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学题库11版(计算题)
交通工程学题库11版(计算题)
![交通工程学题库11版(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cad8f68549649b6648d747b7.png)
1、已知行人横穿某单行道路所需的时间为9秒以上,该道路上的机动车交通量为410辆/小时,且车辆到达服从泊松分布,试问:①从理论上说,行人能横穿该道路吗为什么②如果可以横穿,则一小时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有多少(提示:e=,保留4位有效数字)。
解:①从理论上说,行人不能横穿该道路。
因为该道路上的机动车交通量为:Q=410Veh/h ,则该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41036003600Q h t Veh ,而行人横穿道路所需的时间t 为9s 以上。
由于-t h ()<t(9s),因此,所有车头时距都不能满足行人横穿该道路所需时间,行人不能横穿该道路。
②但由于该道路上的机动车交通量的到达情况服从泊松分布,而不是均匀分布,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一个t h 都是。
因此,只要计算出1h 内的车头时距t h >9s 的数量,即可得到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
按均匀到达计算,1h 内的车头时距有410个(3600/),则只要计算出车头时距t h >9s 的概率,就可以1h 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
负指数分布的概率公式为:3600/)(Qt t e t h P ->=,其中t=9s 。
车头时距t h >9s 的概率为:025.136009410718.2718.2)9(-÷⨯-=>=t h P =1h 内的车头时距t h >9s 的数量为:3588.0410⨯=147个答:1h 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为147个。
2、某信号控制交叉口周期长度为90秒,已知该交叉口的某进口道的有效绿灯时间为45秒,进口道内的排队车辆以1200辆/小时的饱和流量通过交叉口,其上游车辆的到达率为400辆/小时,且服从泊松分布,试求:1)一个周期内到达车辆不超过10辆的概率;2)周期到达车辆不会两次停车的概率。
解:题意分析:已知周期时长C 0=90 S ,有效绿灯时间G e =45 S ,进口道饱和流量S =1200 Veh/h 。
交通工程复习题
![交通工程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339c60f4afe04a1b171de5c.png)
《交通工程》复习题(总1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交通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工程技术科学诞生于()A.1921年年年 D. 1981年2.世界上最先创办交通工程(道路交通)专业的学校是()A.哈佛大学 B.京都大学 C.牛津大学 D. 同济大学二.多项选择题1.交通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领域是( )A.公路 B.城市交通 C.综合运输 D.道路交通2.以下是交通工程学的研究方向的是( )A.工程 B.教育 C.法规 D.环境 E.能源3.下列是交通工程学的特点的是( )A.系统性B.综合性C.交叉性D.社会性E.超前性F.动态性4.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 )A.人B.车C.路D.环境三.简答题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是什么其研对象和研究目的分别是什么交通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试述交通工程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交通工程学的性质及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是什么从我国目前的交通现状和国外交通工程的发展进程来看,你认为我国交通的发展方向应如何当前应着力解决哪些问题交通工程学与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有什么联系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谈谈交通工程学与你的工作有哪些联系交通工程学对你的工作有什么指导作用第二章交通特性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_________时间是驾驶员控制汽车行驶性能最重要的因素()A.知觉 B.判断 C.知觉—反应 D. 感应2.各种感应器官中给驾驶车辆中的驾驶员提供信息最多的是()A.听觉 B.触觉 C.视觉 D. 嗅觉3.各种感应器官中给驾驶车辆中的驾驶员提供信息最多的是()A.听觉 B.触觉 C.视觉 D. 嗅觉4.利用中央分隔带把车行道一分为二,分向行驶。
这种道路称为()A.一块板 B. 二块板 C. 三块板 D. 四块板5.一般来讲,驾驶员开始制动前,最少需要()s的知觉——反应时间A. C.6.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的所需总时间之比,是指()A.行驶车速 B.行程车速 C.区间车速 D.运行车速7.某双向道路,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分别为400辆/小时和600辆/小时,该道路的方向不均匀系数K D应为()A.40% B.60% C.50% D.%8.关于第85%位车速和第15%位车速,正确的是( )A.第85%位车速是指在行驶的全部车辆中有85%未达到的车速B.第15%位车速是指在行驶的全部车辆中有15%达到的车速C.第85%位车速用于确定观测路段的最大限制车速D.第15%位车速用于确定观测路段的最大限制车速9.AADT指()A.平均日交通量 B. 平均工作日交通量C. 年平均日交通量D. 年平均工作日交通量10.在交通管理上用做路段的最高限制车速是()A.15%位车速 B. 50%位车速 C. 第30位小时车速 D. 85%位车速11.由各种交通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干扰而引起的延误称为()A.运行延误 B. 停车延误 C. 固定延误 D. 干扰延误12.某双向两车道乡间公路,2002年3月20日测得三月份星期一平均日交通量为15800辆/日,月变系数为,星期一的日变系数为,第30位小时系数为%,方向不均匀系数为,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需________A.不需扩建 B.至少修建4车道C.至少修建3车道 D.至少修建5车道二.多项选择题1.汽车的动力性主要表现的三个方面是( )A.最高车速 B.通过性 C.加速时间 D.爬坡能力 E.稳定性2.汽车的制动性能包括( )A. 制动效能B.制动力C. 制动时汽车方向稳定性变窄D.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3.行人的过街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汽车交通量 B.街道宽度 C.行人心理因素 D.绿灯时间 E.绿性比4.城市道路按其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分为( )A.快速路 B.主干路 C.支路 D.次干路 E.一级道路5.分析交通量的特性分析,一般从()方面进行分析A.时间分布 B.空间分布 C.构成 D.延误6.下列指标反应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的是()A.城乡分布 B.路段上的分布 C.方向分布D.车道上的分布三.简答题驾驶员的交通特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它与交通安全有何联系驾驶疲劳的因素有哪些驾驶疲劳与肇事的关系是什么影响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因素有哪些汽车的动力性能指的是什么汽车的制动性能包括哪几方面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有何不同和公路相比,城市道路的特点主要有哪些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分几种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是什么城市道路系统常见类型是什么行车道宽度是如何确定的什么是道路的平面线形其构成要素是什么什么是视距分几种什么叫视野什么叫隧洞视如何避免隧洞视道路交通的要素是什么试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151ea4b172ded630a1cb632.png)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一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1、尽管各国学者对交通工程学的理解、认识不完全一样,但在两个方面是基本共同的:交通工程学是从分化出来的,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交通工程学主要解决道路交通系统中的科学问题。
2、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包括、、和。
3、汽车基本特性包括:、、和。
4、交通量是一个随机数,的交通量都是变化的。
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之为。
5、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全部车辆的15%是在此车速以下行驶,此速度称为,可用此车速作为道路的。
6、出行分布一般指各交通小区相互间的人或车的。
7、交通设施从广义上被分为与两大类。
8、高速公路通常均采用,不控制进入的汽车车道公路路段在平原微丘的地区采用,在重丘山岭地形及在近郊采用。
9、交通标志的三要素是。
10、人们通常称交通工程学科为“五E”学科,“五E”指的是:、、、、。
11、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从、、和等几个方面体现。
12、根据美国的研究,第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13、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有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此速度称为,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
14、设计小时交通量是作为的每小时交通量。
15、OD调查,是一项了解交通的和在有关区域里所做的调查。
16、M/M/N排队系统是指、、 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
17、不控制进入的汽车双车道公路路段采用,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采用。
18、交通标志分为和两大类。
19、城市公共交通站点分为:、和中间停靠站三种类型。
20、根据服务对象划分,停车场可分为:和。
二、名词解释1、交通工程学;2、高峰小时交通量;3、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4、临界车速;5、车头时距;6、道路通行能力;7、交通量;8、高峰小时系数;9、设计车速;10、车头间距;11、服务水平;12、道路交通安全度;三、简答题1、我国近期交通工程学科需重点研究的问题有哪些2、简单叙述交通量的空间变化规律。
交通工程学题库11版
![交通工程学题库11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9bbfabccbff121dd3683c9.png)
1、已知行人横穿某单行道路所需的时间为9秒以上,该道路上的机动车交通量为410辆/小时,且车辆到达服从泊松分布,试问:①从理论上说,行人能横穿该道路吗为什么②如果可以横穿,则一小时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有多少(提示:e=,保留4位有效数字)。
解:①从理论上说,行人不能横穿该道路。
因为该道路上的机动车交通量为:Q=410Veh/h ,则该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41036003600Q h t Veh ,而行人横穿道路所需的时间t 为9s 以上。
由于-t h ()<t(9s),因此,所有车头时距都不能满足行人横穿该道路所需时间,行人不能横穿该道路。
②但由于该道路上的机动车交通量的到达情况服从泊松分布,而不是均匀分布,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一个t h 都是。
因此,只要计算出1h 内的车头时距t h >9s 的数量,即可得到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
按均匀到达计算,1h 内的车头时距有410个(3600/),则只要计算出车头时距t h >9s 的概率,就可以1h 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
负指数分布的概率公式为:3600/)(Qt t e t h P ->=,其中t=9s 。
车头时距t h >9s 的概率为:025.136009410718.2718.2)9(-÷⨯-=>=t h P =1h 内的车头时距t h >9s 的数量为:3588.0410⨯=147个答:1h 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为147个。
2、某信号控制交叉口周期长度为90秒,已知该交叉口的某进口道的有效绿灯时间为45秒,进口道内的排队车辆以1200辆/小时的饱和流量通过交叉口,其上游车辆的到达率为400辆/小时,且服从泊松分布,试求:1)一个周期内到达车辆不超过10辆的概率;2)周期到达车辆不会两次停车的概率。
解:题意分析:已知周期时长C 0=90 S ,有效绿灯时间G e =45 S ,进口道饱和流量S =1200 Veh/h 。
交通工程学计算题
![交通工程学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284ea9a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4.png)
以下是交通工程学计算题示例,涉及到交通流理论和交通工程设计等方面:
1.计算一个道路段的通行能力:
给定一个道路段的长度为1000米,宽度为20米,每条车道的车道宽度为3米,车道数为3,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
要求计算该道路段的通行能力。
2.计算交叉口的延误时间:
给定一个交叉口,南北方向的车流量为2000辆/小时,东西方向的车流量为1500辆/小时,每个方向有2条车道。
车辆平均速度为40公里/小时,交叉口的车道宽度为3米,车道数为4。
要求计算交叉口的延误时间。
3.计算停车视距:
给定一个道路段的长度为100米,路面宽度为12米,车道宽度为3米,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
要求计算在该道路段上行驶的车辆的停车视距。
以上计算题示例涉及到交通工程学的多个方面,需要结合交通流理论和工程设计的知识进行解答。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8105fca5022aaea998f0fb3.png)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一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1、尽管各国学者对交通工程学的理解、认识不完全一样,但在两个方面是基本共同的:交通工程学是从交通运输工程学分化出来的,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交通流,交通工程学主要解决道路交通系统中的科学问题。
2、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包括驾驶员、乘客、和行人。
3、汽车基本特性包括:设计车辆尺寸、动力性能、和制动性能。
4、交通量是一个随机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交通量都是变化的。
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之为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特性。
5、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全部车辆的15%是在此车速以下行驶,此速度称为第15%位车速,可用此车速作为道路的限制最低车速。
6、出行分布一般指各交通小区相互间的人或车的出行数。
7、交通设施从广义上被分为连续流设施与间断流设施两大类。
8、高速公路通常均采用二级服务水平,不控制进入的汽车车道公路路段在平原微丘的地区采用二级服务水平,在重丘山岭地形及在近郊采用三级服务水平。
9、交通标志的三要素是颜色、形状和符号。
10、人们通常称交通工程学科为“五E”学科,“五E”指的是:工程(Engineering)、法规(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能源(Energy)、环境(Environment)。
11、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从视力、视野、和色感等几个方面体现。
12、根据美国的研究,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13、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有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此速度称为第85%位车速,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限制最高车速。
14、设计小时交通量是作为道路设计依据的每小时交通量。
15、OD调查,是一项了解交通的发生和中止在有关区域里所做的调查。
16、M/M/N排队系统是指泊松输入、负指数服务分布、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
17、不控制进入的汽车双车道公路路段采用三级服务水平,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
交通工程计算题
![交通工程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00307165561252d380eb6eec.png)
名词解释1. 第30小时交通量指一年中8760个小时交通量按大小顺序排列,从大到小序号第30的那个小时交通量。
2. 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时段和道路、交通、管制条件下,人和车辆通过车道或道路上的一点或均匀断面的最大小时交通量。
3. 流率是指把不足1h的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指定地点或断面的车辆数经过等效转换得到的单位小时的车辆数。
4. 交通延误是行驶在路段上的车辆由于道路环境、交通管理与控制及其他车辆的干扰等因素的影响而损失的时间。
5. 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内部的运行条件及其影响驾驶员与乘客感受的一种质量标准。
6. 交通量又称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指定地点或断面的车辆数。
7. 行程时间是指车辆驶过道路某一路段所需的总时间,包括行驶时间和延误时间。
8. 车头间距是指一条车道上前后相邻车辆之间的距离,用车辆上有代表性的点来测量。
9.交通工程学是以人为主体、以交通流为中心、以道路为基础,将这三方面的内容统一在交通系统中进行研究,综合处理道路交通中人、车、路、环境之间时间和空间关系的学科。
10. 车头时距是前后两辆车通过车行道上某一点的时间差,用车辆上有代表性的点来测量。
11. 区间平均车速是指某路段的长度与通过该路段所有车辆的平均行程时间之比。
点速度:指车辆经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断面的瞬时速度。
交通流密度:是指某一瞬间,单位长度道路上存在的车辆数填空,1、完成交通运输任务需要的三个要素是路线、载运工具、枢纽站。
2、驾驶员视觉特性中的视力包括静视力、动视力和夜视力。
3、驾驶员从发现紧急情况到把右脚移到制动踏板上所需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
4、描述交通流的宏观参数分别是流量、速度和密度。
5、道路交通系统的研究对象是交通流。
6、道路交通系统的研究目标是安全、畅通。
7、平面交叉口的交错点有分流点、交汇点、冲突点。
8、描述交通流的微观参数有车头时距和车头间距。
9、交通调查的主要对象是车流。
10、五大运输方式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
交通工程自测试题+部分答案
![交通工程自测试题+部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fd970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45.png)
交通工程自测试题+部分答案一、填空题1、交通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横断科学,通常称为五E科学,五E 分别指工程Engineering 执法Enforcement 、教育Education 、环境Environment 、能源Energy 。
2、时间平均车速是地点车速的__ 算术平均值,空间(区间)平均车速是地点车速的__ 平均值___ __。
3、高峰小时系数是___高峰小时_ _交通量___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_交通量之比。
4、服务水平的等级通常用V/C来评定,V/C代表___最大服务流量和_基本通行能力_ __之比。
5、汽车的动力性能包括__最高车速、加速度或加速时间、最大爬坡能力。
6、一个区域的路网密度等于___该区域内道路总长和该区域的总面积_之比。
7、交通量的调查是在固定地点、固定时段内的车辆数量调查。
其调查方法包括___区域交通量调查、小区边界线交通量调查、核查线调查、特定地点或专项交通量调查__等。
8、交通流的分布具有随机性,描述这种随机性的统计规律的方法有两种:即离散型分布和连续型分布。
9、高速公路与其他道路相比,其事故率_ 低、事故严重性___。
10、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主要从_视力_ 、视野、色感__等几个方面来考察。
11、汽车的动力性能包括_最高车速、加速度或加速时间、最大爬坡能力____ 。
12、交通量是一个随机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交通量都是变化的。
即交通量具有_时空分布_ _特性。
13、提高交通安全的途径有___ 、、。
14、常用的区间车速的调查方法有__人工测定法、使用测速仪器测定速度、车辆感应器测速。
15、在交通工程领域中最常见的交通流理论包括__跟驰理论___ 、交通波理论、车辆排队理论。
二、概念/名词解释1、交通量;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2、停车时间延误;指车辆在实际交通流条件下由于该车本身的加速,减速或停车而引起的时间延误,即与外部干扰无关的延误。
交通工程学试题11
![交通工程学试题11](https://img.taocdn.com/s3/m/391324ae71fe910ef12df8ad.png)
页眉内容交通工程学试题A卷1、客车根据长度分类。
2、从远处辨认颜色的顺序:红、黄、绿。
3、绿信比(P217)4、OD调查中O代表____起点________,D代表___________。
(P178)三、名词解析(共20分)1、服务水平:是衡量交通流运行条件以及驾驶员和乘客所感受的服务质量的一项指标。
2、高峰小时流率:用高峰小时内某高峰时段的交通量推算得到的小时流率。
(p46)3、道路通行能力:道路的某一断面在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4、设计车速:是指在道路、交通、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设计特点控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
5、第30小时交通量: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序号第30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
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解:(P43)第一个月:MADT=65852/31=2124,其他月份如下表所示一年交通量为AADT=/365=2397第一个月:K月=AADT/MADT=2397/2124=1.13,其他月份如下表所示2、某高速公路入口设有一个收费站,单向车流量300辆/h,车辆到达是随机的,收费员平均每10秒钟完成一次收费并放行一辆汽车,符合负指数分布,试估算在收费站排队系统中的平均车辆数、平均排队长度、平均等待时间、平均消耗时间。
解:(P、122)这是一个M/M/1系统,λ=300辆/h,μ=3600/10=360次/h。
ρ=λ/μ=300/360=0.83<1, 这是一个稳定的系统。
系统中的平均车辆数:n=ρ/(1-ρ)=λ/(μ-λ)=300/(360-300)=5(辆)平均排队长度:q=ρ^2/(1-ρ)=n *ρ=5 x 0.83=4.15 (辆)系统中的平均消耗时间:d=1/(μ-λ)=n/λ=5/300 小时=60 ( 秒)排队中的平均等待时间:w=d-1/μ=60-10=50 (秒)3、某高峰小时测得的连续四个15min时段的交通量分别为510辆/小时、470辆/小时、520辆/小时、490辆/小时·····求高峰小时交通量Q和15min高峰小时系数PHF。
交通工程学题库.doc
![交通工程学题库.doc](https://img.taocdn.com/s3/m/8c91082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6a.png)
交通⼯程学题库.doc填空题1、交通运输系统由5种运输⽅式(⼦系统)组成,即铁路、公路、⽔路、航空、管道°完成交通运输任务必须有3个基本要素,分别是路线、载运⼯具、枢纽站。
(6分)2、我国学者认为:交通⼯程学只有将⼯程、教/ 、法规、环境、能源5个⽅⾯综合考虑,才能保证⼈、车、路之间合理的时空关系,因此常常被⼈们称为“5个£”学科。
(4分)3、交通⼯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中包含“交通特性”的研究。
“交通特性”主要研究⼈、车辆、道路、交通流的交通特性。
(2分)4、交通流的交通特性主要是研究宏观交通流参数流拍、速度、密度特征及其在时空环境中的相互关系和微观交通流参数车头时距、车头间距的时空分布。
(4分)5、交通⼯程学是以⼈(驾乘⼈员和⾏⼈)为主体、以交通流为中⼼、以道路为基础,将三⽅⾯的内容统⼀在交通系统中进⾏研究,综合处理道路交通系统中⼈、车、路、环境四者之间的时空关系的学科。
⽬的是提⾼通⾏能⼒和运输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消耗和对环境的危害,达到安全、通畅、经济、舒适和低公害。
(8分)6、在城市交通需求预测中,⼈们常常采⽤“四阶段论模式”,四阶段分别指:交通发⽣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式划分、交通量分配预测。
请列举两个在交通分布预测中常⽤的预测模型:增长系数⽤、重⼒模型法、修正重⼒模型法。
(6 分)7、驾驶员的信息处理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感知阶段、分析处理阶段(或者“识别和判断阶段”)、操作反应阶段。
(4分)8、机动车的交通特性主要体现在:动⼒性能、制动性能、通过性能、机动性能和稳定性能等5个⽅⾯。
⽽⾮机动车的交通特性主要体现在:短程性、动态平衡性、⾏进稳定性、动⼒递减性、爬坡性能和制动性能等6个⽅⾯。
(4分)9、根据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可以把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道、次⼲道和⽀路等四类。
根据国家《公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按⾏政等级可以把我国的公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专⽤公路等五个等级。
交通工程学 复习题题库及答案
![交通工程学 复习题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57063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8a.png)
一、填空题1. 交通量是一个随机数,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交通量都是变化的,即交通量具有时空分布特性。
2.高峰小时系数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3.汽车的动力性能包括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能力。
4.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主要从视力、视野、色感来考察。
5.方向分布系数KD是反映一条道路上往返两个方向的交通量不平衡现象。
6.交通量随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特性称为空间分布特性。
7、高峰小时流量比指高峰小时交通量与该天全天交通量之比。
8、交通量时变图的特征一般呈马鞍形。
9、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包括驾驶员、乘客和行人。
10、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作业引起的身体上的变化、心理上的疲劳以及客观测定驾驶机能低落的总称。
11.心理空间是指人们在自己周围划出的, 确定为自己领域的部可见区域。
12、最高车速是指在良好的水平路段上, 汽车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
13.最大爬坡能力用汽车满载时第一档在良好的路面上可能行车的最大爬坡度。
14.汽车制动性能主要体现在制动距离或制动减速度上。
15.方向稳定性是指制动时不产生跑偏、侧滑及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
16.自行车流的交通特性包括群体性、潮汐性、离散性、赶超型、并肩或并行骑行、不易控制。
17、一个区域的路网密度是衡量道路设施数量的一个基本指标, 一个区域的路网密度等于该区域内道路总长与该区域的总面积之比。
18、道路结构的基本部分是路基、路面、桥涵。
19、道路线形是指一条道路在平、纵、横三维空间中的几何形状。
20、典型的公路网布局有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叉形等。
21.典型的城市道路网布局有棋盘形、带状、放射形、放射环形等。
22、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 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23.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之为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特性。
24.临界车速对于选择道路等级具有重要作用。
25.临界车速对于选择道路等级具有重要作用。
《交通工程学》期末考试试题
![《交通工程学》期末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59ad8cb26fff705cc170ad7.png)
《交通工程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判断题(正确的在后面括号内写“T ”,错误的在后面括号内写“F ”,每小题1分,共10分)1.交通量是一个随机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交通量都是变化的。
( )2.当车辆的到达服从泊松分布时,车头时距则服从负指数分布;反之结论也成立。
( ) 3.车流密度随车流量的增加而减少。
( )4.道路交通污染主要包括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几个方面。
( ) 5.随着行车速度增大,驾驶员的注视点随之远移。
( )6.车流比较拥挤、自由行驶机会不多的车流,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到达的车辆数服从泊松分布。
( )7.由于外界因素干扰导致交通流周期性的中断,形成间断流。
( ) 8.跟驰理论描述了跟驰车辆的加速度与两车速度差的函数关系。
( ) 9.行使速度不高于行程速度。
( )10.路网中的某一路段,当交通量达到道路的通行能力时,车速接近于零。
(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设M/M/1系统中,顾客平均到达率为λ,平均服务率为μ,则利用系数ρ为( )。
A. ρ=λ/μB. ρ=λ-μC.ρ=λμD.ρ=λ+μ2. 交通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工程技术科学诞生于( ) A . 1930年 B. 1921年 C.1980年 D. 1981年3.道路交通标志中采用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的通常是( )。
A.警告标志 B. 禁令标志 C. 指示标志 D. 辅助标志4.某路段长度为450米,有5辆小汽车(平均车长4m ),9辆大汽车(平均车长10m ),计算道路的空间占有率Rs 是( )。
A .34.4% B.24.5% C. 24.4% D.24%5. 交通密度(K )和交通速度(V )的直线关系模型适用的交通条件是( )。
A .限塞流 B.车流密度大 C.自由流 D. 车流密度适中6.道路处于理想条件下,标准车辆以最小的车头间距连续行驶通过的车辆数称为道路的( )通行能力。
交通工程学计算题
![交通工程学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e83c678183d049649b665834.png)
1.某测站测得的连续各5min 时段的交通量统计数如表, 求5min 和15min 的高峰小时系数。
某路段高峰小时以5min 为时段交通量统计表解:从统计表可知由表知8:25~8:30为最高5min,故最高15min 交通量为8:20~8:35,故2.已知某公路上畅行速度V f =80km/h,阻塞密度K j =105辆/km ,速度-密度用直线关系式,求(1)在该路段上期望得到的最大流量?(2)此时所对于的车速是多少?解:从统计表可知 路段公路流量为当车流量K=105/2时, 此时3.某公路需进行拓宽改建,经调查预测其在规划年内平均日交通量为50000辆小汽车/日,设计小时系数K =17.86X -1.3-0.082,X 为设计小时时位,取一个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1500辆小汽车/小时,试问该公路需修几车道?解:设计小时时位X=30,则设计小时交通量为车道数为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至少需要5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才能达到设计交通量,但考虑到车道双向设置,则需双向6车道。
1071101181041061151201111111121141185min交通辆8:55~9:008:50~8:558:45~8:508:40~8:458:35~8:408:30~8:358:25~8:308:20~8:258:15~8:208:10~8:158:05~8:108:00~8:05统计时间=118+114+112+111+111+120+115+106+104+118+110+107=1346veh/h 小时交通量51346PHF = =0.9312012⨯151346PHF = =0.963494⨯f j(1)80(1)105K K V V K =-=⨯-22f ()80()105jK K Q V K K K =-=⨯-2max 105(105/2)80[]2100veh/h2105Q =⨯-=105/280(1)40km/h105V =⨯-=-1.317.86-0.0820.1326K X ==DHV=AADT 500000.13266629.85veh/h K ⨯=⨯=DHV 6629.85= 4.421500n C ==单4.在一条24km 的公路路段起点断面上于6分钟内测得100辆汽车,车流是均匀连续的,车速V=20km/h ,试求:流量Q 、平均车头时距h t 、平均车头间距h d 、密度K 以及第一辆车通过该路段所需的时间。
交通工程学_习题集含答案
![交通工程学_习题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6ebb54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2.png)
《交通工程学》课程习题集一、填空题11.现场调查的具体内容有(),(),路,环境,时空区位和后果。
2.交通事故统计的依据是大量的事故档案及有关资料,统计分析方法一般有()与()。
3.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一般分为()和()两类。
4.交通事故预测的主要要求有科学、简明、()和()。
5.交通事故预测,按预测的范围可分为宏观预测和微观预测;按预测的结果可分为()和O。
二、名词解释题6.交通量7.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特性8.高峰小时交通量9.交通量的构成10.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11.停车延误12.服务水平13.理论通行能力14.实际可能通行能力15.设计通行能力16.交通规划17.路边停车场地18.路外停车场地19.交通管理20.交通控制21.道路交通法规22.信号相位23.最佳周期时间24.相对相位差25.绝对相位差26. 交通事故27. 现场调查28.交通事故预测29.道路景观第1页共10页30.噪声三、计算题31.某公路需要进行拓宽改建,经调查预测得该公路在规划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50000 辆小汽车/日,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K=0.15,取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1500辆小汽车 /ho 问该公路该修几条车道?32.已知某公路上畅行速度% =80km/h,阻塞密度K. =105辆/km,速度-密度用直线关系式。
求⑴在该路段上期望得到的最大流量?(2)此时所对应的车速是多少?33.据统计某交叉口有25%的骑自行车的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交警拦住与人问话、求其中2人有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概率是多少?34.在具有左转车道的交叉口入口,设置了专供左转的信号灯,每周期到达交叉口的车辆平均是20辆,其中有25%是左转弯。
问在某一已知的周期将不使用左转弯信号灯的概率是多少?35.某交叉口的10年统计结果,平均每年事故3次,问在此交叉口明年将有5次交通事故的概率是多少?36. 一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主要道路的双向交通流量为1500辆/h,车辆的到达符号泊松分布。
交通工程试题及答案
![交通工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2a1a4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78.png)
交通工程试题及答案(2011-11—25 08:40:03)分类:试卷题库标签:交通运输交通量交通设施主干道车速教育交通工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与问答题,共7题(60%)1)判断(对下面各题的正误作出判断,正确的用“O”表示,错误的用“X”表示)(10%)交通工程即是与交通运输有关的工程。
()当城市交通出现阻塞时首先应扩建交通设施。
()交通流流量、速度、密度基本关系模型中的速度为地点速度。
()若道路某处的流量小于通行能力,则其交通状态是通畅的。
()⑤城市里主干道密度越大,则城市道路交通越趋通畅. ()2)何为交通规划?交通设施的建设规模是如何确定的? (10%)3)何谓交通期望线?交通需求预测的“四步骤”模型是何含义?每个步骤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0%)4)城市道路可分为哪几个等级(不少于4类)?它们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它们应该的密度顺序如何? (10%)5)试解释行程时间、空间平均车速及饱和度之概念,并说明饱和度出现大于1的情况。
(10%)6)何为设计小时交通量?确定的理由是什么?(5%)7)高速道路常采取车速限制措施,试给出常用的最高和最低限制车速的确定方法. (5%)二、计算与论述题,共3题(40%)1) 设车流的速度与密度的关系为V=88-1。
6K,如果要限制车流的实际流量不大于最大流量的0.8倍,试求此条件下速度的最低值和密度的最高值(假定车流的密度〈最佳密度Km)(15%)2)在某一路段上车流以驶入率Q(辆/小时)均匀地驶入信号灯控制交叉口的进口道,在不排队等待情况下,仍以同样流率均匀地驶出停车线.而排过队的那部分车辆将以饱和流量S(辆/小时,S〉Q)均匀地驶出停车线。
设信号周期为C秒,其中红灯时间为R秒,黄灯时间为Y秒。
试求绿灯信号结束时无车排队的条件,并在此条件下求:(15%)(1) 一个周期内的最大排队车辆数及其出现的时刻;(2)每辆车的平均排队时间。
3) 试述交通分配的Wordrop均衡原理,并给出其数学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已知行人横穿某单行道路所需的时间为9秒以上,该道路上的机动车交通量为410辆/小时,且车辆到达服从泊松分布,试问:①从理论上说,行人能横穿该道路吗?为什么?②如果可以横穿,则一小时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有多少?(提示:e=2.718,保留4位有效数字)。
解:①从理论上说,行人不能横穿该道路。
因为该道路上的机动车交通量为:Q=410Veh/h ,则该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41036003600Q h t 8.7805s/Veh ,而行人横穿道路所需的时间t 为9s 以上。
由于-t h (8.7805s )<t(9s),因此,所有车头时距都不能满足行人横穿该道路所需时间,行人不能横穿该道路。
②但由于该道路上的机动车交通量的到达情况服从泊松分布,而不是均匀分布,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一个t h 都是8.7805s 。
因此,只要计算出1h 内的车头时距t h >9s 的数量,即可得到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
按均匀到达计算,1h 内的车头时距有410个(3600/8.7805),则只要计算出车头时距t h >9s 的概率,就可以1h 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
负指数分布的概率公式为:3600/)(Qt t e t h P ->=,其中t=9s 。
车头时距t h >9s 的概率为:025.136009410718.2718.2)9(-÷⨯-=>=t h P =0.3588 1h 内的车头时距t h >9s 的数量为:3588.0410⨯=147个答:1h 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为147个。
2、某信号控制交叉口周期长度为90秒,已知该交叉口的某进口道的有效绿灯时间为45秒,进口道内的排队车辆以1200辆/小时的饱和流量通过交叉口,其上游车辆的到达率为400辆/小时,且服从泊松分布,试求:1)一个周期内到达车辆不超过10辆的概率;2)周期到达车辆不会两次停车的概率。
解:题意分析:已知周期时长C 0=90 S ,有效绿灯时间G e =45 S ,进口道饱和流量S =1200Veh/h 。
上游车辆的到达服从泊松分布,其平均到达率=400辆/小时。
由于在信号控制交叉口,车辆只能在绿灯时间内才能通过。
所以,在一个周期内能够通过交叉口的最大车辆数为:Q 周期=G e ×S =45×1200/3600=15辆。
如果某个周期内到达的车辆数N 小于15辆,则在该周期不会出现两次停车。
所以只要计算出到达的车辆数N 小于10和15辆的概率就可以得到所求的两个答案。
在泊松分布中,一个周期内平均到达的车辆数为:10903600400=⨯=⋅=t m λ 辆 根据泊松分布递推公式m e P -=)0(,)(1)1(k P k m k P ++=,可以计算出: 0000454.071828.2)0(10==--m e P =,0004540.00000454.0110)1(=⨯=P 0022700.00004540.0210)2(=⨯=P ,0075667.000227.0310)3(=⨯=P 0189167.00075667.0410)4(=⨯=P ,0378334.00189167.0510)5(=⨯=P 0630557.00378334.0610)6(=⨯=P ,0900796.00630557.0710)7(=⨯=P 1125995.00900796.0810)8(=⨯=P ,1251106.01125995.0910)9(=⨯=P 1251106.01251106.01010)10(=⨯=P ,1137691.01251106.01110)11(=⨯=P 0948076.01137691.01210)12(=⨯=P ,0729289.00948076.01310)13(=⨯=P 0520921.00729289.01410)14(=⨯=P ,0347281.00520921.01510)15(=⨯=P 所以: 58.0)10(=≤P , 95.0)15(=≤P答:1)一个周期内到达车辆不超过10辆的概率为58%;2)周期到达车辆不会两次停车的概率为95%。
3、某交叉口信号周期为40秒,每一个周期可通过左转车2辆,如左转车流量为220辆/小时,是否会出现延误(受阻)?如有延误,试计算一个小时内有多少个周期出现延误;无延误则说明原因。
(设车流到达符合泊松分布)。
解:1、分析题意:因为一个信号周期为40s 时间,因此,1h 有3600/40=90个信号周期。
又因为每个周期可通过左转车2辆,则1h 中的90个信号周期可以通过180辆左转车,而实际左转车流量为220辆/h ,因此,从理论上看,左转车流量呈均匀到达,每个周期肯定都会出现延误现象,即1h 中出现延误的周期数为90个。
但实际上,左转车流量的到达情况符合泊松分布,每个周期到达的车辆数有多有少,因此,1h 中出现延误的周期数不是90个。
2、计算延误率左转车辆的平均到达率为:λ=220/3600 辆/s ,则一个周期到达量为:m=λt=40*220/3600=22/9辆只要计算出一个周期中出现超过2辆左转车的概率,就能说明出现延误的概率。
根据泊松分布递推公式m e P -=)0(,)(1)1(k P k m k P ++=,可以计算出: 0868.0)0(9/22==--e e P m =, 2121.00868.0)9/22()0()1(=⨯=mP P =2592.02121.02/)9/22()1(2/)2(=⨯=⨯P m P =,5581.02592.02121.00868.0)2()1()0()2(=++=++≤P P P P =4419.05581.01)2(1)2(=-=≤-P P =φ1h 中出现延误的周期数为:90*0.4419=39.771≈40个答:肯定会出现延误。
1h 中出现延误的周期数为40个。
4、在一单向1车道的路段上,车辆是匀速连续的,每公里路段上(单向)共有20辆车,车速与车流密度的关系符合Greenshields 的线性模型,阻塞的车辆密度为80辆/公里,自由流的车速为80公里/小时,试求:1)此路段上车流的车速,车流量和车头时距; 2)此路段可通行的最大流速; 3)若下游路段为单向辆车道的道路,在这段路上,内侧车道与外侧车道的流量之比为1:2,求内侧车道的车速。
假设车速与车流密度成仍符合Greenshield 的线性模型,每个车道的阻塞的车流密度为80辆/公里,自由流的车速为80公里/小时。
解:1) ① Greenshields 的速度—密度线性关系模型为:)1(jf K K V V -= 由已知可得:f V =80 km /h ,j K = 80辆/km ,K=20辆/km∴ V=)80201(80-⨯=60 km /h ② 流量—密度关系:Q=K )1(jf K K V - = KV = 20⨯60 =120辆/h ③ 车头时距:t h =Q 3600=12003600=3s 2) 此路段可通行的最大流速为:2fm V V ==280= 40 km/h 3) 下游路段内侧车道的流量为:内Q =120031⨯= 400 辆/h 代入公式:Q=K )1(jf K K V - 得:400= K ⨯80(1-801) 解得:1K = 5.4辆/km ,2K =74.6辆/km∴由:)1(jf K K V V -= 可得:1V = 74.6km/h ,2V =5.4km/h答:1) 此路段上车流的车速为60 km /h ,车流量为120辆/h ,车头时距为3s 。
2) 此路段可通行的最大流速为40 km/h3) 内侧车道的速度为74.6km/h 或5.4km/h 。
5、汽车在隧道入口处交费和接受检查时的饱和车头时距为3.6秒,若到达流量为900辆/小时,试按M/M/1系统求:该入口处的平均车数、平均排队数、每车平均排队时间和入口处车数不超过10的概率。
解:按M/M/1系统:900=λ辆/小时,6.31=μ辆/s=1000辆/小时 9.01000900===μλρ<1,系统是稳定的。
① 该入口处的平均车辆数:990010009001=-=-=-=λμλρρn 辆 ② 平均排队数: 1.89.09=-=-=ρn q 辆③ 平均消耗时间:=⨯==36009009λnd 3.6 s/辆 每车平均排队时间:μ1-=d w = 36-3.6 = 32.4 s/辆④ 入口处车辆不超过10的概率:∑===≤10034.0)10()10(n P P答:该入口处的平均车辆数为9辆,平均排队数为8.1辆,每车平均排队时间为32.4 s/辆,入口处车辆不超过10的概率为0.34。
6、设有一个停车场,到达车辆为50辆/小时,服从泊松分布;停车场的服务能力为80辆/小时,服从负指数分布;其单一的出入道能容纳5辆车。
试问:该出入道是否合适?(计算过程保留3位小数)解:这是一个M/M/1的排队系统。
由于该系统的车辆平均到达率:λ= 50 Veh/h ,平均服务率:μ= 80 Veh/h ,则系统的服务强度为:ρ=λ/μ= 50/80 = 0.625 < 1 。
系统稳定。
(3分)由于其出入道能容纳5辆车,如果该出入道超过5辆车的概率很小(通常取小于5%),则认为该出入道合适,否则就不合适。
(2分)根据M/M/1系统中有n 辆车的概率计算公式:)1(ρρ-=nn P )( (7分) )1(0ρ-=)(P = 1- 0.625 = 0.375; 234.0375.0625.0)1(11=⨯=-=ρρ)(P 146.0375.0625.0)1(222=⨯=-=ρρ)(P 092.0375.0625.0)1(333=⨯=-=ρρ)(P 057.0375.0625.0)1(444=⨯=-=ρρ)(P 036.0375.0625.0)1(555=⨯=-=ρρ)(P该出入道小于等于5辆车的概率为:∑=50)(n n P =P(0)+P(1)+P(2)+P(3)+P(4)+P(5)=0.94该出入道超过5辆车的概率为:P(>5) = 1- ∑=50)(n n P =1-0.94 = 0.06。
答:由于该出入道超过5辆车的概率较大(大于5%),因此该出入道不合适。
7、某主干道的车流量为360辆/小时,车辆到达服从泊松分布,主要道路允许次要道路穿越的最小车头时距为10秒,求: 1)每小时有多少可穿越空档? 2)若次要道路饱和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为5秒,则次要道路车辆穿越主要道路车辆的最大车辆数为多少? (本次复习不作要求。
如果同学们有兴趣可以参考教材P112的例题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