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疾病的中西药物相互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疾病的中西药物相互作用

第一节概述

癫痫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具有突然发生、反复发作的特点。由于异常放电神经元所在部位(病灶)和扩散范围不同,临床就表现为不同的运动、感觉、意识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根据临床和脑电图特点可将癫痫发作分为部分性发作、全身性发作、未能分型的癫痫发作三大类。各类型癫痫的具体选药如下:

1.部分性发作(各种单纯或复杂的部分性发作):卡马西平(酰胺咪嗪,首选)、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扑米酮、丙戊酸钠

2.全身性发作:(1)大发作(强直—阵挛发作):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扑米酮、卡马西

平、丙戊酸钠

(2)癫痫大发作持续状态:地西泮(安定)、异戊巴比妥钠、副醛、

水合氯醛、氟烷、硫喷妥钠、乙醚、利多卡因

(3)小发作(失神发作):乙琥胺或丙戊酸钠(首选)、氯硝西泮(氯

硝安定)、乙酰唑胺、三甲双酮

(4)其它各种形式的小发作:丙戊酸钠等

3.未能分型的发作:(1)婴儿痉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泼尼松、地西泮类

(2)其它形式的抽搐性疾病(婴儿抽搐及发热性惊厥):苯巴比妥用药物治疗癫痫的目的在于控制发作。药物的选择应根据发作及以往用药的剂量、疗效和毒副反应来决定。治疗开始时,最好只用一种药物,因为病人常常只需一种药物就能控制发作。如果用一种基本药物未能完全控制发作,则可将原用药物的剂量减小到无毒、副反应的水平,加上另一药物。新加药物的剂量应逐渐增加至治疗水平。如果癫痫发作很严重,确需使用多种药物时,也可同时用多种药物。常用的是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二者小剂量联用,可避免毒副反应。临床证明,中西药物合用治疗癫痫,不仅疗效提高,且能减少不良反应。如苯妥英钠与中药石菖蒲合用治疗癫痫大发作,疗效优于单用苯妥英钠。外伤性局限性癫痫,目前多无特效疗法,只沿用非外伤性癫痫的一般疗法,且效果欠佳,复发率较高;尤其是儿童,经常发作严重地影响智力发育、甚至造成终生残废。用中药干地龙与小剂量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地西泮等)治疗,疗效满意,并能避免苯妥英钠久服引起齿龈增生(多见小儿)。苯巴比妥与中药癫痫宁合用治疗顽固性癫痫可协同增效,且副反应小。

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不宜与中药杏仁、桃仁等并用,以免出现呼吸中枢抑制。溴化物(溴化铵、溴化钾、溴化钙、溴化钠、三溴片、三溴合剂、溴咖啡因合剂、溴安缬合剂等)与含朱砂的中成药(如朱砂安神丸)同服,可产生肠道毒副反应,如医源性肠炎。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倾向于认为与环境、精神及内

分泌失调等有关。当气候变化、精神刺激、摄入含酪胺酸较多的食物时,引起血小板的凝聚性增强,此时释放大量的5-羟色胺(5-HT)和花生四烯酸,后者转变为血栓烷素A2(TXA2),酪胺酸可演变成大量的儿茶酚胺,这些物质均可引起颅内血管收缩,致脑局部血流减少,构成偏头痛的血管痉挛期的重要环节。痉挛后期,血中5-HT减少,血中缓激肽增多,血小板凝聚性降低,此时儿茶酚胺也耗竭,血管活性物质和致痛物缓激肽渗出并积存于血管周围,反应性血管扩张,可出现颅外头皮动脉扩张,导致搏动性头痛。每次偏头痛发作,脑内局部低灌流或缺血长期反复发作,可造成神经细胞功能受损而引起视觉、体感、反射及语言等方面的高级神经功能障碍,且随病情的延长而加重。引起神经细胞功能损害的主要因素是:缺血后细胞外钙离子内流,形成细胞内钙超载,而抑制细胞内钙超载可起保护脑细胞作用。钙拮抗药氟桂利嗪、尼莫地平,可阻止过量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引起血管扩张,改善脑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可抑制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钙超载,保护脑组织。临床用于治疗偏头痛疗效较好。尽管许多药物被用于治疗偏头痛,但不同患者对一些药物疗效不尽理想,故有必要寻求更多的安全有效的防治药物。临床报道氟桂利嗪与中药银杏叶片、尼莫地平与中成药养血清脑颗粒联用治疗偏头痛起协同作用,从而提高疗效,分别较单用氟桂利嗪、尼莫地平疗效为优。

常用的抗精神病药可分为两大类:一为高剂量药,如氯丙嗪、氯普噻吨(泰尔登)等,有效剂量一般在100mg以上。第二类为低剂量药,如奋乃静、氟奋乃静、三氟拉嗪、氟哌啶醇等,有效剂量一般在100mg以下。两类特点是:(1)前者镇静作用强,后者较弱;(2)前者抗幻觉和抗妄想作用较弱,后者作用显著;(3)前者体位性低血压显著,后者轻微或无;(4)前者锥体外系症状较少或无,后者症状显著。

氯丙嗪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最常用的药物,但大剂量久服可致肝损害:阻塞性黄疸;偶可致中毒性肝炎。对单用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罔效者,用中药珍珠层粉与氯丙嗪配伍治疗,不仅有效,且能拮抗氯丙嗪的肝损害作用,还能改善患者原有的肝功能异常,从而扩大了氯丙嗪的适应范围。白细胞减少症是抗精神病药物较严重的副反应之一,发生率1%~3%左右,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防止发展至粒细胞缺乏有重要意义。中成药全龟胶囊与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等)合用,对后者所致粒细胞减少症疗效颇佳,显效率96%~100%,明显优于维生素B4、鲨肝醇等传统药物,且价廉无毒副反应,长期应用疗效稳定。整个治疗过程不停用抗精神病药物。中药五味子与抗精神病药物合用,既能(五味子蜜丸)治疗氯丙嗪等引起的谷丙转氨酶升高(疗效显著、降酶速度快、反跳现象轻微),又能(五味子10g~15g开水浸泡代茶饮)治疗氯氮平所致便秘且效果良好。氯氮平所引起的流涎反应,非氯丙嗪、奋乃静等药所致的锥体外系统反应。现代医学认为氯氮平具有抗乙酰胆碱及组织胺、抑制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并可使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增加。氯氮平所致流涎的副反应,虽然不影响疗效,但却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甚至影响病人的语言功能、进食或服药。中成药温胃舒冲剂与氯氮平联用,治疗后者所致的不同程度流涎疗效满意。

另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氯丙嗪与中成药华山参片合用,相互增强作用,加重口干、视线模糊、尿闭、甚至发生青光眼的可能性。服用氯丙嗪期间,忌饮咖啡饮料,以免两者产生药理性拮抗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