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电与电磁法原理第四章02电测深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求解思路: U E ρs Ti(λ r) ① 用分离变量法求方程 ② 边界条件 ③ 通解 ④ 各层的电位表达式 ⑤ 利用边界条件求待定系数 A2、A3,…,An B1、B2,…,Bn-1
• 设地面点电流源A的强度为I。为求各层 中的电位表达式,将柱坐标系的原点设 在A点,Z轴垂直向下。 • 在所设条件下,电位与角无关,满足如 下形式的拉普拉斯方程:
• 每个测点的电测深观测结果,绘制成一 条视电阻率ρ s 随极距 AB/2变化的电 测深曲线。 • 通常将电测深曲线绘在双对数坐标纸上, 其横坐标表示供电 极距AB/2,纵坐 标表示相应的视电阻率值。 • 电测深曲线反映了测点下方垂直方向上 电性层的变化情况。
• (一) 水平层状大地上对称四极测深 • 1多层水平地层上的对称四极电测深视电 阻率表示式 • (1)多层水平地层地面点电流源的电场 • 如图6.1-39所示,水平地面下有n层水 平地层,各层电阻率分别为ρ 1、ρ 2 … ρ n; 各层厚度分别为h1、h2…hn-1 ; 各层底面到地表的距离分别为H1、 H2…Hn-1,Hn→∞。
• 三、电阻率测深法 • 电阻率测深法简称电测深,是用来探明 水平层状(或近水平层状)岩石在地下分 布情况的一组电阻率法变种。 • 根据所用装置的不同,电测深法有三极 测深、对称四极测深、偶极测深、温纳 测深、五极纵轴测深等方法,但用得最 广的是对称四极测深,又称垂向电测深。
• • • •
③ 二层电测深曲线的性质 A、首支 B、中段 C、尾支
• (2)三层水平地层的电测深曲线 • ①三层电测深曲线的类型 • 三层水平地电断面,依照相邻地层电阻 率的相对关系,划分为如下四种类型: • H、A、Q、K
• ②三层量板 • 三层水平地层的断面参数ρ 1、h1、 • ρ 2、h2、ρ 3给定后,由(6.1-63) 式可以计算出相应的三层电测深理论曲 线。 • 我国交通部第四铁路工程局和交通部科 学院曾经计算了约2000条理论曲线。
(6.6-62)
• 则多层水平地层上的电测深ρ 写成:
S r
2
s
公式简
(6.1-63)

0
T 1 ( m )J 1 ( mr ) mdm
• 式中,T1(m)定义为电阻率转换函 数又称核函数。 • 可见,电阻率转换函数与各层的层参数 (厚度和电阻率)及积分量m有关。
• (3) 电阻率转换函数的递推公式 • 对于二层水平地层情况,若将(6.1-58) 式先后代入(6.1-59)式和(6.1-62)式, 便得到二层水平地层的电阻率转换函数:
(1) S等值现象
电阻率转换函数是由电性层参数决定的, 转换函数相同者对应的电测深曲线也相同。 为此,可从分析转换函数的等值性着手进行 分析。 对于H型和A型三层介质,电阻率转换函 数为
只要S2保持不变,电阻率转换函数就保持不 变,因此称为S等值现象。 等值现象发生的条件: 物理实质
(2)、 T 等值现象
• 实际工作中,电测深资料的定性解释和 定量解释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有 时甚至是交叉进行,使推断解释结论更 加符合实际情况。 • 在条件有利的情况下,将电测深成果和 当地岩石 电阻率资料结合起来,将电性 层和地层联系起来可进一步绘制出地电 断面图、标志层顶板深度图、中间层厚 度图等推断解释成果图(见图6.1-45)。
T1
(2)
(m ) 1
1 K 12 e 1 K 12 e
2 mh 1 2 mh 1
(6.1-64)
• 归纳每一层的电阻率转换函数,就可导 出电阻率转换函数的递推公式:
Ti ( m ) i
i (1 e i (1 e
2 mh i 2 mh i
) T i 1 ( m )( 1 e ) T i 1 ( m )( 1 e
• ② 二层量板 • 对于ρ 1、ρ 2 和h1值均为已知的二层 水平断面,根据(6.1-63)式可以计算 出 相应的ρ s 随AB/2变化的关系曲线,称 为电测深理论曲线。若将不同μ 12值 的理论曲线按ρ s/ρ 1~AB/2h1关 系绘制在同一张双对数坐标纸上,便构 成了电测深二层水平断面 的理论曲线, 简称二层量板。二层量板共有两张,如 图6.1-41所示。
只要T2保持不变,电阻率转换函数就保持不变, 因此称为T 等值现象。 等值现象发生的条件: 物理实质
• (3) 多层水平地层的电测深曲线 • 通常统称三层以上的水平地层断面为n层断面。 • 假设水平地面以下n层断面各层的电 阻率 和厚度分别为ρ 1、h1,ρ 2、h2……ρ n, hn→∞,它所对 应的电测深曲线为n 层曲线。 • 我们可以根据对二层 和三层曲线的分析,指 出多层电测深曲线的基本性质: • 前支以ρ s=ρ 1的水平直线为渐近线。 • 中段 • 尾支 • 多层曲线的命名
B1 (m )
(2)
I 1 2

K 12 e
2 mh 1 2 mh 1
1 K 12 e
(6.1-58)
• (2)多层水平地层上电测深的ρ 和电阻率转换函数
B1 (m ) I 1 2 B (m )
s
表示式
(6.1-59)
U
I 1 2
1 2 B ( m ) J
水平地层的纵向电导和横向电阻
对于多层水平地层,当电流平行层面流动时,所 有地层表现的总电阻为各层电阻的并联,而电流 垂直层面流动时,总电阻为各层电阻的串联。 下面从地层中切出一个m层总厚度为,底面为 一米乘一米的柱体来分析。当电流平行层面流动 时,第i层沿层面的纵向电导为Si。柱体总的纵向 电导S为各层电导并联的结果:
• 3水平地层电测深曲线的解释 • 水平地层电测深曲线的解释包括定量和 定性两部分内容。 • 目前对电测深曲线做定量解释的方 法主 要有数值解释法、量板解释法以及其它 各种经验解释方法。 • 电测深曲线定量解释的内容是确定曲线 所反映各电性层(或主要电性标志层)的 厚度及电阻率值。
• 电测深资料定性解释的任务是确定工作地 区地电断面的类型,与地质分界的关系, 建立测区内地电断面变化的初步概念,获 得地质断面、地质构造的定性认识。 • 电测深工作成果,常绘制曲线类型图、纵 向电导图、 ρ s等值线断面图、ρ s剖面 图或 ρ s等值线平面图等图件,供定性 解释用。 •
U
2
r
2

1 r

U r

U
2
z
2
0
分离变量得到零阶贝赛尔方程,其通解为:
U
A ( m ) e
0
mz
B1 ( m ) e
mz
J
0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 mr ) dm
式中:A (m), B(m) 为待定的积分变量m的函数; J0(mr) 为零阶贝赛尔函数
利用边界条件,可以得到第一层电位公式:
• ③三层电测深曲线的性质 • 三层曲线的前支以ρ s=ρ 1的水平直线 为渐近线。 • 中段 • 尾支
• 三层电测深曲线具有等值性。 • 根据电场分布的唯一性定理,层参数确 定的地电断面和电测深曲线之间应是一 一对应的关系 。 • 即一组层参数对应唯一的一条电测深曲 线,层参数不同的地电断面对应不同的 电测深曲线 。 • 然而,在实践中人们发现,某些参数不 同的地电断面对应的三层电测深曲线, 彼此相差甚小(在实际观测误差5%以内), 以至区别不开,实际上可以认为是相同 的 。
本章作业: P297 1、2、3、5、6、9、11、12、 第五章作业: P297 15 第六章作业: P297 16
2 mh i 2 mh i
) )
(6.1-66)
Tn ( m ) n
• 电阻率转换函数递推公式(6.1-66)的导出, 免去应用边界条件解方程组求系数B1(m) 的计算,开辟了正演计算层状大地电测深 曲线的新领域。
用双曲函数表达:
• 可以由此推出向下递推的公式如下:
• 2水平地层的电测深曲线 • 二层和三层水平地层,是最简单、最常 见的地电断面,二层和三层电测深曲线 是讨论多层水平地层上电测深曲线的基 础。 • 因此,我们着重讨论二层和三层地电断 面的电测深曲线。 (1)二层水平地层的电测深ρ s 曲线 • ①二层电测深曲线的类型
其平均纵向电阻率为
当电流垂直层面流动时,第i层表现的“横向 电阻”Ti为 则柱体总的横向电阻T为各层横向电阻的串联。
平均横向电阻率为
当将m层看做一个整体,计算其非各向同性系数 时,则
• 上述三层曲线的性质称为中间层的等值 性,即三层曲线的等值性。 • 等值分类: • 同层等值 • 混层等值 • S等值与T等值 • (1)、S等值 • (2)、T等值
U1


0
I 1 2 B 1 ( mr ) dm 2
J ( mr ) dm 0
• 式中:J0(mr)为零阶第一类贝赛尔函数; B1(m)为积分变量m的函数。
• 对于层数确定的水平地层,根据地层界 面上电位和电流密度法向分量连续的边 界条件,可具体求出B1(m)的表示式。 • 例如,最简单的二层水平地层,利用ρ 1 和ρ 2 岩层分界面的相应边界条件可具体 求出

U1

0
I 1 mz mz mz e 2 B 1 ( m )( e e 2
) J 0 ( mr ) dm
第 i 层的电位为:
A ( m ) e
0 i mz
Ui
Bi (m )e
mz
J
0
( mr ) dm
• 电测深只在地面工作,即z=0,故只需求出B1,
0

0
( mr ) dm
(6.1-60)
• 若采用MN→0的装置测量,相应的 ρ s 表达式为:
S 2 r
S 1r
2
2
E
2 r U I I r
2
1
1 2 B ( m ) J
0

( mr ) mdm
(6.1-61)
• 令
T 1 ( m ) 1 1 2 B ( 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