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轴旋翼机功率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 ”共轴双旋翼飞行器升力/功率计算报告
一、报告目的
讨论在“XXX ”定总重为50kg/60kg 时,需用功率计算方法以及功率与旋翼直径的关系。
二、计算方法
给定参考参数:
起飞重量50kg/60kg ,旋翼转速3000RPM ,参考总距8.5deg 。本机型实现悬停高度6m ,因此不考虑大气密度变化,不考虑发动机的高度特性。对于共轴双旋翼,由于上下旋翼的相互干扰,悬停时,相同发扭矩(功耗)下旋翼的升力大约是上旋翼的86%。计算需用功率时,考虑到双旋翼功率影响,总功率P=2×P 上×1.219。
参考公式如下(参考《直升机气动力手册(上卷)》P14):
2
G G
p R
π=
T G p K p ⊥=
T F K G C f ⊥=
且 2200
1()()2F f R R ρ
ρπρ=Ω 703T
y T C C k σκ
=
10v -
=
071
4
Kx p x m k C σ=
100Ki T m J v C -
=
Kb Kb m m σσ⎛⎫= ⎪⎝⎭
K Kx Ki Kb m m m m =++
xu sj N K N f m = 且 2300
11()()752N f R R ρ
ρπρ=
⨯Ω
xu sj
xu N N ζ
=
其中,K ⊥为垂直吹风增重系数,范围在1.02~1.05之间;0ρ为标准大气密度,
ρρ是所在海拔出相对大气密度,近似为1;7y C 为升力系数,σ为桨叶实度,0T k 为拉力修正系数,范围0.95~0.98,κ为叶端损失系数;10v -
为诱导速度;Kx m 、Ki m 、Kb m 分别为型阻功率、诱阻功率和临街马赫功率(近似为0);0p k 为型阻修正系数,取1.0~1.1;0J 为诱导功率修正系数,取值1.05~1.10;ζ为功率损失系数,常用0.8左右。
三、具体内容
本章主要讨论,不同直径下,产生相同升力(即总重一定时)的需用功率。
悬停时,升力抵消总重,给出不同直径下,上下旋翼需用功率的曲线。具体总重分配:G 上=G×(1/1.86),G 下=G×(0.86/1.86)。
图3.1 总重50kg ,上旋翼直径-需用功率曲线
图3.2总重50kg,下旋翼直径-需用功率曲线
图3.3 总重60kg,上旋翼直径-需用功率曲线
图3.4总重60kg,下旋翼直径-需用功率曲线
此外,计算中还额外发现,随着总重的增加,极值点是向着直径增大方向移动的。
初步结论:
如图3.1、3.2所示,在总重50kg时,上旋翼在直径1.2m处所需功率最小,而下旋翼则是在1.13m左右所需功率最小。并且,假如总重增加,如图3.1、3.2、3.3以及3.4所示,最小需用功率的极值点是后移的。
因此,旋翼直径应选在1.13到1.2m之间;考虑到总重变大,则旋翼直径相对增大,假如总重减小,则需相对减小直径。
四、结论
本文用理论的方法计算了不同旋翼直径下的功率特性。虽然无法确切地获取功率的值,但可以得到以下两个结论:
(1)在一定总重下,旋翼直径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保证需用功率最小。对于50kg的飞行器,这个最有范围是1.13m到1.2m之间,并且范围随总重增减而前后移动。
(2)增加总重肯定会导致需用功率增加。
以总重50kg为例,下面给出理论计算的一些数据结果:
表4.1 计算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