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位“两弹一星”元勋情况
我国“两弹一星”23个元勋
我国“两弹一星”23个元勋1999年9月18日,在建国50周年之际,授予给(按姓氏笔画排序)23位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
“两弹一星”元勋情况:王淦昌(1907.05.28~1998.12.10)生于江苏常熟,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
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
赵九章(1907.10.15~1968.10.26)生于河南开封,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
是中国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的开拓者,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奠基人之一。
郭永怀(1909.04.04~1968.12.05)空气动力学家,生于山东省荣成县。
他是中国大陆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力学、应用数学和航空事业方面有突出贡献。
钱学森(1911.12.11~ 2009.10.31)浙江杭州人,汉族,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中将军衔,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钱三强(1913.10.16~1992.06.28)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浙江湖州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王大珩(1915.02.26~2011.7.21)光学专家,生于江苏吴县。
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
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国防光学工程事业。
彭桓武(1915.10.06~2007.02.28)理论物理学家,生于吉林长春。
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博士学位。
曾参与并领导了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计划。
任新民(1915.12.05~2017.02.12)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安徽宁国人,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曾任卫星工程总设计师。
陈芳允(1916.04.03~2000.04.29)无线电电子学家,浙江黄岩人。
1964年至1965年,提出方案并参与研制出原子弹爆炸测试仪器,并为人造卫星上天作出了贡献。
两弹元勋、科学家
我国两弹功臣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邓稼先,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
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
与钱学森、钱伟长被周恩来总理合称为“三钱”。
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校长。
早年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在“核裂变”方面成绩突出,并且是许多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的倡导者。
他是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组织协调者和总设计师,中国“两弹一星”突出贡献者。
晚年的钱三强仍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中国“两弹一星”元勋。
1992年逝世,终年79岁。
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即国际上公认的PLK 方法,倡导了中国的高超声速流、电磁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的研究,培养了优秀力学人才。
担负了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中国的导弹与核弹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68年12月5日因乘坐的飞机失事而牺牲。
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是该群体中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中国核武器之父”、“中国原子弹之父”。
1961至1978年研究原子弹和氢弹间,为保密需要化名王京。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3年于德国柏林大学获博士学位。
1936年~1952年,王淦昌在浙江大学任教,先后任物理系教授、系主任,在浙大度过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16年,并培养了李政道、叶笃正、程开甲等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
在70年科研生涯中,他奋力攀登,取得了多项令世界瞩目的科学成就。
23位“两弹一星”元勋情况
23位“两弹一星”元勋情况授勋时过世(7人)王淦昌(1907.5.28-1998.12.10)核物理学家。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1933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8年12月10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等职。
1941年提出验证中微子的实验方案。
20世纪50年代领导建立了云南落雪山宇宙线实验站,使中国的宇宙线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在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
60年代提出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设想并获得实验证明。
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研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2年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邓稼先(1924.06.25-1986.07.29)中科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赵九章(1907.10.15—1968.10.26)气象学家、空间物理学家。
1938年10月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院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
对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倡导和开拓我国地球科学数学物理化和新技术化的先驱。
两弹一星23位元勋
两弹一星23位元勋1、于敏,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在我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
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
对我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2、王大珩,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
为国防现代化研制各种大型光学观测设备有突出贡献为我国的光学事业及计量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王希季,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提出中国第一颗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并主持该型运载火箭初样阶段的研制;主持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
4、朱光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4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解放军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
5、孙家栋,火箭和卫星总体技术专家。
从事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与中远程导弹的总体设计工作,任总体主任设计师;参加领导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的研制与发射;担任多种型号卫星的技术总负责人和总设计师;负责绕月工程大系统的技术决策、指挥和协调,任总设计师。
6、任新民,航天技术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
领导和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领导组织了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试验等。
7、吴自良,物理冶金学家。
50年代,从事苏联低合金钢40X代用品的研究,对建立我国低合金钢系统有示范作用。
60年代,领导并完成了铀同位素分离用“甲种分离膜”的研制任务,为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做出贡献。
8、陈芳允,无线电电子学与空间系统专家。
为我国无线电电子学做了开创性工作,单独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多项国家急需的电子系统课题,和合作者研制并参加组建成功我国人造卫星无线电测量控制系统提出了微波统一测控系统的新方案,并负责这一系统的研制和星地技术协调工作。
两弹元勋
邓稼先
求学报国 欢乐的少年时光并不长久,邓稼先生活在国难深重的年代,七· 七事变以 后,端着长枪和刺刀的日本侵略军进入了北平城。不久北大和清华都撤向南 方,校园里空荡荡的。邓稼先的父亲身患肺病,喀血不止,全家滞留下来。 七· 七事变以后的十个月间,日寇铁蹄踩踏了从北到南的大片国土。亡国恨, 民族仇,都结在邓稼先心头。 1941年,邓稼先进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成立于抗战极端困 难时期,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合并而成,条件简陋,生活 清苦。尽管如此,联大却有非常良好的学术空气,先后培养出了不少优秀人 才,邓稼先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等著名教授,以良好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大 学四年的学业。 抗日战争胜利时,他拿到了毕业证书,在昆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 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翌年,他回 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京大学 教职工联合会主席。 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 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 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 “娃娃博士”。
原子核理论
经过长期的努力,于敏对原子核理论的发展形 成了自己的思路。他把原子核理论分为三个层次, 即实验现象和规律、唯象理论和理论基础。在平 均场独立粒子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钱三强在谈到于敏时也说:“于敏填补了我国 原子核理论的空白。”留学英国、被选为皇家爱 尔兰科学院院士的彭桓武则认为:“原子核理论 是于敏自己在国内搞的,他是开创性的,是出类 拔萃的人,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
13.杨嘉墀 (1919-2006 ) 14.陈能宽 (1923- ) 15.陈芳允 (1916-2000 ) 16.吴自良 (1917- 2008) 17.任新民 (1915- ) 18.孙家栋 (1929- ) 19.朱光亚(1924-2011 ) 20.王希季 (1921- ) 21.王大珩 (1915- ) 22.于敏 (1926- ) 23.郭永怀 (1909-1968)
23位两弹一星元勋
23位两弹一星元勋23位"两弹一星"元勋1.钱三强 (1913-1992)浙江省湖州市人,1913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赴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获博士学位,1946年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金。
1948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后改为原子能所)所长、计划局局长、副秘书长,二机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
1992年逝世。
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50年代领导建成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以及一批重要仪器设备。
使我国的堆物理、堆工程技术、钎化学放射生物学、放射性同位素制备、高能加速器技术、受控热核聚变等科研工作,都先后开展起来。
在苏联政府停止对中国的技术援助后,一方面迅速选调一批优秀核科技专家去二机部,直接负责原子弹研制中各个环节的攻坚任务,一方面会同中国科学院有关领导人,组织联合攻关。
使许多关键技术得到及时解决,为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重要贡献。
早在1960年,即在原子能所组织中子物理理论与实验两个研究组开展氢弹的预研工作,为氢弹研制作了理论准备,促成了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仅两年零八个月,就研制成了氢弹。
2.钱骥 (1917-1983)江苏省金坛县人,1917年生,男,中共党员,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
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
1949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任、主任,二部卫星设计院业务负责人。
1968年以后,历任七机部第五研究院卫星总体设计部主任,第五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
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
1983年逝世。
我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领导卫星总体、结构、天线、环境模拟理论研究。
23位两弹一星及其毕业院校
23位两弹一星及其毕业院校23位两弹一星及其毕业院校钱三强 (1913-1992)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赵九章 (1907-1968)1933毕业于清华大学。
彭桓武 (1915- 2007)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王淦昌 (1907-1998)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陈芳允 (1916-2000 )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王大珩 (1915-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周光召 (1929-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姚桐斌 (1922-1968)194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
钱学森 (1911-2009)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上海)。
杨嘉墀 (1919- )194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上海)。
陈能宽 (1923- )194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
邓稼先 (1924-1986)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朱光亚(1924-1011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屠守锷 (1917-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王希季 (1921-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钱骥 (1917-1983)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
黄纬禄 (1916- )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
于敏 (1926- )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郭永怀 (1909-1968)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程开甲 (1918- )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
吴自良 (1917-2008 )1937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
任新民 (1915- )1940年毕业于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
孙家栋 (1929- )1958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
中国人就不应该忘记的23位二弹一星元勋
中国人就不应该忘记的23位二弹一星元勋[来源:| 作者:| 日期:2010-5-7 10:18:44 | 编辑:admin中国人就不应该忘记的23位二弹一星元勋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3位功臣中毕业于美国名校的有10位占总人数的43%:1. 钱学森(麻省理工)2. 邓稼先(普渡)3. 屠守锷(麻省理工)4. 杨嘉墀(哈佛)5. 陈能宽(耶鲁)6. 吴自良(卡内基.梅隆)7. 任新民(密歇根)8. 朱光亚(密歇根)9. 王希季(弗吉尼亚理工)10. 郭永怀(加州理工)23位功臣中毕业于英国名校的有5位占总人数的22%:1. 王大衍(帝国理工)2. 黄纬禄(帝国理工)3. 姚桐斌(伯明翰)4. 彭恒武(爱丁堡)5. 程开甲(爱丁堡)其余还有四位是:赵九章(德国柏林大学)王淦昌(德国柏林大学)钱三强(法国巴黎大学)孙家栋(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还有四位是未拿过国外学位的中国学者。
从中不难看出23位功臣中有83%是国外留学海归,正验证了我们中国人的一句老话: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还有一点就是差不多一半来自美国,三分之一来自英国,再从2010年的英国泰晤士报世界200强大学排名中美国有70多所排世界第一英国30多所排第二,同时英美也是全世界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国家,不难看出英美的教学水平在全世界是公认的,所以作为每一位莘莘学子而言要出国留学前必须要对世界各国的教学水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3位功臣中毕业于美国名校的有10位占总人数的43%:1 钱学森麻省理工大学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1934年上海交通大学毕业;193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航空硕士学位;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1939—1946年在加州理工学院任教至副教授。
两弹一星功劳最大是谁
两弹一星功劳最大是谁
“两弹一星”每个人贡献都很大,没有“谁的贡献最大”一说。
从23位两弹一星元勋做出的贡献来看,每个人的贡献都各有千秋,难分大小,其实,他们都是我国的时代英雄,应被国人铭记于心,我们如今的便利生活,都源于他们所付出的辛苦,所以,不存在“谁的贡献最大”一说。
两弹一星元勋包括哪些人
他们分别是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
邓稼先
(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安徽怀宁人,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是我国核武器的组织领导人之一,参与了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我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被誉为“两弹一星元勋”。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99年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
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
主要从事弹道导弹研制设计与核武器的结合工作。
中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
中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中国的两弹一星科学家是指我国在核武器和人造卫星领域的创始人和领军人物。
其中,两弹指的是中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一星则指的是我国首颗成功发射的卫星东方红一号。
以下是中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简介:1.钱三强原子弹研制组织的副组长,曾主持原子弹的三个重要环节:核心部件的设计、质量特性的试验以及装配与测试。
1956年,钱三强被授予中国核工业杰出科技工作者称号,同时成为第一批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人员之一。
2.邓稼先中国核工业和卫星事业的奠基人。
他在1956年担任过“两弹元勋”之一叶剑英逝世后的中央军委总参谋长。
1958年,邓稼先接替钱三强,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设计师。
1960年7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3.杨振宁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了破解原子核组成谜团的“质子-中子模型”。
1964年,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并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科学家。
杨振宁曾不断对原子弹射程、弹头重量等重点技术进行研究,为中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4.朱光亚中国核武器计算机模拟系统始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大气学之父”。
他为中国计算核武器过程建立数值模型,开创了中国核武器计算机模拟的先河。
朱光亚也是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实体产生者之一”,后来他成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
5.聂荣臻中国军事科技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1955年,聂荣臻从国外学成归来,被任命为原子弹研究队伍的军事代表。
在邓稼先、钱三强等科学家的组织下,聂荣臻为我国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员物资供应,被誉为“两弹元勋之一”。
以上是中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主要资料,他们的贡献将永载史册,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许多人因为他们对国家的贡献而被授予了各种荣誉和奖章。
其中,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是中国政府用于表彰核武器和人造卫星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的最高荣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几个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杰出人物。
1. 钱三强钱三强是中国的核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他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596”完成的重要人物之一。
在1950年代初期,钱三强率领一支由中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成功地研制出了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
他的杰出贡献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因为他在核武器研发上的卓越贡献,钱三强获得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 赵九章赵九章是中国的航天科学家,他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Dongfanghong-1)的首席设计师。
在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成功地发射升空,成为中国第一个自主研制、发射的人造卫星。
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使得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和法国之后第四个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赵九章因为他在中国航天事业上的杰出成就而获得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3. 姚桐斌姚桐斌是中国的核物理学家,他是中国第一颗氢弹“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试爆的重要人物之一。
在1967年12月28日,中国成功地研制出了第一颗氢弹,这是中国核武器发展的一个重大突破。
姚桐斌作为核物理学方面的专家,为中国核武器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他获得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4. 邓稼先邓稼先是中国的航天科学家和工程师,他被誉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在1950年代,邓稼先主持研制了中国的第一颗远程导弹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他的贡献不仅推动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也为中国打破西方对中国封锁起到了重要作用。
邓稼先因为他在中国航天事业上的卓越贡献而被授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5. 赵忠贤赵忠贤是中国的工程师和物理学家,他是中国核物理和高能物理领域的重要人物。
在1964年,赵忠贤利用自主研制的加速器成果,成功地实现了神奇的千兆电子伏特(GeV)能区的高能物理实验。
两弹一星 功勋人物
火箭发动机中的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3000℃以上的 高温,容易烧坏零部件,引起事故,姚桐斌把这个问题列 入研究课题。当所有人都质疑研究不会有结果的时候, 姚桐斌坚信自己的主张,他们将新研制的材料和工艺用于 新型号的火箭上,使火箭发动机的高温大为降低,同时还 提高了比推力,增加了射程。 1963年,姚桐斌出国参加一个国际学术会议,遇到了英国、 德国的冶金专家。他们问他: 为什么当初舍弃我们所提供的,那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个 人待遇而回中国去, 姚桐斌坦然回答说:“我是中国人,当年出国就是为了现 在回国。现在中国还比较落后,但将来中国一定会强盛起 来。
留学英国期间,姚桐斌日夜关注国内局势,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姚桐斌和在英国的留学生 们都激动万分! 社会主义祖国的每一个进步,都使姚桐斌激动不已。 他在英国各地奔走,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宣传,他吃最差的食 物,住最差的地方,他省下每一个便士,去更多的地方宣传 新中国。
桐斌高调的爱国活动,迅速成为被“关照”的对象! 一天,他突然接到了伦敦警察的通知,要“请”他去谈话, 谈话的内容是:要他在限期内离开英国,但是,不准回中国。 世界最负盛名的铸造学教授,依·皮沃斯基听闻此事后,邀请 姚桐斌去德国,在他的领导下做研究工作。 1953年秋天,姚桐斌远赴联邦德国慕尼黑大学,仅仅三个月, 他就以惊人的天赋,熟练掌握了德语。
为了替未来的科教兴国政策铺路,确定未来政策主轴,1999年9月18 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 国务院 及中央军委制作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授予给23位为研制“两弹 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 “两弹一星”元勋情况: 授勋前过世(7人) :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 钱三强、郭永怀 授勋后过世(13人) :钱学森、吴自良、陈芳允、杨嘉墀、彭桓武、 朱光亚、黄纬禄、王大珩、屠守锷、陈能宽、任新民、程开甲、于敏 现在仍在世(3人):王希季、孙家栋、周光召 “两弹一星”还有很多很多科研人,他们深藏功与名,默默奉献出自 己的青春,健康,甚至生命 少年强则国家强,相信未来,祖国会出现无数的“功勋人物”。
23位两弹一星元勋还有10人健在
23位两弹一星元勋还有10人健在本报讯(记者李艳梅)朱光亚走了,为共和国科技事业奋斗的“两弹一星”元勋们又陨落了一颗。
细数共和国23位“两弹一星”元勋,还有10人健在。
授勋时已有7人过世1999年9月18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当时,7人已过世,分别是: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
此后,又有6人过世,分别是:吴自良、陈芳允、杨嘉墀、彭桓武、钱学森、朱光亚。
目前仍健在的有10人:程开甲、黄纬禄、屠守锷、王希季、王大珩、于敏、孙家栋、任新民、陈能宽、周光召。
江苏、浙江籍各6人,湖北2人。
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江苏和浙江籍人各6人,安徽3人,湖北和湖南各2人,云南、辽宁、河北、山东各1人。
钱三强、屠守锷同为浙江省湖州市人,程开甲和杨嘉墀同为江苏省吴江县人。
除朱光亚外,彭桓武为湖北省麻城市人。
他1915年生,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
1938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领导并参加原子弹、氢弹的原理突破和战略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工作,在中子物理、辐射流体力学、凝聚态物理、爆轰物理等多种学科领域取得了对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并为中国核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只有3人没有国外学习工作经历除钱骥、周光召、于敏3人,其余都在国外学习或工作过。
钱骥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周光召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因杰出成就后被多所世界知名大学授予荣誉博士称号;于敏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
而在留学经历中,元勋们有好几对校友。
屠守锷和钱学森都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彭桓武和程开甲都曾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任新民和朱光亚都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留学。
钱学森和郭永怀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
23位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家健在的老前辈只有6人
23位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家,健在的老前辈只有6人两弹一星,是对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简称。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几十年科技实力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两弹一星也时常被用来泛指中国近代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独立自主、团结协作、创业发展的成果。
两弹一星年代中国在导弹、人造卫星、遥感与制控等方面的成就,也为以后中国航天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于敏,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
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
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
王大珩(héng)(1915.2.26─2011.7.21),原籍江苏吴县(今苏州市),生于日本东京。
193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光学之父”,应用光学家,中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大珩主持制成了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测装备和许多国防光学工程仪器。
王希季,中国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
1921年7月26日生于云南昆明。
1942年西南联合大学学士。
1949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
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希季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顾问、研究员。
曾任七机部八院总工程师、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及科技委主任等职。
中国早期从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和组织者之一。
朱光亚(1924.12.25~2011.2.26),汉族,湖北武汉人,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吉林大学物理学创始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入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中国科技众帅之帅”。
朱光亚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我国“两弹一星”的科学家
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国家授予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中有14位曾在清华大学学习或工作过。
他们是:王淦昌、赵九章、钱学森、彭桓武、钱三强、王大珩、陈芳允、郭永怀、屠守锷、杨嘉墀、王希季、邓稼先、朱光亚、周光召。
还有一批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我校校友,如黄祖洽院士、唐孝威院士等。
在新疆核试验基地先后十几位司令员中有5位是科技人员,其中3位是清华校友。
在基地所属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先后11位所长中8位是科技人员,其中5位是清华校友。
在千千万万为祖国“两弹一星”事业而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中更有数以千计的清华校友。
在西北核试验基地亲身参加1964年首次核试验现场工作和实验室任务的就有27位校友。
我校许多院系的教师也都曾为“两弹一星”的成功贡献过力量。
今天在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四十周年的时刻,我们要向所有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贡献的前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
1929年至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报考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录取后在杭州笕桥飞机场实习。
1935年至193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获硕士学位。
1936年至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
1939年至1943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研究员。
1943年至194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教授(其间:1940年至1945年为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通信研究员)。
1945年至1946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
1946年至1949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气动力学教授。
1949年至195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1955年回国。
1955年至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
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一寸赤心惟报国”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21人是“海归”
“一寸赤心惟报国”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21人是“海归”两弹一星,是对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简称,它的诞生代表着我国走上了军事大国的道路,同时也为以后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事实上,两弹一星最初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后来随着氢弹、中子弹等的相继诞生,前一“弹”逐渐演变为核武器的合称即核弹。
在1999年9月,我国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为邓稼先,钱学森等23位科学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对于他们在困难时期,依然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进行了高度赞扬。
两弹一星奖章主要授予三个方面的人才:航空航天、核武开发、国防科技中有重特大贡献的人。
在这23位元勋中,除于敏、钱骥没有国外留学与侨居经历外,其余的专家不是归国华侨就是归国留学生,也就是咱们平时说的“海归”。
这些科学家身在海外感受到了国家的召唤,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待遇,回到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要为我国的富强抛洒热血。
其实我国当前虽然富裕了,但是恰恰缺的就是这种不顾一切奉献自己的爱国精神。
在当时,特殊的年代,特殊的使命。
因为两弹一星都属于机密任务,一旦接受,也就意味着在所有亲人朋友的身边消失不知道多长时间,可能是几年,也可能是十几年,二十几年,但当时每一个接到任务的人,都背起了行囊,毫不犹豫地把青春奉献给了大西北那片最终创造奇迹的地方。
从“两弹一星”元勋们的简历中,我们可以看到,在21位有留学经历的“两弹一星”元勋中,有14位曾经在国外工作过一年以上,即具有“华侨”身份。
从原留学国家来看,以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最多,依次是美国(10位)、英国(4位)、德国(2位)、前苏联(2位)和法国(1位)。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大多数取得较高学位。
16人获得博士学位,2人获得硕士学位。
在西方国家留学而未获得学位者仅陈芳允1人。
这是因为陈芳允到英国后,直接进入了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没有在大学注册读书。
我国“两弹一星”的科学家
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国家授予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中有14位曾在清华大学学习或工作过。
他们是:王淦昌、赵九章、钱学森、彭桓武、钱三强、王大珩、陈芳允、郭永怀、屠守锷、杨嘉墀、王希季、邓稼先、朱光亚、周光召。
还有一批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我校校友,如黄祖洽院士、唐孝威院士等。
在新疆核试验基地先后十几位司令员中有5位是科技人员,其中3位是清华校友。
在基地所属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先后11位所长中8位是科技人员,其中5位是清华校友。
在千千万万为祖国“两弹一星”事业而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中更有数以千计的清华校友。
在西北核试验基地亲身参加1964年首次核试验现场工作和实验室任务的就有27位校友。
我校许多院系的教师也都曾为“两弹一星”的成功贡献过力量。
今天在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四十周年的时刻,我们要向所有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贡献的前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
1929年至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报考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录取后在杭州笕桥飞机场实习。
1935年至193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获硕士学位。
1936年至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
1939年至1943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研究员。
1943年至194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教授(其间:1940年至1945年为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通信研究员)。
1945年至1946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
1946年至1949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气动力学教授。
1949年至195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1955年回国。
1955年至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
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位“两弹一星”元勋情况授勋时过世(7人)王淦昌(1907.5.28-1998.12.10)核物理学家。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1933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8年12月10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等职。
1941年提出验证中微子的实验方案。
20世纪50年代领导建立了云南落雪山宇宙线实验站,使中国的宇宙线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在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
60年代提出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设想并获得实验证明。
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研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2年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邓稼先(1924.06.25-1986.07.29)中科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赵九章(1907.10.15—1968.10.26)气象学家、空间物理学家。
1938年10月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院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
对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倡导和开拓我国地球科学数学物理化和新技术化的先驱。
在气团分析、信风带热力学、大气长波斜压不稳定、大气准定常活动中心、有关带电粒子和外层空间磁场的物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奠基性的。
先后创立了不少地球科学研究机构,并开辟了许多新研究领域,如气球探空、臭氧观测、海浪观测、云雾物理观测、探空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对我国地球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姚桐斌(1922.9.3-1968.6.8)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之一。
曾主持制订了该所的发展方向与规划,领导和参加了数百项课题的预先研究和研制,取得了大量的新产品及其他科技成果,为我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贮备。
钱骥(1917.12.27-1983.8.18)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早年从事地球物理研究和地震台站网建设工作。
20世纪50年代起从事空间探索活动,在空间物理和人造卫星总体技术上颇有贡献。
参与制订星际航行发展规划,组织编写《我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纲要设想》,提出多项有关开展人造卫星研制的新技术预研课题。
负责组建卫星总体设计部,是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并为返回型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
钱三强(1913.10.16-1992.6.28)核物理学家。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1940年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曾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副院长、特邀顾问、数学物理学部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等职。
在核物理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作了科学的解释。
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和“两弹”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组织推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的科学研究及国际合作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5年获法国总统授予的法兰西军官级荣誉军团勋章。
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郭永怀(1909.04.04--1968.12.05)力学家、应用数学家。
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1945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1957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68年12月5日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被追认为烈士。
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等职。
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在跨声速流和奇异摄动理论(PLK方法)方面的成就为国际公认。
倡导了我国高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
担负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我国核弹与导弹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此后过世(8人):吴自良(1917.12.25-2008.5.24)物理冶金学家。
1939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
1948年获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大学博士学位。
1950年春被选为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50年代,从事苏联低合金钢40X代用品的研究,对建立我国低合金钢系统有示范作用60年代,领导并完成了铀同位素分离用“甲种分离膜”的研制任务,为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做出贡献。
60年代初,开始研究钢中过渡族元素Mn、Cr、Mo、V、Ti和氮的s-i交互内耗峰,澄清了过去文献中许多争论和谬误,证明只有钛才有足够的固氮能力,净化位错,消除钢的应变时效。
1988年转向研究高温超导体YBCO中的氧扩散机制,求得了精确的氧扩散率和扩散激活能,在磁控溅射c取向薄膜中,发现膜的增氧速度,端赖于垂直c-轴单晶的位错管道所提供的快速氧输运过程。
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陈芳允(1916.4.3-2000.4.29)无线电电子学与空间系统专家。
浙江黄岩人。
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研究员。
为我国无线电电子学做了开创性工作,单独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多项国家急需的电子系统课题,和合作者研制并参加组建成功我国人造卫星无线电测量控制系统提出了微波统一测控系统的新方案,并负责这一系统的研制和星地技术协调工作。
为发射我国通信卫星作出了重要贡献。
进一步研究适应中国需要的应用卫星系统,包括定位导航、遥感和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1986年和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联合向中央提出了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倡议(863计划)。
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杨嘉墀(1919.7.16-2006.6.11)空间自动控制学家。
江苏吴江人。
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194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先后主持火箭和核试验用的仪器和控制系统开发工作。
30多年来,多次参与我国空间计划方案论证工作。
主持人造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发展。
在三轴稳定的返回式卫星和科学探测卫星的发展中作出重大献。
1986年与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联合向中央提出了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倡议(863计划)。
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彭桓武(1915.10.6-2007.2.28)物理学家1915年10月6日生于吉林长春,籍贯湖北麻城。
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194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48年当选为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
曾任云南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等职。
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先后在中国开展了关于原子核、钢锭快速加热工艺、反应堆理论和工程设计以及临界安全等多方面研究。
对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对中国第一代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和理论设计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朱光亚(1924.12.25-2011.2.26)核物理学家1924年12月25日生于湖北宜昌,籍贯湖北汉阳。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1949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4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解放军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
曾任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教授,核武器研究所(院)副所(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主任,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
早期主要从事核物理、原子能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组织领导了禁核试条件下中国核武器技术持续发展研究、军备控制研究及我军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黄纬禄(1916.12.18-2011.11.23)自动控制专家。
194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硕士学位。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二院技术总顾问。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57年后主持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试制及改型设计,解决了远程多级火箭液体晃动、弹性弹体稳定、级间分离及各种制导、稳定方案的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20世纪70年代后主持研制潜地和地地固体机动战略导弹获得成功,突破了水下发射、三轴稳定平台在运动基座上的调平及瞄准、导弹设计诸元的适时计算和装订、陆上机动车的研制发射等系列关键技术。
王大珩(1915.2.26─2011.7.21)应用光学家。
原籍江苏苏州,1915年2月26日生于日本东京。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
为国防现代化研制各种大型光学观测设备有突出贡献为我国的光学事业及计量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50年代创办了中国科学院仪器馆,以后发展成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