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测试题7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 加速度与质量计算题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 加速度与质量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b6603d2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b.png)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与质量计算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和质量。
以下是一些计算题的解答。
计算题一:已知力和质量,求加速度假设有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力 F = 20 N,质量 m = 5 kg 的作用。
我们需要计算这个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所以,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加速度:加速度 = 力 / 质量将已知的数值带入公式中:加速度 = 20 N / 5 kg = 4 m/s²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为 4 m/s²。
计算题二:已知加速度和力,求质量假设有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力 F = 30 N,加速度 a = 6 m/s²的作用。
我们需要计算这个物体的质量。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所以,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质量:质量 = 力 / 加速度将已知的数值带入公式中:质量 = 30 N / 6 m/s² = 5 kg所以,物体的质量为 5 kg。
计算题三:已知加速度和质量,求力假设有一个物体,质量 m = 2 kg,加速度 a = 10 m/s²。
我们需要计算作用在这个物体上的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所以,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力:力 = 质量 * 加速度将已知的数值带入公式中:力 = 2 kg * 10 m/s² = 20 N所以,作用在这个物体上的力为 20 N。
希望这些计算题的解答对你有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高一物理精品课件集 牛顿第二定律习题
![高一物理精品课件集 牛顿第二定律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a85a6dd49649b6648d74708.png)
力的分解 力的合成
F合=ma
F合=0
受力分析 重力:
G=mg 弹簧弹力:
F=kx 摩擦力:
匀速 运动分析 直线 运动: a=0 匀变 速直 线运 动: a不 变
v = v0
vv 0 a t
x = vt
v v0 at 1 2 x v0 t at 2 2 v 2 v0 2ax
F1=F cos θ F 2=F sinθ
Y
FN
Fsinθ
F
q
Fcosθ
Ff
G
牛顿第二定律
X
G=Fsinθ+FN
水平方向(运动方向) 竖直方向平衡
F合=ma Fcosθ – Ff =ma
(垂直运动方向) 两个方向力的联系:Ff =μFN
G=Fsinθ+FN
一个物体质量为m,放在一个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从 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加速下滑 (1)若斜面光滑,求物体的加速度? (2)若斜面粗糙,已知动摩擦因数为μ,求物体的加速度? y
Ff=μFN
F合=恒量
画 出 受 力 分 析 图
FN
Ff 光滑
(1)
FN
(2)
G FN 光滑 (3) G
G Ff FN
粗糙
(4) 粗糙
G
粗糙
光滑 G
(5)
(6)
G
(7)
பைடு நூலகம்
粗糙
G
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4 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物体受到大小为20 N,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时沿水平 面做匀加速运动,求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大?(g取10 m/s2)
高一物理测试题
![高一物理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1151e8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d.png)
高一物理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力F=10N,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是:A. 5 m/s²B. 2 m/s²C. 10 m/s²D. 20 m/s²2. 以下关于位移和路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 位移是物体运动的轨迹长度B. 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C. 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路程D. 位移和路程在直线运动中是相等的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秒,其速度达到16 m/s。
该物体的加速度是:A. 2 m/s²B. 4 m/s²C. 8 m/s²D. 16 m/s²4.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动摩擦因数为0.2,若物体受到的外力为20N,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A. 4NB. 10NC. 20ND. 30N5.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忽略空气阻力,经过2秒后,其速度大小为:A. 20 m/sB. 19.6 m/sC. 10 m/sD. 9.8 m/s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不同的物体上。
7.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kg,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50N,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________N。
8. 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ω与线速度v的关系是v=________。
9.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动摩擦力等于________。
10.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物体从高度h自由落下,其重力势能转化为________能。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3 m/s,加速度为1.5 m/s²,求物体在第5秒时的速度和位移。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习题:牛顿第二定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习题:牛顿第二定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ef0c6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7.png)
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3牛顿第二定律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1.(2019甘肃武威中学高一上期末)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及表达式F=ma的理解,正确的是()A.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kma中,比例系数k的数值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B.合力方向、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始终相同C.由F=ma可知,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D.物体的质量与所受的合外力、运动的加速度无关2.(2019广西南宁八中高一上期末)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为F。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物体的位移为s,速度为v,则()A.由公式a=vt可知,加速度a由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决定B.由公式a=Fm可知,加速度a由物体受到的合力和物体的质量决定C.由公式a=v 22s可知,加速度a由物体的速度和位移决定D.由公式a=2st2可知,加速度a由物体的位移和时间决定题组二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3.(2019北京四中高一上期末)质量不同的甲、乙两辆实验小车,在相同的合外力的作用下,甲车产生的加速度为2m/s2,乙车产生的加速度为6m/s2,则甲车的质量是乙车的()A.13B.3倍 C.12倍 D.1124.(2019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一上月考)(多选)力F1单独作用在物体A上时产生的加速度a1大小为10m/s2,力F2单独作用在物体A上时产生的加速度a2大小为4m/s2,那么,力F1和F2同时作用在物体A上时产生的加速度a的大小可能是() A.5m/s2 B.2m/s2C.8m/s2D.6m/s25.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块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水平向右的恒力F的大小为10N,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g取10m/s2。
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则物块的加速度为()A.-7m/s2B.3m/s2C.-3m/s2D.5m/s26.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2m和3m的两个小球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且固定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的两端。
人教新课标物理高一必修1第四章4.3牛顿第二定律同步练习B卷(精编)
![人教新课标物理高一必修1第四章4.3牛顿第二定律同步练习B卷(精编)](https://img.taocdn.com/s3/m/01d50dcf3169a4517623a36b.png)
人教新课标物理高一必修1第四章4.3牛顿第二定律同步练习B卷(精编)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1分)1. (2分) (2019高一下·衡阳期中)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弹簧上叠放着质量分别为1kg,2kg,3kg的物块A、B、C,它们处于静止状态,若突然将最上面的A物块拿走,则此瞬间,B对C的压力为(g=10m/s2)()A . 16NB . 20NC . 24ND . 30N2. (2分) (2019高三上·天津月考)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 B 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其上表面动摩擦因数为μ。
某时刻,物块 A 正以速度 v 沿斜面 B 滑下。
关于斜面此时受力情况的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若μ>tanθ,则斜面B 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向右B . 若μ=tanθ,则斜面 B 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向右C . 若μ>tanθ,则斜面 B 受到水平面的支持力大于 A 和 B 的总重力D . 若μ=tanθ,则斜面 B 受到水平面的支持力大于 A 和 B 的总重力4. (2分) (2016高三上·长春期中)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体A,B;m1>m2 , A,B间水平连接着一轻质弹簧秤.若用大小为F的水平力向右拉B,稳定后B的加速度大小为a1 ,弹簧秤示数为F1;如果改用大小为F的水平力向左拉A,稳定后A的加速度大小为a2 ,弹簧秤示数为F2 .则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是()A . a1=a2 , F1>F2B . a1=a2 , F1<F2C . a1<a2 , F1=F2D . a1>a2 , F1>F25. (2分) (2020高一下·烟台月考)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小木块A和B 之间用轻弹簧相连,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此瞬时A和B 的加速度为a1和a2 ,则()A . a1=a2=0B . a1≠a2 , a2=0C . a1= ,a2=D . a1=a,a2=-6. (2分)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的箱子内,带异种电荷的小球a、b用绝缘细线分别系于上、下两边,处于静止状态.地面受到的压力为N,球b所受细线的拉力为F。
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二定律》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二定律》练习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56500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3.png)
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二定律》练习题(附答案解析)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升降机底部安装一个加速度传感器,其上放置了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如图甲所示。
升降机从t=0时刻开始竖直向上运动,加速度传感器显示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取竖直向上为正方()A.速度不断减小B.加速度先变小再变大C.先是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后是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D.到最低点时,小孩和杆处于平衡状态5.蹦床运动深受人们喜爱,如图为小明同学在杭州某蹦床馆,利用传感器测得蹦床弹力随时间的变化图。
假设小明仅在竖直方向运动,忽略空气阻力,依据图像给出的物理信息,可得()A.7.5s至8.3s内,运动员先处于失重状态再处于超重状态B.小明的最大加速度为502m/sC.小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mD.小明在整个蹦床过程中机械能守恒θ=︒的光滑斜面上,物块A、B质量分别为m和2m。
物块A静止在轻弹簧上面,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物块B用细线与斜面顶端相连,A、B紧挨在一起但A、B之间无弹力。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某时刻把细线剪断,当细线剪断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 g3g二、多选题10.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甲=4 m/s2,a乙=4-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Mg5参考答案与解析1.C【详解】AB.当a>0时,物块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故AB错误;C.t=t0时刻,a=0,F N=mg,故C正确;D.t=3t0时刻,a=2g,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N-mg=ma得F N=3mg故D错误。
故选C。
2.D【详解】A.梦天舱和天和舱因之间因冲击对梦天舱和天和舱产生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知梦天舱和天可知梦天舱和天和舱的加速度大小不相和舱的加速度方向不同,梦天舱和天和舱的质量不等,根据F ma等,故A错误;B.空间站内的宇航员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由于万有引力全部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所以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B错误;C.第一宇宙速度为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最大速度,可知对接后空间站绕地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C错误;D.对接后空间站的速度会发生变化,若不启动发动机调整轨道,对接后空间站的轨道将会是椭圆,故D正第11 页共11 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二定律典型例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二定律典型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7c3e6e551810a6f52486f3.png)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典型例题讲解与错误分析【例1】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受到一个方向不变,大小从某一数值逐渐变小的外力作用时,木块将作 [ ]A.匀减速运动B.匀加速运动C.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D.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加速运动【分析】木块受到外力作用必有加速度,已知外力方向不变,数值变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木块加速度的方向不变,大小在逐渐变小,也就是木块每秒增加的速度在减少,由于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木块的速度大小仍在不断增加,即木块作的是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加速运动.【答】 D.【例2】一个质量m=2kg的木块,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受到三个大小均为F=10N、与桌面平行、互成120°角的拉力作用,则物体的加速度多大?若把其中一个力反向,物体的加速度又为多少?【分析】物体的加速度由它所受的合外力决定.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共受到五个力作用:竖直方向的重力和桌面弹力,水平方向的三个拉力.由于木块在竖直方向处于力平衡状态,因此,只需由水平拉力算出合外力即可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加速度.(1)由于同一平面内、大小相等、互成120°角的三个力的合力等于零,所以木块的加速度a=0.(2)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平衡时,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如果把某一个力反向,则木块所受的合力F合=2F=20N,所以其加速度为:它的方向与反向后的这个力方向相同.【例3】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受到的力是 [ ]A.力和斜面支持力B.重力、下滑力和斜面支持力C.重力、正压力和斜面支持力D.重力、正压力、下滑力和斜面支持力【误解一】选(B)。
【误解二】选(C)。
【正确解答】选(A)。
【错因分析与解题指导】 [误解一]依据物体沿斜面下滑的事实臆断物体受到了下滑力,不理解下滑力是重力的一个分力,犯了重复分析力的错误。
[误解二]中的“正压力”本是垂直于物体接触表面的力,要说物体受的,也就是斜面支持力。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典型题归纳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典型题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3d4aa2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b.png)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典型题归纳1.钢球在盛有足够深油的油罐中由静止开始下落,若油对球的阻力正比于其速率,则球的运动情况是( )A.先加速后匀速B.先加速后减速最后静止C.先加速后减速最后匀速D.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2.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恒力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向右做加速运动,前方墙上固定有一劲度系数足够大的弹簧,当木块接触弹簧后,将( )A.立即做减速运动B.立即做匀速运动C.在一段时间内速度继续增大D.当弹簧压缩量为最大时,物体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3.如图所示,一物体从由面上的Q点由静止开始下滑,通过一段粗糙的传送带,传送带静止,从A运动到B 的时间为t₁:若传送带的皮带在轮子转动的带动下,上表面向左匀速运动,再次把物体从曲面的Q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达到A点时速度与第一次相同,从A到B运动的时间为t₂,则( )A. t₁=t₂B. t₁>t₂C. t₁<t₂D.无法确定4.质量为m₁的物体放在A 地,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物体,物体的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中的①所示:质量为m₂的物体在B地做类似实验,测得a-F关系如图中的②所示,设两地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₁和g₂由图可判定( )A. m₁>m₂,g₁=8;B. m₁<m₂,g₁=8;C. m₁=m₂,g₁>g₂D. m₁=m₂,g₁<g₂5.匀速上升的升降机顶部悬有一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挂一小球,若升降机突然停止,在地面观察者看来,小球在继续上升的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B.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加速度逐渐减小6.从加速竖直上升的气球上落下一个物体,在物体刚离开气球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立即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B.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C.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D.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速度和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高一物理【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实验】专题训练
![高一物理【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实验】专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cc8e548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d.png)
1高一物理【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实验】专题训练 题组一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分别采用如图(a)、(b)、(c)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
已知他们使用的小车完全相同,小车的质量为M ,重物的质量为m ,试回答下列问题:(1)①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中,必须补偿小车和长木板之间的阻力的实验小组是 。
A.甲、乙、丙B.甲、乙C.甲、丙②实验时,必须满足“M 远大于m ”的实验小组是 (填“甲”“乙”或“丙”)。
③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的操作均完全正确,他们作出的a-F图线如图(d)中A、B、C所示,则甲、乙、丙三组实验对应的图线依次是(填“A、B、C”“C、B、A”或“C、A、B”)。
(2)实验中,有同学用打点计时器得到了在不同拉力作用下的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并在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按打点先后依次标为0,1,2,3,4,5。
由于不小心,几条纸带都被撕断了,如图所示(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图中数据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请根据给出的四段纸带判断:在b、c、d三段纸带中,可能是从纸带a上撕下的是。
A.bB.cC.dD.无法确定(3)小明同学采用图(b)所示实验装置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像是图(d)中的一条直线,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是θ,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
题组二测定动摩擦因数232.如图(a)所示,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
所用器材有:铁架台、长木板、铁块、米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 Hz 的交流电源、纸带等。
某次实验时,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使θ=30°。
接通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铁块,铁块从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
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b)所示。
高一物理必修一人教版分层达标·训练4.3牛顿第二定律
![高一物理必修一人教版分层达标·训练4.3牛顿第二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a6b03edbc1c708a1284a44e7.png)
高一物理必修一人教版4.3牛顿第二定律分层达标·训练【基础达标】1.(2012·东营高一检测)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kma中,比例系数k的数值( )A.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B.是由质量m、加速度a和力F三者的大小所决定的C.是由质量m、加速度a和力F三者的单位所决定的D.当“m”的单位取kg,“a”的单位取m/s2,“F”的单位取N时等于12.(2012·淮安高一检测)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2 N和6 N,当两个力的方向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为( )A.1 m/s2B.2 m/s2C.3 m/s2D.4 m/s23.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在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和速度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仍为零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仍为零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仍为零4.如图所示,质量为10 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20 N的作用,则物体的加速度为(g取10 m/s2)( )A.0B.2 m/s2,水平向右C.4 m/s2,水平向右D.2 m/s2,水平向左5.力F1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a1=3 m/s2,力F2作用在该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a2=4 m/s2,则F1和F2同时作用在该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不可能为( ) A.7 m/s2 B.5 m/s2C.1 m/s2 D.8 m/s26.(2012·荆门高一检测)如图所示,车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车厢内悬挂在车顶上的小球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放在车厢底板上的物体A跟车厢相对静止。
A的质量为m,则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mgsinθ,向右B.mgtanθ,向右C.mgcosθ,向左D.mgtanθ,向左7.用7 N的水平力拉一物体沿水平面运动,物体可获得2 m/s2的加速度,若用9 N的水平力拉该物体沿原水平面运动可使它获得3 m/s2的加速度,那么用15 N的水平力拉此物体沿原水平面运动时,可获得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 N。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练习及答案.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ff37f39ec3d5bbfc0a7435.png)
相关习题:(牛顿运动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面几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B.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C.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一定受到外力作用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2.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D.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才有惯性3.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C.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就一定相同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4.火车在长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人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火车一起运动C.人跳起后,车继续前进,所以人落下必然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的距离不易观察出来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5.下面的实例属于惯性表现的是[ ]A.滑冰运动员停止用力后,仍能在冰上滑行一段距离B.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自行车,为维持匀速直线运动,必须用力蹬自行车的脚踏板C.奔跑的人脚被障碍物绊住就会摔倒D.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运动6.关于物体的惯性定律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惯性就是惯性定律B.惯性和惯性定律不同,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是无条件的,而惯性定律是在一定条件下物体运动所遵循的规律C.物体运动遵循牛顿第一定律,是因为物体有惯性D.惯性定律不但指明了物体有惯性,还指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7.如图所示,劈形物体M的各表面光滑,上表面水平,放在固定的斜面上.在M的水平上表面放一光滑小球m,后释放M,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B.竖直向下的直线C.无规则的曲线D.抛物线二、填空题8.行驶中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不会立即停止运动,是因为____,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小,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____。
高一必修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例题
![高一必修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b77caa8e71fe910ef12df825.png)
1.质量为20kg的物体若用20n的水平力牵引它,刚好能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
(1)若改用50N拉力沿与水平方向成37°的夹角向斜上方拉它,使物体由静止出发在水平面上前进8m时,它的速度多大?(2)在前进8m时撤去拉力,又经过5s,物体的速度多大?(3)物体总共通过多大位移?(g取10m/s2)2.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面运动经t s撤去F。
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一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后撤去外力,又经2t时间后物体停了下来,则物体受到的阻力为多大? 整个过程中的位移多少?3.总质量为M的热气球由于故障在高空以匀速v竖直下降,为了阻止继续下降,在t=0时刻,从热气球中释放了一个质量为m的沙袋,不计空气阻力.问:何时热气球停止下降?这时沙袋的速度为多少? (此时沙袋尚未着地)4.在民航和火车站可以看到用于对行李进行安全检查的水平传送带。
当旅客把行李放到传送带时,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运动。
随后他们保持相对静止,行李传送带一起前进。
设传送带匀速前进的速度为0.25米每秒,质量为5千克的木箱在传送带上相对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30牛。
那么,这个木箱放在传送带上后,传送带上将留下一段多长的摩擦痕迹?5.用力F提拉用细绳连在一起的A,B两物体,如图所示,以5m/s2 的加速度匀加速竖直上升.已知A,B质量分别为mA=1kg, mB=2kg,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35N,则(1)力F的大小是多少(2)为使绳子不被拉断,加速度上升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少?6.风洞实验室中可以产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调节的风力现将一套有小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大干细杆直径7.(1)当杆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时调节风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杆上作匀速运动这时小球所受的风力为小球所受重力的0.5倍求小球与杆间的滑动摩擦因数(2)保持小球所受风力不变,使杆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37度并固定,则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S所需时间为多少?(sin37度=0.(2/2)6,cos37度=0.8)。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6120d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4.png)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所示,台秤上放有一杯水,杯内底部处用线系着一小木球浮在水中,若细线突然断开,试分析在小木球上浮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如何变化?A.增大B.减小C.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B【解析】若细线突然断开,小木球上浮的过程中,水向下运动,有向下的加速度,系统处于失重状态,台秤的示数减小,B正确。
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若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则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不为0B.若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则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不为0C.若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则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为0D.若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则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0【答案】A【解析】只要物体速度变化,则一定存在加速度,所以合外力一定不为零;A对,D错。
位移增大,不一定速度变化,可以是匀速运动,所以合力可以为零,B错;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则物体肯定不是做匀速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不为零,合力一定不为零,C错;3.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着场强为E=2.5×102 N/C、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在电场内一长为L =0.5 m的绝缘细线,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着质量为m=0.5 kg、电荷量为q=4×10-2 C 的小球.现将细线拉直到水平位置,使小球由静止释放,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细线受到的拉力恰好达到它能承受的最大值而断裂.取g=10 m/s2.求:(1)小球的电性;(2)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3)当细线断裂后,小球继续运动到与O点水平方向距离为L时(仍在匀强电场中),小球距O点的高度.【答案】(1)正(2)(3)0.625 m【解析】(1)由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可知,小球带正电.(2)设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v,对该过程由动能定理有,①在最高点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由圆周运动和牛顿第二定律得,②由①②式解得,(3)小球在细线断裂后,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设为a,则③设小球在水平方向运动位移为L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时间为t,则④设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为x,则⑤由①③④⑤解得x=0.125 m所以小球距O点的高度为x+L=0.625 m【考点】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圆周运动,动能定理4.如图所示,用细绳把小球悬挂起来,当小球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对细绳的拉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AC【解析】解:对小球受力分析,受地球对其的重力,细线对其向上的拉力,小球保持静止状态,加速度为零,合力为零,故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细线对小球的拉力的反作用力是小球对细线的向下的拉力,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C正确,BD错误故选:AC.【考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析:一对平衡力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共同的特点:二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一对平衡力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描述的是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二力平衡描述的是一个物体在二力作用下处在平衡状态.点评:本题涉及三力,重力、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对细线的拉力,其中重力和细线对小球的拉力是平衡力(因为小球处于平衡状态),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对细线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是很容易混淆的,要注意其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是否同体.5.(12分)如图所示为某高楼电梯上升的速度-时间图像,试求:(1)在t1=5s、t2=8s时刻的速度;(2)求出各段的加速度;(3)画出电梯上升的加速度-时间图像.【答案】(1)v1=10m/s;v2=5m/s(2)0s~2s :5m/s2;2s~5s :0m/s2;5s~8s :-1.7m/s2;(3)图线如图:【解析】(1)由图线可知在t1=5s时的速度是10m/s;在t2=8s时刻的速度是5m/s;(2)0s~2s :5m/s2;2s~5s :a2=0m/s2;5s~8s :;(3)电梯上升的加速度-时间图像:【考点】v-t图线.【名师】此题考查了v-t图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要了解图线的物理意义:斜率大小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斜率的符号反映加速度的方向;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做题时要会分段处理;此题难度不大.6.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给定的时间间隔t内()A.加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B.初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C.末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D.平均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答案】D【解析】解:A、根据x=知,加速度大,位移不一定大,还与初速度有关.故A错误.B、根据x=知,初速度大的,位移不一定大,还与加速度有关.故B错误.C、末速度大,位移不一定大,还与初速度有关.故C错误.D、根据,时间一定,平均速度大,位移一定大.故D正确.故选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x=和平均速度公式去判断一定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和平均速度公式.7.如图所示,为做直线运动质点的v﹣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在0~2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质点在2~6s内处于静止状态C.质点t=8s时的位移为零D.质点在8~10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答案】AD【解析】解:A、质点在0~2s内速度均匀增大,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质点在2~6s内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根据面积表示位移,可知质点t=8s时的位移为 x=m=36m,故C错误.D、质点在8~10s内沿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A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v﹣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由此分析.【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抓住两个数学意义来分析和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大小等于位移.明确v﹣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8.一物体以20m/s的速度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5m/s2.如果斜面足够长,那么当速度大小变为10m/s时物体所通过的路程可能是多少?【答案】物体通过路程可能为30m,可能为50m.【解析】解:当末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物体通过的路程s=.若末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向下做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则路程s=x1+x2=40+10m=50m.答:物体通过路程可能为30m,可能为50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当末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直接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物体通过的路程.当末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分别求出向上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和向下匀加速运动的位移,从而得出路程.【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并能灵活运用,注意末速度的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9.跳伞运动员从300m高空无初速度跳伞下落,他自由下落4s后打开降落伞,以恒定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4.0m/s,g=10m/s2.求:(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处离地面的高度;(2)运动员打开伞后运动的加速度;(3)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答案】(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处离地面的高度为220m;(2)运动员打开伞后运动的加速度为﹣3.6m/s2;(3)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14s.【解析】解:竖直向下方向为正方向.(1)运动员自由下落4s的位移为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处离地面的高度为:h2=h﹣h1=300﹣80m=220m(2)运动员自由下落4s末的速度为:v1=gt1=10×4m/s=40m/s打开降落伞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位移关系有:2可得加速度==﹣3.6m/s2(3)打开降落伞后做匀减速时间达到地面的时间为:所以运动在空中下落的总时间为:t=t1+t2=4+10s=14s答:(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处离地面的高度为220m;(2)运动员打开伞后运动的加速度为﹣3.6m/s2;(3)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14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求得物体下落4s的高度,从而求得离地面的高度;(2)根据匀减速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求得打开伞后的加速度;(3)求得匀减速下落的时间和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即为在空中下落的总时间.【点评】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和速度时间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不难属于基础题.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电梯起动和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董趣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乘电梯从1层到10层,之后又从10层返回到1层,并用照相机进行记录,请认真观察分析下列图片,得出正确的判断是()A.根据图乙和图丙,可估测电梯向上起动时的加速度B.根据图甲和图乙,可估测电梯向上制动时的加速度C.根据图甲和图戊,可估测电梯向下制动时的加速度D.根据图丁和图戊,可估测电梯向下起动时的加速度【答案】C【解析】解:A、图2表示电梯加速上升时这位同学超重时的示数,图3,表示向上减速时的示数,由此两图不能够求出的是电梯向上起动时的加速度,所以A错误.B、图1表示电梯静止时的示数,图2显示加速上升时的示数,此时能够求出的是电梯向上加速时的加速度,所以B错误.C、图1表示电梯静止时的示数,图5表示电梯减速下降时的示数,此时能够求出的是电梯向下减速时的加速度,所以C正确.D、图4表示电梯加速下降时的示数,图5表示电梯减速下降时的示数,此时不能够求出电梯向下起动时的加速度,所以D错误.故选C【考点】加速度.【分析】图甲表示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的示数,乙图表示电梯加速上升时这位同学超重时的示数,丙图表示电梯减速上升时这位同学失重时的示数,丁图表示电梯加速下降时这位同学失重时的示数,戊图表示电梯减速下降时这位同学超重时的示数,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应用图甲和另外某一图示求出相应状态的加速度.【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超重失重现象的理解,人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人的重力并没变,只是对支持物的压力变了.11.(20分)下列是《驾驶员守则》中的安全距离图示(如图)和部分安全距离表格.请根据图表计算:(1)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一定,请求出表格中的A 的数据; (2)如果路面情况相同,请求出表格中的B 、C 的数据;(3)如果路面情况相同,一名喝了酒的驾驶员发现前面50 m 处有一队学生正在横过马路,此时他的车速为72 km/h.而他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1 s ,请问他能在50 m 内停下来吗? 【答案】(1)20;(2)40;60;(3)不能 【解析】(1)反应时间为,即解得A =20 m.因路面情况相同,故知刹车时的加速度相同, 由v 2 =2ax 得 对第一组刹车数据分析,加速度为分析第三组数据知,刹车距离为:所以停车距离为:C =A +B =60 m. 正常情况下司机的反应时间为而喝酒情况下司机的反应距离为 由v 2=2ax 知,此时司机的刹车距离为L =s +x =52.4 m,52.4 m>50 m ,故不能在50 m 内停下来.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2. 物体由A 向B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所用时间为t ,在时到达D 点,C 为AB 的中点,以v C 和v D 分别表示物体在C 点和D 点时的速度,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若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则v C >v D B .若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则v C >v DC .不论物体做匀加速运动,还是做匀减速运动,都有v C <v DD .如果不确定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或匀减速运动,则无法比较v C 和v D 的大小【答案】AB【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物体在中间时刻D 的速度为;物体在中间位置C 的速度为:;由数学知识可知,恒成立,则v C >v D ,故选项AB 正确,CD 错误;故选AB.【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3. (8分)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地面120 m 时打开降落伞,开伞后运动员以大小为12.5 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5 m/s ,求:(1)运动员离开飞机瞬间距地面的高度;(2)离开飞机后,经多长时间到达地面.(g 取10 m/s 2) 【答案】(1)271.25 m ;(2)9.5 s【解析】(1)由v12-v2=2ah2解出v=55 m/s. (2分)又因为v02=2gh1解出h1=151.25 m. (2分)所以h=h1+h2=271.25 m. (1分)(2)又因为t1==5.5 s, (1分)t2==4 s, (1分)所以t=t1+t2=9.5 s,(1分)【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名师】本题难度较小,自由落体运动其实就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灵活应用匀变速运动规律求解本题。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95fb1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04.png)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8分)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汽车质量为5t,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阻力是车重的0.1倍,g取10m/s2,问:(1)汽车保持额定功率从静止起动后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2)若汽车保持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答案】(1)12m/s;(2)16s。
【解析】(1)因为v=m/s=12m/s;(2)做匀加速运动的最大速度为v′=m/s=8m/s;故这一过程的时间为t==16s【考点】汽车启动问题。
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有质量均为m的滑块A和斜面体C,在C的斜面上又放有一质量也为m的滑块B,用力F推滑块A使三者无相对运动地向前加速运动,则各物体所受的合力()A.滑块A最大B.斜面体C最大C.同样大D.不能判断谁大谁小【答案】C【解析】由于三者无相对运动地向前共同加速运动,且质量均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F均相同,故C正确。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3.一辆以12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在关闭油门后刹车过程中以3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那么汽车关闭油门后2s内的位移是多少米?关闭油门后5s内的位移是多少米?【答案】(1)18m(2)24m【解析】汽车停下来的时间为,汽车在关闭油门后2s内的位移是由于汽车在4s末停止运动,所以前4s的位移等于5s末的位移故有关闭油门后5s内的位移是【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4.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在他前面9m处以7m/s的速度匀速向前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3.0s,警车发动起来,以加速度a=2m/s2做匀加速运动.求:(1)警车发动后经多长时间能追上违章的货车,这时警车速度多大;(2)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何时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最大距离是多少.【答案】(1)t=10s,20m/s(2)【解析】①得 t=10s v=at=20m/s②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距最大【考点】追击相遇问题【名师】关键是抓住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知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1)根据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追及的时间,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警车的速度.(2)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相距最远的时间,根据位移公式求出相距的最远距离5.(10分)如图所示,小球在较长的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2m/s,加速度a=2m/s2向下滑,在到达底端的前1s内,所滑过的距离为,其中L为斜面长,则(1)小球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为多少?(2)斜面的长度L是多少?【答案】(1)3s;(2)15m【解析】设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总时间为t,则由题意和公式 x=vt+at2得:解上面两个方程得:t=3s;L=15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6.(10分)一列车A的制动性能经测定:当它以标准速度V=20m/s在平直轨道上行驶时,制动后需tA =40s才停下。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七章。功 动能 势能基础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七章。功 动能 势能基础练习题(带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8dbb3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b.png)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七章。
功动能势能基础练习题(带参考答案)一、研究要点高一物理第七章功、动能、势能1.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公式W=FScosθ,能够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
2.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概念,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力做正功或负功。
3.知道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以及总功的计算方法。
4.理解动能的概念,了解影响动能的因素。
5.理解势能的概念,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二、研究内容一)功的概念1.做功的要素是力和位移,功的表达式为W=FScosθ。
其中,θ为力与位移的夹角。
若0°≤θ<90°,力对物体做正功;若θ=90°,力对物体不做功;若 90°<θ≤180°,力对物体做负功,也叫物体做功。
2.功是一种量,功的正负号表示动力做功或阻力做功。
3.功的国际单位是XXX(J)。
4.总功的求解方法:1)先求出每一个力做的功,再求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即为总功 W 总= ∑W i。
2)若物体所受力均为XXX,先求物体所受力的合力,再求总功 W 总 = F net s。
问题1:如何求功?如何理解正、负功?例1、如图1所示,一个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α 角的XXX F 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 s,在此过程中,XXX F 对物块所做的功为()A.Fs cos α B.Fs sin α C.Fs sin α cos α D.Fs cos α练1、如图2所示,一个质量为 m=150kg 的雪橇,受到与水平方向成θ=37° 角斜向上的拉力 F=500N 作用,在水平面上移动了距离 s=5m。
雪橇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 f=100N。
求各力对物体做的功。
问题2:功的正负如何判断?例2、一人乘电梯从 1 楼到 30 楼,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先加速,后匀速,再减速的运动过程。
电梯支持力对人做功的情况是()A.加速时做正功,匀速时不做功,减速时做负功B.加速时做正功,匀速和减速时做负功C.加速和匀速时做正功,减速时做负功D.始终做正功练2、地球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绕太阳的运动轨道是椭圆,当地球从近日点向远日点运动的过程中()A.万有引力对地球做正功B.万有引力对地球做负功C.万有引力对地球不做功D.有时做正功,有时做负功点评:判断功的正负,应从功的定义出发。
高一物理力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力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e5025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f.png)
高一物理力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题目一:匀加速直线运动题一辆汽车以5 m/s的速度匀加速行驶,经过10 s后速度达到了15 m/s。
求汽车的加速度和行驶的距离。
解答一:已知数据:初速度(v0)= 5 m/s终速度(v)= 15 m/s时间(t)= 10 s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得到加速度(a)的计算公式:a = (v - v0) / t代入已知数据,可以得到:a = (15 - 5) / 10 = 1 m/s²根据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得到行驶距离(S)的计算公式:S = v0 * t + (1/2) * a * t²代入已知数据,可以得到:S = 5 * 10 + (1/2) * 1 * (10)² = 50 + 50 = 100 m所以汽车的加速度为1 m/s²,行驶的距离为100 m。
题目二:重力加速度题一个物体从6 m 的高度自由落下,求物体下落4 s 后的速度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所走过的距离。
解答二:已知数据:初始高度(h)= 6 m时间(t)= 4 s重力加速度(g)= 9.8 m/s²根据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末速度(v):v = g * t代入已知数据,可以得到:v = 9.8 * 4 = 39.2 m/s根据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距离公式,可以计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所走过的距离(S):S = (1/2) * g * t²代入已知数据,可以得到:S = (1/2) * 9.8 * (4)² = 19.6 * 16 = 313.6 m所以物体在下落4 s 后的速度为39.2 m/s,所走过的距离为313.6 m。
题目三:牛顿第二定律题质量为2 kg 的物体受到的合力为10 N,求物体的加速度和所受到的摩擦力。
解答三:已知数据:质量(m)= 2 kg合力(F)= 10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加速度(a):F = m * a代入已知数据,可以得到:10 = 2 * aa = 10 / 2 = 5 m/s²根据物体的加速度和摩擦力的关系,可以计算出所受到的摩擦力(Ff):Ff = m * a代入已知数据,可以得到:Ff = 2 * 5 = 10 N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为5 m/s²,所受到的摩擦力为10 N。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典型例题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典型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52af993bb4daa58da0114aa4.png)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典型例题【例1】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受到一个方向不变,大小从某一数值逐渐变小的外力作用时,木块将作 [ ]A.匀减速运动B.匀加速运动C.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D.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加速运动【例2】一个质量m=2kg的木块,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受到三个大小均为F=10N、与桌面平行、互成120°角的拉力作用,则物体的加速度多大?若把其中一个力反向,物体的加速度又为多少?【例3】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受到的力是 [ ]A.力和斜面支持力B.重力、下滑力和斜面支持力C.重力、正压力和斜面支持力D.重力、正压力、下滑力和斜面支持力【例4】图中滑块与平板间摩擦系数为μ,当放着滑块的平板被慢慢地绕着左端抬起,α角由0°增大到90°的过程中,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将 [ ]A.不断增大B.不断减少C.先增大后减少D.先增大到一定数值后保持不变【例5】如图,质量为M的凹形槽沿斜面匀速下滑,现将质量为m的砝码轻轻放入槽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和m一起加速下滑B.M和m一起减速下滑C.M和m仍一起匀速下滑【例6】图1表示某人站在一架与水平成θ角的以加速度a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台阶上,人的质量为m,鞋底与阶梯的摩擦系数为μ,求此时人所受的摩擦力。
【例7】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abc,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两个质量m1和m2的木块,m1>m2,如图1所示。
已知三角形木块和两个物体都是静止的,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 [ ]A.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有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方向不能确定D.以上结论都不对【例8】质量分别为m A和m B的两个小球,用一根轻弹簧联结后用细线悬挂在顶板下(图1),当细线被剪断的瞬间,关于两球下落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A =aB=0 B.aA=aB=gC.aA >g,aB=0 D.aA<g,aB=0【例9】在车箱的顶板上用细线挂着一个小球(图1),在下列情况下可对车厢的运动情况得出怎样的判断:(1)细线竖直悬挂:______;(2)细线向图中左方偏斜:_________(3)细线向图中右方偏斜:___________ 。
牛顿第二定律-计算题
![牛顿第二定律-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7b97ce452b160b4e767fcfd4.png)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计算题
1.用7N的水平力拉一物体沿水平面运动,物体可获得2m/s2的加速度,若用9N的水平力拉动可使它获得3m/s2的加速度,那么用15N的水平力拉物体沿原水平面运动时,可获得的加速度为多少?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少牛?
2..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现在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F=8N、与水平方向夹角θ=37°角的斜向上的拉力.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已知sin37°=0.6,cos37°=0.8,取g=10m/s2,求物体在拉力作用下5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
3.,一个放置在水平台面上的木块,其质量为2kg,受到一个斜向下的、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推力F=10N的作用,使木块从静止开始运动,若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求物体在推力的作用下4s内通过的位移的大小。
4.质量为m的物体沿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求物体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
若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加速度又是多大?
5质量为m的物体沿倾角为θ的斜面从静止下滑,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
若给物体一定的初速度,物体沿斜面上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又是多少?
6一个质量为20kg的物体,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匀加速下滑,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斜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7°,求
(1)物体从斜面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
(2)物体2s内的位移3s末的速度
7、一物体放在倾角为300的长斜面上,向下轻轻一推它刚好能匀速下滑,若给此物体一个沿斜面向上8m/s初速度,求物体沿斜面上滑的位移。
牛顿第二定律(原卷版)—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同步学与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牛顿第二定律(原卷版)—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同步学与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fd87769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0.png)
牛顿第二定律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及数学表达式。
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因果关系。
3.会用牛颅第二定律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一、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为F=kma。
二、力的单位1、力的国际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2、“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 kg 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即 1 N=1kg·m/s2.由 1N=1m/s2 可得F = ma三、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1、表达式F=ma的理解(1)单位统一:表达式中F、m、a 三个物理量的单位都必须是国际单位.(2)F的含义:F 是合力时,加速度a 指的是合加速度,即物体的加速度;F 是某个力时,加速度a 是该力产生的加速度.2、牛顿第二定律的六个特性性质理解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只要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0,物体就具有加速度矢量性F=ma 是一个矢量式.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由它受的合力方向决定,且总与合力的方向相同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是瞬时对应关系,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同体性F=ma 中,m、a 都是对同一物体而言的独立性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产生加速度,物体的实际加速度是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相对性物体的加速度是相对于惯性参考系而言的,即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3、合力、加速度、速度之间的决定关系(1)不管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只要合力不为零,物体都有加速度。
(2)a=Δv/Δt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 与Δv、Δt 无必然联系;a=F/m 是加速度的决定式,a∝F,a∝1/m。
(3)合力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加速运动;合力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减速运动。
四、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画出受力分析图,明确运动性质和运动过程.(3)求出合力或加速度.(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方法(1)矢量合成法: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这两个力的合力,加速度的方向即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2)正交分解法:当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常用正交分解法求物体所受的合外力.①建立坐标系时,通常选取加速度的方向作为某一坐标轴的正方向(也就是不分解加速度),将物体所受的力正交分解后,列出方程F x=ma,F y=0.②特殊情况下,若物体的受力都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也可将坐标轴建立在力的方向上,正交分解加速度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x=ma xF y=ma y列方程求解.题型1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例题1](多选)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由F=ma可知,F与a成正比,m与a成反比B.牛顿第二定律说明当物体有加速度时,物体才受到外力的作用C.加速度的方向总跟合外力的方向一致D.当外力停止作用时,加速度随之消失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Fm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加速度与合外力具有瞬时对应关系;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变式1]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作用一段时间后,将水平推力逐渐减小到零(物体一直在运动),那么,在水平推力减小到零的过程中( )A.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减小B.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C.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变式2]2018年11月10日,在国际泳联游泳世界杯东京站的决赛中,我国选手李朱濠在7名日本选手的“围剿”下,一路领先,以1分50秒92的成绩夺得200米蝶泳决赛冠军。
最新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经典例题
![最新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经典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02ca59e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a.png)
最新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经典例题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经典例题篇一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1】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物体运动的速率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c.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由静止到运动,二是由运动到静止d.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变,我们就说它的运动状态不变【2】关于运动和力,正确的说法是(d)a.物体速度为零时,合外力一定为零b.物体作曲线运动,合外力一定是变力c.物体作直线运动,合外力一定是恒力d.物体作匀速运动,合外力一定为零【3】在水平地面上放有一三角形滑块,滑块斜面上有另一小滑块正沿斜面加速下滑,若三角形滑块始终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则地面对三角形滑块(b)a.有摩擦力作用,方向向右b.有摩擦力作用,方向向左c.没有摩擦力作用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4】设雨滴从很高处竖直下落,所受空气阻力f和其速度υ成正比.则雨滴的运动情况是(bd)a.先加速后减速,最后静止b.先加速后匀速c.先加速后减速直至匀速d.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5】a、b两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滑到同一粗糙水平面上,若两物体的质量ma>mb,两物体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两物体能滑行的最大距离sa与sb相比为(a)a.sa = sbb.sa sbc.sa sbd.无法确定【6】一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使其中向东的一个力f的值逐渐减小到零,又马上使其恢复到原值(方向不变),则(ac)a.物体始终向西运动b.物体先向西运动后向东运动b.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7】质量是60kg的人站在升降机中的体重计上,当升降机做下列各种运动时,体重计的读数是多少?(g=10m/s2)(1)升降机匀速上升;(2)升降机以4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3)升降机以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经典例题篇二【例1】一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初速为零,先对物体施加一向东恒力f,历时1s;随即把此力改为向西,大小不变,历时1s;接着又把此力改为向东,大小不变,历时1s;如此反复,只改变力的方向,共历时1min,在此1min内()a.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在1min末静止于初始位置之东b.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在1min末静止于初始位置c.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在1min末继续向东运动d.物体一直向东运动,从不向西运动,在1min末静止于初始位置之东【例2】如图3-1-2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与细线和轻弹簧连接后被悬挂起来,静止平衡时ac和bc与过c的竖直线的夹角都是600,求:(1)剪断ac线瞬间小球的加速度;(2)剪断b处弹簧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例3】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惯性的议论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B.物体只有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运动速度大时惯性大
D.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
2.沿平直轨道运动的车厢中的光滑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拴着一个小球,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如图所示,当旅客看到弹簧的长度变短时火车运动状态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火车在向右运动,速度在增加中。
B.火车在向右运动,速度在减小中。
C.火车在向左运动,速度在增加中。
D.火车在向左运动,速度在减小中。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速度越大,表明物体受合外力越大。
B.物体受合外力越大,速度变化越大。
C.物体加速度越大,表明物体受合外力越大。
D.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加速度最大时,速度一定也最大。
4.在光滑地面上有一小车,车上站一人,车质量为200kg,人的质量为50kg,人用200N水平力向右拉车如图所示,人与
车保持相对静止,则:
A.车对地保持静止。
B.车得到0.4m/s2向右加速度。
C.车得到0.8m/s2的向右加速度。
D.车得到1m/s2向右的加速度。
5.一个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后来物体所受的力中有一个力逐渐减小到零后又恢复到开始时的情况,则这个过程中:A.物体的速度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又逐渐减小到零。
B.物体的速度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又逐渐减小到某一数值。
C.物体的速度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如图所示,车内绳AB与绳BC拴住一小球,BC绳水
平,车由静止向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小球仍处于图中所
示位置,则:
A.AB绳拉力变大,BC绳拉力变大
B.AB绳拉力变大,BC绳拉力变小
C.AB绳拉力变大,BC绳拉力不变
D.AB绳拉力不变,BC绳拉力变大
二、填空题
7.如图所示,5个质量相同的木块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当用水平向右推力F推木块1,使它们共同向右加速
运动时,求第2与第3块木块之间弹力及第4与第5块木块之间的弹力。
8.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两物体m1与m2用细
线连接,设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m1 > m2,现用
水平拉力F拉系统,要使系统得到最大加速度F应向________方向拉.
9.一根轻绳下面悬挂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A,物体通过轻弹簧再悬挂一个质量为8kg的物体B,现在剪断绳子,则在此瞬间A、B 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10.如图所示,木块A质量为1kg,木块B质量为2kg,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之间最大静摩擦力为5N,B与地面
之间摩擦系数为,今用水平力F作用于A,保持A、B相对静
止的条件是F不超过_______N。
二、计算
11.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向右匀速行驶的车,车内用绳AB与绳BC拴住一个小球,BC绳水平,AB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θ为37 ,小球质量为0.8kg。
车突然刹车,在内速度由6m/s变为零,设此过程中,小球在车中位置始终未变,求匀速行驶及刹车时绳AB与BC的拉力大小。
(g= 10m/s2)
答案:
7. 0.6F 0.2F 8.左
9. 5g 0
10. 6N
11. 10N 6N 10N 匀速行驶时
F AB=
mg
cosθ= 10N
F BC=mg tanθ= 6N 刹车时
F AB=
mg
cosθ= 10N
F BC–mg tanθ=ma
a=υt
F BC= "
F BC F AB
θ
F BC F AB
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