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考试复习摘要水稻(页).doc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各论复习题
作物栽培学各论复习题A、水稻一、名词解释感光性感温性基本营养生长性叶蘖同伸规律分蘖幼苗期返青期分蘖期高效叶面积拔节期抽穗有效分蘖无效分蘖无效分蘖期总茎蘖数叶面积指数粒叶比无公害栽培生理需水生态需水绿色栽培有机栽培最高茎蘖数期叶龄余数分蘖节有效叶面积晒田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结实率加工品质营养品质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超高产栽培智能化栽培水稻抛秧灌溉定额水稻直播清洁生产二、知识要点1、我国水稻专家丁颖教授根据栽培稻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把栽培稻系统地分为哪5个级别?2、水稻生殖生长期开始的标志是什么?3、根据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起止关系,可将水稻划分为哪三种生育类型?各有何特点?4、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有哪些?5、水稻根系的特点有哪些?6、水稻叶片分为哪三种?何为不完全叶片?完全叶片?、7、水稻的穗分化过程包括哪8个时期?8、水稻的一生分为哪几个生育期?营养生长期可分为哪两个时期?9、壮秧的标准10、水稻种子的催芽技术?11、水稻晒田的作用和技术?12、一般认为,稻体吸收N、P2O5和K2O的比例一般为多少?13、水稻的粒重是由哪两个因素决定的?14、水稻品种按其源库关系类型可分为哪三种类型?15、水稻的稻穗的特点是什么?16、水稻穗分化时期第一苞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的叶龄余数分别是多少?三、问答题:1.简述水稻的“两性一期”。
水稻的“两性一期”或称为水稻“三性”2.简述水稻“三性”在生产上的应用?3. 简述水稻几个关键的叶龄期?4.简述水稻旱育秧的主要技术。
5. 简述水稻的穗分化过程?6.以地膜保温育秧为例,简述秧田管理的关键环节和技术。
7.阐述水稻的几种施用氮肥技术。
8. 阐述水稻吸肥规律。
9. 简述水稻返青分蘖期、拔节长穗期、抽穗结实期的生育特点?10. 阐述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特点,11.阐述水稻返青分蘖期、拔节长穗期和抽穗结实期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12.以水稻为例,试述如何在实际生产中使其获得优质高产。
水稻栽培学考试重点
1、籼稻-粳稻、晚稻-早稻的温光反应有何不同?水稻-陆稻、粘稻-糯稻组织结构或化学性质有何不同?水稻的“三性”感光性:因日照时间缩短生育期缩短粳稻>籼稻;晚稻>中稻>早稻;晚熟>中熟>早熟感温性:因高温生育期缩短粳稻<籼稻;晚稻<中稻<早稻;晚熟<中熟<早熟基本营养性(基本营养生长期):不受短日照和高温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早稻>中稻>晚稻2、生产上的稻种指的是什么?种子内已分化多少张叶(含不完全叶)?一、水稻种子种子→稻谷糙米→颖果果皮糙米种皮胚乳胚种子胚中已分化形成3个幼叶(胚芽鞘、不完全叶、第1叶)和 1个叶原基(第2叶),萌发后,外部长1叶,内部分化1个叶原基。
3、水稻与稗草叶的组织结构有何不同?稗草无叶耳,水稻有。
4、给你一个稻穗,你怎样知道它有多少个一次枝梗?退化生长点到穗颈节间的一次分枝数5、水稻胚芽鞘节上的根何时长出?一般长几条?生产上把它叫什么根?第1叶长出≈胚芽鞘节上长出不定根第2叶长出≈胚芽鞘节上5条不定根全部长出(鸡爪根)第3叶长出≈不完全叶节发根栽培的关键 胚芽鞘不完全叶幼叶 胚根鞘第1叶幼叶茎生长点 胚吸收层第2叶原基胚根冠胚根生长点图6第2叶长出期间,水稻幼苗无新根发生。
第1叶长出期间,胚芽鞘节上能否足量发出5条根,是水稻能否立苗的关键。
——调节水气关系(干长根、湿长芽)6、水稻次生根发生的最上节位是哪个节?生产上把这个节及其以下的1-2个节上长出的根统称为什么根?次生根发生的最上节位:水稻次生根发生的最上节位为第1伸长节间上部的一个节位,该节位根系发生在N-n+5叶龄期(拔节后后第二个叶龄期)。
7、秧苗氮断奶期、糖断奶期、超重期、水稻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生理拔节期的概念?幼苗生长的几个重要时期氮断奶期:1叶1心期胚乳内贮藏的氮用完。
糖断奶期:3叶期胚乳内贮藏的淀粉用完,秧苗从异养转为自养,是重要的生理转折期。
作物栽培学 水稻
(二)我国水稻生产概况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中国是世界水稻的生产和消费大国,种植面积 占世界水稻面积的20%左右,仅次于印度;总产量 占世界总产的3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稻谷平均单产达到6.3t/hm2(420kg/ 亩),比世界平均3.8t/hm2高出65%。
8.7 3.7 3.3 3.7 1.0 1570 77.0 77.7 59.0 5.1 1330 85.0
9.3 4.0 3.6 4.8 0.9 1640 84.1 70.4 59.1 5.5 1160 70.6
数 Techn
《作物栽培学》 第2章 水稻
品种类型和稻作制度有多种多样: 海南岛一年三季连作; 长江中、下游地区可雨季连作。 黑龙江漠河可种植生育期短,抗寒力强的品种。
《作物栽培学》 第2章 水稻
二. 水稻生产概况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一)世界水稻生产概况
水稻、小麦和玉米是世界三大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是亚洲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全球水稻栽培面积约为16000万hm2。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作物栽培学》 第2章 水稻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主要稻米输出国的出口量动态变化
《作物栽培学》 第2章 水稻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主要稻米输入国的进口量动态变化
《作物栽培学》 第2章 水稻
中国稻米进出口贸易变化趋势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作物栽培学》 第2章 水稻
300
90
250
200
60
150
100
30
50
0
0
面积、单产 总产
中国大陆 印度 印尼 越南 泰国
孟加拉国 缅甸
作物栽培学期末复习资料
作物栽培学期末复习资料1.华南双季稻稻作区本区位于南岭以南,品种以籼稻为主,山区也有粳稻分布。
2.华中单、双季稻稻作区本区位于南岭以北和秦岭以南,早稻品种多为籼稻,中稻多为籼型杂交稻,连作晚稻和单季晚稻以粳稻为主。
3.西南单季稻稻作区本区位于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低海拔为籼稻,高海拔为粳稻,中间地带为籼粳交错分布区。
4.华北单季稻稻作区本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品种以粳稻为主。
5.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本区位于黑龙江以南和长城以北,品种为粳稻。
6.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本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主要种植早熟籼稻。
▪(一)世界栽培稻种的起源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又名普通栽培稻,非洲栽培稻(Oryzaglaberrima),又名光稃栽培稻,我国栽培稻种起源于我国的热带及亚热带区域。
即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
(一)生育期指种子萌动到新的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日期。
(二)生育时期1.从形态和田间诊断角度分期(1)幼苗期包括萌动、发芽、三叶等期。
(2)分蘖期包括始期、盛期、末期(最高分蘖期)以及决定穗数关键时期的有效分蘖终止期。
(3)穗分化期(长穗期)包括穗分化各期、拔节期以及外观看到剑叶鞘膨鼓时的孕穗期。
(4)结实期(成熟期)包括抽穗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黄熟期和完熟期。
从发育角度分期可分为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
从器官的生长发育角度分期可分为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并进期;生殖生长期。
从生理角度分期可分为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结实期。
营养生长期的主要标志是分蘖,生殖生长期的主要标志是穗分化。
二、稻的生育类型即重叠型、衔接型、分离型。
▪基本营养生长性和感温性、感光性合称为水稻的“三性”。
水稻南种北引,由于生育期延长,为能安全齐穗,以引用早熟品种为宜;北稻南移,营养生长缩短,提早成熟,为获高产,宜引用较迟熟品种。
种子吸水膨胀,胚根突破种皮,胚根突破谷壳,生产上称为“破胸”或“露白”;当胚根与种子等长,胚芽长达种子长度的一半时,称发芽。
作物栽培学-水稻
-
-
233.6
8.0
1870.1
29.5
53.8
237.8
8.3
1963.4
39.7
53.3
237.0
8.8
2089.2
39.9
61.2
239.8
8.1
1937.3
41.2
54.4
220.3
8.2
1801.3
41.5
58.0
201.0
8.4
1693.2
41.1
57.6
198.2
8.6
1709.9
40.6
第一节 概述
一、水稻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 二、水稻生产概况 三、我国的水稻分区 四、我国稻田的耕作制度 五、我国稻作科学的发展
一、水稻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
1.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全国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0%。我 国水稻种植面积平均占谷物播种面积的26.6%,稻谷 总产占粮食总产的43.6%,占全国商品粮的一半以上。
2. 水稻是高产作物
可通过水分管理调节土壤肥力, 提高对肥料和光、热、CO2等自然资 源的利用率,从而获得高产。
3. 稻的适应性强,种植范围广
稻的分布
Irrigated rice
Deepwater rice
Rainfed rice
Upland rice
Floating rice
4. 稻米的营养价值较高
3. 江苏水稻生产情况
作物栽培学-水稻3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3) 稻穗的分化期
根据丁颖用全国32个品种所做的研究,穗分化最 短的14d,最多的58天,早播组平均31.2天,晚 播组平均27.3天,多数品种集中在24~36天。
当穗分化期为30天时,一般第一苞分化期约2天, 一次枝梗分化期4~5天,二次枝梗原基及颖花原 基分化期5~10天,雌雄蕊形成期3~4天,花粉 母细胞形成期2~3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为 2天左右,花粉内容物充实期8~12天。
3. 叶的生长
分为芽鞘、不完全叶 及完全叶的3种形态。发 芽时最先出现的是无色薄 膜状的芽鞘,从芽鞘中长 出的第一张绿叶,只有叶 鞘,一般称为不完全叶。 自第二张绿叶起,叶片、 叶鞘清晰可见,习惯上称 它为完全叶。
叶片数—— 相对固定,是较稳定的品种特性
类型 早稻 中稻 晚稻
生育期 (d) 95~120
穗数巩固阶段 粒数巩固阶段 粒重奠定阶段
生殖生长期 粒重决定阶段
(二)水稻器官建成
1. 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
(1) 种子的构造
内颖
第二护颖 小花梗 副护颖
米粒 (糙米)
外颖
第一护颖 小穗梗
稻胚的结构
(2) 影响种子萌发能力的因素
①休眠 ②成熟度 ③贮藏条件及时间
(3) 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
以稻穗分化 作为此期开 始的标志
营养生长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分蘖数的增加和 植株的增高,包括幼苗期和分蘖期两个生育时期。 移栽水稻的营养生长阶段由秧田期(从落谷到栽插) 和分蘖期(由栽插返青至开始拔节)组成。
生殖生长阶段的显著特征是稻穗的形成和谷 粒的灌浆充实。这一阶段包括两个生育时期:长 穗期和结实期。长穗期在一般约30天左右。结实 期从出穗到稻穗成熟,一般30~50天。
解:移栽后,缓苗期约1个叶龄,即第7叶 开始分蘖;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为16-5=10,即 产生有效分蘖的时期为7叶~10叶。画叶蘖同伸 关系图。
第一章水稻种植的基础知识(DOC)
第一章水稻栽种的基础知识第一节概术第二节种植稻的发源及品种种类第三节水稻作物的生物学特色第一节概括一、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二、我国水稻生产概略三、我国的水稻分区四、我国稻作科学的发展一、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1.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
水稻是仅次于小麦的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
我国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 30%左右,而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的 40%以上,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粮食作物之首,是我国的第一大作物。
全国约有 2/3 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是我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 22% 人口的重要保障。
2、水稻是高产稳产的精粮作物水稻可在田面保持水层的条件下生长,人们能够经过浇灌、排水及水层深浅来调理土壤温热状况、养分开释速度、田间小天气等,以水克制病、虫、草害的发生。
在粮食作物中,稻米的淀粉粒最小,直径仅为 3~10 μm,粗纤维含量仅含 2.2 %,固然蛋白质含量 7%~ 10%,但稻米中蛋白质的生物价高,所以,米饭不单仔细可口,并且稻米中各样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汲取率都较高。
其余,稻米的价钱较高,稻米外面有谷壳紧包,比较不易吸湿返潮和虫蛀,便于运输和储藏,稻草、稻壳等能够综合利用,所以,栽种水稻的经济效益较高。
3、水稻生产副产品用途极广米糠含有 14%左右的蛋白质、 15%左右的脂肪和20%的磷化合物等,是牲畜的精饲料,也可提取糠油、脑磷素等。
谷壳可用来制装修板。
稻草除可作牲畜的粗饲料外,还可用于编成草苫( shān)。
4、稻谷深加工有广阔远景①大米食品:除直接做米饭当主食外,还可制作方便米饭,快餐米饭,方便粥,米粉制品,饼干糕点,婴儿食品,酿造业(酒类、醋 )。
②米糠的利用:米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分,和维生素等,是食品、医药、化工业的重要原料。
③碎米的利用:可制作米粉、米粉线、点心、饴糖、淀粉、发酵原料、纺织物加工用糊。
④胚芽利用:营养食品、 VB1 、VB6、VE 制剂以及饲料。
作物栽培学各论-水稻-参考答案
1·我国的栽培稻可以分成哪些类型?其划分依据是什么?稻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辽阔,经过长时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形成了许多类型。
我国的栽培稻种可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群,每个群又分为水稻陆稻两个型,每个型也就分为秥稻和糯稻两个变种及栽培品种。
籼稻和粳稻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演变而来的气候生态类型,其中籼稻为基本类型,粳稻为变异类型。
早稻、中稻晚稻是适应不同光照类型而产生的气候生态类型,晚稻为基本型,早稻为变异型,中稻的迟熟类型对日长的反应近似于晚稻,中稻的早熟型也就接近于早稻。
水稻和陆稻是由于稻田土壤水分不同而分化的土壤生态类型,其中水稻为基本型,陆稻为变异型,秥稻和糯稻是淀粉分子结构不同形成的变异型,其中秥稻为基本,糯稻是变异。
这里分类所谓的早稻、中稻、晚稻与双季稻生产中的早稻、晚稻不是同一概念,前者是指生育期的长短,后者是指种植季节的早晚。
3·试分析我国北方水稻发展的资源优势及限制因素。
优势:北方日照时间长,云量较少,光合产物多;北方昼夜温差大,温光水资源分布与水稻生长发育基本同步,白天高温,有利于养分的制造夜晚低温,有利于积累,特别是水稻成熟期间秋高气爽,有利于形成优质米。
北方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较少,冬季严寒,病菌害虫越冬困难,威胁水稻的病虫害较轻。
因而在同样的水肥条件下,不仅产量高于南方,而且容易生产无公害稻米、绿色稻米和有机稻米。
劣势:水资源不足,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常出现干旱缺水的局面,影响稻田面积进一步扩大。
低温冷害频繁,使水稻产量高而不稳水田多年连作,地力消耗严重待开发地方一般为荒地或低洼地,瘠薄、盐碱严重,土壤砂性较大,保水保肥能力差限制因素:6·简述水稻的“三性”。
“三性”在水稻生产中有何指导作用?水稻的三性指的是:感温性、感光性、基本营养生长性栽培上的应用:感温性强的早熟品种,迟播时温度较高,生育期会大大缩短,营养生长量不足,容易出现早穗和小穗。
作物栽培学—水稻
作物栽培学各论第一章水稻栽培学第一节概述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商品之一,我国水稻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4,而稻谷产量将近占粮食总产的1/2,约占全国商品粮的一半以上。
水稻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云南是全国稻米主产省份之一,同时也是稻作起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稻种资源,我省也是水稻亩产量创全国纪录的产地。
例如:1990年永胜县涛源乡,一季杂交中水稻“D优10号”亩产达1104.69kg,大理市新达选育的水稻良种“87~66”于1993年再创出一季水稻亩产1024.64kg的世界纪录,1994年“榆杂29”再创1108kg/亩的世界粳稻纪录。
但我省水稻的总体生产水平差,目前全省平均亩产才330余kg,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云南水稻播种面积近1400万亩,约占全省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3,但产量则近全省粮食总产的一半。
水稻的特点:1、适应性强,在水源充足的条件下,①不论酸性红壤,含盐稍高的盐碱土、排水困难的低洼沼泽地,以及其他作物不能全面适应的土壤,一般都可以栽培水稻,或以水稻为先锋作物。
②水稻的品种类型和稻作制度有多种多样,海南岛一年三季连作,长江中、下游地区可雨季连作。
③最北到黑龙江漠河地区也可种植生育期短,抗寒力强的水稻品种。
云南种植水稻最高的海拔地区是宁蒗县,海拔2676m,尼泊尔在2500m地区大量种植水稻。
2、稻米营养价值高,一般精白米除含水分12.9%外,含淀粉77.6%,蛋白质7.3%(少数高达12~15%)脂肪1.1%,粗纤维0.3%和灰分0.8%。
稻米淀粉粒特小,并含有营养价值高的赖氨酸和苏氨酸,粗纤维含量少,易消化。
各种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都高。
产稻国家或地区共112个,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亚洲占89%、92%,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美洲占6%、5%;非洲占4%、2%;欧洲与大洋洲均有1%以下。
第二节稻的起源和分类稻在植物学上属禾本科(Gramineae)稻属(Oryza),现在栽培稻是由野生稻经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演变形成的多类型植物。
栽培水稻部分he
作物栽培学第一部分水稻部分第一章概述一、水稻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一)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是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
我国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5%左右,而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0%以上,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粮食作物之首。
全国约有2/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二)水稻生产重要的原因1、水稻高产、稳产。
2、稻米的品质好,是人们喜爱的粮食之一。
3、水稻副产品综合利用广。
二、水稻的分布与生产概况(一)世界分布水稻在世界上的分布非常广泛,世界各大洲都有水稻生产,其中90%的水稻集中在亚洲,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美洲次之,占5%;非洲占4%;欧洲与大洋洲均有1%以下。
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依次是印度、中国、印尼,但是中国稻谷的总产量居世界第一。
(二)中国水稻生产概况和分布1、生产概况我国是稻谷生产大国。
水稻总产量世界第一,面积最大的省(市)依次是湖南、四川、江西。
2、分布与区划Ⅰ.华南双季稻作带(区)Ⅱ.华中单双季稻作区Ⅲ.西南高原单双季稻作区Ⅳ.华北单季稻作区Ⅴ.东北早熟单季稻作区Ⅵ.西北单季稻作区Ⅰ、Ⅱ、Ⅲ又叫南方稻区,占全国面积的93.6%;除云贵高原有少量粳稻外,主要品种为籼稻。
Ⅳ、Ⅴ、Ⅵ又叫北方稻区,占全国面积的6.4%;主要品种为粳稻。
(三)安徽水稻生产概况与区划1、生产概况安徽省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约3300-3400万亩,占粮食作物总面积36%,总产量约130亿千克,占粮食作物总产的54%。
2、生产区划:(1)江淮之间丘陵单、双稻过渡区:地貌多属缓坡岗地,干旱是主要灾害。
此外,本区土质较差,自然肥力不足。
实行冬作的小(大)麦、油菜和绿肥轮作,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本区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的治本措施。
本区以麦—稻、油—稻一年两熟为主。
(2)长江沿岸双.单季稻作区:长江两岸的圩田为主,包括宿松.望江.怀宁.潜山.桐城.枞阳.无为.当涂等23个县,水稻种植面积站全省的35%左右,单产水平较高.双季稻目前以冬闲-稻-稻和绿肥-稻-稻为主,近几年,单季稻和稻茬麦种植面积上升.温光资源充沛(3)皖南山地双、单季稻作区:有山区特点,以林茶为主。
作物栽培学水稻
(2)早、中稻和晚稻
• 早、中、晚稻的根本区别在于对光照反应的不同。 • 早、中稻对光 照反应不敏感,在全年各个季节 种植都能正常成熟,晚稻对短日照很敏感,严格要 求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通过光照阶段,抽穗结实。 • 晚稻和野生稻很相似,是由野生稻直接演变形成的 基本型,早、中稻是由晚稻在不同温光条件下分化 形成的变异型。 • 北方稻区的水稻属早稻或中稻。
•自然灾害较少,病虫害较轻。 •发展的限制因素是水源不足,低温冷害 频繁,使水稻产量高而不稳。成熟率低 是北方稻区水稻生产的一个重要限制因 子,与北方春季升温慢而秋季降温快有 关,也与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有关。就异尤为明显,是减 产的主要原因。因此,抗寒性强、灌浆 速度快和成熟率高是北方尤其是东北和 西北寒冷稻区的重要育种目标。
2、幼苗期需要的条件
• 水分 种子贮藏的安全水分为14.5%(20-25℃时),当 种子吸水达风干重的23%时即可发芽,但达25%时(饱和 吸水量)发芽整齐。种子吸水与温度关系最密切,恒温 条件下30℃需40小时,20℃需60小时,10℃需90小时各 达发芽水分。7-32℃范围内籼稻比粳稻吸水快。直播 时,田间持水量达60%-70%发芽出苗顺利。 • 温度 发芽最低温度粳稻为10℃,籼稻12℃,适温28- 32℃,最高温度40-42℃。热带某些品种最低温度达15 -17℃,而北方粳稻某些品种在7-8℃时即可发芽。出 苗及幼苗生长最低温比发芽高2℃,16℃以上可顺利出 苗。幼苗期能抵抗一定低温,第1叶前可耐-2-4℃,2 -3叶时耐-2-0℃,3叶后耐l-3℃。长期处于15℃以 下的温度,叶片易黄化,籼稻品种特别是杂交籼稻对低 温更敏感。
第二节
水稻的生物学基础
一、种子与幼苗生长
(一)种 子 水稻的种子 (稻谷)是由小穗发育而 来的,真正的种子是由 受精子房发育成的具有 繁殖力的果实(颖果)。 外面包被的部分为谷壳。 果实俗称籽粒或糙米, 由果皮、种皮、胚乳与 胚组成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作物栽培学:是为农业生产直接服务的一门重要的应用科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生活环境条件相互关系,研究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农业技术措施的科学.2.作物: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为人类所栽培的植物。
3.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0℃左右,其全生育期需要较高的积温。
4.经济产量: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主产品获得量。
5.生物产量:作物光合作用形成干物质总量。
6.经济系数: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
7.阶段发育:植物从种子发育发到成熟的生活周期内必须经过几个顺序渐进的质变阶段才能开始进行生殖生长,完成生活周期,这种阶段性质变的发育过程称为阶段发育.8.叶片功能期:从叶片定型到衰枯前。
9.光合势:持续光合的叶面积与光合时间的积。
10.小麦出苗期:麦田50%植株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幼苗长出地面2cm的时期。
11.小麦分蘖期:麦田50%植株第一分蘖伸出叶鞘1。
5—2cm的时期。
12.小麦拔节期:第一节间离地面1。
5-2cm的时期。
13.玉米拔节期:雄穗伸长,基部节间总长度为2-3cm时期。
14.玉米大喇叭口时期:雌穗进入小花分化,雄穗处在四分体期。
叶龄指数为60左右。
棒三叶甩开呈喇叭口状的时期.15.棒三叶:果穗叶及其上位叶,下位叶统称为棒三叶.16.玉米穗肥:从小喇叭口期到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并以大喇叭口期为中心施用的促进穗大粒多的肥.17.水稻三性:水稻的生育期内具有的感温性、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的统称.18.水稻感光性:光照偏短、暗期加长,水稻完成光周期的诱导快,幼穗分化提早;光照延长,暗期缩短,水稻完成光周期的诱导慢,幼穗分化延迟的特性称为水稻感光性。
19.水稻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具有在高温和短日照处理,都不能再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的特性。
20.小秧:3叶期内移栽的水稻秧苗。
21.中秧:3.0-3。
5叶龄内移栽的水稻秧苗。
22.大秧:4。
5-6。
5叶领移栽的水稻秧苗。
栽培学各论玉米、水稻马铃薯复习
第一章水稻我国水稻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4强,而稻谷产量将近占粮食总产的1/2,水稻的特点:1.适应性强 2.营养价值高3.稻谷加工后的副产品用途很广4.稻米价格高亚洲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90%以上,美洲约占5%,非洲约占3%,欧洲与大洋洲各占1%。
中国种植面积世界第二,产量世界第一。
印度种植面积世界第一,产量世界第二,泰国和越南是主要大米出口国。
世界水稻五大产区:亚洲区、美洲区、非洲区、欧洲区、大洋洲区。
在世界十大水稻生产国中,除巴西为南美洲国家外,其余九国均属于亚洲我国水稻收获面积为 2.94×107hm2,稻谷总产量为1.84×108t ,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野生稻的分类: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其中普通野生稻分布较广。
普通野生稻与普通栽培稻杂交后代结实率较高,说明其亲缘关系较近。
所以,一般认为普通栽培稻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
非洲栽培稻与普通栽培稻的区别:其穗小粒少,无二次枝梗;叶舌较短,且叶舌的尖端钝圆;秤毛、叶茸毛少或无。
栽培稻起源于野生稻。
非洲栽培稻起源于长雄蕊野生稻,普通栽培稻则起源于普通野生稻。
主要水稻起源学说有印度起源说、喜马拉雅山东南麓起源说和中国起源说中国栽培稻种的分级籼亚种和粳亚种的区别品种粘性胀性谷粒颖毛叶色叶片耐热性耐湿性耐光性落粒性抗稻瘟性籼亚稻弱大狭长短稀淡弯长强强强易强粳亚稻强弱短圆长密浓平直弱弱弱难弱早稻对光照钝感以至无感。
而晚稻,要求在短日条件下完成光周期诱导。
粘稻和糯稻在形态特征和生理上没有明显差异,它们的主要区别是胚乳淀粉性质的不同。
直链淀粉越高,饭的胀性越大,粘性越差。
粘米和糯米的米色区别:粘米透明、糯米平时为半透明,干燥后则呈乳白色,这是由于胚乳细胞中产生的微小气泡在细胞壁表面形成光散射所引起。
粘米淀粉吸碘性大,致呈兰紫色,糯米淀粉吸碘性小而呈棕红色。
糯米的糊化温度低而时间短,胶稠度属软;粘米则较高、较长,胶稠度属硬。
作物栽培学考试复习摘要 水稻
作物栽培学各论之稻华南双季稻作区、华中单双季稻作区、西南高原单双季稻作区、华北单季稻作区、东北早熟单季稻作区、西北单季稻作区.普通栽培稻(类型籼亚种粳亚种)、非洲栽培稻水稻的“三性”1、感光性:水稻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其发育速度的特性。
2、感温性:水稻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其发育速度的特性。
3、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有一段在高温和短日照条件下都不能再缩短的营养生长期,为基本营养生长期。
应用< 1. 在栽培方面的应用水稻品种的发育特性是确定种植制度、品种搭配、栽培措施的重要依据。
如播种过迟,出穗期延迟,影响齐穗;如过早,不能明显提早抽穗,营养生长期过长,消耗地力,增加管理成本。
2.在引种方面的应用1>高纬度引向低纬度稻区种植,生育期缩短,全生育期所需积温较少,对高温敏感,引到低纬度种植,应适当早播,秧龄不宜太大,以增加营养生长期,才能高产.2>低纬度引向高纬度,生育期延长,早稻引种容易成功,晚稻可能不能正常抽穗成熟,应选择较早熟的品种.3>纬度相同海拔不同的稻区引种,海拔低向海拔高引种,生育期延长,早熟品种引种较易成功;反之,从高海拔向低海拔引种,生育期缩短,迟熟品种引种易获得稳产高产。
4>相同纬度、海拔稻区之间引种,成功率相对较高。
3. 在育种方面的应用发育特性本身就是很重要的育种目标。
应用发育特性的理论,可解决熟期悬殊很大的品种间杂交花期不遇的问题。
育种工作中,常应用水稻发育理论,给育种材料提供短日高温条件,使世代周期缩短,提高育种工作效率。
影响种子萌发能力的因素a. 休眠,品种间差异很大b. 成熟度:随着成熟度的提高多发芽率也提高c. 贮藏条件及时间:籼稻种谷含水率低于13%、粳稻种谷低于14%,在低温、低湿下种谷可保存的时间更长。
稻种萌发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a. 水分:适宜吸水量为风干重25%~30%;b. 温度:发芽的最低10℃(粳)~12℃(籼),最适28~32℃,最高40℃。
水稻栽培复习重点
(水稻栽培)一、名词解释1、安全齐穗期:生产中常将秋季连续2天或3天低于20-23℃的始日定为安全齐花期,向前推5天为安全齐穗期。
2、拔节长穗期: 长穗期从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需要30d左右,生产上也常称拔节长穗期。
3、保花肥:防止颖花退化的肥料称为保花肥,一般雌雄形成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施肥。
4、促花肥:在第一苞分化至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时追肥,有促进颖花数增多的效果,称“促花肥”。
5、返青分蘖期:是指移栽到幼穗分化以前的时期。
6、感光性: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7、感温性:品种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8、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不受短日、高温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性)。
9、经济产量:指单位面积经济产品器官(稻谷或糙米)的收获量。
10、经济系数:经济产量在生物产量中的比重,称为经济系数。
11、生物产量:指生育期间生产、积累的有机物质总量,一般指地上部植株所有干物质的收获量。
12、水稻直播栽培:是指直接将稻种播于本田而省去育秧和移栽环节的种植方式。
13、无效分蘖: 一部分出生较迟或生长量小的小分蘖,生长逐渐停滞至枯死,称无效分蘖。
14、秧龄:一般指水稻从播种到拔秧的秧田日数或叶龄。
15、叶龄模式: 以叶龄为基准,对水稻生育进程进行综合分析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包括水稻品种不同生育类型的叶龄模式、高产群体叶龄模式和栽培技术叶龄模式。
16、叶龄余数: 水稻单茎未长出的叶数。
17、叶面积指数:单位土地面积所有的绿色叶片总面积,是一个比值。
18、营养生长期: 指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包括种子发芽和根、茎、叶、蘖的增长,并为过渡到生殖生长期积累必要的养分,分幼苗期和分蘖期。
19、有效分蘖: 分蘖在拔节后向两极分化,一部分出生较早的分蘖继续生长,能抽穗结实,称有效分蘖。
20、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在该叶龄前发生的分蘖一般成为有效分蘖,在该叶龄期后发生的分蘖为无效分蘖,这个有效分蘖与无效分蘖的转换叶龄期称为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一般为N-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栽培学各论Z稻
华南双季稻作区、华屮单双季稻作区、西南高原单双季稻作区、华北单季稻作区、东北早熟单季稻作区、西北单季稻作区.普通栽培稻(类型釉亚种粳亚种)、非洲栽培稻水稻的“三性” 1、感光性:水稻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英发育速度的特性。
2、感温性:水稻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其发育速度的特性。
3、基木营养生长性:水稻有一段在高温和短F1照条件下都不能再缩短的营养生长期,为基本营养生长期。
应用〈1.在栽培方面的应用水稻品种的发育特性是确定种植制度、甜种搭配、栽培措施的重要依据。
如播种过迟,出穗期延迟,影响齐穗;如过早,不能明显提早抽穗,营养生长期过长,消耗地力,增加管理成本。
2.在引种方而的应用1〉高纬度引向低纬度稻区种植, 生育期缩短,全生育期所需积温较少,对高温敏感,引到低纬度种植,应适当早播,秧龄不宜太大,以增加营养生长期,才能高产・2>低纬度引向高纬度,生育期延长,早稻引种容易成功,晚稻可能不能正常抽穗成熟,应选择较早熟的詁种・3>纬度相同海拔不同的稻区引种,海拔低向海拔高引种,生育期延长,早熟品种引种较易成功;反之,从高海拔向低海拔引种,生育期缩短,迟熟品种引种易获得稳产高产。
4>相同纬度、海拔稻区Z间引种,成功率相对较高。
3.在育种方面的应用发育特性木身就是很重耍的育种目标。
应用发育特性的理论,可解决熟期悬殊很犬的品种间杂交花期不遇的问题。
育种工作中,常应用水稻发育理论,给育种材料提供短日高温条件,使世代周期缩短,提高育种工作效率。
影响种子萌发能力
的因素乩休眠,品种间差异很大b.成熟度:随着成熟度的提高多发芽率也提高c.贮藏条件及时间:釉稻种谷含水率低于13%、粳稻种谷低于14%,在低温、低湿下种谷可保存的时间更长。
稻种萌发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乩水分:适宜吸水量为风干重25%飞0%; b.温度:发芽的最低10°C (粳)~12°C (釉),最适28〜32°C,最高40°C。
c.氧气有氧呼吸,胚乳贮藏物质转化速度快,利用效率高,有利于幼根、幼叶及生长点进行细胞分裂增殖而促其生长; 在无氧(淹水)时,无氧呼吸,产生的中间产物和能量都很少,除胚芽鞘依靠原冇的细胞的伸长而能生长外,其他的器官均缺乏养料不能细胞分裂而停止生长。
d.营养:一般三叶前消耗胚乳营养,三叶后依靠光合。
e.十-壤PH:—般在4. 5-5. 5较适宜。
根系,拔节、穗分化初期前后增加最为迅速,到抽穗期达最大值叶分为芽鞘、不完全叶及完全叶
分菓:由稻茎基部的节(分藥节)上的腋芽(分藥芽)在适宜的条件下长成的。
一般栽培条件下,地上部4—5个伸长节与茎秆基部2个节(芽梢节、不完全叶节)不发生分藥,* 接近地表、紧缩在一起的几个屮间节位发生分菓。
有效分葉临界叶龄期:N (品种总叶数)-D (伸长节间数)
例:一个品种总叶数为15,伸长节间数为5,移栽吋为平均6叶无分篥,计算理论上稻株大皿有效分葉期。
(提示:缓苗期约1个叶龄)解:移栽后,缓苗期约1个叶龄,即
第7叶开始分鶴有效分葉临界叶龄期为16-5=10,即产生有效分菓的时期为7叶〜10叶。
拔节:生物学上,基部第1仲长节间仲长lcmo HI间50%的植株主茎拔节称为拔节期。
拔节期:倒(n-2)叶抽出期,n为品种的伸长节间数。
例如:主茎为15叶,5个伸长节间的水稻品种,冇效分篥临界叶龄期为叶,拔节期为叶,减数分篥期为叶。
水稻的需水1•生理需水一叶面蒸腾用于正常生理活动及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所需水分2. 生态需水一株间蒸发、稻III渗透,生态需水(水层的作用)①水层下土壤为还原态,冇机氮变为氨态氮,有利于吸收。
②水层调节稻田小气候,例如温度、湿度等。
③通过水层深浅和晒田,可以促控水稻生长。
④水层可抑制杂草发生
育秧方式①湿润育秧②薄膜保温育秧③旱育秧
壮秧标准:1•形态标准:叶片宽大挺健,叶色青绿无病虫,黄叶少;根系发达,短口根多, 无黑根,腐根现彖;苗基部粗扁,冇分菓;秧苗生长整齐不徒长。
2.生理标准:光合能力强、干物重大,碳水化合物和氮化合物都高,且碳氮比适宜,大苗(7-8叶)为14,中苗(5-6 叶)为10。
3•碳氮比过小,发根力强,但植伤率高(幼龄苗);碳氮比过高,植伤率低,但发根力弱(老龄苗)。
播种期,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12 °C,我省4刀底或者5刀初播种水稻整个生育期可分为基本营养生长期、可变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
水稻一生吸氮强度递减,拔节到抽穗,移栽到有效分藥临界叶龄期,抽穗后期。
需水量:水稻生长期间,叶面蒸腾、株间蒸发的水量和地下渗漏水量合称稻田需水量,前二者又叫稻皿腾发量。
薄膜优点:保温保湿、早播早栽。
旱育秧优点秧苗索质好早播、早熟
高产
孕穗期是水稻需水临界期,英它对水较敏感的时期冇抽穗开花期,返青及分菓期,乳熟期影响分篥的因索1、栽培深度和密度:浅栽有利于分篥,3-3. 5cm宜;适当稀植,降低穴苗数利分葉。
2、营养:在N、P、K三要素中,N索对分菓影响最大。
提高叶片内N素水平是促进前期分葉的关键,有效分葉期内,要求叶片内含N量高于3.5%;控制苗体内N素水平
也是控制无效分菓的关键。
3、温度:最低气温15—16°C,水温16—17°C,日均气温〉20°C。
最适气温30—32°C,水温32—34°C。
最高气温38—40°C,水温40—42°C o 4、光照:秧田叶面积系数达3. 5吋,大田叶面积数系达4.0时,光照条件恶化,分篥终止。
5、水分:分篥期缺水受旱或灌水过深,降低分篥节周围的温度,抑制分篥。
影响穗分化的因素1、温度,最适为30°C左右。
2、水分,减数分裂期对水分最敏感,受旱后颖花大量退化,减产严重。
3、光照4、土壤营养
有效穗数(抽穗期)、穗粒数(穗分化期)、结实率与千粒重(灌浆期)
结实期〈生育特点:营养生长结束,并开始衰退,开花受精籽粒充实,决定粒数粒重。
主攻口标:促使粒大粒饱,防止空瘪。
调控措施:1、活水养稻2、酌施绿肥3、适吋收获t穗期〈生育特点:叶面积迅速扩大,节间伸长,穗分化,营养生长于生殖生长并进,决定穗粒数。
主攻目标:培育壮秆大穗,防止颖花退花。
调控措施:1、施穗肥,小穗品种,重施促花肥,酌施保花肥,大穗品种,主要施保花肥,中穗品种,施促保花2、灌好孕穗保胎水3、防治病虫害4、使用生长调节剂
1.营养生长期(1)幼苗期:从稻种萌动开始至3叶期;
(2)返青期:秧苗移栽后根系损伤,地上部生t停滞和萌发新根,约需6d左右才恢复正常生长,这段时间称返青期;(3)分菓期:从4叶长出开始萌发分藥直至拔节时,分藥数达到高峰。
2.生殖生长期(1)长穗期:从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需要30d左右,生产上也常称拔节长穗期。
(2)结实期:从出穗开花到谷粒成熟,又可分为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
搁出:晾出一排干出面水,出土出现蚂蚁粪。
搁山的作用:a.控制无效分藥b・调整株型,改善山间通风透光条件c・促根系发展,捉高根系活力d.增加土壤通气,排除有毒物质时间:分葉末一幼穗分化初期。
原则:够苗晒田;到吋不等。
有删改,仅作参考。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