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生理学重点总结Word版
生理学总结doc(一)2024
生理学总结doc(一)引言概述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与机制的科学,涉及到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本文将对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神经生理学、心血管生理学、呼吸生理学、消化生理学和代谢生理学五个大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总结。
正文内容1. 基本概念1. 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生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学派4. 生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5. 生理学在医学和生物学中的应用价值2. 神经生理学1.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2. 神经传导的基本原理3. 神经递质的种类和作用机制4. 神经调节与神经调控5. 神经系统与感觉、运动、意识等功能的关系3. 心血管生理学1. 心脏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特点2. 心脏的起搏与传导系统3. 循环系统的血液运输和血压调节4. 心血管系统在运动和应激状态下的调节机制5. 心血管疾病的生理学机制和预防措施4. 呼吸生理学1.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2. 呼吸运动的神经调节和肌肉控制3. 呼吸跟气体交换和血酸碱平衡的关系4. 呼吸调节与呼吸疾病的关系5. 呼吸系统在高原和环境污染中的生理适应5. 消化生理学和代谢生理学1.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消化酶的分泌和消化过程3.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4. 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5. 消化和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和调节机制总结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重要学科,涉及到多个系统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通过对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神经生理学、心血管生理学、呼吸生理学、消化生理学和代谢生理学的梳理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命的机制和健康的维持。
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生理学的知识,将有助于解决人类健康问题和推动医学和生物科学的发展。
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生理学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于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生理学考试通常涵盖了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调节机制,下面将对生理学考试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以便同学们复习备考。
1. 细胞生理学。
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内的生理活动对于人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细胞的结构、功能及其代谢过程,包括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的功能及相互关系、细胞内代谢过程等内容。
2. 神经生理学。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控制中枢,负责接收、传导和处理信息。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以及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等内容。
3. 肌肉生理学。
肌肉是人体的运动器官,对于维持姿势和完成运动任务具有重要作用。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重点了解肌肉的结构与功能、肌肉收缩的机制、肌肉的调节方式以及肌肉疲劳的生理基础等内容。
4. 循环生理学。
循环系统是人体的输送系统,负责输送血液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血管的结构与功能、血液的成分及其功能以及循环系统的调节机制等内容。
5. 呼吸生理学。
呼吸系统是人体的气体交换系统,负责供给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重点了解呼吸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呼吸的调节机制、气体的运输与交换以及呼吸与循环的协调等内容。
6. 消化生理学。
消化系统是人体的营养吸收系统,负责摄取、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消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消化液的分泌及其作用、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运输以及消化系统的调节机制等内容。
7. 内分泌生理学。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的调节系统,负责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重点了解内分泌腺体的结构与功能、主要激素的分泌及其作用、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以及常见内分泌疾病的生理基础等内容。
以上就是生理学考试的重点内容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掌握重点,取得优异的成绩。
生理学总结(专升本)
生理学总结(专升本)第一章绪论17世纪初,英国医生哈维阐明了,血液循环的途径和规律。
第一节生命的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合成代谢、分解代谢。
2、兴奋性:是指机体感受刺激并产生反应的能力。
刺激: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
刺激的三个基本条件:刺激强度、刺激作用时间、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阈值(阈强度) :刚刚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上刺激:大于阈强度的刺激。
阈下刺激:小于阈强度的刺激。
神经组织、肌肉组织、腺体组织的兴奋性较高。
3、生殖4、适应性第二节人体与环境一、内环境及其稳态(一)内环境:(细胞外液)机体内部细胞直接生存的周围环境。
细胞内液:细胞内的液体。
细胞外液:细胞外的液体。
体液60%:细胞内液40%、细胞外液20%(血浆4%、组织液16%)(二)稳态:正常功能条件下,机体内环境各项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
第三节人体功能的调节一、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主)、体液调节(主)、自身调节、(一)神经调节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弧:反射活动的基本结构。
有五个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后天培养的)、非条件反射(天生固有的)。
神经调节的特点:反应快、精细而准确、作用时间短。
(二)体液调节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的作用对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
体液调节的特点:作用缓慢、广泛、持续时间长。
神经-体液调节:复合的调节方式。
(三)自身调节自身调节:心肌、肾血流量的调节。
自身调节的特点:幅度小,灵敏度低,范围局限。
三种调节都属于控制系统二、人体功能调节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受控部分(效应器、靶细胞)。
(一)自动控制系统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产生抑制作用,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减弱。
相反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生理考试知识点总结
生理考试知识点总结
一、绪论
1.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生物体及其器官、组织、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阐述各种生理功能的过程、机制及调节方式。
2. 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 内环境和稳态:人体内部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包括主动转运、被动转运和胞饮胞吐。
2. 细胞的跨膜电位: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3. 兴奋性及其周期变化: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其膜电位在零电位的基础上产生动作电位,从而使细胞发生反应。
三、血液
1.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包括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液具有运输、缓冲、防御和维持内环境稳态等功能。
2. 血浆渗透压和血容量: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血容量是指循环系统中血液的总量。
3. 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红细胞主要在骨髓中生成,其数量、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可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四、血液循环
1. 心脏的功能: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泵血,将血液泵向全身各组织器官。
2. 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心肌细胞受到刺激时,其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动作电位,从而使心肌细胞收缩。
3. 血管的功能与分类: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4. 血压的形成与调节: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血压的形成与心脏的泵血功能、血管的阻力和血容量等因素有关。
血压的调节主要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来实现。
成人专升本医学综合生理学知识点
成⼈专升本医学综合⽣理学知识点相关推荐成⼈专升本医学综合⽣理学知识点汇总 肾脏的功能和结构 ⼀、排泄的概念和途径 机体将体内物质代谢的终产物、多余的物质以及进⼊体内的异物和药物的代谢产物等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排泄的途径有:①呼吸器官以⽓体形式排出⼆氧化碳和少量⽔分;②消化道通过粪便排出胆⾊素及⼀些⽆机盐类如钙、镁、铁等;③⽪肤以汗液形式排出⽔分、氯化钠和尿素等;④肾脏以尿液形式排出⽔分、⽆机盐(主要是氯化钠,其余为硫酸盐和钾、氨等盐类)和有机物(主要是尿素,其余为马尿酸、肌、尿⾊素等)等。
其中肾脏是机体最重要的排泄途径。
⼆、肾的功能结构 肾单位由肾⼩体和肾⼩管组成。
肾单位按所在部位的不同分为⽪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两类,其结构有明显的不同。
(⼀)⽪质肾单位 主要分布于外⽪质层和中⽪质层。
⼈肾的⽪质肾单位约占肾单位总数的85%~90%。
这类肾单位的肾⼩球体积较⼩,髓较短,只达外髓质层。
(⼆)近髓肾单位 分布于靠近髓质的内⽪质层,在⼈肾约占肾单位中的10%~15%。
这类肾单位的肾⼩球体积较⼤,其髓甚长,可深⼊到内髓质层,有的甚⾄到达乳头部。
尿⽣成的基本过程 尿⽣成的基本过程为: 1.肾⼩球的滤过作⽤; 2.肾⼩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 3.肾⼩管和集合管的分必作⽤。
肾⼩球的滤过作⽤及影响因素 ⼀、肾⼩球滤过率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成的超滤液的量,即肾⼩球滤出的滤液量或原尿量,称肾⼩球滤过率。
正常成⼈安静时约为125mL/min。
每24⼩时两肾的原尿量可达180L。
⼆、滤过膜及通透性 滤过膜由肾⼩球⽑细⾎管内⽪细胞、基膜和肾⼩囊脏层上⽪细胞构成。
膜上有⼤⼩不同的孔道或裂隙,⾎细胞和⼤分⼦物质(如⼤分⼦蛋⽩质)不能通过孔道滤过。
滤过膜各层含有带负电荷的物质,主要为糖蛋⽩,能阻⽌⾎浆中带负电的物质的通过。
因此,可以把滤过膜看成分⼦⼤⼩和分⼦电荷的选择性过滤器。
三、肾⼩球有效率过压 是指使⾎浆通过滤过膜⽽滤出的静压⼒,是肾⼩球滤过作⽤的动⼒。
(完整版)专升本生理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生理学?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以生物机体的功能为研究对象。
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以及生理功能变化的规律。
二、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1)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指细胞直接生存并与之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主要由组织液和血浆组成。
(2)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它是一种动态平衡。
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需要稳态,而代谢活动本身又经常破坏稳态,生命活动正是在稳态不断破坏和不断恢复的过程中维持和进行的。
三、人体生理功能三大调节方式?各有何特点?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
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
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特点是调节幅度小。
四、什么是反射?反射指生物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五、正、负反馈的概念.负反馈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正反馈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细胞膜对物质转运形式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人胞、出胞。
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单纯扩散与易化扩散时,物质是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不耗能,属于被动转运。
主动转运是指物质逆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耗能的转运过程。
这里,电—化学梯度包括电学梯度(电位差)和化学梯度(浓度差)两层含义。
1、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及其各自的特点归纳如下:表2-1 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及特点第二章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兴奋性的概念1) 兴奋性:活细胞或组织对外界刺激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海南专升本生理学重点总结-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海南专升本生理学重点总结-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细胞膜对物质转运形式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与人胞、出胞。
从能量的角度来除纯扩散与易化扩散时,物质就是顺电一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不耗能,属于被动转运。
主动转运就是指物质逆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耗能的转运过程。
这里,电一化学梯度包括电学梯度(电位差)与化学梯度(浓度差)两层含义。
1、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及其各自的特点归纳如下: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 .兴奋性的概念1)兴奋性:活细胞或组织对外界刺激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2)可兴奋细胞:神经、肌肉、腺体三种组织接受刺激后,就能迅速表现出某种形式的反应因此被称作可兴奋细胞或可兴奋组织。
在近代生理学中,兴奋性被理解为细胞在接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而兴奋就成为动作电位的同义语。
只有那些在受刺激时能出现动作电位的组织,才能称为可兴奋组织;兴奋性的高低指的就是反应发生的难易程度。
2、引起兴奋的条件1刺激的概念:刺激就是指能引起细胞、组织与生物体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
1阈强度、阈刺激的概念当一个刺激的其她参数不变时,能引起组织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简称阈值。
衡量兴奋性高低,通常以阈值为指标。
阈值的大小与兴奋性的高低呈反变关系,组织或细胞产生兴奋所需的阈值越高,其兴奋性越低; 反之,其兴奋性越高。
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刺激,高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低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
阈下刺激不能引起组织细胞的兴奋,但不就是对组织不产生任何影响。
1刺激引起组织兴奋必须达到的条件刺激除能被机体或组织细胞感受外,还必须就是阈刺激。
如果刺激强度小于阈强度, 则这个刺激不论持续多长时间也不会引起组织兴奋;如果刺激的持续时间小于时间阈值,则不论使用多么大的强度也不会引起组织兴奋。
3、组织兴奋恢笈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如何?1织兴奋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总结1绝对不应期的存在的意义:绝对不应期的持续时间相当于前次兴奋所产生动作电位主要部分的持续时间,绝对不应期的长短决定了两次兴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
专升本生理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一、什么就是生理学?生理学就是生物科学中得一个分支,就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以生物机体得功能为研究对象。
生理学得任务就就是研究这些生理功能得发生机制、条件、机体得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得影响以及生理功能变化得规律。
二、内环境与稳态得概念(1)内环境得概念内环境指细胞直接生存并与之进行物质交换得环境,主要由组织液与血浆组成。
(2)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得状态,称为稳态,它就是一种动态平衡。
细胞得正常代谢活动需要稳态,而代谢活动本身又经常破坏稳态,生命活动正就是在稳态不断破坏与不断恢复得过程中维持与进行得。
三、人体生理功能三大调节方式?各有何特点?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得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得调节。
特点就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体内产生得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得功能起到调节作用。
特点就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组织与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与体液调节得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得适应性反应过程。
特点就是调节幅度小。
四、什么就是反射?反射指生物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刺激产生得规律性反应。
五、正、负反馈得概念.负反馈凡就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得作用性质相反得反馈,称为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得作用。
正反馈凡就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得作用性质相同得反馈,称为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得作用。
第二章细胞得基本功能一、细胞膜得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细胞膜对物质转运形式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与人胞、出胞。
从能量得角度来瞧,单纯扩散与易化扩散时,物质就是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得,不耗能,属于被动转运。
主动转运就是指物质逆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得耗能得转运过程。
这里,电—化学梯度包括电学梯度(电位差)与化学梯度(浓度差)两层含义。
1、细胞膜转运物质得方式及其各自得特点归纳如下:二、细胞得生物电现象1. 兴奋性得概念1) 兴奋性:活细胞或组织对外界刺激具有发生反应得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生理学考试重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细胞在体内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2稳态homeostasis内环境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变动但又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3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是指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4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被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5负反馈: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
思考题:1人体生理功能三大调节方式?各有何特点?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
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
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特点是调节幅度小。
2简述负反馈及其生理意义答:负反馈是指反馈信息的作用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其意义是使机体功能活动及内环境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
3何谓内环境,及其生理意义?答:内环境就是指多细胞动物的体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
内稳态就是生物能够保持内环境的状态稳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的机制。
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反馈机制完成的。
高等动物内稳态主要是靠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来维持。
意义在于:①能够扩大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范围,少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制约。
②能够让生物的酶保持最佳状态,让生命活动有条不絮地进行。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兴奋性:机体受刺激后产生反应的能力或特征称为兴奋性2阈强度:在刺激的持续时间以及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不变的情况下,刚能引起细胞兴奋或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3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膜外为正,膜内为负,该电位称为静息电位4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细胞膜产生一次快速可逆转、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动作电位,5易化扩散:溶液中的带电离子借助膜蛋白的介导,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扩散6兴奋—收缩耦联:把肌细胞的电兴奋与肌细胞的机械收缩连接起来的中介过称。
(完整版)专升本生理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考点解析】一、兴奋性兴奋性是机体感受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是在新陈代谢基础上产生的,属于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刺激与反应能够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称为刺激。
刺激要引起机体反应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为刺激强度、刺激的时间、刺激的强度-时间变化率,这三个参数必须达到某个最小值。
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引起组织兴奋所需刺激强度与刺激持续时间呈反变关系。
(二)衡量兴奋性的指标——阈值阈值是指刚好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又称阈强度。
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
阈值的大小与组织兴奋性的高低呈反变关系。
(三)组织兴奋时兴奋性的变化当组织受到刺激发生兴奋时,它的兴奋性会发生一系列规律性的变化,依次为: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长期、低常期。
绝对不应期的长短决定了组织两次兴奋间的最短时间间隔,即决定了组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产生反应的最多次数。
二、人体与环境生理学中将机体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和血浆,它们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和发挥生理功能的场所。
稳态是内环境的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所谓保持相对稳定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动,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一旦这种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内环境的稳态不能维持,理化性质偏离正常水平,并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则细胞和整个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就会发生严重障碍,甚至死亡。
稳态的维持主要依赖负反馈。
稳态是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而不是绝对稳定。
三、人体功能的调节(一)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三种,分别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生理病理专升本知识点总结
生理病理专升本知识点总结一、概述生理病理学是医学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它是病理学与生理学的结合,研究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其与机体生理功能的关系。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预防及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细胞生物学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等结构。
2. 细胞的功能细胞具有营养代谢、生长增殖、分化功能和凋亡等重要生物学功能。
3. 细胞的增殖细胞增殖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等生理过程,它对于机体的发育、生长、修复和再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4. 细胞的凋亡凋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一种形式,它在机体生理、病理状态下都起到了调控细胞数量和清除异常细胞的作用。
三、组织学1. 组织的基本结构组织是由细胞和胶原纤维等胶质物质组成的,它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2. 组织的功能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如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结缔组织具有支持和连接功能等。
3. 组织的发育组织的发育包括胚胎期和成体期两个阶段,它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调控。
四、免疫学1.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免疫两大系统,它通过识别和清除抗原物质来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害。
2. 免疫反应的类型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类型,它对于机体的防御和清除异常细胞、病原微生物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3. 免疫学的重要器官免疫学器官包括骨髓、脾脏、淋巴结、胸腺等,它对免疫细胞的生成、分化和活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炎症学1. 炎症的定义炎症是机体对损伤、创伤和感染等有害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防御反应,它是病理生理学的重要对象之一。
2. 炎症的发生机制炎症的发生包括血管变化、细胞变化和炎症介质分泌等过程,它具有局部和全身两种反应。
3. 炎症的临床表现炎症的临床表现包括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它是炎症过程的重要特征。
六、恶性肿瘤1. 恶性肿瘤的定义恶性肿瘤是由体细胞发生癌变而形成的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的肿瘤,它对机体的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生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绪论及细胞一、名词解释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调控机体功能活动的方式体液调节:(全身性体液调节局部性体液调节)指体内的一些化学物质通过细胞外液或血液循环,作用于机体靶器官(某些组织或器官),对活动起促进或抑制的调节方式。
即体液中化学物质对机体功能的调节。
主要指激素调节自身调节:指不依赖于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机体组织、细胞自身对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正反馈:指受控部分返回信息促进或加强了控制部分的活动负反馈:指受控部分返回信息抑制或减弱了控制部分的活动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顺浓度梯度从胞膜高浓度一侧通过脂质分子间隙转运到低浓度一侧的跨膜转运称为单纯扩散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带电离子在细胞膜特殊蛋白的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性转运的形式称为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原发、继发):是指细胞膜通过本身的能量消耗,将物质逆电-化学梯度进行转运的过程,主要特点是需要额外供能原发性主动转运:是指在主动运输的过程中,额外消耗的能量直接由ATP分解提供继发性主动转运:动力来自原发性主动转运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这种间接利用ATP的转运方式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阈强度:在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的情况下,能够引起可兴奋细胞产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阈电位:当刺激使膜电位去极化到某一临界值,就出现膜上的电压控钠通道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静息电位: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当细胞受有效刺激时,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快速、可传播性的电位变化局部兴奋:阈下刺激引起的低于阈电位的去极化(即局部电位),称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极化去极化:膜内负电位(绝对值)减小超极化:膜内负电位(绝对值)增大复极化:细胞发生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兴奋-收缩耦联:将膜的电位变化为特征的兴奋和以肌纤维机械变化为基础的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完全强直收缩:当新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缩短期,所出现的强而持久的收缩过程不完全强直收缩:当新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所出现的强而持久的过程二、问答题1、试述跨细胞膜物质转运的主要形式和特点。
专升本生理病理知识点归纳
专升本生理病理知识点归纳生理学和病理学是医学专业专升本考试中的重要科目,涵盖了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疾病状态下的病理变化。
以下是对专升本生理病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生理学部分1. 细胞生理: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的组成和细胞内信号传导机制。
2. 组织生理:掌握不同组织类型的特点,如上皮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3. 循环系统:学习心脏的构造和功能,血液的组成,以及血液循环的机制。
4. 呼吸系统: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呼吸过程,以及气体交换的原理。
5. 消化系统:掌握消化道的组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6. 泌尿系统:学习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尿液的形成过程。
7. 神经系统:了解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的结构,以及神经信号的传递机制。
8. 内分泌系统:掌握激素的分类和作用,内分泌系统对机体的调节作用。
病理学部分1. 细胞损伤:理解细胞损伤的类型,如缺氧性损伤、缺血性损伤等。
2. 炎症:学习炎症的基本概念,包括炎症的类型、原因和机制。
3. 肿瘤:了解肿瘤的分类、特点和发生机制。
4. 心血管疾病:掌握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变化。
5. 呼吸系统疾病:学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特点。
6. 消化系统疾病:了解胃溃疡、肝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过程。
7. 泌尿系统疾病:掌握肾炎、肾结石等泌尿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
8. 神经系统疾病:学习脑梗死、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特点。
结束语专升本生理病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医学基础知识。
生理学和病理学是医学领域的基石,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以上的归纳能够帮助学生在专升本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专升本生理学重点总结
专升本生理学重点总结生理学是医学和生物学的基础科学,研究机体的生命过程和生物体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对于专升本考试来说,生理学是必考科目之一。
下面是我对生理学的重点总结:一、基础概念1.1 细胞生理学细胞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单位,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和代谢过程决定了生命活动的进行。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通透性,也是细胞传递信号的重要途径。
细胞内的酶是催化生命反应的关键因素,还有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
神经系统是控制和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系统。
神经单元是神经基本单位,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组成。
神经冲动是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在神经单元内外形成电位差。
神经递质是神经冲动沿神经细胞间传递的化学物质,如乙酰胆碱、组胺和肾上腺素等。
内分泌系统是由分泌内分泌素的内分泌腺和其靶器官组成的调节系统。
内分泌素通过血液循环传递到靶器官,调节生命活动。
常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和胰岛等。
内分泌素包括激素和生长因子等。
二、器官生理学2.1 消化系统生理学消化系统是人体的营养吸收、代谢和废物排泄的重要器官。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
消化过程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两种方式。
机械消化是指消化器官的机械压碎和混合,化学消化是指酶的作用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呼吸系统是人体换气和维持酸碱平衡的重要器官。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器官。
呼吸过程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阶段,吸气时肺容积增大,气压下降;呼气时肺容积缩小,气压增加。
循环系统是体内输送氧、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的重要系统。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三个组成部分。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决定了血液的输送和循环。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同时还有各种血液细胞、蛋白质和荷尔蒙等物质。
泌尿系统是人体排泄废物及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的重要系统。
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
肾是泌尿系统最重要的器官,可以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过剩的水分,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和血压。
生理学总结doc(二)2024
生理学总结doc(二)引言概述:生理学是关于生命运作和机体功能的科学领域。
本文档旨在对生理学的基础知识进行总结,包括细胞和组织、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呼吸系统。
通过了解这些内容,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运作方式,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正文:1. 细胞和组织在生理学中,细胞和组织是研究的基础。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形成不同的组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概念:a. 细胞结构和功能b. 细胞膜的作用c. 细胞内环境调控d. 组织结构和组织类型e. 组织的功能和适应性2.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控制中枢,负责接收和发送信息,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作。
以下是神经系统的关键要点:a.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b. 神经递质的作用c.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d. 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e.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病例3.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负责输送氧气、养分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以下是循环系统的主要内容:a. 心脏结构和功能b. 血液组成和功能c. 循环系统的调节机制d. 血压和血液循环e. 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类型4.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负责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和营养物质,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作。
以下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知识点:a. 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b.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c. 消化系统的调节机制d. 营养的吸收和代谢e. 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例子5.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以提供身体所需的氧气和维持酸碱平衡。
以下是呼吸系统的关键内容:a.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b. 呼吸过程和肺的工作原理c. 呼吸中枢的调节机制d. 氧合和氧气传输e. 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病例总结: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命运作和机体功能的重要科学。
本文总结了细胞和组织、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的基础知识。
通过了解这些内容,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理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医学实践中。
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1)
历年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一、细胞的基本功能1.以单纯扩散的方式跨膜转运的物质是O 2 和CO 22.水溶性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的帮助进入细胞的过程是: 易化扩散3.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依赖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4.细胞膜主动转运物质时,能量由何处供给细胞膜5.蛋白质从细胞外液进入细胞内的转运方式是入胞作用6.神经末梢释放递质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出胞作用7.Na + 由细胞外液进入细胞的通道是电压门控通道或化学门控通道8.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细胞对刺激产生什么的能力兴奋9.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刺激后,产生活动或活动加强称为兴奋10.刺激是指机体、细胞所能感受的何种变化内或外环境11.神经、肌肉、腺体受阈刺激产生反应的共同表现是动作电位12.衡量兴奋性的指标是阈强度13.保持刺激作用时间不变,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阈强度14.阈刺激是指阈强度的刺激15.兴奋的指标是动作电位16.细胞在接受一次刺激产生兴奋的一段时间内兴奋性的变化,不包括下列哪期恢复期17.决定细胞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产生兴奋的最多次数是绝对不应期18.绝对不应期出现在动作电位的哪一时相锋电位19.有关静息电位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是指细胞安静时,膜外的电位。
是指细胞安静时,膜内外电位差。
20.锋电位的幅值等于静息电位绝对值与超射值之和21.阈电位指能引起Na + 通道大量开放而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数值22.有关局部兴奋的特征中哪项是错误的有全或无现象23.有关兴奋在同一细胞内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呈电紧张性扩布A 是由局部电流引起的逐步兴奋过程B 可兴奋细胞兴奋传导机制基本相同C 有髓神经纤维传导方式为跳跃式D 局部电流强度数倍于阈强度24.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物质是乙酰胆碱25.关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哪项是错误的终末池中Ca 2+ 逆浓度差转运A 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部B 横管膜产生动作电位D Ca 2+ 进入肌浆与肌钙蛋白结合 E 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为三联管26.兴奋性周期性变化中哪一项的兴奋性最低绝对不应期27.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进行逆浓度差吸收时,伴有Na + 顺浓度差进入细胞,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生理学专升本知识归纳
生理学专升本知识归纳
1. 细胞生理学: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细胞的代谢、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周期和凋亡等。
2. 神经生理学: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神经细胞膜的动作电位、神经系统的传导、神经递质、神经系统的调节等。
3. 肌肉生理学:肌肉结构和功能、肌肉收缩的机制、肌纤维类型、肌肉疲劳等。
4. 循环生理学:心脏结构和功能、心跳的机制、心电图和心肌缺血等。
5. 呼吸生理学: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呼吸的调节、肺泡和气体交换等。
6. 消化生理学: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胃肠激素等。
7. 内分泌生理学: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主要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激素的作用和调节等。
8. 泌尿生理学:肾脏的结构和功能、肾小球的滤过、尿的形成和排泄、水盐平衡等。
9. 免疫生理学: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免疫细胞和分子的作用、免疫应答等。
10. 生殖生理学: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殖激素的分泌和作用、生殖周期、受精和胚胎发育等。
- 1 -。
专升本【生理学】考前知识点汇总
专升本【生理学】考前知识点汇总生理学必备名词解释: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答反应。
2.内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
3.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活动产生抑制作用,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减弱。
4.自身调节:指细胞和组织器官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因素的一种调节方式。
5.易化扩散:指一些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借助膜载体或膜通道的顺浓度差扩散6.钠—钾泵:又称钠钾帮浦,它会使细胞外的NA+浓度高于细胞内,当NA+顺着浓度差进入细胞时,会经由本体蛋白质的运载体将不易通过细胞膜的物质以共同运输的方式带入细胞7.阈强度:是使膜电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引发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是刺激的强度阈值。
8.阈电位:指能使可兴奋细胞膜Na+或Ca2+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9.动作电位:是指兴奋细胞受到一个有效刺激后,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一次短暂的,可扩布的电位波动。
10.静息电位:安静时,在膜对K+有通透性条件下,细胞内K+顺浓度差向膜外移动,使膜外正内负电位达到K+平衡电位。
11.兴奋性:活细胞、组织或机体具有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12.内环境:生理学中将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细胞生存时所需的环境。
13.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14.生理盐溶液:在临床或生理实验中使用的各种与血浆渗透压有关的盐溶液。
15.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称悬浮稳定性。
16.红细胞沉降率: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而言,简称血沉17.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浓度溶液中膨胀破裂的特性。
18.外源性凝血:凝血酶原激活物来自于组织的成为外源性凝血。
19.内源性凝血:凝血酶原激活物来自于血浆的成为内源性凝血20.血清: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液体。
21.血型:血细胞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生理学复习指导:一、绪论同学们需要掌握有关内环境、稳态等基本概念。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人体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包括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和整体水平。
体液是指人或动物机体所含液体的总称,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组织间液,又称为内环境。
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其各项理化性质如温度、pH值等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稳态的意义在于它是细胞行使正常生理功能以及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生理功能的调节分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我调节。
神经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体液调节是指机体某些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的组织、细胞影响其功能活动。
体液调节分为远距分泌(又称全身性体液调节)、旁分泌(又称为局部体液调节)、自分泌和神经分泌。
自身调节指机体的一些细胞、组织或器官能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
神经调节的作用迅速、定位准确、持续时间短暂;体液调节的作用相对缓慢、广泛、持久,对于调节一些相对缓慢的生理过程;自身调节作用较小,仅是对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
三者互相协调配合,使得机体各项功能活动的调节更加完善。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简单物理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
影响单纯扩散的因素包括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膜两侧该物质的浓度差和温度。
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进行跨膜转运,经载体的易化扩散具有特异性高、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等特点。
经通道的易化扩散是指带电离子顺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具有离子的选择性、转运速度快和门控特性等特征。
主动转运是耗能的,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生理学?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以生物机体的功能为研究对象。
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以及生理功能变化的规律。
二、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1)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指细胞直接生存并与之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主要由组织液和血浆组成。
(2)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它是一种动态平衡。
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需要稳态,而代谢活动本身又经常破坏稳态,生命活动正是在稳态不断破坏和不断恢复的过程中维持和进行的。
三、人体生理功能三大调节方式?各有何特点?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
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
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特点是调节幅度小。
四、什么是反射?反射指生物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五、正、负反馈的概念.负反馈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正反馈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细胞膜对物质转运形式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人胞、出胞。
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单纯扩散与易化扩散时,物质是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不耗能,属于被动转运。
主动转运是指物质逆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耗能的转运过程。
这里,电—化学梯度包括电学梯度(电位差)和化学梯度(浓度差)两层含义。
1、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及其各自的特点归纳如下:表2-1 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及特点第二章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兴奋性的概念1) 兴奋性:活细胞或组织对外界刺激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2) 可兴奋细胞:神经、肌肉、腺体三种组织接受刺激后,就能迅速表现出某种形式的反应,因此被称作可兴奋细胞或可兴奋组织。
在近代生理学中,兴奋性被理解为细胞在接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而兴奋就成为动作电位的同义语。
只有那些在受刺激时能出现动作电位的组织,才能称为可兴奋组织;兴奋性的高低指的是反应发生的难易程度。
2、引起兴奋的条件l 刺激的概念:刺激是指能引起细胞、组织和生物体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
l 阈强度、阈刺激的概念当一个刺激的其他参数不变时,能引起组织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简称阈值。
衡量兴奋性高低,通常以阈值为指标。
阈值的大小与兴奋性的高低呈反变关系,组织或细胞产生兴奋所需的阈值越高,其兴奋性越低;反之,其兴奋性越高。
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刺激,高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低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
阈下刺激不能引起组织细胞的兴奋,但不是对组织不产生任何影响。
l 刺激引起组织兴奋必须达到的条件刺激除能被机体或组织细胞感受外,还必须是阈刺激。
如果刺激强度小于阈强度,则这个刺激不论持续多长时间也不会引起组织兴奋;如果刺激的持续时间小于时间阈值,则不论使用多么大的强度也不会引起组织兴奋。
3、组织兴奋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如何?l 织兴奋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总结表2-2 组织兴奋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l 绝对不应期的存在的意义:绝对不应期的持续时间相当于前次兴奋所产生动作电位主要部分的持续时间,绝对不应期的长短决定了两次兴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
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兴奋的次数,亦即它能产生动作电位的次数总不会超过绝对不应期所占时间的倒数。
4、试述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1) 静息电位的概念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又称跨膜静息电位。
2) 静息电位产生机制细胞膜两侧带电离子的分布和运动是细胞生物电产生的基础。
静息电位也不例外。
A. 产生的条件:①细胞内的K+的浓度高于细胞外近30倍。
②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其他离子通透性很小。
B. 产生的过程:K+顺浓度差向膜外扩散,膜内C1-因不能透过细胞膜被阻止在膜内。
致使膜外正电荷增多,电位变正,膜内负电荷相对增多,电位变负,这样膜内外便形成一个电位差。
当促使K+外流的浓度差和阻止K+外流的电位差这两种拮抗力量达到平衡时,使膜内外的电位差保持一个稳定状态,即静息电位。
这就是说,细胞内外K+的不均匀分布和安静状态下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是使细胞能保持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的基础,所以静息电位又称为K+的平衡电位。
4)动作电位的概念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爆发的一次膜两侧电位的快速可逆的倒转,并可以扩布的电位变化。
5)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组成动作电位包括上升支(去极相,膜内电位由—90mV上升到+30mV)和下降支(复极相,恢复到接近刺激前的静息电位水平)。
上升支超过0mV的净变正部分,称为超射。
上升支持续时间很短,约0.5ms。
· 产生的条件:(1)细胞内外存在着Na+的浓度差,Na+在细胞外的浓度是细胞内的13倍之多。
(2)当细胞受到一定刺激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
· 产生的过程细胞外的Na+顺浓度梯度流人细胞内→当膜内负电位减小到阈电位时→Na+通道全部开放→Na+顺浓度梯度瞬间大量内流,细胞内正电荷增加→膜内负电位从减小到消失进而出现膜内正电位→膜内正电位增大到足以对抗由浓度差所致的Na+内流→跨膜离子移动和膜两侧电位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形成锋电位的上升支,该过程主要是Na+内流形成的平衡电位,故称Na+平衡电位。
在去极化的过程中,Na+通道失活而关闭,K+通道被激活而开放,Na+内流停止,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K+借助于浓度差和电位差快速外流,使膜内电位迅速下降(负值迅速上升),直至恢复到静息值,由+30mV降至—90mV,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复极相)。
该过程是K+外流形成的。
当膜复极化结束后,膜上的Na+—K+泵开始主动将膜内的Na+泵出膜外,同时把流失到膜外的K+泵回膜内,Na+—K+的转运是耦联进行的,以恢复兴奋前的离子分布的浓度。
6) 动作电位的特点①“全或无”现象:该现象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动作电位幅度。
细胞接受有效刺激后,一旦产生动作电位,其幅值就达最大,增大刺激强度,动作电位的幅值不再增大。
二是不衰减传导。
动作电位在细胞膜的某一处产生后,可沿着细胞膜进行传导,无论传导距离多远,其幅度和形状均不改变。
②脉冲式传导:由于不应期的存在,使连续的多个动作电位不可能融合在一起,因此两个动作电位之间总是具有一定的间隔,形成脉冲式。
三、引起兴奋的关键——阈电位1、阈电位的定义阈电位在外加有效刺激作用下,膜内电位去极化到某一临界值能引起大量Na+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这一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2、阈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关系阈电位是导致Na+通道开放的关键因素,此时Na十内流与Na十通道开放之间形成一种正反馈过程,其结果是膜内去极化迅速发展,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
四.局部兴奋与动作电位的区别1、局部反应及其产生机制阈下刺激不引起细胞或组织产生动作电位,但它可以引起受刺激的膜局部出现一个较小的膜的去极化反应,称为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
局部反应产生的原理,亦是由于Na+内流所致,只是在阈下刺激时,Na+通道开放数目少,Na+内流少,因而不能引起真正的兴奋或动作电位。
2、局部反应和动作电位的区别:表2-3 局部电位、动作电位与静息电位的区别六.试述神经与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及其特点。
u 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过程:神经末梢兴奋接头前膜去极化前膜对Ca2+的通透性增加 Ca2+顺浓度差流人膜内内流的Ca2+促使含有ACh的囊泡破裂,ACh被释放 ACh在接头间隙扩散 ACh与终板膜的N受体结合终板膜对Na+通透性增高,Na+内流终板电位(局部电位) 终板电位总和并达到阈电位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特点:(1)单向传递;(2)突触延搁;(3)易受外界因素影胸。
注意:终板电位是局部电位,具有局部电位的所有特征。
终板电位不能引起肌肉收缔。
每一次神经冲动引起的ACh释放足以使终板电位总和到阈电位水平,因此这种兴奋传递是1对1的。
七、肌细胞的肌肉收缩过程肌细胞膜兴奋传导到终池终池Ca2+释放肌浆Ca2+浓度增高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肌钙蛋白变构原肌凝蛋白变构肌球蛋白横桥头与肌动蛋白结合横桥头ATP酶激活分解ATP 横桥扭动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肌小节缩短。
注意:Ca2+是兴奋收缩过程的偶联因子第三章血液一、简述血液的基本功能。
1) 运输功能:运输氧、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同时将组织细胞代谢产物、有害物质等输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2) 维持内环境稳态:各种物质的运输可以使新陈代谢正常顺利进行;血液本身可以缓冲某些理化因素的变化;通过血液运输为机体调节系统提供必须的反馈信息。
3) 参与体液调节:通过运输体液调节物质到达作用部位而完成。
如:激素的全身性体灌调节作用。
4) 防御保护功能:各类白细胞的作用,血浆球蛋白的作用,生理止血、凝血过程的发生,扩凝系统与纤溶系统的存在等均可以体现出血液的防御保护功能。
二、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生理意义如何?组成:包括晶体溶质颗粒(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形成的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溶质颗粒(血浆蛋白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的生理意义:血浆晶体渗透压能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膜的完整;血浆胶体渗透压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分布、维持血容量。
三、血液凝固的概念概念:血液自血管流出后,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过程是一系列蛋白质有限水解过程,该过程有12个凝血因子参与,大致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如下图所示:因子X的激活(Xa)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内源性激活途径和外源性激活途径。
(1)内源性激活途径是由血浆中的因子Ⅻ的激活开始的。
因子Ⅻ与血管内膜下的胶原纤维接触激活成Ⅻa。
此后,Ⅻa 相继激活因子Ⅺ和Ⅸ,Ⅸa与因子Ⅷ、血小板因子3和Ca2+组成复合物,该复合物即可激活因子X。
(2)外源性激活途径始动因子为组织因子Ⅲ。
指损伤的血管外组织释放因子Ⅲ参与激活因子Ⅹ生成Ⅹa的凝血途径。
该途径生化反应步骤简单,故所需时间短于内源性凝血。
因子X的激活与凝血酶原的激活都是在血小板因子3提供的磷脂表面进行的,因此称为磷脂表面阶段。
在凝血过程的三个阶段中,Ca2+都是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