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理学第三章总结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热带生物群

一、热带生物群的类型:

A 热带雨林生物群

B 热带季雨林生物群

C 热带稀树草原生物群

第三章陆地生物群

地带性生物群:在陆地上,有些生物群分布在一定气候带的显域生境,即主要受大气候支配,称为地带性生物群。

非地带性生物群:如沼泽、草甸等

二、热带雨林生物群

1 生境特点

1)气候主要特征:终年高温多雨,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2)典型土壤:砖红壤,土层深厚,肥效差

2 生物群的基本特征

1)种类组成:

A世界上生物种类组成最丰富多彩的生物群原因:现代生态条件有利及地区的古老性

B 动物食性特化现象

C 优势种少见,优势科代替优势种,种群的个体数量并不最多,常见灌木、草本及藤本、腐生、附生和寄生植物

D 动物种群丰富

2)外貌

A 叶具有滴水叶尖是雨林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有利于叶面迅速排水

B 群落外貌季节变化不明显许多动物在夜间与晨昏活动觅食

C 动物全年都在活动,无冬夏眠、无储粮性、无明显的换毛期等,季节迁移少见,许多动物在夜间与晨昏活动觅食

3)结构

A 植物的成层现象复杂。在未遭干扰的成熟雨林内部,通常是容易通过的,而那些处在恢复阶段的次生雨林,则生长密闭,很难通行

5)雨林动物的一些特征

A 树栖攀援种类占绝对优势,地栖种类少原因地栖多为中小型动物,大型植食兽类大都生活在林缘及树木稀少的河谷

B 在生活习性上,大多数营独居生活,采用躲藏与隐蔽的方式来逃避敌害袭击,不善于快跑与上跑。

C 主要靠听觉采取伏击方式觅食

D 食物链错综复杂,共生、寄生现象普遍

E 高的太阳辐射量,丰富的降水和快的营养物质循环产生了很高的净初级生产力,显示了热带雨林稳定成熟的高消费的群落特征

3 人类活动的影响

1)对热带雨林的真正威胁是大肆砍伐森林并将森林改为牧场和农田,种植园

2)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恢复困难

3)破坏热带雨林所带来的最大灾难是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4 地理分布

A 美洲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亚马孙河流域,此外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迎风的大西洋沿岸也有狭长雨林带

B 非洲雨林主要在刚果盆地

C 中国分布在海南岛、台湾、云南等部分地区

三、热带季雨林生物群:

东南亚分布面积最大

1 生境特点

1)气候主要特征: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

2)典型土壤:砖红性红壤

2 生物群的基本特征

A 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落叶特性,物种数量少于雨林,结构比雨林简单

B 开花结果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季雨林的外貌比雨林显得华丽。

C 种类组成明显比雨林少,特别是爬行类和两栖类明显减少

3 地理分布

A 东南亚分布面积最大,最典型

B 非洲比较零散

C 中国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及其以南部分地区

四、热带稀树草原生物群:

又称热带萨王纳,分布在非洲、澳大利亚和南美,它大约覆盖了世界陆地面积的10%

1 生境特点

1)气候主要特征:全年保持相对高的温度和降水显著不均,至少有一个旱季

2)分布:大都分布在热带较干燥的地区

2 生物群的基本特征

A 外貌典型的特征是树木与草被的混生。

B 非常明显的季节性,生物形成了很强的抵抗干旱的特征和耐火机制

C 单一种类的植物在大范围区域中占优势

热带稀树草原动物的显著特征

A 食草动物占优势,有季节性迁移现象

B 集群的生活习性,如斑马、羚羊、长颈鹿和鸵鸟组成的集群。

C 地栖种类多。

D 穴居、善跑类型突出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的联系

火对草本群落的维持意义

3 人类活动的影响

1)人类对南美洲稀树草原的影响较小,对非洲和澳洲的影响较大

2)现代人类对稀树草原生物群的重大而有害的影响

3)保护和合理利用稀树草原

4 地理分布

A 非洲面积最大,在东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南部最为发育,最著名植物--猴面包树

B 澳大利亚稀树草原的优势种--桉树,金合欢也很普遍

C 南美巴西高原的坎普群落--萨王纳疏林

第二节亚热带生物群

一、亚热带生物群的类型: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群(照叶林)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和灌丛生物群

C 亚热带荒漠生物群

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群又称为照叶林

1 生境特点

分布:在亚热带地区大陆东岸的植被,在中国广泛而典型

气候主要特征: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炎热而潮湿,冬季温暖,年降水量大,无明显的干季,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全年较湿润

典型土壤:红壤,黄壤等

2 生物群的基本特征

1)种类组成:

A 乔木主要由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等组成,多为被有蜡膜的革质小型叶片,常与阳光方向垂直,能反射阳光,故称照叶林

B 动物具有过渡性质,因而特有种少

C 群落外貌终年常绿季向更替不明显,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

D 与热带动物相比,动物群季相变化显著,种的优势现象较突出,数量有季节变动,水禽多见

E 植被的垂直层次丰富,基本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三层。无板根、茎花及附生等雨林的典型现象。

F 北美的常绿林;亚州的常绿林中发育于北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与温带的夏绿林相接,形成混交林,树种较耐寒,往往形成下木层

G 净初级生产量少于寒温带针叶林(泰加林)群落。

I 常绿阔叶林生物群所处的环境,多是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开发时间较长的地区,原始群落类型所剩无几,多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内。

3 人类活动的影响

1)气候条件优越,人类活动历史悠久,天然植被保存很少,破坏严重

2)在被砍伐地段,多为人工或半人工的针叶林所代替,在比较干旱贫瘠的低山(阳坡)和丘陵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马尾松在温暖湿润、土层肥厚的阴坡和山凹谷地,杉木林很常见,毛竹林

3)植物资源丰富,木材优良,经济林及药材等

4 地理分布

A 亚州:中国分布广泛,日本、朝鲜也有少量分布

B 美洲:不能明显呈带状分布

C 非洲:南非

D 大洋洲

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与灌丛生物群:

1 生境特点

1)气候主要特征:地中海式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不封冻

2)主要分布:地中海沿岸、澳大利亚、南美智利和北美的太平洋沿岸

3)乔木的典型代表:桉树属

2 生物群的基本特征

A 乔木常绿,叶的旱生性适应性强

B 生活型以灌木占优势,有的植物叶片排列与光线成锐角或平行,防止强烈的灼热

C 草本层生长稀疏,最干旱季节,林下一片枯黄,上层绿叶

D 对整个常绿硬叶林来说,植物具刺,特别是叶变成刺是典型的特征

E 动物丰富

F 火可损害乔木而长期地保存灌丛,使之偏途演替顶极。火还促进了一些种子的发芽

3 人类活动的影响

1)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大部分演替中的灌木群落都是在人类的干扰下保留下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