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课精简课件金属材料加工成型
合集下载
金属材料加工工艺 ppt课件

可根据需要轧制各种断面形状的薄壁、多角度弯曲的型钢,广泛用于大型构件和壳体的成 型或造型,制作骨架或加强筋。
直径在5~9mm的轧制圆钢
规格为宽500~1500mm,长500~4000mm,分冷轧或热轧特厚钢板(厚度大于60mm)、厚 钢板(厚4~60mm)、薄钢板(厚0.2~4mm)。
热轧钢带厚2~6mm,宽为20~300mm,长度不小于4000mm,成卷供应。 冷轧钢带厚0.05~3mm,宽为5~200mm,长度不小于4000mm,成卷供应。
一合金钢的分类及牌号分类编号方法举例低合金高强度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强度的汉语拼音首位字母q屈服强度的数值质量等级符号abcde三个部分按顺序排列q质量等级符号屈服强度rel数值nmm2屈服强度屈字汉语拼音首位字母合金结数字化学元素符号数字前面的数字表示钢的平均含碳量以万分之几表示
三、表面热处理
对于承受弯曲、扭转、冲击等动载荷,同时又承受强烈摩擦 的零件,如齿轮、曲轴、凸轮轴等,一般要求表面具有高的强 度、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而心部则应具有良好的综合机 械性能。
2.4 常用的黑色金属
金属种类繁多,通常把金属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 黑色金属包括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工业产品设计中,应 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主要是钢铁材料。钢是以铁碳合金为主要 构成,它包括碳素钢及合金钢两大类。
2.4.1 概述
自然界中,铁很少以纯铁状态出现,而是以称为铁矿石的化 合物形式出现。因此,钢的制取较复杂:先要将铁矿石在高炉 中用碳或一氧化碳还原得到生铁(C>2.11%),这一过程称铁的 冶炼。然后将生铁与废钢在炼钢炉中炼成钢,这一过程称钢的 冶炼。常用的炼钢炉有平炉、转炉、电弧炉、电渣重熔炉等。
金属材料表面处理与装饰技术一般具有双重作用和功效。金 属材料表面处理及装饰的功效一方面是保护产品,即保护材质 表面所具有的光泽、色彩和肌理等而呈现出的外观美,并延长 产品的使用寿命,有效地利用材料资源;另一方面起到美化、 装饰产品的作用,使产品高雅含蓄,表面有更丰富的色彩、光 泽变化,更有节奏感和时代特征,从而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商品 价值和竞争力。
金属材料成型基础-课件资料

2)合理选择焊接顺序。
1
①(Ⅰ—Ⅱ)—Ⅲ
Ⅰ
Ⅱ 2Ⅰ
Ⅱ
②(Ⅰ—Ⅲ) (Ⅱ—Ⅲ)
Ⅲ
Ⅲ
3)锤击或碾压焊缝
4)加热“减应区”法
5)焊前预热(150 ℃ ~450 ℃)、焊后缓冷
6)焊后进行去应力退火
可消除应力80%左右
2 . 焊接变形的防止及矫正措施
1)设计时,焊缝不要密集交叉,截面和长度也应尽可能小。
2)合理选择焊接顺序。
1. 埋弧自动焊设备及焊接过程 焊接电源 控制箱 焊接小车
焊接热源:电弧热 溶池保护:焊剂(气、渣)
2. 埋弧自动焊工艺
1)焊前准备 板厚在20~25mm以下的工件可不开坡口;但在实际生产中, 板厚在14~22mm应开Y型坡口,板厚在22~50mm,可开 双Y型 环坡焊口缝或:U焊型丝坡起口弧。点应与环的中心偏离 一定距离a;(a=20~40mm)。直径 小于250mm一般不采用埋弧焊。 2)采取防漏措施 ①双面焊;②手工电弧焊封底;③焊剂 垫;④采用锁底坡口;⑤水冷铜垫板。
3
2—4—3—2
1
4
1—2—3—4
3)加裕量法。
3 2 1
4 5 6
1— 4 — 5 — 2 — 3 — 6
4)反变形法。
5)采用焊前刚性固定法。 6)采用合理的焊接规范(小电流、快速焊接)。
① 机械矫正 7)焊接变形的矫正
② 火焰矫正
第二节 常用焊接成形方法
§2-1 熔化焊
一、埋弧焊
Fe+ [O] FeO
Mn+ [O] MnO Si+ [O] SiO2
①合金元素被烧损;
氧化的结果 ②焊缝产生夹渣的缺陷;
③形成CO气孔。
金属材料成型基础PPT课件

切削加工方 法
机械零件 结构工艺性
机械加工 工艺过程
车削加工;钻、扩、铰、镗削加工; 刨、拉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 工;特种加工方法;零件加工表面 方法的选择 。
零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切削加 工对零件结构工艺性的要求。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工 件的安装与夹具的基本知识;机械 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典型零件工 艺过程。
课程教学 改革思路
结合地方工科高校培养应用型高级 专门人才目标和社会需求,紧紧抓 住课程内容广、实践性强、授课学 生多的课程特征,以拓宽基础知识、 优化教学内容为核心,以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改革为抓手,“产学研” 合作强化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精神 培养,构建完备的课程教学体系, 形成覆盖面广、灵活的教学模式,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全 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初期建设阶段(1959~1977年) 恢复建设阶段(1978~1988年) 稳定发展阶段(1989~1999年) 高速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2.课程建设
教学内容
金属冷、热加工方法 金属冷、热加工方法+工程材料 金属冷、热加工方法+工程材料 +金属成形的新技术、新工艺
教学手段
黑板+粉笔+挂图 黑板+粉笔+幻灯片 黑板+粉笔+多媒体 多媒体+网络课堂
建造了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课 程陈列室。
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 训练中心为基础搭建了学生工程 实践平台,强化学生基础工程实 践能力培养
以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与 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密切合作建 立学生创新基地,搭建学生创新 实践平台,以课外科技制作竞赛 为途径进行创新精神培养。
四、教学设计
金属材料ppt课件

金属材料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金属材料概述 • 金属材料的性能 • 金属材料的制备与加工 • 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 金属材料的应用 • 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金属材料概述
金属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金属材料是指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工程材料。根据成分和用途,金属材料可分为 多种类型。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金属材料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铜器时代,当时人们开 始使用铜制工具和武器。随着冶金技术的不断发展,钢铁 逐渐取代铜成为主要的金属材料。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 进步,新型金属材料如钛合金、镍基合金等不断涌现,这 些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耐腐蚀性和轻量化等特点,为工 程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装配和调试
通过喷涂、电镀、化学镀等工艺对金属表 面进行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美观和功 能性。
将加工好的金属零件组装成完整的机械或 设备,并进行调试和性能测试。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
退火
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保温一段 时间后缓慢冷却,以消除内应力和提高
塑性。
淬火
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保温一 段时间后快速冷却至室温,以获得高
硬度和耐磨性。
正火
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保温一 段时间后快速冷却,以提高其硬度和 强度。
回火
将淬火后的金属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 ,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以稳定 其组织和性能。
04 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金属腐蚀的类型与机理
均匀腐蚀
金属表面均匀地发生腐蚀,导致 整体性能下降。
局部腐蚀
金属表面某些区域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集中腐蚀 ,如点蚀、缝隙腐蚀等。
目录
CONTENTS
• 金属材料概述 • 金属材料的性能 • 金属材料的制备与加工 • 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 金属材料的应用 • 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金属材料概述
金属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金属材料是指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工程材料。根据成分和用途,金属材料可分为 多种类型。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金属材料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铜器时代,当时人们开 始使用铜制工具和武器。随着冶金技术的不断发展,钢铁 逐渐取代铜成为主要的金属材料。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 进步,新型金属材料如钛合金、镍基合金等不断涌现,这 些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耐腐蚀性和轻量化等特点,为工 程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装配和调试
通过喷涂、电镀、化学镀等工艺对金属表 面进行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美观和功 能性。
将加工好的金属零件组装成完整的机械或 设备,并进行调试和性能测试。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
退火
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保温一段 时间后缓慢冷却,以消除内应力和提高
塑性。
淬火
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保温一 段时间后快速冷却至室温,以获得高
硬度和耐磨性。
正火
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保温一 段时间后快速冷却,以提高其硬度和 强度。
回火
将淬火后的金属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 ,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以稳定 其组织和性能。
04 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金属腐蚀的类型与机理
均匀腐蚀
金属表面均匀地发生腐蚀,导致 整体性能下降。
局部腐蚀
金属表面某些区域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集中腐蚀 ,如点蚀、缝隙腐蚀等。
项目三金属零件的加工基础简明教程PPT课件

• 4. 再结晶 • 当温度继续升高到该金属熔点绝对温度的0.4倍时,金属 原子会获得更多的热能,开始以某些碎晶或杂质为核心, 按变形前的晶格结构结晶成新的晶粒,从而消除了全部冷 变形强化现象。这个过程称为再结晶。这时的温度称为再 结晶温度,即 • T再≌0.4T熔 • 式中,T再——金属的再结晶温度; • T熔——金属的熔点。 • 利用金属的冷变形强化可提高金属的强度和硬度,这是工 业生产中强化金属材料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在压力加工生 产中,冷变形强化给金属继续进行塑性变形带来了困难, 应加以消除。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加热的方法使金属发 生再结晶,从而再次获得良好的塑性。这种工艺操作称为 再结晶退火。当金属在大大高于再结晶的温度下受力变形 时,冷变形强化和再结晶过程同时存在。此时变形中的强 化和硬化随即被再结晶过程所消除。
图3-2 位错运动造图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1. 晶粒变形,形成纤维组织 • 在外力的作用下,晶粒被拉长或被压扁, 当变形足够大时,晶界变得模糊不清,不 易分辨。如图3-4所示。
图3-4 变形前后多晶粒形状变化示意图
• 2. 冷变形强化现象 • 随着变形量的增大,位错密度增大,晶粒破碎成 亚晶粒,晶格产生严重畸变,晶体缺陷(空位、位 错、晶界、亚晶界)增多。滑移的阻力变大,强度 与硬度提高,塑性、韧性降低。这一现象叫冷变 形强化现象,如图3-5所示。如含量为0.3%的碳 钢,当变形伸长率为20%时,抗拉强度由原来的 500MPa升高到约700MPa,而当伸长率为60%时, 抗拉强度可升高到900MPa以上。
任务一 金属压力加工
• 金属压力加工
• 金属压力加工是指在不破坏金属自身完整性的条件下,利用外力作用 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机械性能的毛 坯或零件的加工方法。其主要依靠金属具有的塑性变形能力对金属进 行加工,又称为塑性加工。常见压力加工方法有锻造、冲压、挤压、 轧制和拉拔等。 • 轧制是指材料在旋转轧辊的压力作用下,产生连续塑性变形,获得要 求的截面形状并改变其力学性能的加工方法。如图3-1(a)所示。挤压 是使坯料在挤压模内受压被挤出模孔的加工方法。如图3-1(b)所示。 • 拉拔是指坯料在牵引力的作用下通过模孔拉出,使之产生塑性变形而 得到截面小、长度增加的加工方法。如图3-1(c)所示。 • 锻造是指在加压设备及工(模)具的作用下,使坯料、铸锭产生局部或 全部的塑性变形以获得一定几何尺寸、形状和质量的锻件的加工方法, 它包括自由锻、模锻和胎锻等加工方法。如图3-1(d)所示。 • 板料冲压是利用冲模使板料产生分离或变形的加工方法。如图3-1(e) 所示。金属加工在机械制造、汽车、造船、冶金及国防等工业领域应 用广泛,以质量计算,汽车上80%都是由压力加工制造的。
金属材料加工工艺简介PPT课件(模板)

造是生产金属零件毛坯的主要工艺方法之一,与其他工艺方法相比,铸造成型
③淬火是将金属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保温后快速冷却至室温,以达到强化金属组织,提高金属的强度、硬度等机械性能。
按加工方法分为:手工锻造(图6-7 )和机械锻造。
低碳钢——含碳量0.
第六章 金属材料及加工工艺
6.2金属材料的工艺特性 成型加工
图6—3 砂型铸造的基本工艺过程
第六章 金属材料及加工工艺
6.2金属材料的工艺特性 成型加工
(2)熔模铸造 又称失蜡铸造,为精密铸造方法之一,是常闲的铸造方法。熔模
铸造的工艺过程如图6-4所示。 ①制作母模:
母模是铸件的基本模样,用于制造压型。可根据设计方案用适当的料 制作母模。
②制作压型:压型是制造蜡模的特殊铸型可采用易熔合金、石膏或 硅橡胶制作。用硅橡胶制作压型时,将母模均匀的刷上压型常用钢或 铝合金加工而成,小批量时层硅橡胶,然后贴一层纱布,如此反复五 六次,视铸件的大小决定。外层用石膏固定,待硅橡胶模固化后,取 出母模,即翻制得硅橡胶模压型。
第六章 金属材料及加工工艺
6.2金属材料的工艺特性 成型加工
(5)离心铸造 将液态金属浇入沿垂直轴或水平轴旋转的铸型中,在离心力作用下
金属液附着于铸型内壁,经冷却凝固成为铸件的铸造方法。离心铸造 的铸件组织致密,力学性能好,可减少气孔、夹渣等缺陷。常用于制 造各种金属的管形或空心圆筒形铸件,也可制造其他形状的铸件。
第六章 金属材料及加工工艺
在钢、铁和合金 为代表的现代工业社会, 金属材料以其优良的力 学性能、加工性能和独 特的表面特性,成为现 代产品设计中的一大主 流材质(图6—1)。
第六章 金属材料及加工工艺
6.1金属材料的固有特性
金属工艺及实训03PPT课件

模块十 铁碳合金组织与铁碳合金相图
⑴ 特性点 Fe-Fe3C相图中各个特性点的温度、成分及含义见表4-1。
1.相图分析
模块十 铁碳合金组织与铁碳合金相图
⑵ 特性线 ① ACD线——液相线,是不同成分合金开始结晶的温度线。 此线以上合金处于液态;AC线对应的液态合金缓冷到AC线所对应的温度,开始结晶出奥氏体,CD线对应的液态合金缓冷到CD线所对应的温度时开始结晶出一次渗碳体,用Fe3CI表示。 ② AECF线——固相线,是各种成分合金结晶温度的终止线。 此线以下合金均为固态。
模块十 铁碳合金组织与铁碳合金相图
⑵ 特性线 ④ ES线——又称Acm线,是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变化,奥氏体的溶碳量将沿ES线变化);是冷却时由奥氏体中析出二次渗碳体的开始线。 凡是含碳量在0.77%以上的铁碳合金,自1148℃冷却到727℃的过程中,都将从奥氏体中析出二次渗碳体,用符号Fe3CⅡ表示。
模块十 铁碳合金组织与铁碳合金相图
1.铁素体 碳溶于α-Fe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用F表示。 铁素体的显微组织与纯铁相同,在显微镜下呈明亮的多边体晶粒组织(图1-30) α-Fe是体心立方晶格,其晶格间隙的直径很小,溶碳能力极差。(727℃时ω(C)=0.0218%) 铁素体的力学性能与纯铁相近,强度、硬度较低,塑性、韧性较好。 铁素体在770℃以下具有铁磁性,在770℃以上则失去铁磁性。
模块十 铁碳合金组织与铁碳合金相图
2.奥氏体 碳溶于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用A表示。 奥氏体存在于727℃以上的高温范围内,高温下奥氏体的显微组织(图1-32),其晶粒也呈多边形,但晶界较平直。 由于γ-Fe是面心立方晶格,致密度虽然高于体心立方晶格的α-Fe,但由于其晶格间隙的直径比α-Fe大,所以溶碳能力较强。(ω(C)=0.77%~2.11%) 随温度的下降,溶碳能力逐渐降低。
《材料成型基础》课件

塑性成型
塑性成型是指通过材料的塑性变形来改变其形状的成型方法。 常见的塑性成型工艺包括挤压、拉伸、压力成型等。
金属成型
金属成型是将金属材料通过力的作用进行塑性、剪切等。
粉末冶金成型
粉末冶金成型是一种通过将金属粉末压制成形再进行烧结的成型方法。 常见的粉末冶金成型方法包括热压成型、冷压成型等。
《材料成型基础》PPT课 件
材料成型基础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了解成型过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几种常见的 成型方法,以及理解成型工艺对材料特性的影响。
成型过程概述
成型是指将材料通过力、热或其他外界条件,从一个形状变成另一个形状的 工艺过程。
成型工艺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包括塑性成型、金属成型、粉末冶金成型 和复合材料成型。
复合材料成型
复合材料成型是指在成型过程中使用不同类型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成型方法。 常见的复合材料成型方法包括层合、注塑等。
成型工艺对材料特性的影响
材料成型前后会出现性质差异,成型工艺参数也会对材料性能产生影响。 此外,成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也会对材料性能造成影响。
小结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成型过程的基本概念,掌握了几种常见的成 型方法。 希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满满,对材料成型有更深入的理解。 在未来的课程中,我们将继续探讨更多关于材料成型的知识。
材料成形技术课件3金属压力加工

性变形。因此,塑性变形过程中一定有弹性变形存在。 • 5.只有经过塑性变形的钢才会发生回复和再结晶。没有经过塑性变形的钢,即使把它加热
到回复或再结晶温度以上也不会产生回复或再结晶。 • 6.塑性是金属可锻性中的一个指标。压力加工时,可以改变变形条件;但不能改变金属的
塑性。
第二十页,共78页。
• 7.冷变形不仅能改变金属的形状,而且还能强化金属,使其强度、硬度 升高。冷变形也可以使工件获得较高的精度(jīnɡ dù)和表面质量。
• 铅 T再 =0.4T熔点(K) (327+273) ×0.4 =600×0.4 = 240(-33℃) • 所以铅在室温(20℃)进行(jìnxíng)变形为热变形
• 2.圆钢拔长前直径为φ100mm,拔长后为φ50mm,试计算锻造 比y。
• y=F0/F=(100/50)2=4
第二十三页,共78页。
第三章 锻造(duànzào)方法
• §3-1 自由锻 • 自由锻 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放在上下砧之间的金属坯
• 过热 加热温度过高,导致晶粒急剧长大的现象。该缺陷可以通过重新的热处理加以消除。
• 过烧 加热温度过高(过热之后),导致晶界严重氧化,甚至局部熔化的现象。 产生(chǎnshēng)该缺陷后,性能极脆,并不能挽 救,只能报废。
• 停止锻造的温度称为终锻温度,指金属热变形允许的最低温度。终锻温度过低,金属的加工硬化严重,变形抗力急剧增加,使加 工难于进行。
• 横向(垂直于纤维方向)上的塑性、韧性则降低。
• 纤维组织的稳定性很高,不能用热处理或其它方法加以消除,只有经过 锻压使金属变形,才能改变其方向和形状。
第十三页,共78页。
合理(hélǐ)利用纤维组织
• 1、应使零件在工作中所受的最大正应力方向与纤维方向 重合,2、最大切应力方向与纤维方向垂直(chuízhí),3、 并使纤维分布与零件的轮廓相符合,尽量不被切断。
到回复或再结晶温度以上也不会产生回复或再结晶。 • 6.塑性是金属可锻性中的一个指标。压力加工时,可以改变变形条件;但不能改变金属的
塑性。
第二十页,共78页。
• 7.冷变形不仅能改变金属的形状,而且还能强化金属,使其强度、硬度 升高。冷变形也可以使工件获得较高的精度(jīnɡ dù)和表面质量。
• 铅 T再 =0.4T熔点(K) (327+273) ×0.4 =600×0.4 = 240(-33℃) • 所以铅在室温(20℃)进行(jìnxíng)变形为热变形
• 2.圆钢拔长前直径为φ100mm,拔长后为φ50mm,试计算锻造 比y。
• y=F0/F=(100/50)2=4
第二十三页,共78页。
第三章 锻造(duànzào)方法
• §3-1 自由锻 • 自由锻 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放在上下砧之间的金属坯
• 过热 加热温度过高,导致晶粒急剧长大的现象。该缺陷可以通过重新的热处理加以消除。
• 过烧 加热温度过高(过热之后),导致晶界严重氧化,甚至局部熔化的现象。 产生(chǎnshēng)该缺陷后,性能极脆,并不能挽 救,只能报废。
• 停止锻造的温度称为终锻温度,指金属热变形允许的最低温度。终锻温度过低,金属的加工硬化严重,变形抗力急剧增加,使加 工难于进行。
• 横向(垂直于纤维方向)上的塑性、韧性则降低。
• 纤维组织的稳定性很高,不能用热处理或其它方法加以消除,只有经过 锻压使金属变形,才能改变其方向和形状。
第十三页,共78页。
合理(hélǐ)利用纤维组织
• 1、应使零件在工作中所受的最大正应力方向与纤维方向 重合,2、最大切应力方向与纤维方向垂直(chuízhí),3、 并使纤维分布与零件的轮廓相符合,尽量不被切断。
金属材料的成型工艺解析PPT课件

组合式金属型
第17页/共110页
• 金属型优点:
金属型缺点:
• 一型多铸,生产效率高
• 铸件尺寸精度高,表面质 量好 (IT12~14, Ra6.3~12.5)
• 铸件冷却快,组织致密,
金属型成本高
没有退让性,不宜生 产形状复杂的铸件
铸件冷却快,组织致 密,机械性能好
机械性能好
金属型铸造主要用于铜、铝、镁等有色金属铸件的大
热轧是将材料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轧制,热 轧变形抗力小,塑性较差或变形量大,生产效率高,适 合轧制较大断面尺寸,塑性较差或变形量较大的材料。
冷轧是在室温下对材料进行轧制。与热轧相比,冷 轧产品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机械强度高。冷轧变形 抗力大,适于轧制塑性好,尺寸小的线材、薄板材等。
根据轧辊轴线与坯料轴线方向的不同
挤压主要的影响因素:
在挤压的主要影响因素中,挤压模的角度α和坯料 挤出前后的横截面积之比A0/Af(称为挤压比)属于几 何变量;此外,坯料的温度、挤出的速度以及润滑剂 的种类对挤压工艺来说也相当重要。
第48页/共110页
挤压成形的特点:
1、挤压时金属坯料在三向受压状态变形, 因此可提高金属坯料的塑性;
2、回复和再结晶
保持加工硬化,消除 内应力。如冷卷弹簧 进行去应力退火。
消除加工硬化, 提高塑性。
再结晶速度取 决于加热温度和变 形程度。
再结晶也是一 个形核、晶核长大 的过程。
第35页/共110页
3、冷变形和热变形
冷变形 —— 再结晶温度以下的塑性变形。
热变形 —— 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塑性变形
冷变形
第44页/共110页
➢ 楔横轧:利用两个外表镶有凸块并作同向旋转的平行
金属材料成型基础知识(ppt 358页)_5547

准备铸型(造型)→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 (浇注)→凝固成形→落砂清理→铸件
2.铸件 铸造成形所得的毛坯或零件。 3.生产特点 (1)成形方便——液体的形状 = 容器的形状 (2)适应性强 (3)成本较低 (4)力学性能特别是冲击性能较低。
天坛大佛
4.应用场合 (1)形状复杂,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毛坯或零件,
(2)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 1)合金的流动性
对充型能力影响最大,一般说来,流动性好的合 金充型能力较强; 2)工艺条件的影响 ①浇注温度 浇注温度高,充型能力增强 ②铸型的影响 3)铸件结构 4)其它方面
(二)合金的收缩性
1.收缩的概念 合金熔液在型腔内凝固和冷却的过程中,所发
生的体积缩小的现象。收缩性是合金的重要铸造 性能之一,它与铸件的缩孔、缩松、裂纹、变形 等铸造缺陷密切相关。 合金的收缩过程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①液态收缩 ②凝固收缩 ③固态收缩
1.金属(合金)的流动性 (1)流动性概念:指熔融金属的流动能力,
是金属的主要铸造性能之一,也是影响充 型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金属本身固有 的属性。
(2)衡量指标:常用“螺旋形试样”长度来 衡量。
图1-1螺旋形流动性试样 1-模样 2-浇口杯 3-出气口 4-试样凸点
3)影响流动性的因素 1)合金的种类:灰铸铁的流动性最好,铸钢
如发动机机体和缸盖等。
(2)尺寸大、重量大的零件,如重型机械零件、机 床床身等。
(3)力学性能要求不高,或主要承受压应力作用的 零件,如各种底座、支架。
(4)特殊性能要求的零件,如内燃机主轴瓦为用嵌 铸生产的双金属件。
5.铸造方法(液态成型方法): 砂型铸造:应用最广泛的铸造方法; 特种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
2.铸件 铸造成形所得的毛坯或零件。 3.生产特点 (1)成形方便——液体的形状 = 容器的形状 (2)适应性强 (3)成本较低 (4)力学性能特别是冲击性能较低。
天坛大佛
4.应用场合 (1)形状复杂,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毛坯或零件,
(2)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 1)合金的流动性
对充型能力影响最大,一般说来,流动性好的合 金充型能力较强; 2)工艺条件的影响 ①浇注温度 浇注温度高,充型能力增强 ②铸型的影响 3)铸件结构 4)其它方面
(二)合金的收缩性
1.收缩的概念 合金熔液在型腔内凝固和冷却的过程中,所发
生的体积缩小的现象。收缩性是合金的重要铸造 性能之一,它与铸件的缩孔、缩松、裂纹、变形 等铸造缺陷密切相关。 合金的收缩过程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①液态收缩 ②凝固收缩 ③固态收缩
1.金属(合金)的流动性 (1)流动性概念:指熔融金属的流动能力,
是金属的主要铸造性能之一,也是影响充 型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金属本身固有 的属性。
(2)衡量指标:常用“螺旋形试样”长度来 衡量。
图1-1螺旋形流动性试样 1-模样 2-浇口杯 3-出气口 4-试样凸点
3)影响流动性的因素 1)合金的种类:灰铸铁的流动性最好,铸钢
如发动机机体和缸盖等。
(2)尺寸大、重量大的零件,如重型机械零件、机 床床身等。
(3)力学性能要求不高,或主要承受压应力作用的 零件,如各种底座、支架。
(4)特殊性能要求的零件,如内燃机主轴瓦为用嵌 铸生产的双金属件。
5.铸造方法(液态成型方法): 砂型铸造:应用最广泛的铸造方法; 特种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
金属材料成型基础ppt课件.ppt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流动性(cm)
温度(℃)
影响液态合金流动性的因素: 1.合金的化学成分
b a
300
200
100 0
80 60 40
20 0
Pb 20 40 60 80 Sb
a)在恒温下凝固 b)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凝固
充型能力越强。 (3)浇注系统的的结构 浇注系统的结构越复杂,流动阻力
越大,充型能力越差。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三、铸型充填条件
(1)铸型的蓄热系数 铸型的蓄热系数表示铸型从其中的 金属吸取热量并储存在本身的能力。
铸件输送机
1)振击压实
型砂
落砂
捅箱机
压铁传送机
2)汽动微振压实
3)高压造型
加砂机
压铁
4)抛砂加紧砂机实
上箱造型机
合箱 合箱机
下箱造型机
下芯
下箱翻箱、落箱机 铸型输送机
冷却箱
浇注
冷却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二、机器造型
1)生产效率高; 2)铸型质量好(紧实度高而均匀、型腔轮廓清晰); 3)设备和工艺装备费用高,生产准备时间较长。
适用于中、小型铸件的成批、大批量生产。
金属材料及加工PPT课件

钢铁材料可分为三大类:
纯铁 (c<=0.02%)
塑性好、强度低,主要用于制造磁铁
钢 (0.02%<=c<2.11%) 铸铁 (c>=2.11%)
2.1.2 钢铁材料
钢 (0.02%<=c<2.11%)
碳钢
按含碳量: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 按品质: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钢 按用途: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
反映出金属的本质:
有特殊光泽 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是良好的塑性变形固体物质
2.1.1 金属材料的特性及分类
常用金属材料的分类
常用金属材料及其特性
2.1.1 金属材料的特性及分类 2.1.2 钢铁材料 2.1.3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2.1.4 造型设计中金属材料的选用
2.1.2 钢铁材料
砂型成形方法
机器造型的特点:
生产效率高 劳动条件好 劳动强度低 铸件的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
适用于成批大量生产
砂型铸造
铸造产品设计的特点
由铸造零件的工艺看,产品的外形是由 模型的型腔决定的,无论是砂型还是金 属型或蜡型,在浇注需要良好的金属充 型能力要求的前提下,铸型的型腔不可 能做的太复杂、太有棱角以及太细小。
常用金属材料及其特性
2.1.1 金属材料的特性及分类 2.1.2 钢铁材料 2.1.3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2.1.4 造型设计中金属材料的选用
2.1.3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铝及铝合金 铜及铜合金
铝及铝合金
纯铝:纯度98%~99.996%,密度小、导电、 导热性优良;主要用于科研及制造电容器
合金钢
合金结构钢:合金弹簧钢、合金轴承钢等 合金工具钢:刃具钢、模具钢、量具钢 特殊用途钢:不锈钢、耐热钢、耐磨钢
纯铁 (c<=0.02%)
塑性好、强度低,主要用于制造磁铁
钢 (0.02%<=c<2.11%) 铸铁 (c>=2.11%)
2.1.2 钢铁材料
钢 (0.02%<=c<2.11%)
碳钢
按含碳量: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 按品质: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钢 按用途: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
反映出金属的本质:
有特殊光泽 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是良好的塑性变形固体物质
2.1.1 金属材料的特性及分类
常用金属材料的分类
常用金属材料及其特性
2.1.1 金属材料的特性及分类 2.1.2 钢铁材料 2.1.3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2.1.4 造型设计中金属材料的选用
2.1.2 钢铁材料
砂型成形方法
机器造型的特点:
生产效率高 劳动条件好 劳动强度低 铸件的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
适用于成批大量生产
砂型铸造
铸造产品设计的特点
由铸造零件的工艺看,产品的外形是由 模型的型腔决定的,无论是砂型还是金 属型或蜡型,在浇注需要良好的金属充 型能力要求的前提下,铸型的型腔不可 能做的太复杂、太有棱角以及太细小。
常用金属材料及其特性
2.1.1 金属材料的特性及分类 2.1.2 钢铁材料 2.1.3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2.1.4 造型设计中金属材料的选用
2.1.3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铝及铝合金 铜及铜合金
铝及铝合金
纯铝:纯度98%~99.996%,密度小、导电、 导热性优良;主要用于科研及制造电容器
合金钢
合金结构钢:合金弹簧钢、合金轴承钢等 合金工具钢:刃具钢、模具钢、量具钢 特殊用途钢:不锈钢、耐热钢、耐磨钢
【优选】第三章金属的塑性变形和加工硬化PPT资料

3) 温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时,0略有降低, Ⅲ而则显著降低, Ⅱ,Ⅲ变短, Ⅰ和Ⅱ与温度关系不大,而Ⅲ 则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3、FCC金属形变单晶体的表面现象
面心立方晶体研究发现,无论层错能高低,只要是 处于同一个阶段形变,都具有相同特征的表面现象 。
各阶段观测研究的结果简述如下:
第1阶段;用光学显微镜一般看不到滑移线。
图图34铌单晶体的加工硬化三hcp晶格单晶体的塑性变形hcp金属的应力应变曲线的第阶段硬化率与与fcc金属相近但通常限于一组基面滑移出现很长的第阶段远远超过其他结构的晶体以致其第阶段还未充分发挥时试样就已经断烈了
第三章金属的塑性变形和加工硬化
首先来分析纯金属单晶体的塑性变形过程
图3.1 典型金属的应力-应变曲线
一、晶界在塑性变形中的作用
为了显示晶界对变形的影响,可将由几个晶粒 组成的大晶体承受变形并观察和测量它的变形 分布情况。如下图: 2)化学成分对塑性的影响
流动应力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大并不是由于晶界存在本身的原因,而是由于被晶界分割开的晶粒之间的交互作用。 2 面心立方单晶体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 面心立方晶体研究发现,无论层错能高低,只要是处于同一个阶段形变,都具有相同特征的表面现象。 随着应变量增加滑移线变短,这是由于L-C不动位错增加了。 在各种结构的金属中,面心立方金属的硬化机理研究得比较深入,下面重点以FCC金属为例加以说明。 该理论认为,第二阶段的硬化,主要是形成了L-C不动位错,位错被阻塞在这一障碍前面。 1)在大的应力集中下将L-C障碍摧毁,使领先的不全位错重新组合; 多晶体与单晶体变形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温度升高,硬化系数降低,对应于一定变形程度的屈服应力值也减小。
其位错组态常呈刃位错多极子排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4.1不同类型的板材和 型材轧制示意图
材料加工工程
板材的轧制——几何补偿
由于力的作用产 生了几何变形
轧辊的弯曲
(a)由于轧制力引起的圆柱形轧辊的弯曲; (b)轧辊面的弯曲,使得板材厚度均匀一致
板材的轧制——展宽(speading)
利用与轧件边缘 接触的垂直轧辊 (如轧边机上所 用的),可以防 止展宽 。
闭式模 锻
仅限于简单外形锻件的生产,产品 尺寸公差精度低,需后续的精加 工,生产率低,金属损耗大,对工 人的技能要求高。 对小批量生产来说,模具成本高, 常需后续的机械加工。
粗 锻 一般锻 造 精密锻 造
机械加工量比粗锻少,生产率 高,金属收得率高。 产品尺寸公差精度高,不需机 锻造力高,模具复杂,脱模困难。 械加工,金属收得率很高,可 加工轮辐和凸缘非常薄的产品。
合金的固态收缩,直观地表现为铸件轮廓尺寸的减小,因而 常用铸件单位长度上的收缩量,即线收缩率来表示,是铸件 产生内应力、变形和裂纹的基本原因。
铸造合金的收缩
定义:
铸造成形理论基础
缩孔是指金属液在铸模中冷却和凝固时,在铸件的厚大 部位及最后凝固部位形成一些容积较大的孔洞。
产生原因:先凝固区域堵住液体流——挤压与拉拔
冷挤压
冷挤压发展于二十世纪 五十年代,通常泛指 一些工艺的组合,如 正、反挤压以及锻造
特别是在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仪器仪表、 交通以及农机等行业的刀具和部件加工中,工 业中冷挤压得到了广泛的接受。
材料加工工程——挤压与拉拔
冷挤压
冷挤压优于热挤压的几点:
由于冷作硬化提高了机械性能,假设塑性变形产生的热量以及摩擦 力未使金属产生再结晶; 尺寸精度高,减少了后续所需的机加工和表面处理工艺; 提高了表面质量,由于没有形成氧化皮,假设润滑有效; 坯料不需要加热; 与加工相同零件的其它工艺相比加工效率和成本具有竞争力;一些 设备的生产能力超过每小时2000件;
实验如右图所示:
合金的流动性
铸造成形理论基础
形成薄壁复杂的铸件 改善金属 的流动性 加快凝固中液体的补缩
有利于
排除内部夹杂物和气体
合金的流动性
铸造成形理论基础
什么是收 缩? 收缩是指合金从浇注、凝固到冷却至室温的过 程中,其体积或尺寸缩减的现象。
收缩是铸造合金的物理本性,也是铸件产生缩孔、缩松、 裂纹、变形和内应力等缺陷的基本原因。
挤出(挤压)工艺
挤压时金属的流动方 向和凸模的运动方向
正挤压 反挤压 复合挤压 径向挤压
材料加工工程——挤压与拉拔
冷挤压与热挤压
优点 热 挤 压
1)金属塑性好,降低了变形抗 力,使总的挤压力降低; 2)热挤压时可以连续成形,有 利用提高生产效率。
缺点
1)温度高,对模具材料的耐热性提 出较高的要求。 2)表面质量不佳,尺寸精度较低; 3)热挤压后,工件必须进行热处理。
拉深
利用具有一定圆角半 径的模具将冲裁后得 到的平板坯料加工变 形成为开口空心零件 的冲压工艺方法。
拉深件 拉深工艺
深冲
图8.32(a)圆形板坯进行深冲的示意图;(b)深冲过程中的工艺变量,除了冲压力图中指出的所 有变量都是独立的。
制耳
图8.45拉深筒形件产生的制耳现象,由于金属板材的各项异性引起。
板材轧制中的展宽(也可见图4.2)类似 于面团被擀面杖擀过那样.
板材轧制的应用
图4.8 铸造金属或包含大晶粒的锻造金属在热轧过程中晶粒的变化.
板材轧制的应用
热轧
喷火器(火焰清理)去除大片的鳞状物, 用粗磨以使表面平滑 。
轧制前对材 料的表面处 理!
冷轧
酸液清洗、水爆(去鳞片);磨削去除其 它缺陷 。
模具的润滑:
玻璃(Glass)是一种用于钢材、不锈钢、高温材料及合金的优良的润滑剂 对于那些容易粘在挤压筒和模具上的金属,可以将坯料包裹在一个由柔 软、低强度,如铜或中碳钢,的薄壁筒中,除了作为一种低摩擦分界 面,这层包覆还可以阻止坯料被外界环境污染(如果坯料是有毒的或具 有放射性的,可以阻止它污染环境)。
所缩减的容积得不到补充。
缩孔形成过程示意图
铸件中的缩孔和缩松
定义:
铸造成形理论基础
疏松(缩松)是指金属液在铸模中冷却和凝固时,在铸 件的厚大部位及最后凝固部位形成一些分散性的小孔洞。
铸件中的缩孔和缩松
产生原因:
铸造成形理论基础
当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很宽或铸件断面温度梯度较小 时,凝固过程中有较宽的糊状凝固两相并存的区域。随着 树枝晶长大,该区域被分割成许多孤立的小熔池,各部分 熔池内剩余液态合金的收缩得不到补充,最后形成了形状 不一的分散性孔洞
弯曲
弯曲件示意图 弯曲工艺
回弹
材料塑性变形必然伴随着弹性变形,当弯曲工件所受外力去除后,塑性 变形保留下来,弹性变形部分恢复,结果使弯曲件的弯曲角、弯曲半径 与模具尺寸不一致,这种现象称为弯曲回弹。
弯曲回弹. 弯曲后零件有回复弹性的趋势,使其弯曲角度增加。
影响回弹的因素
1、材料的力学性能 (屈服点和弹性模量) 2、弯曲角(弯曲角大,弯曲变形区大,回弹值大) 3、弯曲方式(自由弯曲回弹量大,校正弯曲回弹量小) 4、弯曲件形状(形状复杂回弹量小)
锻造缺陷
锻造缺陷 的影响:
材料承受变形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视频 可锻性及其影响因素
金属的挤压与拉拔
简介
定义
所谓挤压,就是对放在容器(挤压筒)中的锭坯一端施加以 压力使之通过模孔成形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材料加工工程——挤压与拉拔
简介
拉拔是在公元1000-1500年之间发展起来的一种成形工 艺,在此工艺中,实心棒材、线材或管材通过模具而横截面 被减小或变形。 拉拔棒材一般用作杆、轴和小活塞,以及用作紧固件的原材 料,如铆钉螺栓和螺钉。除了圆棒外,还可以拉拔各种断面 轮廓。拉拔这个术语也可以指通过板料成形来制造杯状零件 的工艺。
历史悠久:
锻造最初是通过石质工具捶打的方法 Forging 来制造珠宝、钱币和各种器具。
简介
不同加工方法的金属流线 (a) 铸造, (b)切削加工, (c) 锻造
可以控制金属流动和晶粒结构 锻件有很高的强度和韧性 ,可靠地应用在高应力场和重要场合
简介
冷锻需要比较大的力,而且工件材料必须有 足够高的室温延展性。冷锻件有良好的表面 粗糙度和尺寸精度
冷 挤 压
1)提高零件的力学性能 ; 2)不需要加热; 3)表面质量高; 4)加工速度快。
1)对模具要求高。 2)不宜用于高强度材料加工; 3)需要中间退火软化等过程。
材料加工工程——挤压与拉拔
热挤压
模具材料:
用于热挤压成形的模具通常采用热锻模钢,模具的表面可以进行涂层, 如锆,用以延长模具寿命。
轧机(rolling mills)
轧辊材料的基本 要求: 强度高、耐磨损
常用轧辊材料:
铸铁、铸钢、锻钢和碳化钨
金属的铸造成形
定义
简介
液态成形(铸造)是将液态金属浇注到与所要求的毛坯或零 件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冷却凝固后获得毛 坯或零件的一种毛坯成形工艺方法。
铸造流程示意图
特点
2、变薄拉深
所谓变薄拉深,主 要是在拉深过程中 改变拉深件筒壁的 厚度,而毛坯的直 径变化很小
拉深的应用
3、重拉深
一次拉深比较困难时
铝饮 料罐 (两 片罐) 制作 工艺
金属的锻造
简介
一种借助工具或模具在冲击或压力作 什么叫做 锻造? 用下加工金属机械零件或零件毛坯的 方法。 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甚至 是公元前8000年
冷锻
热锻
热锻所需的力较小,但是工件的表面粗糙度 和尺寸精度不像冷锻件那么好。
开式模锻
各种锻造生产工艺的特点
工 艺 开式模 锻 优 点 缺 点
简单,模具成本低,适合于小 批量生产,产品尺寸范围广, 强度高。 金属收得率高,锻件性能比开 式模 锻好,尺寸精确度高,生产率 高,再生率高。 模具成本低,生产率高。
简介
优点
铸造是生产金属零件毛坯的主要工艺方法之一,与其 它工艺方法相比,它具有成本低,工艺灵活性大,适合生 产不同材料、形状和重量的铸件,并适合于批量生产。
缺点
但它的缺点是公差较大,易产生内部缺陷。
本章内容
1 2 3 4
铸造成形理论基础 砂型铸造 特种铸造
铸件的结构设计
铸造成形理论基础
实质:
液态金属(或合金)充填铸型型腔并在其中凝固和冷却。
需进行成品机械加工,锻件轮辐 厚,圆角大。 模具成本比粗锻高。
可锻性
什么是可 锻性?
指金属材料在压力加工时,能改变形状 而不产生裂纹的性能。
可锻性及其影响因素
可锻性
观察鼓肚处出现的任 何裂纹,产生裂纹前 的变形量越大,说明 金属的可锻性越好。
墩粗试验
材料可锻 性试验
热扭曲试验
圆形试样在相同方向持续 被扭曲直到断裂。这种试 验将会在不同温度下进 行,并且观察记录每一试 件断裂前扭转圈数。之后 选择最优的锻造温度。
铸造合金的收缩
分类:
铸造成形理论基础
收缩分为三类,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
浇注温度 铸 件 温 度 降 低
液态收缩
开始凝固温度
凝固收缩
凝固终止温度
体 积 收 缩 线收缩
固态收缩
室温
铸造合金的收缩
铸造成形理论基础
体积收缩率:
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表现为合金体积的
缩减,常用体积收缩率表示,是形成铸件缩孔 和缩松缺陷的基本原因。 线收缩率:
材料加工工程——挤压与拉拔
拉拔工艺
拉拔的特点 1)拉拔制品的尺寸精确,表面光洁。 2)拉拔生产的工具与设备简单,维护方便,在一台设备 上可以生产多种品种与规格的制品。 3)拉拔道次变形量和两次退火间的总变形量受拉拔应力的限制。一 般道次加工率在20-60%,过大的道次加工率将导致拉拔制品的尺 寸,形状不合格,甚至频繁地被拉断,过小的道次加工率会使拉拔道 次、退火和酸洗等工序增多,成品率和生产率降低。 4)最适合于连续高速生产断面非常小的长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