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物构图教案

合集下载

素描静物教程构图教案

素描静物教程构图教案

素描静物教程构图教案教案标题:素描静物教程构图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素描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掌握素描静物构图的基本要素和技法。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学素描工具:铅笔、橡皮擦、素描纸、修正液等。

2. 多样的静物实物:例如水果、花朵、瓶子、书籍等。

3. 投影仪或幻灯片,用于展示素描构图的示范和范例。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素描静物构图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如绘画、设计等。

2. 展示一些优秀的素描静物构图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讲解素描构图的基本原则:1. 介绍构图的定义和作用,即通过合理的物体布局和视角选择来创造出平衡、和谐和吸引人的画面。

2. 解释构图的基本要素,包括主题、布局、对比、重点、视角等。

3. 说明每个要素的作用和实现方法,例如使用对角线、黄金分割等构图原则。

示范和实践:1. 使用投影仪或幻灯片展示一些素描构图的范例,并解读其构图要素和技巧。

2. 选择一个简单的静物实物进行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其形状、线条和阴影等特点。

3. 指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特点,进行素描构图的实践练习。

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构图方法和风格。

个性发展和创造性实践:1.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挥个性和创造力,尝试不同的构图风格和表现手法。

2. 提供个别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提高技巧。

3. 鼓励学生相互展示和评价作品,促进交流和学习。

总结和评价:1. 总结素描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强调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和提高。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练习素描构图,培养艺术的兴趣和能力。

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艺术家或老师进行讲座或示范,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和知识。

2. 组织素描构图比赛或展览,激发学生的竞争和创作热情。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素描静物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通过实践练习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素描教案(组合静物构图)

素描教案(组合静物构图)

文化课、德育课、专业基础课教案
第课时教案序号
以上各点除“考虑动势’外,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静物是处于静止状态的,但由于视觉心理的作用,在某种情况下,静物也会产生某种动势,给人某种动的感觉,包括动势的方向感,力量感等,从而影响构图的形式美。





总结1、举例解释构图概念
2、针对每个学生画面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帮助解决
3、通过不断的表扬,帮助学生建立画画的信心
作业8K作业一幅
板书设计
观察分析
作画步骤构图起形(打轮廓)
画大色调
深入调整
教学
后记
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需要更加细致的讲。

素描静物课程教案之基本构图

素描静物课程教案之基本构图

素描静物课程教案之基本构图素描静物课程教案第一章节研究画面构图教学目的:对构图进行研究是学习绘画的基本要求之一~传统的素描写生构图形式大都采用四平八稳的格局~部分作业千篇一律~毫无生气~所以通过对不同构图的研究及探索~改变学生在写生中所存在的固有的构图模式。

用一种新的眼界去观察~寻找到一种能够真正表达自己感受的形式。

教学要求:完成一幅带实验性构图的写生作业。

教学重点难点:本章作业主要研究画面构成组织~古代画论《谢赫六法》中~重点提到“经营位置”~所以一幅优秀的作品的成功与否~构图在其中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课堂练习中~通过对画面构成的研究与理解~在观念上有新的提高和认识。

因为固有的观念和习惯~许多学生也许不太习惯新的构图思维~通过启发和观摩大师的作品~使其尽快进入状态。

主要讲授内容:结合图片讲解和分析画面构成中各种元素的经营位置。

第一部分:举例说明的图片资料1. 中国古代传统绘画中构图范例:范宽山水永乐宫壁画石涛册页敦煌壁画2.中国传统建筑中典型的构成范例:五台山寺庙故宫博物院北京四合院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皖南建筑3. 自然景观中的构成形式范例:敦煌桂林阳朔上海的老房子天津的老房子4. 西方古典及现代绘画中的构图范例: 门采尔素描西方古典宗教绘画毕加索作品马提斯作品塞尚作品凡高作品劳生柏作品威尼斯双年展的部分优秀作品通过以上作品中构图的相互比较与分析~使学生对构图有新的理解与认识。

第二部分:在写生过程中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情况单独进行辅导教学方式:对大师的作品及自然景观的图片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得到启发进行自己绘画作品的构图练习~然后发表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同教师讨论。

用看画册及幻灯的形式。

在写生实践环节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情况单独进行辅导。

作业:“有四个陶罐的静物”~,16课时,思考并完成一张富有构图创意的写生作品~要求有自己的理解~画面构图完整~富有新意~有情感。

思考题:本章同你以往的写生作品~有何差异~从中有何启发~对画面构成形式美有什么新的理解和认识。

美术绘画静物构图教案设计

美术绘画静物构图教案设计

美术绘画静物构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了解静物构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掌握静物构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4.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静物构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基本方法和技巧。

难点,如何运用构图原则进行实际创作。

三、教学内容。

1.静物构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1)静物,指的是静止不动的物体或物品,可以是水果、花卉、器皿等。

(2)构图,指的是在画面中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各种元素,使画面达到一定的美学效果。

(3)构图原则,包括对称、平衡、比例、节奏、重复等。

2.静物构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选择合适的静物,要选择具有美感和表现力的静物进行构图。

(2)布置静物,要注意静物的摆放位置、角度和光线等因素。

(3)构图的构思和设计,要根据静物的形状、色彩和纹理等特点进行构图的构思和设计。

(4)构图的绘制,要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手段进行构图的绘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静物构图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对静物构图的兴趣。

2.讲解静物构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通过教师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静物构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包括对称、平衡、比例、节奏、重复等。

3.讲解静物构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通过教师讲解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选择静物、布置静物、构图的构思和设计以及构图的绘制等基本方法和技巧。

4.实践操作。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静物进行构图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构图原则进行创作。

5.展示作品。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让学生从他人作品中获得启发和提高。

6.总结反思。

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讨论,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和改进。

五、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静物构图的经典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实物教学,通过实物静物的布置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静物构图的过程。

素描的静物构图教案

素描的静物构图教案

素描的静物构图教案教案标题:素描的静物构图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素描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 学习静物构图的基本要素和技巧;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素描工具:铅笔、橡皮擦、素描纸等;2. 静物道具:如水果、花朵、瓶子等;3. 投影仪或幻灯片(可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素描的概念,简要介绍素描的作用和应用领域;2. 展示一些优秀的素描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介绍素描的基本原理和技法,如线条、明暗、透视等;2. 解释静物构图的基本要素,包括主题选择、布局、比例等;3. 讲解不同构图方式的特点,如正面构图、侧面构图、俯视构图等。

三、示范演示(15分钟)1. 选择一个简单的静物道具进行示范;2. 指导学生观察静物的形状、质感和光影变化;3. 演示如何运用线条和明暗表现出静物的形态和立体感。

四、实践练习(30分钟)1.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静物道具,并摆放在桌上;2. 学生运用所学的构图要素和技巧,进行素描练习;3. 教师巡视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建议。

五、作品分享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2. 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3. 教师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指出作品的优点和可改进之处。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素描技巧;3. 提供一些拓展阅读和练习的资源。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示范和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素描的过程;2. 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创新,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教学效果。

素描静物的构图》教案

素描静物的构图》教案

素描静物的构图》教案.doc一、教学目的本课旨在向高中美术学生介绍素描静物的构图形式,使学生了解影响构图的因素,掌握构图的原则。

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创造的思维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三角形构图,教学难点是构图的原则及影响构图的因素。

三、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包括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方法本课采用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和集体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屏幕上五个圆形物体组成的画面,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为今天的课程引入主题。

讲授新课:一、构图的定义教师向学生介绍构图的定义,即在一定的空间中,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

补充:今天我们主要研究静物的构图,配置静物时要注意物与物之间的联系。

在绘画中构图的形式多样,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构图形式。

二、构图形式教师向学生介绍五种构图形式,即水平式、垂直式、S形、圆形和三角形。

特别是对于三角形构图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正三角、斜三角和倒三角等,强调其安定、均衡且灵活的特点。

三、影响构图的因素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影响构图的因素,并引导学生回答。

同时,教师强调构图是画面的二维平面布局和分割,包括物体的位置、形状、大小、颜色等都属于构图的范畴。

特别是对于大小、形状和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进行详细介绍,强调大小对比、疏密有致、主次分明、形状丰富等原则。

六、教学总结本课通过介绍素描静物的构图形式,让学生了解影响构图的因素,掌握构图的原则。

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创造的思维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学生应该注重构图的实践操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构图能力。

《静物摄影中的构图》教案 教师资格面试高中美术

《静物摄影中的构图》教案 教师资格面试高中美术

《静物摄影中的构图》教案_教师资格面试高中美术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静物摄影中的构图方式,初步掌握摄影技巧,能够充分利用对比、重复、协调、色调等方式表现出生动诙谐的画面效果。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和实践练习,学会拍摄静物的构图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发散思维,养成发现美、感受美、传递美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摄影静物构图的方法。

2.难点:利用不同种类的构图方式进行拍摄。

三、教学思路活动一:激趣导入出示静物摄影作品,引导学生带着以下问题思考:1.作品内容是以什么形式呈现的?又是从哪个角度进行观察的呢?(摄影;从俯视的角度观察)2.在摄影中这样的构图有什么作用?(中心更明确、主体更突出)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摄影家在作品中,通过调整构图的角度就能够改变画面效果,如今的摄影已经成为大家最常用的艺术形式,在摄影中还有哪些构图方式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静物摄影中的构图》。

活动二:描述分析1.摄影中构图方式教师出示摄影作品《水果静物》《辣椒》《瓶子》《橄榄油罐》等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提出问题:(1)这些作品描绘了哪些内容?都有什么特点?(水果、辣椒、各种瓶子、罐子;都是摄影作品)(2)摄影作品和绘画作品相比有什么不同?(摄影作品中物体没有主观处理、更加真实、光影变幻更加自然)(3)这些作品采用了哪些构图方法呢?(对比、重复、三角形构图、色调等)(4)这些构图手法在摄影中起到什么作用呢?(对比能够增强影像质感,重复能使影像富有秩序感,三角形构图能够稳定画面使画面更协调,不同的光源也能使画面有层次)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摄影作品采用了绘画中的对比、重复、三角形等构图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影像质感,使影像富有秩序感,还能使画面更加协调。

2.摄影中构图原则教师出示多幅摄影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在拍摄时还需要注意些什么?(构图饱满,物体不能太多,不能太随意)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在进行拍摄时,注意不要将画面中的物体安排得太满,一般选择有特征的物体两三件即可。

高教版《素描》教案静物的构图[001]

高教版《素描》教案静物的构图[001]

高教版《素描》教案静物的构图[001]教学目标:1.了解静物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构图方法。

2.理解静物的形状、线条、空间、比例等基本问题,并通过演练练习,提高画面观察能力。

3.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深浅值、明暗关系、光影效果等绘画技巧,提高素描技能。

教学重点:1. 了解静物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构图方法。

2. 掌握深浅值、明暗关系、光影效果等绘画技巧,提高素描技能。

教学难点:1. 理解静物的形状、线条、空间、比例等基本问题。

2. 通过演练练习,提高画面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学生画出一个静物,大家来围观,评论这个静物构图是否合理。

在围观后,进行简单介绍,引入今天的静物的构图。

二、新课内容展示1. 静物构图的基本原则静物构图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性、对称性、稳定性、规律性和对比性。

整体性要求构图有一个整体的表现,要有整体感;对称性是指构图的两边或多边在对称位置上的感觉;稳定性是指构图的平衡结构,缺乏斜向的线条;规律性是指构图中线条方向、大小、形状等按照规律变化;对比性是指构图中物体大小、形状、明暗等产生的对比效果。

2. 静物构图的方法静物构图要注意以下几点:(1) 构图的线条要清晰,不宜随意描绘。

描摹静物,分析绘画前的整体感性印象,努力获取静物的韵味。

(2) 构图首先要控制静物的大小,按照实际情况选取适宜的尺寸比例。

(3) 构图应注意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避免静物之间的重叠、堆叠或交叉插画之类的问题。

(4) 构图还涉及静物所处空间的表现,即深度感。

静物的形体、明暗和光影效果也是构图的重要方面。

三、练习活动1. 画一个静物让学生动手尝试,初步掌握静物的构图和整体感性印象。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绘画情况,检测出具体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2. 画中铅笔黑白渐变练习渐变的效果,提高深浅值的把握能力。

3. 绘制光影效果练习对光影的把握,凸现静物的立体感。

四、总结最后,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回答一些关键问题,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成果。

静物的配置与构图教案.doc

静物的配置与构图教案.doc

静物的配置与构图教案静物配置,是指赋予静物以一定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情趣所进行的静物搭配与布置。

构图,则是指画面的结构。

将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和审美情趣的静物配置,通过构图能动地表现于画面,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其意义远远超出一般的技能训练。

一、静物配置的原则: 静物的配置,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的因素。

在充分适应学习的渐进性要求的前提下,一要讲究构图立意;二要讲究形式美感。

具体地讲,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渐进性原则静物的配置要遵循由易而难、由简而繁、循序渐进的原则。

要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

2、情感性原则就是说静物配置要适应人们的学习习惯和心理要求。

概括而言,即一要合理;二要合理。

3、审美性原则静物的配置要讲究形式美感,要善于发现静物自身的美感特征,依据变化统一的原理进行配置。

形体静物的门类丰富,形体多样,要求有主次,以主求统一,以次求变化,同时注意大小、高低、长短的配置。

色调素描是通过明度的变化来组织色调、塑造形体的。

在静物配置中,要注意准确把握静物固有色的明度基调,所选择的物体要有黑、白、灰的对比。

质地静物的质地多样,如陶罐的粗糙、瓷器的光洁、丝绸的柔软、毛呢的厚重在静物的配置中,通过恰如其分的质地对比,在比较中呈现不同的质感的视觉特征,有利于增添画面的美感,也有利于素描造型的技能训练。

布局如果说静物的形体、色质地等是趋于客观性的因素,布局则是体现能动性的因素。

前者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能否体现静物配置的渐进性、情感性审美性,主要取决于布局。

光与衬布以灯光作为光源,能在同一而稳定的光线下,使静物的体积关系和质感特征得到鲜明的体现,写生中也易于比较和把握。

衬布的色调一般应避免黑白两极的颜色,应多选用明度介于两者之间的颜色,使静物在其衬托下呈现不同的虚实变化。

衬布的布纹应避免杂乱,布纹的方向、疏密应依据静物配置的聚散、均衡关系而定,求其和谐自然。

构图的基本原理构图的基本原理是“变化与统一” 对称与均衡(1)同量式均衡 (2)异量式均衡 (3)意向式均衡对比与调和对比是变化的一种形式,指形、质、量等各种因素的差异。

静物的构图教案

静物的构图教案

《静物的构图》课题实验课教案依兰县职业高级中学初艳雨一、教材分析1、教材简析静物的构图,是选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工艺美术专业《素描》第三章《静物写生》的部分内容。

这一章包括静物的配置与构图、写生方法与步骤、写生要点共三部分,我从中选取静物配置与构图这一节加以扩展,成为本节课的内容本节的学习重点是将静物的构图进行初步研究,并通过静物的写生训练,使学生在了解整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静物的构图、结构有所接触,掌握分析、比较的观察和描绘方法,形成较为完善,成熟的静物画。

本节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既加强了课堂的交互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

2、教学目标: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多媒体欣赏及互动,学生自己动手摆放静物练习,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对静物构图法则的深入理解,从而更好地运用到平时的绘画练习中。

根据高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掌握构图的基础知识(2)能力目标:A.提高学生的构图感知能力B.培养学生对构图的实际运用能力(3)发展目标:A.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B.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C.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发展的能力(4)情感目标: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构图的基本法则2、常见构图弊病的改正教学难点:构图基本法则在实际中的运用二、教法学法分析: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

本节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静物素描构图教案

静物素描构图教案

静物素描构图教案教案标题:静物素描构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静物素描构图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学习使用线条、明暗和空间组织等技巧来表现静物的形态和结构。

3. 培养观察和绘画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静物素描构图的范例图片或实物。

2. 素描纸、铅笔、橡皮擦等绘画工具。

3. 投影仪或白板,以展示范例和示范画。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范例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一些具有明显形态和结构特点的静物。

2.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静物,并讨论它们的形状、线条和明暗等特征。

探究(15分钟):1. 解释静物素描构图的概念:通过线条、明暗和空间组织等手法,将静物的形态和结构表现出来。

2. 分析范例图片或实物,指导学生观察其中的线条和明暗,并讨论它们在表现形态和结构方面的作用。

3. 示范如何用简单的线条和明暗来描绘一个静物的形态和结构。

实践(30分钟):1. 学生选择一个静物作为绘画对象,并观察其形态和结构特征。

2. 学生使用铅笔在素描纸上进行初步的构图练习,注意线条的准确性和明暗的对比。

3. 学生根据构图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更加详细和准确的素描构图绘画。

分享与反馈(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素描构图作品,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构图思路和技巧。

2. 教师和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

3.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强调静物素描构图的重要性和技巧。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静物进行构图练习,挑战更复杂的形态和结构。

2. 学生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法来表现静物的形态和结构。

评估方式:1. 学生的素描构图作品评估,包括线条的准确性、明暗的对比和整体的构图效果。

2. 学生对于静物素描构图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评估,包括对于线条、明暗和空间组织等要素的运用。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注意观察和细节描绘,提醒他们不要过于追求完美,而是注重捕捉静物的整体特征。

美术教案静物结构素描教学设计

美术教案静物结构素描教学设计

美术教案静物结构素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静物结构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静物结构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3. 提高学生运用线条、明暗、质感等元素表现静物结构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静物结构素描的基本概念2. 静物结构的观察方法3. 线条、明暗、质感在静物结构素描中的应用4. 典型静物结构素描案例分析5. 学生实践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静物结构素描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明暗、质感等元素表现静物结构。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静物结构素描相关理论知识、案例图片等。

2. 学生准备:素描纸、铅笔、橡皮、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静物结构素描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静物结构在素描中的表现。

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静物结构素描的基本概念、观察方法和技巧。

3. 案例分析:教师分析典型静物结构素描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线条、明暗、质感在静物结构素描中的应用。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静物图片进行结构素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静物结构素描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评价学生对静物结构观察方法的运用。

3. 评价学生在实践中的线条、明暗、质感运用能力。

4. 结合学生作品和课堂表现,给予综合评价。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3.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4.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课后作业1. 选取一个生活中的静物进行观察,尝试用所学技巧进行结构素描。

2. 收集不同类型的静物结构素描作品,分析其线条、明暗、质感的表现。

九、课程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静物结构素描展览,提升审美能力。

2. 邀请专业画家进行讲座,分享静物结构素描的经验和技巧。

初中静物构图素描教案

初中静物构图素描教案

初中静物构图素描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静物构图的基本原则,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构图能力。

2. 培养学生对静物素描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

3.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静物的形态、结构、质感等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教学内容:1. 静物构图的基本原则2. 静物素描的技巧和方法3. 静物素描的练习和创作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静物素描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静物构图的认识和感受。

二、基本原则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静物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称、平衡、对比、层次感等。

2. 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并掌握基本原则。

三、技巧和方法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静物素描的技巧和方法,如:线条、阴影、质感等。

2. 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并掌握技巧和方法。

四、练习和创作(15分钟)1. 学生自由选择一个静物进行构图素描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五、展示和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问题和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静物构图的基本原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学生对静物素描的技巧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创作的静物素描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表现力。

教学资源:1. 优秀的静物素描作品。

2. 静物道具。

3. 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画纸等)。

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

3.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示范和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初中美术教案静物

初中美术教案静物

初中美术教案静物年级:八年级教材:《初中美术》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静物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绘画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静物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内容:1. 静物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静物绘画的表现手法和注意事项。

3. 静物绘画的创作实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静物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静物绘画的认知和感受。

二、基本技巧和方法(15分钟)1. 教师讲解静物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基本技巧。

三、表现手法和注意事项(20分钟)1. 教师讲解静物绘画的表现手法,如光影、质感、空间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表现手法。

3.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静物绘画的注意事项,如透视、比例、细节等。

第二课时:一、创作实践(30分钟)1. 学生自由选择一个静物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化的帮助和建议。

二、作品展示和评价(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点和改进之处。

三、总结和拓展(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

2. 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作品的质量。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对静物绘画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了解了静物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绘画能力。

在创作实践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并能够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别化需求,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和建议,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静物素描教案(带图)

静物素描教案(带图)

静物素描教案(带图)第一章:静物素描基础知识1.1 静物素描概述解释静物素描的定义和意义强调静物素描在绘画艺术中的重要性1.2 静物素描准备介绍所需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如画纸、画笔、素描铅笔、橡皮等演示正确的绘画姿势和握笔方法1.3 观察和构图教授如何观察静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节意识讲解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比、平衡、节奏等第二章:静物线条和形状2.1 线条的运用介绍不同类型的线条,如直线、曲线、细线、粗线等教授如何运用线条表现静物的质感和空间感2.2 形状的绘制讲解如何绘制基本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指导学生通过形状来概括和表达静物的外形特征第三章:静物明暗和阴影3.1 明暗的感知教授如何感知静物的明暗关系,区分亮面、灰面和暗面强调明暗对比对于表现静物立体感的重要性3.2 阴影的绘制讲解阴影的绘制技巧,如如何表现阴影的深浅、方向和过渡指导学生运用明暗和阴影来增强静物的立体感和动态感第四章:静物细节和纹理4.1 细节的表现教授如何描绘静物的细节,如边缘、高光、纹理等强调细节处理对于提升素描作品质量的重要性4.2 纹理的绘制讲解如何表现静物的纹理特征,如布料、玻璃、金属等指导学生运用线条和阴影来表现不同纹理的质感和立体感第五章:静物创作与实践5.1 创作构思与草图教授如何进行创作构思,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指导学生绘制静物草图,确定构图和比例关系5.2 素描实践与指导提供静物素描实践案例,分析作品中的亮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第六章:静物素描技巧提升6.1 透视原理讲解静物素描中的基本透视原理,包括一点透视、二点透视和三点透视指导学生如何运用透视原理绘制出具有深度的静物素描作品6.2 色彩运用介绍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教授如何运用色彩来增强静物素描作品的视觉效果第七章:不同材质的静物素描7.1 透明材质讲解如何表现透明材质,如玻璃、水晶等指导学生通过光线和阴影来体现透明材质的质感7.2 不透明材质教授如何表现不透明材质,如金属、塑料等指导学生运用线条和明暗来表现不透明材质的质感第八章:静物组合与构图8.1 静物组合讲解如何进行静物组合,创造有趣的画面指导学生通过合理的静物组合来增强作品的视觉吸引力8.2 构图优化教授如何优化静物素描作品的构图指导学生运用黄金分割、对称构图等技巧来提升作品的美感第九章:静物素描作品欣赏与分析9.1 作品欣赏展示国内外优秀的静物素描作品,让学生感受艺术魅力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作品的优点和特色9.2 学生作品点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优秀作品,提出改进意见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第十章:静物素描创作与展示10.1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指导学生完成静物素描创作,并进行作品展示10.2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强调静物素描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确定下一步的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静物素描基础知识补充和说明:静物素描是一种通过绘画来表达对静物对象的认识和感受的艺术形式。

静物素描构图教案资料

静物素描构图教案资料

(二)均衡
对称式均衡(左右两侧大小、数量相同,对应状 分布,各个对应物与中央距离相等)
2.非对称式均衡(感觉上的均衡)
(三).节奏
1.深浅 2.长短 3.疏密

疏 密
LOGO
四.构图的形式 几何形:是现实生活中各种复杂的形象的高度概括。
三角形
LOGO
四.构图的形式 几何形:是现实生活中各种复杂的形象的高度概括。
梯形
多边形
圆形
圆形
LOGO
S形
LOGO
倒 三 角 形
总结
对比、均衡和节奏,这些法则都是 互相牵制、交替或掺杂使用的,它 们之间互为补充彼此渗透。
构图要有选择有侧重的运用各种法则。总的目 的是求得变化统一,使形象、图形达到符合审 美要求的组合,成为协调的整体,形成千变万 化各个不同的格局。
我 来 试 着 分 析
一.构图的含义
指形象或符号对空间的占有状况
二.构图的地位
构图好比是剧本,绘制好比是演出。
统一
变化
如何取得既有变化 又统一的良好效果?
(一).对比
1.点、线和形的对比
大与小 方与圆 繁与简 聚与散
2.深浅明暗调子、 色彩的对比。
3.人们的概念所 造成的对比
动与 静 虚与 实 刚与 柔 宾与

美术课程静物结构教案模板

美术课程静物结构教案模板

美术课程静物结构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静物结构的绘画技巧,了解静物的构图和透视原理,掌握观察和表现静物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静物结构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静物结构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静物结构的构图和透视原理,静物的形态和纹理表现。

2. 教学难点。

学生对静物结构的观察和表现能力,对透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静物结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对静物结构的审美和欣赏,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2. 提出问题。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静物结构的构图和透视原理,激发学生对静物结构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3. 知识讲解。

讲解静物结构的构图原理和透视原理,介绍静物的形态和纹理表现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

4. 实践操作。

让学生观察教室里摆放的静物,进行实地观察和绘画实践,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绘画创作。

5. 展示交流。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互相交流和评价,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和提高。

6. 总结。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静物结构的重要性和绘画技巧,鼓励学生多多实践,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静物结构的绘画作品和讲解相关知识。

2. 静物,教室内摆放一些静物,供学生进行观察和绘画实践。

3. 绘画工具,提供学生所需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彩色铅笔、素描纸等。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静物结构的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的绘画作品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但也有部分学生对透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相关知识的讲解和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静物结构的理解和表现能力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素描静物构图教案

素描静物构图教案

素描静物构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素描静物构图的基本概念和构图原则;2.掌握素描静物构图的基本技法和方法;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幅具有艺术价值的素描静物作品。

二、教学内容1. 素描静物构图的基本概念和构图原则素描静物构图是指在画面中安排静物的位置、大小、形状、色彩等因素,使画面具有美感和艺术价值的过程。

在素描静物构图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对称原则:画面中的静物要尽量保持对称,使画面更加平衡和稳定;•重心原则:画面中的静物要尽量向重心靠拢,使画面更加有力和有序;•色彩原则:画面中的静物要尽量保持色彩的和谐和统一,使画面更加美观和舒适;•空间原则:画面中的静物要尽量利用空间,使画面更加有深度和立体感。

2. 素描静物构图的基本技法和方法在素描静物构图中,需要掌握以下基本技法和方法:•线条表现法:通过线条的粗细、长短、方向等来表现静物的形态和轮廓;•灰度表现法:通过不同的灰度来表现静物的明暗和质感;•色彩表现法:通过不同的色彩来表现静物的色彩和气氛;•透视表现法:通过透视原理来表现静物的空间和立体感。

3. 素描静物构图的实践操作在素描静物构图的实践操作中,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选择静物:选择具有一定造型和色彩的静物,如水果、花卉、器皿等;2.安排构图:根据构图原则,安排静物的位置、大小、形状、色彩等因素,构思出一幅具有美感和艺术价值的画面;3.确定主题:确定画面的主题和表现方式,如写实、抽象、表现主义等;4.进行素描:根据所选的表现方式,运用所学的技法和方法,进行素描练习;5.完成作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和修改,完成一幅具有艺术价值的素描静物作品。

三、教学方法本教学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素描静物构图的基本概念、构图原则、技法和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素描静物构图的基本知识;2.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了解素描静物构图的实际操作过程和技巧;3.实践法: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素描静物构图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方法;4.评价法:通过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物构图教案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静物构图》是选取湖南美术出版社、现代美术教育研究所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绘画雕塑》系列中的《绘画》模块第二课《形的视觉印象》的延伸内容。

这一课包括客观物象在平面上呈现的形体、特征及我们怎样梳理客观物象给我们的印象,我从中选取怎样梳理客观物象给我们的印象这一节加以扩展——静物该怎样构图,作为本节课的内容。

本课从首先请同学们把自己最喜欢的照片或图片进行描绘,然后通过活动,让同学们给与意见,结合教师所说的理论知识进行修改再创造。

采用学生上台手绘、师生交流的形式教学,既加强了课堂的交互能力,又调动了学生探讨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再创作。

2、教学目标:
美术绘画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美术绘画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运用绘画的理论,进而培养学生动手绘画创作的能力。

根据高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掌握有关静物构图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A.提高学生的观察静物取舍的能力
B.培养学生对静物素描动手绘画能力
(3)发展目标:
A.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B.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C.培养学生开拓新思维的能力
(4)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创造生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静物构图的基本形式
(2)静物构图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静物构图的基本形式,如何取景
4、教师准备:
静物作品图片、知识
5、学生准备:
简单的静物:本子,书籍,笔,橡皮擦,文具盒等一些学习用品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

因此本节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绘画欲望。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体会生活——总结体会——讨论探究——知识扩展——再创生活
互动
师引导体会——说出问题——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两个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来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首先是回忆自己生活里的美丽图片,自己是怎么把这些情景拍摄下来的,自己有过什么样的想法没有,也可请学生上台来大概绘画一下自己有过的好的设想或作品,并阐述一下自己的构思,之后师生一起进行点评,说出优点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请同学提出一些修改的意见,之后教师结合构图的基本知识点进行讲解构图的要素进而讲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静物,并讲解静物构图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原则,结合我所画的静物构图进行分析和阐述。

然后要同学们结合静物构图理论,自己用眼前书桌上的东西摆设一组静物并进行取舍描绘,之后再请同学上台绘一次,并说明自己的想法,怎样和静物构图理论知识结合,我们给与一定的意见,进行完善,并最后总结。

在教学中,教师应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相互交流。

在设计活动时要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三、说过程:
1、提问:以前出去拍照,你会怎么拍摄,怎样构思,有没有重点?或是自己喜欢的图片是怎么样的,喜欢的是它的什么?
学生回答
2、活动(一)请同学们把自己美好的回忆再描绘一下,并请同学在台上进行描绘,阐述自己的观点
3、大家一起进行点评,提出意见,老师也会提出意见并转入思考自己该怎样梳理一些身边不注意的静物,该怎样发现美,并创造美
4、教师结合自己的静物作品讲解静物构图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并分析作品是如何进行的,另外注意存在的一些常见的构图错误,分析错误。

5、学生结合知识要点对自己前面的作品进行修改,并相互交流,完了之后,再创作一幅作品——活动(二),就拿自己的学习用品作为道具,进行摆设,取景,描绘,并请同学上台来展示。

大家可以发表意见完善作品
6、总结内容,并发动学生课后去室外取景,并描绘下来
四、说注意事项
1、在活动(一)的时候是要求学生图说并茂,叫两个学生上台就可以了,不拘束学生的思维,畅谈自己的设想
2、在活动(二)中,要强调学生结合理论知识来重新认识静物构图,并自己创作一幅谈自己的感受
3、在学生在下面绘画时,教师应下台观察,选择有画的好的或很有想法的同学上台描绘讲解,适当的发问学生这么画的缘由
4、本课的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加上活动式的教学法,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教师应注意调控课堂纪律,把握好课堂的活跃程度。

五、小结
本节课以活动驱动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课堂气氛活跃;从教学效果看,知识目标完全达到,能力、发展和情感目标基本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