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单元整合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索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 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 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 步为使命。
三、五大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 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 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 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 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 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 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 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解析
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
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规模宏大,且明显高于其余墓葬, 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 向了中央集权统治,故 C 项正确。经济发展是分封制瓦解 的主要原因,A 项错误;分封制下,君主尚未实现集权,B 项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崩溃,D 项“严格”错误。
二、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界定 1.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 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 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 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 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 才能对历史有全面、 客观的认识。
——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 2016 年 9 月发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 见稿)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
一、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 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与提 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 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 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 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 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 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 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 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 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 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 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对接高考: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 对即将实行的新版教材的编订具有指导意义,对下一步的教 学改革具有同样的意义,对历史学科的高考命题同样具有方 向性的价值。其实,在近年的高考命题中,也逐渐的体现了 这些思想。五大核心素养的明确提出,对高考命题的指导意 义会更大,它将成为高考试题的灵魂。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 观察、 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 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 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 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 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 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 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解析 材料没有反映出齐国与楚国有血缘纽带, 故A项 错误; 材料主要讲述齐桓公代表周王行事, 对楚国兴师问罪, 体现了具有自上而下统属关系,故 B 项正确;材料中齐桓公 问罪的借口与周朝礼乐制度有关,与农业经济无关,故 C 项 错误;齐桓公代表周王行事,没有僭越破坏宗法制度,故 D 项错误。
03学科素养培优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 基——先秦 单元整合 备考提能
知识网络/通史命题/素养培优
01知识网络建构
02通史思想命题
[通史整合]
经济 思想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 儒家、道家、墨家、 广,推动了井田制的瓦 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 法家等诸子百家纷 解, 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 建社会的转型时期, 纷登场,提出不同 分封制与宗法制逐步走 主要表现为:分封制 的治国主张,为各 向崩溃;新的赋税制度 崩溃, 宗法制遭破坏; 国变法及治国提供 (如初税亩)及经营方式的 诸侯争霸、兼并战争 了不同的思想观 改变、小农经济的形成, 频繁;奴隶制走向崩 念。其中,法家大 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度 溃、封建制度逐步形 一统思想为秦走向 确立, 为专制主义中央集 成,国家由分裂逐步 统一提供了思想动 权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 走向统一集权的趋势 力 础 政治
[典例1] [2018· 河北正定月考]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 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 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 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
[中西贯通]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与古希腊城邦的差异
[典例2] 据《左传》载,代表周王行事的春秋霸主齐桓公对楚国 兴师问罪,“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 征”。材料反映中国春秋时代的诸侯国与古希腊城邦国家的 不同点是( ) A.血缘关系起到纽带作用 B.具有自上而下统属关系 C.农业是诸侯国的经济支撑 D.诸侯僭越破坏宗法制度
以下为附加内容 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 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刘天金
2013˙05˙07 陕西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