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累赘典型病句.
病句重复赘余

病句重复赘余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病句重复赘余有哪些呢?下面是整理的病句重复赘余,欢迎欣赏病句重复赘余11、重复性赘余:涉及到、波及到、来自于、出自于、截至到、这其中、多年夙愿、互相厮打、提出质疑、莞尔一笑、深深的沉思、还记忆犹新、& hellip;… 的原因是因为&hellip ;…、好像如芒在背、芸芸众生们、亲眼目睹、高达一百万元之巨、显得相形见绌、凯旋归来、切忌不可、浑身遍体鳞伤、令人堪忧、随便苟同2、包含性赘余:【经典释例1】被&hellip ;… 所&hellip ;… 是错误的应当是“为……所…… ”【经典释例2】报刊杂志;;;;;;是错误的“报刊杂志”是明显的包含性赘余,应该将其改成“报章杂志”.【经典释例3】付诸于“诸”源于文言文,是一个典型的兼词•兼词在古代汉语中是代表两个词义的结合,这种字兼有互相结合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诸” 是“之”和“于”的结合,因此“付诸于”中的“于”字已包含于“诸”字,是赘余•常见的文言兼词有“焉”“旃”“曷”等.类似的错误还有:见诸于、盍(何不)不、俩(两个)个、不可叵(不可)测等.3、隐含性赘余【经典释例1】免费赠送“赠送”是指把东西无偿的送给别人,词义中本已包含“无偿” “免费”的意思•某些商家为了是使宣传更吸引路人的眼球,故意在措辞上做手脚,在“赠送”前特意加上“免费”字样来迎合消费者心理,结果混淆了视听.【经典释例2】悬殊很大“悬”有一个义项“距离远;差别大”,“殊”为程度副词,“悬殊” 是指相差很远或差别很大,“很大”的意思已隐含在“悬殊”里了•正确用法有如“力量悬殊” “贫富悬殊”等•“悬殊很大”的说法尽管很普遍,但其错误是显而易见.【经典释例3】卫冕冠军“冕”的本意是贵族的礼帽,这里指冠军称号,“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我们可以说“卫冕成功”、“能否卫冕”.“卫冕”用于在竞赛前,“某队(人)卫冕”,表明上届冠军依然参加此次角逐,依然处于保卫自己冠军之冕的状态;用于竞赛后,表明是蝉联冠军•但都不可用“卫冕冠军”这样的说法•“卫冕亚军” “卫冕季军”的说法就更不值一提了.病句重复赘余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重复累赘病句举例

重复累赘病句举例基础试题2009-06-20 12245d56b7b40100dmzh查语句重复的方法分析中心词,对照修饰词,注意抓近义词(重要的有左右、大约、近、上下等),看句中是否有重叠的意思。
熟记一些重复累赘现象,学会快速判断。
1、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得工作经验。
2、老师看上去近40岁左右。
3、除夕之夜,举国欢庆。
4、艾滋病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三大传播途径,我们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它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将会迅速蔓延,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
5、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低,钙、铁、锌等营养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不容乐观。
6、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班团结互助的风气已经蔚然成风,班级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7、下午我买了些卫生洁具。
8、这句话包含了多少无声的潜台词呀!9、他平时沉默寡言,但一提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
10、这样的一部鸿篇巨著,竟然出自于一个盲人之手。
11、穷苦人在旧社会受尽剥削,是共产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之中。
12、如果这些资料一旦被被坏人掌握,那后果不堪设想。
13、此个中的奥妙,只有他知道。
14、加强德育教育。
15、此事涉及到党群关系。
16、欢迎领导到我校莅临指导工作。
17、班上出现了从来没有的空前的学习热情。
18、他曾历任学习委员、班长等职务。
19、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
20、是老百姓的生活安居乐业。
21、令人难忘的教训刻骨铭心。
22、今天是截止的最后一天。
23、到会的20名与会者。
24、这其中定有问题。
25、学习先进楷模。
26、力量悬殊很大。
27、他亲眼目睹了这件事。
28、人来人往也特别多。
29、这些莘莘学子。
30、他羞得无地自容。
31、信件连续不断地纷至沓来。
32、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33、不要有过虑的想法。
34、我的拙见是你必须这样做。
35、每个学生人手一本。
36、我心里突然觉得恍然大悟了。
病句重复赘余

病句重复赘余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病句重复赘余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病句重复赘余,欢迎欣赏病句重复赘余11、重复性赘余:涉及到、波及到、来自于、出自于、截至到、这其中、多年夙愿、互相厮打、提出质疑、莞尔一笑、深深的沉思、还记忆犹新、……的原因是因为……、好像如芒在背、芸芸众生们、亲眼目睹、高达一百万元之巨、显得相形见绌、凯旋归来、切忌不可、浑身遍体鳞伤、令人堪忧、随便苟同2、包含性赘余:【经典释例1】被……所……是错误的应当是“为……所……”【经典释例2】报刊杂志·······是错误的“报刊杂志”是明显的包含性赘余,应该将其改成“报章杂志”.【经典释例3】付诸于“诸”源于文言文,是一个典型的兼词.兼词在古代汉语中是代表两个词义的结合,这种字兼有互相结合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诸”是“之”和“于”的结合,因此“付诸于”中的“于”字已包含于“诸”字,是赘余.常见的文言兼词有“焉”“旃”“曷”等.类似的错误还有:见诸于、盍(何不)不、俩(两个)个、不可叵(不可)测等.3、隐含性赘余【经典释例1】免费赠送“赠送”是指把东西无偿的送给别人,词义中本已包含“无偿”“免费”的意思.某些商家为了是使宣传更吸引路人的眼球,故意在措辞上做手脚,在“赠送”前特意加上“免费”字样来迎合消费者心理,结果混淆了视听.【经典释例2】悬殊很大“悬”有一个义项“距离远;差别大”,“殊”为程度副词,“悬殊”是指相差很远或差别很大,“很大”的意思已隐含在“悬殊”里了.正确用法有如“力量悬殊”“贫富悬殊”等.“悬殊很大”的说法尽管很普遍,但其错误是显而易见.【经典释例3】卫冕冠军“冕”的本意是贵族的礼帽,这里指冠军称号,“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我们可以说“卫冕成功”、“能否卫冕”.“卫冕”用于在竞赛前,“某队(人)卫冕”,表明上届冠军依然参加此次角逐,依然处于保卫自己冠军之冕的状态;用于竞赛后,表明是蝉联冠军.但都不可用“卫冕冠军”这样的说法.“卫冕亚军”“卫冕季军”的说法就更不值一提了.病句重复赘余2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重复累赘典型病句.

“重复累赘”典型病例(一)1.亲眼目睹(“目睹”一词,已含“亲眼看到”之意。
删去“亲眼”)2.十分酷爱(“酷”就是“十分、非常”的意思。
)3.非常罕见(“罕”就是“非常、很”之意。
删去“非常”)4.过去的往事(“往事”“就是过去的事”。
删去“过去的”)5.目前的现状(“现状”就是“目前的状况”。
删去“目前的”)6.过高的奢望(“奢”即“过分的”,删去“过高的”)7.活着的幸存者(“幸存者”自然是活着的。
删去“活着的”)8.认真重视(“重视”的意思是认为某事物重要而认真对待,删去“认真”)9.胜利地战胜了洪水(“战胜”自然是胜利。
删去“胜利地”)10.这其中、这其间(“其”即“这”,应删去“这”。
)11.出自于名家之手(“自”与“于”在此都相当于介词“从”,删去“于”)12.游客来自于世界各地(“自”和“于”都是介词,意义和用法相同,删去“于”)13.加强德育教育(“育”即“教育”。
删去“教育”)14.现在当务之急(“当务”含有“现在”之意)15.涉及到、波及到(“及”与“到”同义。
删去“到”)16.邂逅相遇(“邂逅”包含“相遇”之意。
删去“相遇”)17.无数莘莘学子(“莘莘”含“许多”之意,故“莘莘学子”是一个概数,前面加“无数”“4500名”则不伦不类,更不能再加“众多”等词了。
)18.不许互相厮打(“厮”即“互相”。
删去“互相”)19.妄自菲薄自己(“妄自菲薄”是宾语前置,“自”即“自己”)20.密切人际间关系、加强国际间交流(“际”意即“彼此之间”。
删去“间”)21.阅读报刊杂志(“报刊”是报纸、杂志的总称。
删去“杂志”)22.来我校莅临指导(“莅临”即“到来”,故应改为“莅临我校指导”)23.安排部署(部署:安排;布置(人力、任务)24.难言之隐的苦衷(“隐”即“苦衷”。
删去“之隐”或“的苦衷”)25.浑身遍体鳞伤(“遍体”与“浑身”同义。
删去“浑身”)26.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即“被大方之家【指有见识、有学问的人】笑话”,删去“被人”)27.因公殉职(“殉职”:在职人员为公务而牺牲。
报刊病句诊断报告之五重复累赘

报刊病句诊断报告之(五)重复累赘报刊病句诊断报告(五)重复累赘重复是报刊和一般文章的多发病,指的是因疏忽或语言修养不足而在上下文中出现字面或意义相同的词语,而又不为语境和表达所需要(即非有意运用“反复"修辞)。
重复是与残缺相反的病句。
残缺好比一个人缺胳膊少腿,重复就等于多长了一只手或一根手指头。
就危害程度而言,重复轻于残缺,它主要影响语言修辞效果。
如果说缺胳膊少腿会影响人的生存,多了一根手指头则主要是影响人的仪表外观。
累赘,更准确的说叫赘余、多余。
赘余是指虽然字面和意义都不同,但却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成分,又不具有任何表现力,它不但影响语言的简洁,也会妨碍读者对文句主要意思的理解。
(一)字面重复字面重复多数是字面和意义完全相同的词语重复,它主要是作者修辞意识不强,对语言不够讲究造成的。
有时是作者疏忽大意,在上文说过一次的话或用过一次的词语,又在下文重复使用.①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关于“中国速度”、“中国崛起"和“中国模式”的讨论逐渐增多。
(《文汇报》2011年1月7日)这个长句中“中国”出现太多,听觉效果不好。
其中有的是必要的,但至少第二个“中国”可以删去。
②在连载结束的结束语中,我这样写道:“没有什么可写的了。
”(《文汇报》2011年1月15日)两个“结束”重复且距离太近,如果没有特殊的修辞需要,就要尽量避免。
第一个“结束"可删去。
③无怨无悔归乡路,天寒地冻买票难,面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关键就看能否开动脑筋想方设法。
(《人民日报》2011年1月19日)“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两个“事"字重复。
这样的句子在表意上没有什么妨碍,但在修辞上欠妥。
可改为“关系群体利益的‘小事’”。
④不过,《红楼梦》里《好了歌》唱的,“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子谁见了”,也许还真的是曹雪芹那时代人的愤激之言,可是当今老子孝顺儿子,可是非常普遍的现实。
常见病句的六种类型

常见病句的六种类型
1. 成分残缺
(1)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如: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说明了一个大问题。
(2)动词后面缺少宾语,如: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3)缺动词,如:学习了《论积抓时》一文后,对教育好孩子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
2. 成分赘余
(1)重复累赘,如:我痛定思痛,经历的坎坎坷坷,拨开云雾又见晴天。
(2)画蛇添足,如:全校师生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在为建设社会主义而斗争。
3. 语序不当
(1)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如:一位优秀的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位语文老师。
(2)多层状语语序不当,如:我们认真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3)定语与状语的位置颠倒,如:百闻不如一见,这次能有机会亲眼目睹这壮观景象,令我兴奋不已。
4. 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如: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2)动宾搭配不当,如: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的改善。
(3)主宾搭配不当,如:他的家乡是重庆市秀山县。
5. 表意不明
(1)歧义,如:这个人连老师也不认识。
(2)指代不明,如:谁要是阻碍和破坏全面奔小康的势头和氛围,我们必须坚决反对。
6. 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重复累赘的病句10个

重复累赘的病句10个:
1、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激教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语意重复:"由衷"与"在心里"重复)
2、写文章语言要精练,必须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话统统删去。
(成分重复累赘:"不必要"和"啰嗦"重复)
3、听了英雄事迹的报告,我的心情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词语重复:“长时间”和“久久”重复)
4、我忍俊不禁笑了出来。
(“忍俊不禁”和“笑”重复)
5、这个报告,使我懂得明白了一个道理。
(“懂得”“明白”重复)
6、夏天的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优美的地方。
(“美丽”“优美”重复)
7、公鸡报晓晓声是起床的信号。
(“报晓”“晓声”重复)
8、因为由于老舍爱花,所以养了很多花。
(“因为”“由于”重复)
9、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过于”“溺爱”重复)
10、《狂飙》之所以火爆的原因,在于这部电视剧内容的真实性。
(“之所以”和“原因”重复)。
重复累赘的病句

重复累赘的病句【篇一:重复累赘的病句】原文地址:作者:查语句重复的方法:分析中心词,对照修饰词,注意抓近义词(重要的有左右、大约、近、上下等),看句中是否有重叠的意思。
熟记一些重复累赘现象,学会快速判断。
1、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得工作经验。
2、老师看上去近40岁左右。
3、除夕之夜,举国欢庆。
4、艾滋病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三大传播途径,我们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它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将会迅速蔓延,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
5、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低,钙、铁、锌等营养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不容乐观。
6、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班团结互助的风气已经蔚然成风,班级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7、下午我买了些卫生洁具。
8、这句话包含了多少无声的潜台词呀!9、他平时沉默寡言,但一提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
10、这样的一部鸿篇巨著,竟然出自于一个盲人之手。
11、穷苦人在旧社会受尽剥削,是共产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之中。
12、如果这些资料一旦被被坏人掌握,那后果不堪设想。
13、此个中的奥妙,只有他知道。
14、加强德育教育。
15、此事涉及到党群关系。
16、欢迎领导到我校莅临指导工作。
17、班上出现了从来没有的空前的学习热情。
18、他曾历任学习委员、班长等职务。
19、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
20、是老百姓的生活安居乐业。
21、令人难忘的教训刻骨铭心。
22、今天是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
23、到会的20名与会者。
24、这其中定有问题。
25、学习先进楷模。
26、力量悬殊很大。
27、他亲眼目睹了这件事。
28、人来人往也特别多。
29、这些莘莘学子。
30、他羞得无地自容。
31、信件连续不断地纷至沓来。
32、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33、不要有过虑的想法。
34、我的拙见是你必须这样做。
35、每个学生人手一本。
36、我心里突然觉得恍然大悟了。
37、他心里自惭形秽38、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病句修改中常见的重复赘余词语

病句修改中常见的重复赘余词语病句修改中常见的重复赘余词语“赘余”即重复多余,是备受高考命题人青睐的一种病句类型,每年的高考试题对这一类型无不涉及。
由于一些“赘余”是习惯使然,常具极大迷惑性,且屡见于报刊,常听于耳中,人们对它有很强的认同感,从语感方面可能感受不出来,故很有必要分辨清楚。
下面辑录了常见的赘余词语,供参考。
1、并非是、绝非是、岂非是、实属是2、见诸于、付诸于、来自于、倾向偏重于3、国际间、人际间、这其中、这其间、此个中4、惟其因为、切忌不要、防止不要、杜绝不要、切忌不可、避免不要5、您令郎、您的令爱、我的愚见、6、涉及到、波及到、再此复发、互相厮打、互相自我批评、基本上根除、亲眼目睹、开始启用、一致公认、随便苟同、非常奇缺、非常溺爱、太过(分)苛求、过分溺爱、悬殊很大、差距悬殊、凯旋而归、报刊杂志、邂逅相遇、遭人挨打、可以堪称、令人可爱(威慑)、令人堪忧、被应邀、提出质疑、非法走私、坏毛病7、过高的奢望、无故平添、多年的夙愿、多余的废话、深深的沉思、、无声的潜台词、没用的废物、不熟悉的新情况、不必要的疾病(麻烦、误会)、正常的事业、年轻的小伙子、破天荒的第一次、过分的溢美之词、目前的当务之急、普通的芸芸众生、无报酬的义务劳动、优秀的传统美德、8、来我校莅临指导、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时速可达1000公里/小时、迄今也未忘记、喜爱和青睐、青少年人群、第一部处女作、十里路左右的距离、9、全身(浑身)遍体鳞伤、人民(百姓)生灵涂炭、被人贻笑大方、无数(众多)莘莘学子、特别穷凶极恶、独自孑然一身、眼睛望穿秋水、向后退出一步、座位座无虚席、正方兴未艾、人为地蓄意破坏、各自分道扬镳、一直耿耿于怀、值得可歌可泣、让人利令智昏、忽然恍然大悟、好像如芒在背、迅速立竿见影、显得相形见绌、各种形形色色、更加弥足珍贵、10、妄自菲薄自己、出乎意料之外、真知灼见的见解、黄发垂髫的孩童、难言之隐的苦衷、刻骨铭心的难忘、怙恶不悛不思悔改、忍俊不禁地笑起来、耳目一新的全新感觉、好像没听到似的充耳不闻、感激涕零地流下眼泪、三令五申地强调、亲自耳闻目睹、11、其目的是为了、大多以……为主、……之所以……的原因、大约……左右、大约……上下、约摸……左右(上下)、约略……左右(上下)、大概……左右(上下)、至少……以上、至少……左右(上下)、至多……左右(上下、以下)、近……左右(上下、以上)、平均……以上(以下)、最少……以上、最小……以上、最大……以下、最高……以下、最低……以上跟踪训练:①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余元。
高考病句重复赘余现象汇总

高考病句重复赘余现象汇总部分重复赘余现象1.卫生洁具(“洁”有卫生、清洁之意,与“卫生”重复)2.凯旋而归(“凯旋”是“胜利归来”之意,与“归”重复,去掉“而归”)3.加强德育教育(“德育”指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与“教育”重复)4.付诸于实践(“诸”,相当于“之于”,故“于”多余)5.此事涉及到党群关系(“及”即“到”,所以“到”多余,应去掉)6.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际”意为“彼此之间”,与“间”重复,应去掉“间的”)7.“无声”的潜台词(“潜台词”都是无声的,意义隐含在字词的背后。
去掉“‘无声’的”)8.不时发生出使人不安的怪事来(“发生”已表“出现”意,所以“出”“来”多余,应去掉)9.这些莘莘学子(“莘莘”形容众多,与“这些”重复,应去掉“这些”)10.三十个芸芸众生(“芸芸”有多的意思,前面不能用表示数量的词语,否则重复)11.切忌不要违规(“切忌”,切实避免或防止。
“不要”与“切忌”连用,意思刚好相反)12.报刊杂志(“报刊”即报纸和杂志,后再用“杂志”,语义重复)13.邂逅相遇(“邂逅”即偶然偶见,与“相遇”重复)14.学习先进楷模(“楷模”即榜样、模范,就是先进,故此二词重复,去掉其一)15.警匪力量悬殊很大(“悬殊”意即“相差很远,很大”,与“很大”重复。
去掉“很大”)16.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忍俊不禁”就是“忍不住要发笑”之意,与后之“笑”重复)17.到会的名与会者(“与会者”就是到会的人之意)18.那人大约二十五六左右(“大约”和“左右”都是表示约数的,重复,任去其一)19.欢迎市委领导到我校莅(光)临指导工作(“莅(光)临”有“到某地”之意,再用“到”,重复)20.1月2日是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截止日期”就是“最后一天”,重复)21.雨过天晴,天空格外明净多了(“格外”和“多了”重复)22.人来人往也特别多(“人来人往”就是人“特别多”)23.班上出现了从来没有的空前的学习热情(“从来没有的”就是“空前的”,二者重复)24.话语里带有扪心自问的自责(“扪心自问”就已经含有“自责”的意思了)25.令人威慑的军事力量(“威慑”就含有使动意义,与前面“令人”重复)26.不要有过虑的想法(“虑”就是“想”,应删去“有……的想法”)27.他无时无刻不忘为他人着想(“无时无刻不”等于“时时刻刻都”,再与“忘”搭配,意思刚好相反)28.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真知灼见”意为正确而深刻的认识或见解,与“意见”重复)29.他们用相互的身子温暖着对方的身子(“相互的”和“对方”重复,任去掉其中一个)30.这其中定有问题(“其”就是“这”,重复)31.他俩互相厮打(“厮”即“互相”)32.十分罕见的古城遗址(“罕”就有“十分”之意)33.被打得浑身遍体鳞伤(“浑身”即“遍体”)34.爵士乐正方兴未艾(“方”就是“正”)35.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指被大方之家(内行)笑话,与“被”重复)36.他一气呵成地书就“还我河山”四字(“呵成”就是“书就”之意)37.人民的生灵涂炭(“生灵”指老百姓,与“人民”重复)38.他似有难言之隐的苦衷(“隐”就包含了“苦衷”,删去“的苦衷”)39.你不要妄自菲薄你自己(“妄自菲薄”中的“自”就是自己之意,与后边的“自己”重复)40.托尔斯泰诞辰周年纪念日(“辰”,时日的意思。
累赘病句修改诀窍.

累赘病句修改诀窍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第5题考查“辩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其中的B项是:“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句中“万一”和“若”都是表假设的连词,意思都是“如果”,二者连用就犯了语意重复的毛病。
其实,早在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第6题就有A、C两项对此进行了考查:“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句中“截止日期”与“最后一天”意思相同,这也是典型的重复累赘,应删掉其中之一;“今年初美英两国曾集结了令人威慑的军事力量,使海湾地区一度战云密布”,句中“威慑”一词本身就有使令意味,即“用武力使对方感到恐惧”,如果再与“令人”搭配,显然也是重复,可改“威慑”为“畏惧”。
上述几例中的同义词语重复使用,就像叠床架屋,画蛇添足,这是现实生活中一种非常普遍的语病现象。
现集录简析如下,以利于大家在语言表达中注意瞻前顾后,锤炼字词,谨防叠床架屋。
1、这其中、这其间:“其”即“这”,应删去“这”。
2、付诸于、见诸于:“诸”是兼词,相当于“于之”,删去“于”即可。
3、出自于、来自于:“自”与“于”在此都相当于介词“从”,删去“于”即可。
4、差距悬珠、悬珠很大:“悬”即“距离远、差别大”,“殊”即“很、十分”,结合起来就是“差别很大”。
故可说“差距很大”或“两者悬殊”。
5、涉及到“及”就是“到”,应删去“到”6、又再度:“再度”即又一次,二者删去一个即可。
7、过分溺爱:“溺爱”即“过分宠爱”,应删去“过分”8、可以堪称:“堪”即“可以、能够”,应删去“可以”9、极少罕见:“罕”即“稀少”,应删去“极少”10、并非不是:“非”即“不是”,二者应任意删去一个。
11、互相厮打:“厮”即“互相”之意,应删去“互相”。
12、凯旋而归:“旋”即“归来”,应删去“而归”。
13、提出质疑:“质”有“提出”之意,删去“质疑”,要么说“提出疑问”14、报刊杂志:“刊”即“杂志”之意,删去“杂志”即可15、我的愚见:“愚”在此是“用于自称的谦辞”,不能再用“我”修饰16、卫冕桂冠:“冕”含“桂冠”之意,应删去“桂冠”。
成分多余(高考病句类型)

四、重复赘余(成分多余) 3、谓语和它前后的修饰成分相重复
如:为了精简字数,他不得不对文章 略加修改了一些。
四、重复赘余(成分多余) 3、谓语和它前后的修饰成分相重复
如:为了精简字数,他不得不对文章 略加修改了一些。
“一些”与“略加”重复,可去 掉。
应当删去前面“的来源”, 或删去后边的“也是它的来
源之一”。
四、重复赘余(成分多余) 2、谓语和宾语重复。
如:进入烈士纪念馆里。
四、重复赘余(成分多余) 2、谓语和宾语重复。
如:进入烈士纪念馆里。
四、重复赘余(成分多余) 2、谓语和宾语重复。
如:进入烈士纪念馆里。
应将“里”删掉。
四、重复赘余(成分多余) 3、谓语和它前后的修饰成分相重复.
四、重复赘余(成分多余) 4、定语同中心语相重复。
如:鱼翅、海参和鲤鱼则更是世界 闻名的名贵食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重复赘余(成分多余) 4、定语同中心语相重复。
如:鱼翅、海参和鲤鱼则更是世界 闻名的名贵食品。
四、重复赘余(成分多余) 4、定语同中心语相重复。
如:鱼翅、海参和鲤鱼则更是世界 闻名的名贵食品。
如: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等之外, 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源之一。
四、重复赘余(成分多余) 1、主语同谓语的一部分相重复
如: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等之外, 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源之一。
四、重复赘余(成分多余) 1、主语同谓语的一部分相重复。
如: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等之外, 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源之一。
重复赘余
四、重复赘余(成分多余) 1、主语同谓语的一部分相重复。
如: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等之外, 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源之一。
最新重复累赘典型病句资料

“重复累赘”典型病例(一)1.亲眼目睹(“目睹”一词,已含“亲眼看到”之意。
删去“亲眼”)2.十分酷爱(“酷”就是“十分、非常”的意思。
)3.非常罕见(“罕”就是“非常、很”之意。
删去“非常”)4.过去的往事(“往事”“就是过去的事”。
删去“过去的”)5.目前的现状(“现状”就是“目前的状况”。
删去“目前的”)6.过高的奢望(“奢”即“过分的”,删去“过高的”)7.活着的幸存者(“幸存者”自然是活着的。
删去“活着的”)8.认真重视(“重视”的意思是认为某事物重要而认真对待,删去“认真”)9.胜利地战胜了洪水(“战胜”自然是胜利。
删去“胜利地”)10.这其中、这其间(“其”即“这”,应删去“这”。
)11.出自于名家之手(“自”与“于”在此都相当于介词“从”,删去“于”)12.游客来自于世界各地(“自”和“于”都是介词,意义和用法相同,删去“于”)13.加强德育教育(“育”即“教育”。
删去“教育”)14.现在当务之急(“当务”含有“现在”之意)15.涉及到、波及到(“及”与“到”同义。
删去“到”)16.邂逅相遇(“邂逅”包含“相遇”之意。
删去“相遇”)17.无数莘莘学子(“莘莘”含“许多”之意,故“莘莘学子”是一个概数,前面加“无数”“4500名”则不伦不类,更不能再加“众多”等词了。
)18.不许互相厮打(“厮”即“互相”。
删去“互相”)19.妄自菲薄自己(“妄自菲薄”是宾语前置,“自”即“自己”)20.密切人际间关系、加强国际间交流(“际”意即“彼此之间”。
删去“间”)21.阅读报刊杂志(“报刊”是报纸、杂志的总称。
删去“杂志”)22.来我校莅临指导(“莅临”即“到来”,故应改为“莅临我校指导”)23.安排部署(部署:安排;布置(人力、任务)24.难言之隐的苦衷(“隐”即“苦衷”。
删去“之隐”或“的苦衷”)25.浑身遍体鳞伤(“遍体”与“浑身”同义。
删去“浑身”)26.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即“被大方之家【指有见识、有学问的人】笑话”,删去“被人”)27.因公殉职(“殉职”:在职人员为公务而牺牲。
报刊病句诊断报告之五重复累赘

报刊病句诊断报告之(五)重复累赘报刊病句诊断报告(五)重复累赘重复是报刊和一般文章的多发病,指的是因疏忽或语言修养不足而在上下文中出现字面或意义相同的词语,而又不为语境和表达所需要(即非有意运用“反复”修辞)。
重复是与残缺相反的病句。
残缺好比一个人缺胳膊少腿,重复就等于多长了一只手或一根手指头。
就危害程度而言,重复轻于残缺,它主要影响语言修辞效果。
如果说缺胳膊少腿会影响人的生存,多了一根手指头则主要是影响人的仪表外观。
累赘,更准确的说叫赘余、多余。
赘余是指虽然字面和意义都不同,但却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成分,又不具有任何表现力,它不但影响语言的简洁,也会妨碍读者对文句主要意思的理解。
(一)字面重复字面重复多数是字面和意义完全相同的词语重复,它主要是作者修辞意识不强,对语言不够讲究造成的。
有时是作者疏忽大意,在上文说过一次的话或用过一次的词语,又在下文重复使用。
①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关于“中国速度”、“中国崛起”和“中国模式”的讨论逐渐增多。
(《文汇报》2011年1月7日)这个长句中“中国”出现太多,听觉效果不好。
其中有的是必要的,但至少第二个“中国”可以删去。
②在连载结束的结束语中,我这样写道:“没有什么可写的了。
”(《文汇报》2011年1月15日)两个“结束”重复且距离太近,如果没有特殊的修辞需要,就要尽量避免。
第一个“结束”可删去。
③无怨无悔归乡路,天寒地冻买票难,面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关键就看能否开动脑筋想方设法。
(《人民日报》2011年1月19日)“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两个“事”字重复。
这样的句子在表意上没有什么妨碍,但在修辞上欠妥。
可改为“关系群体利益的‘小事’”。
④不过,《红楼梦》里《好了歌》唱的,“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子谁见了”,也许还真的是曹雪芹那时代人的愤激之言,可是当今老子孝顺儿子,可是非常普遍的现实。
(《南方都市报》2011年1月24日)两个“可是”重复,并且都表转折。
初中语文病句分类复习-重复赘余

初中语文病句分类复习-重复赘余
(在一个句子里,用不同的词语来重复表达同一个意思,或用了一些可有可无的词语,显得很罗嗦。
举例:
⏹学校里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空前的学习热潮。
⏹病因:这个句子的中心语“学习热潮”前头的两个定
语“从来没有过”和“空前”意思是一样的,只用一个就可以了。
⏹只有在科学的道路上没畏艰险的人,才有希望达到最
高的顶点。
⏹病因:“顶点”就是山的最高处,再用“最高”去修
饰“顶点”,意思就重复了。
可以把“最高”改为“光辉”。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认为这才是世界上最最
精妙绝伦的一句话。
⏹病因:程度副词“最”表示某种属性超过所有同类的
人或事物,用一个就足够了;“绝伦”表示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用了“最”再用“绝伦”,语意重复。
“精妙”一词也不准确。
⏹那个青年猎人没有一点收获,垂头丧气,连精神也没
有。
⏹病因:“垂头丧气”和“连精神也没有”意思重复。
练习:
⏹海底锰结核,有的像土豆,有的像皮球,有的呈板状
的样子。
⏹我家里除了父母和我,还有一个年纪比我小的弟弟。
⏹用不干净的脏手帕擦嘴,很不卫生。
⏹暑假已过去,一个新的紧张而又愉快的新学期开始了。
常见病句之“重复赘余”

8.10月9日是报名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 删去“的最后一天”。
9.请及时订阅报刊杂志。 删去“杂志”。“报刊”就是“报纸和杂志”。 10.在国际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 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传统。
例2.夜深人静,他独自孑然一身穿过空旷的街 道。 “孑然一身”即独自一人,应删去“独自”或“孑 然一身”。
六、补语多余
例1.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她的喜悦之情溢于 言表之外。
“溢于言表”即从言谈举止中表露出来,删去 “之外”。
七、介词或介宾短语多余
例1.他的犯罪行为已公诸于众。 “诸”就是“之于”的意思,应把“诸”改为“之”。
删去“过分的”。溢美之词:表示过分吹嘘的 话语。
再见
2.在2019年苏迪曼锦标赛上,中国队和日 本队进行了争夺冠亚军的决赛,最终中国 队成功捧杯。
3.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 默付出。
4.写文章语言要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 啰嗦话统统删去。
5.祝你凯旋归来。 6.切忌不要喝生冷食品。 7.欢迎领导莅临到我校指导工作。
8.10月9日是报名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
6.疫情期间,为使广大莘莘学子受益,孝感 市教育局免费推送了名师课堂。
7.他画的画,在我们这儿小有名气,跟画家 的画一比,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8.过分的溢美之词,滋长了他的骄傲情绪。
小练习Ⅱ答案:
1.有哪些让你们忍俊不禁地笑了的小品?
删去“地笑了”。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出来。
2.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 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2016年中考语文病句修改指导之重复累赘

2016年中考语文病句修改指导之重复累赘病句修改指导重复累赘1、在同犯罪分子的搏斗中,他身中数刀,浑身遍体鳞伤。
2、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十分刻不容缓。
3、”如烟作为一种高科技产品,不含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人体的有害物质。
4、大约在46亿年前,地球刚刚形成。
那时候地球的温度气温很高,地面的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
5、珍惜、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
句1”身中数刀与”浑身遍体鳞伤语意重复。
句2”十分与”刻不容缓重复。
句3”有害物质中的”有害与前面重复。
句4”温度与”气温重复。
句5”眼下与”当务之急重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复累赘”典型病例(一)1.亲眼目睹(“目睹”一词,已含“亲眼看到”之意。
删去“亲眼”)2.十分酷爱(“酷”就是“十分、非常”的意思。
)3.非常罕见(“罕”就是“非常、很”之意。
删去“非常”)4.过去的往事(“往事”“就是过去的事”。
删去“过去的”)5.目前的现状(“现状”就是“目前的状况”。
删去“目前的”)6.过高的奢望(“奢”即“过分的”,删去“过高的”)7.活着的幸存者(“幸存者”自然是活着的。
删去“活着的”)8.认真重视(“重视”的意思是认为某事物重要而认真对待,删去“认真”)9.胜利地战胜了洪水(“战胜”自然是胜利。
删去“胜利地”)10.这其中、这其间(“其”即“这”,应删去“这”。
)11.出自于名家之手(“自”与“于”在此都相当于介词“从”,删去“于”)12.游客来自于世界各地(“自”和“于”都是介词,意义和用法相同,删去“于”)13.加强德育教育(“育”即“教育”。
删去“教育”)14.现在当务之急(“当务”含有“现在”之意)15.涉及到、波及到(“及”与“到”同义。
删去“到”)16.邂逅相遇(“邂逅”包含“相遇”之意。
删去“相遇”)17.无数莘莘学子(“莘莘”含“许多”之意,故“莘莘学子”是一个概数,前面加“无数”“4500名”则不伦不类,更不能再加“众多”等词了。
)18.不许互相厮打(“厮”即“互相”。
删去“互相”)19.妄自菲薄自己(“妄自菲薄”是宾语前置,“自”即“自己”)20.密切人际间关系、加强国际间交流(“际”意即“彼此之间”。
删去“间”)21.阅读报刊杂志(“报刊”是报纸、杂志的总称。
删去“杂志”)22.来我校莅临指导(“莅临”即“到来”,故应改为“莅临我校指导”)23.安排部署(部署:安排;布置(人力、任务)24.难言之隐的苦衷(“隐”即“苦衷”。
删去“之隐”或“的苦衷”)25.浑身遍体鳞伤(“遍体”与“浑身”同义。
删去“浑身”)26.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即“被大方之家【指有见识、有学问的人】笑话”,删去“被人”)27.因公殉职(“殉职”:在职人员为公务而牺牲。
)28.感到自惭形秽(“自惭形秽”这个成语本身已含有“自己感到,自己觉得”的意思。
)29.百姓生灵涂炭(“生灵”即“百姓”。
删去“百姓”)30.正方兴未艾(“方”就是“正”。
删去“正”)31.首次破了天荒(“破天荒”即谓“首次”。
删去“首次”)32.连续蝉联冠军(“蝉联”即“连续”。
删去“连续”)33.差别悬殊很大(“悬”意即“距离远、差别大”;“殊”相当于“很、十分”。
)34.您的令郎、您的令尊(“令”是敬辞,只用于对方,“令郎”即对方的儿子,“令尊”即对方的父亲。
删去“您的”)35.我的家父、我的家兄(“家”是谦辞,只用于己方,“家父”即自己的父亲,“家兄”即自己的哥哥。
删去“我的”)36.胜利凯旋归来(“凯”即“胜利”,“旋”即“归来”。
凯旋=胜利归来)37.付诸于行动、见诸于报端、发诸于真情、取诸于生活(“诸”是兼词,相当于“之于”。
删去“于”)38.近乎于(近,接近;乎,于。
“近乎”即“接近于”,其后再跟“于”字,语义重复;宜删去“于”字,或改“近乎”为“接近”。
)39.又复活了(“复活”的“复”即“再、又”,“又~了”的“又”字显然是多余的,应该去掉。
)40.截至到(“截至”即“截止到(某个时候)”与“到”字意思重复。
删去“到”)41.忽然恍然大悟。
(“恍然”就有“忽然”之意,前缀“忽然”自然显得多余。
)42.囊括全部金牌。
(“囊括”即“全部包括”,后面没有必要再加上“全部”。
)43.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子……(“漫山遍野”与“到处”重复,)44.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真知灼见”与“意见”语义重复。
)45.这台晚会的节目非常精彩,当看到黄宏演出的小品时,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了起来”的意思。
)46.他独自孓然一身来到深圳闯天下。
(孑然一身,孤单一人,“独自”已含在其中。
)47.本来我们已经说好了去送他,可因临时有事没能去送行,我对自己的失约一直耿耿于怀,迄今也不能忘记。
(耿耿于怀指心事牵萦回绕,不能释怀,“迄今也不能忘记”已含在其中。
)48.在台湾问题上不要怕,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
(“小小的”与“弹丸之地”重复)49.他们一起收拾一番,就各自分道扬镳了。
(去掉"各自")50.玩具店里挂满了各种形形色色的玩具。
(“形形色色”指各种各样种类很多)51.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也可以闪光。
(“芸芸众生”原指世间一切生灵,后指平凡普通的人,句中“平凡普通”与之重复)52.军阀混战连年不止,劳苦大众民不聊生。
(“大众”与“民”重复)54.“神来”“顿悟”,不是自然的水到渠成,而是经过千锤百炼之后,所必然会产生的瓜熟蒂落。
(“自然”与“水到渠成”重复。
)55.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
(口若悬河,形容能言善辩,“说”已含在其中。
)56.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潜移默化,形容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到感染、影响而不自觉地发生了变化,“影响”已含在其中。
)57.一览无余地看到。
(一览无余,形容事物很简单,一下子就看得清清楚楚)58.三令五申地强调。
(三令五申,再三地命令告诫,“强调”已含在其中。
60.一天天日臻完善。
(日臻完善:一天天达到完善。
日,一天天,与“一天天”重复。
)61.没想到受到不虞之誉。
(不虞之誉:没有预料到的赞扬。
不虞与“没想到”重复。
)62.广大灾民哀鸿遍野。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与“灾民”重复。
)63.百姓生灵涂炭。
(生灵涂炭:形容反动统治下,广大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生灵,指百姓,与“百姓”重复。
)64.显得相形见绌。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些不足之处,“显得”已含在其中。
)65.几天几夜通宵达旦。
(通宵达旦:一夜到天亮。
与“几天几夜”重复。
)66.优良校风蔚然成风。
(蔚然成风:形容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尚。
风,风尚,与“风”的“风”重复。
)67.这两则惊人相似的故事,说明肥猪定理并非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比喻流言乘隙而入,消息的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句中成语前再加“并非”,与成语本身否定的含义重复)68.象土崩瓦解一样。
(土崩瓦解:像泥土倒塌瓦片破裂。
比喻彻底垮台或溃败。
)69.领导应当在出现问题之前就未雨绸缪,不应在问题出现之后惊慌失措。
(“出现问题之前”与“未雨绸缪”语意重复)70.爵士乐正方兴未艾。
(“方”就是“正”。
)71.他一气呵成地书就“还我河山”四字。
(“书就”就是写成的意思)72.你不要妄自菲薄你自己。
(“妄自菲薄”中的“自”就是“自己”之意,)73.岗下是一条沟,涌着竹柳杨榆、青枫梧桐的绿,深而不可叵测。
(叵:不可。
叵测,不可推测或不可测量。
)74.1945年在延安就当了外交官的凌雪青,作为林则徐的第五代玄孙,谈到香港回归,格外激动。
(玄孙:是从本人往下数起的第五代孙。
若在“玄孙”前加“第五代”,不仅多余,还易引起误解。
)75.锁钥:比喻做好一件事的重要关键。
(关键:比喻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既然“关键”已含“最关紧要”之意,当然不必再用“最”来重复了。
)76.当地记者,我们称之为好人郑强平,一分不差地准时等在车站上,是早上四五点来钟。
(来:可用在“十、百、千”等数词或数量词后表示约数,“来”字前应是确数,而“四五点”已经是一个概数,不宜与“来”字搭配使用。
)77.至此,10万元现金全部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比喻把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故“完璧归赵”前的“全部”二字实属赘疣。
)78.时至20世纪末的文明世界,不把人当人,尤其不把女人当人的种种恶行,在我们这块土地上,难道就会完全绝迹了吗?(绝迹:断绝踪迹,完全不出现。
在“绝迹”前用“完全”作状语修饰,实无必要。
)79.惟其因为有信号弹的提醒,才能使我们确实感到阶级斗争就在我们身边。
(惟其:正因为,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常与“因而”、“所以”等连用。
可见,“惟其”后面的“因为”是“蛇足”。
)80.我同时窃以为,通过与玛依努尔的相好,他那些不够健康的心理举止将得以校正过来。
(窃:谦词,用来指称自己的意见。
故“窃”已含有“我”的意思,不可再把“我”与“窃”并列使用。
)81.因而夏悲的文章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全新感觉。
(一新:全新。
故“一新”与后面的“全新”语意重复。
宜删去后者。
)82.现在可以说,部分达到了我的原始初衷,可还没到尽善尽美的程度。
(初衷:最初的心愿。
那末,又何必再用“原始”来限制“初衷”呢?)83.除此而外,据我的愚见,集子里的许多诗作的诗句的形成也很受了古典诗歌传统的影响。
(愚:可用作自称的谦辞,如“愚兄、愚以为”等,故“愚见”前的“我的”多余。
)(二)付梓印刷‖并非是‖多年的夙愿‖第一部处女作‖过虑的想法‖难言之隐的苦衷‖当务之急的事情‖居室蓬毕生辉‖过分的溢美之词‖非常酷似‖重新起用‖提出质疑‖令人堪忧‖让人堪忧‖可以堪称‖很难费解‖未来的远景‖切忌不要‖刻骨铭心的难忘教训【起用】和【启用】【解析】"起用"指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人员,或指提拔使用,(现也泛指提拔任用)它涉及的对象是"人"。
"启用"指开始使用,它涉及的对象大多是"物"。
[例句]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宣布从2004年开始将先后()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分析]句中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都是"物",而不是"人",故不能用"起用"应该用"启用"。
【来自于】【涉及到】【来自于】动词“来”和介词“自”组成一个动词结构“来自”,自:从,由;来自:从……来。
后面再加“于”,同义介词“自”“于”连用,表意重复,“于”字多余,去掉。
【涉及到】《现代汉语词典》中,动词“涉及”的释义为“牵涉到,关联到”,本身就包含有“到”的意思。
“涉及”后面再加“到”,表意重复,删除。
例子:写在新年来临之际---生命的力量来自于感激【补】成语中的谦敬词一、谦辞蓬荜生辉:用以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称谢别人题赠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
蓬筚:即“蓬门荜户”的简称,用蓬草、荆竹作门的草屋比喻穷苦人家。
敝帚自珍:一个破扫把,自己也十分珍惜。
比喻自己的东西再不好也值得珍惜。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
贻笑大方:贻,留给;大方,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