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发表时间:2011-07-20T14:45:07.467Z 来源:《求医问药》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魏领琴
[导读] 中国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5%。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
魏领琴(河北省邯郸经济开发区医院河北邯郸 056000)
【摘要】中国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5%。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特别是在20—60岁年龄段的男性,糖尿病、肥胖、内分泌紊乱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以往,且明显高于同龄女性。研究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关键词】糖尿病;中药治疗;用药规律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4-013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并且有发病低龄化的倾向,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1]。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是现代多发病常见病。
1 治疗糖尿病收集方法
本研究通过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医药卫生辑专栏目录,搜索2000年至2010年期间治疗糖尿病的相关文献,收集整理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复方、单味中药以及其提取物。所收集的治疗糖尿病相关中药按照以下标准筛选:药味完整、药量准确、主治明确、疗效确切、临床病例至少在40例,且总有效率达70%以上,共收集到中药复方73剂、常用21种单味药及其提取物。
2 用药频率的统计方法
所收集的中药复方73剂、常用21种单味药及其提取物,共用药113种,共用药1658次。各种药物的使用频率(%)为该药物的使用次数除以所有复方用药的总次数(即1658次)。
3 用药规律
3.1 用药频率统计分析使用标题2所述方法进行计算,其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出现次数越多,在中药复方中出现的频率越多,其药用价值越高,越有研究意义。30味中药中出现频次在60次以上的有黄芪、山药、茯苓、麦冬、天花粉、白术、人参、山茱萸、知母、黄连、生地。它们主要以益气养阴药、清热药和利水渗湿药为主。
注:表1列出治疗2型糖尿病使用频率75%以上的前30味药。
3.2 中药学分类使用频率及所占比率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所用113种中药,按照中药学分类所占比率及使用频率统计分析,见表2。益气养阴药居于首位,其次是清热药,第三是利水渗湿药,补阴药、活血化瘀药、补血药等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收涩药 3.14 1.86
4 讨论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传统认为其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故有上、中、下三消之分[2]。通过对经临床验证、治疗2型糖尿病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73剂、常用21种单味药及其提取物用药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中医治疗糖尿病以益气、清热、养阴和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所使用的药物以补气药、清热药、补阴药和利水渗湿药为主,代表药物为黄芪、山药、麦冬、茯苓、白术和人参等。由此反映出对糖尿病的病机认识的共识:气阴两虚为糖尿病的病机关键[3],糖尿病初期多表现阴虚燥热,而血瘀则存在于糖尿病的整个病症。
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加,糖尿病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目前认为注射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但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出现了胰岛素抵抗症,且疗效并不显著[4]以及出现相关的并发症,使人们认识到使用中药治疗糖尿病的发展潜力。这就促使抗胰岛素抵抗症中药和清热解毒药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比如黄芪、人参、绞股蓝、翻白草、红花及金银花。特别是绞股蓝、翻白草[5]、红花和鱼腥草[6],是最近被关注治疗2型糖尿病的热点中药。
参考文献
[1] 孙豫.中西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J].医学信息,2010,23(1):144.
[2] 王永炎,李明富,戴锡孟,等.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01-305.
[3] 高志扬.从养阴益气化瘀治疗糖尿病[J].四川中医,2002,20(8):39-40.
[4] 武文慧,李彩萍.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0,16(4):111-113.
[5] 刘顺,单淇,周渭渭,等.翻白草糖尿病防治物质基础研究近况与展望[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2):165-171.
[6] 吴畏.红花黄色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4):41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