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课件《光的干涉》课件
合集下载
高二物理课件光的干涉课件

最先在实验室里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 的是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妙何处?
巧妙的获得两列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光源——相干光源
明暗条纹产生的原因
分析:
(1)△S=nλ时出现的是亮条纹
(2) △S=(2n+1)λ/2时出现的是暗条纹 (n=0,1,2‥ ‥ ‥)
条纹间距和哪些因素有关:
(1)△S=nλ时出现的是亮条纹 巧妙的获得两列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光源——相干光源
1、解释干涉现象 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妙何处?
小结:双缝的间距d越小,屏到挡板间的距离L越大,光波长λ越大 则相邻两条亮条纹(或暗条纹)的间距△x越大。 例题: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上观察到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用(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
(1)△S=nλ时出现的是亮条纹 由于波动说没有数学基础以及牛顿的威望使得微粒说一直占上风
(2) △S=(2n+1)λ/2时出现的是暗条纹 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
巧妙的获得两列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光源——相干光源 C、任何颜色的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 B、红色和绿色的干涉条纹消失,其它颜 (n=0,1,2‥ ‥ ‥) C、任何颜色的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 17世纪明确形成了两大对立学说 例题: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上观察到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用(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 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 B、红色和绿色的干涉条纹消失,其它颜 上仍有亮光.
dr1ຫໍສະໝຸດ xr2亮条纹的中心线 亮条纹的中心线
条纹间距:
L
x
L
d
L:两缝到屏的距离 d:两缝之间的距离
光的干涉ppt课件

振幅A=A1+A2为最大,P点总是振动加强的地方,故出现亮纹。
(2)第一暗纹形成原因
S1
P1
S1
S2
P1
d
P
S2
d =λ/2
S1
P1
P1S1
S2
P1S2
d
P1
光程差d= λ/2 ,S1、S2在P1处步调相反,该点振动减弱。(暗)
(4)双缝干涉规律
P1
光程差: s
亮纹:
暗纹:
S1
L1 L2
减弱(波峰与波谷叠加);且振动加强的
区域与振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间隔.这种
现象叫波的干涉。
光是一种电磁波,那么光也应该发生干涉现象,怎样才能观察光的干涉现象呢?
干涉现象是波动独有的特征,如果光真的是一种波,就必然会观察到光
的干涉现象
思考1:光要发生干涉现象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相干光源(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
L越大,相邻的亮纹间距越大
2、白光的干涉图样特点:
(1)明暗相间的彩色条纹;
(2)中央为白色亮条纹;
(3)干涉条纹是以中央亮纹为对称点排列的;
(4)在每条彩色亮纹中红光总是在外侧,紫光在内侧。
三、薄膜干涉
1、原理
水面上的油膜呈彩色
2、应用
平滑度检测
镀了增透膜的镜片
增透膜厚度:
薄膜厚度
d
在透镜表面涂上一层薄膜,当薄膜的厚度等于入
思考2: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获得相干光—频率相同的光呢?
天才的设想
巧妙解决了相干光问题
单缝
光
束
s0
双缝
屏幕
s1
s2
托马斯·杨
(2)第一暗纹形成原因
S1
P1
S1
S2
P1
d
P
S2
d =λ/2
S1
P1
P1S1
S2
P1S2
d
P1
光程差d= λ/2 ,S1、S2在P1处步调相反,该点振动减弱。(暗)
(4)双缝干涉规律
P1
光程差: s
亮纹:
暗纹:
S1
L1 L2
减弱(波峰与波谷叠加);且振动加强的
区域与振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间隔.这种
现象叫波的干涉。
光是一种电磁波,那么光也应该发生干涉现象,怎样才能观察光的干涉现象呢?
干涉现象是波动独有的特征,如果光真的是一种波,就必然会观察到光
的干涉现象
思考1:光要发生干涉现象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相干光源(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
L越大,相邻的亮纹间距越大
2、白光的干涉图样特点:
(1)明暗相间的彩色条纹;
(2)中央为白色亮条纹;
(3)干涉条纹是以中央亮纹为对称点排列的;
(4)在每条彩色亮纹中红光总是在外侧,紫光在内侧。
三、薄膜干涉
1、原理
水面上的油膜呈彩色
2、应用
平滑度检测
镀了增透膜的镜片
增透膜厚度:
薄膜厚度
d
在透镜表面涂上一层薄膜,当薄膜的厚度等于入
思考2: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获得相干光—频率相同的光呢?
天才的设想
巧妙解决了相干光问题
单缝
光
束
s0
双缝
屏幕
s1
s2
托马斯·杨
高中物理-光的干涉课件

距离L越大,光的波长λ越大则相邻两条亮 条纹(或暗条纹)的间距△x越大。
单
色
S1
P1
激
光
S2 ΔS
束
理论上可以 证明:
13
二、相干波源
如果两个光源发出的光能够产生干涉, 这样的两个光源叫做相干光源。 我们在上一章学过,两列波要产生敢, 它们的频率必须相同,而且相位差要保持 不变。只有这样,一旦它们在空间某点产 生的震动相互加强,才会一直是相互加强 的关系,否则不可能出现干涉现象。
17
干涉法检测表面平整度
18
增透膜
19
20
13.3光的干涉
1
2
一.光的干涉
由两束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光在 空间相互叠加,在一些地方相互加强, 在另一些地方相互削弱的现象,叫做 光的干涉。
3
假设光真的是一种波
我们必然能看到波 的特有现象
1801年,英国物理 学家托马斯 ·杨在实 验室里成功的观察 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
托马斯 ·杨
1773~1829
( n=0 ,1 ,2 ,3…)
9
探究: 相邻两条亮条纹(或暗条纹)的间 距Δx与什么有关?
亮条纹的 中心线
探究1:d减小,其他条件不变,ΔX如何变化?
10
探究2:L增大,其他条件不变,ΔX如何变化?
L
1
L2
屏A 屏B
d
11
探究3:波长增大,其他条件不变,ΔX如何变化?
亮亮 L
亮
亮
L
12
结论: 双缝的间距d越小,屏到挡板间的
室内的白炽灯是各种独立的光源,不符 合产生干涉的条件。所以房间里的两盏灯 发出的光不会发生干涉。
14
单
色
S1
P1
激
光
S2 ΔS
束
理论上可以 证明:
13
二、相干波源
如果两个光源发出的光能够产生干涉, 这样的两个光源叫做相干光源。 我们在上一章学过,两列波要产生敢, 它们的频率必须相同,而且相位差要保持 不变。只有这样,一旦它们在空间某点产 生的震动相互加强,才会一直是相互加强 的关系,否则不可能出现干涉现象。
17
干涉法检测表面平整度
18
增透膜
19
20
13.3光的干涉
1
2
一.光的干涉
由两束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光在 空间相互叠加,在一些地方相互加强, 在另一些地方相互削弱的现象,叫做 光的干涉。
3
假设光真的是一种波
我们必然能看到波 的特有现象
1801年,英国物理 学家托马斯 ·杨在实 验室里成功的观察 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
托马斯 ·杨
1773~1829
( n=0 ,1 ,2 ,3…)
9
探究: 相邻两条亮条纹(或暗条纹)的间 距Δx与什么有关?
亮条纹的 中心线
探究1:d减小,其他条件不变,ΔX如何变化?
10
探究2:L增大,其他条件不变,ΔX如何变化?
L
1
L2
屏A 屏B
d
11
探究3:波长增大,其他条件不变,ΔX如何变化?
亮亮 L
亮
亮
L
12
结论: 双缝的间距d越小,屏到挡板间的
室内的白炽灯是各种独立的光源,不符 合产生干涉的条件。所以房间里的两盏灯 发出的光不会发生干涉。
14
高二物理选修3-4 光的干涉 ppt

双缝
屏幕
P2
S1
第二亮纹
S2
2λ
屏上P1点的上方还 可以找到 δ= S1-S2=2λ的 P2点,出现第二条亮 纹。
屏幕 双缝
P3
第三亮纹
S1 S2
3λ
屏上 P3 点的上方还可以找 到 δ= S1 - S2 = 4λ 的 P4 点, δ= S1 - S2 = 5λ 的 P5 点 …… 等处的 第四条、第五条……亮纹;在 中央明纹P的下方可找到δ= S1 -S2=λ的P1/点,δ= S1-S2= 2λ 的 P2/ 点, δ= S1 - S2 = 3λ 的 P3/ 点等处与中央明纹为对称 的第一、第二、第三 … ,第 n 条亮纹。
δ=5λ/2
δ=2λ δ=λ δ=3λ/2 δ=λ/2 δ=λ/2
S1 S2
Q 1 第一暗纹 P 中央亮纹 δ=0
Q1 / 第一暗纹 P3 / 第一亮纹 δ=λ Q2 / 第二暗纹 P3 / 第二亮纹 δ=2λ Q3 / 第三暗纹 P3 / 第三亮纹 δ=3λ
δ=3λ/2 δ=5λ/2
出现亮条纹和暗条纹的条件
3、薄膜于涉在技术上可以检查镜面和精密部件表面 形状;精密光学透镜上的增透膜.
探究2: 出现明暗相间条纹的条件
亮条纹
S1
亮条纹
S2
S1、S2 P1S2-P1S1= d P2S2-P2S1> d
相干波源 光程差
距离屏幕的中心越远路程差越大
光的干涉
P2 P1 S1
双缝干涉
P
P1 P2
S2
d
P
S1、S2 P1S2-P1S1= d P2S2-P2S1> d
相干波源 光程差
距离屏幕的中心越远路程差越大
《光的干涉》课件

实验原理:当光波入射到薄膜表面时 ,反射光和透射光会发生干涉,形成
特定的干涉条纹。
实验步骤
1. 制备不同厚度的薄膜样品。
2. 将光源对准薄膜,使光波入射到薄 膜表面。
3. 观察薄膜表面的干涉条纹,分析干 涉现象与薄膜厚度的关系。
迈克尔逊干涉仪
实验目的: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观察不同波长的光的干 涉现象。 实验步骤
2. 将不同波长的光源依次对准迈克尔逊干涉仪。
实验原理:迈克尔逊干涉仪通过分束器将一束光分为两 束,分别经过反射镜后回到分束器,形成干涉。
1. 调整迈克尔逊干涉仪,确保光路正确。
3. 观察不同波长光的干涉条纹,分析干涉现象与波长 的关系。
04
光的干涉的应用
光学干涉测量技术
干涉仪的基本原理
干涉仪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来测量长度、角度、折射率等物理量。干涉仪的精度极高,可以达到纳米级 别。
光的波动性是指光以波的形式传播, 具有振幅、频率和相位等波动特征。
光的干涉是光波动性的具体表现之一 ,当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相遇时,它 们会相互叠加产生加强或减弱的现象 。
波的叠加原理
波的叠加原理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当两列波相遇时,它们会相互叠加, 形成新的波形。
在光的干涉中,当两束相干光波相遇时,它们的光程差决定了干涉加强或减弱的 位置。
多功能性
光学干涉技术将向多功能化发展,实现同时进行 多种参数的测量和多维度的信息获取。
光学干涉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光学干涉技术面临着测量精度、 稳定性、实时性等方面的挑战, 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技术方法。
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 的增加,光学干涉技术在科学研 究、工业生产、医疗等领域的应 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特定的干涉条纹。
实验步骤
1. 制备不同厚度的薄膜样品。
2. 将光源对准薄膜,使光波入射到薄 膜表面。
3. 观察薄膜表面的干涉条纹,分析干 涉现象与薄膜厚度的关系。
迈克尔逊干涉仪
实验目的: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观察不同波长的光的干 涉现象。 实验步骤
2. 将不同波长的光源依次对准迈克尔逊干涉仪。
实验原理:迈克尔逊干涉仪通过分束器将一束光分为两 束,分别经过反射镜后回到分束器,形成干涉。
1. 调整迈克尔逊干涉仪,确保光路正确。
3. 观察不同波长光的干涉条纹,分析干涉现象与波长 的关系。
04
光的干涉的应用
光学干涉测量技术
干涉仪的基本原理
干涉仪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来测量长度、角度、折射率等物理量。干涉仪的精度极高,可以达到纳米级 别。
光的波动性是指光以波的形式传播, 具有振幅、频率和相位等波动特征。
光的干涉是光波动性的具体表现之一 ,当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相遇时,它 们会相互叠加产生加强或减弱的现象 。
波的叠加原理
波的叠加原理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当两列波相遇时,它们会相互叠加, 形成新的波形。
在光的干涉中,当两束相干光波相遇时,它们的光程差决定了干涉加强或减弱的 位置。
多功能性
光学干涉技术将向多功能化发展,实现同时进行 多种参数的测量和多维度的信息获取。
光学干涉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光学干涉技术面临着测量精度、 稳定性、实时性等方面的挑战, 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技术方法。
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 的增加,光学干涉技术在科学研 究、工业生产、医疗等领域的应 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妙何处?
巧妙的获得两列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光源——相干光源
明暗条纹产生的原因
分析:
(1)△S=nλ时出现的是亮条纹
(2) △S=(2n+1)λ/2时出现的是暗条纹 (n=0,1,2‥ ‥ ‥)
条纹间距和哪些因素有关:
d
r1
r2
x
亮条纹的中心线 亮条纹的中心线
L 条纹间距:
L:两缝到屏的距离 d:两缝之间的距离 λ:光的波长 小结:双缝的间距d越小,屏到挡板间的距离L越大,光波
光的干涉
光到底是什么?
对光学的研究
从很早就开始了… …
17世纪明确形成 了两大对立学说 由于波动说没有 数学基础以及牛 顿的威望使得微 粒说一直占上风
牛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微粒说
惠更斯
波动说
1、解释干涉现象 2、产生干涉的条件 3、重叠区内一质点振动是加强还是减弱,取决于什么?
最先在实验室里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 的是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 杨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L x d
长λ 越大 则相邻两条亮条纹(或暗条纹)的间距△x越大。
例题: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 上观察到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 前放一红色滤光用(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 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 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干涉条纹,其它颜 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 B、红色和绿色的干涉条纹消失,其它颜 色的干涉条纹仍然存在. C、任何颜色的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 上仍有亮光. D、屏上无任何亮光.
分析与解: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白光通过单缝成 为线光源,从单缝时出的光通过双缝分成 两束光,它们在光屏上形成彩色的干涉条 纹,现在两个缝前分别放上红色和绿色滤 光片,红光和绿光的频率不同,不是相干 光,所以屏上没有干涉条纹,只有亮光, 选择项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