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
什么是大众文化,它如何影响我们的社会和日常生活?
什么是大众文化,它如何影响我们的社会和日常生活?大众文化是指由大众群体广泛接受并流行的文化形式,包括电影、音乐、电视、媒体、视频游戏等。
大众文化的发展和流行对社会和个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探讨大众文化对我们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1. 大众文化的影响之一:塑造了我们的价值观大众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往往体现着当代社会的审美和价值观念,因此大众文化也成为了我们获取社会价值观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
比如,在电影中我们能看到男女主人公对待情感事物的态度、生活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等一系列思维方式,这些对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大众文化的影响之二:影响了我们的娱乐方式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电影、游戏、音乐等大众文化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
因此,大众文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放松我们的身心,还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知周围世界,增加生活的乐趣。
3. 大众文化的影响之三:对我们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大众文化不仅影响我们的娱乐方式,同时也影响了我们的消费行为。
随着大众文化的不断发展,商品化和商业营销也成为了大众文化的重要潮流。
许多商家将大众文化作为自己的市场推广手段,借助流行的文化来吸引消费者,使得现代人们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
4. 大众文化的影响之四:位居社会文化变革的主导者现在的大众文化不再是一种表层现象,而是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的主流,主导着社会文化的变革。
大众文化不断冲击传统文化,因此,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地失去了影响力。
综上所述,大众文化对我们的社会和个人生活影响深远。
无论从获取价值观观念、娱乐方式、消费行为还是在文化变革方面,大众文化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我们应当在享受大众文化带来的便利和乐趣时,更加客观和理性地对待和赏析它的种种魅力。
浅析基于大众文化的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
浅析基于大众文化的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摘要】这篇文章将从大众文化对艺术生产和消费的影响入手,分析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探讨大众文化对艺术市场和作品创作风格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揭示大众文化与艺术生产消费的相互推动关系,以及对艺术创作和消费的启示。
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为进一步探讨基于大众文化的艺术生产与消费提供思路。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艺术领域的发展趋势,探寻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推动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大众文化、艺术生产、艺术消费、互动关系、艺术市场、创作风格、相互推动、艺术创作、消费启示、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代社会,随着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大众文化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大众文化以其大众化、通俗化、娱乐化的特点,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也对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艺术作品不再只是少数知识分子或精英群体的专属,而是能够被更广泛的群体理解和接受,大众文化的兴起为艺术生产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同时也推动了艺术消费的多元化和普及化。
探讨大众文化对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当代艺术创作与艺术市场的运作机制,更有助于促进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健康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从大众文化对艺术生产的影响、大众文化对艺术消费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浅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1.2 研究意义大众文化作为当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有着深远的影响。
深入探讨基于大众文化的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研究大众文化对艺术生产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创作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意义。
大众文化中流行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将直接影响艺术家们的创作方式和风格,因此探讨这种影响有助于揭示艺术作品的多重含义和价值。
通过对基于大众文化的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洞察艺术领域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同时也为促进艺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文化产业发展与大众文化消费
文化产业发展与大众文化消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文化产业正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同时也推动着大众文化消费的蓬勃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文化产业发展对大众文化消费的影响。
首先,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大众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选择。
在过去,人们对于文化消费的选择相对较为有限,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艺术表演和书籍阅读上。
然而,如今,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大众可以选择的文化消费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电影、电视剧、音乐、游戏和动漫等各种文化产品不断涌现,使得大众文化消费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
其次,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为大众提供了更便捷的文化消费方式。
过去,人们要欣赏一部电影或听一首音乐,需要亲自前往电影院或音乐厅进行观赏。
而如今,随着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在家中或手机上就能轻松享受各种文化产品。
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发展为大众提供了随时随地的文化消费体验。
此外,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刺激了创意产业的兴起,进而推动了文化创意产品的创作。
文化创意产品的出现,不仅满足了大众对于个性化、独特化产品的需求,也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创意产品的兴起不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进而推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然而,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繁荣也伴随着一些问题。
例如,低俗文化的泛滥和商业化过度对大众文化消费产生了不利影响。
有些文化企业追逐暴利,不顾文化的内涵和质量,制作低俗、庸俗的文化产品仅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这不仅对文化产业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也降低了大众的文化素养。
此外,商业化过度也使得一些文化产品的创作变得过于商业化,削弱了艺术性和创新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化产业需要顺应大众的文化需求,推出更加高质量、有内涵的文化产品。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文化产业的监管和引导,鼓励优秀的文化企业和创作者,提高行业自律意识,创造更加有益的文化消费环境。
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的关系
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消费文化渐渐地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众文化则是一种被广泛接受、共同理解的文化形态,它包括电影、音乐、电视节目、流行时尚等等。
这两种文化形态看似没有直接关系,但实际上它们是密不可分的。
在现代社会中,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化形成了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
大众文化是推动消费文化发展的重要推手。
大量的娱乐活动、流行文化、广告营销都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元素不仅可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还可以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
例如,当一部电影或一首歌曲成为热门话题时,相关的周边产品也会随之上市,比如电影周边商品、音乐专辑、演唱会门票等等。
因此,大众文化的繁荣也意味着消费文化的兴起。
消费文化也在反过来推动着大众文化的发展。
商业公司需要不断地生产和推销新的产品,这就需要大量的创意和灵感。
而大众文化作为商业公司的重要宣传媒介和文化生产方式,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更新。
因此,消费文化的需求促使了大众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还通过品牌营销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品牌是消费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它不仅代表了产品的质量和价值,还代表了一种文化符号和情感共鸣。
当一个品牌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喜爱,它的产品销量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反之,当一个品牌的销量下滑时,它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品牌和大众文化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
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是紧密联系的。
它们之间的互动、影响和促进,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只有通过深入理解这种关系,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趋势,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创新。
大众文化和高端文化的关系如何?
大众文化和高端文化的关系如何?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众文化和高端文化是两种被广泛讨论的文化形态,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大众文化和高端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大众文化与高端文化的概念大众文化可以理解为广场舞、网络游戏、综艺节目、流行音乐等普遍受到人们喜爱并具有普及性和大众化特征的文化产品,而高端文化则是指知识含量高、审美水平高、专业学科性强的文化产品,如京剧、交响乐、文学书籍等。
2.大众文化与高端文化的互动关系大众文化和高端文化之间既存在对立又存在相互激发。
在大众文化带给人们精神享受的同时,也呈现出浮躁、娱乐化的特点。
而高端文化更加注重人的情感、思维和精神追求,不断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在良好的互动关系下,大众文化可以向高端文化借鉴其高雅特点,提升自身文化内涵和审美层次,而高端文化也可以从大众文化中获取新形式、新体验,增强市场影响力,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3.大众文化与高端文化的共存方式大众文化和高端文化的共存方式有着多种可能性。
首先是竞争共存,即对于某些文化产品,它们既有大众化的市场规模,也有高端化的精英消费市场。
其次是包容共生,即不同文化产品在同一文化生态系统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发展。
再次是融合创新,即不断创新高端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使它们之间形成新的融合模式和文化价值。
4.大众文化与高端文化的价值评估大众文化和高端文化的价值评估也是不同的。
在大众文化方面,除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经济价值,还具有增强文化认同、凝聚社会情感、传播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价值。
而高端文化除了带有学术性和专业性之外,还具有更强的审美价值、人文价值和精神价值。
5.大众文化和高端文化的发展前景大众文化和高端文化在发展方向上也存在着一些区别。
大众文化需要注重多样性、品质和深入性,提升文化产品的内涵和质量,并在市场竞争中谋求突破和差异化。
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的关系
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的关系
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动。
大众文化是指社会上广泛流行、普遍接受的文化现象,包括电影、音乐、游戏、娱乐等方面。
而消费文化则是指人们在生活中通过购买
商品来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一种文化现象。
首先,消费文化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
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娱乐和文化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这种
需求,娱乐产业不断涌现出各种新形式,如电影、音乐、游戏等。
这
些新形式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也刺激了大众文化的发展。
其次,大众文化也促进了消费文化的繁荣。
随着大众文化日益普及和
深入人心,人们对于相关商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例如,在电影或
游戏推出后,相关周边产品也会相应地推出并受到市场欢迎。
同时,
艺人或明星等公众人物的形象也成为了消费品牌的代言人,进一步刺
激了消费文化的繁荣。
最后,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也相互影响。
大众文化中的一些流行元素
会被商家利用到商品设计中,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而消费者对于
某些商品的追捧也会进一步推动该商品在大众文化中的普及和推广。
综上所述,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两者之间紧密联系着,共同推动了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
文化产业发展与大众文化消费
文化产业发展与大众文化消费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正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并且大众文化消费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大众文化消费的形式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文化产业的发展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创新和互联网的普及,文化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传统的文化形态逐渐被数字化和网络化所替代,文化产品的产出和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电影、音乐、文学到游戏、动漫、虚拟现实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不断涌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大众文化消费的形式。
大众文化消费指的是以大众为对象的文化产品及其相关服务的消费行为。
在过去,文化消费往往被视为少数人的特权,但是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大众文化消费已经成为普通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
电影院、音乐会、艺术展览等文化场所的普遍出现,大众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文化产品,而是越来越主动地去消费和塑造文化。
大众文化消费还表现在媒体内容的选择上。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在电视、电影、音乐、书籍等媒体平台上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这种个性化的消费模式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多样性和繁荣。
此外,大众文化消费还包括了游戏、漫画、影视剧等衍生品的消费。
这些衍生品通过跨界合作和文化创意的发挥,将原本的文化产品延伸出更多的可能性,成为大众追逐的热点。
然而,文化产业发展与大众文化消费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文化产品质量的不均衡。
在追求快速盈利的过程中,一些文化企业忽视了对优质作品的培养和推广,导致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低质次品。
这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体验,也抑制了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
其次是文化产品的商业化倾向。
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一些文化产品趋向于商业化,忽视了艺术性与创新性。
这使得原本充满创意和情感的文化产品陷入了商业主导的泥沼。
此外,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版权保护、盗版传播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文化创作的积极性和可持续发展。
消费文化和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兴起——以“超级女声”现象为例
【 摘 要】 当代 , 在 商品本身的使 用价值 和它的价值发 生断裂 , 而成为一种符号 , 这种符号传递 出的信息满足 了人们追求置 身更 高社会 阶级 的需要 ,XX酸酸乳” “ 已经 #- 了牛奶产品所具有的营养可 口的价值 , t ̄ - 而成为青少年追 求一种品味和 时尚的符号 , 而短信参与, 也被 演化成 为一 个 人 向其 他 人 表 示 自 己没 有 成 为 时代 落伍 者 的 手段 。 购 买酸 酸 乳 和 发 短 信 也 成 为 凡 勃 伦 所 说 的 “ 炫耀 性 消 费 ” 向 同龄 人 炫 耀 自己 对潮 流 的 追 :
有 某种形式 , 以这 种 形 式 , 品 进 入 资 本 家 和 工 人 的 消 费 之 中 ” Max 商 ( r,
法兰 克福学派(rn fr Sh o) Fakut c o1 认为 . 文化产 业 的产 品使 大众变
阿 18 ) 马 克 思 对 消 费 的 贡 献 还 在 于 他 区 分 了 生 活 必 需 品 消 费 和 奢 得 被 动 、顺 从 。 创 造偶 像 崇拜 是 文 化 工 业 的 一 个 重 要 策 略 ( 多 诺 , 84 。 9 0 。这 种 偶 像 创 造 , 是 重 新 着魅 的 重要 手 段 。 也 侈 品 消 费 ( 样 参 见 S t 理 论 )但 后 来 的研 究 者 指 出 , 克 思 认 1 9 ) 同 mi h的 , 马 洛 文 塔 尔 ( o eta) 现 , 传 记 体 作 品 中 , 一 种 使 主 人 公 偶 Lw nh1发 在 有 为 消 费 品 和 消费 方 式 为 同一 物 。 布 希  ̄ (adiad¥ 把 消 费 的 方 式 而 B u rlr)l l j
和 商 品 区分 开来 。
像 化 的倾 向 , 作 品 中 曾 经 以 工业 、 融 巨 头 为 塑 造 偶 像 的 对 象 , 现 而 金 而
浅析基于大众文化的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
浅析基于大众文化的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基于大众文化的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又互动的过程。
大众文化作为现代文化的核心之一,不仅成为了小资产阶级文化的体现,而且也成为了市场经济和消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大众文化的艺术生产和消费关系愈发重要,这一过程如何处理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维护和挑战文化体制,如何与艺术家、策展人、观众、媒体等多方参与者形成网络关系等,都是亟需思考的问题。
首先,基于大众文化的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
在当代的艺术领域中,艺术家和观众不再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关系,而是相互影响和共同创造的关系。
艺术家的创作是基于自身的生活、思考和实践所产生的,而观众的观看也因个人背景、经验和认知的不同而形成多元化的解读和意义。
因此,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创作者需要考虑观众的反馈和需求,也需要尊重观众的主体能动性,建立起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反馈机制。
其次,基于大众文化的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需要积极思考如何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众所周知,市场是推动文化艺术生产和消费的关键因素之一。
基于大众文化的艺术作品在市场上具有更大的受众和市场价值,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商业收益,这些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同时,艺术生产者也需要认识到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多样性,不断创新、探索和尝试。
第三,基于大众文化的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需要积极发掘和利用新型媒体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的普及,社交网络、数字化媒体、虚拟现实等新型媒体平台已融入到艺术生产和消费的方方面面,成为了无法忽视的重要力量。
艺术家和艺术机构需要探求和利用最新的媒体技术手段,来推广、展示和传达艺术作品和观点,以更好地与广大公众进行互动和交流。
综上所述,基于大众文化的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
艺术家和艺术机构需要以高度的创造力和远见卓识来探索和塑造大众文化和艺术的关系,建立多元化、创新性和多元化的艺术市场,推动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充分融合。
大众文化的名词解释
大众文化的名词解释大众文化是指在现代社会中广泛传播且为大多数人所接纳和参与的文化形式和娱乐活动。
它不同于高雅文化或次文化,而是从社会底层开始逐渐蔓延至上层社会,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
大众文化无处不在,伴随着现代化的社会发展,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电影、音乐、电视剧、时尚、游戏等。
一、大众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大众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兴起,传媒技术的进步,使得大众传播和接收文化的能力大幅提升。
大规模的印刷和发行,以及影片和音乐的制作与传播,使原本只能被少数特权阶层所拥有和传承的文化,逐渐成为了大众所拥有和享受的对象。
二、大众文化的特征1. 普及性:大众文化具有普及性,可以被广大大众所接触和参与。
例如,电影院、音乐会这些大众化的文化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人们可以通过电视、电影院、网络等渠道轻松地接触到大量的文化产品。
2. 多样性:大众文化的多样性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元素相互交融,在这种跨文化的环境下,大众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例如,美国好莱坞电影、韩国韩流音乐、日本动漫等都成为了世界各地的大众文化的代表。
3. 娱乐性和消费性:大众文化以其丰富多彩的娱乐性和刺激性成为了人们休闲时娱乐的重要选择。
与传统的高雅文化相比,大众文化更注重娱乐效果,更能满足人们对于娱乐享受的需求。
同时,大众文化也成为了商业运作的重要领域,吸引了大量的商业资本投入。
三、大众文化的影响大众文化在塑造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透过传媒技术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文化语境和交流平台。
大众文化具有社会化的特点,通过媒体传播和互联网交流,形成了一个广泛的社区,人们通过分享和讨论自己喜欢的文化产品,形成了共同的文化认同。
另外,大众文化也促进了人们对于文化多元性的理解和接受。
随着大众文化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容易接触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产品,从而增加了对于不同文化的包容性和理解力。
大众文化中的消费主义批判
大众文化中的消费主义批判在当今社会,消费主义已经深深渗透到了大众文化的方方面面。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被推动着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以满足对物质享受的需求。
然而,消费主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将从大众文化中消费主义的现状、影响以及批判角度进行探讨。
首先,大众文化中的消费主义现状呈现出哪些特点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广告、媒体等渠道不断向人们灌输购买更多、更好、更贵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的理念。
人们开始追求名牌、奢侈品,将消费作为获取快乐和满足感的主要途径。
消费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成为了大众文化中的一种主流价值观。
然而,消费主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
首先,过度的消费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为了追求新潮的商品和享受,人们频繁更换手机、服装等物品,大量的旧物品被丢弃,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其次,消费主义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在追求奢侈品和名牌的过程中,一些人为了满足消费欲望不惜倾家荡产,而另一些人却生活在贫困之中,形成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再者,消费主义使人们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忽视了精神层面的需求,导致心灵空虚和精神困惑。
人们沉迷于物质世界,忽略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导致心灵的贫瘠和精神的空虚。
针对大众文化中消费主义的现状和负面影响,我们有必要进行批判和反思。
首先,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和攀比心理。
消费并非唯一的幸福来源,我们应该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其次,我们应该倡导简约生活,减少不必要的消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只有摒弃铺张浪费的消费观念,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们应该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减少贫富差距,让每个人都能享有基本的物质生活和尊严。
消费主义不应成为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我们应该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大众文化中的消费主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物质享受和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了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社会贫富分化等负面影响。
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历史趋势
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历史趋势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它们代表着当代社会的思潮和时尚风向。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历史趋势。
1. 大众文化的兴起大众文化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普及,大众文化开始在社会中扎根并迅速蔓延。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兴起,大大促进了大众文化的形成和传播。
人们开始共享同样的娱乐、信息和消费文化,大众文化也因此产生了。
2. 大众文化的特点大众文化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大众文化具有普遍性和传播性,能够快速传播到不同的地区和人群中。
其次,大众文化通常是商业化和市场化的,商家通过大众文化产品获取经济效益。
再次,大众文化对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塑造了大众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3. 流行文化的兴起流行文化是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在时尚、娱乐、音乐、电影等领域。
20世纪60年代以来,流行文化逐渐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了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流行文化代表着时代的精神和文化标志,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
4. 流行文化的特点流行文化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首先,流行文化具有瞬时性和变动性,时尚总是瞬息万变,人们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追赶新潮流。
其次,流行文化具有大众化和大众接受度高的特点,满足了大众对娱乐和消费的需求。
再次,流行文化体现了个性和多样性,人们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化产品和生活方式。
5. 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也在不断演变和更新。
未来,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将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各具特色的文化形式会更多地涌现出来。
同时,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也面临着挑战和变革,需要不断创新和拓展,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人们的追求。
总之,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作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趋势和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高中政治 什么是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材 新人教版必修3
什么是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问题提出与解析思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由人民大众建设的、属于人民大众的文化。
也就是说,人民大众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体,又是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的客体,通俗地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人民大众自己的事情。
于是,“文化”与“大众”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它们之间的互动有什么特点,就成为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给与高度关注的问题。
青少年学生,是构成“人民大众”最大比例的群体,也是对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最为敏感最为积极的群体,同时也是在文化上较为幼稚的群体。
教材把这个问题列为文化生活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旨在引导青少年在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面前有一个清醒的头脑,从而能够正确地辨别和取舍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
【问题解析】大众文化,从本质上说是在现代工业社会里产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是借助现代传媒,依照市场运作规则批量生产,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的都市消费文化,是现代社会高速运转的生活方式的产物。
它一方面同与其共时态的官方主流文化、学界精英文化相互区别和对应,另一方面也同传统农业自然经济社会里的各种民间文化、通俗文化有着一些原则差异,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和普及性是其最主要的基本特征。
大众文化最早出现于率先完成现代工业化进程的西方社会。
现代大都市的形成和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构成大众文化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
我国大众文化的兴起与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同步,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又为其日益壮大提供了温床和养料。
广播、电视的普及和互联网走进家庭的技术背景,更使这支文化新军的发展如虎添翼。
大众文化平民化的风格、精神抚慰的温情和势不可挡的娱乐功能迅速获得庞大的受众,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影响。
它的崛起为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缓解紧张生活造成的心理压力,开拓人们的视野,张扬个体价值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大众文化面向庞大的消费群体。
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吸引更多的受众是它的第一要旨。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多重向度及其启示的开题报告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多重向度及其启示的开题报告【导言】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文化理论的重要学派。
在大众文化批判理论领域,法兰克福学派提出了诸多理论观点,例如集体文化普及的质量低下、消费文化的商业化趋势以及大众传媒在思想上的控制等等。
本文将介绍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多重向度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启示。
【正文】一、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是紧密相连的,大众文化的普及质量低下是受到消费资本掌控的结果。
消费文化代表了商业利益,而大众文化则代表了一个面向群体的文化。
在消费资本背景下,大众文化往往变得越来越低俗,质量也越来越差。
他们指出,大众文化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由商业媒体制造出来的,它们并不是为了提高文化的水平,而是为了商业利益。
二、铁笼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铁笼理论是一种描述现代社会的理论,认为人们被现代国家体系所束缚,失去了自由意志和创造性。
大众文化,尤其是流行文化,被看做是一种宣扬和加固这种束缚的手段。
他们相信,现代社会的组织和机制使得大众文化变成了一个能够扭曲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工具。
三、思想的控制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传媒的新闻、广告和娱乐等形式都是在推销一种思想,让人们接受它们所推崇的商品、观点和价值观。
他们强调,现代社会中的思想控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普遍和有效。
人们不能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已经被控制,是非常危险的。
四、文化工业法兰克福学派指出,大众文化是一种由文化工业制造和推波助澜的东西,这种工业模式与传统的工业模式类似,通过生产和营销迎合大众需要的产品来赚钱。
事实上,大众文化就像一条传送带一样,将大众消费者变成了机器,这些机器通过大量购买来使文化工业不断赚钱,并致力于不停地生产更多的文化产品。
【结论】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一种批判性理论,跨越了不同的学科范畴。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启示。
什么是大众文化?
什么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指在现代社会中广泛流传、通俗易懂、容易接受的文化形式和内容。
它是社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反映了现代社会的普遍文化现象,包括音乐、电影、电视、娱乐等方面。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大众文化。
1.大众文化发展的历史大众文化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当时,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娱乐业蓬勃发展等原因,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享受文化娱乐。
随着技术进步和媒体广泛使用,大众文化开始普及,成为娱乐和文化消费的主要形式。
20世纪50年代,电视媒体变得更加普及,可以同时传递音乐、新闻、体育等多种信息。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众文化在不断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
2.大众文化的特点大众文化是针对大众群体的文化形式和内容,它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娱乐性强:大众文化的内容主要是娱乐为主,目的在于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
- 流行性强:大众文化具有广泛流行性,因为它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和审美需求。
- 可塑性强:大众文化可以不断地变化和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更新换代比较快。
- 财富效应强:大众文化是创造财富和经济收益的重要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3.大众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大众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还可以弥合社会的差距,促进文化交流,增强社会凝聚力。
另一方面,大众文化也面临着负面影响。
一些大众媒体和文化内容会对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
4.在大众文化中如何保持自我意识?当我们接触大众文化时,我们也应该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
我们需要学会审视文化内容的积极和消极方面,不断提升自我意识。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文化消费方式来拓展视野,接触更多有益的文化信息。
比如,可以选择阅读专业书籍、赏析高艺术、参与志愿活动等,让自己的文化层次得到提升。
总之,大众文化是当代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形式,它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我们不仅需要享受文化带来的乐趣,更要对文化内容和形式保持批判性思维,提升自我意识,追求真正的文化精神。
大众文化概念
大众文化概念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 或mass culture)是指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和电子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
在这个意义上,通俗诗、报刊连载小说、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无疑属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叛》一书中。
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扩展资料:大众文化的特点:1、属性的商品化大众文化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文化与工业联姻的结果。
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它具有由文化产业机构生产供现代大众消费的商品属性。
高雅文化往往羞羞答答,不承认其商品特性,或者有意淡化它,似乎艺术一旦与商品结缘,就浑身沾满了铜臭,亵渎了审美的圣洁。
大众文化一开始就以商品的形式出现,从不隐讳自己的商品属性。
作为文化商品,它极力开拓文化市场,以文化、审美去获取最大的利润。
电影制片厂、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杂志社、网站等正是这些文化商品的生产机构。
2、传播的媒介化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关系密切。
大众传播由专业群体使用大众媒介,大量、迅速地传播信息,对受众施以影响。
大众媒介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等机械印刷媒介和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电子媒介。
大众媒介的应用,拓展了大众文化的公共领域和大众文化的对象、范围。
我们接受人类存在的在象征意义上超越民族和无可改变的物质特性越快,那就越好。
3、制作的标准化现代科学技术为大众文化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手段,不仅表现在传媒方面,而且表现在生产制作方面。
高新技术的引进、器材设备的更新,尤其是电脑技术的使用,提高了大众文化的质量。
因此,大众文化能够像工业产品那样,生产程序化、规模化、批量化和标准化,形成了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文化工业。
正是由于大众文化能够批量生产、无限度复制,所以大众文化具有明显的标准化、齐一化的特征,而缺乏真正艺术品所具有的无可替代的个性特征。
浅析大众文化的兴起与文化特征
浅析大众文化的兴起与文化特征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众文化已成为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
大众文化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本文将从大众文化的起源和特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大众文化的起源大众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欧洲和美国。
当时,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的工人和农民涌入城市,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
在这种背景下,文化产业开始崛起,出现了各种娱乐形式,如音乐、电影、杂志、报纸等。
同时,大众传媒的出现也促进了大众文化的传播和普及。
1.娱乐至上大众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娱乐至上。
大众文化所涉及的娱乐形式包括电影、电视、音乐、游戏等,这些都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娱乐的需求而设计的。
这样的娱乐形式一般都是轻松、有趣且易于理解的,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共鸣。
例如,电影中的商业片几乎都是由一些好莱坞大片组成,这些电影通常有很高的娱乐价值和制作质量。
2.商业化和消费主义大众文化是商业化的,也是消费主义的。
大众文化所涉及的内容往往是符合商业利益的,如商业广告、商品推销等。
大众文化不仅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造就了一大批商业成功的文化明星。
消费主义也是大众文化的一种特征,人们在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下,往往会因为“跟风”而购买相应的物品。
3.群众化大众文化是针对大众大众化的,特别是涉及到娱乐和消费。
大众文化的内容和方式通常是针对一般大众而设计的,无论是电影、音乐或节目,都要符合一定的大众化标准,这也是为了更好的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共鸣。
总之,大众文化是当今社会中无法忽视的文化现象,具有娱乐至上、商业化和消费主义、群众化等特征。
大众文化的兴起不仅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人们应该深入思考大众文化带来的影响,对其进行适当地引导和控制,以避免出现负面影响。
大众文化消费结构调查
大众文化消费结构调查大众文化消费结构调研方案一、调研背景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观念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在新时期对大学生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确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
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调研目的在本次调研活动中我们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1,了解现代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关注大学生消费结构,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健康消费。
三、调研时间2021年4月(具体时间待定)。
四、调研地点以邯郸学院为中心的高校区。
五、调研对象高校各院系学生及部分教师。
六、调研人数调研人数不少于300人,视调研数据的真实、有效及准确性而定。
七、调研实施细则为了提高回收率以及辐射面积,确保调查的顺利进行,将按以下细则实施进行:(1)抽选样本院系班级进行问卷调查:设计好调查问卷,采用A4纸打印,然后不同专业的不同班级进行问卷的派发以及回收,所选取班级要有差异性,代表行,回收后进行统计。
(2)在校园内随机访问:在邯郸学院内随机对学生和老师进行采访,调查,了解他们的消费情况和消费观念,并进行记录。
(3)网络匿名投票:在“邯郸学院微信平台“网站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以及其他个人对消费情况进行调研,并进行统计。
(4)对各种统计进行汇总,制表,制图,并进行分析,写出报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大众文化答:大众文化是一种产生于20 世纪城市工业社会、消费社会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并且以城市大众为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类像化、平面化、普及化的文化形态。
2、全球化答: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
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
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
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纷纷引起研究热潮。
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
3、文化产业答: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初。
最初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
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 Industry,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
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狭义上包括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
4、文化转型答:文化转型是指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替代旧的文化形态,表现为文化的变革、进步过程。
文化转型的实质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社会群体中主导性文化模式的新旧转换过程。
文化转型一般是指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的根本转变。
研究文化转型的一般规律、特点,对于创新文化建设,构建优良文化生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将有积极的启迪与借鉴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大众社会(mass society )的主要意义: 也称“群众社会”。它是指在大众媒介和 大众文化作用下形成的群众性的社会。
3、大众社会的主要特征包括:组织松散; 成员之间缺少直接接触;人员流动频繁, 不受团体力量的约束;通过大众传播媒介 传递彼此之间的信息。
4、大众社会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精英与 大众的控制与反控制。(P99)
第三章 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
第一节、大众文化
壹、大众、大众社会与大众文化 一、大众(mass) 1、来源:从15世纪开始被大规模使用, 早期这个词带有贬义色彩(mob;the common pepole),后来的意蕴主要指 整体的一大堆人。
2、“大众”的主要意义:现代社会中 它主要指的是一个没有差异的、缺乏秩 序和组织的庞大集合体,是大众社会的 主要发展动力,对政治、商业和文化有 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一般与“精英” 这个词汇相对应。(雷蒙· 威廉斯)
第一次亲密接触(轻舞飞扬)
美学逻辑 如果我还有一天寿 命,那天我要做你 女友。 如果我有翅膀,我 要从天堂上飞下来 看你。
日常逻辑 /我还有一天寿命 吗?没有/所以, 很可惜。我今生仍 然不是你的女友。 /我有翅膀吗? 没有。/所以,很 遗憾。我从此无法 再看到你。
日常逻辑 如果把整个浴缸里 的水全部倒出,也 浇不熄我对你爱情 的火焰。
(3)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 以契约精神为基础,以公民精神或公民性为集中体现, 包括志愿精神、人本精神、法治精神、自治精神的公 民文化。讲求人本主义、多元主义、公平与开放、法 治与自治、自愿参与等原则。(江湖;民间)
三、大众文化
1、意义: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 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的是一地区、 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 受的文化。
服饰:80、90之交“宽大”——女权意识 近年“短得露脐、瘦得贴身”——压力下的关爱 90年代末“无厘头”——社会的无序、价值的模糊 前卫装扮——个性“张扬”“释放”“注意力” 颓废妆、病态美——认知的迷茫 “聊天”、“短信”——“快餐文化”的“一次性”。
3、流行往往容易引来众多模仿之作,走向 模式化
贰 大众文化的特征
大众媒介性 商品性 流行性 类型性 娱乐性 日常性
“它是通俗的、短命的、消费性的、 廉价的、大批生产的、年轻的、诙 谐的、色情的、机智而有魅力的恢 弘壮举” ——理查德.汉密尔顿
一、大众媒介性
指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 媒介,具有大众传播媒介所规定的特点: 批量复制、信息量大、受众量大的特征。
化的意义传达。
二、商品性
指大众文化具有商品的属性——由 文化产业机构制作、供公众消费、 以获取商业利润为最大目的。
表现
大众文化作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商品化 个案:90年代“红色经典”热、闲适小品热 商品被文化包装 个案:商业环境、消费行为、过程等
所以,大众文化常常不简单指静态意义上的 作品,而是指包括作品在内的人的整个消费 行为和过程,商品与文化杂糅共存。
3、从接受者看:同样是在上述社会情境中,
公众获得了崭新的现代性启蒙,成为熟悉并喜
爱现代大众文化,的“受众”。
4、从传播方式看:大众媒介构成大众文化及
其现代艺术样式得已传播的物质传输渠道。在 这个意义上,没有大众媒介便没有大众文化以 及现代艺术样式。
5、从表达特征看,大众媒介直接影响大众文
日常逻辑 /整个浴缸的水全 部倒得出吗?可以。 /所以,是的。我 爱你。
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摆在我的面前 我没有珍惜 等失去以后才追悔莫及 尘事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 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 我会对她说三个字 我爱你 如果非要给这份爱加个期限的话 那将是 一万年 ——《大话西游》
教室大话
(2)公民社会的三个发展阶段 古典形态:欧洲从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17、18 世纪的漫长历史时期。“公民社会”最早出现 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指的是政治国 家与市民社会相统一的社会形态。(一分法; “城邦国家”)
现代形态:欧洲从18世纪到20世纪这一时期,
市场经济开始成为公民社会的核心部分 ,相对 独立于政治国家之外,不能为政治国家所淹没 的非政治的社会自主领域。(二分法;马克思)
四、类型性
指大众文化按照固定模式和类型打造产 品,在作品内容、角色定位、事件情节 构思、场景设置、语言风格、视听效果 等方面流于套路化、公式化。
五、娱乐性
大众文化总是追求广义上的愉悦效 果,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 望获得满足。
快乐崇拜——娱乐成为生命质量的组成部分
麦克唐纳:“大众文化的花招很简单——就是想尽一 切办法让大伙儿高兴。 “可耻的不是娱乐,而是不让人们娱乐” “奇迹”、“非常心”的体验:“绝对**”、“非常 **”,英国伦敦的“镜子地牢”、球迷骚乱 “潇洒走一回”、 “过把瘾就死”、“今朝有酒今朝 醉,明朝没酒喝凉水” 王朔“玩”小说、周星弛“搞”笑、胡戈恶“搞”、 电影追求“幻灯片”化。
当代形态:20世纪以后,美国政治学家科亨和阿拉托,
通过对20世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所遇到 的各种问题的深刻反思,提出了“重建公民社会”的 理论主张,认为应该把经济领域从公民社会中分离出 去,把社会组织和民间公共领域当作当作公民社会的 主体,并系统提出政治社会--经济社会--公民社会三 分的社会生活划分模式,从而完成了将公民社会指向 社会文化领域的当代转型。 (三分法;公共领域)
快乐无罪——玩得有文化、玩得有品位
戴安娜车祸现场记者:“我们完全没有 责任,这只是生活游戏的一部分”
六、日常性
指公众对于大众文化的接受往往是 在日常生活环境中进行,接受过程 往往与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以满 足日常生活兴趣。
理想浪漫想象——高雅文化
“如果”模式,中国文学常用的假设模式,用来表达 坚定和永恒。 汉乐府民歌《上邪》 席慕容《如果》
二、大众社会
1、来源: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1935年在 《变革时期的人们与社会》一书中首先提出。 他是想揭示资本主义企业中大量的雇佣者,在 完成工作之余,就转变成了社会大众。这些拥 有选举权的“大众”们,更热衷于收入所得的 增加,更热衷于参加社会消费,更热衷于出没 大众娱乐场所,对政治却越来越表现出冷漠倾 向。这种状况将有利于当时德国法西斯政权 上台,进而为法西斯权力所操纵,成为法西斯 权力的盲从者。
三、流行性
指大众文化在创造出一种模式之后, 往往迅速地通过批量化生产,在一 定时段的一定公众群体中风行开来, 形成时尚潮流。
1、流行风尚并非当今时代专利。
古已有之。只是在传统社会背景下(物质匮乏、传媒 有限),不能发动为大众共同参与的群体文化事件, 只局限于上流社会小众群体。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 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楚王好细 腰”“环肥燕瘦” “画眉深浅入时无” 进入20世纪,追逐流行成为社会共同心理。 50年代“洋气”——60、70年代“臭美”——80年代 “时髦”——90年代“时尚”
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摆在我的面前 我没有珍惜 等失去以后才追悔莫及 尘事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 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 我会对她说一个字 呸 如果非要在此加个什么的话 那将是 呸呸呸
汉乐府——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 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如果》
席慕容
然而 如果你愿意 四季可以安排得极为黯淡 我将立即使思念枯萎 断落 如果太阳愿意 如果你愿意 我将 人生可以安排得极为寂寞 把每一粒种子都掘起 如果爱情愿意 把每一条河流都切断 我可以永不再出现 让荒芜干涸延伸到无穷远 如果你愿意 今生今世 永不再将你想起 除了对你的思念 除了 除了在有些个 亲爱的朋友 我一无长物 因落泪而湿润的夜里 如果 如果你愿意
大众媒介在大众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1、从社会情境看:大众媒介有力地参与营造了大
众文化得已生成并在其中发挥作用的社会“公共领 域”,形成公共话语空间。
2、从发送者看:正是在这个由大众媒介建构起来 的教育与舆论情境中,一批批痛感文化危机而渴望 寻求出路的文化人承受着强烈的现代性冲击,毅然 决然地从传统文人变成了现代艺术家 、传媒人士。
2、流行时尚与特定时代心理相关联——“人人
模仿时尚,时尚模仿时代”
1978年“知识就是力量”——影视“图书馆情结” 1981年“美学热”——影视“红衬衫”“红裙子” 80年代“毛毛雨”——对刚性文化的反抗 1986年崔健《一无所有》——“愤青时代”反思文革 80年代中后期台湾校园民谣——“唱自己的歌”《听 泉》 《外婆的澎湖湾》《就要挥别》《兰花草》《童年》
2、实质: 大众文化从实质上说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产生、与 市场经济发展尤其是大众媒介的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 民文化。当代大众文化一方面是同与其共时态的官方 主流文化、学界精英文化相互区别和对应的,另一方 面也是同传统自然农业经济社会里的各种民间文化、 通俗文化有着一些原则差异。
3、对大众文化的两种态度:批判的和 积正面的。(P100) 4、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趋势: 人文化 科学化 国际化 民族化
5、公民社会 (1)意义:公民社会或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是指围绕共同的利益、目的和价值 上的非强制性的集体行为。它不属于政府的 一部分,也不属于盈利的私营的那一部分。 它是一个政治学上的术语。 具体而言,它是处于“公”与“私”之间 的一个社会领域。通常而言,它包含那些为 了社会的特定需要,为了公众的利益而行动 的组织,诸如指慈善团体、非政府组织 (NGO)、社区组织、专业协会、工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