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秀荣四套卷分析题目解析

合集下载

2024年肖秀荣最后四套题 (2)

2024年肖秀荣最后四套题 (2)

合肥学院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期末复习题(必考)合肥学院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复习题(14――15年度)1.如图所示为一受压容器,采用改变气体排出量以维持容器内压力恒定。

试问控制阀应该选择气开式还是气关式?为啥?答:一般情况下,应选气关式。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阀处于全关时比较危险,容器内的压力会不断上升,严重时会超过受压容器的耐压范围,以致损坏设备,造成不应有的事故。

选择气关式,可以保证在气源压力中断时,控制阀自动打开,以使容器内压力不至于过高而出事故。

2.当DDZ―Ⅲ型电动控制器的测量指针由50%变化到 25%,若控制器的纯比例输出信号由12mA下降到8mA,则控制器的实际比例度为多少?并指出控制器的作用方向。

解:?e?(50%?25%)?(20?4)?4mAp?12?8?4mA1e4???100%??100%??100%?100%Kpp4又∵ 测量值减少时,控制器输出减少,∴ 是正作用方向。

答:控制器的实际比例度为100%,控制器是正作用方向。

3、题l-20(a) 图是蒸汽加热器的温度控制原理图。

试画出该系统的方块图,并指出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和可能存在的干扰是什么?该系统的控制通道是什么?现因生产需要,要求出口物料温度从80℃提高到81℃,当仪表给定值阶跃变化后,被控变量的变化曲线如题1-20(b) 图所示。

试求该系统的过渡过程品质指标:最大偏差、衰减比和余差(提示:该系统为随动控制系统,新的给定值为81℃)。

题1-20图蒸汽加热器温度控制解:蒸汽加热器温度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如下图所示。

被控对象是蒸汽加热器;被控变量是出口物料温度;操纵变量是蒸汽流量。

可能存在的干扰主要有:进口物料的流量、温度的变化;加热蒸汽的压力、温度的变化;环境温度的变化等。

控制通道是指由加热蒸汽流量变化到热物料的温度变化的通道。

该系统的过渡过程品质指标:最大偏差A=81.5?81=0.5(℃);由于B=81.5?80.7=0.8(℃),B?=80.9?80.7=0.2(℃),所以,衰减比n=B:B?=0.8:0.2=4;余差C=80.7?81= ?0.3(℃)。

肖秀荣:四套卷分析题背诵版

肖秀荣:四套卷分析题背诵版

肖4分析题背诵版第⼀套卷35、(1)如何理解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考点分析:原因类必背内容:①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期性问题。

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②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主制度同基层⺠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③新中国成⽴70年来,我们党领导⼈⺠创造了世所罕⻅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期稳定奇迹,中华⺠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跃。

实践证明,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化繁荣、⺠族团结、⼈⺠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提供了有⼒保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

内容分析:①回答了中特制度是什么;②回答了优势特点,即四个“坚持”;③回答了实践结论。

(2)为什么要“突出党的领导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统摄性地位”?考点分析:原因类必背内容:①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

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事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现代化的根本⽅向和根本保证。

党是最⾼政治领导⼒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党总揽全局、协调各⽅的领导制度体系居于统领地位。

②党的领导是中国特⾊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的最⼤优势。

党是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者;党的领导是充分发挥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党的⾃身优势是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主要来源。

③健全党的全⾯领导制度,既是⻢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国家学说揭示的科学真理,也是新时代统揽“四个伟⼤”、战胜各种⻛险挑战的必然要求。

70年奋⽃历程说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的显著优势,其中⾸要的是坚持党的集中统⼀领导。

2013肖秀荣4套卷之选择题详解

2013肖秀荣4套卷之选择题详解

2013肖秀荣终极预测4套卷终极预测4套卷(一)2.【简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

感性认识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本质的、全面的反映。

A正确。

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B、C错误。

理性认识不可能完全正确,D错误。

3.【简析]这是恩格斯的名言,深刻地阐述了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

自由和必然是对立统一的,必然既是自由的限度,也是自由的根据,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是对必然规律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正确,A、B,C错误。

4.【简析]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

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6.【简析]B、C、D错误。

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获得利润,因此,不同部门之间如果利润率不同,资本家之间就会展开激烈的竞争,使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

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

9.【简析]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0.【简析】没收官僚资本,具有两重性质:从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一一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一一的意义上看,它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从反对中国的大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B正确,A、C、D错误。

肖秀荣四套卷2023选择题解析

肖秀荣四套卷2023选择题解析

肖秀荣四套卷2023选择题解析2023年肖秀荣四套卷选择题解析2020年全球考生对2023年肖秀荣四套卷的关注度一直很高,但2015年肖秀荣四套卷出来后,大家却比较陌生,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很匆忙,没有太多时间看该套卷的解析,于是好奇心驱使着很多学生和家长着手搜索2023年肖秀荣四套卷的解析。

一. 2023年肖秀荣四套卷题型解析1.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除了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考查学生掌握语言细节、篇章结构以及其他阅读技能的能力。

2. 完形填空:完形填空考查学生审读文章,分析文章大意,以及记住语句中专有名词和特殊句型的能力。

3. 短文填空:短文填空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掌握语言细节和篇章结构的能力,以及解决句子的能力。

4. 阅读写作:阅读写作的考查同样涉及到文章的大意理解、细节提取、篇章结构辨认以及写作技巧的运用能力等。

二. 2023年肖秀荣四套卷选择题的解题技巧1. 全面读题:复习时要仔细阅读题目,了解题意,正确理解题目,仔细把握题中的一些细节信息,如词语搭配、数字、字句限定等,细节小,但又很关键。

2. 加强词汇积累:肖秀荣四套卷选择题中会出现一些特殊词汇,词汇方面虽然不是考验重点,但是却是解题的基础,所以要想能熟练地解决难题,有效掌握大量词汇是必要的。

3. 广泛积累知识:2023年肖秀荣四套卷也考查学生在语文、历史、地理、生物、物理等学科方面的知识储备,所以要想全面、准确地解决这些选择题,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需要广泛积累各学科知识,熟悉各学科常考知识点,提高解题速度。

4. 多思路分析:复习时要有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训练自己的思考能力,我们也可以根据一些规律思考,并由此判断出答案所在,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总之,2023年的肖秀荣四套卷的选择题除了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也考查学生在语言、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基本功,所以在复习时,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提升,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肖秀荣四套题(考研政治)

肖秀荣四套题(考研政治)

肖一34.(1) 结合材料1、2、3,运用唯物史观说明加强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2)运用唯物史观说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答案要点】(1) 文化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正是由于这种继承性’才有社会意识发展的独特的历史,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这种反作用就在于,它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内化为人的思想、情感、意志,以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和政治。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紧密相连。

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2)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告诉我们:经济蕋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菡础具有反作用,为自己的经济菡础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中国社会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现行文化体制中存在着的一些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仍相当突出,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等。

《肖秀荣四套题》主观分析题归纳总结版(便于记忆)精选

《肖秀荣四套题》主观分析题归纳总结版(便于记忆)精选

肖秀荣2015考硏政治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一)参考答案三、分析题34 【答案要点】1.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处于运动、发展中。

我国对于食盐中碘含量的规定标准的数次调整正是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思想。

全面强制加碘是为了消除广泛的碘缺乏症问题,随着条件的变化,在某些地区又出现了碘摄入过量的问题,说明在处理问题时要注意适度原则。

此外,由于饮食习惯等不同,虽然食盐中加碘依然是普遍做法,但在实际执行时应结合各地特殊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标准,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追求全国“一刀切”的统一标准。

2.解决“城中看海”的问题,就是要创造条件,促成矛盾转化,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建设海绵城市,就是通过对“海绵体”的保护和建设,努力将汛期大雨带来的短时间多余降水保存下来,等到干旱少雨的时候再加以利用,从而达到一举两得、化包袱为财富的目的。

3.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

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世界的同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将会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

城市建设理念的彻底转变,就是人们顺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体现。

35【答案要点】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

而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肖秀荣最后四套题(第三套大题及答案)

肖秀荣最后四套题(第三套大题及答案)

34题:(1) 指出“底线思维”所蕴含的辩证法原理。

①底线是事物保持质的量的界限。

事物的量变一旦突破底线,即突破关节点,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底线思维”是关注矛盾转化的思维方式,就是要求人在认识过程中必须注意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客观限度,若无视或跨越这个度,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变成消极的力量,会促使事物朝着相反的方向或势态发展。

“底线思维”着眼负面后果,防患于未然,同时,从坏处准备,积极转化,化风险为坦途、变被动为主动,促使事物向好处发展。

(2)这一原理对我们从事实践活动有何意义?②看形势要坚持“两点论”,既看到有利一面,又看到不利一面,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方法,凡事从最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35题:(1)结合材料2、3及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及如何“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①所谓“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实质上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材料2、3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从国际看,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产业竞争异常激烈。

我们面临着发达国家抢占战略制高点和发展中国家抢占传统市场的双重压力。

从国内看,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传统发展模式面临诸多调整。

旧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必须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率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要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等。

肖秀荣2015终极预测4套卷(四)参考答案

肖秀荣2015终极预测4套卷(四)参考答案

肖秀荣2015终极预测4套卷(四)参考答案34.【答案要点】(1)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

人们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做到: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对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

材料1中的公司对于印度这样一个人口庞大、人员特点复杂的国家只进行了三个人的样本调查,在没有得到充足的感性认识的情况下,产品设计失败也就不难理解了。

(2)一味照搬“全球经验”,没有结合中国实际,是某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经营失败的重要原因。

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和基本规律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认识指导实践。

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般性的东西,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个别的、具体的事情。

“全球经验”如何应用到中国实际中,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不能小不顾实际情况地生搬硬套。

35.【答案要点】(1)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取得的新认识。

由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趋于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因此,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提高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更加突出。

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是把提高质量和效益而不是把速度放在首位,强调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

这就会使经济出现“新常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肖秀荣最后四套题(第一套题大题及答案)

肖秀荣最后四套题(第一套题大题及答案)

34题(1)指出“拿出手机来就可以和美国朋友通话,这比《封神榜》最奇怪的事还要奇怪!”所涉及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及方法论意义。

①答案:涉及的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可能性与现实性。

可能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封神榜》中的一些最奇怪的事情,当时只是抽象的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现实,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把握这一对范畴,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2)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爱迪生见了手机一定会惊奇万分”。

②答案: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和绝对性。

但是,每一个人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暴露程度、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是有限的和相对的。

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这种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决定了作为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

爱迪生生活的时代,由于客观的和主观的制约,不可能有手机以及关于手机的知识,所以,“爱迪生见了手机一定会惊奇万分。

”35题(1)结合材料1、2和35年改革开放的历程,说明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最主要的成果以及如何理解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①答案:35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不断深化、全面推进的过程、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2014肖秀荣考研政治终极预测4套卷_选择题答案及详解_增值服

2014肖秀荣考研政治终极预测4套卷_选择题答案及详解_增值服

.c
o
m
w
w
w
w
PD
F -X C h a n ge
PD
F -X C h a n ge
O W !
N
y
bu
to
k
lic
C
m
C
lic
k
to
bu
y
N
.c
O W !
w
.d o
w
o
.d o
c u -tr a c k
c u -tr a c k
.c
o
m
w
w
w
w
PD
F -X C h a n ge
PD
F -X C h a n ge
w
.d o
w
o
.d o
c u -tr a c k
c u -tr a c k
.c
o
m
w
w
w
w
PD
F -X C h a n ge
PD
F -X C h a n ge
O W !
N
y
bu
to
k
lic
C
m
C
lic
k
to
bu
y
N
.c
O W !
w
.d o
w
o
.d o
c u -tr a c k
c u -tr a c k
.c
o
m
w
w
w
w
PD
F -X C h a n ge
PD
F -X C h a n ge
O W !
N
y
bu
to

2020肖秀荣当代四套卷精编

2020肖秀荣当代四套卷精编

肖4分析题精缩和助记框架——当代部分原答:所谓今⽇之中国是“世界之中国”,就是指中国已经⾛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全⾯、深刻、长远;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泛、深切、聚焦。

中国不仅加强了主场外交的⼒度,通过⾃主平台(如“⼀带⼀路”建设)进⾏价值和理念倡议,构建全球治理和区域发展中的中国理念;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特别重要的是,中国所提倡的制度体系,开始成为近些年中国特⾊⼤国外交的核⼼发⼒点。

中国是“世界之中国”,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紧密相连。

"⽊易的题外话:当代⼤题有⼀个⾮常明确的命题规律,就是不管材料怎么出,问题怎么问,答案主要是两个⻆度:
1)褒中国;
2)贬⻄⽅。

这⾥的答案明显属于“褒中国”的分类,所以要重点背诵记忆哦,是当代⼤题适⽤性极强的答题话术。


问题2:如何理解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国为此提供怎样的应对⽅案?原答:百年未有之⼤変局的最⼤変化,就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量对⽐。

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形势变化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

国际社会正⾯临治理⾚字、信任⾚字、和平⾚字、精缩的答案(背⿊体):
所谓今⽇之中国是“世界之中国”,就是指:
影响(空):
中国已经⾛近世界舞台中央,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全⾯、深刻;
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泛、深切。

(三个词变两个词,放⼼不会扣分)
做了啥(实):
中国不仅加强了主场外交的⼒度,
通过⾃主平台(如“⼀带⼀路”建设),构建全球治理和区域发展中的中国理念;
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三点,删除的点⽆法直接体现对世界的贡献,其他每⼀点再可根据材料展开论述)
中国是“世界之中国”,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紧密相连。

对于精缩答案的说明,教你理解⼀遍:
先是非常空泛地说:中国的国际影响
分两⽅面:
1、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全面、深刻;
2、世界对中国的|关注——⼴泛、深切。

2016考研肖秀荣四套卷题目

2016考研肖秀荣四套卷题目

(1)指出那些质疑谢赫特曼的人“光从理论说是不可行的”的错误所在(2)准晶体的发现过程对我们认识真理有何启示?(3)结合材料2谈谈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发挥主观能动作用?35(1)结合材料1说明应该如何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2)结合材料4和材料2.3中的“腾笼换鸟、凤凰涅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说明应该如何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3)为什么说确立新的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为什么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36(1)结合中国抗日战争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说明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2)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和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3)如何理解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的新征程?37(1)结合材料 1、2 说明治理国家、治理社会为什么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2)结合材料 3 4 5 说明在互联网领域为何同样既要讲法治又要讲德治?(3)结合材料 6 说明应如何认识和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包括互联网言论自由的权利?38(1)中国为什么要提出一带一路战略?(2)如何理解“一带一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或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1)运用哲学原理说明为什么个人能力并非顶尖的中国队能获取 4x100米接力项目的银牌而个人实力最强的美国队却屡屡失败?(2)材料1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启示?(3)指出材料2反映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35(1)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应该坚持的方向及其原因说明如何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2)如何理解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3)结合材料4.5,说明怎样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36(1)指出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并说明它为什么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说明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重要作用及共产党在处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指出大革命的意义。

2011肖秀荣最后四套题大题及答案

2011肖秀荣最后四套题大题及答案

34.材料1对于一个伟大的国家,灾难不仅带来挑战,也历练国家能力;对于一个坚强的民族,灾难不仅意味风险,也砥砺民族精神。

——2010年12月8日《人民日报》社论:风雨见证伟大的精神材料2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恩格斯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有人尼﹒丹尼尔逊的复信材料3与希腊民族一样,中华民族也屡经曲折磨难,但多难兴邦,我们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所征服,而是愈挫愈奋,五千年来绵延不绝,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苏格拉底说过:“逆境是磨练人的高等学府。

”中国也有句古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各种坎坷和磨难,没有能够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而是铸就了两个民族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和品格。

——温家宝2010年10月3日在希腊议会的演讲材料4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社会应该继续携手并进,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包容理念,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懈努力。

——胡锦涛2009年9月23日在第六十四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请回答:(1)指出材料1、2、3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并加以阐述。

(2)从哲学角度阐述在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能实现合作、共赢和包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3)它在方法上的根本要求是什么?34.【答案要点】(1)材料1、2、3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矛盾转化的思想,蕴含着历史的辩证法。

事物是对立统一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包含以及相互转化的关系。

这种包含着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相互贯通性,最深刻地体现了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统一性。

(2)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就是指矛盾的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事物发展的动力。

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中,矛盾的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2015肖秀荣最后四套题大题背诵学渣版(仅仅供参考)

2015肖秀荣最后四套题大题背诵学渣版(仅仅供参考)

34(1)我国对加碘标准的调整体现了哪些辩证法思想?①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处于运动中,发展中。

②调整: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碘加多了:适度原则根据情况加碘:结合实际(2)分析建设海绵城市破解“城中看海”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矛盾转化原理。

结合材料说明建设海绵城市的方法和目的(3)谈谈如何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关系:自然界对人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

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影响、制约和改变自然界。

我们该怎么做:①遵循自然规律(在哪里遵循?在按照自己意愿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不遵循会怎样?)②要有正确的实践观点(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点题:35(1)结合材料1,2,3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坚持党的领导,人们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统一?(2)结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及其优势,说明应当怎样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产生:人民的伟大创造,总结历史教训的结论,历史的结果,人民的选择。

优势:具有活力,符合国情,体现了国家性质,保证了人民当家做主,保障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设计和发展政治制度:方法:①重视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②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好,就是因为用了上面的方法。

(3)说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及政治体制改革应如何对待外国政治文明?总体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目的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调动人民的积极性。

对外国政治文明:①借鉴有益成果,但不能动自己的根本。

②没有相同的政治制度,也没有适合所有国家政治制度。

③照搬照抄后果很严重。

36.(1)结合材料1,2说明伟大抗战精神以及当年积贫积弱的中国为什么能够战胜不可一世的日本?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名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肖秀荣四套卷分析题答案

肖秀荣四套卷分析题答案

肖秀荣四套卷第一套34、(1)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去检验。

认识的发展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由于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也可以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说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它决定了作为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死这样由相对到绝对不断发展和转化的过程)(2)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这些发展变化提供了哪些启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35、(1)结合材料1,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

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所以,我国要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结合材料2、3、4,说明改革开放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2017肖秀荣最后四套题大题背诵学渣版(仅仅供参考)

2017肖秀荣最后四套题大题背诵学渣版(仅仅供参考)

2017肖秀荣最后四套题大题背诵学渣版(仅仅供参考)篇一:2016肖秀荣最后四套题大题简化记忆背诵版2016考研肖四(卷一)大题简化记忆34(1)指出那些质疑谢赫特曼的人“光从理论说是不可行的”的错误所在。

?理论解释:实践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唯一标准。

?自然现象,反复实践认识。

?认识永无止境。

(2)准晶体的发现过程对我们认识真理有何启示??理论: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如何做:发现和发展真理,发挥主观能动性。

(3)结合材料2谈谈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应该如何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 人类实践活动目的,受客观条件和规律制约。

? 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改造世界? 把握好“度”。

度的辩证法原理。

35( 1) 结合材料 1 说明应该如何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 经济增速放缓,增量可观。

? 经济增长平稳,增长动力多元。

?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前景稳定。

? 简政放权,市场活力释放。

(2)结合材料 4 和材料 2 .3 中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说明应该如何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腾笼换鸟:结构调整新兴产业转型升级? 凤凰涅槃:实施创新驱动,新产业新技术?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3)为什么说确立新的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为什么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发展理念—发展行动的先导。

?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 创新,发展第一动力,国际竞争趋势,必然选择。

36(1)结合中国抗日战争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说明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抗日战争—正义战争—世界反法西斯(重大贡献)? 最早反法西斯,开辟世界第一反法西斯战场? 亚洲反法西斯主战场,决定性作用,? 维护世界正义与进步事业重大贡献? 推动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建设战后国际新秩序(2)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和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战略,开辟敌后战场? 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三坚持,三反对(?)? 共产党人勇于献身,抗战胜利民族先锋? 开辟敌后战场,国共协力合作,共同抗日? 重要法宝---全民族抗战(3)如何理解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人民当家做主,民族振兴。

2011肖秀荣最后四套题分析题和答案打印版.doc

2011肖秀荣最后四套题分析题和答案打印版.doc

第一套34(1)指出材料1、2、3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并加以阐述。

(2)从哲学角度阐述在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能实现合作、共赢和包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3)它在方法论上的根本要求是什么?35(1)如何理解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事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2)为什么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3)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是什么?(4)为什么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36(1)结合材料1,指出中国抗战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2)说明中国人民八年间的“死亡流徒,苦难艰辛”为什么能够“获得了报酬”?(3)结合材料2,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37(1)如何理解“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八个字寄托着总理对广大青年学子的殷殷期盼之情?(2)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关系?38(1)如何理解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路子?(2)西方有些人认为,中国自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来对外态度“强硬”,散步所谓“中国强硬论”、“中国傲慢论”,请结合材料2,说明应如何认识所谓的“中国强硬论”?(3)说明和谐世界的内涵及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关系。

(4)说明中国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作出的不懈努力。

第二套34(1)结合材料1,说明为什么“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2)运用哲学有关原理说明,解决气候问题,为什么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3)结合材料4说明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关系及在实践中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

(4)结合材料2阐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35(1)为什么说当前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了?(2)如何理解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3)为什么既要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4)当前应该如何把“蛋糕”分好?36(1)结合材料1阐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两次合作及其主要经验教训。

2019肖秀荣四套卷七

2019肖秀荣四套卷七

肖秀荣2019考研政治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三)参考答案度讲,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都将难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一个文明社会的形成,既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既需要好言好语的劝导,更:要法律制度的规范。

文明也是管出来的。

只有让法治和德治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使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2)“在法治这趟列车上,没有一个人在车窗外,大家彼此关切且彼此成就”,是指每个人都要提高法治素养^也就是必须养成良好,的法治思维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c对公民而言,法治思维就是当自己的理想目标、思想感情、行为方式、权利诉求和利益关系等与法律的价值、规则或要求发生冲突时,能够服从法符i即作岀符合法律的选择,按照法律的指引实施自己的行为。

依法行使法律权利要求公民行使权利时应严格依据法律进行,以法律的相关规定为界限,超出这个边界就可能侵犯到他人的权利或者损害到国家、社会的利益5(3)个人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个人品德的养成上。

现实生活中,规则之所以屡屡被无视和破坏,从主观上讲,就是因为有些人私德“光着脚”,缺乏“公共意识”,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为了一己之私的最大化,不惜损害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甚至完全不顾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

要使社会公德不遭遇破窗效应,不仅要以良好风气的软引导呼唤公德,而且要以制度法律的硬约束护佑公德。

一方面要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增强“公共意识”;另一方面要提高不守规则的代价,通过法律的力量倒逼人们敬畏规则,同时,法律要为公德撑腰,免除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为合理的善行兜底,让良法推动善治。

38•【参考答案】(1)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n“地球村”和“天下一家”理念很好地表明了国际社会相互依赖和共生的特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基于这一理念提出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肖秀荣四套卷第一套34、(1)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去检验。

认识的发展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由于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也可以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说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它决定了作为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死这样由相对到绝对不断发展和转化的过程)(2)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这些发展变化提供了哪些启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35、(1)结合材料1,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

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所以,我国要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结合材料2、3、4,说明改革开放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直接动力。

改革开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成为中国发展进步的动力之源;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成为增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保证;使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适应世界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3)结合材料5、6,说明为什么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及如何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36、(1)结合材料1、2,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重视党章中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及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历程。

党章是党的总章程,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

党的指导思想解决的是党举什么旗的问题。

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

坚持党在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实质上就是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我们党91年来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能够带领人民创造举世瞩目的伟业的根本原因和最宝贵最基本的经验。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明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指导思想的第一次与时俱进。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八大先后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又实现了指导思想的三次与时俱进。

(2)结合材料3,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并说明党的十八大为什么要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结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归纳的党的优良作风及材料4、5、6,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加强党的建设时,为什么不仅重视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而且还强调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归纳的党的作风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并指出它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党的作风与党的宗旨密切相连。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就提醒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

针对新时期党群关系中出现的新问题,党中央强调指出,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相连,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而反腐倡廉问题的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37、(1)结合材料1、2,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为什么还必须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民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之间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爱国是对祖国母亲的报答,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更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维护本国、本民族的利益。

(2)结合材料2、3,指出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及时代价值。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3)结合材料2、3、4,指出应该如何做忠诚的爱国者?首先,要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不管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既要体现中国人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信念,又要体现出中国公民的文明形象及风范;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及自豪感,向罗阳一样,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体现在爱国的实际行动中。

其次,要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

再次,要增强国防观念。

最后,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38、(1)指出材料1、2说明的问题。

说明中美两国人民彼此抱有极大的好感和兴趣,两国关系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人民交流是国家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

应该进一步加强中美两国人民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夯实中美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为中美关系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2)结合材料3、6,分析“中国话题”盛行美国大选说明的问题及“无论谁当选总统,同样无一例外的均注重发展与中国的关系”的原因。

在美国选民更为关心民生经济等问题的情况下,两位竞选者仍然如此关注中国及中国对美国的影响,说明中国对美国国内政治经济生态的影响越来越深刻。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的两个大国,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利益,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保持中美关系健康、稳定、持久向前发展,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太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因此,无论谁当选美国总统,都会注重发展与中国的关系(3)结合材料4、5,指出在美国战略东移的背景下,中美两国怎样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美国战略东移,意在应对中国崛起。

中美两国要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需要:第一,创新思维。

以创新的思维、切实的行动,打破历史上大国对抗冲突的传统逻辑,探索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大国关系新路径。

第二,相互信任。

我们这个星球有足够大的空间,应能容得下中美两国和其他国家共同发展。

第三,平等互谅。

双方必须学会相互尊重,善于抓住“同”,正确对待“异”,尊重和照顾彼此利益关切。

第四,积极行动。

要采取扎实有效的行为,把双方达成的各项共识落到实处。

第五,厚植友谊。

第二套34、(1)结合材料1,分析人类与自然关系失衡的原因。

生态失衡除了社会方面的原因外,主要是与人的思想观念及实践方式有关。

实践既是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如果人类的实践不能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出现灾难性后果。

(2)结合材料2,说明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关系及在实践中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

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有区别的,又是能够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统一的。

一般说来,这种调节总是要使价值服从真理。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3)结合材料3,指出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统一表现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

对立表现在天然自然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人类还需要改造自然以创造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更好条件。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时候,要遵循自然规律。

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

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