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学
《政府经济学第一章》PPT课件
一、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的合理性 (一)市场失灵 1.含义: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
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 2.表现 (1)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 ➢ 帕累托效率 ➢ 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 ➢ 市场竞争形成的垄断、过度竞争产生的垄断、自
然垄断 ➢ 政府对市场垄断的治理
外部经济效应与政府经济政策
➢ 了解:科斯定理在解释和治理外部效应中 的优点与不足、政府对外部性问题治理与 管理的方式。
➢ 基本掌握:外部效应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科斯定理的内容、政府介入外部效应的原 因。
➢ 重点掌握:外部效应的概念、外部效应 的分类、庇古税和庇古补贴的含义、庇古 税和庇古补贴的政策含义和政策实践。
二.政府经济职能的地位和作用
1.政府参与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⑴ 斯密《国富论》:政府的三大职能
⑵ 从西方国家的私有制的产生理论中 可以推导出国家及政府有天然的管理 经济的职能
⑶“市场失灵”的存在
2.政府参与经济管理的特性
⑴政府由一些社会成员组成、在社会上从 事经济活动的各种组织机构之一..政府代表 着人民的利益.
1.规范政府行为,加快政企分开步伐 2.建立现代公共事业组织,提高政府公共服务
水平 3.合理界定各级政府职责,划分财政支出范围 4.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5科技进步,提高振甫经
济管理效率
政府与公共物品供给
➢ 了解: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条件、政府在 公共物品供给中的职责。
4.政府与基本经济问题
基本经济问题: 生产什么?——What (How many)
私人部门会由人们偏好决定,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引导.
如何生产?——How
私人部门会在利润最大化大原则的驱使下由技术选择决定
国家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
形考一答: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
(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
例: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合理化2.个人提纲: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合理收入分配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进入分配不公平区间。
又因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还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加以具体解决。
现阶段的基础性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社会整体的分配体系构筑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为此就需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和调整现行收入分配政策,将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到社会可容忍的区间。
各国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惯例所计算的基尼系数。
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测算,我国在1978年以前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16,属于绝对公平;20世纪80年代末基尼系数达到0.28;1995年达到0.39;1996年是0.42;1997年是0.43;1998年是0.46。
自1999年到2000年底,基尼系数平均为0.45,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
2001年至2003年基尼系数稍有回落,到2004年又超过0.4。
这标志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进入了分配不公平区间。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城乡居民之间的投入就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收入在增加,但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
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由1981年的2.92扩大到1995年的3.02,目前这种差距还在继续扩大,例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只相当于城市居民的40%。
政府经济学第四章 政府的经济管理行为
• 国家经济管理制度是政府管理行为产生 的必要前提。 • 政府行为的有效性取决于政府拥有权力 的大小。 • 我国政府的权力是由立法机关即人民代 表大会赋予的,同时政府本身也有制定和 实施行政法规的权力。
第二节 政府经济管理者的行为 一、政府经济管理者的角色行为分析 1 .有关”角色” 2 .角色转化
二、政府经济管理者的管理决策风格
• 我国经济管理体制长期实行行政命令式 的管理所塑造的管理者的风格 • 我国经济长期推行政府主导管理路线,对 管理者的高要求使他们具备了特定的思 维 • 政府经济管理者的管理风格要随着社会 经济环境的改变而转型
三、政府经济管理者的素质要求
• • • • 具有现代化社会特征的行为价值观 较高水准的符合工作需要的理论修养 有以系统性和连续性为特点的思维模式 拥有高于现阶段社会平均水平的科学文 化知识 • 较强的社交公关能力
第四章 政府的经济管理行为
第一节 政府经济行为产生的条件和基础 一、政府经济管理行为的政治法律条件 基本政治前提:宪法中确定的中国共产党 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
二、政府管理经济行为的经济基础
• 受整体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的影响,政府 的经济管理行为有加强的趋势。 •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行为有 所差异。总体走向为政府从直接干预为 主转为内在间接控制为主。 • 就生产关系而言,政府行为受生产资料所 有制关系的制约。
三、管理经济行为的传统文化背景
• 中西方不同质文化 • 同质文化
四、政府管理经济行为的心理分析
• 政府经济管理行为同时也是一种政府经 济管理者的行为。 • 心理基础是支配政府经济管理者行为的 重要原因。 • 政府行为是群体行为,因而要注重代表政 府经济管理者群体的心理因素。
第一章 政府与市场 《政府经济学》PPT课件
14
二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分歧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政府与市场的认识 ——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私有制和自由市
场制度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无政府主义,因此, 要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无市场货币关系存在的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取代
21
三、政府干预理论的发展
福利经济学家庇古对市场缺陷分析,成 为政府干预的理论依据
完全竞争条件下,有限资源的最优配置,但 仅依靠竞争不能导致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 所以政府干预是必要的
政府经济干预应局限于征税和补贴
22
三 政府干预理论的发展(续)
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出版 ——为市场经济政府干预理论作出贡献 ➢ 自由市场时有效机制,但市场机制本身有缺 陷,必须引入政府对经济干预,否定了斯密 “看不见的手”理论 ➢ 政府通过财政、税收、货币等措施干预
其次,从交易方式上来看,所谓政府就是通过强制性的命令—
—服从关系,在经济当事人之间进行交易,实现资源配置,而市 场则是通过平等的当事人之间进行的自愿交易来实现资源 配置。
最后,从交易目标来看,政府是一种基于社会福利目标的“公
共选择”,而市场则是一种基于私人利益目标进行的“自主 选择”的制度安排。
15
二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分歧(续)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政府职能设想 ✓ 从对人的管理变成对物和生产的管理 ✓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途径来实现 ✓ 坚持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 ✓ 坚持若干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
16
二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分歧(续)
(二)以马歇尔为首的新古典学派对政府与 市场的认识 一些书刊的发表或出版 ➢ 1871年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 ➢ 卡尔.门格尔发表《国民经济原理》 ➢ 1874年利昂.瓦尔拉斯《纯粹经济学要义》 ➢ 1890年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政府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四、名词解释(一)1.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2.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3.信息的不对称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旬效开展公干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4.社会公平是指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种价值判断,受社会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经济地位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
5.消费的非竞争性则是指消费过程中的这样一种性质:一些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的受益不会影响另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的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
换言之,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6.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7.生产的外部经济性指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他人产生了积极影响。
8.产权是经济当事人对其财产(物品或资源)的法定权利,这一权利是排他的、可转让的和永久的。
9.所谓多数裁定原则,是指要通过一个方案,必须有一半以上的人赞同。
多数裁定原则还可以具体分为简单多数原则、有条件多数原则。
10.所谓中位选民,是指他的偏好落在所有选民偏好序列的中间。
11.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在市场上采购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12.转移性支出是指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
13.公共是指政府将一部分公共资金用于购置公共部门的资产,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形成的支出,它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前提与基础。
14.行政管理支出,就是指政府财政用于国家各级立法机关、行政管理机关、机关行使公共管理职能所需要的经费开支。
政府经济学—复习讲义
政府经济学第一章绪论一、政府经济学研究对象1、政府的定义:广义:government 区别于司法、立法机关狭义:administration 指中央与地方的行政机关2、政府的四个层次:(1)中央政府及组成中央政府的各部委办及其内部的各厅局及其附属机构;(2)省、市、县各级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3)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的各种企、事业单位;例如:教育、卫生、铁道、电信、电办(4)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口银行、中国发展银行)二、政府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1、联系:公共经济学是政府经济学的前身,政府经济学是建立在公共经济学的基础上。
2、区别:(1)研究对象范围不同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是公共部门或公共组织,不仅包括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而政府经济学研究对象是政府及其管理部门。
(2)理论分析的侧重点不同公共经济学注重对公共物品的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益的分析;而政府经济学注重对公共物品的制约条件的分析。
(3)学科性质定位有区别尽管两者在许多知识原理有重叠和相同的方面,但公共经济学的学科定位是经济学;政府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是综合性学科,它的学科定位是公共管理学。
第二章政府介入经济的理由一、资源配置与经济体制1、资源配置2、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3、经济体制:对资源配置基本问题的不同解答方式。
现代经济学以决策结构、信息结构和动力结构作为划分标准,把经济体制归纳为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三种类型。
自然经济:以自然和习俗、传统来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
(1)决策结构:一切基本问题都是由家长参照习俗和个人经验来作出决策。
(2)信息结构:由祖传的或经验的代际传承。
(3)动力结构:自给自足概括:它是一种低风险的,与落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方式,社会进步十分缓慢。
计划经济:是一种以政府的行政命令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体制。
(1)决策结构:经济决策权集中于最高行政当局。
(2)信息结构:经济信息纵向传输。
(3)动力结构:以行政奖惩和精神激励为主要动力机制。
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政府经济
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政府经济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它是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即狭义的政府,也就是国家行政机构;(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5)政府经济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2、什么是政府经济学?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府1、如何认识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的必要性?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
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
即资源配置达到了这样一种理想状态,任何分配方案的改变,都不能达到在不损害一部分人利益的前提下,而提高另一部分人福利水平的目的。
既然这些领域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就需要政府干预。
即政府凭借社会公共权力介入市场失灵的领域,强制性地矫正市场失灵的根源。
2、什么是竞争失灵?竞争失灵指的是市场处于一种不完全竞争状态,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
至于垄断的具体情况,还可进一步划分,主要包括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3、什么是信息的不对称?信息的不对称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4、什么是自然垄断?自然垄断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
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
《政府经济学》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13
2. 几次改革没有成功的原因 (1)没有从本质上触动计划经济管理体
制; (2)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 (3)没有进行相应的立法; (4)没有配套改革。
精选课件ppt
14
3. 政府经济管理机构改革进一步发展的重 点
(1)合理界定政府职能的边界; (2)完善抑制政府特殊利益的内部规则; (3)从部门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 (4)强化法治约束手段; (5)加快配套改革。
精选课件ppt
15
3.2.3 国际市场体系下的我国政府经济 管理模式
1. 国际经济体系对政府经济管理的影响
(1)政府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压力增大; (2)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对象将更加复杂; (3)经济活动将加速融入全球性的商品、服务
和资本市场,政府调控能力相对减弱。
精选课件ppt
16
2. 现代政府经济管理模式的建立
12
3.2.2 我国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的改革
1. 我国政府经济管理机构改革的历程
(1)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全面展开的1982年改革; (2)以强调政府职能转变为特征的1988改革; (3)作为继续和发展的1993年改革; (4)职能定位取得突破的1998年改革; (5)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2003年改革。
8
2. 经济体制的核心和合理化标准 (1)经济体制的核心——资源配置方式 1)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 2)计划配置资源的方式; 3)两种配置方式的利弊; 4)两种配置方式的选择与结合。 (2)经济体制的合理化标准
精选课件pptBiblioteka 93.1.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1. 我国原有经济体制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原有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
经济制度是指,在一个社会中经法律确认的、
《政府经济学》教案
《政府经济学》教案政府经济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和职责。
2. 了解不同类型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
3. 掌握政府干预经济的利弊和限制。
二、教学内容1.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a.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b. 促进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效率性c. 维护市场秩序和稳定2. 政府的经济调控手段a. 财政政策i. 税收调节ii. 支出政策b. 货币政策i. 利率调控ii. 货币供应管理c. 微观经济调控i. 市场准入与监管ii. 反垄断法的执行d. 宏观经济调控i. 经济计划与指导3. 政府经济干预的利弊和限制a. 利弊分析i. 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ii. 矫正市场失灵iii. 缓解贫富差距iv. 可能引发政府腐败与浪费 v. 干预市场导致资源配置失误 b. 干预限制i. 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ii. 政府能力和资源限制iii. 利益集团的阻力和影响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介绍政府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图解法:使用图表和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政府经济干预的过程和影响。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政府干预的利弊和限制,并交流彼此的观点。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政府在不同情况下的经济干预手段和效果。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例子引出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对政府经济学的兴趣。
2. 讲授政府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政府的角色和责任,以及政府干预经济的目的和手段。
3. 使用图表和示意图,讲解不同类型的政府干预手段,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微观经济调控和宏观经济调控等。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政府干预经济的利弊和限制,并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结论。
5.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加深对政府经济干预的理解和认识。
6. 总结教学内容,强调政府经济学的重要性和影响,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回顾和巩固。
五、教学评价方法1. 学生表现评价:通过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政府经济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政府经济学
1: 简述政府经济职能的含义和性质答:政府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从社会经济生活宏观的角度,履行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性地规划、协调、服务、监督的职能和功能。
它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采取的组织和干预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法、方式、手段的总称。
包括下面几层含义:(1)管理的主体,是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而不是任何其他经济组织、单位和个人。
(2)管理的经济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着眼于全局性的宏观管理,不同于部门经济管理和企业经济管理。
(3)管理的目的,既有阶级性意义即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也有公共性意义,即通过一系列管理活动,以较少的代价去获得较大的经济效果,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
(4)管理的方法、方式和手段带有综合性。
政府经济职能的性质,如上所述,国家的本质决定了国家职能和政府职能具有二重性,即阶级性与公共性。
同样,政府的经济职能也反映了国家本质的二重性,只是政府经济职能的二重性,是通过经济管理过程的二重性即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反映出来的。
政府经济职能的二重性,是由社会生产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决定的。
要保证社会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经济管理就必须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合理组织生产力的功能,即把劳动力、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结合起来以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的功能;二是维护生产关系的功能,即实现生产目的]维护现存财产关系的功能。
政府管理经济的过程,正是这两种功能共同发生作用的过程。
前一种功能是一切社会生产共同具有的,故称之为经济管理的自然属性;后一种功能决定于生产关系的性质,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故称之为经济管理的社会属性。
这个原野理对一切社会形态的经济管理均是适用的。
2: 私人部门生产公共产品中的政府作用答:某些化共产品由私人供给绝不意味着要完全脱离政府,相反,政府在公共产品的私人部门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政府的作用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政府要为公共产品的私人生产者提供制度激励,这包括对公共产品产权的界定以及给予某些激励措施等,从而为私人生产公共产品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政府经济学》课件
02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市场失灵
外部性
市场机制无法克服外部性,导 致资源分配不公和效率低下。
公共品
市场无法提供公共品,因为消 费者不愿意为公共品付费。
信息不对称
市场交易中,信息不对称可能 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
垄断
市场垄断可能导致价格歧视和 资源配置不公。
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保障公平
政府通过干预市场,保 障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公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 质量。
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强调人力资源在政府管理中的重要性,提高公务 员的素球挑战
全球公共治理旨在应对跨国问题和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国 际金融稳定等。
多边合作与国际组织
全球公共治理需要多边合作和国际组织的参与,共同制定国际规 则和标准。
THANKS
感谢观看
平权益。
维护社会稳定
政府通过宏观干预,稳 定经济波动,减少社会
不公。
弥补市场失灵
政府干预可以弥补市场 机制的缺陷,提高资源
配置效率。
促进经济发展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投 资,促进经济发展和转
型升级。
政府干预的局限性
01
政府失灵
政府干预也可能存在失灵,如官僚 主义、低效率和资源浪费。
市场扭曲
政府过度干预可能扭曲市场机制, 降低经济效率。
全球公共政策网络
全球公共治理需要建立全球公共政策网络,促进各国之间的政策 交流与合作。
数字时代的政府经济学
数字化转型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府经济学正面临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和机遇。
数据驱动决策
数字时代为政府提供了大量数据,有助于政府更好地了解社会经济 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
政府经济学
名词解释:1、效率准则:又称为帕累托效率准则。
是指资源配置已达到这样一种境地,即任何重新改变资源配置的方式,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在其他人没有受损的情况下受益。
换言之,经济运行达到最高效率时,一部分人要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部分人处境的恶化为代价。
这一资源配置的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或称为帕累托有效。
2、社会边际成本(MSC):指的是增加一单位的该种产品的产出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
3、市场失灵:是指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4、私人产品:是指需要通过市场机制向社会提供,满足作为个体的社会成员的私人需要的产品。
5、公共产品:是指需要通过财政机制向社会提供,满足作为群体的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的产品。
6、混合产品:是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属性的产品。
7、金钱的外部效应:经济学家将因某种物品或服务需求量或供给量变动而以价格升或降形式给现有消费者带来的影响。
8、外部效应:指的是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之间或私人边际效益与社会边际效益之间的非一致性。
也就是指某些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经济主体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
换言之: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9利益集团:由于个人的偏好不同,人们对于公共选择可能带来的预期收益的判断也有不同,有共同利益的个人通常会组成集团,通过对公共选择施加影响和压力以增进他们所认可的共同利益。
10、寻租理论:寻租是试图利用政治过程让利益集团获得超过他们机会成本的经济报酬的行为。
11、政治性经济周期:是唐斯选票最大化模型的一个应用或体现,在这一模型中,政治家、政党和官僚的行为与投票人的偏好一起发生作用,寻求选票最大化的政府并非经济事务中消极的、外在的因素,而是一个内生变量。
它们可以引起价格、产出和就业周期的变化。
12、垄断的概念及分类:垄断是指在市场交易中,少数当事人或经济组织凭借自身的经济优势或超经济势力,对商品生产、商品价格、商品数量及市场供求状态实行排他性控制,以牟取长期稳定的超额利润的经济行为。
政府经济学(指研究政府经济的行为)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科学研究方法,是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必须遵循的科学的方法论。根 据唯物辩证法,物质世界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无不体现了如下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 定之否定规律。按照唯物辩证法方法学习和研究政府经济学,就是以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物质世界运动的三大规律 为基本线索,来把握和研究政府经济活动过程的内部联系及其政府经济活动与其他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 进而了解和掌握政府活动的规律性。
研究内容
在明确了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政府的经济行为之后,还必须对政府的经济行为作出界定,这事实上 构成了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一般而言,从政府的经济职能出发,研究政府经济行为也有了以下几个层次的内涵:
第一层次:是研究政府的经济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是由市场来界定的,即市场机制能够 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就不要界入;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或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的领域,即市场失灵的领 域,就是政府行使其职能和发挥其作用的领域。据此确定的政府经济职能的集中体现,就是要为满足社会公共需 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还必须解决好外部效应问题及公共选择问题等。
与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来说明市场经济如何通过价格机 制来解决社会资源配置问题。
在微观经济学看来,最基本的单个经济单位是居民和厂商,前者是经济中的消费者,后者是经济中的生产者, 根据经济学关于每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基本目标是为了实现效用(或利益)最大化理论出发,微观经济学对 于居民的研究,是以居民如何将有限收入用于各种物品的消费上实现效用(也即满意程度)最大化而展开的。微 观经济学对厂商的研究是从厂商如何将有限资源用于生产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展开的。微观经济学通过对居民的效 用最大化和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的研究,来探索整个社会的资源最优配置。每个经济单位都实现了最大化,整个社 会的资源配置也就达到最优化了。
政府经济学笔记考点
政府经济学笔记考点政府经济学考点前言1.政府经济学是由公共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发展而来的。
2.财政学、经济学从纯粹属于国家走向公共社会,是从亚当·斯密开始的。
1776年《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自由贸易、自由放任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3.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李斯特的名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于1841年出版。
20世纪初英国剑桥学派的重要人物——庇古于1920年出版了《福利经济学》一书,他是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掀起了一场旨在用国家干预经济理论代替经济自由主义学说的“凯恩斯革命”。
4.西方经济学界有人把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称为“干预经济学”,把科斯的经济学称为“产权经济学”。
5.政府经济学与公共经济学的差别:(1)研究对象和范围有差别。
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中的经济主体是公共部门或公共组织,而政府经济学研究对象中的经济主体是政府及其管理部门。
(2)运用的理论和分析工具有差别。
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福利经济学,其分析工具是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而政府经济学除此以外,还必须借助政治学理论,尤其是国家理论,在进行经济分析的同时引入政治分析。
(3)学科性质的定位有差别。
公共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定位在经济学,而政府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定位应该属于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
6.斯蒂格利茨把政府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归结为“生产什么、怎么生产、为谁生产和如何决策”。
第一章政府与市场1.政府的基本特点:(1)主权性和独立性;(2)政治性和阶级性;(3)强制性和约束性;(4)执行性和实践性;(5)综合性和动态性。
2.市场的概念:是指商品和劳务买卖双方自由交换的场所和机制,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
3.交易主体、交易客体和交易行为构成了市场的三个基本要素。
4.市场机制是市场运行的实现机制,它是市场中供求、价格、竞争三大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政府经济
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它是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瞧经济治理。
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即狭义的政府,也确实是根基国家行政机构;〔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局部国民收进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瞧调控;〔3〕政府经济的形式要紧表现为政府收进、政府支出以及宏瞧经济治理;〔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5〕政府经济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2、什么是政府经济学?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瞧治理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府1、如何熟悉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的必要性?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扬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
也确实是根基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
即资源配置到达了如此一种理想状态,任何分配方案的改变,都不能到达在不损害一局部人利益的前提下,而提高另一局部人福利水平的目的。
既然这些领域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扬作用,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就需要政府干预。
即政府凭借社会公共权力介进市场失灵的领域,强制性地矫正市场失灵的根源。
2、什么是竞争失灵?竞争失灵指的是市场处于一种不完全竞争状态,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
至于垄断的具体情况,还可进一步划分,要紧包括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3、什么是信息的不对称?信息的不对称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
4、什么是自然垄断?自然垄断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本钞票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
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效劳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
政府经济学名词解释
政府经济学名词解释1.政府经济: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它是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即狭义的政府,也就是国家行政机构;(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5)政府经济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2.市场失灵: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许多的局限性或缺陷性,不能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从而不能实现预期的社会经济目标。
3.竞争失灵: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称之竞争失灵,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
至于垄断的具体情况,还可进一步划分,主要包括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4.信息不对称: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5.经济公平: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
(等量资本投资能够获得大致平均的利润。
)6.社会公平: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
7.自然垄断: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急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
8. 洛伦茨曲线: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人们通常用洛伦茨曲线衡量收入差距,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状况。
洛伦茨曲线由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它用累积的一定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与这部分人口所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来表示9.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10.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过程中的这样一种性质:一些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的受益不会影响另一些人从这一产品的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
政府经济学简答题
1.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答: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过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2.如何认识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的必要性答:一般而言,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政府凭借社会公共权力介入市场失灵的领域,强制性地矫正市场失灵的根源;3.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有哪些答: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收入分配2经济稳定和发展3资源配置4.简述公共物品的公共供给方式及其理论依据答:公共物品的提供是政府通过税收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为公共提供产品,用于公共消费;以萨缪尔森代表的福利经济学家们认为,由于公共物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因此通过市场方式提供公共物品,实现排他是不可能的或者成本是高昂的,并且在规模经济上缺乏效率;因此,福利经济学家们认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比市场方式即通过私人提供具有更高的效率;5.简述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可能性分析;答:公共物品满足下列条件时,由私人供给公共物品便存在可能:1私人供给的公共物品一般应是准公共物品2准公共物品的规模和范围一般较小,涉及的消费者数量有限3在公共物品的消费上必须存在排他性技术4一系列制度条件来保障;6.什么是公共资源问题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答:公共资源有着如下两个特征:一是资源的稀缺性:一是其使用上不受限制;由于使用上不受限制,没有人对新加入使用者造成的外部效应负责,使得公共资源的使用所带来的社会收益小于个人收益,进而造成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资源问题;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产权归属不够明确;7.简述科斯定理的含义答:科斯定理的含义是:在产权明确、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的前提下,通过市场交易可以消除外部性;“科斯定理”强调产权的重要性,认为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关键是界定和保护产权;“科斯定理”的结论,是建立在交易成本为零的前提基础上的;然而,市场交易中存在成本,这是不容忽略的事实;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8.简述中位选民理论的内容;答:所谓中位选民,是指他的偏好落在所有选民偏好序列的中间;中位选民理论是指在多数裁定原则下,假定选民的偏好是单峰的,则选择的结果是由中位选民的偏好决定的;9.简述阿罗不可能定律的;答:一般来说,要找到一个满足民主社会公共选择标准的规则是不可能的;不能指望一个民主社会能够做出一个前后一致的决策;该结论被称之为阿罗不可能定律;10.简述政府支出的分类方法和用途;答:政府支出的分类方法有:按政府职能分类、按经济性质分类、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按其功能分类和其他分类方法;按政府职能对政府财政支出分类,可以分析一定时期内政府履行其职能的重点,以及政府职能的变迁;按经济性质分类可分析政府预算政策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权衡和选择,以及政府对市场运行敢于的广度、深度;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可以全面地反映财政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有利于各级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可以更好地对各项支出进行管理和监督;按其功能分类有利于体现政府各项支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功能、作用,可分析子在不同领域的配置状况;11.政府采购的含义及其与政府支出绩效的关系;答:政府采购,是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为了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提供公共服务,以及事业单位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团体为了开展业务活动,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及劳务的行为;政府采购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竞争性原则2公开性原则3公平性原则;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1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有效发挥财政监督作用2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3发挥财政支出的宏观调控功能12.简述公共投资的范围和政府涉入的原因;答:政府公共投资的范围主要涵盖那些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起到基础性作用、有利提高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的、但同时又是微利或无利的项目,主要包括基础产业投资和农业投资;基础产业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和自然垄断性的特点,决定其很难单纯依靠私人投资主体的力量来完成,而应当由政府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共同完成;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由于其自身的产业特点,往往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且时常受到自然和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处于不稳定的环境中,因此需要政府加以扶持;13.简述财政投、融资的特点和作用;答:所谓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了加强宏观调控,以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为目的,运用信用手段,直接或间接有偿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的政府金融活动;财政投、融资不同于一般商业投、融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投资范围要严格的限制2财政投、融资资金的使用,具有鲜明的公共性,追求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3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财政投、融资的作用是将财政融资的良好信誉与金融投资的高效运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程度政府进行公共投资的较好方式;14.比较行政管理性支出和其他购买性支出的区别;答:作为政府的购买性支出,行政管理支出与其他购买性支出相比具有特殊性;首先,公共行政部门所提供的行政管理,是面向全社会的一种管理,其数量与价值都不能同市场竞争机制来确定,其管理对象和接受管理的主体不具有排他性,因而行政管理属于纯公共产品范畴,其支出也必须由政府财政予以提供,因而政府提供经费的来源,是向全体社会成员收取的税收,其次,从直接生产与消费社会财富的角度看,行政管理支出属于非生产性的社会消费性支出;15.简述社会保障的功能;答:社会保障的功能,是指社会保障制度作用用于社会各个方面所体现出的内在效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保证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功能2风险分担功能3收入再分功能4维护社会稳定功能5调节宏观经济平衡的功能16.简述社会保险税含义和开征意义;答:社会保障保险税是强制征集社会保障基金最为普遍和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之所以会被广泛采用,是因为:一方面现代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越来越表现出社会保障制度的依赖性,并且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深化,其费用支付的延续性与增长的需要,要求社会保障基金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方式与税收的征收方式相似,带有明显的税收化倾向,向这种税收化的倾向,能够保证社保基金筹资的顺利进行与征收的固定化;对我国来说,这种方式筹集基金有利于保证社会保障基金有稳定充足的来源;17.简述财政补贴的涵义和特征;答:所谓财政补贴,是指国家为了某种特定需要,通过财政分配,向企业或居民提供的无偿性补助支出;财政补贴具有以下特征:1政策性;正补贴的对于、补贴的数额、补贴的期限等都必须按照一定时期的政策需要来制定2灵活性;财政补贴不是一经确定就长期保持不变的,国家要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和政策需要及时进行修正和调整3时效性;财政补贴作为一种政策手段,是为国家政策目标服务的,必须依据一定时期国家的政策需要来制定;当国家的某些政策发生变化时,财政补贴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18.简述合理确定政府收入占GDP比重的关系的意义;答:一般认为,政府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或GDP的比率是衡量政府收入规模的指标;合理确定政府收入占GDP比重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二,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影响经济结构的优化;第三,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既影响公共需要的满足,也影响个别需要的实现;19.试述组织政府收入应遵循的原则;答:组织政府收入的原则,主要包括:1从发展经济入手,增加政府收入的原则2利益兼顾的原则3合理负担的原则4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20.所谓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直接负担,不易转嫁的税种;直接税的特点是:1税负不易转嫁2税收弹性大,税收收入不够稳定3税负较为公平4计税较复杂,征收管理难度较大21.简述税负转嫁的特征;答:所谓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各种途径,将其所缴纳的税款全部或部分地转移过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税负转嫁作为一种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第二,税负转嫁是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对税收负担的一种再分配;第三,税负转嫁是和价格的升降直接相联系的,而且价格的升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税负转嫁引起的;22.简述影响宏观税负的主要因素;答:影响宏观税负的主要因素有:1税收制度2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3宏观经济政策4政府的职责范围23.简述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原则答:经过长期的国有资产经营的实现证明,要建立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政企分开2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3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4分级所有、分级管理5正确处理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企业职工之间物质利益关系6实现资产运营效益最大化的原则;24.简述公共收费的功能答:公共收费具有以下功能:1体现政府宏观经济社会政策目标2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3稳定市场物价25.简要回答我国当前公共收费问题解决的方法;答:根据我国公共收费管理现状,结合市场经济国家经验,公共收费管理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1依法收费,依法理财2以政府预算管理为核心,加强公共收费管理3加强公共收费监督;26.简述公债市场的功能;答:公债市场是政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政府债券进行转让、买卖和交易的场所;其主要功能有:1为政府公债的发行和交易提供了有效的渠道2可以进一步引导资金流向,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3是传播和获取经济信息的重要场所4疼痛为社会闲置资金提供良好的投资场所;27.影响公债规模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公债规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发展水平2生产关系类型3政治安定背景4国家职能范围5财政政策选择6金融市场状况7公债管理水平28.如何确定公债发行条件答:公债发行条件是指国家对所发行公债及其与发行有关的诸多方面以法律形式所作的明确规定;法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公债品种、公债发行全县、公债发行对象、公债发行数额、公债券面金额、公债发行价格、利息率、对公债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规定等;29.公债偿还的方法有哪些答:公债偿还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1买销法2比例偿还法3抽签偿还法4一次偿还法30.简述预算编制的原则;答:政府预算的编制是有意识地确定和规范财政活动的计划行为,它必须遵循一定的指导思想;目前预算编制采用的主要有四项原则:1完整性原则;在国家预算之外,不应有其他的财政收支2准确性原则;财政收入数字应进行科学的预算3合法性原则;预算的编制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条文4年度性原则;任何一个国家的预算编制,都必须有时间的界定,通常为1年;31.简述我国实行部门预算的必要性;答:编制部门预算的必要性有:1有利于对财政预算的审查和监督2有利于预算编制的公开、透明,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3提高了预算编制方法的科学性4部门预算是完整的功能预算的基础; 32.简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涵义;答:国库集中收付,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集中收入管理,一切正性收入均纳入国库或国库制定的代理商业银行的单一账户;二是集中支出管理,原则上一切财政性支出均应在实际支付行为发生时才能从单一账户支付出去,支付对象一般应是商品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三是集中账户管理,设置与国库单一账户配套使用的国库分类账户,集中反映各预算单位的执行情况;33.简述公开市场操作的优点;答:与条件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相比,公开市场操作有着下列优点:1公开市场业务使中央银行能够随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及试探性的操作,还可以进行逆向操作,灵活调节货币供给量2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不象再贴现政策那样,处于被动地位3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供给量进行的是微调,不会像准确金率的变动一样产生震动效果;34.比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着以下的差异:1制定政策的主体有差别;财政政策主体是政府,货币政策主体是一国货币当局一般为中央银行2政策目标有区别3政策手段有区别4政策时滞不同5对利率的影响不同6对投资的影响不同35.简述区域经济政策的功能;答: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功能就是对全国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统筹和协调,指导各个区域的近来的发展,把每个区域纳入多全国经济发展之中,充分发挥地区间的优势和潜力,为全国经济发展做贡献;根据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短期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原则,协调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全国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重点发展区域与其他区域发展的关系;根据平等互利、分工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协调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关系,推动区域之间分工与合作;根据加强民族团结、增强国家凝聚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协调的原则,协调经济发达区域与经济欠发达之间的关系,促进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36.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有哪些答:国际重复征税的减除,主要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当发生两种税收管辖权重叠时,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的国家,通过有限承认跨国纳税人向行使低于税收管辖权国家所缴纳的税收来借以减轻或消除国际重复征税;在各国税法和国际税收协定中通常采用的避免、消除或缓和国家重复征税的方法主要有免税法、扣除法、低税法、抵免法等;37.国际税收协定包括哪些内容答:国际税收协定一般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协定适用的范围;协定适用的范围主要包括人的范围和税种的范围两个方面;这是国际税收协定必须首先明确的前提2免除双重征税问题;免除双重征税是国际税收协定的核心内容,它具体包括:明确所得概念,协调各缔约国之间的税收管辖权,确定免除双重征税的方法等3保证税收无差别对待;包括税收无差别对待是指缔约国各方给对方公民以本国公民的待遇,按等同于本国公民标准征税保证不加歧视等4消除和减少国际逃税38.贸易政策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答:贸易政策主要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其促进或限制对外贸易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规范、措施;一般来讲,贸易政策主要包括:1关税政策;如针对不同商品进口或出口征收的从价税和从量税等2非关税措施;如针对不同领域实施的进口配额、许可证、自愿出口限制等3限制出口的扶持政策;如补贴、出口信贷、出口退税等措施39.简述我国的预算编制程序;答: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的组织程序按“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上两下、上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大致过程如下:1单位、部门提出概算2下达预算收支指标3编制汇总预算4审批预算40.简述公债与税收和政府信用的区别;答:政府信用是指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取得的信用,或以债权人的身份提供信用及其信用活动,所以说公债是政府信用的一种形式;税收,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取得收入,同国家取得公共收入的其它方式相比,税收具有其鲜明的形式特征,即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政府及政府所属机构以债务人的身份,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或合同的规定,同有关各方发生的特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形成这种收入的依据是政府信誉,所以相较于税收,公债有着自愿性、有偿性;。
政府经济学2024年复习及答案
政府经济学2024年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市场无效的是(D 以上答案都正确)2.以下对政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政府和国家是基本等同的两个概念)3.以下属于政府的职能的是(D 以上都正确)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B、社会公共权力)5,政府经济的目的是(A)A、满足社会公共须要6.以下对财政的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理解不正确的有B增长和发展是相同的概念,可以混用7、购买性支出也称为(B) B.消耗性支出8、把财政支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和国防费等, D.按费用类别来分类的。
9、财政支出的方向和政府活动的重心可以通过( A.财政支出分类)来探讨分析。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科学技术三项费用的是(C.更新改造费)11、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大幅增长的主要A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论被推崇12、80年头以后西方发达国家财政支出增长减缓的重要缘由是(B)B.社会普遍认为财政支出增长过快是导致滞胀的重要缘由之一13、西方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的结构变更与罗斯托的经济增长理论相符合的,即在社会经济发展到肯定阶段后,财政支出的重点将转向(C)C.社会福利支出14、瓦格纳法则可以简要归纳为 (B)B.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将会提高15、行政管理支出不包括(D) D、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16、下列不属于国防的供应方式是:( A)A、政府生产、私人供应17、教化是一种:(B) B、准公共产品18、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政府对全体社会成员只能供应(C基本相同的公共医疗服务19、下列四项不属于基础设施生产的特点的是(D) D、风险低20、下列选项不属于政府参加基础设施投资的缘由的是(B) B、提高生产效率21、政府支农的重点在于(A) A、供应农业公共产品22、地区性中小型水利工程依据性质,属于(C)C、准公共产品23、改革之初,我国政府提高了农副产品价格,为了不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对城镇居民赐予肯定的价格补贴,这种补贴属于(B) B、显性现金补贴24、我们平常所说的“三险一金”不包含(A) A、商业性补充养老保险25.政府从事财政收入活动的首要目的是(A) A.获得财政资金26.债务收入是国家以(C)方式从国内、国外取得的借款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内容
❖ 政府经济学基础理论(2-5章)
(政府与市场、外部效应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公共选 择理论)
❖ 政府支出理论(6-8章)
(政府支出分类、政府支出增长模型)
❖ 政府收入理论(9-11章)
(政府收入分类及效应、税收理论)
❖ 政府部门宏观经济理论(12-15章)
(公债管理、政府预算、宏观经济管理、国际收支)
政府经济学 Government Economics
公共经济学 Public Economics
财政学
Public Finance
这三个概念的内容差别不大,都以政府财政收支活动为主 要研究内容,只是政府经济学视野更广,增加了公共生产、 政府管制等内容。
政府的四个层次:
① 狭义政府:中央政府及其附属机构。 ② 广义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 ③ 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公共企事业。 ④ 广义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公共企事业
政府经济学
张默含
❖ 课程介绍:《政府经济学》是行政管理专业(本科) 的专业学位课。
❖ 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全面了解政府经济学的基本知 识;系统掌握政府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熟悉 我国现行政府各项财政及宏观经济管理制度,把握 政府经济制度改革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使学 生具有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第二章 政府与市场
一、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的合理性 二、 政府经济中的公平与效率 三、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中国政府经济及其职能
一、 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的合理性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市 场利用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引导企业和个人行为,调节市 场供给和需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古典经济学家认为, 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有效调节经济运行,达到 供求平衡,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而不需要政府干预。但 是到了1929年以后,爆发了“经济大危机”(19291933),表明了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不能解决资源 配置中的所有问题,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最优。
• 主张政府注重通过利率而非税收和开支监管经济。
❖政府经济的特点
1.主体。各级政府。 2.客体。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3.形式。政府收入、政府支出、宏观经济管理。 4.依据。社会公共权力。 5.目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二、政府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以单个企业或家庭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 供求行为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
的均衡,以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
❖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从20 世纪80 年代后期,一直对个人 收入分配变化趋势进行追踪研究,分别于1988年、1995年、2002年展开三次全 国范围的住户调查,得出如下结论:
❖ 1、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 ❖ 从1994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但是从1997年起又逐步扩
+政策性金融机构。
三、政府经济学学习方法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应用经济学。 2.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是什么” 和“应该是什么” )。 3.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 “最低工资法引起了失业。” ❖ “政府应该提高最低工资。”
小结
掌握:政府经济、政府经济学的概念 理解:政府经济活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了解: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学习方法;
满足人的需要,或者说,是人们为了使资源的稀缺性和 人需求的无限性这一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处理能符合人 的本性,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能够保证人类持续 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一部人类经济学史,就是人类不断 解决资源稀缺性和需求无限性这一基本矛盾过程的记录。
一、政府经济的表现形式及概念
(一)政府经济的表现形式(请做选择) ❖ 家庭把多少收入用于储蓄的决策。 ❖ 政府征收汽油税、个人所得税。 ❖ 政府在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上的支出。 ❖ 政府对农业进行财政补贴。 ❖ 政府管制企业污染物排放。 ❖ 企业关于雇佣多少工人的决策。 ❖ 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 央行加息。 ❖ 降低失业率、控制通货膨胀
第一章 导 论
一、政府经济的表现形式及概念 二、政府经济学概念 三、政府经济学学习方法
什么是经济学?
Economy: (源于希腊语,domestic economy , 管理家庭)
Questions:
❖去年你的总支出是多少? ❖钱花在那些方面? ❖你觉得花得是否值得?
什么是经济学?
经世济民之学(中国古代思想); 增加国民财富(古典经济学); 关于资源配置的学问(新古典经济学); 对稀缺资源的配置与选择(当今主流思想); 关于选择的思维方式(张维迎)。 经济学的真谛,在于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去改变世界以
2.表现:
❖市场垄断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Hale Waihona Puke 部效应❖信息不对称❖市场的不完整性
❖收入公平分配
❖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1.市场垄断(monopoly) ① 完全垄断:市场上只有一个生产厂家,可以完全操纵市场
价格。 ② 寡头垄断:几个厂家联合起来垄断市场。 ③ 垄断竞争:介于寡头垄断和完全竞争的状态。
垄断形成的原因: ① 市场竞争形成的垄断:过度竞争/技术进步产生的垄断 ② 自然垄断:供水、煤气管道、铁路等只有达到一定规模
4.信息不对称 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 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 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5.市场的不完整性 保险市场 资本市场
6.收入公平分配 含义:市场不能有效调节国民收入在社会各部
门、各地区、各阶层和各成员之间合理分配, 缩小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
7.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自发的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宏观经济总量与界否
才能有收益的行业。
案例
❖ 在2002年的最后一个周日,中国为电力行业的垄断画上了 句号。拥有占全国46%发电资产和90%输电资产的原国家 电力公司被拆分重组为11家独立的公司,这些公司在12月 29日同时宣布正式成立。
❖ 从1987年持续至今的中国民航业改革在2002年也有突破性 进展。随着6大民航集团10月11日的成立,中国民航总局与 下属的民航企业彻底脱钩。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 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为基础组建的三大航空运输集
(二)政府经济调控能力的有限性
1. 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2.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3.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 4.政府在决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三)政府经济职能
1.政府收入分配职能
• 税收制度 • 社会保障制度 • 工资制度 • 财政补贴
2. 政府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团,其资产总和将占据中国民航总资产的80%。
❖ 中国电信改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4年中国联通公司的成 立。当时联通的总资产虽然只有中国电信的1/260。但此举 使邮电部独家垄断国内电信市场的局面开始改变。1999年2 月,信息产业部决定把中国电信的寻呼、卫星和移动业务剥 离出去。原中国电信被拆分成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卫 星通信三个公司,寻呼业务并入联通公司。2001年12月, 国务院批准了新的电信体制改革方案,对现有的电信企业进 行重组。中国电信现有资产划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华北地区、 东北地区和河南、山东共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 信公司归中国电信北方部分;其余归中国电信南方部分。
宏观经济学: 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 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
❖ 政府经济学,也被称为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或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 Sector Economics),就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 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使他人或社会成本增加。 (损人利己)
❖ 2002年3月22日,一场特殊的官司在浙江省长兴县人民法院 开庭审理。长兴县泗安水库的养鱼户把安徽省广德县的有机 合成化工厂推上了法庭,要求赔偿因水库受污染而造成水产 品死亡的损失。
❖ 2001年4月30日,长兴县泗安水库2000亩左右的水体遭受化 学污染,鱼虾青蟹大面积死亡。此前,1999年7月19日,泗 安水库也曾有3000亩水体遭受同样类型污染。根据长兴渔业 部门调查,两次污染给长兴养殖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7 万元。
❖ 1998年5月18日,美国司法部和20个州向最高法院递交诉状, 控告微软公司利用其“视窗”操作系统来迫使消费者使用它 的其它软件产品——其中最重要的是“网络探索 者”Internet浏览器。1999年,该案做出了一审判决,在长 达270页的判决中,法官杰克逊列举了微软一系列反竞争, 保护垄断势力的行为。微软一直在努力拓展其势力范围,使 其超越软件行业,而进入日趋有利可图的电子商务和网络连 接行业,他们已经投资数以百亿计的资金在通讯和科技公司 中(如AT&T)。由于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具有垄断状态, 把Internet浏览软件“网络探索者”(Internet Explorer) 与“视窗”捆绑在一起也就相当于垄断了消费者和与电子商 务有关的厂商上网的交通通道。
• 实现经济稳定与增长
3.政府资源配置职能
二、 政府经济中的公平与效率
一、 政府经济与公平 1.公平
公平是和分配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公平的两层涵义: a.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经济公平) b.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社会公平) 2.洛伦茨曲线 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人们通常用洛伦茨曲线衡量收入差 距,以及分配不公的状况。
(二)政府经济的定义
❖ 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 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 政府经济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 (1)夏朝: “以九贡致邦国致用”(即诸侯以九种形式向国家纳贡) “以九式均节财用”(以九种途径满足国家需要)。 (2)周朝 政府预算的雏形 …… 除财政收支外,还从事其他一些经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