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地理热点探究:海地地震

合集下载

盘点2010年十大自然灾害

盘点2010年十大自然灾害

盘点2010年十大自然灾害当代生活报2010-12-11 ■ 中新时至虎年岁末,美国雅虎新闻网罗列出2010年度全球十大自然灾害。

1.海地大地震2010年1月12日,7.0级大地震袭击了加勒比岛国海地。

震中据首都太子港仅仅16公里,这个国家的心脏几成一片废墟,25万人在这场骇人的灾难中丧生。

2.冰岛火山喷发冰岛埃亚菲亚德拉火山4月14的喷发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但由于担心火山灰渗入飞机引擎威胁航空安全,欧盟史无前例的连续6天停飞23个国家的所有进出港航班,超过10万个航班被取消,近800万人遭遇出行难。

3.智利地震2月27日,8.8级强烈地震侵袭了智利中部地区,震中距该国第二大城市仅110公里。

地震撼动了智利的6个省份和邻国阿根廷,一场海啸随之席卷了沿岸的城镇和渔村。

造成500多人死亡,近20万无家可归。

300亿美元的损失令这个南美国家不堪重负。

4.巴基斯坦洪灾季风每年7月都会准时降临巴基斯坦,但2010年季风带来的却是百年不遇的洪灾。

五分之一的国土都被浸泡在水中,洪水掠去了2000多人的生命,让600万人流离失所,霍乱和登革热在灾后蔓延,灾民们还要面临一个更为艰难的寒冬。

5.危地马拉天坑5月30日,在刚刚送走热带风暴“阿加莎”后,危地马拉市中心一个繁华路口突然出现出一个20米、30深如火山口的天坑。

从空中看,天坑呈现出十分完美的圆孔形状,足以吞噬数层大楼。

6. 马丘比丘滑坡灾害发生时,1900多名游客正在秘鲁的安第斯山脉享受着度假的乐趣。

灾难导致26人被吞噬,当地人的家园、重要的铁路公路全都陷于瘫痪。

大约400名美国人、700名阿根廷人和300名智利人分别由各自国家的飞机空运出景区,秘鲁政府不得不关闭了印第安人的失落城市,每天100万美元的损失令这里难以承受。

7.纳什维尔洪水2010年5月,从美国纳什维尔市穿城而过的坎伯兰河展现了它500年未曾露出的一面,4米高的洪水从成千上万个田纳西居民家的窗户涌入,数万来不及逃生的人只能蜷缩在自家的阁楼上等待救援。

2010年高考试题——地理(江苏卷)高清版

2010年高考试题——地理(江苏卷)高清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地理(江苏卷)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右图为火山喷发图片。

回答1~2题。

1.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C.副热带高气压和东北风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回答3~4题。

3.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D.丁、甲、乙、丙4.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丁、乙、丙、甲D.甲、丙、乙、丁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

右图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两次大地震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6.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B.终年光照充足C.雨热同期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图4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5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7~8题。

7. 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B.受暖流影响C.受寒流影响D.受陆地影响8.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5所示信息相符的是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右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海洋灾害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海洋灾害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海洋灾害(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海洋灾害海洋灾害,是指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

2010年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2010年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2010年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读图,回答1~2题.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10年4月30日20时10分举行,下列城市能收听、收看到现场直播的时间是()A.纽约﹣﹣4月29日清晨B.新加坡﹣﹣4月30日上午C.伦敦﹣﹣4月30日中午D.巴西利亚﹣﹣4月29日下午【考点】1C: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分析】主要考查了区时的计算,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10年4月30日20时10分举行,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求算下列城市能收听、收看到现场直播的时间.【解答】解:A、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10年4月30日20时10分举行,纽约位于西五区,比北京时间晚13小时,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纽约时间为4月30日7时10分,故不符合题意;B、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10年4月30日20时10分举行,新加坡位于东七区,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新加坡时间为4月30日19时10分,故不符合题意C、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10年;4月30日20时10分举行,伦敦位于零时区,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伦敦时间为4月30日12时10分,故正确;D、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10年4月30日20时10分举行,巴西利亚位于西二区,比北京时间晚10小时,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巴西利亚时间10时10分,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时的计算.2.(4分)读图,回答1~2题.下列四座城市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的示意图,接近实际的是()A.B.C.D.【考点】1G: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由图可知,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巴西利亚位于15°S,伦敦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纽约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解答】解:A、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春分和秋分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接近90°,故不符合题意;B、巴西利亚位于15°S,一年有两次达最大值90°,时间位于秋分到冬至之间和冬至和春分之间,夏至日为最小值,故不符合题意;C、伦敦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但不能为0,因为冬至日时北极圈正好出现极夜,正午太阳高度正好是0°,故不符合题意;D、纽约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故正确。

不同海域海洋环境水下地震波观测与分析

不同海域海洋环境水下地震波观测与分析

不同海域海洋环境水下地震波观测与分析海洋环境中的地震波观测和分析是一项关键的海洋科学研究领域,它提供了海底地貌、板块运动、地质构造等方面的信息,并且对海岸线防御和海域资源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将介绍不同海域中的海洋环境水下地震波观测与分析。

南海南海是世界上海域面积最大的海区之一,它是一个地震活跃区域,经常发生地震。

南海各个海域的地震活动强度和频率不同,从而探测到的地震信号也各不相同。

在南海西部以及北部海域,由于板块活动频繁,因此地震波信号相对较强,但和其它区域相比,这些区域基本上还没有被探测到过地震波。

南非海岸南非海岸位于南大西洋中部,是一个地震活跃区域。

通过水下地震波反演技术,南非海岸地区已经探测到了该海域强烈地震活动,且已经发现了一些新的深海峡谷和火山口。

加勒比海加勒比海是第二大海域之一,它位于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和东部岛屿之间。

加勒比海洋底地形复杂,包括地壳拉伸、小型火山等。

加勒比海也是一个地震活跃区域和风暴频繁发生的区域。

在加勒比海,海底地形和地质条件都比南海更加复杂,水下地震波的观测和分析也更为困难。

针对加勒比海的海洋科学研究需要建立更为复杂的水下地震波反演模型和更为先进的观测技术的方法。

北极北极是一个独特的海洋环境,它的水下地震波观测和分析对于理解北极冰川和海洋的特性非常重要。

在北极区域,冰层很厚,地震波的传播受到很大的影响。

然而,北极海洋环境资源丰富,包括油气资源和生物资源,目前正处于快速开发时期。

总结不管是在南海、南非海岸,还是在北极和加勒比海,海洋环境水下地震波观测和分析是增强对海洋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认识不可或缺的工具。

海洋科学家们不断升级观测技术,推进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以加深对海洋环境的理解。

对于海洋环境水下地震波观测和分析,提供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海洋底部的地貌与地质结构,以及可能出现的地震活动。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数据及其分析:南海根据中国地震台网的数据,2019年至2020年,南海区域共发生了39次地震,其中最大地震级别为6.4级。

时事热点材料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研究

时事热点材料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研究

时事热点材料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就是就时事热点材料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论述。

在高中生紧张的高中学习阶段,将时事热点材料融会贯通到高中地理的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可以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以深入的了解所学知识和学以致用。

为高中的地理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和联系实际的效果。

例如三峡工程的建设,全球变暖,各国各地的地震,低碳等社会热点问题。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地理教学研究时事热点与地理教学一、时事热点材料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选取原则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各种新闻热点话题铺天盖地,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等的限制,为保证教学效果,时事热点材料的选取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笔者暂归纳以下几点:真实性由于现在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假新闻不少存在。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我们选择时需要首先注意辨别选择内容真实,合乎自然规律并且经过证实的真实的时事热点材料。

对一些还没有定论或者说还没有经过证实的无法解释的地理自然现象,应在引用时正确引导学生科学分析。

例如在学习“宇宙中的地球”时,我们可能会引用ufo、外星人等图片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但我们不能把他当成事实讲述。

及时性与时俱进的原则同时也应体现在地理教学中。

每天全世界都在发生着各种事件,各种变化,如果不能与时俱进的学习,那么高中生所学的地理知识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

例如:全球变暖,海啸,地震,这些不可预知的事件和地理有着怎样密不可分的关系。

再如,讲锋面知识的时候,正值冷空气寒潮季,那么就可以将我国某地正在发生的和课本知识融会贯通。

使教学起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激发学习兴趣套用一句俗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能有事半功倍的最佳学习效果,最好的捷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呢?最佳的方法无疑就是将实践联系理论,在生活中学习,发现那些神奇事件背后的秘密。

2010年高考江苏地理卷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

2010年高考江苏地理卷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

L, 最后落住地 E。所 以火 …灰物质应是“ 大气阁一 水阁 、 生物 圈一岩石 圈” 这
样 的 迁 移 顺序 , 题 选 A: 本 如没 看 清 “ 眼 ” 误选 B, 想 当 然 地 认 为火 L喷 发 是 题 易 会 I I 岩浆喷发开始 , 于岩石圈。 始
图 2为 6月 2 与 1 2E l 2月 2 地 球 表 面四地 正午 太 阳 高度 。 图回答 34题 . 2日 读  ̄ . 3 四地 按 地 球 自转 线速 度 由 大到 小 排 列 , 次 . 依
飘向北美 , 与题 目所给材料不符 , 只有借助高空的西风 , 火山灰才会蔓延至西欧。
因此 本 题 选 B 。
2 本题主要考查岩石圈物质的迁移顺序 , . 但是题 目的“ 眼” 这些蔓延的 题 是“
火 I灰 物 质 ” 显 然 “ 延 的火 i灰 物 质 ” 枉 大 气 圈 中 , 后 飘 落 水 中 与树 木 、 【 I , 蔓 I j 已 然 花
北 半 球 冬 至 日正 午 太 阳 高 度接 近 9 。且 正 午 太 阳 高度 的年 变 化 幅 度 小 于 4 。2 , 0, 65
所 以判定乙在南回归线至赤道之 间, 且接 近于南 回归线 甲地夏至 日正午太 阳高 度大 , 以应 在北 半球 , 所 斟没有 阳光 的直射 与极夜 , 所以在北 回归线与北极 圈之 间; 丁地 冬至 日正午太 阳高度大 , 所以应在南半球 , 因没有阳光 的直射 与极夜 , 所
火 山喷发” “ 、墨西哥湾石油污染” “ 、上海世博会” 等地理热点 , 都作 为地理背景材 料 出现 , 充分体现 了新课程“ 习生活中的地理” “ 学 、关注身边的地理” 的理念 。
【 试题解析】

【地理】2010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浙江卷自选)解析版

【地理】2010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浙江卷自选)解析版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自选模块测试本试题卷共18题,全卷12页。

满分6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选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用黑色自己的签字笔活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上。

2.将选定的试题题号用2B铅笔填写在答题纸上的“题号”栏内,在科目标记栏内,将该题所属科目标记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填写和填涂。

3.考生在18道试题中任选6道题作答,多选无效。

题号:11 科目:地理“旅游地理”模块(10分)我国“三江并流”由三条河并肩流过云南省西北部,因其气势磅礴形成独特的地理景观,被列为世界遗产地。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河流,其上游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的是。

(3分)A.甲、乙 B.乙、丁 C.甲、乙、丙 D.乙、丙、戊(2)下列选项中,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核心景观的是。

(3分)○1高山湖泊;○2火山锥;○3峡谷;○4冰川;○5地堑A. ○1○2○3B. ○2○3○4C. ○1○3○4D. ○3○4○5(3)图中的吴哥窟是世界遗产地之一,简述其文化、建筑特色。

(4分)题号:12 科目: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10分)影响我国的台风有西移、西北移、转向三种移动路径,其中转向路径台风常到达我国东部海面或在我国沿海地区登陆后转向东北方向,路径呈抛物线状。

图1是西太平洋台风转向点的平均经纬度图,括号内是台风统计次数,实折线上各点表示纬度,虚折线上各点表示经度。

图2是西太平洋部分地区示意图。

读图1、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台风转向点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变化的时段是。

(3分)A.5-6月B.6-8月C.8-10月D.10-11月(2)图2中,台风中心正从东南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靠近台湾东部沿海,速度明显减小,有转向的迹象,这个台风可能出现的时段是。

(3分)A.5-6月B.6-7月C.9-10月D.10-11月(3)图2中的台风靠近台湾时,对台湾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哪些方式造成的?(4分)题号:11 科目:地理“旅游地理”模块(10分)1.B2.C 印度教:柬埔寨古代石构建筑和石刻浮雕。

三年高考地理试题解析分类汇编:第二部分 第六讲自然灾害与防治

三年高考地理试题解析分类汇编:第二部分 第六讲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六讲自然灾害与防治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结合近几年的高考,从考查内容上看,侧重于考查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和影响等。

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近几年世界上发生的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为背景,以综合题形式出现。

能力层次上主要以区域图的判读和统计图的分析为前提,考查考生读图析图能力和准确阐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1.(2011年北京文综,3,2分)在图中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解析:C 此题考查地质灾害的相关知识。

暴雨能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不能引发地震,能诱发滑坡和崩塌的还有地震,地震是地球内能的释放,主要是地质构造引起,故A、B、D错;选C。

此题以地质灾害的关联性为出发点,重在突破地震主要由地质构造引起,逐一排除。

(2010年江苏,5~6,4分)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

如图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2.两次大地震(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3.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B.终年光照充足C.雨热同期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解析:2.C 3.A 第2题,海地地震震中位于大西洋,故A错误;海地地震的震中位于美洲板块,B错误;地震属于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C正确;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人口密度、地面建筑物等多方面因素,并不完全取决于震级大小,智利8.8级地震就比海地7.3级地震遇难人数少,D错误。

第3题,甲、乙两地都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狭长地带,因此,两地都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A正确;甲区是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乙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B、C、D错误。

2010高考热点探究--时事地理专题

2010高考热点探究--时事地理专题

2010高考时事地理专题一.我国成功发射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背景材料】2010年1月17日0时1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

2020年左右,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该系统提供两种服务方式,即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

开放服务是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10米,授时精度10纳秒,测速精度0.2米/秒。

授权服务是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的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以及系统完好性信息。

【考点联系】——地理信息技术【习题】: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目前震后海地平民的具体伤亡情况有待考证。

此次地震中遇难者有联合国驻海地维和人员,其中包括8名中国维和人员遇难。

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表示将向海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据此回答1~3题:21世纪教育1.对本次地震进行灾后救援的主要技术是A. RS和GIS B.雷达和网络技术C.GPS和RS D.GPS和GIS 2.地方救灾办公室能迅速、准确地掌握受灾范围、面积等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技术C.地理信息技术 D.卫星通信技术3.在营救地震被困人员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现代地理技术主要是①GIS技术②GPS技术③RS技术④“数字地球”技术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二.西南旱灾【背景材料】: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降雨少、来水少、蓄水少、气温高、蒸发大、墒情(土壤含水情况)差,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旱灾。

其中云南、贵州、广西等省(自治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以上,部分地区降雨偏少七至九成,主要河流来水为历史最少,水库蓄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二成以上,土壤含水量普遍仅20%左右,旱情极为严峻。

青海414玉树大地震

青海414玉树大地震

青海414玉树大地震【热点背景】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为做好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中国国务院已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副总理回良玉任总指挥。

回良玉一行于当晚8时左右进入地震震中结古镇,并立即进行灾民慰问活动,了解灾情,组织抗震救灾工作。

玉树灾区房屋结构类型主要有土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等,其中农村地区大部分为土木结构房屋,城镇房屋土木结构占70%以上,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占20%左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约10%。

地震造成大量房屋破坏,重灾区结古镇的土木、砖木结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或严重破坏,砖混结构房屋80%以上倒塌或严重损坏,框架结构房屋约20%倒塌或严重损坏,当地的教育、卫生、电力、通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也受到严重破坏。

据地震专家联合调查,青海玉树地震受灾区面积估计达到2万多平方公里,重灾区面积估计达到4000多平方公里。

在4月16日上午召开的青海省抗震救灾紧急会议上,有关领导介绍说,截至目前,青海省民政部门已接收到各方捐款1.9292亿元,同时收到救灾物资价值已突破1000万元。

在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4月17日下午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夏学平表示:截至4月17日上午10时,玉树地震遇难人数为1339人,失踪332人,受伤11849人,其中重伤1297人。

其中,15000户民房倒塌,有十万灾民需要转移安置。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秘书长王汝鹏4月16日称,当日发现两个假冒中国红基会名义募捐的网站,其中一网站与其官网相似度极高,目前警方正在调查。

【地理知识链接】专家从地理角度解读玉树地震玉树7.1级地震和汶川8.0级地震是发生在一个块体边缘的两个地震,均为浅源地震,只不过一个在东南部,一个在东部边缘。

地理时政热点问题专项训练

地理时政热点问题专项训练

地理时政热点问题专项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2010年9月7日,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一艘载有15名船员的中国拖网渔船受到日本海上保安厅一艘巡逻船冲撞,后又受到日方另外两艘巡逻船跟踪、冲撞、截停、登船、检查,中方船长詹其雄被日方逮捕,14名船员被扣留。

据此完成1~2题。

1.日本领土组成中的四个大岛,纬度最高和面积最大的分别是()①北海道②四国③九州④本州A.①④ B.④① C.②③ D.③④2.下列有关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日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B.筑波和海滨是日本著名古都和文化旅游城市C.日本主要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D.日本的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举行,期间有200多个国家参展。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3~5题3.图中所示这一天上海的昼夜状况是 ( )A.昼夜等长B.昼长夜短C. 昼短夜长D.无法判定4.关于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南半球处于夏季B.图中A 、B、 C 三点中,B 在C的西北方, A 在 B的东北方C. 此时,意大利的罗马温和多雨D.此时,广州气温较低,降水较多5.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A.北回归线B.赤道C. 南回归线D.北极圈2010年11月11日,中国第27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深圳市盐田港起航,赴南极进行为期5个月的考察活动,此次南极科考将承担常规性的考察任务,开展大洋调查,计划将完成30多项站区科学考察任务,据此及下图完成6~8题。

6.下列有关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部在南极圈内B.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地区C.南极考察最好的时间是每年的6 ~9月D.中国的第二南极考察站——中山站濒临大西洋7.图中各考察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长城站B.中山站C. 昆仑站D.无法判断8.关于该大洲的叙述,错误的是()A.酷寒、烈风、干燥B.有巨厚的冰层C. 纬度最高的大洲D.比北极地区温暖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了7.1级地震。

2010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2010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2010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计60分.1.(2分)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1~2题.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C.副热带高气压和东北风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考点】25: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分析】本题考查冰岛位置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冰岛位于北极圈以南附近,根据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冰岛正好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而冰岛以南是西风带,盛行西风,所以在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和西风带西风的影响下,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解答】解:A、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30°附近,冰岛不受其控制,故不符合题意;B、冰岛位于北极圈以南附近,正好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影响,故正确;C、副热带高气压和东北风分别位于30°附近和高低纬度地区,故不符合题意;D、东北风位于高低纬度地区,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以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为材料,考查了冰岛所处的气压带和火山喷发对交通的影响.难度一般,熟练掌握气压带风带即可解答此题.2.(2分)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1~2题.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考点】1K:地球的圈层结构.【分析】主要考查了地球的圈层结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此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最上面是大气圈,中间是水圈,最下面是岩石圈,其中,生物圈位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要注意的是火山灰,其已经是漂浮在大气圈中,而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出发,然后进入水圈、生物圈再回到岩石圈.【解答】解:由题干“蔓延的火山灰”知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又根据“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最上面是大气圈,中间是水圈,最下面是岩石圈,其中,生物圈为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高考地理复习热点专题梳理、泸定地震知识总结及习题

高考地理复习热点专题梳理、泸定地震知识总结及习题

一:泸定地震1、泸定地震的基本状况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2 年9 月5 日12 时52 分在四川泸定县(29.59°N,102.08°E)发生M S6.8 地震,距离此次地震震中最近的活动断裂为鲜水河断裂带。

鲜水河断裂是四川地震史上一条最长最活跃的地震带,该地震带西起甘孜东谷北,向东南延伸,经炉霍、道孚、康定,南达石棉,长约400 km。

这条断裂带地震活动频繁,震级大,破坏烈度强。

自1725 年以来,在这条地震带上共发生7 级以上地震7 次。

此次地震位于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附近,距离安宁河断裂带、丽金—小金河断裂带和大凉山断裂带三岔口地区不远。

(摘录:2022 年9 月5 日四川泸定MS6.8 地震矩心矩张量解*汪贞杰1)2、政府紧急预案及伤亡情况: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地震局立即启动二级地震响应,成立应急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同时,指派当地防震减灾工作部门及地震监测中心站前往震区调查核实震情、灾情,协同当地政府抗震救灾。

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将二级升为一级,截止于9月12日18时。

截止2022年9月11日17时,地震已造成93人遇害。

3、泸定地震产生原因及其诱发的次生灾害:此次地震震中最近的活动断裂为鲜水河断裂带,初步震源机制解显示为走滑型破裂。

次生灾害:主要包括地面开裂、山体滚石坍塌、山体滑坡、地基失效和地表塌陷,因滑坡造成堰塞湖继而垮坝造成水灾,或由于地震后,山体物质变得松散酥脆,再加上降雨的水流冲刷或裹挟滑坡体物质形成泥石流。

.4、地震波与地震预警: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四周传播。

地震波有纵波(P)和横波(S)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远远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发出的警报。

2011 年3月11 日,东日本大地震M9.0 的地震预警(日本称为紧急地震速报),让东京地区(距震中400 余千米)在强烈震动的S 波到达之前大约60 s 收到地震警报,引起了全球关注,让全世界更加认识了地震预警。

地理

地理

2010年高考地理信息预测(大纲版)通过对最新的《考试大纲》和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2010年高考地理命题仍以主干知识为主,通过设置新情景,侧重考查考生的区域定位、图表文字信息的获取、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语言表达等能力。

文综第36题的命题思路仍以局部区域地理为背景(如东南亚、我国东北地区等),通过设置相关图表,对该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国土整治与开发等内容进行考查。

1.突出课改精神,强调能力立意作为具有指挥棒作用的高考,它对于促进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深化课程改革也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

通过高考全面考查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地理思想与人文情怀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地理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近年高考中的许多试题选材不拘泥于教材,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难度也不是很大,考生只要灵活地运用所学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和理论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今后这类试题将会更多,情境设置也将会更加丰富多彩。

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提供相关信息,全面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相关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今后高考的主要趋势。

2、突出主干知识, 强调地理视角主干知识是指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观念、结论,它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框架。

通过区域地理,结合学科主干知识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高考命题的一贯原则,高考命题严格依据地理课程标准、高考地理科考试大纲、高考考试大纲的说明命制,它并不追求知识的覆盖度,而是着重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从自然和人文地理部分考查的知识来看,考点主要集中在地球和地图、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区位因素分析、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

虽然各地教材、大纲存在着一定差异,试题也不相同,但是侧重考查主干知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对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考查将是2010年高考地理考查的核心。

地理视角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根本思想与方法,是对地理规律的理性认识,其实质是地理科学思维方式,即人们用于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本质的模式、思想方法及思维运作程序。

2010年高考试题——地理(新课标全国卷)解析版

2010年高考试题——地理(新课标全国卷)解析版

2010年新课标文综卷地理试题特点及对教学的启示吉林省通化市教育学院赵丽欣邮编:1340012010年新课标文综卷地理试题(以下简称试卷)总的来看自然地理(52分)与人文地理(58分)大致相当,在题型上有所变化:增加了选作题、出现了开放性试题;与往年相比,特别是地理试题选择题部分,难度要明显高于2009年的全国2卷与宁夏卷,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总体上,今年的地理高考试题有如下特点:特点一:高考试题不在乎覆盖面,而是要突出考查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法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启示一:教学中要梳理学科探究思路,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选择题9-11题中死海再一次出现,以及地理学科非常经典的地球运动部分没有题,这都再一次印证了高考试题不在乎覆盖面,区域地理也绝不是轮流坐庄,传统的考题一般比较直接地考查教材知识点,而今年的地理试题则运用多种设问的形式和角度,紧紧围绕考纲中提出的四项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设问,尤其是对学生从试题提供的图文资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要求提高了,如选择题的4题,学生要仅靠学习的教材中的知识是无法作答的,必须从试题提供的图文资料中提取出有效信息:“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2000年起开始控制人口增长”,才能推论2000年以前出生的人口最多,这些人口要18年后才能全部成为劳动力所以2019年人口负担最轻,同理这些人要65年后全部成为老年人,所以2066年人口负担最重,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既是高考的要求,同时这四项能力体现了地理学科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四项能力结合起来既是学生答卷过程,实质上也反映了地理学科的探究过程。

如第36题,第⑴问“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考察虽然是“地形分布”但绝不是简单的“是什么”的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需要学生首先从图文资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MN一线的等雪期线的分布状况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东北地区的地形区分布,进而“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分析地形与等雪期线分布之间的关系,最后“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把二者的关系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2010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0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O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

读1,完成1~3题。

B1.冰岛位于A.极地高压带B.副极地低压带C.西风带D.副热带高压带B2.冰岛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地带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地带C.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D.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分离地带D3.火山喷发后,一些空域限制飞行是因为这些空域A.雷暴频发B.严重缺氧C.有大量可燃气体D.火山灰浓度大图2示意4个国家人口的性别一年龄构成。

读图2.完成4~5题。

4.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5.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A.①③④②B.②④③①C.④②③①D.①②③④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

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

改革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

2l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

据此完成6~8题。

6.从世界范围看,影响高档圣诞树生产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距离B.热量条件C.劳动力价格D.种植技术7.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C.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D.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8.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诞树的A.运输成本B.用地成本C.原材料成本D.劳动力成本读图3。

完成9~10题。

9.图示城市周围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是A.土壤肥力B.热量C.水D.光照10.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图示城市附近地区①年太阳辐射总量高②多大风③水能丰富④森林分布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某沿海城市人口达1,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学科网。

(2)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如我国一半以上的省区颁布了防震减灾的地方性的法规。

(3)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恢复地表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等。

三、高考考点
1、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四种灾害的成因以及各地质灾害之间相关性的原因和表现;
2、地质灾害对人类造成的重大危害,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意义;
3、人类目前防御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

四、高考热身
1.岩石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 )
A.震中
B.震源
C.震中距
D.震源深度
2.关于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对地表形态的破坏作用
B.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表现
C.是引起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
D.一般进行的都很迅速、很激烈
3.下列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有三大地震带,即:地中海地震带、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和太平洋地震带
B.5~8级地震相差60倍
C.地震发生,震动最强烈处是震源
D.地震是一种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4.下面有关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目前发现在太阳系中除了地球外,月球、火星等天体上也有火山活动
B.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称为活火山
C.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因此有百害而无一利
D.火山喷发出的物质就是高温岩浆
5.由外力作用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泥石流
D.台风
6.下列关于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次地质灾害发生过程中,决不会诱发其他灾害
B.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具有关联性
C.对容易发生滑坡的坡面应实行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
D.建立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主要是针对台风和气象灾害来说的
7.下列对地质灾害的防御叙述错误的有( )
A.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C.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D.对地震的监测主要是通过气象卫星雷达监测其活动
8.读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分布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

这是因为。

(2)此图说明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具有性。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地质灾害。

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地质灾害)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造成(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

【答案】:
(1)该带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

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体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
(2)关联
(3)泥石流滑坡
9.海地地震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原因是什么?
【答案】:
震级较大,震源深度浅,在地下八公里处。

建筑物没有按照抗震标准建造,难以抵挡强震冲击。

缺乏有效的灾情监测预警系统,也无法投入大量的资金抗震,地震发生后的处理机制未有效建立,减灾能力较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