组织士兵耕田,实行屯田制
龟虽寿 曹操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二、 赤壁之战
时间 地点 交战 兵力对比 结果 双方
意义
二、 赤壁之战
时间 地点 交战 兵力对比 结果 双方
意义
曹操
208 赤壁
孙刘 联军
20万 5万
孙刘联 军以少 奠定了三国 胜多, 鼎立的基础 曹操战
败
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原因: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匈
奴
袁绍
刘璋
曹操
刘表
袁术
一、 官渡之战
时间 地点 交战 兵力对比 结果 双方
意义
一、 官渡之战
时间 地点 交战 兵力对比 结果 双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造成三国鼎立关键的战役是 A.官渡之战 B.牧野之战
C.赤壁之战 D.长平之战
二. 填空题
1、200年,曹操以少胜多,在 2、赤壁之战爆发于
官渡
年。
大败袁绍。
208
魏、蜀、吴三分天下
220年曹丕 洛阳建魏
221年 刘备 成都 蜀
229年 孙权 建业 吴
魏、蜀、吴的关系 同学们请读一读84——85页的小字 说说:用一句话概括诸葛亮的外交策略
联吴制魏保蜀
课堂练习
一. 选择题
1、下列人物中哪一位不是三国时期的? (A)
A.曹操
B.刘备
C.诸葛亮
D.孙权
(C)
三 国 鼎 立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1、黄巾起义,军阀混战 2、曹操的有利条件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 ③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 ④重用人才.
官渡之战
1、时间: 200年 2、交战双方 曹—袁 3、影响: 曹统一北方
10万人
曹
官渡 3 、4 万人 之战
操
火烧赤壁
赤壁之战 曹 208年 曹操——孙刘联军
刘刘刘 刘 刘 Nhomakorabea赤壁
之战 孙、刘联军
孙
二、赤壁之战 1.时间:208年 2.作战双方:曹——孙、刘 3.经过及结果: 4、影响: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分析赤壁之战[阅读82页小字] 孙刘联军胜利原因: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曹操战败的原因 ①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②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 战 术失误 我们要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谦虚谨慎,骄傲必败;重视利用自然条件;培 养观察思考的习惯;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