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思考
用好革命文化资源,推动淮安文化高质发展
![用好革命文化资源,推动淮安文化高质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7ae8e1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7.png)
用好革命文化资源,推动淮安文化高质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淮安市以其独特的革命文化资源为基础,不断推动淮安文化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要想充分利用好革命文化资源,推动淮安文化的高质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就如何用好革命文化资源、推动淮安文化的高质发展进行探讨。
要深入挖掘和研究革命文化资源。
淮安作为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如各类革命历史遗址、纪念馆、文物、档案等。
我们要深入挖掘这些资源,对革命历史进行深入研究,理清革命历史的脉络和内在逻辑,提炼出具有淮安特色的革命文化精华。
要注重对革命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整理工作,加强革命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规,保护好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
要加强革命文化资源的文化创意开发。
革命文化资源是淮安的独特优势,可以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础。
我们可以利用革命文化资源来开展各类创意活动,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意产品和创意服务。
可以通过设计和推广淮安革命纪念品、开展革命历史主题游览等方式,将革命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提升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和消费体验,为淮安的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要加强革命文化资源的教育培训工作。
革命文化是培育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
我们要充分利用革命文化资源,进行百姓的教育培训工作。
可以通过开展革命历史知识讲座、组织参观革命历史遗址等方式,加强对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的教育培养,让他们从小就接受革命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要加强革命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
革命文化资源可以成为推动淮安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们要加强对革命历史遗址的保护和整修工作,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
要创新旅游产品的开发,结合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设计出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线路和旅游项目,提升淮安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可以通过开展革命历史主题旅游节庆活动、推出淮安革命历史文化衍生产品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淮安感受革命历史的独特魅力。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22e399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dc.png)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建议一、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文化创意产业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探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当前形势与问题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并存,需要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并结合现代技术进行创新。
其次,人才培养与引进亟待加强,需要建立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此外,市场环境不完善、政策支持不够等问题也制约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方向要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方向:1.赋能科技科技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来说是改变和驱动力。
要深入挖掘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在智能时代下打造具有高附加值和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全面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2.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要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高校教育、职业培训和企业内部培养等多方面的渠道。
同时,要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提供更好的薪酬待遇和发展空间,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创新创造的环境。
3.完善市场环境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一个稳定健康的市场环境来支持其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财税优惠、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市场监管机制,打击侵权盗版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4.深度融合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充分利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遇。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吸取国外优秀经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国际竞争力。
四、建议针对以上发展方向,提出以下具体建议:1.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来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包括在财税方面给予相关企业优惠政策,设立专项基金来支持项目和创意孵化等。
2.整合资源推动协同创新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多方参与、跨界融合的行业。
用好革命文化资源,推动淮安文化高质发展
![用好革命文化资源,推动淮安文化高质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b2fe30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7.png)
用好革命文化资源,推动淮安文化高质发展
淮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革命文化遗产和资源。
如何用好这些
资源,推动淮安文化高质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挖掘革命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
淮安有许多革命文化遗址,如革命历史纪念馆、淮阴起义纪念馆等,这些遗址可以挖
掘出更多的历史文化价值,打造成为淮安的文化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同时,应该加强对革命历史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淮安的历史文化,从而增
强文化自信。
二、创新革命文化表现形式,丰富文化活动内容
淮安可以通过革命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的融合,创新革命文化表现形式,提高文
化活动的质量及吸引力。
比如,举办革命主题文化节、电影展映会、文化论坛等,使文化
载体更具活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建设文化设施,提升文化服务水平
淮安可以适度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建设更多的文化场馆和公共场所,提高人们的
文化消费水平,满足市民和游客的文化需求。
通过这些设施的建设,可以让淮安的文化服
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革命文化
淮安应该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化精神。
同时,加强文化遗产的
保护和传承工作,让后人能够接收到淮安的革命文化遗产,从而继承爱国情怀。
在这个过
程中,淮安可以举办一些革命题材的文化活动和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的历史和精神,进而感受爱国主义的力量。
总之,淮安应该充分利用好自己的革命文化资源,推动淮安文化高质发展,提升淮安
的全民文化素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淮安的历史文化。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与建议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e28fd2b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4.png)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与建议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领域,在全球范围内都蓬勃发展。
这个行业不仅涵盖了文化、艺术、设计等领域,还与科技、娱乐等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和市场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巨大的潜力,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模式的结合还不够紧密,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探索。
其次,专业人才短缺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后,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环境亦需进一步完善。
二、发展方向:跨界整合与增加附加值1. 跨界整合促进创新要实现文化与商业之间的有效结合,需要采取跨界整合策略。
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时尚设计等结合起来,可以打造出更具吸引力和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
例如,文化主题的数字娱乐产品、创意设计的文化用品等。
同时,可以通过与科技公司、互联网平台合作,将传统文化赋予新的表现方式,并拓展更广泛的市场。
2. 增加附加值提升行业竞争力仅仅保持对传统文化进行整理和保护是不够的,还需要增加附加值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吸引力。
通过挖掘文化创意产业中隐藏的商机与价值潜能,开发出独具特色和高附加值的产品。
举例来说,在旅游行业中,可以结合当地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打造特色景区,提供定制化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
三、建议:人才培养与政策支持1.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为了满足快速发展的需求,应该注重培养人才。
首先,在教育体系中增设相关专业或学科,提供系统性学习机会。
此外,可以组织举办文化创意产业实践课程和工作坊,为有志于从事该行业的学生提供实践经验和交流机会。
同时,鼓励行业内从业者参与教育与培训活动,将实践经验传递给新一代人才。
2. 提供政策支持和创业环境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应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包括税收减免、创新基金等方面的支持措施。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企业提供稳定和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水城淮安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思考
![水城淮安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193d53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7.png)
水城淮安开展旅游文化产业思考摘要。
因水而兴,因运河漕运而盛的淮安“四水穿城”(盐河、淮河、里运河、大运河),这在中国城市中是极其罕见的。
独特的水文化资源是实现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载体。
通过凸显运河文化,张扬地域魅力;树立品牌意识,激发个性活力;提升科技含量,增强商品引力等的论述,充分拓展挖掘水城淮安历史文化内涵的丰富多样化。
并用适当的方式把内涵外化,以促使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继而创造价值,产生效益,为地方经济开展效劳。
关键词:文化资源;水城淮安;旅游文化产业;开展思考历史文化名城淮安是黄、淮、泗、运等水系的交汇地。
大运河开凿之后,它更是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运河四大古都”。
在明清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
境内有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还有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众多的胡泊镶嵌其间。
有人说,历史是从水路进入淮安的,淮安是漂浮在水上的土地,是水托起淮安从远古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的。
所以,淮安的文明是悠久和绵长的;淮安的运河是长远和宽阔的;淮安的运河遗存是集中和典型的;淮安的运河文化是丰富和厚重的。
如此的厚礼是上苍赐予淮人的。
淮人理当用心珍惜,慎重保护利用这份遗存,开发这些资源文化的底蕴,让更多的人来淮安探寻古老的大运河文化,让旅游给淮安经济开展注入活力。
让古老的运河文化焕发青春,继续给人们带来航运、灌溉之便,给人们带来生态之利,让古老的运河文化闪耀出更精彩的光辉,给淮安的旅游文化的开展谱写出更出彩的乐章。
那么,如何开掘以大运河为代表水文化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昭示南船北马的深厚的底蕴,彰显淮安独特的地域魅力,在当前“全域旅游”战略下,成为地方必须专力思考的问题。
年,在首批创立“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62家中,江苏有8家,其中淮安的“金湖县”榜上有名;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38家中,江苏获批20家,其中淮安的“洪泽区、淮安区、清江浦区、盱眙县”成功入选。
这为淮安开展旅游文化,促进经济快速开展提供了支撑条件。
淮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1)
![淮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1)](https://img.taocdn.com/s3/m/6f2d1d16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1c.png)
淮安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创意产业,是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世界发达国家正步入后工业经济社会,面临着社会经济的全面转型,驱动经济的增长主导要素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文化和人的创造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增加。
创意产业所倡导的发展理念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推开了一扇新的窗,让人们能够看到在新的全球经济、技术与文化背景下,适应新的发展格局,把握新的核心要素,建构新的产业的一条光辉通道。
这也是短短十年创意产业能够席卷全球,受到热烈追捧的深层原因。
事实证明,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标志。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不少国家和地区开始把创意产业作为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手段来积极推动和扶持其发展。
一、淮安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淮安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1121.7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0.97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541.48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409.30亿元,增长15.8%。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16.1:47.6:36.3调整为15.2:48.3:36.5,第一产业下降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2个百分点。
按照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就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启动阶段;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这个“门槛”,人们对文化的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而当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则会出现对文化消费的“井喷”。
按常住人口计算,淮安2009年人均GOP达到2.33万元,折合美元计算,人均GDP已经突破3000美元大关,这意味着我市文化消费需求已步入迅速增长阶段,一个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正在形成,具备了发展创意产业的经济基础。
“文化+”视阈下淮安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路构想
![“文化+”视阈下淮安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路构想](https://img.taocdn.com/s3/m/635eca71c281e53a5802ff79.png)
“文化+”视阈下淮安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路构想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文化+ 视阈下淮安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路构想淮安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较深厚,旅游资源较丰富,以运河文化、淮扬菜文化、明陵文化、西游记文化、名人文化、曲艺文化、民俗文化等带动了旅游消费。
由于淮安文化产业尚处于起步和培育的初步发展阶段,尚未形成规模优势,文化经济总量偏低、文化资源创新开发的意识偏弱。
淮安的文化产业目前仍然以运河文化旅游、文化娱乐等文化产业门类为主,像数字技术、信息产业没有突出的表现,缺乏产业结构、产业链、生产要素等的有效组织和整合,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
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只有开放视野,在文化+ 的背景下才能挖掘和赋予旅游产品更丰富的文化价值,增加产品的魅力,增强开发产品的品牌意识,打造出一批多元化更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才是发展旅游,推进地方经济建设的关键。
一、文化产业:支柱支撑淮安新兴文化业态(含网络媒体与动漫网游等)的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传媒的新闻出版业、广告业也不是很强势。
根据淮安的区位条件、资料条件分析,遗产旅游类、文学艺术类、娱乐休闲类却有较多的优势。
淮安作为运河之都的都一定具有首位性特征。
作为运河之都的淮安拥有的运河文化遗存在大型线型文化遗存中具有中轴地位。
那么,淮安运河文化的核心功能在漕运。
明清漕督府、河督府都设在淮安,既是古代淮安繁荣兴盛的重要原因,也是淮安水文化遗存的独具特色之处。
漕运文化是淮安运河文化的核心,运河文化又是淮安文化的代表性文化,遗存极其繁富、底蕴极其深厚、内涵极其深邃。
而这一切不仅显示了水乡地域特征,而且彰显了淮安水文化的整体特色,张扬了淮安水乡独有的文化魅力。
[1]所以,运河遗产文化成为淮安的特色文化。
文学艺术更是璀璨夺目。
由于运河文化的催发,交通的便利,淮安在运河中南船北马的地位,吸引了众多的作家来淮安生活、写作,使得淮安成为长篇小说、戏曲的繁荣地。
“文化+”视阈下淮安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路构想
![“文化+”视阈下淮安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路构想](https://img.taocdn.com/s3/m/3a2cc5f6172ded630a1cb60c.png)
产业转型升级 。 淮安在 文化 消费、 文化 资源、 环境建设的基础 上 , 有底蕴 实施 “ 文化 + ” , 特 别是“ 文化+ 旅游” 战 略 借助 文化产业 , 支柱 支撑、 农业文 明、 新 宠登场 、 旅 游经济, 平 台搭 建等方 面的分析 , 阐述文化创新创 意成果
深 度 融 合 于经 济社 会 领 域 , 形 成 以 文 化 为 内生 驱 动 力 的 产 业 发展 新 模 式 与 新 业 态 , 从 而为 拉 动 淮安 地 方 经 济
淮安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文化底蕴较深厚 , 旅 游资源较 丰 富 , 以运河文化 、 淮 扬菜 文化 、 明陵文 化、 西游记 文化 、 名人文 化、 曲艺文化 、 民俗 文化等带 动了旅游消费 。 由于淮安文化产业尚处 于起步 和培 育 的初 步发展阶段 , 尚未形成规模优 势 , 文化经济总量 偏低 、 文化资源创新开发 的意识偏 弱。 淮安的文化 产 业 目前仍然 以运河文化旅游 、 文化娱 乐等文化 产业 门 类为 主 , 像数字技术 、 信息产业 没有 突出的表现 , 缺 乏 产业 结构 、 产业链 、 生产要 素等 的有效组织和整合 , 文 化产 品 和服 务 的科 技 含 量 和 附 加值 较 低 。 如何 改 变 这 局 面? 只有开放视野 , 在“ 文化+ ” 的背景下才能挖掘 和赋予旅游产 品更 丰富的文化价值 ,增加产 品的魅 力, 增 强 开 发 产 品 的 品牌 意识 , 打 造 出 一 批 多 元 化 更 有特色 的旅游产 品 , 才是 发展 旅游 , 推 进地方 经济 建 设的关键 。 文化产业 : 支柱支撑 淮安新兴文化业态 ( 含网络媒体 与动漫 网游 等) 的产业 尚处 于起 步阶段 , 传媒的新 闻出版业 、 广告 业 也不是很强势 。 根据淮安 的区位条件 、 资料条 件分 析 , 遗产旅游类 、 文学艺 术类 、 娱乐休 闲类却有较 多的优 势。 淮安作为 “ 运河之都 ” 的“ 都” 一定具有“ 首 位性 ” 特 征。 作 为“ 运河之都 ” 的淮安拥有 的运河文化遗存在大 型线 型文化遗存 中具有 中轴 地位 。 那么 , 淮安 运河文 化 的核心 功能在漕运 。 明清漕督府 、 河督府都 设在淮 安, 既是古代淮 安繁荣兴盛的重要原 因 , 也是 淮安水 文化遗存 的独具特色之处 。 “ 漕 运 文 化 是 淮 安 运 河 文 化 的核心 ,运河文化又是淮安文化的代 表性文化 , 遗 存极其繁富 、 底蕴极其深厚 、 内涵极其深邃。 而这一切 不仅显示 了水乡地域特征 , 而且 彰显 了淮安水文化 的 整体特色 , 张扬 了淮安水乡独有 的文化魅力 。 ” 晰 以,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整改建议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整改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276dc6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9.png)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整改建议一、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但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市场不成熟、缺乏核心竞争力等。
因此,为了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加以改进和完善。
1. 加强政策支持与扶持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鼓励企业投资于文化创意领域。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和减免等方式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文化创意产业中来。
2. 培育专业人才加强对文化创意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整个行业的专业素质水平。
建立起完善的教育体系和培训机制,并组织各类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为从事文化创意工作的人员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3. 创新科技应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积极探索利用新兴技术的可能性。
例如,可以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文化创意产品制作和传播中进行应用,提升用户体验和市场竞争力。
4.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间文化创意产业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合作办展、学术交流、项目对接等方式,开拓海外市场,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二、整改建议除了以上的发展方向之外,我们还需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稳定健康地发展。
1. 建立健全市场监管机制目前文化创意行业存在着一些乱象,例如山寨产品泛滥、版权侵权等问题。
因此,我们要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保护原创作品的知识产权。
2. 引导消费观念转变加大对消费者教育力度,在引导消费观念转变上下功夫。
鼓励人们更加重视原创作品,培养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品的认知和欣赏水平,增加他们对于高质量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
3. 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建设行业协会应起到更好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共同维护行业利益。
制定相关行业标准、规范产品质量,提升整个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4. 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推动艺术教育普及化,培养更多对艺术感兴趣和有一定才华的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建议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ed53dbc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d.png)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建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了进一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多的扶持和保障。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行为,为创意产业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
其次,应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研发和项目推广。
此外,政府还可以采取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创意产业的税负,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进入这一领域。
二、培养专业人才和加强产学研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意思维的人才支持。
因此,高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应相应开设文化创意相关专业,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建立产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促进科技成果在创意产业中的转化和应用,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是提高产业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在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引导创意企业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的应用,打造智慧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拓展市场和用户需求。
同时,要鼓励科技企业加入到文化创意产业中,提供技术支持和合作机会,推动科技创新与创意产业的良性互动。
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对拓展市场和增加产业影响力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参加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展览和贸易洽谈活动,打造国际品牌和形象。
同时,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共享资源和经验,实现优势互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共同发展。
五、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长远发展方向。
在推动产业快速增长的同时,要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企业要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推动绿色创意产业的发展,引导社会消费者形成可持续的消费观念。
淮安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再构想
![淮安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再构想](https://img.taocdn.com/s3/m/8862431ca6c30c2259019e9e.png)
★基 金 项 目:本 文 系苏 北 发 展研 究 院 2 0 1 5年 课 题 “ 淮 安 地 方 特 色 文化 产 业 发 展 路 径研 究” ( 项 目号:
பைடு நூலகம்
推 动 规模 经 营 淮 安 是 历 史 文 化 名 城 ,地域 水 文 化 资 源 丰 富 、 历 SP ' Y 2 0 1 5 C 5 ) 的项目阶段性成果 , 项 目负责人 : 吴延生 史 人 文 资源 深 厚 。 这 些 是 淮 安 发 展 文化 产业 的基 础 和 依托 。 在“ 十二五 ” 期间, 周恩来故里景 区成功创建苏
安徽文学
W ENXUE 文 ANH UI 化 纵
横
淮安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路碡再掬勰
吴 延 王 夭 生
淮 阴工 学院人 文 学院
摘
要: 依托淮水 、 大运 河 而兴 的 淮安 文化 是 被 水 浸 泡 的文 化 。 因而 水 文化 遗 存 和 遗 迹 遍 布 淮安 大地 。 这 些得
千 多年 的古 老 运 河 贯 穿 起 了 自春 秋 以 来 十 多 个 朝 代 的历史 。 作为 “ 运河之都” 的淮安拥有 的运河文化 遗存 在大型线型文化遗存 中具有 中轴地位 ,最具代表性 。 在2 0 1 4年国家 申报大运河 为世 界文化遗产 活动 中, 国家文物局从 全国上千个遗存 中筛选 出 6 5 个点。 淮 安则有古清 口枢 纽工程等 I 1 个 遗存 点名列其 中 , 遗 产点数量在运河沿线 的 3 5 个城市 中名列首位 ,也几 乎 占了江苏 2 5个遗产点的一半 。足 以说明淮安在运 河沿线城市中不愧为 “ 运河之 都” 。她为中国大运河 “ 申遗” 成 功 做 出 了 无 可 替 代 的作 用 。 由此 可见 , 淮 安 的特色文化因运河文化而有了深度 。 由她孕 育衍生了 众多的文化 : 因吴承恩长篇神魔小说《 西游记》 萃聚的 西 游 记 文 化 托起 了淮 安 特 色 文 化 的高 度 : 因 运河 而 生 的长篇 弹词 ( 代 表作是女性作 家邱心如 的 1 2 0万 字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向与政策建议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向与政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986557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a.png)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向与政策建议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力量。
在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其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推动该行业更加健康、持续发展。
一、加强市场调研和前瞻性规划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为了更好地把握行业的发展方向,政府机构和企业应加强市场调研,研究消费者需求和潜在市场。
在此基础上,进行前瞻性规划,制定发展策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二、跨界融合,激发创意潜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而创新往往来自不同领域的融合。
政府应鼓励不同行业之间的合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教育、旅游等行业的跨界合作。
这样可以激发创意潜能,培育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人才培养和流动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人才,政府应加强人才培养和流动。
一方面,鼓励高校和研究机构设立相关专业,并提供有吸引力的学术研究和创新平台。
另一方面,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人才提供实践培训和创业支持,鼓励他们在不同企业间流动,共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
政府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企业和个人的创意成果。
同时,鼓励企业对知识产权进行合理的运作,提高其市场价值,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文化创意产业是开放的产业,需要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政府应积极扩大文化创意产品的出口,推动国际市场的拓展。
同时,鼓励本土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性的文化创意项目,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六、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
政府应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减少企业负担,提升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公平竞争,创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创意人才。
“文化+”战略下提升淮安城市形象的思考
![“文化+”战略下提升淮安城市形象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4262126580216fc700afdc1.png)
★基金项 目 : 本文 系 2 0 1 6年江 苏省 高等学校大 便造成 了城市建设 雷同化 、 千城一面的境况 。 所 以应 学 生创 新 创 业训 练计 划 省 级 指 导 项 目“ 实施 ‘ 文 化 +’ 从淮安是历史 文化 名城 、 运河 之都 、 名人 故里等几个 战 略 推 进 淮 安 文 化 高 地 建 设 ”(项 目 号 : 定位着手 , 加强文化对基础设施 建设的渗透 , 加强其 2 0 1 6 1 1 0 4 9 0 7 8 X) 的阶段性 成果 。 项 目主 持 人 : 赵 锐 个性化建设 , 将特色地域文化融入淮安社会的方方 面 朱佳美 : 项 目指 导 老 师 : 吴延 生 面, 让淮安人 由衷、 自觉形成文化 名城意识 。 现今淮安做 的比较好的有对路名 的文化赋予 , 将 淮安作为水运交通重要枢纽 . 历史上曾经一度是 道路命名 为淮安历史文化名人的字号等 , 不仅是对他 全 国经济文化重镇 。 明代 诗人姚广孝 曾作《 淮安览古》 们的尊重 。 也表明了他们在淮安人心中处 在永不 忘却 赞美淮安 : “ 襟吴带楚客多游 , 壮丽东南第一州” 。 由此 的地位 。 翔宇大道得名 于伟 大总理周恩来 , 韩侯 大道 可见 当时的淮安城市地位之高 。 明清 时期 , 淮 安经历 得名 于西汉 功臣淮阴侯韩信 , 承恩大道得名 于《 西 游 了由盛转衰的时期 ; 漕运 不通改海运使城市地位一落 记》 作者吴承恩 , 柯 山路得名于北宋词人张未 , 明远路 千丈 。 此外 , 依赖于漕运而兴盛起来 的商业面 临巨大 得名于南朝诗 人鲍 照 , 枚乘路 、 枚皋路得 名于西汉辞 的打击 , 再加上 自然灾 害对 生态的破坏 , 农业 发展也 赋家枚乘 、 枚皋父子……从古到今 , 淮安名人辈 出, 这 遭到前所未有的破 坏。 自此 , 淮安的地位 、 形象开始下 些历史文化名人 的事迹在民间不断传颂 , 然而并 不是 降, 在近代也没有大幅度的提升 。 所有的淮安人都对这些历史文化 名人有深入的 了解 。 “ 文化+ ” 战略将文化 与其他如教 育 、 科技 、 农 业 为 了加强淮安人对名人 的事迹有普遍性 了解 , 加 深淮 等产业进行 融合 发展 。 将 产业 注入文化 的活力 。 激 发 安人对文化名人 的记忆 , 可在这些路标的附近树立介 社会创新创造 , 促进社会更好地发展 。 “ 文化+ ” 是 由一 绍牌 、 在公 交站 台设立介绍牌 、 在公交广 播报站后 给 种观念 、 理 论 和 合 理 的构 想进 入 到 实 践 的 一 种 行 动 纲 予少量介绍等方式 , 让 民众经过一次这条 路就 加深一 领、 计划和模式 , 是 文化更加 自觉 、 主动地向经济社会 次对这个文化名人 的理解 。 等车消磨时间的同时了解 各领域的渗透。 交通枢纽地位 的丧失使近代淮安面临 地域文化名人 等, 这对 淮安人形成文化 自觉意识有很 发展动力不 足的境况 ,再加上制度创 新与改革 的缺 好的帮助 。 乏, 使得淮安城市发展始 终不温不火 , 没有大 的变化 。 此外 , 设 立 具有 地 域 特 色 的 建 筑 物 、 在城市建设 因此 , “ 文化+ ” 战略的实 施便 至关重要 , 找到文化与其 中给 予基 础 设 施 以一 定 的 文 化装 饰 也 是 很 好 的 方 式 。 他业态 的融合点 , 通过创 新创造产生富有文化生命力 滁州市作 为欧阳修《 醉翁亭记》 的创作地 , 不仅 其琅琊 的新事物 , 将淮安特色地域文化渗透到淮安社会 的方 山景 区内到处 刻有《 醉翁 亭记》 , 连其 1 9 1 2文化商业 方面面 ,将淮安城市 的个性特色宣扬到其他地 区 , 从 街中都融入 了地域文化 , 步行街的地面上甚至都刻有 而可 由内到外提升淮安形象 。 赞美滁 州的名篇佳句 。 商业文化 中心的千篇一律 已经 对 内植 入 文 化 是现代城市 面貌雷 同的特征之一 , 几乎每座城 市都有 ( 一) 文化+ 城市建设 其商业文化 中心 。 但作 为历史 文化名城 的淮 安 , 理 应 淮安是名副其 实的历史文化名城 , 但除 了人尽 皆 也在商业气 氛中加一些特色地域 文化 。 如在这些人们 知 的 景 点 、穿城 而 过 的运 河 及 运 河周 围 的布 景 外 , 城 经常聚集 的地方增 加一些 比较具有淮安特 色 的类似 市里具有淮 安特 色地域文化气息 的建筑物或装饰 物 于名人雕塑 、 诗词歌赋等 的建筑物 、 装饰品 。 这将很 大 实在太少 。 不能够 凸显其个性 。 这对 于一座历 史文化 程度地提 升淮 安人民对本地 区地域特色 的认知度 与 名城来说 , 是 比较遗憾的 。 而在现代城市发展 中 , 个性 自豪感。 ( -) 文化 + 教育 化又是极为重要的。 城市 化的发展让各个地 区都加速 进行城 市建设 , 一方 面建起 了很多高楼大 厦 , 让其 具 方水土养一方人 , 一个地 区人民素质也是 这个 教育上 。 可 备城市的特征 。 但另一方 面 , 由于加速城市化 , 地方在 城市形象 的表现 。将特色地域文化赋予至 城市建设过程 中急于求成 、缺乏对城市定位 的思考 , 以从小提升淮 安人 对 自己所处城市 的归属感与 自豪
淮安市文旅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做大做强特色景区景点
![淮安市文旅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做大做强特色景区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262db83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3.png)
淮安市文旅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做大做强特色景区景点深入实施“水懂我心、自然淮安”全域旅游战略,打造“旅游+”“+旅游”融合发展全产业链,成为国家生态旅游、全域旅游示范区和长三角旅游目的地城市,让到淮安“看河看湖看湿地、品虾品蟹品美食”成为风尚。
全域优化配置旅游资源优化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围绕“绿水文”资源特点和空间发展特色,优化“一核两圈多线路”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推动全域旅游、乡村旅游、特色文化旅游的发展,将淮安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最受人关注和喜欢的目的地城市、打卡地城市。
推出“一县一区一品”全域旅游品牌,力争7个县区全部创成省级以上全域旅游示范区,形成全市全域旅游联动发展局面。
注重规划统筹衔接,充分考虑发展建设规划与全域旅游规划的有机对接融入,形成区域一体化旅游发展格局。
强化规划功能配套,把旅游功能作为区域主导功能,以全域旅游为导向,优化提升城市整体景观和乡村基础配套,将有吸引力的资源、产业、元素转化为旅游产品和城市标识。
到2025年,年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达7000万人次、1000亿元。
“一核两圈多线路”全域旅游格局“一县一区一品”全域旅游品牌做大做强特色景区景点。
以高等级景区和度假区建设为抓手,统筹全市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深化发展内涵,完善服务配套功能。
加强与“中字头”国企及龙头型民营旅游企业合作,打造一批具有更高知名度美誉度的旅游景区和旅游产业集群,不断提升淮安旅游核心竞争力。
实施一批支撑淮安旅游定位和旅游主题的重大项目,推动中国水工科技馆、华强方特复兴之路文化创意基地、中铁文旅、荣盛康旅、中国漕运城、西游乐园、白马湖野生动物世界、金湖航空文化基地、马草滩等重点旅游项目加快建设,打造一批新的旅游热点、旅游经济增长点。
加快推进大运河(淮安段)国家文化公园、古淮河西游记文旅区、淮安古城区历史街区、洪泽湖生态文旅经济区、白马湖旅游度假区、“三湖”(萧湖、月湖、勺湖)风景区等建设,创建一批国家4A级以上景区、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
淮安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构想
![淮安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构想](https://img.taocdn.com/s3/m/05f17fddaa00b52acfc7ca5c.png)
关键 词 : 地 方 文化 淮 安 产 业发 展 路 径 构 想
★基 金项 目 :本 文 系苏 北 发 展 研 究 院 2 0 1 5年 课 保 护并做适 当的开 发。 再 如“ 水” 文化遗存 , 包括 淮河 大 运河 文化 、 洪泽湖文化 , 对 于 生 于 斯 长 于 斯 的 题 “ 淮 安地 方 特 色 文化 产 业 发 展 路 径 研 究 ” ( 项 目号 : 文化 、 S F Y 2 0 1 5 C 5 ) 的 项 目阶段 性成 果 。 项 目负责 人 : 吴 延 生 淮安人来说吸引力更大在游览这些文化遗存 中 , 不仅
国家历史 文化名城——淮安 , 坐落在一代伟人周 恩来总理的故乡。秦代就置县的淮 阴即得名于淮水 。 在2 0 0 0多年 的历史发展中 ,逐渐凝结为 富有 特色的 地方文化—— “ 水” 文化 , 包括淮水文化、 运河文化 ( 漕 运指挥中心 、 河道治理 中心 、 漕船制造 中心 、 漕粮传输 中心 、 淮北盐集 散中心 ) 、 洪泽湖及其 湿地文 化。 除此 之外 . 因运河而 生的“ 西 游记文化” 、 淮扬 菜文化 等都 是独具特色的 。 特色文化是经过长期历史 发展 的积淀 而逐 渐形成 的, 具有一 定的连续 性 、 独特性 和可识 别 性, 反映 了特定 区域的人文历史, 形成了与其他地 区文 化相 区别 的人文特色。 这是增强淮安地方文化软实力 的得天独厚 的条件 。 因为这种软实力的载体便是文化 事业 和文化产业 , 又 因为文化 是一种力量 , 它 具有极 强 的渗透力 、 吸引力和说服力 。 故从 文化产业 这一视 角切人 , 探寻发展 的思路 , 研 究具有特殊 的意义 。 扩大文化消费 任何一个地方 的经济发展都要依 赖多种 因素 , 其 中文化产业 的发展为一个地方 的可 持续发展 提供 了 源 源不 断 的 活力 和 推 动 力 。 那 么文 化 产 业 发 展 的动 力 主 要 来 自文 化 消 费 。 淮安 要大力发展文 化产业 , 就必 须扩大城 乡居 民文化消费需求 ,增加文化消费总量 , 提高文化 消费水平 , 促进城乡和全市文化 消费协 调增 长。 如古遗址文化 的青莲 岗文化遗址 , 它 位于淮安 市 淮安 区宋集 乡青莲村 , 向北 4公里为古淮河 。 1 9 5 1 年 发现 。 遗 址 总 面 积 约 4万 平 方 米 。 文化层两米左右 , 出 土器物有石器 、 陶器等 , 距今约 5 0 0 0 — 6 0 0 0年 。 青莲岗 文化遗址的发现使 得淮 河中下游原始文化 , 同黄河流 域 原 始 文 化 在 地 域 上 连 成一 片 , 形 成 了 我 国 新 石 器 时 代文 化 的完 整体 系。 1 9 8 2年 3月 被江苏 省人 民政 府 公布为第一二批省级文物保 护单位。 这对知识型 的消 费者会有更大 的吸引力 , 他们对淮安先 民的历史文化 有渴望 了解 的兴趣 。 故对这样 的遗址文化有必要进行
推动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构想
![推动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构想](https://img.taocdn.com/s3/m/44e9920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6.png)
推动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构想楚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作为楚文化的传承者和发展者,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如何推动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在这里,笔者提出了一些关于推动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构想,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思考。
一、挖掘楚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符号楚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独特的文化符号。
我们可以通过对楚文化的深入挖掘和研究,寻找出楚文化中的瑰宝,将其作为创意产业的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楚文化中的诗词歌赋、传统戏曲、民间传说等,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可以成为创意产业的灵感源泉。
楚文化中的龙舟文化、楚剑文化、楚饮文化等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可以成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
通过挖掘楚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符号,可以为创意产业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灵感,推动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二、推动楚文化产品的创新与设计楚文化产品是楚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其设计与创新对于创意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手法,对楚文化产品进行创新设计,提高其艺术性和实用性。
对楚文化的传统手工艺品进行现代化设计与改良,将其打造成具有时尚感和艺术性的产品,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对楚文化的传统乐器、传统服饰进行改良与创新,使其更符合现代生活的需求。
我们也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运用,将楚文化产品进行二次创作和包装,推广到更广泛的市场。
通过推动楚文化产品的创新与设计,可以为创意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三、建设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聚集地为了推动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建设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聚集地,为创意产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环境。
通过园区的规划与建设,可以为楚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好的生产和创作空间,同时也可以为楚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好的资源共享和合作交流的平台。
我们可以在园区内设立楚文化创意设计中心、楚文化创意产品展示中心、楚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基地等机构,为楚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推动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构想
![推动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构想](https://img.taocdn.com/s3/m/557cc09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18.png)
推动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构想【摘要】楚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楚文化为主题和元素进行创意设计与生产的产业。
本文从挖掘楚文化内涵、整合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借鉴先进的文化创意模式、加强人才培养和促进政府支持与产业合作等方面探讨推动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构想。
楚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资源,可以成为创意产业的宝贵素材。
结合先进的文化创意模式和加强人才培养,可以推动楚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政府支持和产业合作也是推动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未来,通过政策建议和更多的合作机会,楚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值得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关键词】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整合、人才培养、政府支持、合作、潜力、政策建议、展望。
1. 引言1.1 定义楚文化创意产业楚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楚文化为源泉,结合创意设计、艺术表现、文化传承等要素,打造具有楚文化特色和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在这个产业中,不仅包含了传统的楚文化元素,如楚文字、楚歌楚舞等,还融入了现代的创意理念和技术手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
楚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将传统文化赋予现代生活和经济活动新的内涵和动力,通过创新和发展,实现文化的传承和生生不息的活力。
楚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是文化传统的延续,更是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是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和表现形式。
通过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实现文化价值和经济利益的双赢,推动地方经济的增长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1.2 重要性意义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楚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楚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增强地方的文化自信心。
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通过推动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可以促进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仕奇 黄银花 季祥猛
【摘
要】 本文立足从区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战略的视角 , 从宏观和中观层面针对淮安重点引进和培育的区域特 色创意群体, 如何实现合理有效的市场配置等问题 , 特别是创意人才与城市品牌等建设问题 , 从理论和实证上进行探
索。旨在为淮安市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提供一个多维 、 多元的思考, 区域化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 ; ; 文化产业 创意产业 创意设计 品牌文化 【基金项目】 “淮安文化经济融合兴起的理论框架与实现途径 — — — 本文为 2009 年淮安市科技局科技支撑计划 ( 社会发展) 项目 ( 课题编号: HAS2009041 ) 阶段性成果。 基于区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战略研究 ” 【作者简介】 赵仕奇,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 研究方向: 工业设计教育; 黄银花, 季祥猛;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42·
的产品和服务都是面向本地市场, 开发国际文化市场的甚 制约了文化创意产业空间的拓展 。 少, 三、 淮安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 淮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转变观 念、 明确思路, 加强引导扶持, 促进健康发展。 ( 一) 优化和整合淮安文化创意产业资源 。 体制性保护 束缚了文化创意产业资源的合理整合和流动 。 各单 和限制, 知识、 人才、 技术、 设备等资源难以合理共享, 制定 位的信息、 文化创意产业资源优化整合政策, 充分利用辖区的文化资源 集团化为目标, 整合经营性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以股份制、 走集约化经营之路。用市场化发展的眼光来规划 文化资源, 对现有文化创意产业资源采取保护和开发相结合 文化资源, 从优势资源入手来发展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 。 的措施,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下对文化创意产业资源配置和整合 的重要作用, 以资产和业务为纽带, 运用市场机制推动产业 结构、 产品结构、 组织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优化, 从根本 条块分割、 行业分割和地区分割的 上破除文化资源部门分割 、 支持有一定实力的文化企业实现规模化、 集约化与专业化 状况, “专、 并举, 鼓励中小文化单位向 精、 特、 新” 方向发展。以文化资 带动文化创意产业链的扩张和延伸。 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 ( 二) 制定和完善各项扶持政策 。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 要政策与环境的有力支持 。 应尽快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制定各项优惠政 政策和法律规范, 研究出台税收扶持、 产业准入、 市场开放、 经营性文化事 策, 业单位转制等优惠政策, 形成健全的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 同时要完 展的政策体系。研究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 加强引导, 采取贴息贷款、 低息贷款、 政府奖励等扶 善政策, 持鼓励政策, 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导 、 鼓励和带动社会资 金投入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机制 。 尤其应利用好淮安市有 制定淮安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政 关政策和扶持措施, 策措施, 合理规划发展创意产业的载体, 推动其率先发展, 加 。 快发展 ( 三) 用高新技术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质量和水平 。 运用高科技手段, 改造、 提升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 开发新兴文化创意产业, 不断提高文化创意产品的科 产品, 技含量。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多层次开发, 加快 网络化建设, 推动运用高新技术来加强管理和经营 数字化、 新兴文化创意产业。 要引导高新技术进入文化创意产业领 域, 不断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创新 。 借助网络等先进技 开发新兴文化项目。大力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 术手段, 牌和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新技术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 。 通过 运用高新技术发展高新文化创意产业, 使文化创意产业与其 ( 上接第 81 页) 输入输出设备: 它包括键盘、 LCD 显示器、 报 按钮或开关、 各类指示灯等。 键盘用于系统模式 警蜂鸣器、 的设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培训实体、 文化社团组织、 文化职能部门和协会大部分都在 科协、 艺术学校、 歌舞团、 杂 淮安市。淮安市也汇集了文联、 技团、 话剧团等众多的文化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 。 ( 二) 品牌优势。 淮安市区文化渊源较深, 文化氛围较 有浓郁乡土风情的淮海戏 、 悲怆激昂的西路淮剧和轻快 浓, 淮安京韵大鼓等民族传统文化积淀较深, 活泼的荀派京剧、 经过多年的挖掘和培育, 逐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专 、 兼职演 出队伍。淮安市有淮扬美食文化节 。 同时有着 “运河之都 ” 等荣誉称号, 并成功举办过运河文化节等活动。以上都是增强 淮安市文化氛围的有效载体和繁荣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础。 ( 三) 产业优势。近年来, 淮安市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 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在某些领域形成了文化创 语言为代表的教育培训业 意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以艺术、 集聚效应不断扩大, 在淮安少年宫一带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培 艺术展览、 文化娱乐等方面的企业 训基地。一些文化中介、 稳步发展, 经营向好, 正在成长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生力军 。 淮安市虽然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具有一些优势, 但与其 它产业相比, 发展速度不快, 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观 念滞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一些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还没 有从过去那种文化、 体育仅是公益事业的认识中解放出来, 导致文化管理与经营体制滞后 。 受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消费 习惯等方面因素制约, 相当一部分人花钱买健康 、 花钱买享 导致文化消费市场发育迟缓, 在一 受的文化消费意识不强, 定程度上阻碍和限制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 二是经验不 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我国起步较晚, 尚属新兴产业。 对于如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国内没有多少现成的经验可 循。从淮安市情况看, 应该形成一个中长期的产业发展规 划, 建立一个完整和清晰的发展思路, 对文化创意产业资源 缺乏鼓励文化创意产业 的调整与优化会有重要作用 。 另外, 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缺乏文化行业改革方面的经验, 缺 也是影响文化创意产 乏对文化市场监管松紧度把握的经验, 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规模偏小。 现有的文化基础设施、 场馆会所的规模、 数量和质量还要加强; 文化中介组织和经 纪人队伍缺乏, 文化名牌产品和骨干企业的数量偏少, 不足 多数企业 以起到全局性的牵动作用; 市场规模还需要扩大,
一、 淮安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淮安作为历史文化城市, 在文化创意产 业等方面, 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类型构 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文化创意产业的行业结构变化较大, 布局日趋完善。 培育支柱产业效益凹显 。 地方文化创意产 特色鲜明。 据不完全统 业要加强地区特色使其亮点突出, 000 计, 淮安到 2011 年底, 文广新系统服务企业已经达到 3 , 个, 从业人员将近 2 万人左右, 厂房及经营面积约 75 万平方 米, 资产总额为 20 亿元。印刷、 发行、 广电、 艺术表演团体四 其年营业额、 销售额占文化产业八个门类 大行业发展迅速, 整体年营业销售额的 94% 。 淮安市主城区已经形成有影响 力的清河路数码图文一条街 、 大治路数码音像制品一条街 、 健康西路和电子市场的电子产品集中区, 特别是交通南路的 汇通出版物市场一条街已经走上规模化 、 正规化、 连锁化的 同年六月清河区启动清 道路。2008 年淮安软件园启动建设, 河动漫产业园建设。 一大批拔地而起的现代化文化设施和 日益繁荣的文化艺术, 构成淮安的一道道亮丽风景线 。 到 2011 年底仅清河区就有印刷企业近百家 。 创造产值 4 亿多 000 余万元, 000 多人。淮安市文 元, 实现利税 3 , 就业人员 4 , 化创意产业占全市 GDP 的 2. 6% 。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 文化教育、 娱乐的消费也有所增加 。 目前, 淮安已初步形 成了文化娱乐市场、 书报刊市场、 音像制品市场和文物字画 、 工艺美术品市场等品种较为齐全的文化市场, 初步形成了以 社会办文化为基础的新局面 。 文化市场 国家办文化为主导, 的开放, 加速了精神产品的流通和再生产, 加快了文化创意 产业发展的步伐。 二、 淮安市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与不足 淮安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特点比较明显, 具有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优势 。 ( 一) 资源优势。淮安市文化、 体育、 娱乐休闲、 餐饮旅游 有正在建设的 等与发展文化产业有关的设施资源相对丰富, 淮安市体育中心和淮安市图书馆和已经建成淮安森林公园 、 电影城、 宗教场所、 咖啡休闲街等。 随着城区改造和市区文 化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 一些文化设施及带有文化服务功能 淮安市许多专业 的大型商业项目正在筹建或兴建中 。 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