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气象概况及农气象灾害防治
河南省主要农业灾害影响及防灾减灾策略
河南省主要农业灾害影响及防灾减灾策略作者:任莹贺山峰来源:《新农村》2017年第26期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农业灾害频发的省份之一。
频繁的农业灾害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了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河南农业面临的灾害主要有洪涝、干旱、病虫害、污染性灾害等。
因此,研究农业灾害对河南省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加强农业防灾减灾措施,对于减少农业灾害带来的损失,提高河南省农业生产能力,保证农产品的持续供给,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河南省主要农业灾害概述1.1 河南省农业灾害的特点河南省地处中原,土地肥沃,自然气候宜人。
它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
南北方的植物都在这里安家繁殖,正是由于河南省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河南省的主要农业灾害有以下特点:灾害种类的集中性和广泛性、灾害具有群发性和伴发性特点、灾情的地域性和季节性明显、灾害的地域和空间分布差异性特点显著。
1.2 河南省主要的农业灾害河南省的农业灾害主要包括气象灾害、生物害和污染性灾害三大类。
影响河南省农业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洪涝、干旱、霜冻等;生物灾害主要有农作物病虫害;污染性灾害包括工业“三废”、生活污水和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用塑料膜等造成的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
1.2.1 洪涝灾害河南省的洪涝灾害主要是夏季暴雨或长时间集中降雨,在排水系统不流畅的情况下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由于短时间内降水量比较大,它可以破坏道路,冲坏堤坝、冲毁农田,淹没庄稼,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
近20年来河南省基本重雨涝每5~l0年一遇,轻雨涝每2~4年一遇,全省总受灾面积和雨涝的受灾面积均呈明显的波动性下降趋势。
1.2.2 旱灾干旱灾害是不正常的干旱或气候干燥形成的气象灾害,一般指因土壤水分不足,使得农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从而造成农作物减产或歉收。
干旱灾害是河南省一种常见的、危害严重的农业灾害,由于河南省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分布不均,春季降水量少,气温上升快,蒸发量大,容易导致农作物缺水,形成春季旱灾。
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现状及对策
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现状及对策随着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形势的日益复杂,农业气象服务已经成为了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农业是河南省的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着河南省的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
因此,有效的农业气象服务对于河南省的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气象监测能力不足河南省数量有限的气象监测站点分布不均,对于某些农业关注气象指标的监测不完善,如出苗期的温度、大气温度、地温、5厘米深度表层土壤温度等。
这样的监测不完善会影响农业气象预测及决策。
2、气象信息及时性不足河南省气象信息的传播不稳定、频率低、具体内容紧缺,缺乏专业的农业气象解读,将气象信息传递给农户的服务体系还不够完整。
3、气象信息共享不畅河南省的农业气象信息的共享不够流通,不同的观测站点之间的唯一的连接是纸本观测纪录,这会导致许多重要的气象数据得不到充分利用和共享,限制了气象信息对于农业决策的重大贡献。
4、农业气象服务推广不够河南省的农业气象服务推广程度低,农民对于农业气象服务的认识欠缺,不理解如何将气象信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缺乏有效的农业气象知识宣传教育。
二、对策及建议应增加河南省气象监测站点,尤其是重点农业区的站点,增强对于关键农业气象指标的监测能力,建立高效的数据传递平台,保证及时传输相关气象数据。
2、提高气象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在加强站点建设的同时,积极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农业气象物联网技术,加强农业气象预测的研发和实现,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及时性,增强预测信息对农业生产决策的导向作用。
应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农业气象数据共享平台,支持不同辖区间气象数据获取、传播和处理,打破信息孤岛,使得数据得到充分利用和共享。
应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农村广泛宣传农业气象服务的应用价值、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开展示范推广,加强联系,促进更多的农民使用气象科技,使农民了解农业气象服务的重要性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农民对于气象科技和信息化的接受度。
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09年3月26日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防御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雪)、干旱、雷电、冰雹、大雾、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霜冻、冰冻、寒潮和霾等造成的灾害。
本条例所称气象灾害防御,是指对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调查、评估和防灾、减灾等活动。
第三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筹规划、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协调机制。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需要逐步加大投入。
第五条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等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防御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向社会宣传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增强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意识,提高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应急能力。
鼓励和支持气象灾害防御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气象灾害防御技术。
第七条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保险形式防御气象灾害风险。
第八条对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二章防御规划与措施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工作,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结合本地气象灾害特点,编制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包括气象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气象灾害防御原则和目标、气象灾害易发区和易发时段、气象灾害防御设施建设和管理、气象灾害防御措施等内容。
河南省主要气象灾害及对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
河南省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和山区到平原的过渡带,是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全省农业灾害发生的类型多、频率高、范围广、危害重,其中最频繁的是旱、涝灾害。
每年旱涝成灾面积占全部自然灾害成灾面积的80%左右,造成粮食减产每年达40亿斤左右。
随着气候变暖,重大气象灾害具有“提早、增多、加重”的发生趋势,气象灾害造成粮食产量减产率由正常年景的10%左右将升至20%~30%,从而使粮食增产的限制性因素增大,对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与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文系统分析了河南境内主要的气象灾害(干旱、洪涝、风沙、冰雹及病虫害等)的发生规律及危害,以期为加强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供借鉴。
1.干旱灾害干旱是指水分的收与支或供与求不平衡形成的水分短缺现象。
干旱是河南平原地区最普遍、最频繁的气象灾害,河南素有“十年九旱”之说。
豫北地区属于全省干旱发生最频繁、最严重的地区,据近50年来旱情统计,共发生85次,年平均达1.8次;豫东和豫中次之,南阳盆地又次之,豫南地区出现次数较少。
按季节分布,春旱出现最频繁,占37%,旱期较长,初夏旱出现频次居第二位,占29%,秋旱一般占14%,春旱北部多于南部,伏旱则南部多于北部。
就干旱强度来讲,一般是伏旱最重,初夏旱次之。
大旱主要出现在豫北,约2.5-3年一遇,向南迅速减少,沙河以南一般无大旱;小旱频率较高,分布较广,沙河以北两年一遇。
近50年来,旱灾面积>67万hm 2的年份有22年,频率达45%,1949-1990年间,河南干旱受灾面积平均每年为126万hm 2,其中成灾面积79hm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干旱有不断加重趋势,受水利灌溉条件所限,年平均干旱成灾面积超过220万hm 2。
河南干旱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区域性和年际变化特点,这主要是由河南自身的气候特点所决定的,即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均、空间分布差异及年际间波动。
春旱频率北部高于南部(黄河以北春旱频率在30%以上),初夏旱频率为30%~50%,伏旱频率在25%(豫西丘陵地区和南阳盆地伏旱最为严重),秋旱频率为20%~35%。
浅析河南省农业气象灾害对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影响
李文华 卜 永红
浅析河南省农 业气 象灾害对 主要粮食作物 的产量影响
’
郭 宁
( 安 阳市气象局 ,河南 安阳 4 5 5 0 0 0) 摘 要: “ 天有不测风云” , 自古气象灾害就是 影响粮食作 物产量的主要 因素 ,并且这种 因素还是最难琢磨的一种。农业发展需要不
“ 民以食 为天” ,这是 亘古不变的事实 ,所以 ,民生问题 中最 大的问题 是粮 食问题。河南省作为农 业大省 ,肩上的重任 可想 而知 ,改革开放 以来 ,河南省是 1 a比 1 a 成果 显著 ,尤其 是在 “ 十一五 ”期 问 ,河南 省粮食产 量高居全国第 一 ,并且连 续五年 占据着榜首 之位 。但 是 ,这几年随着 经济的发展 ,气候 变化也是越来越严 重 ,风雨 失调 的状 况也 成为影响粮食产量的 首要 因素 。 1河南省气象灾害的类型分析 河南省的气象灾害很多 ,主要的影响河南 的气象灾害有干 旱 、洪涝 、冰雹等 ,其 中以旱灾 和洪 涝灾 害为 主 , 这 些气象灾 害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河南 的农业 、工业 、交通 等的发展 造成 了
பைடு நூலகம்
断变化的 气象,如 充足 的阳光 、适 时的雨水等 ,但是天有 不测风云 ,风调 雨顺对于农业 来说是 一种不可强求 的外 力条件 ,这种 风调 雨顺的条件可遇而不可求 。河 南省是农 业大省 , 占全国耕 地比重为 1 / 1 6 ,每年的粮食产量 占全 国粮食 总产量 的 1 / 1 0 ,这 1 0 % 的比重
一
定的影响。
1 . 1干旱气 象灾害的分 析 河南省 的地形相对复杂 , 盆地 、山地等地形很多都有分布 , 地势是西高东低 ,西部是平原 ,东部是丘 陵和 山地 。河南省 有 黄河 、海河 、淮河 、长江 四大水 系 ,理论上讲河南水源 充足 , 但是实际上 ,由于全球气候变 暖逐渐增加 ,河南省 近几 年的干 旱天气也在加剧 。干旱是河南发生频率高 的气象灾 害 ,气候 变 暖使 得河南省蒸发量大 , 境 内河流径流量减少 , 干旱不断发生 。 常生活中提高对常 干旱对河南 的影响很大 ,每年都会让河南 的经济受 到很 大的影 联系。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群众要在 日 见的气象灾害知识 的了解 。广泛 的增强抗灾的意识 ,了解与掌 响。 1 . 2 洪涝气 象灾 害的分析 握避 灾知识。 比如为 了应对干旱灾害 的发生 ,可以多种一些 树 洪涝 的形 成与降水 量、地形 、土壤等都有关 系 ,河南 的降 木 ,加大一些灌溉技术 的发展 。洪涝 的预防过程中 ,可以实行 降低地 下水位 。 灾 害过后 , 应该迅速进行排水工作 , 水量年季变化大 ,空 间和时 间上分配有 时候过 于集 中 ,河南省 深耕工作 , 的山地丘 陵面积较大 ,降水后容易聚集 ,再加上排水 系统部 完 疏通 沟 渠 。 善 ,所 以容易 出现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不但影 响农作物 ,还 可 4总 结 河南省 的气候条件 复杂 ,气象灾 害也随之多样 ,预防气 象 以冲毁道路 ,影 响到交通等 。洪涝气象灾 害对河南 的影 响近几 年也在逐渐增多 ,对河南的经济产生很大的影 响。 灾害是大家共 同的责任 。气象灾害对河南的影响也 表现 为多层 次的 ,尤其是气象灾害对农业 的影响是巨大的 ,不同的气象灾 1 . 3 冰 雹气 象灾 害的分析 冰雹作 为 1 种 常见 的气象灾害 ,破坏力强大 。在河南 ,冰 害对各种农作物业带来 了不 同程度的影响。今后要 加强气象灾 雹主要发生在 3 8月份 ,是我 国多冰雹 的地 区之一 。冰雹 发 害的科研工作和预防工作,提高预防灾害的能力,最大程度的 生时一般会伴 随着 大风和暴雨 ,1 场剧烈 的冰雹过 程 ,会对农 减少灾 害带来 的各个方 面的经济损失 。 业 、工业 、交 通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河南 ,一些地 区受 山地等 影 响 ,冰雹灾害频发。为 了应对冰雹带来 的巨大 的损失 ,人们 参考文献 1 ] 刘荣花 ,朱 自玺,方文松 ,王友贺 ,许蓬蓬 ,师丽魁 . 华北平原 冬 也在 一些 方面加强了准备 和预 防工作 , 尽量将损 失减 少到最小。 【 小麦干旱灾损风险 区划 [ J 】 . 生态学杂志 , 2 0 0 6( O 9 ) . 2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危害程度 【 2 ] 常彦 军,董 津瑞 . 我 国农业气象灾 害评估 现状和发展 趋势 [ J 】 . 黑龙 2 . 1 干旱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影响 江科技信息 , 2 0 1 1( 0 6 ). 对于身为农业大省 的河南省来说 ,水源是十分重要 的,但 3 ] 邓天宏 . 河南省农 田土壤 水分变化规律及 动态预报研 究 f D ] . 南京信 是对 于近几年频繁光顾 河南 的干旱天气 ,河南省只能通过一些 【 息工程大学 , 2 0 0 5 . 其他措施来解 决。一年四季 中 ,春旱 是最 为严 重的 ,春季是播 种 的季节 ,但 由于年内降水 分配不均 ,导致春季降水减少 ,致 作 者简 介:郭 宁 ( 1 9 7 8 一 ),女,汉族 , 山西昔 阳人 ,任职 于河 使播 的种 子发 芽迟缓 、生长缓慢 ,幼芽阶段便 由于缺水影响后 南省 安阳市气象局 。研 究方 向:农业气象服务。 期生长 ;春季 缺水 ,导致经过 了 1 个冬天 的小 麦复苏缓慢 ,也
河南暴雨自然灾害研究报告
河南暴雨自然灾害研究报告
根据河南暴雨自然灾害的研究报告,以下是相关的调查和分析结果:
1. 暴雨灾害现象:河南省在多年间经历了多次暴雨灾害,特别是特大暴雨,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和山洪灾害。
这些暴雨事件主要集中在夏季和初秋季节。
2. 高温高湿:河南省的气候独特,夏季常常出现高温高湿天气,这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炎热的气候导致空气对流活跃,形成暴雨的云系。
3. 地形特点:河南省地势平坦,缺少地势起伏,这使得雨水容易积聚在低洼地带,导致洪水和山洪灾害。
此外,河南省境内有若干条河流,当暴雨过多时,河水超过河道容量,也容易引发洪水。
4. 城市建设:近年来,河南省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引起了大量的土地开发和水泥混凝土铺设,导致水的渗透能力下降,土地沙化现象增多,进一步加剧了暴雨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5. 人类活动:人为因素也对暴雨灾害的发生和影响起到了一定作用。
河南省农业常年占据主要经济产业,农民在耕地和农田管理过程中可能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这些化学物质会通过暴雨的冲刷效应被冲刷到水体中,导致水体污染,加剧暴雨灾害的影响。
综上所述,河南暴雨灾害的发生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
为了减少暴雨灾害带来的损失,需要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能力,改善城市防洪设施建设,加强对农田管理的监管,增加水文观测站点的建设,并加强公众的意识和准备工作,提高应对暴雨灾害的能力。
河南气温现状分析报告
河南气温现状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其气候主要受季风影响,具有明显的四季分明特点。
近年来,河南省的气温变化受到了广泛关注,气温的异常变化对当地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河南省的气温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气候变化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通过对河南气温的变化趋势、气候变化对河南的影响以及气温异常事件的分析,旨在为未来在河南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和各部分内容安排,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全文的组织和内容。
首先,本文将通过引言部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部分来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部分将分析河南气温的变化趋势,包括过去几年的气温变化情况和可能的原因。
第二部分将探讨气候变化对河南的影响,涉及到气温变化对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第三部分将进行气温异常事件的具体分析,包括特殊气候现象对当地生活和产业的影响。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本文进行总结,包括对河南气温现状的概括和对未来的展望。
同时,还将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应对气温变化对河南地区带来的影响。
通过以上结构的安排,本文将全面、深入地分析河南气温的现状及相关影响,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和逻辑框架。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河南省气温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气温变化趋势、气候变化对河南的影响以及气温异常事件的发生情况。
通过对气温现状的深入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民众提供可靠的气候数据和科学参考,为未来的气候适应和灾害防范提供支持。
同时,积极探讨和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建议和措施,为河南省的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应对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2.正文2.1 河南气温的变化趋势近年来,河南省的气温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
根据气象数据统计分析,河南省整体气温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
河南省气象概况及农气象灾害防治
河南省气侯概况及农业气象灾害的防治摘要:河南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一般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
年降水量从北到南在550~1295 mm之间。
一般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适宜多种农作物及果树、林木生长,但气候的异常变化又常常产生干旱、洪涝、大风等各种气象灾害,对经济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本文主要分析了河南省的气象概况及干旱、洪涝、大风主要的三种危害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并提出应对这些气象灾害的预防办法。
关键词:河南省气候农业气象灾害防治1.气候概况1.1气温河南四季分明,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温的年变化特点是:冬冷夏热,春秋适宜,四季变化显著。
据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2. 8~15. 5℃(1971~2000年,下同)。
1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月平均气温为0. 4℃; 7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月平均气温为26. 9℃;春季(3~5月)气温回升较快,月平均递升5. 1 ~7. 2℃;秋季(9~11月)气温下降急,月平均递减5. 7~7. 1℃。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略)呈正态状。
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3. 4℃(1972年6月11日,临颍县),但出现极少,自1971年以来仅出现过一次。
极端最高气温大部分出现在7月份。
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3. 6℃(1976年12月26日,林州市),由南向北递减,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2~2月, 1月份出现得最多。
1.2降水河南省降水量的时间分布很不均匀: 53%的降水分布在6、7、8三个月, 7月份最多,为169. 7 mm,占全年的23. 0%; 12月份最少,只有11. 6 mm,仅占年降水量的1. 6%。
四季分布是:春季降水量为149. 7 mm,占年降水量的20%;夏季为391. 6 mm,占年降水量的53%;秋季为156. 4 mm,占年降水量21%;冬季仅有41. 4 mm,占年降水量的6%。
太阳辐射的季节差异、河南省地理条件以及大气环流变化的不同,是造成雨量分布不均的原因。
河南省气候概况及农业气象灾害
月平均气温为 2 、 69℃; 春季( 5月 ) 3~ 气温 回升较快 , 月平均
递 升 5 1~ . 7 2℃ ; 季 ( 秋 9~l ) 温 下 降 急 , 平 均 递 减 1月 气 月
5 7~7 . l℃ 。
月份最 少, 只有 l 1 mm, 占年 降水量 的 16 6 仅 . %。 四季分 布
中图分类号 :¥2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10 6 7 (0 6 0 04— 32 20 )3—0 6 0 0 5— 2 之 间的温差最大 , 最大分别为 l. 2 5和 1. 2 8℃。 气 温的年较差 为 2 . 6 5℃ 。总趋势是 由北 向南递增 , 山区
低于平川 丘陵。 I、 年 极 端 最 高 气 温 为 4 . ℃ ( 9 2年 6 月 l 日, 颖 34 17 1 临
现 得最 多 。
22 降 . 水
河 南 四 季分 明 , 大 陆 性 季 风 气 候 区 , 温 的年 变 化特 点 属 气
是: 冬冷夏热 , 春秋适 宜 , 四季变化显著 。据统计 , 多年平均 气 温为 1 . 2 8~1. 5 5℃ (9 l 20 17 ~ 0 0年 , 下同 ) 。1月是一年 中最
气温年 变化曲线 ( 图略 ) 正态状 。春季 以 4月份 回升 呈
幅 度最 大 , 均 7 2℃ , 平 日平 均 递 升 0 2 4℃ ; 季 以 l 月 份 秋 1
降温幅度最 大 , 平均 7 1℃ , 日平均降温 0 2 3℃ 。夏 季( 8 6~
月 ) 月 之 间 的 平 均 温 差 最 小 , 大 为 15℃ ; 季 ( 2月 ~ 各 最 冬 1
l 资料 来源
本 文 选 取 河 南 省 农 业 气 象 试 验 站 17 20 9 l~ 00年 3 0年 的
任务五河南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
概
述
天气系统
灾害天气
退 出
5.台风
台风:产生在热带洋面上强大而深厚的气旋。
灾害 (干旱、雨涝、风雹、低温等) 的特点。 能力目标:熟悉河南省主要气象灾害 (干旱、雨涝、风雹、低温等)的防御 措施。
1、干旱
干旱 春旱----越冬作物发育(冬小麦) 春播作物出苗及生长(玉米) 夏旱----作物夏季发育(水稻,果树) 秋旱----大秋作物产量,越冬作物播种。 干热风 高温低湿型----温度高空气旱湿度低。 雨后枯热型----雨后高温或猛晴。 旱风型----湿度低、气温高,风速大。
概
述
天气系统
灾害天气
退 出
2.雨涝
连阴雨:连续5~7天以上的阴雨或降水暂时停止,保持阴天或短暂 晴天的现象。 洪涝:长期阴雨、暴雨或短期雨量过于集中,造成,河流泛滥、 山洪爆发、地表径流大或低洼地积水,造成植物被淹没或冲毁的现 象。
概
述
天气系统
灾害天气
退 出
3.风雹
冰雹:从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固体降水物,通常以 不透明的霜粒为核心,外包多层明暗相间的冰壳,直径 5~50mm , 最大可达300mm以上。
概
述
天气系统
灾害天气
退 出
4.低温
寒潮: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引 起气温下降的天气过程。 霜冻:气温大于 0℃,土壤表面 和植物表面温度短时间内降到 0℃ 或 0℃ 以下引起植物受冻害或死亡 的现象。 倒春寒:春初气温偏高,春末冷 空气活动或寒潮爆发,使气温明显 偏低,而对作物造成的损伤。 低温:气温大于0℃但低于生物学最低温度而对植物 生长发育造成的危害。
河南气候特征1摘要
• 风能资源:河南风能资源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豫北和豫西地区的高山、丘陵 地带。然而,由于开发利用难度较大,目前河南省的风能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
气候分区和特点
气候分区
河南的气候分区主要分为豫北、豫西、豫中、豫南和豫东五个区域,每个区域的 气候特点略有不同。
气候特点
河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春季温暖干燥,夏季炎 热多雨,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
气候变化趋势和影响
气候变化趋势
近年来,河南的气候变化表现为气温升 高、降水减少、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趋 势。
要点二
风能储量
根据相关数据,河南省风能资源总储量约为1.5亿千瓦,其 中技术可开发量约为2200万千瓦。
风能利用现状和潜力
风能利用现状
目前河南省的风能开发利用主要以小型风电场为主, 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和太行山区域。这些风电场的建 设为河南省的清洁能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风能开发潜力
河南省风能资源丰富,但目前开发利用率仍然较低。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河南省风能开发潜力 巨大,有望成为未来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
VS
气候变化影响
气候变化对河南的农业、水资源、生态系 统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农业方面,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作物生长季延长、病虫 害增多等;水资源方面,气候变化可能导 致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发等;生态系 统方面,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减 少、环境恶化等。
03
河南气温特征
河南省气候与农业概况参考资料
河南气候与农业概述赵方聪 2220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一班摘要:充足的光、热、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为河南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河南凭借气候优势和地理优势成为农业大省和主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但高频率,范围广,危害重的气候灾害气象也对农业经济带来了直接而又严重的影响,分析研究农业与气候的关系以及对气候灾害的不利影响的治理措施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参考了相关气候资源的研究,从河南地区的光照,太阳辐射,降雨量,蒸发量,湿润程度方面介绍河南气候特征并分析与气候形成有关的因素,描述了河南在此气候特征下形成的农业生产状况与气候的关系以及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应对气候灾害的主要预防治理措施。
关键词:气候特征农业特征灾害防治The summary relation between climate and agriculture in HenanZhao Fang cong 2220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the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Rural Regional DevelopmentAbstract:Adequate light,heat,water and fertile l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Henan。
Henan becomes a major agricultural province and the main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ase with the climatic and geographic advantages. However, high frequency, wide range and heavy damage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bring about a direct and serious impact on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汤阴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
汤阴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汤阴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是一个农业大县。
农业气象灾害对于农业生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汤阴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包括洪涝灾害、旱灾、冻害、风灾等。
针对这些灾害,农民和相关部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御措施,以减少损失,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洪涝灾害是汤阴县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洪涝灾害通常发生在雨水过多或者山洪暴发的情况下,对农作物和农田造成巨大的损失。
为了防范洪涝灾害,农民需要合理规划田间排水系统,及时疏通河道和排水渠,确保排水畅通。
还可以选择适生土壤的品种,提高土地的保水保肥能力,减少土壤侵蚀,降低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旱灾也是汤阴县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
旱灾发生后,不仅会造成农作物的枯萎,还会影响农田的土壤质量,造成严重的干旱灾害。
为了应对旱灾,农民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节水措施,包括合理施肥、选择耐旱品种、加强土壤管理等。
在水资源不足的地区,还可以考虑引进节水灌溉技术,利用雨水收集系统进行灌溉,以解决旱灾对农作物的影响。
冻害是汤阴县冬季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特别是在冬小麦生长期,一场大雪或者寒潮就可能给小麦的生长带来严重的影响。
为了应对冻害,农民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温措施,如翻耕秸秆、覆盖农膜、喷洒保温剂等,以提高作物的抗寒能力,减轻冻害对作物的危害。
风灾也是汤阴县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风灾通常伴随着龙卷风或者强烈的风暴,对农作物和果树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为了减少风灾的影响,农民可以搭建防风墙、固定果树和蔬菜大棚,加强果园和菜地的固定,以减轻风灾对农作物的损害。
针对汤阴县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农民和相关部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御措施,以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加强对农民的气象知识培训,提高农民对于气象灾害的认识和识别能力;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及时获取气象信息,制定科学的灾害防御方案;加强农业技术服务,提供相关技术指导和支持,帮助农民科学防灾。
希望汤阴县的农民和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汤阴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
汤阴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汤阴县位于河南省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
在农业生产中,气象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农业气象灾害更是常见的现象。
下面是汤阴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的介绍。
一、霜冻灾害霜冻灾害是指低温落霜,导致农作物叶片、枝干和果实等部分受伤或死亡的灾害。
汤阴县的霜冻期多在4月份初至5月份下旬,其中5月份下旬的霜冻期最为严重。
为了减轻农作物受灾损失,应采取以下防御措施:1. 预防为主。
在种植期间,应尽可能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抗冻性强的品种;合理调整种植时间,以避免最易遇到的霜冻期;在退热期后适时施肥,增强作物的抵御能力。
2. 加强管理。
在霜冻来临前,应加强作物的水肥管理,提高土壤的保温能力;晚稻收割后及时清除秸秆及作物残根,以免残留的作物成为霜冻的诱因。
3. 抗霜技术。
农民可以采取覆盖物资料、野火、吊塔等措施对作物进行保护,特别是对于果树等保护要及时。
二、干涸灾害干涸灾害是指由于气温高、风大、降水少等因素导致农田土壤干旱,从而使作物生长受阻或死亡的灾害。
在汤阴县,干旱多发生在夏季,对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影响较大。
预防和治理干涸灾害的具体措施如下:1. 节水灌溉。
在农田管理上,可以采用节水灌溉的方式,如滴灌和喷灌等;使用节水工具和资料,如低压微喷技术,实现灌溉当量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 灌溉调度。
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状况和作物需要量,制定科学的灌溉计划,避免给作物过度灌溉,浪费水资源。
3. 秸秆还田。
在作物收获时,应尽可能收集秸秆等农业残留资料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性能。
三、水涝灾害1. 排水灌溉设施的建设。
要加强排水设施的建设,如修建排水渠、坝塘、小型水库等,在确保灌溉的同时保证排水畅通。
2. 土地整治。
对于排水不良的耕地,必须进行土地整治,重新调整土地坡度和开渠引水,提高土壤透水性。
3. 改良作物品种。
选择适应湿地环境的作物品种,在栽种中注意排阴带、排水沟的设置,提高其防水能力。
汤阴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
汤阴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汤阴县位于河南省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城。
由于地处内陆地区,气候变化不稳定,加之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汤阴县的农业生产经常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
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汤阴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以便采取有效的防范和救助措施。
一、主要农业气象灾害1. 干旱:干旱是汤阴县气象灾害中最常见的一种,一旦发生,将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由于汤阴县地处内陆地区,降水分布不均匀,大部分地区都存在旱情的问题。
2. 暴雨洪涝:由于河南省东部地势低平,暴雨洪涝成为另一种常见的气象灾害。
暴雨的突然来临常常造成洪涝灾害,导致农田受损严重,甚至对农作物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 龙卷风:龙卷风虽然在汤阴县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对农田和农作物造成的破坏性后果极为严重。
4. 高温干热:夏季高温干热天气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明显,尤其是对小麦等作物的产量影响较为突出。
5. 冰雹:冰雹天气对农田和农作物造成的损失极为严重,一旦发生,将导致农作物几乎全部毁灭。
二、防御措施1. 加强农业气象监测:汤阴县政府应加强对农业气象的监测预警工作,建立健全气象监测设施和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准确地掌握气象变化。
2. 推广防灾减灾技术:加强对农民的气象知识培训,提高农民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积极推广和应用防灾减灾技术,如农田排水设施建设、水土保持措施等。
3. 提高农作物抗灾能力: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抗旱、抗涝、抗冰雹、抗热等能力,减少气象灾害对作物的影响。
4. 加强农田管理: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作,增加土地的保护性耕作和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减少暴雨灾害对农田的破坏。
5. 加强应急救助工作:建立健全灾害应急救助预案,提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一旦发生气象灾害,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救助工作。
6. 积极引导农民投保农业保险: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保险,降低气象灾害对农民的经济损失,提高农业生产的风险承受能力。
汤阴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
汤阴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
汤阴县是中国河南省的一个县,农业在当地是一个重要的产业。
然而,由于气候不稳定,农业经常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例如干旱、洪水和冰雹等。
因此,采取正确的防御措
施是非常重要的。
干旱是汤阴县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干旱会导致作物生长缓慢,收成减少,甚至
歉收。
为了应对干旱,农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土壤保水:通过在作物生长期间用草或秸秆覆盖土壤来减少水分蒸发。
合理灌溉:农民们需要灵活调整灌溉方式,根据天气条件和土壤湿度来决定灌溉时间
和量。
节约用水: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浪费水资源,例如修理漏水管道、使用节水器等。
洪水是另一个严重的气象灾害,在暴雨季节常常发生。
过度的洪水会对农民的耕田造
成重大损害,导致水稻无法收成。
因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预防洪水: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在低洼地区,采用淹水耐受性强的经济作物,例如菱角、睡莲等,以避免作物受到洪水影响。
加强排涝:加强排水设施的建设,并对既有的沟渠、水库进行维护和管理。
建设防洪设施:在洪水易发区域,贯彻河道堤防的建设,加强安全监控和管理,减少
洪水损失。
冰雹也是汤阴县的另一个主要气象灾害。
大冰雹大小不一,并拥有不同的破坏力。
对
于农民们来说,冰雹会损坏新植的庄稼、树木和其他农业设施。
因此,应当采取以下措
施:
建造抗冰网:农民可以在庄稼上建造抗冰网来避免冰雹对庄稼的破坏。
加强保护:加强庄稼、果树、灌木等对待冰雹的保护,例如在冰雹降落时使用遮阳网、秸秆等来保护农作物。
汤阴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
汤阴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汤阴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是汤阴县的支柱产业。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保障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需要加强对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了解,制定相应的防御措施。
一、主要农业气象灾害1. 干旱干旱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气象灾害之一。
在汤阴县,干旱往往是由于降水偏少、蒸发强烈和高温干燥等因素造成的。
干旱导致土壤水分不足,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降低产量。
2. 暴雨暴雨是另一种常见的气象灾害。
在汤阴县,暴雨往往伴随着雷电和强风等恶劣天气,对农作物造成直接损害。
暴雨还可能导致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对农田和房屋造成严重破坏。
3. 高温高温对农作物生长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长时间的高温天气会导致土壤水分蒸发加剧,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农作物枯死。
4. 冻害冻害是汤阴县农业生产的常见灾害之一。
在春季和秋季,突然的冷空气影响会对农作物造成冻害,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丰收。
5. 霜冻霜冻是指温度降至0℃以下,并伴有露水或者霜的天气现象。
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非常大,容易导致果树结果受损、菜叶枯萎、种植作物减产。
二、防御措施1. 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针对上述气象灾害,汤阴县应该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工作。
及时了解气象变化,提前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提醒农民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减少损失。
2. 合理规划农业生产针对干旱、暴雨、高温等灾害,汤阴县应该在农业生产中合理规划作物种植结构,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作物品种,降低灾害风险。
3. 加强水利建设对于干旱和暴雨灾害,加强水利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修建水库、水渠、排灌工程等设施,提高抗旱抗涝能力,保障农田水分供给。
4. 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是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重要手段。
采取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如合理施肥、密植、覆盖地膜、建立遮荫网等,提高作物产量和抗灾能力。
5. 加强农民培训通过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对气象灾害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提高抗灾意识和技能。
汤阴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
汤阴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汤阴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是典型的农业县,农业气象灾害时有发生。
该县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包括干旱、水涝、冰雹、霜冻、高温等。
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这些灾害是该县农业生产的关键。
一、干旱汤阴县气候干燥,极易产生干旱。
在旱季,气温高,蒸发强烈,降水较少,长时间无雨或稀疏雨,蒸发速度大于土壤吸水能力,易导致土壤干燥,农作物缺水,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因此,对于干旱天气,应采取以下措施:1. 建设水利设施。
汤阴县建设水利设施对农业发展尤其重要,可提高农田灌溉利用率和供水能力,调节水资源,缓解干旱缺水状况。
2. 合理选用作物。
在汤阴县,应优先选择抗旱性强的作物,如玉米、高粱、花生等。
3. 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土壤保湿能力,增加土壤肥力,调整施肥方案,提高作物抗旱能力,减少干旱对农业的影响。
二、水涝汤阴县地处山区,气候多变,降雨集中,易出现水涝灾害。
对于水涝,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 建设排水设施。
对于低洼地土地重点加强排水系统建设,减缓水涝程度并降低洪水影响。
2. 利用生态工程。
在土地开垦前合理规划、布置沟渠,配备水塘、坝、支梁等设备,通过复合防治等手段有效改善水土保持状况。
3. 种植耐涝作物。
在防止水涝的同时,可以选择适宜耐涝的作物,如水稻、芦笋、菖蒲等。
三、冰雹汤阴县的冰雹天气多发,对农业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
对于冰雹,应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防冰雹保护网。
冰雹主要发生在夏季,此时建立防冰雹保护网能有效减少冰雹对农作物的影响。
2. 做好田间察看。
在冰雹天气中,应及时在田间察看受到冰雹损伤的农作物,及时开展防护工作,采取合适措施防止冰雹对作物造成更大伤害。
四、霜冻汤阴县昼夜温差大,极易产生霜冻。
霜冻不仅会使作物变得枯黄,还会导致作物死亡。
因此,对于霜冻,应采取以下措施:1. 选择合适的作物品种。
汤阴县大部分地区都有一定的霜冻天气,选择抗寒性、抗冻性强的作物品种。
2. 做好生活区、畜牧区的防寒工作。
汤阴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
汤阴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汤阴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县,农业气象灾害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有效防范和应对农业气象灾害,需要对县域内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
一、汤阴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1. 干旱:汤阴县属于黄淮海平原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少,且分布不均。
在一些年份,干旱天气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2. 暴雨:夏季是暴雨多发的季节,暴雨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对农田、农作物造成严重损失。
3. 高温:夏季高温天气会导致农作物受热干旱,生长受阻,产量减少,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4. 冻害:汤阴县冬季气温较低,冻害对冬季农作物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1. 抗旱技术:加强土壤水分管理,提高农田的蓄水能力,合理施肥、浇水,提高作物抗旱能力。
2. 防洪排涝:加强河道清淤,加固堤坝,修建排水系统,提高农田排水能力,有效应对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
3. 防暑降温:采取遮荫、喷水降温等措施,保护农作物免受高温伤害。
4. 防冻保暖:冬季采取覆盖物、增施有机肥等措施,保护冬季农作物免受冻害。
5. 防风固土:加强栽植、培育抗风树木,利用风帘等工具,保护农作物免受风灾。
以上措施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农业生产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方案,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抗灾能力。
三、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服务要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信息服务,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引导农民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通过建设气象监测站点、增加气象探测设备,加强对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测准确性。
四、加强技术培训和政策支持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气象灾害的认识和防御能力。
制定相关政策,为农民提供灾害风险补偿和公共气象服务保障,减轻农业气象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五、形成多方合作应对气象灾害各级政府部门、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企业、以及农民组织等,应加强合作,形成多方合作应对气象灾害的工作机制,共同应对气象灾害带来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气侯概况及农业气象灾害的防治
摘要:河南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一般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
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
年降水量从北到南在550~1295 mm之间。
一般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适宜多种农作物及果树、林木生长,但气候的异常变化又常常产生干旱、洪涝、大风等各种气象灾害,对经济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本文主要分析了河南省的气象概况及干旱、洪涝、大风主要的三种危害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并提出应对这些气象灾害的预防办法。
关键词:河南省气候农业气象灾害防治
1.气候概况
1.1气温
河南四季分明,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温的年变化特点是:冬冷夏热,春秋适宜,四季变化显著。
据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2. 8~15. 5℃(1971~2000年,下同)。
1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月平均气温为0. 4℃; 7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月平均气温为26. 9℃;春季(3~5月)气温回升较快,月平均递升5. 1 ~7. 2℃;秋季(9~11月)气温下降急,月平均递减5. 7~7. 1℃。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略)呈正态状。
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3. 4℃(1972年6月11日,临颍县),但出现极少,自1971年以来仅出现过一次。
极端最高气温大部分出现在7月份。
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3. 6℃(1976年12月26日,林州市),由南向北递减,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2~2月, 1月份出现得最多。
1.2降水
河南省降水量的时间分布很不均匀: 53%的降水分布在6、7、8三个月, 7月份最多,为169. 7 mm,占全年的23. 0%; 12月份最少,只有11. 6 mm,仅占年降水量的1. 6%。
四季分布是:春季降水量为149. 7 mm,占年降水量的20%;夏季为391. 6 mm,占年降水量的53%;秋季为156. 4 mm,占年降水量21%;冬季仅有41. 4 mm,占年降水量的6%。
太阳辐射的季节差异、河南省地理条件以及大气环流变化的不同,是造成雨量分布不均的原因。
春季北进的雨带缓缓来迟,形成干旱少雨;夏季正处于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大大增加;秋季正处于季节交替之际,秋高气爽,秋雨稍多;冬季因受大陆吹向海洋的干燥、寒冷的偏北风影响,降水稀少。
1. 3日照
日照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先决条件。
光照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植物的化学成分和收获量,日照时间的长短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极大的影响。
据统计,河南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13. 3 h, 5、6月份日照时数最长,分别为220. 0 h和214. 8 h,日照百分率只在冬春交替时略低,年平均达47. 7%。
1. 4霜期
据统计,初霜日一般出现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最早出现在10月20日(栾川),最晚出现在11月14日(西峡);终霜日一般出现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最早出现在3月18日(潢川),最晚出现在4月16日(栾川)。
多年平均初、终霜间的日数为148. 2天,最长为176. 2天,最短为125. 3天。
平均无霜日为216. 8天,最长达242. 7天,最短为188天。
2.农业气象灾害
2. 1干旱
2.1.1 干旱概况分析
干旱是河南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成灾程度重的农业气象灾害。
干旱主要有春早、夏伏旱和秋旱。
最严重的是春旱,由于年内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前一年11月到第二年3月降水量只占全年降水量的14%,而春季气温回升快,大风日数多,蒸发量大,使春旱加剧。
所以,河南有“十年九旱”、“春雨贵如油”之说。
如2010年12月29日至2011年1月8日,全省仅豫西南、豫西局部地区出现了1~2mm降水。
大面积的干旱导致小麦受旱面积达1600 多万亩,其中重旱170 多万亩,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1.2 干旱农业防治措施
由于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干旱的预防尤为重要。
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印度、巴西都是干旱较为严重的国家,依据各国的预防办法提出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1、将工作重点放在防灾减灾工作上,为了减轻因旱灾给农业造成的损失,还提供作物保险及提供旱灾福利补贴。
2、培育能够在极端干旱条件下存活并生长的转基因作物。
3、把干旱作为一种成本风险来考虑,同时政府以提高社区的自我适应力和恢复力为目标,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4、实行南水北调,将南方充足的水分调至北方解决旱情。
5、发挥管、井、渠、塘小型灌溉作用的同时,加速大中型灌溉工程建设;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农田灌溉,在一些易干旱而又缺少灌溉的地区,主要通过土地整治,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和布局,抵御干旱。
2.2洪涝
2.2.1 洪涝概况分析
河南降水具有年际变化大、地区和时间分配过于集中等特点,因而易出现雨涝灾害。
洪涝灾害是在排水系统不畅的情况下,由于在短时间内降水量大而所造成的一种雨害。
它可以破坏道路,冲坏石坝。
据统计,全省30年共出现暴雨281. 1次,集中在7、8月份,最早出现在3月,最晚出现在11月。
河南省丘陵山地面积大,沟壑纵横,且森林草原覆盖率低,一遇暴雨,轻则冲毁粮田,重则人畜伤亡,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
2.2.1 洪涝灾害的农业预防措施
1、通过水利和水土保持工程减少涝害的发生。
2、实行深沟、高畦耕作,可迅速排除畦面积水,降低地下水位,雨涝发生时,雨水及时排出。
3、洪涝发生前,如作物接近成熟,应组织力量及时抢收,以免洪涝损失。
4、洪涝灾害发生过程中,要利用退水清洗沉积在植株表面的泥沙,同时要扶正植株,让其正常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尽快恢复生长。
5、洪涝灾害过后,必须迅速疏通沟渠,尽快排涝去渍。
还要及时中耕、松土、培土、施肥、喷药防虫治病,加强田间管理。
2.3大风
2.3.1 大风概况分析
大风是河南省灾害性天气之一。
近30年来,河南省平均风速为2. 3 m /s,平均大
风(≥17 m /s)日数为7. 2天,主要出现在12~5月。
其中春季大风频率高,平均风速2. 7 m /s。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风是个有益因素。
只有在良好的通风条件下,才能及时供给植株二氧化碳以保证光合作用正常进行;若风速≥12 m /s,就会对农作物产生危害,大风不仅使土壤水分丧失较快,容易引起农作物植株倒伏,而且损坏通信设施,风速越大则危害越重。
如1983年7月28日发生在豫东宁陵的大风,最大风速35. 3 m /s,刮断、刮倒电线杆100余根,电话线10路中断,刮倒大小树木1000余棵, 667公顷农作物受灾减产。
2.3.1大风农业防治措施
针对大风降温的特点,迅速启动相关应急预案,落实各项防御措施。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载体,广泛宣传防范大风降温天气的技术措施。
抓紧加固蔬菜大棚、日光温室等设施,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将灾害信息通知相关人员,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确保农业安全生产。
3结论
从上述内容可知,河南省的气候条件较为多变,适合小麦玉米等北方农作物的种植。
而干旱、洪涝、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则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应加强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报,做好灾前预防灾后治理,最大程度的减轻农业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