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沉积相特征与层序地层分析

合集下载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的物源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的物源分析
分析 、 验证 j 目前 物 源分 析 大 致 从 两 个 方 面人 去 。
重要 的一 套含 油气 层 系 。随着 鄂尔 多斯 盆地 周 缘抬 升 , 成一 个 面积 大 、 域 广 、 度浅 、 底平 的大 型 形 水 深 基 湖泊 , 而沉积 了三叠 系延 长组 厚层 的碎屑 岩 岩系 。 从
究, 因此 , 清楚 物 源 的 方 向及 分 布范 围 , 于 该 区 弄 对 进一 步 的开 展研究要从 研究 区的具体 实 际 与研究 方 法本 身 的 优越 性 和局 限性 出发 , 同时 利 用 多方法 、 多手段 的综 合地 质研 究 , 从不 同的角度 去
手 , 是从 沉 积物 的岩 矿组 合特 征 出发 , 一 利用碎 屑成
分 、 矿 物平 面展 布规 律 , 合碎 屑 的粒度 分析 资料 重 结
的综合 地 质方 法 ; 是采 用 先 进 的仪 器设 备 和测 试 二 手段 , 利用 地球 化 学 方 法 、 石 的 裂变 径 迹 法 、 锆 单
地西 南 部主要 由前 寒 武 纪 千枚 岩 、 麻 岩及 下 古 生 片 界浅 海碎 屑 碳 酸盐 岩 、 屑 岩 及 火 成 岩 ( 1 。从 碎 图 ) 晚三 叠世 开始 , 华北 盆地 逐渐 萎缩 , 尔 多斯 盆地 大 鄂 逐步形 成 , 并发 育 上三 叠统 和 中下侏 罗 统 , 成 该 区 形
边界大致在南梁一 池地区 , 华 西南 物源 的边界大约在悦乐 地区。 关 键 词: 延长组 ; 土元素 ; 酸盐岩岩屑 ; 重矿物 ; 稀 碳 轻 物源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 ;
文 献标 识 码 : A
中图 分 类 号 :E 2 . T l 13
1 引 言
鄂 尔 多斯 盆地 是 一 个 稳 定 沉 降 、 陷迁 移 的多 拗 旋 回克 拉 通 盆 地 J 。盆 地 现 今 构 造 形 态 总 体 为 一 个 东翼 宽缓 、 翼 陡 窄 的 不对 称 南 北 向盆 地 。盆 地 西 边缘 断 裂 、 皱 较 发 育 , 盆 地 内 部 构造 相 对 简单 , 褶 而 地层 平 缓 , 般倾 角 小 于 1 。鄂 尔 多斯 盆 地 的 东 北 一 。 部 主要 出露基 母 岩 为一套 太 古代 和早 元古 代 中基 性 火 山岩 为主 的变 质 岩 和 太古 代 的 二 长 花 岗岩 ; 盆 在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特征时间:2007-08-03 08:41:19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根据岩性组合,延长组最早分为五段,即T3y1、T3y2、T3y3、T3y4、T3y5,随着勘探不断向盆地内部深入,结合井下岩性、电性及含油性将其进一步划为10个油层组(长1-长10)。

延长组基本以北纬38°为界,北粗南细,北薄南厚,北部厚约100-600m之间不等,南部厚1000-1300m,边缘沉积坳陷带最大厚度为3200m。

其沉积特征如下:延长组一段(T3y1):盆地东部和东北部主要由灰绿、浅红色中粗粒长石砂岩夹暗紫色泥岩、粉砂岩组成的河流沉积。

而在盆地西南部陇东一带,下部以河流、上部以三角洲及少量湖相沉积为主,其岩石类型主要为浅灰色中细粒长石砂岩夹薄层灰色粗砂岩及深灰色泥岩。

总的来说本段沉积以厚层、块状中-粗粒长石砂岩为主,南厚北薄,南细北粗,砂岩富含长石颗粒,普遍具麻斑状沸石胶结(俗称“愚人花岗岩”)。

自然电位曲线大段偏负,视电阻率曲线呈指状。

含长10油层组,在马家滩油田为主要采油层之一。

延长组二段(T3y2):与T3y1相比,湖盆水域明显扩大,总的沉积格局为东北沉积厚度小,粒度细,西南部沉积厚度大,粒度粗。

本段长9的下部油层以深色泥页岩夹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为主,是一套广泛湖侵背景下形成的产物。

在长9的上部,除盆地边缘外,湖盆南部广泛发育黑色页岩、油页岩,通常称“李家畔页岩”,厚约20-40m,这套页岩在盆地内部分布稳定,井下常表现高自然伽玛、高电阻率,是井下对比的重要标志,在盆地北部及南部周边地区渐变为砂质页岩及粉砂岩,高阻现象消失。

本段上部砂岩发育段划为长8油层,主要为湖退背景下的三角洲沉积、扇三角洲沉积,是陇东及灵盐地区重要的产油层。

延长组三段(T3y3):沉积特征仍表现为南厚北薄,按沉积旋回自下而上进一步划分为长7、长6、长4+5油层组。

长7主要以泥页岩为主,在陇东地区长7深湖相油页岩中夹砂质浊积岩且含油,这套地层是延长组湖盆发育鼎盛时期形成的重要生油岩,俗称张家滩页岩,在湖盆广大地区均有分布,但东薄西厚、北薄南厚,是一套稳定的地层划分对比标志层。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特征时间:2007-08-03 08:41:19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根据岩性组合,延长组最早分为五段,即T3y1、T3y2、T3y3、T3y4、T3y5,随着勘探不断向盆地内部深入,结合井下岩性、电性及含油性将其进一步划为10个油层组(长1-长10)。

延长组基本以北纬38°为界,北粗南细,北薄南厚,北部厚约100-600m之间不等,南部厚1000-1300m,边缘沉积坳陷带最大厚度为3200m。

其沉积特征如下:延长组一段(T3y1):盆地东部和东北部主要由灰绿、浅红色中粗粒长石砂岩夹暗紫色泥岩、粉砂岩组成的河流沉积。

而在盆地西南部陇东一带,下部以河流、上部以三角洲及少量湖相沉积为主,其岩石类型主要为浅灰色中细粒长石砂岩夹薄层灰色粗砂岩及深灰色泥岩。

总的来说本段沉积以厚层、块状中-粗粒长石砂岩为主,南厚北薄,南细北粗,砂岩富含长石颗粒,普遍具麻斑状沸石胶结(俗称“愚人花岗岩”)。

自然电位曲线大段偏负,视电阻率曲线呈指状。

含长10油层组,在马家滩油田为主要采油层之一。

延长组二段(T3y2):与T3y1相比,湖盆水域明显扩大,总的沉积格局为东北沉积厚度小,粒度细,西南部沉积厚度大,粒度粗。

本段长9的下部油层以深色泥页岩夹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为主,是一套广泛湖侵背景下形成的产物。

在长9的上部,除盆地边缘外,湖盆南部广泛发育黑色页岩、油页岩,通常称“李家畔页岩”,厚约20-40m,这套页岩在盆地内部分布稳定,井下常表现高自然伽玛、高电阻率,是井下对比的重要标志,在盆地北部及南部周边地区渐变为砂质页岩及粉砂岩,高阻现象消失。

本段上部砂岩发育段划为长8油层,主要为湖退背景下的三角洲沉积、扇三角洲沉积,是陇东及灵盐地区重要的产油层。

延长组三段(T3y3):沉积特征仍表现为南厚北薄,按沉积旋回自下而上进一步划分为长7、长6、长4+5油层组。

长7主要以泥页岩为主,在陇东地区长7深湖相油页岩中夹砂质浊积岩且含油,这套地层是延长组湖盆发育鼎盛时期形成的重要生油岩,俗称张家滩页岩,在湖盆广大地区均有分布,但东薄西厚、北薄南厚,是一套稳定的地层划分对比标志层。

关于鄂尔多斯盆地煤田沉积相的特征及分析探讨

关于鄂尔多斯盆地煤田沉积相的特征及分析探讨

关于鄂尔多斯盆地煤田沉积相的特征及分析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含有两套含煤岩系,分别为石炭一二叠纪和侏罗纪,煤层发育,有着较大的厚度。

本文主要就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相类型及特征和地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就如何科学利用进行了探讨。

标签: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相煤田储层特征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勘探程度也相应不断提高,鄂尔多斯盆地是在演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共同影响下形成的中生代大型内陆拗陷。

其演化过程可分为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早期、中侏罗世、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4个阶段,旱侏罗世-中侏罗世早期为重要的聚煤期。

聚煤区围绕盆地沉降中心呈环带状展布,煤层层数、厚度及横向变化规律在盆地不同部位表现出不同特点。

构造转折期与有利于植物大量繁殖的古气候的有机匹配是控制煤层形成的主要因素。

所以,鄂尔多斯盆地也慢慢成为科学研究重点地区,对于构造活动比较微弱的鄂尔多斯盆地来说,开展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沉积演化特征的研究,有利于搞清储存空间的展布规律和聚煤区丰富的地段。

鄂尔多斯盆地经过了这么些个阶段的作用,如今盆地呈一个矩形形状,南北向分布,盆内大多都是水平分布着地层,倾角在3度左右,构造并不复杂,次级构造不发育。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盆内的盆地构造与盆缘的盆地构造有着很大的差异,并且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以来的沉积面貌以及聚煤格局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构造格局的影响,也需要充分的考虑不同时期的活动特点。

1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1)构造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主要是由吕梁期形成的统一固化结晶基底-太古代和古元古代变质岩与中、新元古代以后形成的盖层沉积构成,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

因此它属于一克拉通边缘拗陷盆地。

(2)沉积背景。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是一套典型的内陆淡水湖泊三角洲沉积。

陆相断陷盆地的拉张裂陷作用具有阶段性、旋回性的特点,是一个不连续的幕式沉降过程,其特有的这种沉降作用控制了盆地充填物的旋回性。

(3)岩石特征。

砂岩储层中杂基的主要成分是水云母和高岭石,平均含量可达10%左右;胶结物的主要成分是硅质(石英)和碳酸盐(方解石、白云石)以及绿泥石、浊沸石等自生粘土矿物,含量约为6%。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储层特征_张晓莉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储层特征_张晓莉
孔和自生粘土矿物晶体间的微孔隙, 孔径大小 0. 5 Lm ~5 Lm ; 晶间溶孔是结晶颗粒内部或晶体间被溶 而形成的孔隙, 孔隙形态复杂, 孔径大小 5 Lm ~15 Lm 。晶间孔隙占全岩的面孔率为 0. 13% , 是本区最 为发育的孔隙类型之一。
微裂缝包括因压实作用形成的解理缝、构造缝
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层理缝, 它对沟通砂岩孤立微孔 具有重要作用, 主要分布在西峰、板桥和 上里塬地 区, 西峰地区长 81、Y 52 井、L 28 井长 82 的高产与微 裂缝的存在有一定的关系。
溶 蚀孔隙在长 8 储层平均 0. 96% , 占面孔率的 35. 39% , 其中长石溶孔最多, 为0. 75% , 岩屑溶孔次 之, 平均0. 16% 。胶结物溶孔少量, 平均0. 04% , 平面 分布上, 庆阳—马岭和西峰地区溶蚀孔隙最发育, 平
均大 于 1% , 镇北 和固 城发 育 较差, 平 均 0. 2% ~ 0. 3% 。晶间孔隙主要包括晶间孔和晶间溶孔。晶间 孔主要是由石英、长石次生加大胶结物形成的晶间
2. 2
1. 2
0. 4
5. 8 0. 067
3. 2 孔隙类型 长 8 储层的孔隙类型主要有原生孔隙、次生孔
隙和微裂缝。 原生孔隙主要由粒 间孔隙和杂基内微孔隙组
成。粒间孔隙是沉积期形成并受机械压实和化学胶 结作用改造充填, 缩小的残余原生粒间孔, 孔隙呈不 规则形状, 孔径较大, 为 20 Lm ~100 Lm, 面孔率占 全 岩 1. 3% 。粒 间 孔在 长 8 储 层很 发 育, 平均 为 1. 69% , 占面孔率的 62. 76% , 以板桥和西峰地区最 发育, 分别为 3. 32% 、2. 70% ; 在 X15 井达 14% , Z9 井—Z13 井达 6% ~7% ; 其次为镇北, 为 0. 63% ; 固 城最低, 仅0. 5% 。杂基内微孔隙一般赋存于粘土矿 物基质与蚀变火山岩、泥质岩屑中。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7段沉积微相及沉积演化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7段沉积微相及沉积演化特征
第94卷 第3期 2 0 20 年 3 月
地 质 学 报 ACTA GEOLOGICA SINIC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Vol. 94 No. 3 Mar. 2 0 2 0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7 段沉积微相
及沉积演化特征
张 晓 辉 U ) ,冯 顺 彦 U ) ,梁 晓 伟 “2 ) ,冯 胜 斌 “2 ) ,毛 振 华 U2 ) ,任 继 胜 3 ) ,陈 韶 华 3)
关键词:延 长 组 长 7 段 ;致 密 油 ;重力流沉积;砂体成因类型;重 力流水道;沉积模式
随 着 油 气 勘 探 程 度 的 不 断 加 大 ,油气 资 源品 质 逐 渐 降 低 ( Lu Tao et al. , 20 15),致 密 油 气 藏 成 为 了 当 前 和 未 来 油 气 勘 探 开 发 的 热 点 领 域 ( Pettingill et al. , 2002; Yang Zhen et al. , 2016;Zhang Xinshun et al. •2018; Hu Suyun et al. ,2018)。鄂 尔 多 斯 盆 地 致 密 油 资 源 丰 富 .主要分布于延长组长 7 段 ,第 四 次 资 源 评 价 资 源 量 约 3 0 X 108 t ,占全国致 密 油 总 资 源 量 的 37. 5 % ( Jia Chengzao et al. , 2012)。陇 东 地 区 位 于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湖 盆 中 心 ,发育 大 规 模 重 力 流 沉 积 ,长 7 段 致 密 油 资 源 量 达 近 2 0 X 1〇8 t ,是 长 庆 油 田 增 储 上 产 的 重 要 接 替 资 源 。
1 ) 长 庆 油 田 分 公 司 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西 安 ,710018; 2 ) 低 渗 透 油 气 田 勘 探 开 发 国 家 工 程 实 验 室 ,西 安 ,710018; 3 ) 中 国 石 油 集 团 渤 海 钻 探 工 程 有 限 公 司 第 二 录 井 分 公 司 ,河 北 任 丘 ,062550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致密砂岩沉积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致密砂岩沉积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致密砂岩沉积特征姚泾利;耳闯;齐亚林;赵靖舟;黄锦绣;白卓立【摘要】陇东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的重要产区之一,砂体成因类型包括砂质碎屑流、浊流和滑塌.针对陇东地区长7油层组,利用X井长7全井段取心资料,分别开展了厘米级砂体成因解释(小尺度)、不同成因(期次)砂体组合解释(中尺度)和测井相解释(大尺度).通过厘米级砂体成因解释,识别砂质碎屑流成因砂体366层,单层厚度以0.3m以下居多;识别浊流成因砂体225层,单层厚度以0.1m以下居多;识别滑塌成因砂体91层,单层厚度以0.15m以下居多.通过不同成因(期次)砂体组合划分,识别砂质碎屑流成因砂体共106层,浊流成因砂体共37层,滑塌成因砂体共38层.通过测井相组合解释,砂质碎屑流成因砂体厚度范围是0.6~6.03m,浊流成因砂体厚度范围是0.6~6.14m,滑塌成因砂体厚度范围是0.46~1.26m.从各尺度砂体类型(或组合)厚度和层数2方面综合分析,砂质碎屑流成因砂体是长7主要的的砂体类型.各类型砂体的发育规律与中期基准面有较好的响应关系,砂质碎屑流成因砂体在中期基准面上升早期和下降晚期发育程度最高,浊流成因砂体在中期基准面上升早期-下降早期发育程度较好,滑塌成因砂体在中期基准面上升早期和晚期较发育.【期刊名称】《西安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6)004【总页数】10页(P497-506)【关键词】长7油层组;致密砂岩;砂体成因;重力流沉积;鄂尔多斯盆地【作者】姚泾利;耳闯;齐亚林;赵靖舟;黄锦绣;白卓立【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8;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5;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8;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5;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8;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油层组是致密油勘探开发的主要层系,先后发现了西峰、姬塬、华庆等储量规模超过10×108t级的大油田,平均空气渗透率小于2×10-3 μm2[1-2].长8、陕北长6和华庆油田北部的长6油层组储集层主要为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沉积;湖盆中部的长6,长7油层组主要为重力流沉积[2-6]。

浅析鄂尔多斯盆地延河延长组地层剖面形成及特点

浅析鄂尔多斯盆地延河延长组地层剖面形成及特点

浅析鄂尔多斯盆地延河延长组地层剖面形成及特点【摘要】三叠纪末期,鄂尔多斯盆地受印支期构造运动的影响,盆地发生隆升和沉降,形成了从长10到长1不同特点的延长组地层,上三叠系延长组地层遭受不同程度剥蚀及河谷的下切作用同时造成了高地、低山丘陵、深切河谷及洼陷等多种古地貌形态。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河;延长组0.引言鄂尔多斯盆地延河延长组命名的正层型剖面。

自1927年创名以来,累经研究,是油田地质工作者与井下建立对比关系的重要剖面。

剖面延长组长10-长2自黄河西岸沿延河向西经白家河、张家滩镇、延长县城至甘谷驿镇,长1由姚店向西至延安桥儿沟镇一带沿210国道出露。

三叠纪末期,受印支期构造运动的影响,盆地隆升,上三叠系延长组地层遭受不同程度剥蚀及河谷的下切作用同时造成了高地、低山丘陵、深切河谷及洼陷等多种古地貌形态。

1.中生代三叠纪延长期形成演化特点鄂尔多斯盆地继纸坊组沉积之后,曾一度上升,与上覆延长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但在延长组沉积时,基本上继承了纸坊组沉积时东北高西南低的不对称的坳陷特征,这种不对称的坳陷奠定了延长组沉积发展的基础。

长10期主要为浅湖沉积和三角洲沉积,进入长9期,盆地西南部边缘断裂及与其斜交的锯齿状次级断裂活动加剧,湖盆快速下沉,湖岸线迅速向外推移,东北地区湖岸线退至子长一带,湖盆面积大规模扩大。

长9期东北部和东部的曲流河入湖后演变为三角洲,但是规模较长10期小,而且各自孤立分开,三角洲均向后退,为破坏性三角洲。

东北部和东部发育了曲流河三角洲。

长8岩层沉积时,盆地基底仍然是一个沉降的过程,砂体展布基本上保持了长9时期的形态,砂体的整体规模变小,湖盆的面积较长9扩大,整体处于湖盆的发展阶段。

东北部和东部坡度很缓,北东向的曲流河进入浅湖后变成曲流河三角洲,其三角洲仍然继承长9期的位置。

岩相依然沿湖盆边缘呈环带状分布,近岸发育各种类型的三角洲。

长7岩层沉积时,北西和北东向断裂活动明显加强,基底整体下沉剧烈,湖盆发育达鼎盛期,分割性明显减弱,湖盆范围明显扩大,水体也明显加深,估计最大水深可达60m,繁殖了大量的水生生物和浮游生物,发育了巨厚的泥岩。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研究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研究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交界处,是中国主要的油气富集区之一。

对于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处中国东部地质构造的转折带,受到华北克拉通和扬子陆块的共同影响,地层发育丰富,保存完整性高,具有代表性和参照性。

在研究地层划分与层序地层学时,可以揭示地质历史演化的过程,为勘探与开发提供地质依据,有助于深入了解地质构造与地层沉积的关系。

古生界沉积相特征的研究,有助于确定岩性类型和沉积相环境,为古地理重建提供重要依据。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的沉积环境演化和沉积层序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沉积作用和构造运动对地层沉积的影响。

从研究背景和意义上看,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区之一,古生界沉积岩系是盆地内重要的勘探目标。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可以洞悉盆地内古生界沉积环境演化过程,揭示地层沉积相特征及其与层序地层格架之间的关系。

这对于深入理解盆地内沉积构造演化、沉积相特征及储集层发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指导勘探工作、优化找油找气的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该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古生界沉积相特征与层序地层学特征的关系,进一步揭示地层的沉积环境演化及其地质意义,为未来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2. 正文2.1 地层划分与层序地层学研究地层划分与层序地层学研究是研究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经过对地层的详细划分和层序地层学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该地区沉积作用和地层演化历史。

在地层划分方面,研究人员通常会依据地层的岩性、古生物组合、地球化学特征等进行划分。

通过对地层的详细观察和分析,可以确定不同地层的时代、沉积环境和岩性特征,为后续的层序地层学研究奠定基础。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不同级次层序旋回的识别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不同级次层序旋回的识别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不同级次层序旋回的识别摘要:依据基准面变化中的过程■沉积响应,分析沉积过程中的沉积物体积分配及与其相伴生的相分异,无需考虑海平面的变化,因此适用于陆相盆地。

根据可容空间和A/S值的变化来识别出基准面旋回的界面,不同级次的各种性质的基准面旋回都拥有可识别性。

在没有不整合发育的地层中,也可以根据沉积作用的转换来识别高频时间界面,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划分并创建区域、油田乃至油藏级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关键词:基准而旋回;髙分辨率层序;鄂尔多斯盆地i・地质背景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一套陆源碎屑沉积,纵向上呈现岀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对称旋回, 表现为一个完整的水进■水退序列•其中在长10■长7期为湖进期,湖盆逐渐扩大,水体不断加深,沉积物粒度在纵向上由粗变细,并在长7期形成最大湖泛而(张家滩页岩),此为基准而上升到最大值。

长6■长1期大体上为水退期,期间虽有反复,但总体上呈现出水体逐渐变浅,基准面下降,湖盆逐渐缩小的趋势,随着长1期整个鄂尔多斯盆地全而平原、沼泽化,广泛发冇薄的煤层或煤线,从而结束了鄂尔多湖盆的演化。

2.基准而旋回层序界面识别2.2层序界而识別在陆相盆地中,层序界而通常形成于基准而下降与上升的转换位垃,主要为规模较小的侵蚀而、水进冲刷面或连续沉积而;中期旋回层序界而为基准而下降到最低位宜时产生的区域范围内的大型冲刷侵蚀而: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界而主要为侵蚀冲刷而和水进冲刷面:超长期旋回层序界而多为构造不整合而。

如长10底部广泛发冇侵蚀暴露和具有冲刷特征的假整合而,与纸坊组不整合接触,长1顶部与上覆侏罗系地层为区域不整合。

2.2湖泛而的识别基准而上升达到最大的时候在湖泊层序中即为湖泛而,电性特征一般表现为低电阻、低电位和高自然伽马、髙声波时差。

湖泛而可与层序的底界而或顶界面重合。

当湖泛而与层序顶界而重合时,表明缺失下降半旋回,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供给比值最小。

在下降半旋回沉积的时间域内,可能处于侵蚀状态,也可能处于无沉积作用状态,但其经历的时间域与完整旋回相同,因此湖泛而与层序顶界而重合。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沉积特征及模式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沉积特征及模式分析

168浅水三角洲长期以来一直是地质学家们的研究热点,更是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研究对象。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三角洲研究逐渐成为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热点,尤其是关于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的沉积类型和物源方向,诸多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和认识。

目前,在陇东地区延长组先后发现了西峰油田和华庆油田,这两个油田都是亿吨级的大油田,由此,可以证明三叠系延长组三角洲前缘相带是油气富集相带。

为了将来进行更加精细的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必须落实延长组的沉积特征以及沉积模式。

因此,本文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沉积相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如图1所示,通过实地踏勘,收集岩心资料,结合地震资料,全面分析了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的沉积特征,明确了该区发育缓坡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缓坡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

图1 研究区位置1 沉积背景鄂尔多斯盆地属于克拉通盆地。

在早古生代,盆地内部充填海相沉积;到了晚古生代,逐渐由海相沉积转变为陆相沉积;中生代进入湖盆发育阶段,逐渐有烃源岩沉积;晚三叠世延长期,湖盆发育进入鼎盛时期,研究区内沉积了巨厚的烃源岩,为油气生成提供了优质生烃条件。

晚三叠世延长期,由于受到印支运动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内部湖盆范围广且地势平坦,水体相对较浅,气候由干燥至潮湿呈现周期性变化。

盆地周围发育有多期隆起和冲断带,因此物源充足,发育有物源碎屑沉积。

至白垩世初期,受构造演化运动影响,盆地四周构造逐渐隆升,从而导致盆地内部逐渐与外界彻底隔离,进而导致沉积范围逐渐缩小。

2 沉积特征2.1 延长组沉积环境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主要发育灰绿色长石砂岩以及长石质岩屑砂岩,粒度较粗多为细砂-粗砂等级,砂岩岩屑成分多样,以变质岩岩屑为主。

通过对九百多口井(砂岩样品多大八千多块)进行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砂岩长石与岩屑含量较高,石英含量较低,成分成熟度较低,岩石颗粒分选中等,粒度较粗,颗粒磨圆程度以次圆-次棱角状为主。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0. 08 0. 04 0. 22 0. 0 0. 0 0. 36 0. 09 0. 01
0. 36
0. 26 0. 27 0. 15 0. 03 0. 0 0. 63 0. 0 0. 06
5. 85
4. 91 2. 27 2. 27 6. 67 5. 94 2. 76 2. 78 4. 47
第 4 期 李凤杰 等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367 ·
摘要 :以三角洲 - 湖泊沉积体系为主的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主产油层组长 3 、长 6 、长 7 和长 8 储层岩石类型主要有长石砂岩 、岩 屑长石砂岩及岩屑砂岩 ,成分成熟度普遍较低 ,结构成熟度中等 - 较好 ;经历了压实作用 、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 , 孔隙类型以粒间 孔 、次生溶孔为主 。纵向上 ,长 3 油层组储层物性最好 ;平面上 ,东北部储层物性明显优于西南部 。优质储层多出现在三角洲前缘水 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中 ,碎屑组成 、粒级 、填隙物含量和成岩作用均对储层性能有重要影响 。在陇东地区延长组中识别出简单韵律 、 复合韵律 2 大类 6 种类型储层物性垂向分布模式 ,而高频基准面旋回的升降控制着本区储层物性韵律的分布规律 。 关键词 :储层特征 ;物性韵律模式 ;影响因素 ;延长组 ;三叠系 ;陇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中图分类号 : TE122. 2 文献标识码 :A
0. 21
0. 47 0. 18 0. 18 0. 22 0. 57 0. 4 0. 59 0. 243
0. 0 0. 08 0. 0 0. 0 0. 0 0. 02 0. 0 0. 0
0. 04 0. 03 0. 0 0. 0 0. 0 0. 21 0. 0 0. 0
0. 55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研究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研究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是中国最大的陆相盆地之一,自古生代以来一直是我国胜利地区勘探的重点区域。

盆地内保存了丰富的古生物、古气候和古地理环境信息,对盆地地质历史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的研究展开讨论。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由于其地质构造的特殊性,沉积相和层序地层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地质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改进,对盆地东部地区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

在这一研究框架下,笔者对盆地东部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以期为盆地地质演化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通过对盆地东部古生界地层的详细钻探资料和实测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笔者确定了盆地东部区域的沉积相特征。

在盆地东部地区主要发育了海陆过渡相沉积、湖泊相沉积和陆相沉积三大沉积相类型。

其中海陆过渡相沉积主要分布于盆地东南缘,湖泊相沉积主要发育于盆地东部地区,而陆相沉积则广泛分布于盆地东北部地区。

这些沉积相类型的确定为我们后续的层序地层分析奠定了基础。

笔者在对盆地东部地区的层序地层进行分析时,发现了不同的层序体系,这些层序体系的发育与该地区的沉积相类型和古地貌环境密切相关。

特别是在盆地东南缘的海陆过渡相沉积区和东部地区的湖泊相沉积区,发育了较为典型的高频层序体系,而陆相沉积区则发育了低频层序体系。

这些层序体系的发育为我们进一步认识盆地东部地区的地质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文结合上述沉积相与层序地层的研究成果,展开了对盆地东部地区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对盆地地质演化历史的启示。

通过对盆地东部古生界沉积相特征和层序体系的分析,笔者认为盆地东部地质演化历史呈现出多阶段、多相态发展的特点。

在早白垩纪至晚白垩纪时期,盆地东部地区主要受陆相和湖泊相沉积为主,而到了晚白垩纪至古近纪时期,盆地东南缘的海陆过渡相沉积逐渐增多。

这一发现为我们对盆地东部地区的地质演化历史有了新的认识。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沉积特征及事件沉积证据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沉积特征及事件沉积证据

斯地块5 mm/a 左右的下沉速率大于其相对北秦岭山地4 mm/a 左右的下沉速率,表明现今鄂尔多斯地块相对秦岭上升的更快。

不同断块/断裂交接部位仍是垂直差异运动较大的区域。

现今地震集中分布在形变差异运动的区域及活动断层交汇处。

分析的4条断裂活动具有分段性,尤以渭河断裂中段垂直差异运动最强,达5 mm/a 左右。

该处新生代沉积厚,发震少;歧山—马召断裂活动性次之,但中段波动性运动明显,小震也相对较多;秦岭北缘断裂继承性运动东部大于中西部,速率约2—3 mm/a ;华山山前断裂活动速率东部大于西部,大小也约在2—3 mm/a 以内,潼关附近地震相对较多。

Ⅴ-148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沉积特征及事件沉积证据白卓立※(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西安 710054)中图分类号:P315.6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0253-4975.2018.08.159本文以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长8、长9为研究对象,运用扫描电镜、阴极发光、铸体薄片等测试技术,以野外露头数据、岩心数据、测井资料、测试分析资料为基础,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事件沉积存在的证据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证明分析。

证实了研究区存在地震事件、火山事件、缺氧事件和重力流沉积等事件沉积现象,对记录事件沉积的震积岩、凝灰岩、烃源岩及重力流的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

地震的定义是指火山活动、断裂和地层崩塌等因素诱发产生的地壳快速剧烈颤动,是地壳运动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震积岩具有震积构造特征的有成因联系的岩石序列组合,它可以记录古地震活动。

通过对研究区大量的岩心观察,发现了一些记录震积岩特征的典型标志,包括:火焰构造、包卷层理、环状层理、液化岩脉等。

凝灰岩一般呈现块状、层状,经研究发现湖盆沉积的灰黑色、黑色泥岩、页岩中广泛分布着薄层、纹层状凝灰岩,是盆地长7期最典型的火山灰沉积物。

晚三叠世,受秦岭造山构造活动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形成了大型陆相湖盆,湖盆的演化受控于构造活动,并发生了大范围的湖泛旋回,大范围的发育优质烃源岩。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研究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研究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主要的油气勘探区域之一,位于我国北部,是一个中生代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是古生界沉积区,其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学对于油气勘探和资源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生界沉积相是指地质年代为古生代的岩石沉积环境。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古生界的沉积相主要分为浅海相、河流三角洲相、湖泊相、黄土相等。

其中,浅海相又分为岛弧海相、浅海滩相。

河流三角洲相则是在海岸线近岸的地区,古河流将颗粒物和有机质带入海洋,形成泥沙和岩屑沉积岩,常常与煤炭赋存多有关联。

湖泊相是由于地壳变动使得东部盆地闭合,内陆湖泊形成淤积岩,常常伴有富含煤炭、石油的生物宝库。

黄土相则是由于第四纪冰川后的风化作用,吹积黄土,形成厚度达200米的黄土层。

层序地层学指研究同一以下的分层序列的分布、类型、组成、演化规律及其对沉积环境演化和地质事件的响应等。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属于陆相的沉积盆地,属于第三纪以来的层序地层中上部。

将其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两个时期。

第三纪地层分为下第三纪、中第三纪和上第三纪,分别对应于古近系晚期、新生代下半期和新生代上半期。

第四纪地层分为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对应于新生代晚期到现代。

不同的地质时期所形成的层序地层,有着不同的沉积物类型和岩相特征,也有着各自独特的地质构造演化史。

总之,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研究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区域内油气藏分布和储量和沉积环境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4+5油层组沉积相展布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4+5油层组沉积相展布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4+5油层组沉积相展布特征郑庆华;刘乔;梁秀玲;张建魁;张建娜;刘涛【摘要】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4+5油层组的沉积相展布特征,开展了野外露头剖面和钻井取心的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重矿物测试、测井岩电关系分析等工作.结果表明:①陇东地区长4+5油层组的沉积主要受东北、西南和南部共三大物源区控制;②研究区主要发育3类沉积相,东北部为曲流河三角洲相,西南部和南部均为辫状河三角洲相,中部为湖泊相,可进一步将其划分为5类亚相和10类微相;③研究区长4+5油层组主要表现为\"湖退-砂进\"的沉积特征,长4+51小层沉积时相对于长4+52小层沉积时的湖盆面积较小,砂体规模更大;④相对于西南部和南部,东北部的物源供给更充分,多支水下分流河道汇聚于此,叠置连片分布的厚层砂体更为发育.该研究成果展示了陇东地区长4+5油层组的勘探潜力,可为下一步精细勘探提供借鉴.【期刊名称】《岩性油气藏》【年(卷),期】2019(031)006【总页数】10页(P26-35)【关键词】沉积相;砂体展布;物源;长4+5;陇东地区;鄂尔多斯盆地【作者】郑庆华;刘乔;梁秀玲;张建魁;张建娜;刘涛【作者单位】榆林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榆林719000;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西安710200;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西安710200;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西安710200;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西安710200;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西安71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30 引言随着人们对石油需求的日益增大和石油开发技术水平的提高,分布广、储量大的低渗透油藏已成为世界各国石油勘探与开发的重要接替领域[1-2]。

我国鄂尔多斯盆地是世界最重要的低渗透油田分布区,以发育三叠系延长组低渗透砂岩为典型特征,形成了岩性油气藏、岩性—地层油气藏等,石油富集区主要受有利沉积相带和成岩作用控制[3-6],其中关于有利沉积相带控制厚层砂岩展布方面的研究对低渗透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至关重要。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与层序地层学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与层序地层学研究

沉积体系分析
古地理环境演变趋势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延长组在晚三叠世时期 经历了海陆交互作用,从海洋转化为陆地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沉积环境发生了 明显的变化,导致了沉积体系的差异。
层序地层学研究
层序地层学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延长组的层序地层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层序类型:根据国际地层委员会的定义,该地区主要发育有超层序、层序 和亚层序。其中,超层序由多个层序组成,层序则由多个亚层序组成,亚层序之 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面。
内容摘要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沉积体系和层序地层学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 好地理解盆地的沉积特征、烃源岩发育和油气藏形成条件。结合数值模拟等技术 手段,可以对盆地进行更精确的模拟,提高油气勘探的成功率。
内容摘要
总之,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沉积体系和层序地层学研究是盆地分析的重要组 成部分。通过深入探讨这些研究领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盆地的演化历史、烃 源岩发育和油气藏形成条件。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油气勘探成功率,也将对地球科 学研究领域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内容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板块西南缘,是一个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的大型内陆 盆地。侏罗系地层是该盆地的主要烃源岩,因此,对侏罗系沉积体系和层序地层 学的研究至关重要。目前,研究者主要采用地球物理、岩石学和古生物学等多种 方法,结合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进行深入研究。
内容摘要
在沉积体系方面,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发育有三角洲、湖泊和沼泽 等多种沉积体系。其中,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要沉积类型,分布范围广泛,沉积 厚度较大。湖泊沉积体系发育在盆地中心,以浅水湖泊为主,沼泽沉积体系则主 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斜坡地带。这些不同的沉积体系在时间和空间上经历了复杂 的交互作用,形成了丰富的沉积岩石学特征和有利的烃源岩发育条件。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研究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研究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鄂尔多斯盆地位于中国北部,是中国最大的陆相盆地之一,古今地质史非常完整,沉积相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是中国最重要的古生界沉积盆地之一,古生代沉积岩系发育较为完整,层序地层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然而,目前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研究的系统性研究不足,特别是对不同沉积相特征及其地层学意义的详细分析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揭示其沉积相特征和层序地层学演化规律,建立相应的地层学格架和层序地层划分方法,为盆地古生界沉积演化阶段划分提供依据,揭示盆地古生界层序地层演化特征,推动盆地古生界地层学研究的发展。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开展,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对该地区古生界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学的认识,也将对盆地古生界地质史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的深入研究,揭示该地区古生界沉积环境演化过程及其古地理背景,为盆地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如下:1. 分析古生界沉积相特征,探讨其形成机制和古气候条件,揭示沉积相与古地理环境的关系,为沉积相解释和古地理重建提供依据。

2. 研究层序地层学方法,探索层序界面及其对比特征,揭示层序地层的形成机制和演化模式,为建立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奠定基础。

3. 分析地层学特征,揭示地层叠加构造及其演化规律,为盆地构造演化及区域构造特征研究提供支持。

4. 建立盆地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演化阶段划分方案,揭示盆地古生界地层序列发育特点,为盆地构造演化和油气勘探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1.3 研究意义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研究是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古生界沉积相特征和层序地层演化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

该研究对于揭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古生界沉积特征及地层演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

陇东地区延长组层序地层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陇东地区延长组层序地层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陇东地区延长组层序地层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陇东地区延长组层序地层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综合应用测井曲线、岩心、野外露头剖面等资料,分析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的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相,在延长组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界面,将延长组分为4个三级层序10个体系域,识别出4种主要的沉积体系: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及湖泊沉积体系.分析了各体系域沉积体系的平面展布特征,探讨了体系域沉积模式及层序与油气的关系.指出低位体系域中发育的三角洲平原河道及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最主要的储层,水进及高位体系域中发育的浊积岩砂体分布面积大,是潜在的储层、水进和高位体系域中发育的湖相泥、页岩是良好的生油层和盖层,使得陇东地区存在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处于有利的含油气系统之中,具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作者:郭艳琴李文厚陈全红梁积伟余芳何卫军 GUO Yan-qin LI Wen-hou CHEN Quan-hong LIANG Ji-wei YU Fang HE Wei-jun 作者单位:郭艳琴,GUO Yan-qin(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李文厚,陈全红,梁积伟,余芳,何卫军,LI Wen-hou,CHEN Quan-hong,LIANG Ji-wei,YU Fang,HE Wei-jun(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
刊名:中国地质 ISTIC PKU英文刊名:GEOLOGY IN CHINA 年,卷(期):2007 34(3) 分类号:P539.2 TE121.3+4 关键词:层序地层沉积体系延长组陇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其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其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其模式廖纪佳;朱筱敏;邓秀芹;孙勃;惠潇【期刊名称】《地学前缘》【年(卷),期】2013(020)002【摘要】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depositionl model of Yanchang Formation of Longdong area in Ordos Basin were studied based on core, logging data and gravity flow theory. The gravity flow deposits of the area can be divided into turbidite, sandy debris flow sediment, muddy debris flow sediment and slump rock. The turbidite develops positive grading. The sandy debris flow sedi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freezing and massive deposition. The muddy debris flow sediment mainly contains muddy and a small number of sandy particles and clumps in its interior. The slump rock develops liquefied tectonic structure, such as convolute bedding. The differences of the development degree of gravity flow sediments are obvious.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drilling wells, the turbidite and sandy debris flow sediment are the major sedimentary types, and the muddy debris flow sediment is the less one. In terms of the single deposition thickness of gravity flow, the average thickness of sandy debris flow deposition is 0. 986 m. which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types. The average deposition thickness of turbidite is the lowest, which is 0. 414 m. The gravity flow of the area is due to the slump of delta front sediments. The sandy debris flow sediment and turbidite are the main types of gravityflow deposits, followed by the slump rock and muddy debris flow sediment. The sandy debris flow sediment developed in deep-water area in front of the north-east delta front from meandering river. The turbidite mainly developed in deep-water area in front of the braided river delta front, whose provenance came from west, southwest and south. In terms of distribution area, the muddy debris-flow sediment and sandy debris flow sediment with mud gravel are very small in plane, and their distribution is not in a regular pattern.%利用岩心、测井资料和重力流沉积理论,系统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其沉积模式.该区重力流沉积物可分为浊积岩、砂质碎屑流沉积物、泥质碎屑流沉积物和滑塌岩.其中,浊积岩发育正粒序;砂质碎屑流沉积物以冻结块状沉积为特征;泥质碎屑流沉积物以泥质为主,内部含少量砂质颗粒和砂质团块;滑塌岩发育包卷层理等液化构造.不同重力流沉积物发育程度差异明显,浊积岩和砂质碎屑流沉积物的钻遇井数最多,泥质碎屑流沉积物最少.在重力流单期沉积厚度方面,砂质碎屑流沉积物单期沉积厚度平均为0.986 m,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浊流沉积厚度最低,平均厚度为0.414 m.本区重力流是由三角洲前缘沉积物失稳滑塌所致,砂质碎屑流沉积物和浊积岩是主要的重力流沉积类型,其次为滑塌岩和泥质碎屑流沉积物.砂质碎屑流沉积物主要发育于北东向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前方的深水区;浊积岩主要发育于西部、西南部和南部物源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前方的深水区域;泥质碎屑流沉积物和富含泥砾砂质碎屑流沉积物在平面分布极少,且规律不明显.【总页数】11页(P29-39)【作者】廖纪佳;朱筱敏;邓秀芹;孙勃;惠潇【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P512.2【相关文献】1.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沉积特征及模式分析 [J], 于华泰2.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重力流沉积特征及相模式 [J], 刘芬;朱筱敏;李洋;徐黎明;牛小兵;朱世发;梁晓伟;薛梦戈;贺敬聪3.大型坳陷湖盆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为例 [J], 朱筱敏;邓秀芹;刘自亮;孙勃;廖纪佳;惠潇4.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6段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J], 冉逸轩; 周翔5.湖相重力流水道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瑶曲铁路桥剖面三叠系延长组为例 [J], 田荣恒;鲜本忠;晁储志;刘建平;张国栋;王俊辉;陈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0-0550(2006)04-0549-06①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资助(编号:KZCX3-SW-128-04).收稿日期:2005-08-23;收修改稿日期:2005-12-13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沉积相特征与层序地层分析①李凤杰1、2王多云3张庆龙1徐旭辉2(1.南京大学 南京 210093;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江苏无锡 214151;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兰州 730000)摘 要 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东缓西陡的不对称坳陷盆地。

通过岩心、录井、测井等资料综合研究,识别出陇东地区延长组发育河流、三角洲、浊积扇和湖泊等4种沉积相类型,其中河流沉积和浊积扇发育在湖盆的西缘陡坡带,三角洲则在西缘和东部缘坡均有发育。

根据层序地层学原理,将延长组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延长组地层经历过5次大的湖泛,在层序演化上具有早期形成、中期鼎盛、晚期衰退的特点。

利用恢复后的原始地层厚度,绘制的陇东地区延长组地层的F i scher 图解,与本区5次显著的湖平面上升)下降旋回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不仅证实了上述层序地层分析的正确性,同时揭示了F ische r 图解在划分地层层序方面的潜在意义。

关键词 层序地层 F ischer 图解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第一作者简介 李凤杰 男 1973年出生 博士后 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中图分类号 P539.2 文献标识码 A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地层,为一套坳陷型湖盆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是盆地中生界两个主力产油气层位之一,油气储量占一半以上,因此,一直是研究的重要层位。

近年来随着层序地层学方法成功地应用到陆相沉积体系的研究中[1~5],我国地质学家也把该方法应用到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地层的研究中[6~9],然而对延长组层序,尤其是三级层序划分、层序形成演化的控制因素等几方面存在着明显分歧,并且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盆地东北部,而对盆地西南)))陇东地区的研究尚未见报导。

陇东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的西南部(图1),该区上三叠统延长组地层为典型的河流)三角洲)湖泊发育区,沉积了厚达千米的生、储、盖组合。

环湖发育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分布范围广,对油气富集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有高达6@108t 的石油资源量[10],尤其近两年在陇东地区发现的西峰油田,是受沉积相分布控制的、以岩性油藏为主的油田,是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中又一重大突破。

开展陇东地区沉积相的研究,建立本区精细的层序地层格架和油气成藏规律,对于本区油气勘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的结构特征,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结合Fischer 图解[11]所反应的可容空间变化曲线[12],综合分析钻井、岩芯、测井曲线和邻区地表露头资料建立了陇东地区延长组陆相碎屑岩的层序地层格架,识别出5个Ⅲ级层序。

图1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分区及研究区位置示意图F i g .1 T ecton i c div i s i on o f O rdos basi n and t hel oca tion o f the st udy a rea第24卷 第4期2006年8月沉积学报ACTA SED I M ENTO LOG ICA SI N I CA V o.l 24 N o 14A ug.20061沉积相利用陇东地区现有的钻、测井资料和邻区地表露头资料对本区沉积相进行分析认为,在陇东地区晚三叠世延长期主要发育一套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不同演化阶段发育了不同的沉积体系类型。

1.1河流相研究区内的河流类型主要为辫状河,在岩性上以含砾粗砂岩、中砂岩为主。

剖面上沉积微相的组合为河道滞留沉积、心滩、边滩和河漫滩等。

发育有大型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底部冲刷面明显。

陇东地区河流沉积主要发育在延长组长10期,分布于来自盆地西南方向物源的陡坡边缘。

1.2三角洲相陇东地区三角洲从长9期至长1期都发育,是主要的沉积体系类型。

三角洲可以细分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三种亚相类型。

三角洲平原亚相在延长组地层发育早期(长9早期)主要分布于盆地西南缘的陡坡带;地层发育晚期(长2期)长1期)则在盆地的西缘和东缘均发育。

主要微相类型有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分流间洼地、沼泽和洪泛平原等,其中以分流河道、分流间洼地和洪泛平原等微相最为发育。

分流河道中发育中型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其余微相中则发育沙纹层理和水平层理,含植物碎片。

在长8期至长6期,三角洲前缘位于来自西南方向物源的沉积区。

长4+5期之后,随着湖心的南移,来自东北方向的物源不断南移,逐渐进入本区,形成东西方向两大物源并存的现象,且三角洲前缘在两个方向均十分发育,是本区主要的亚相类型。

主要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河口砂坝、复合式坝[13]、坝顶席状砂[14]和远砂坝等,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复合式坝是最主要的沉积微相类型。

具有交错层理、水平层理、沙纹层理等构造,河口砂坝微相中常见包卷构造、泄水构造等。

前三角洲位于三角洲前缘和深(浅)湖沉积的过渡带,其沉积物不易与湖相泥岩、分流间湾沉积物相区别。

前三角洲在长8期至长3期发育不明显,岩性为灰色、黑灰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沉积,具水平层理及小型波纹层理,含动物化石。

向湖心方向水深加大,粉砂岩断续分布,呈小透镜状。

1.3浊积扇相浊积扇相是由杂砂岩、粉砂岩、泥岩频繁互层构成的鲍马序列。

砂岩杂基含量高,发育粒序层理、平行层理和沙纹层理;砂岩底部有沟模、槽模和重荷模、砂球等。

电测曲线为复合指形,单指间参差不齐,顶底部多为突变接触。

本区浊积扇发育于长8)长6期,主要分布在西峰)镇原以北的盆地西南缘陡坡带。

1.4湖泊相湖泊从开始形成、发育到消亡的演化过程中,研究区一直处于湖盆沉降中心,水体较深,为深(浅)湖。

岩性有/高阻泥岩0、深灰色、黑色泥、页岩,块状层理或水平层理,偶夹粉砂质泥岩。

/高阻泥岩0呈高电阻率和高伽玛值,岩性为深灰色、黑色泥、页岩,含介形虫、鱼类及软体动物化石,其间发育深水湖底浊积砂体。

综合分析研究区延长组沉积微相在平面上和垂向上分布特征认为: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东缓西陡的不对称坳陷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接受一套河流)三角洲)湖泊的陆相沉积,西部陡坡带发育河流沉积、三角洲、浊积扇和湖泊沉积相,东部缓坡则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间或受浊积扇的影响(图3)。

图2层序界面标志图F i g.2M arker m ap o f bounda ry surface o f the sequence2层序地层格架2.1层序界面标志在层序形成过程中,包括了侵蚀作用、过路冲刷作用、沉积作用、非补偿性沉积或无沉积间断等沉积作用,不同沉积作用产生了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层序界面及层序上下地层构型和规模的差异,为层序界面的识别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研究区主要层序界面类型有:不整合面、沉积间断接触、冲刷面、湖泛面、沉积相转换面以及岩相转换面等。

550沉积学报第24卷①不整合接触面:根据邻区野外露头和钻、测井资料,延长组底部与下伏中三叠世纸坊组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顶部与上覆侏罗系延安组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②河道冲刷面(图2-A):河道底部形成巨厚块状砂岩和河道滞留砂砾岩沉积,自然伽玛和电位曲线呈箱形或种形,底部呈突变接触关系,反映水体突然变化。

③湖泛面(图2-B):在湖盆中发育灰黑色、黑色页岩、泥岩和碳质泥岩,自然伽玛和电位曲线呈平直状或齿状,代表了水体较深的沉积环境。

从钻穿延长组的井身剖面上可明显分辨出,研究区延长组共发生了3期明显湖侵,即长9、长7期,分别沉积了/李家畔页岩0、/张家滩页岩0[9]和长4+5期湖相泥岩。

湖泛期沉积的泥岩、页岩分广泛,是等时对比的重要标志层。

④相序叠加式样转换面(图2-C):水体向上变浅(粒度变粗)的相序或相组合向着水体变深的相序或相组合的转换面,前三角洲)远砂坝)河口坝的相组合向分流河道)天然堤)分流间湾的转换,电测曲线表现为组合型式的转换,如进积叠加型式向退积叠加型式的转换。

2.2层序地层特征分析依据上述层序界面标志,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基准面旋回原理,将延长组地层划分为1个超层序(Ⅱ级层序),其顶、底均以区域不整合为界,由5个Ⅲ级层序组成,自下而上依次为SQ1、SQ2、SQ3、SQ4和SQ5(图3)。

下面对延长组内各Ⅲ级层序的沉积组成特征作简要描述。

层序Ⅰ(SQ1)位于延长组的底部,相当于长10期,底部界面为区域性沉积间断面。

由于受早期印支运动的影响侵蚀作用强烈,沉积作用迅速,沉积了厚约300m的厚砂岩,区域上可以进行地层对比。

该层序四分性即:低水位、水进、高位和水退体系域[15]较明显,低水位体系域(LST)、水进体系域(TST)以发育辫状河道沉积为特征,呈小型前积叠加方式;高水位体系域(H ST)以河流相和三角洲平原并存为特征,河流沉积范围明显减小,三角洲平原的泛滥平原相对发育;水退体系域(RST)发育于长10晚期,以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为主,为进积型叠加式样。

层序Ⅱ(SQ2)是由长9和长8期下部组成。

整个层序是由水进、高位和水退体系域组成。

水进体系域相当于长9期下部,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和河间洼地微相的细砂岩与粉砂岩夹泥岩组成;长9中晚期水进体系域盆地整体扩展,湖泊快速扩展,在西峰)镇原以北沉积了厚度不大的三角洲前缘分流间湾、远砂坝及前三角洲或浅湖)半深湖相油页岩组成的垂向加积序列;最大湖泛沉积了相当于/李家滩页岩0的湖相灰黑色泥岩、油页岩。

长8期下部的水退体系域仅发育西南方向物源的沉积,由河口坝、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微相细粉砂岩、粉砂岩组成的向上变浅的加积或进积叠加式样。

层序Ⅲ(SQ3)是由长8中上部、长7和长6期中下部沉积组成。

在本区发育了一套三角洲前缘)深湖)浊积扇沉积,底部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进积冲刷面。

该层序由水进、高位和水退体系域组成,水进体系域以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河流下切作用加强,加积作用明显,在区内沉积了巨厚砂体;高水位体系域以长7期深湖沉积为主,湖平面达到最大范围,沉积了著名的/张家滩页岩0,在深湖区,浊积砂岩发育,分布范围广泛;水退体系域主要在长6中早期,主要发育进积型的三角洲前缘沉积,河口坝、远砂坝、前三角洲和浅湖等微相发育。

层序Ⅳ(SQ4)包含了长6上部、长4+5和长3期沉积,顶、底界面均为沉积转换面。

一般可划分出水进、高水位和水退体系域。

水进体系域主要由水进期的三角洲前缘沉积组成;长4+5期为最大湖泛期,高水位体系域就是由加积式的湖相泥岩组成;水退体系域发育由向盆地强烈推进的三角洲体系,形成明显变粗的进积式水退沉积序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