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2名词解释(考试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2)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1. 古希腊悲剧(Greek Tragedy):起源于古希腊的戏剧形式,以人类命运的悲剧性为主题,探讨和表达人类的困境和矛盾。
代表作品有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和埃斯库罗斯的《阿伽门农》等。
2. 古罗马喜剧(Roman Comedy):起源于古罗马的戏剧形式,以幽默和笑料为特点,讽刺社会和个人的笑剧。
代表作品有普鲁塔克的《因多米涅乌斯》和特伦提乌斯的《欧内斯托》等。
3. 文艺复兴(Renssance):指欧洲14世纪到17世纪,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化运动。
以人文主义为核心,重视人类的个体价值和人类世俗活动。
代表作品有达芬奇的绘画作品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等。
4.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指19世纪初至中期欧洲的一种文化和艺术运动。
强调个人情感、自然的力量和想象力,反对理性主义和工业社会。
代表作家有拜伦、雪莱和济慈等。
5. 现实主义(Realism):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一种文学运动。
追求真实和客观的描写,反映社会问题和日常生活的困境。
代表作家有毛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等。
6. 象征主义(Symbolism):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一种文学和艺术运动。
强调象征和隐喻的使用,探索潜意识和非现实的境界。
代表作家有波德莱尔和马拉美等。
7. 现代主义(Modernism):20世纪初至中期的一种文学和艺术运动。
挑战传统文学和艺术形式,追求新的表现手法和思维方式。
代表作家有乔伊斯、福克纳和卡夫卡等。
8.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20世纪中期至今的一种文学和艺术运动。
质疑真实性和统一性的概念,强调多元性和失去中心的特征。
代表作家有巴尔塔萨尔和莫里斯·布朗等。
这些是外国文学史中的一些重要名词,简要说明了各自的起源、特点和代表作品。
当然,这只是简要概括,实际上每个名词都可以有更深入的研究和解释。
外国文学史2笔记

外国文学史2名词解释:1、什么叫希腊神话古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
内容上大体可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是生产力发展的低级阶段的反应,是氏族社会基本特征的表现。
在古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英雄是半神半人式的英雄。
2、什么叫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颂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这两部史诗描写发生于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亚战争,各分二十四卷,反映了氏族制度趋于瓦解,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广泛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艺术成就。
《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两部史诗,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发生的特洛亚战争的历史事件,有相当长的民间传唱和吟诵过程。
公元前9世纪左右,相传由行吟诗人荷马编订完成,故名荷马史诗。
公元前6世纪由学者用文字写定。
《伊利亚特》的主题是赞美古代英雄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讴歌他们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奥德修纪》讴歌了古代英雄在同自然力的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机智勇敢和坚强意志,表达了主人公对部落集体和乡土的眷恋之情。
两部史诗结构巧妙、形象鲜明、语言质朴、比喻奇特,并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
荷马史诗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社会风貌,是认识希腊史前社会的重要文献。
补: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塞》两部分,各有24卷,均以特洛依战争为背景。
《伊利亚特》写战争本身,描写阿喀琉斯的愤怒及战争最后51天内发生的事件;《奥德塞》写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战争结束后回返家乡的经历。
荷马史诗的主题是歌颂希腊全民族的光荣史迹,赞美勇敢、正义、无私、勤劳等善良品德,讴歌克服一切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肯定人与生活的价值。
荷马史诗充满了浓厚的宿命论思想,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成为神与神之间斗争的缩影。
荷马史诗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人物,结构巧妙,布局完整,比喻丰富。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1.神人同形同性说:希腊神话中的神祗,像人一样,有情欲,有善恶,有计谋,互有血缘关系,都是人格化了的形象,这就是“神、人同形同性说”。
2.阿基琉斯的脚跟:希腊神话英雄阿基琉斯唯一能被刺伤的地方。
他出生后,母亲海洋女神西蒂斯握着他的脚跟在冥河里浸泡,因此他全身除脚踵外其他地方刀枪不入。
比喻易受伤害的地方或致命弱点。
3.《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诵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
公元前8世纪,小亚细亚一带的民间歌人、双目失明的职业乐师荷马把有关特洛伊战争的短歌、传说整理加工,巧制精编,创作了《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这两部长篇叙事佳作。
到了公元前6世纪中叶,在雅典执政者庇士特拉妥的带领下,学者们将其删改完善,《史诗》正式用文字记录下来,整理成书。
到公元前3至2世纪亚历山大城的学者又进一步审校、定本,这便是流传至今的“荷马史诗。
”4.塞壬文化(塞壬妖岛):出自希腊神话。
传说在一个岛上住着一些以美妙歌声迷人害人的海妖,名叫塞壬。
后奥德赛路经该岛,事先得到瑟西女仙的警告,用蜡封住同伴们的耳朵,又把自己绑在桅杆上,同伴们奋力划桨,终于战胜了迷人的歌声。
比喻那种骗人的甜言蜜语。
5.三连剧:又称三部曲,古希腊悲剧中的固定格式,•指情节连贯,内容相关的三部悲剧。
它们既有相对独立性,有各自的剧名,能独立成篇,又有内在联系,可合成一组悲剧,有总的剧名,表达统一的主题。
后成为三部内容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文学作品的统称。
6.《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
取材于英雄传说,写忒拜王子俄狄浦斯反抗杀父娶母的神示,然而又逃不出命运支配的故事。
通过俄狄浦斯的遭遇,作者颂扬了悲剧主人公的坚强意志和人民对国家的负责精神。
以此作品为代表的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艺术,标志着希腊悲剧的成熟。
7.骑士文学:骑士文学盛行于11至13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巩固繁荣的时期,以法国的成就最高。
《外国文学2》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外国文学2》练习测试题库一、填空1、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是。
2、诗人是英国感伤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的桥梁。
3、是法国第一个启蒙作家,他的小说是法国第一部获得广泛影响的启蒙文学作品。
4、《拉奥孔》是德国戏剧作家文学理论家的一部重要的美学著作。
5、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的作家是。
6、是济慈最著名的颂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7、新英格兰超验主义运动的基地是,是新英格兰超验主义运动的原动力,是美国文化独立的旗手。
8、伏尔泰的文艺观主要体现在他的理论著作中。
9、“星期五”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10、卢梭的小说是直接模仿英国作家的小说《克拉丽莎·哈洛》写成的。
11、使拜伦成为“诗坛的拿破仑”的作品是。
12、被称为“众心之心”的诗人是。
13、雨果世界观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
14、普希金的小说取材于普加乔夫起义。
15、狄德罗的小说代表作是。
16、卢梭著名的自传体小说是。
17、歌德的诗剧代表了启蒙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
18、“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诗人的诗句。
19、《草叶集》是美国诗人的代表作。
20、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茶花女》、《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三个火枪手》、《白鲸》。
21、菲尔丁的小说代表了18实际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
22、哥特式小说的代表作家是,他的代表作是。
23、斯塔尔夫人的两部理论著作和为法国浪漫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4、“我的心摧毁了,武器没有摧毁,我倒下了,并没有失败。
”这是德国诗人的诗句,也可以被视为诗人一生的写照。
25、列出下列作品的作者:《四季》组诗、《威克菲尔德的牧师》、《天真汉》、《亲和力》、《教长的黑棉纱》。
26、18世纪法国文坛上享有“史诗诗人”的作家是,他的哲理小说的代表作是。
27、浮土德与古希腊美女的结合,象征着现代文化对古典“美”的追求。
他们婚后生下的儿子是,歌德通过他悼念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28、抒情歌谣集是由英国诗人和合著的。
大二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大二上)名词解释1、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源于民间,是希腊神话传说集大成者,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和古代史诗的楷模。
它以公元前12世纪阿凯亚人与特洛伊人的战争为背景,描写双方英雄的光辉业绩以及之后奥德赛的航海冒险经历。
荷马史诗被称为“英雄史诗”,它以简洁鲜明的笔触勾划出一系列英雄形象。
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产物,是当时社会状况的真实写照,也是希腊英雄观念的有力刻画。
2、希腊悲剧:悲剧,意为“山羊之歌”,起源于祭奉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宗教仪式和歌舞,形成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中期达到极盛,成为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各地兴建许多大型露天剧场。
希腊悲剧多取材于希腊神话和传说,有相对固定的模式,一般包括开场白、入场歌、场、场次中间唱段、终场。
悲剧起源于酒神颂歌,最早的悲剧题材就是讲述狄奥尼索斯的出生和经历,狄奥尼索斯本来就是舞台的中心和灵魂人物。
随着戏剧的演变,神话和英雄故事加入了悲剧的行列。
3、奥林匹斯神系:奥林匹斯神系是希腊神话中神的故事的一部分。
神的故事包括天地的开辟、神和人的起源、四季的成因、动植物的出现,以及以宙斯为首的奥林匹斯神族成员的活动。
古希腊人按照人的形象创造了神,并认为天上也和人间一样有一个神的大家庭,因其居住在希腊北部的奥林匹斯山上而称为奥林匹斯神系。
其中又分为前奥林匹斯神系和奥林匹斯神系。
其主神分别是:神王宙斯,神后赫拉,宙斯的哥哥冥王哈得斯、海神波塞冬,还有宙斯的儿子太阳神阿波罗、月神阿尔忒弥斯,战神阿瑞斯、工匠之神赫淮斯托斯,女儿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和美神阿佛洛狄忒、9位文艺女神缪斯,3个命运女神摩伊勒。
4、伊利亚特《伊利昂纪》:《伊利亚特》24卷,15693行。
题名的原意是“伊利昂的故事”,写的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
当时的特洛伊城叫“伊利昂城”,史诗的名字由此而来,它的原意是“伊利昂之歌”。
(伊利昂的故事)以战争为主题,通过激烈的战争描写记录英雄业绩,歌颂希腊人视荣誉为生命的英雄观。
外国文学第二学期复习资料整理

填空和选择1.列夫托尔斯泰: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青年》;自传性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首次反映作者对农民问题的探索。
三大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2.萧伯纳:被誉为“英国现代戏剧奠基人”,代表作《巴巴拉少校》,悲喜剧《伤心之家》。
1925年因其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精神”、“令人激动的讽刺性”获诺贝尔文学奖。
3.高尔斯华绥: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
三套三部曲:《福尔赛世家》(《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现代戏剧》(《白猿》、《银匙》、《天鹅曲》)《尾声》(《女侍》、《开花的荒野》、《河那边》)《福尔赛世家》和《现代戏剧》是两部情节连贯的三部曲描绘19世纪到20世纪初英国社会生活的真实图景,揭露资产阶级的“财产意识”。
于193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4.威尔斯:英国的科学家兼小说家。
代表作《星际战争》、《时间机器》。
他的科学幻想小说“用艺术和幻想而不是用论证和理由来吸引读者”。
他与法国的凡尔纳被并称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的前辈。
5.毛姆:英国的小说家、戏剧家。
代表作《人性的枷锁》(表现出对自然纯朴人生的强烈向往)与《月亮和六便士》。
6.康拉德:创作上强调讲故事的人,作品《吉姆爷》、《青春》、《黑暗的中心》。
运用象征手法写了《水仙号上的黑鬼》7.劳伦斯:英国最有个性、最有争议的重要作家之一。
以性爱为题材的代表作《虹》、《恋爱中的女人》、《查泰来夫人的情人》。
8.福斯特: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关系”。
代表作《印度之行》,谴责殖民统治的不公正和不人道。
有关小说理论的演讲集《小说面面观》提出“平面人物”和“浑圆人物”观点。
9.戈尔丁:50年代英国实验派小说家,“寓言编撰家”,198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0.格雷厄姆·格林:英国作家,其小说分为两类,一类为“消遣作品”,即情节紧张、充满悬念的间谍小说,如《斯坦布尔的列车》《一支出卖的枪》《密使》《第三个人》。
外国文学史(二)下名次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四、名词解释(20题)4、社会问题剧:1868—1891年,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用散文写了9部以社会和家庭问题为内容的现实主义戏剧;这些剧本分两类:一类处理社会政治问题,如《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等;一类处理婚姻家庭问题,如《玩偶之家》等;这些作品大胆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堕落、婚姻的不合理、家庭生活的虚伪、思想的庸俗偏狭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破产;“社会问题剧”以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震动了西方舞台,引起一场戏剧革命。
5、自然派:1 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别(领袖:果戈理)。
2该派以果戈理的创作为楷模,极力忠实于“自然”即现实,抨击反动腐朽的农奴制和专制制度。
3文学题材上,多以描写“小人物”即小官员、小职员、农民为主。
4体裁上,多以散文(即小说)为主,后来“自然派”便成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别称。
1、《拉辛与莎士比亚》:是斯丹达尔于1823和1825年出版的与学院古典主义论战的两本小册子的合集,是其重要的理论著作。
莎士比亚与拉辛分别作为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代表,表示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美学观点与封建贵族旧艺术的对立。
斯丹达尔在这部著作中为浪漫主义鸣锣开道,在20年代浪漫主义反对伪古典主义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因其观点明显地带有现实主义的倾向,该著作又被视为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宣言书。
2、人物再现法:它是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他通过顺叙、倒叙、对比、侧写等再现方式,让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
•《人间喜剧》中的再现人物共有400多个,散见在75部作品之中。
这样前后呼应,相互联系,既将数量庞大的作品联结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又刻画出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全过程。
3、威塞克斯小说:19世纪英国作家哈代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一类被他称作“性格与环境”的小说,因为这些小说都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的农村地区为背景,所以又称之为“威塞克斯小说”;这类作品的主题一般表现的均是人与社会、性格和环境的对立,特别是通过爱情、婚姻问题的描写,表现个人对抗社会陈规、宗教法律、道德风俗以及神秘力量的悲剧性冲突;代表作品有《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简答复习重点

外国文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象征主义:19世纪7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诗歌流派,强调用有物质感的形象,通过暗示、烘托、对比和联想,表现作家要创造的意境,用间接的象征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一战前波及欧洲各国和各艺术领域。
(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第一部象征主义作品:波德莱尔《恶之花》;象征主义“三剑客”:法国诗人马拉美、魏尔伦、兰波。
)2.未来主义:20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文学艺术流派和思潮,兴起于意大利,随后传入俄国,在法、英、德、波兰等国也有一定影响。
创始人是意大利诗人、戏剧家马里内蒂,代表人物有帕拉泽斯基、戈沃尼、帕皮尼、索菲奇等。
1909年2月20日,马里内蒂发表《未来主义宣言》标志着未来主义诞生。
艺术主张:文学艺术的使命应该是勇于探索未知、面向未来,否定一切文化遗产和传统、以“自由不羁的字句”表达运动的各种各样的形式、速度以及它们的组合。
3.表现主义:现代重要艺术流派之一,是本世纪初到30年代盛行于欧美的文学艺术流派,首先出现于绘画界,后来发展到音乐、文学、戏剧、电影等领域。
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其艺术追求是:①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认为文学不是客观现实的反应,而是主管的自我表现。
②在表现与本质的关系上,主张突破时务的外在表象,直接表现事物的内在本质;摆脱外界的印象,直接表现作者的主观现实。
③在个别和一般上,常常忽略个人的特征,而着重表现全人类的普遍的东西。
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斯特林堡。
代表作家:美国剧作家奥尼尔(《琼斯皇》《毛猿》)、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
4.意识流小说: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活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
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
“意识流”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
艺术特征有:①作家退出小说。
②情节淡化。
③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
④时空交错和心理时间。
⑤象征暗示和对比联想。
⑥语言上的创新变异。
外国文学 名词解释

二、名词解释。
(27分,每小题3分)1、骑士抒情诗:即普罗旺斯抒情诗,因其主要流行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一带,故有此名。
它主要抒写骑士与贵妇人之间在黎明时缠绵悱恻、依依惜别的恋情,讴歌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以及他们为了爱情而去冒险征战、建功立业的骑士道德。
在艺术上,骑士抒情诗注意心理描写,感情细腻,对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抒情诗产生过影响。
2、骑士传奇:采用荒诞不经的冒险故事形式,赞美忠于国王,锄强扶弱,为捍卫宗教、荣誉或爱情而献身的骑士精神。
按照题材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古代希腊罗马系统、不列颠系统和拜占廷系统三类,其中以亚瑟王及其圆桌骑士的传说最为典型。
艺术上,骑士传奇既有荒诞不经、神秘色彩浓厚、歪曲现实的缺陷,也有想像丰富,情节引人,注意人物心理刻画等优点,对后来的浪漫主义文学颇有影响。
《朗斯洛,或坐囚车的骑士》和《特里斯丹和绮瑟》是骑士传奇中的名篇。
3、城市文学:城市文学又称市民文学,是在12世纪以后随着工商业中心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反映市民思想感情的世俗文学。
它取材于现实生活,充满乐观精神。
主要内容是揭露、抨击封建主和僧侣的残暴、贪婪、愚蠢,赞美市民的勇敢、机智、聪敏,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的倾向。
在艺术上,它的主要手法是讽刺,风格生动活泼;因受教会文学的影响也采用隐喻、寓意和象征的手法。
主要形式有短小的韵文故事、长篇叙事诗、抒情诗和戏剧等。
在欧洲国家中,法国的城市最为发达,其城市文学的成就也最高。
4、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初到17世纪初,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它对欧洲乃至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5、“彼特拉克体”:是由彼特拉克创立的一种十四行诗体形式。
它把每首诗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有两节四行诗组成,后一部分由两节三行诗组成,押韵的格式是abba abba cdc cdc 。
外国文学最重要的名词解释[1]
![外国文学最重要的名词解释[1]](https://img.taocdn.com/s3/m/630140ef102de2bd96058832.png)
外国文学(2)最重要的名词解释1、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兴起于德国,并在19世纪初期盛行于欧美各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浪漫主义作家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他们的作品想像丰富,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对丑恶的的社会现实的厌恶使他们往往寄情山水,讴歌自然;浪漫主义作家批判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作品追求离奇的情节和强烈的艺术效果,主人公常常活动于奇异的自然环境或富有异国情调的遥远的部落。
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其次是戏剧和小说。
代表作家有:拜伦、雨果、普希金、惠特曼等。
2、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出现,后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欧美具有极大影响的一种文学思潮。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突出特点就是真实和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深刻地揭露现实矛盾和批判社会罪恶;同情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反映他们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痛苦;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注意细节的真实。
但不少作家以抽象的人道主义为出发点来批判黑暗现实,难以找到准确变革社会的道路。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各种文学体裁均有佳作,其中尤以长篇小说为最。
优秀作家众多,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易卜生等。
3、自然主义19世纪6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孔德的实证主义,泰纳首先把它应用到文学上。
自然主义文学的理论创始人左拉在《实验小说》和《自然主义小说家》等著作中提出一整套创作原则:强调文学创作的科学性,否定典型化原则;主张超越政治和道德,以遗传学和生理学原理去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现象;要求作家对社会进行冷静客观的、照相实录式的描写。
严格按照这种原则创作的作品往往缺乏提炼、思想、想象和情感。
比较典型的体现自然主义风格的作品是龚古尔兄弟合写的《翟米尼•拉赛德》等小说。
左拉虽提倡自然主义,但在实际创作中仍接近现实主义。
4、唯美主义唯美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在法、英等国流行的一个文学流派。
外国文学2名词解释

威塞克斯小说:指19世纪英国作家哈代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一类被他称作“性格与环境”的小说,包括:《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
由于这些小说主要以英国西南部多塞特郡及附近地区为背景,哈代在小说中给它起了一个假想的名字“威塞克斯”,所以又称之为“威塞克斯小说”。
这类作品一般以威塞克斯人的命运不测为主题,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
复调小说:复调本是音乐术语,指多声部音乐,著名文艺家巴赫金称陀氏的小说是“复调小说”,复调性指的是“多声部”小说、全面对话的小说,复调小说的主人公不仅是作家描写的对象和客体,也是存在着独立意识、表现自己观念的主体,主人公与作家的关系是平等的对话的关系,各自有其独立意识,不可替代。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是复调小说的典范。
小人物:19世纪俄国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艺术形象。
他们是小公务员或城市底层人民的典型,社会地位卑微,在经济上极度贫困,他们的安分守己、性格懦弱,胆小怕事,不敢反抗,成为被侮辱被损害的对象。
普希金的《驿站长》里德维林是第一个小人物的形象,果戈里、陀斯妥耶夫斯基都塑造过这类人物形象。
多余人:19 世纪30年代以后俄国文学史中出现的一类贵族青年典型。
他们出身于贵族,接受了西方启蒙主义思想,有民主自由的要求,要求变革专制农奴制的社会现实,但由于他们阶级和自身的局限性,自恃清高,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远离人民,想要有所作为而实际上无所作为,忧郁苦闷,最终一事无成,成为生活中的“多余人”。
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是第一个“多余人”形象,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都属于“多余人”形象。
自然派:指19世纪40年代--60年代,以果戈理为代表的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真实描写和强烈批判沙俄农奴制罪恶,以下层人民为作品主人公,同情下层人民,反映人民疾苦,描绘现实日常生活图景。
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倾向。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简答复习重点

外国文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象征主义:19世纪7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诗歌流派,强调用有物质感的形象,通过暗示、烘托、对比和联想,表现作家要创造的意境,用间接的象征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一战前波及欧洲各国和各艺术领域。
(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第一部象征主义作品:波德莱尔《恶之花》;象征主义“三剑客”:法国诗人马拉美、魏尔伦、兰波。
)2.未来主义:20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文学艺术流派和思潮,兴起于意大利,随后传入俄国,在法、英、德、波兰等国也有一定影响。
创始人是意大利诗人、戏剧家马里内蒂,代表人物有帕拉泽斯基、戈沃尼、帕皮尼、索菲奇等。
1909年2月20日,马里内蒂发表《未来主义宣言》标志着未来主义诞生.艺术主张:文学艺术的使命应该是勇于探索未知、面向未来,否定一切文化遗产和传统、以“自由不羁的字句”表达运动的各种各样的形式、速度以及它们的组合。
3.表现主义:现代重要艺术流派之一,是本世纪初到30年代盛行于欧美的文学艺术流派,首先出现于绘画界,后来发展到音乐、文学、戏剧、电影等领域。
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其艺术追求是:①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认为文学不是客观现实的反应,而是主管的自我表现。
②在表现与本质的关系上,主张突破时务的外在表象,直接表现事物的内在本质;摆脱外界的印象,直接表现作者的主观现实。
③在个别和一般上,常常忽略个人的特征,而着重表现全人类的普遍的东西。
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斯特林堡。
代表作家:美国剧作家奥尼尔(《琼斯皇》《毛猿》)、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
4.意识流小说: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活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
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
“意识流"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
艺术特征有:①作家退出小说。
②情节淡化.③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
④时空交错和心理时间。
⑤象征暗示和对比联想。
外国文学(二)名解简答(附答案)

外国⽂学(⼆)名解简答(附答案)外国⽂学(⼆)思考题名词解释:1:⾃然派:19世纪40年代在俄国形成的以果⼽理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学流派,其特征是将批判和讽刺的锋芒对准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真实的批判了农奴社会的⿊暗⾯,关注下层⼈物,描写其贫困和所受的屈辱,反映其不幸命运。
2:多余⼈:19世纪俄国⽂学中⼀类进步贵族知识分⼦的典型,他们受过资产阶级的启蒙,不愿与贵族社会同流合污,但⼜远离⼈民,⽆法摆脱贵族传统的影响,缺乏⽣活⽬的⼜⽆实际⼯作能⼒,最终⼀事⽆成。
3:废奴⽂学:19世纪30年代以后,北⽅兴起的废奴运动中出现的⽂学,以批判美国南⽅的蓄奴制和反映⿊⼈悲惨⽣活为主要内容。
代表作品:斯托夫⼈的《汤姆叔叔的⼩屋》。
4:《⼈间喜剧》:《⼈间喜剧》是巴尔扎克1829年以后⼩说创作的总称,它是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形象化历史。
所谓“⼈间”,指巴尔扎克时代的法国社会,所谓“喜剧”,指这个社会中形形⾊⾊的⼈⽣世相。
巴尔扎克采⽤了“分类整理”和“⼈物再现”两种⽅法,使90多部⼩说成为了⼀个可分可合的艺术整体。
5:威塞克斯⼩说:是哈代的“性格与环境⼩说”,它们都以英国西南农村“威塞克斯”地区为背景,描写旧式农村的没落,反应资本主义势⼒对宗法制农村的冲击,对农民的悲惨境况给予深切同情,对平静的乡村⽣活的留念。
如《卡斯特桥市长》6:⼆重⼈格:所谓⼆重⼈格是性格的⼀种精神变态,或⼼理变态。
这种⼈往往分裂成俩个⾃我,性格结构式混乱的,丧失⾃我调节、⾃我控制的能⼒。
这是畸形社会和混乱时代的反映,是社会导致的⼼理变态和⼈性扭曲。
7:⼼灵辩证法:指托尔斯泰创作中的⼼理描写⽅法。
即善于表现⼈物⼼灵的运动,描写⼈物由⼀种情感状态向另⼀种情感状态不断运动、变化的⼼理过程。
⼈物的每⼀个⾏动都有⼼理根据,每⼀个⼼理活动⼜是在⼀定情境的影响下产⽣的,⽽环境的变化⼜通过⼈物的⼼理内容表现出来。
8:社会问题剧:社会问题剧是易⼘⽣开创的现实主义戏剧新形式,他通过典型⼈物和事件,提出现实⽣活中⼈们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并加以讨论,⽽在剧本的结尾不做任何直接的结论,以引起⼈们的深思。
外国文学史(2)期末复习

一、填空题(8/1分)1英启蒙思想产生最早,法启蒙运动声势浩大2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思想的主潮,欧洲资产阶级学者把这个思潮称为“光明观念”运动。
3洛可可文学在18世纪30年代达到高潮(主要在法国)4感伤文学:出现在18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末的英国。
当时候英国产业革命之后,出现很多社会弊病,人们对资产阶级政权感到失望,但又无可奈何,便将许多不满与无奈投诸于艺术,由此产生一股新的文学潮流,由斯泰恩的小说《感伤的旅行》而得名。
感伤主义文学在形式上注重心理感觉,因此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的先驱,也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源头,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5夏多布里昂和斯塔尔夫人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有人称他们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教父”和“产婆”。
6第一个自称为“浪漫的”作家的法国人:司汤达7斯塔尔夫人的文学论文《论文学》(1800)、《论德意志》(1810)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8斯丹达尔的《拉辛和莎士比亚》(1823-1825)曾被称为法国浪漫派声讨新古典主义的檄文。
9雨果在1827年发表《克伦威尔·序言》,全面提出浪漫型戏剧纲领,雨果也因此被公认为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
101830年《欧那尼》上演,在序言中响亮地提出:“浪漫主义,归根结底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
11夏多布里昂中篇小说《阿达拉》是法国浪漫主义运动开始的标志、法国第一部浪漫主义小说12夏多布里昂《勒内》中勒内是欧洲文学中第一个表现出“世纪病”特征的浪漫主义“英雄”的形象13阿尔封斯·德·拉马丁(1790-1869)是19世纪法国浪漫派的第一个诗人14理查生(1689-1761)书信体小说《帕米拉,或美德有报》是英语国家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书信体小说,给卢梭、歌德开创了先例;开创了感伤主义心理小说的先河。
二、据作品名填作家名、据主人公名填作品名各国代表作家作品:英国文学(现实主义小说):笛福(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英国小说之父、现代新闻报道之父):主要作品:《鲁滨逊漂流记》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
外国文学2复习参考资料

一、填空题1、德国早期浪漫派(耶拿派)代表人物史雷格尔兄弟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的奠基人,创办《雅典娜神殿》。
中期浪漫派(海德堡派)代表人物格林兄弟合编《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晚期浪漫派的代表人物是十九世纪德国最重要的诗人海涅,代表作品:《歌集》、《论浪漫派》、《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时代的诗》等。
2、英国浪漫主义“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代表作分别为:《孤独的收割女》、《古舟子咏》、《书斋咏怀》。
3、雪莱被称为“天才的预言家”,代表作是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4、司各特是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代表作是《艾凡赫》。
5、夏多布里昂是法国“浪漫主义的教父”,代表作是《阿达拉》。
他的名作《勒内》塑造了文学史上第一个“世纪病”的形象。
6、斯塔尔夫人是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著有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早的理论著作《论文学》与《论德国》。
代表作有《黛尔芬》和《柯丽娜》。
7、贝朗瑞是杰出的“歌谣诗人”,早期诗歌咏唱青春、美酒、爱情;后期诗歌紧密结合现实政治,表述反复辟的主题。
名作有《意弗托国王》、《法兰西的好国民》等。
8、大仲马以创作历史小说而著称,代表作有《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等。
9、茹科夫斯基是俄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
10、莱蒙托夫抒情诗名作有《诗人之死》,他的小说《当代英雄》塑造了文学史上第二个“多余人”毕巧林的形象。
11、密茨凯维奇是波兰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是诗剧《先人祭》和叙事诗《塔杜施先生》。
12、裴多菲是匈牙利最伟大的诗人,叙事诗代表作《使徒》。
13、欧文是“美国文学之父”,代表作是《见闻札记》。
14、库柏被称为“美国的司各特”,最著名的作品是“边疆小说”《“皮袜子’”故事集》:包括五部小说:《开拓者》、《最后一个莫希干人》、《草原》、《探路者》和《打鹿将》;塑造了美国西部文学中牛仔形象的始祖“皮袜子”的形象。
15、爱伦·坡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之一,创作恐怖小说与侦探推理小说,著名作品有《厄舍古屋的倒塌》、《黑猫》、《莫格街凶杀案》等。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2)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1、古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
内容上大体可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是生产力发展的低级阶段的反应,是氏族社会基本特征的表现。
在古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英雄是半神半人式的英雄。
2、英雄时代(荷马时代)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是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代表作家:赫西俄德代表作: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大移民时代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是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奴隶主城邦逐渐形成的时期。
主要成就:抒情诗和寓言抒情诗代表诗人:萨福(柏拉图称其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独唱体)、阿那克里翁(独唱体)、品达(合唱体)寓言代表作:《伊索寓言》古典时期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是希腊奴隶制发展的全盛时期。
主要成就: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戏剧成就最大,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俄瑞斯忒亚》)、索福克勒斯“戏剧艺术的荷马”(《俄狄浦斯王》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十全十美的悲剧”)、欧里庇得斯(《美狄亚》).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喜剧之父”(《鸟》)文艺理论家: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反对民主制,创立“理念论”。
代表作《对话录》。
亚里斯多德:代表作《诗学》散文是一些哲学、历史著作和演说辞代表人物: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哲学家和演说家苏格拉底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2世纪是“希腊化”时期。
主要成就:新喜剧和田园诗。
新喜剧的代表作家:米南德(《恨世者》、《萨摩斯女子》)田园诗代表作家:忒奥克里托斯3、《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两部史诗,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发生的特洛亚战争的历史事件,有相当长的民间传唱和吟诵过程。
外国文学史2复习资料

1 (海涅)是德国十九世纪著名的革命民主主义诗人。
恩格斯称赞他是“德国当代最杰出的诗人”。
5雪莱的作品:论文《无神论的必然性》、著名的长诗《麦布女王》、《伊斯兰起义》、代表作是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抒情诗《致云雀》、《西风颂》。
6拜伦政治诗《东方叙事诗》是以东方为题材的富有浪漫色彩的传奇诗,共六篇:《《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的围攻》、《巴里西纳》。
《东方叙事诗》的代表作是《海盗》。
拜伦后期代表作是诗体小说《唐璜》,被歌德称赞为“绝顶天才之作”。
拜伦的成名代表作:《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10 法国最早具有现实主义因素的作家是民主诗人(贝朗瑞)。
十九世纪中期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拉马丁、维尼等,还有(大仲马)、欧仁•苏、戈蒂耶、乔治•桑。
20英国的现实主义作家最先以劳资矛盾为创作题材的作品有:盖斯凯尔夫人的《玛丽•巴顿》,夏绿蒂•勃朗特的《谢利》、狄更斯的《艰难时世》。
21 萨克雷代表作《名利场》,主人公是穷画家的女儿蓓基•夏泼。
24 波兰的民族诗人(亚当•密茨凯维支)是杰出代表之一,他的长诗《塔杜施先生》表现出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思想。
26 司汤达原名玛利•亨利•贝尔。
1812年,他随拿破仑远征军到莫斯科。
他在王政复辟时期的创作作品是:长篇小说《阿尔芒斯》、短篇小说《法尼娜•法尼尼》和长篇小说《红与黑》。
七月王朝时期的创作:长篇小说《巴马修道院》和一些中短篇小说后来收在短篇小说集《意大利遗事》中。
29巴尔扎克第一部作品:浪漫主义的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
1820年写成,结果失败。
1829年,他第一次以巴尔扎克的名字发表长篇历史小说《舒昂党人》,获得成功,初步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标志巴尔扎克的创作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从此,他进入《人间喜剧》的创作阶段。
33 1829年雨果发表抒情诗集《东方集》,标志由古典转向浪漫。
还发表了剧本《欧那尼》,受到欢迎。
外国文学史考试期末重点第二学期

一、名词解释1.感伤主义:18世纪中后期产生于英国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学流派;得名于劳伦斯·斯特恩的小说感伤旅行,它是对理性主义的反驳,并认为人性的核心是情感,人类的天性是慈悲,即与人为善,形成了感伤的社会风潮;2.多余人:出现在俄国文学中的一种艺术形象;沙皇专制下的农奴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很落后,优秀的知识分子受西欧启蒙思想的影响,试图有所作为,但又找不到出路,于是苦闷、彷徨、忧郁、痛苦;他们大都富有才华,不满现状,愤世嫉俗,同时又性格脆弱,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他们有时寻找刺激,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自己,有时沉溺无奈的伤感情绪中不可自拔,成为社会的“多余人”;着名的形象有奥涅金、毕巧林等;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们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具有人道和民主的倾向,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不甘沉沦,渴望有所作为;但贵族生活方式又使他们灵魂空虚,找不到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行动的能力与勇气,终于一事无成;普希金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后来一些作家又塑造了一系列这类形象;3.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派,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他们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淳朴的乡村生活,厌恶城市工业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由于他们曾经隐居远离城市的昆布兰湖区,由此人称“湖畔派”三诗人;指十九世纪开创浪漫主义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湖区,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湖畔派诗人起初同情法国革命进而逃避现实,迷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的安慰与寄托;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的抒情歌谣集为浪漫主义奠基之作;华兹华斯为诗集再版时撰写的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宣言;4.启蒙文学 18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启蒙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第二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启蒙文学是这一运动的组成部分;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强烈的战斗性和批判性;它把所谓“第三等级”的普通人作为正面主人公加以歌颂,反映资产阶级和平民的思想感情;启蒙作家常常借用古典主义的文学形式,给它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也创造了不少新的文学形式,如哲理小说、正剧严肃喜剧、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等,打破了古典主义的一些清规戒律,拓展了文学表现的领域;启蒙文学的缺点是:有时忽视文学的审美功能,把人物形象变成作者的代言人;代表作家有:菲尔丁、伏尔泰、卢梭等;5.“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多余人:19世纪俄国文学中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典型;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环境优越,受过良好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又不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是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名称来自于屠格涅夫多余人日记;多余人的形象包括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6.在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出现了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例如,抒情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哈洛尔德,东方叙事诗之一海盗中的主人公康拉德,哲理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等; 拜伦式英雄:在拜伦的作品,特别是东方叙事诗中塑造的一系列个人主义反叛者的形象,既表现了诗人的反抗精神,也反映了诗人高傲的性格和忧郁苦闷的情绪,因而叫“拜伦式英雄”;这些反叛者才能出众,出于个人的原因起来反抗国家的强权,社会秩序和宗教道德,他们既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他们个个热情勇敢、追求个人自由、意志坚强、骄傲孤独、心怀人间悲哀而不惜同命运抗争,最终一般以失败、死亡告终;代表人物:海盗中的康德拉;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8.启蒙运动:启蒙运动:18世纪全欧性的思想运动,是文艺复兴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的继续和发展,并带有明确的政治革命的性质;启蒙知识分子崇尚理性,认为要用建立在理性之上的科学文化知识去启迪人们摆脱愚味;通常是指在18世纪初至1789年法国大革命间的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与理性主义等一起构成一个较长的文化运动时期;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二、填空1.18c欧洲文学的主流启蒙文学2.笛福鲁滨逊是第一部以资产阶级为主人公的小说3.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女性作家斯达尔夫人4.萨拉萨姆逊小姐莱辛第一部市民悲剧5.德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阴谋与爱情席勒6.英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杰出代表雪莱拜伦唐璜7.果戈理的代表作钦差大臣和长篇小说死魂灵8.雨果的浪漫主义代表作巴黎圣母院;主人公名字:爱丝梅哈达、加西莫多9.普希金开创了小人物的先河驿站长10.世界文学史上三大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11.法国启蒙文学家卢梭的三部小说:新爱洛伊斯、爱弥儿、忏悔录12.着名的四个吝啬鬼形象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普柳什金13.英早期诗人:罗伯特彭斯、布莱克;湖畔派诗人的名字:华兹华斯、萨缪尔柯勒律治、罗伯特骚塞14.拜伦的代表作唐璜15.普希金驿站长叶甫盖尼奥涅金16.托尔斯泰勿以暴力抗恶道德完善三、判断四、简答1.巴黎圣母院中爱丝梅哈达的形象她是雨果在自己“美”与“丑”的艺术理想支配下塑造的美的典型,是人性美的象征;纯洁善良、酷爱自由、热情豪爽、品格坚贞;从内心的善良愿望出发对待任何人;2.死魂灵中的五个地主形象马尼洛夫:是个在文雅外表掩盖下精神空虚型的地主;科落包奇珈:是个愚蠢浅薄、孤陋寡闻、精神贫乏但善于精打细算,积攒钱财的小地主形象;诺兹德辽夫:使用一个厚颜无耻的流氓无赖型的农奴主;梭巴开维支:是一个粗鲁残暴、贪婪凶狠而又精美的农奴主典型;泼留希金:极度贪婪和吝啬,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地主阶级腐朽堕落所能达到的极点;五、论述1.安娜与包法利夫人中爱玛的比较同:她们都具有摆脱或改变自身处境的强烈愿望,与社会现实发生剧烈的冲突;她们最终都死于自杀卧轨和服毒;这两个人物的性格之中都有一点浪漫的色彩,这种浪漫与社会生活的严酷性构成了反讽:导致她们毁灭的外在因素都是所谓的“婚外恋”或自我放纵;异:首先,安娜的死更多的是源于自身,至少,从社会现实对个人的逼迫和挤压来说,安娜所遭遇的压力远较爱玛为轻;也就是说,安娜的死主要是源于内心慢慢培植、累积起来的厌倦,是激情消失之后难以驱除的空虚和绝望;而爱玛的死则带有更多的社会学因素;从小说中看爱玛虽然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但也并不是非死不可;至少,与安娜不同的是,爱玛临死之前仍然有着强烈的求生愿望;她最终选择服毒,无力偿还高利贷是一个因素,对破产这一灾难性后果的夸张想像亦在背后推波助澜;鲁尔道弗也好,莱昂也好,这一张张道貌岸然、彬彬有礼的面孔突然露出来的狰狞、恶俗和残忍使爱玛猝不及防,一时处于惊慌失措、手忙脚乱的境地;所以,爱玛的死并非仅仅由于高利贷危机,主要是由于对社会生活突然向她展露出的真相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在最后的时间里,山穷水尽的爱玛卑屈地走进公证人家中借钱,她竟还能注意到公证人餐厅里的摆设———“‘这才叫餐厅’,爱玛心想,‘我想要的不就是这么一间餐厅吗;’”由此我们也不能把安娜的悲剧归结为当时的社会,就像我们不能把今天安娜式婚外情悲剧的责任归结为今天的社会一样事实上,安娜对于当时社会舆论的谴责是无所畏惧的,她比卡列宁和渥伦斯基更加无视社会舆论的存在,甚至在丑闻暴露之后,还故意到社交场合去挑衅,只是那与其说是一种勇敢,不如说是一种无知;另外一方面,她也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去国外或乡间生活以回避故乡舆论的谴责;所以,如果她和渥伦斯基能有真正的爱情,她和他原本可以有一个完美的结局;那么导致她走上绝路的是什么呢是她的无端猜疑她明明知道渥伦斯基对她是真心的,但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就忍不住对他猜疑起来;其次,爱玛是一个外省农家姑娘,缺乏安娜那样显赫的贵族地位、丰富的社交阅历和老练的处世手段;“现实”对她来说,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不是一个可供演出的舞台而仅仅是一个陌生的、尚未充分认知的险恶之地;安娜与爱玛都怀着对爱情的浪漫憧憬,所不同的是安娜是从一开始即明确地知道自己要求的是什么,她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她与渥伦斯基的爱情;而爱玛的爱恋对象则带有虚幻的、朦胧的性质;子爵的形象实际上是爱玛渴慕已久的上流社会生活的象征物;正如渥伦斯基的恋情使卡列宁、谢辽莎以及富足安宁的生活在安娜的眼中一下子失去了分量一样,子爵这个具体可感的身影一出现,爱玛的婚姻生活就突然变得索然无味了;而安娜不晓人生的广阔和深邃,更不觉自己的人生意愿在男权日光中的廉价,她将自己全部的生命力量投之于对渥伦斯基的爱,悲剧的帷幕由此拉开;最后,几乎是差不多的时间吧,爱玛在四处找钱还债托尔斯泰的安娜也在焦虑地奔走;爱玛被债物所逼,服毒自杀;安娜则为内心的热情驱使,最后投入车轮下;爱玛的死是现实的死法,而安娜·卡列尼娜,却带有献祭的意味;前者是生活,后者是诗;严酷的写实绝对服从现实,它不创造升华;它将现实搬上纸面,铺排得和谐有序,在此和谐有序之中,生活的本来面目便裸露出来;由此可以看出,包法利夫人比安娜·卡列尼娜深邃;包法利夫人有着不同层次的明暗,摇曳着不同亮度的光,最奇妙的是这些光是第一眼看去很难发现的,宛如塞尚和德加的画;安娜·卡列尼娜却像马奈的画,是叛逆的,充满激情的,却又是文质彬彬和节制的;2.高老头的形象典型意义高老头是巴尔扎克塑造的一系列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之一,他是封建宗法思想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所战胜的历史悲剧的一个缩影;有人曾赞赏他“表现了人类崇高的至性”;其实,这都是把高老头的父爱抽象化,神圣化了;事实上,高老头的父爱并不单纯,而带着阶级的复杂性,他的父爱是交织着封建宗法观念和资产阶级的金钱法则的;从封建宗法伦理道德观出发,他认为父女之爱天经地义,“父道”是家庭、社会的轴心;但他又怀着往上爬的虚荣心,把对女儿的“爱”作为攀援名贵、抬高地位的手段,结果,原本高尚的感情变得庸俗、猥琐; 高老头高老头的父爱的悲剧,既是个性发展必然结果,也是时代的必然产物;他的父爱交织着封建宗法观念和资产阶级的金钱法则;因而具有自我抹杀性,正如高老头自己所说:“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纵容她们把我踩在脚下的;”高老头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作为商人他精明世故,作为父亲他却是爱女如痴、倾其所有、盲目牺牲;即使死前看透了那个黑暗的社会,他依旧渴望见到女儿,渴望一丝温情;品读他的父爱,在强烈的对比和矛盾的心情下有一种辛酸;父爱本是人类至真至纯的情感,在那个金钱统治的社会却被无情的扭曲了;其实,正是他自己酿造了这杯贴着父爱标签的精神苦酒,不仅葬送了自己,也毒害了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识流小说】:是1915-1940年间流行于欧美,后来对文学艺术产生了广泛影响的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突破了现实主义小说高度关注外部环境和人物情节的传统模式,主张直接摹写个人内心的意识流动,成为一种“或许是最纯粹的自我表现形式”,代表作家有法国的普鲁斯特,英国的乔伊斯《尤利西斯》,美国的福克纳。
【忏悔的贵族】:托尔斯泰创作中的人物形象系列。他们出生贵族,有才学、有理想,正直善良,由于上流社会的腐败,使他们堕落成自私自利者。但他们通过接触社会,认识到沙俄专制制度的不合理,开始忏悔、赎罪,从地主阶级立场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
《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是“忏悔贵族”的典型。
【卡拉马佐夫性格】: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描写的道德沦丧、人欲横流的偶合的地主之家所共有的精神气质,它是腐败堕落的俄国】: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梅塘集团】:十九世纪后期法国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文学集团,因短篇小说集《梅塘之夜》而得名。一八七九年夏,自然主义流派作家阿莱克西、赛拉尔、爱尼克、雨依斯曼和莫伯桑,某夜聚会于左拉的梅塘别墅,商定各写一篇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小说,汇总以后以《梅塘之夜》之名出版。次年四月,《梅塘之夜》问世。六人中当时最默默无闻的莫伯桑却因其《羊脂球》而受到一致称赞。此后左拉等六人即被称为“梅塘集团”。
【回归文学】:首先是指世纪之初的作品、三代侨民作家的作品,经过若干年月的风风雨雨,终于回到俄罗斯的读者手中来。其次,“回归文学”也指20至80年代漫长岁月中由于种种原因被禁止发表的作品,得以和读者见面。
【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同时也涉及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的等艺术领域,是20世纪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潮。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是: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意识流小说等。
【后期象征主义】:是20世纪20-40年代西方盛极一时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随着意象派汇入,形成了现代主义诗歌大潮。它以19世纪中后期象征主义文学为基础发展而来,注重内在体验的象征表象,借助精致传神的鲜明意象,间接地暗示心灵对世界的把握,以秋激起想象和联想,实现心灵体验的传达和沟通。
【表现主义】:于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而后蔓延到欧美各国,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表现主义文学善于透过事物的外层表象,展现内在的本质。从人的外部行为揭示内在的灵魂;善于直接表现人物心灵体验,展现内在的生命冲动。表现主义的流行是对注重外在可观的事实描写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反叛,它的反叛精神对其他现代主义流派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奥地利的弗朗茨·卡夫卡和美国的尤金·奥尼尔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
哈代的“人物与环境小说”因这些长篇小说都以英国南部威塞克斯农村地区为背景而得名。这些小说表现出一种深刻的矛盾性,既有对社会无情的揭露性,又有在命运面前不知所措,任其摆布的悲观性。代表作品有《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
【黑色幽默】:又叫叫醒架下的幽默、大难临头的幽默,美国文学的一个流派,主要用变形与夸张、滑稽讽喻的手法,取消传统小说的叙事格局,使小说碎片化、集锦化。代表人物:约瑟夫·海勒,《像高尔德一样好》
【唯美主义文学】:19世纪后产生的一个“纯艺术”文学流派,属于西方早期现代派文学。它的美学纲领就是“为艺术而艺术”。包含两方面的意思:1.否定文学的功利主义 2.反对艺术商品化
代表作家作品:奥泰菲尔·戈蒂耶《莫班小姐》《法郎和玉石》、奥斯卡·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
【魔幻现实主义】:20世纪50年代在拉丁美洲时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这一流派作家执意于把现实投放到虚幻的环境和气氛中,给以客观、详尽的描绘,使现实批上一层光怪陆离的魔幻外衣,既在作品中坚持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原则,又在创作方法上运用欧美现代派的手法,插入了许多神奇、怪诞的幻景,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似真非真、似假非假、虚虚实实、真假难辨的风格。从内容上,这派作家取材于拉丁美洲各国的现实生活,反映本地区广大人民的贫苦和落后状况,具有反帝、反霸、反殖、反封建的倾向,在现阶段有它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又有虚无主义的观点和悲观、绝望的情绪。在艺术上,它采用多种方法将残酷的现实与奇异的幻影结合起来,将现实变为神话、梦幻或荒诞,作品中的人物仿佛是梦中人;在语言表达上,大量使用本民族的方言俗语,具有浓重的地方色彩。代表作家有加西亚·马尔克斯、胡安·鲁尔福、阿斯图里亚斯等。
【新人】:指的是平民知识分子,即“由民主资产阶级的受过教育代表,他们不是贵族,而是官吏、小市民、商人、农民”。
【自然主义文学】:西方文学的一个流派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由法国作家左拉等人创建,他指出:自然主义者要从自然的本原上重新研究自然,要用生理的人去代替抽象的人,不把人同决定他命运的环境分开。
【社会问题剧】:指的是易卜生创造的直接揭示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的现实主义戏剧。它侧重于提出问题而不是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正如易卜生所言“我的工作是提出问题,我对这些问题没有答案。”讨论又是社会问题剧的一大特点,剧本里往往包含了大量的讨论和争论问题的对白,所以社会问题剧又叫“讨论剧”。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自然主义小说的三个特征:1.确切真实的描写生活。2.英雄人物的缺席 3.小说家要在作品中消失。
代表作家作品: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自然派】
“自然派”是19世纪30-40年代在俄国兴起的一个文学派别。它要求文学创作真实反映生活,揭露农奴制的黑暗现实,注重描写下层人民的命运。果戈里的创作使得这一文学流派的地位得以最终确立。许多青年作家追随果戈里,文坛出现了一批所谓“果戈里传统”的作家。批评家布尔加林他们是只写黑暗的“自然派”别林斯基则在以自己的理论著作接过这个名词。肯定“自然派”的创作并加以理论总结,于是“自然派”成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别称。
【托尔斯泰主义】: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宣扬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主义:道德的自我完善,不以暴力抗恶,博爱。
【威塞克斯小说】
英国杰出小说家哈代吧自己的小说分为三类:“罗曼史和幻想小说”;“机敏和经验小说”;“性格和环境小说”。他的全部重要小说归于最后一类。他的大部分小说都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农村地区为背景,故称其小说为“威塞克斯小说”。这些小说反映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资本主义对宗法制农村的侵蚀,具有悲观主义思想。主要作品有《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
【象征主义文学】: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并于20世纪初期扩及欧美各国的一个文学流派,是象征主义思潮在文学上的体现。
代表作家作品:兰波《诗集》《地域》《启示录》;马拉美《一个牧神的午后》等
【20世纪俄罗斯文学】:指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民族文学。
“苏联文学”包括1917-1991年间属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联盟的15个加盟共和国的文学,其中俄罗斯文学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存在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它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存在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主要表现在战后的法国文学中,从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达到了高潮。存在主义的旗帜也飘到了欧美乃至东方一些国家的文学界。从20世纪60年代起,存在主义作家已经失势。到了20世纪70年代,存在主义作为一支文学流派事实上已经不复存在。代表作家萨特、加缪和波伏瓦等。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学思潮,于20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潮。无论在文艺思想还是在创作技巧上,后现代主义文学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它包括多个文学流派,主要有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
【解冻文学】:爱伦堡的小说《解冻》,宣告了俄罗斯文学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苏联的50年代出现了一批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家作品,斯大林时代的文坛的歌颂文学结束。西方评论界认为解冻影射斯大林个人崇拜时代已经结束,将这股新的文学潮流称作“解冻文学”。倾向于对过去的僵化的文学模式的反叛,更多的是以一种理性的、清醒的态度来对待历史,对待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