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 第二章 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 及其理论研究
世界地理各章思考题
第一章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思考题:1.全球海陆分布有哪些特点?2.运用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等有关地壳运动的观点,解释全球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的演化。
3.以北半球的气候带和气候型为例,揭示世界气候的主要分布规律。
第二章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及其理论研究思考题:1.如何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2.全球陆地有哪些主要自然带?各有什么主要特点?第三章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思考题:1.阐述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其开发前景。
2.分析世界渔场形成的条件及地理分布特征。
第四章全球人地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思考题:1.对比分析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人地相互作用的特征。
2.简述当代人地相互作用的全球化发展。
3.你认为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应承担什么责任。
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思考题:1.世界种族矛盾的地域表现。
2.为什么说世界人口城市化是一个积极的发展过程?3.为什么全球工业在陆地中纬度地带特别集中?第六章亚洲思考题:1.亚洲的气候有哪些主要特征并分析成因2.试分析日本经济在战后高速发展的成因第七章欧洲思考题:1.试分析欧洲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2.英国工业生产有哪些特征?第八章非洲思考题:1.试述非洲农业生产的特征2.非洲的自然资源有什么特点?3.试分析非洲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4.试论述非洲气候的基本特征第九章北美洲思考题:1.试分析北美洲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2.试论述北美洲气候的基本特征3.美国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4.试论述北美洲地形的基本特征第十章南美洲思考题:1.试分析南美洲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2.试论述南美洲气候的基本特征3.巴西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4.试论述南美洲地形的基本特征第十一章大洋洲思考题:1.试分析澳大利亚大陆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2.试论述澳大利亚大陆气候的基本特征3.澳大利亚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4.试论述澳大利亚大陆地形的基本特征第十二章南极洲思考题:1.南极洲气候有哪些基本特征?2.南极洲地形有什么特征?。
第二章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及其理论研究
郑度等人认为,。他们推断,全球将增温3度,在中国, 寒温带大部将变为中温带,中温带大部变为暖温带,暖温带 一半变为北亚热带,北亚热带全部变为中亚热带,中亚热带 小部变为南亚热带,南亚热带全部变为边沿热带,边沿热带 一部分变为中热带。至于中热带与赤道带,除海南岛最南部 以外,都是大洋中的小岛,温度增高很有限,不会产生多少 影响。
(三)对自然带演化意义的认识
(1)自然带的发现者是俄国自然地理学家和土壤学家道库 恰耶夫,早在1898年他就论证了自然地理现象的地带性规律, 指出:“由于地球离太阳所处的一定位置,由于地球的自转公 转及其球体的形状,使气候、植物及动物在地表土的分布;皆 按着一定严密的顺序由北向南有规律地排列着,因而将地球分 为若干带——极地带、温带、亚热带、赤道带等” ,从而创 立了自然带学说。 (2)自然带是由岩石地形、气象气候、陆地水、植被、土 壤和动物界等组成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其中,岩石地形和 气象气候是其两大基本组成要素,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共同决定植被、土壤和动物界的类型组成及其内涵。植被类 型则真实地反映了自然带的外貌特征,成为自然带的明显标 志。
4.亚热带荒漠草原带
本带位于热带荒漠带和亚热带森林带之间,在北半球很清楚 地表现于热带荒漠带的北缘,在南半球则表现于澳大利亚南部、 南部非洲和南美南部的部分地区。气候属于亚热带半干旱类型, 随着由热带荒漠向纬度较高地区的推进,年降水量有所增加, 但仍是一个缺水地区。植被类型属于荒漠草原,通常生长有旱 生灌木及禾本科植物,在较湿润的季节里有短生植物的生长。 土壤属于半荒漠的淡棕色土。
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及其理论研究
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及其理论研究极地带位于地球两极附近,气候寒冷、干燥,气温极低,植被稀疏,主要为苔藓和地衣,动物资源较少,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
寒带位于极地带与温带之间,气候寒冷,但相对更温暖些,植被以针叶树为主,如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等。
动物资源较丰富,包括熊、鹿、狼等。
温带位于寒带与亚热带之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植被类型丰富多样,包括落叶阔叶林、草原、灌丛等。
动植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
亚热带位于温带与热带之间,气候温暖多湿,植被类型多样,包括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亚热带雨林等。
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种类繁多。
热带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潮湿,植被类型多样,包括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等。
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生物多样性最高。
全球陆地自然带的理论研究主要关注其形成原因和格局的变化。
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是气候变化理论,它认为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主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例如,极地带的形成是由于极地气候的特殊性,而温带和热带则与地球倾角和大气循环有关。
此外,全球陆地自然带的格局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随着人类的不断扩张和经济活动的增加,原本自然状态的地区被开垦为耕地或城市,导致自然带的边界发生改变。
这些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也对全球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全球陆地自然带的研究中,需要综合考虑气候、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活动等多方面的因素。
只有深入了解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维护和保护全球陆地自然带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世界地理》课程介绍
《世界地理》课程介绍一、世界地理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世界地理》是高等院校地理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最能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课程之一。
世界地理是研究世界地域系统的科学,是研究世界自然地域系统、经济地域系统的运动规律和它们相互间关系的科学。
具体来讲,它是研究世界各大洲、各大洋自然地理结构和世界各主要地区和国家产业分布规律及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对该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最能够使学生深刻认识和领会地理科学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同时,该课程以区域为研究对象,而区域正是地理科学研究的核心和重点所在。
因而,本课程与“中国地理”课程一样,在地理科学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作用和任务既是教导学生对之前学习的各种部门地理学课程综合运用和总结;又是为学生胜任中学地理教学和各种相关工作奠定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
二、世界地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基本目的就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较系统的掌握世界及其各大洲、大洋、主要国家的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独立研究和分析掌握区域地理环境结构的特征及其形成和演化的规律等相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地理教学和相关研究打下基础。
通过学习:1、使学生掌握世界地理的基本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正确认识如何探讨各大洲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正确认识产业分布和地域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
2、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如:区域的空间概念、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特征、区域综合特征、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世界各国、各地区组织地域生产和布局生产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等。
3、结合教学内容与地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各种的基本技能,如搜集、整理和运用地理文献的能力,运用和绘制、分析地图图表的能力,对有关地区进行考察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及其科学方法论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感、使命感。
全球陆地自然带及理其论(精选)PPT文档共22页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Hale Waihona Puke
04全球陆地自然带理论研究
西南大学地理科义
陆地自然带的形成与分布
自然带——也称“自然地带”或“地理地带”,是指在地球表层中 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
(二)自然带的形成与时空演化
从发展演化的观点来看,今日全球存在的一些自然带是在白垩纪— 新生代时期植被分布的基础上延续下来的。
R.哈特向:地域分异包含了地域间的相互联系和空间的相互作用,这 个意见是正确的。
(二)世界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
根据地域分异规律,全球自然地理环境首先表现为地带性差
异和非地带性差异。如前所述,陆地上主要可分为11个自然带,这
是全球第一级地带性差异;此外全球地表又可分为六块大陆和四片 大洋,这是全球第一级非地带性差异。
(一)全球自然带的分布 (二)主要自然带的定量特征
(一)全球自然带的分布(见下图) 世界植被图
1.热带雨林 2.热带稀树草原 2a.热带荒漠草原 3.热带、亚热带荒漠 4.亚热带地中海硬叶常绿林 植被带
5.东
岸亚热带常绿林 6.温带阔叶落叶林 7.温带草原 7a.温带荒漠 8.亚寒带针叶林 9.苔原 10.高山垂直
(三)对自然带演化意义的认识
1、自然带的发现者是俄国自然地理学家和土壤学家B.B.道库恰耶夫; 2、自然带是由岩石地形、气象气候、陆地水、植被、土壤和动物界等组成 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 3、自然带的发现与划分,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自然带的演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
二、全球自然带的分布及主要自然带的定量特征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的总的 概括。它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内在联系性 该属性是整体性最基本的内容。 2.空间组合性 该属性是内在联系性在空间上的反映。 3.动态演变性 该属性是内在联系性在时间上的反映。
世界地理第二章 自然带
• 大西洋沿岸纬度地带性比较明显,太平洋东岸经度地带性 表现明显。
主要自然带的定量特征
自然地带本质上是自然地理系统,其中生态系统 是其核心子系统。 一般而言,在陆地自然带中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 和生产率最高,草原生态系统次之,而荒漠生态系统 最低。 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率可以作为人类对自然 地理环境的诊断指标。
冰原带
极地冰原带
自然带
全球陆地自然带
名称
热带雨林带 热带稀树草原 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荒漠草 原带 亚热带森林带 温带荒漠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阔叶林带 (夏绿林) 亚寒带针叶林 带 苔原带
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干湿季气候 热带干旱类型 亚热带半干旱类型 西:地中海式气候 东: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温带干旱气候 温带半干旱气候 西:温带海洋性气候 东:温带湿润(季风)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
自然带
热带荒漠带
自然带
5.亚热带森林带
该自然带面积广大,纬向地带性受到破坏,自然带被大陆内 部的荒漠草原隔开,分成西岸和东岸两种类型。 大陆西岸的亚热带森林带又称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在北半 球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地区和北美洲加利福尼亚沿海地区;在南 半球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西南部、非洲的西南端以及南美洲 西岸的智利中部。气候属于亚热带夏干型,又称地中海式气候。 这里主要形成常绿硬叶林,发育着褐色土。 大陆东岸的亚热带森林带,在北半球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 流域、日本的南部和美国的东南部,在南半球主要分布在澳大 利亚的东南部;非洲东南部以及南美的东南部。亚热带大陆东 岸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这里主要形 成常绿阔叶林,又称照叶林,发育着亚热带的黄壤和红壤。
自然带的形成及演化
• 自然带的演变是整个地理环境综合演化的 结果,它与无机自然界和有机自然界的演 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世界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世界地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1301016课程名称:世界地理英文名称:World Geography课程性质:专业课程总学时:72学分:4适用对象:地理科学专业四年制本科(师范类)学生先修课程:自然地理专业基础课人文地理专业基础课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本课程属于地理科学专业必修课程。
它是在地球概论、地图学、地质地貌学、气象气候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等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的,主要研究地球表层各个系统(圈层系统)相互作用的地理格局和区域分异现象。
世界地理作为一门区域自然地理和区域人文地理相综合的课程,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最能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课程之一。
它以人地关系及其理论为主线,统领世界地理知识,阐释世界地理问题;以全球化及其表现问题为背景,注重地方(国家、地区)与全球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具体区域的特性或个性认知为出发点,进行区域内人地关系的系统阐述,运用综合的观点,从自然地理环境和产业分布等方面,认识并理解其地理特征及其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各地理区相互关联的特征和变化的规律。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世界地理教学,应达到如下目的:1.以人地关系及其理论为主线,掌握世界地理知识和地理环境结构的基础理论,阐释世界地理问题;2.以全球化及其问题为背景,了解地方(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特征及新的世界经济动态;3.以具体区域的特征或个性为出发点,进行区域内人地关系的系统阐述,使学生初步具有研究和分析区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及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充分利用地图、教学景观片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实践环节无(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在学习了自然地理基础和人文地理基础等先行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以世界不同区域为对象,运用综合的观点研究地理要素的特征及其所形成的地理环境结构的特点、发展规律。
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共28页文档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பைடு நூலகம்、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世界地理复习题
《世界地理》思考题绪论(了解)1.世界地理的研究对象和容1)研究对象:地球表层各个圈层系统相互作用的地理格局和区域分异现象。
2)研究容:A 全球地理格局:地质地貌格局、全球气候格局、全球自然带格局、全球人地关系格局、全球人类活动格局等等。
B 区域地理格局:七和四大洋的地理格局。
2.世界地理在地理科学中的地位1)《世界地理》属于区域地理学;2)高等师院校,《世界地理》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3、世界地理的学习任务1)掌握知识;2)培养分析能力;3)了解重大的全球性问题。
4.世界地理的教学与研究特点1)原联的世界地理巴朗斯基的全球区域描述体系: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是分开的,都是按照部门顺序。
2)西方的世界地理关注社会文化、经济地理。
不注重自然地理。
3)我国的世界地理21世纪以前,基本上按照原联的世界地理课程体系。
4)为什么要综合A世界地理属于区域地理B世界地理关注全球人地关系C我国产业结构发生着剧烈变化5)结论世界地理越来越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综合性世界地理教学和研究是必然趋势。
在我国还有一段很艰辛探索路程。
第一章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复习思考题:1、全球海陆分布有哪些特点?大陆地形和洋底地形有哪些主要特征?地表形态如何演化?1)海陆分布的主要特点:A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B 多数的大陆南北对称分布;C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或地峡连续相连;D 某些海陆分布具有鲜明特点。
2)大陆和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A大陆地形的主要特征:a 地形高低起伏悬殊b 地形类型多种多样c 地形结构因洲而异。
B 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a 深度大,高差大:3800m—-11034mb洋底划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
c 洋脊贯穿四大洋:8万km2、世界上有那些气候带和气候型,简述它们的分布,主要特点,及成因?1)陆地低纬度气候A分布:赤道两侧的赤道带和热带地区;B成因: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热带幅合带,信风、赤道西风、热带气旋、和副热带高压;C特征:全年高温,月均气温最低15℃以上;降水具有明显季节变化。
世界地理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复习思考题】1.全球海陆分布特点?2.用板块学说的观点说明大洋的发生、发展阶段。
3.通过世界气候类型和自然带来分析说明世界气候分布规律。
4.用极块构造学说来解释地球表面的演化过程。
5.对比分析世界大陆地形和海底地形的主要特征。
6.世界有哪些主要的气候带和气候型?简述它们的分布、主要特点及其成因。
7.以北半球的气候带和气候类型为例,揭示世界气候的主要规律。
8.全球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如何防止火山和地震灾害?9.我国沙尘暴易发生在哪些地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预防?10.何谓厄尔尼诺和拉尼澳现象?目前对此现象研究的进展情况如何?11.什么是沙漠化?全球沙漠化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国际社会对此做了哪些工作?第二章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及其理论研究【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自然带?全球陆地自然带的演化有什么特点?2.全球陆地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带?它们是怎样分布的?各有什么主要特点?3.如何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4.什么是地域分异规律?你对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规律和垂直地带性规律如何理解的?5.各种不同的地域分异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第三章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复习思考题】1.解释洋流的成因:(1)梯度流(2)风海流(3)补偿流2.阐述海洋资源种类及其开发其前景。
3.分析世界渔场形成的条件及地理分布特征。
4.论述大陆架自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现实意义。
5.简述海洋污染的种类与防治措施。
第四章全球人地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复习思考题】1.对比分析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人地相互作用的特征。
2.简述当代人地相互作用的全球化表现。
3.谈一谈你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4.简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
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复习思考题】1.世界民族与文化分区的基本格局。
2.世界人口分布的地理格局与世界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区差异有什么联系?3.为什么全球工业在陆地中纬度地带特别集中?4.陆地地纬度地带的农业生产类型与其他地带有哪些不同?5.世界经济部门结构发展的趋势是什么?6.为什么会形成世界经济的中心地,它们的作用是什么?7.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区域化之间有什么区别?8.知识经济在世界上的分布规律是什么?第六章亚洲【复习思考题】1.亚洲可分为哪几个自然地理区?各自然地理区有哪些突出特性?2.试评价亚洲经济发展条件。
第02章 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
第 1 级地带性差异:陆地 11 个自然带(图) 第 1 级非地带性差异:6 陆和 4 洋 第 2 级差异性:陆地 30 个自然地理区 第 3 级差异性:陆地 101 个自然地理副区
复习思考题
名词:自然带,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全球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 陆地自然带为什么会演化?
温带阔叶林带:位于温带草原东西两侧,降水 比较丰富的地区。在较高纬度地区,冬季寒冷 干燥,为落叶阔叶林;在较低纬度地区,冬季 气候温暖,则为常绿阔叶林。多被开辟为农田, 天然森林保留地已很少。野生动物在平原地区 也很少,在山林中尚可见到的动物有熊猫、梅 花鹿等。
亚寒带针叶林带(泰加林):亚欧大陆 北部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呈宽阔的带状 东西伸展。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十 分寒冷,夏季温暖潮湿。形成由云杉、 银松、落叶松、冷杉、西伯利亚松等针 叶树组成的针叶林带;发育森林灰化土; 动物界主要以松鼠、雪兔、狐、貂、麋、 熊、猞猁等耐寒动物为主。
冰原带:几乎占有南极大陆的全部、 格陵兰岛的大部,以及极地岛屿。全 年冰雪覆盖,气候终年严寒,最暖月 的平均温度低于0℃。植物非常稀少, 仅在高出于冰雪之上的岩崖上,才有 某些藻类和地衣的生长。动物界贫乏, 南极大陆没有陆生哺乳动物,仅在沿 岸地区特有企鹅一类的海鸟;在北极 诸岛上有时可以看到白熊和白狐;在 南、北半球冰原带的海水中,有鲸和 海豹等。
Ⅰ 1 4 2 Ⅲ Ⅳ Ⅴ 6 9 10 11 8 Ⅵ Ⅶ Ⅷ Ⅸ 12 Ⅺ 13 Ⅺ Ⅹ Ⅹ 5 7 9 8 10 Ⅷ 6 3 3 4 5 Ⅴ Ⅵ Ⅶ 9 10 10 Ⅷ Ⅸ 10 6 Ⅵ Ⅶ 4 Ⅳ Ⅴ 6 7 Ⅲ 5 3 2 Ⅱ Ⅱ Ⅰ
大洋自然带 Ⅰ. 北极带 Ⅱ. 副北极带 Ⅲ. 北温带 Ⅳ. 北亚热带 Ⅴ. 北热带 Ⅵ. 赤道带 Ⅶ. 南热带 Ⅷ. 南亚热带 Ⅸ. 南温带 Ⅹ. 副南极带 Ⅺ. 南极带
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杨青山版本教材
绪论1、世界地理主要是研究地球表层各个系统(圈层系统)相互作用的地理格局和区域分异现象的学科。
2、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
3、“世界地理”作为一门区域自然地理与区域人文地理相综合的课程,在我国基础地理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一章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1、全球海陆分布特点:陆地主要集中在与北半球多数大陆南北成对分布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或地峡(运河)断续相连某些海陆分布具有鲜明的特点2、大陆地形的主要特征:地形高低起伏悬殊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地形结构因洲而异3、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深度大、高差大洋底地形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洋脊贯通四大洋4、所谓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
板块构造学说归纳了大陆漂移、海底扩张等学说的重要成果。
5、按照板块之间相对运动方式的不同,板块边界可分成以下三种类型:离散型板块边界、汇聚型板块边界、平错型板块边界。
6、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7、在地壳板块产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发生的现象是裂谷、海洋。
8、全球气候是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
9、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①气候的纬向地带性是指世界气候带和气候型普通具有沿纬线东西延伸,沿经线方向南北更替而呈带状分布的特征。
②气候的非纬向地带性。
③气候的垂直地带性,有一定高度的山地或高原,其气候具有垂直地带性特征。
10、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
11、城市市区由于人口密集,经济活动集中,生产生活中释放大量人为热,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空气在市区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市区。
12、沙漠和林地之间:①白天,沙漠增温快,温度高,形成低压;森林增温慢,温度低,形成高压,白天近地面大气由森林吹向沙漠。
②夜晚,沙漠降温快,温度低,形成高压;森林降温慢,温度高,形成低压,夜晚近地面大气由沙漠吹向森林。
最新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洋脊贯通四大洋
4、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学说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P13需要完善)
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德国学者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的
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观点
⑴大陆地壳由硅铝层组成,它漂浮在由硅镁层组成的大洋地壳之上。
3.随着世界经济的巨大发展,促使世界地理教学内容不断更新。
4.经济学的理论不断被吸收到世界地理的教学之中。
5.世界地理越来越重视文化、政治、历史因素的分析。
6.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地理的教学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很方便地获得由各个国家、各个国际组织和国内外专家的著作提供的各类丰富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理论成果、认识、资料、数据和图片等。
气候的垂直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亦称“垂直带性”,一般指高山地区自然地理现象随高度递变而呈现的规律性。高山垂直递变现象的产生同温度向上迅速减低、降水与湿度在一定限度内向上增加有关。在不同的地理地带中,垂直带有不同的表现图式。在同一地理地带内,因山体大小、坡向、高度、距海远近等的不同,垂直带的表现图式也不尽相同。
⑵全球大陆在古生代时期连为一体,称为泛大陆;周围是广阔的海洋,称为泛大洋。
⑶在引潮力和地球自转离心力的作用下,自中生代开始,泛大陆逐渐破裂、漂移,形成现代的海陆分布格局。
⑷在漂移过程中,大陆前缘受到挤压形成褶皱山脉,而后缘由于拖曳作用而脱落下来形成岛屿。
海底扩张学说是由哈雷·赫斯(Harry Hess,1962)和罗伯特·辛克莱·迪茨(Robert Sinclair Dietz,1961)提出的。
全球陆地以海平面为基准,平均海拔为840 m。陆地上的最高点是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4.43 m,最低点是西南亚的死海海面,海拔为-392 m,陆地的高差约为9 240 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陆地自然带的形成与分布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差理论和
地域分异
教学重点:
➢ 了解全球陆地主要自然带的形成、分布及其基本特点,掌 握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借助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对世界自然地理环境 进行区域分异研究。
关键词:
自然带
地球上的自然带一旦产生,便不断发展和演变。
自然带的演变是整个地理环境综合演化的结果, 它与无机自然界和有机自然界的演化有着密切的联 系。
(二)自然带形成的时空演化
前寒武纪时期,由于生物界尚处于低级发展阶段,因此
当时地球上虽然有各种不同的自然条件,但陆地上还没有生 物,海洋生物界也比较单一。到了泥盆纪,植物界才实现从 水生到陆生的飞跃,大地开始披上绿装。石炭-二叠纪的植被 已具有清晰的分带性。
(2)自然带是由岩石地形、气象气候、陆地水、植被、 土壤和动物界等组成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其中, 岩石地形和气象气候是其两大基本组成要素,二 者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决定植被、土壤和 动物界的类型组成及其内涵。植被类型则真实地 反映了自然带的外貌特征,成为自然带的明显标 志。
(3)自然带的发现与划分,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 意义。例如,自然带是地表沿纬线延伸的宽阔部分, 在它的范围内有一定的辐射净值及与热力条件有关的 自然地理过程,如风化过程、成土过程、地貌过程等。 因而一个自然带内,农业生产上的熟制大体相同,如 温带一年一熟,暖温带两年三熟等。自然带学说成为 19世纪以来地理学的伟大成就之一,也是地理学在 今天可以告诫世人的经典的自然规律之一:人类必须 在自然带理论的框架下配置自己的活动。
(6)苔原带。在第三纪末期,温带和极地纬度上的植 被由于受到气候变得干冷的影响而继续分化,苔 原植物群在第四纪才开始发育起来,这在第四系 地层中所发现的苔原植物的化石可以为证。这是 地球上所有的自然带中最年轻的一个。
(三)对自然带演化意义的认识
(1)自然带的发现者是俄国自然地理学家和土壤学 家道库恰耶夫,早在1898年他就论证了自然地理现象 的地带性规律,指出:“由于地球离太阳所处的一定 位置,由于地球的自转公转及其球体的形状,使气候、 植物及动物在地表土的分布;皆按着一定严密的顺序 由北向南有规律地排列着,因而将地球分为若干带— —极地带、温带、亚热带、赤道带等” ,从而创立了 自然带学说。
第一节 陆地自然带的形成与分布
一、自然带的形成
(一)自然带的定义
自然带——也称“自然地带”或“地理地带”,是 指在地球表层中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复杂的自然综 合体。
自然带不等同于温度带,它是一个具体的综合性的 景观带,即自然综合体。
自然带没有明显的界线,而为过渡带所衔接,因此 在决定自然带范围时,还应参照其他自然标志。土 壤与植被是重要的参考标志,与自然带的气候特征 相互映照。
木本植物的减少和草本植物的增加,也是大冰期条 件下植物发展的一个特征。
银杏
从发展演化的观点来看,今日全球存在的一些自 然带是在白垩纪-新生代时期植被分布的基础上延续 下来的,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几个特点:
(1)赤道带和热带自然带。这里有保留到现代的第 三纪植物群,它们是地球上发育最古老,种类最丰富 的植被类型,第三纪的风化壳和古土壤也是本带的主 要特征之一。
第三纪植物的分布有明显的分带现象.
到晚第三纪,随着山脉的隆起,气候有变 干冷的趋势,北部的温带林逐渐向南扩展, 在热带植物区中逐渐出现了温带植物的成 分。
第四纪时新构造运动强烈,地表高低差异加大, 气候变冷,出现了大冰期气候。随着冰川的多次进退, 高纬地区植物群也多次进退,愈近北极地区,植物种 愈年轻。但很少受到冰川作用影响的地区则属于具有 多种植物的古热带区,保留着许多晚第三纪的特色植 物,如水杉、银杏等就是保存下来的古老植物的“活 化石”。
(physical zone)
自然地理环境 (physic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
地域分异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内容结构陆地自Fra bibliotek带的形成与分布
自然带的形成
全球自然带的分布及 主要自然带的定量特征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差理论和地域分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4)温带林中的阔叶林亚带。这些森林在晚白垩世和 第三纪的分布比现代广阔,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占 有了现代温带草原和荒漠的地盘以及相当广阔的 北极区域。
(5)温带森林中的针叶林亚带或亚寒带针叶林带。这 大约是从中新世或上新世才开始在西伯利亚平原上发 展起来的,是一个十分年轻的森林亚带。但在西伯利 亚南部的山区,亚寒带针叶林要古老得多,它是从山 区蔓延到平原的。亚寒带针叶林向平原的扩展,无疑 是由于第三纪末期气候普遍变冷之故。
(2)亚热带自然带(地中海区自然带)。从上白垩纪以 来,这一自然带变化比较大,现代地中海植物群主要 由潮湿热带森林植物群经旱生化和温带植物群种类的 加入以及它们对新条件的适应等作用而形成的。
(3)北半球温带草原和荒漠带。晚白垩世在本带的平原 和山地生长着森林,到渐新世中期才开始向较干燥的 气候条件转化,至中新世末期森林草原和草原才散布 开来。第三纪是草原在亚欧大陆亚热带和温带平原上 广泛发展的时期。在第四纪后期的干旱阶段才形成了 荒漠。
晚石
热带植物带
炭世
三个 比较
通古斯植物带或安加拉植物带
明显
的植
物带
冈瓦纳植物带
中生代中期是地形趋向准平原化的时期。侏罗纪 从日本群岛到不列颠群岛,从新西伯利亚群岛到南非 和澳大利亚这一广大空间,主要分布着比较单调的裸 子植物。
早第三纪是第四纪大冰期以前的温暖时期。 亚洲大陆大约从40‘N以北直到北冰洋沿岸均为 温带气候,以南则为热带和亚热带气候。 欧洲的温带气候也一直向北伸展到北冰洋的斯匹 次卑尔根群岛,而欧洲大部分则是热带和亚热带气 候。 在北美,目前是大陆冰川一部分的格陵兰岛的北 部边缘,在2 500万年前,也曾生长过红杉和葡萄。
(4)自然带的演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由于人胜于其他一 切动物,而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但这是有 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人是自然界的一 部分。因而人类活动必须受自然规律的支 配。如果为所欲为,违反自然规律,一定 会得到自然界的报复。这样的例子已屡见 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