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第一套
2017年河南对口升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7年河南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忧(yōu )伤粗糙(cāo )挣( zhēng )扎B.硝(xiǎo)烟分泌(bì)省(shéng )悟C.憧( tóng )憬蹊(xǐ跷宝藏(cáng)D.惦(diàn )记嘱(shǔ)咐烟波(pò)2.下列古诗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同是天涯伦落人,相逢合必曾相识。
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C.千呼万唤时出来,优抱琵琶半遮面。
D.人升如梦,一遵还酹江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李老师个性幽默,每次上课都能让不苟言笑的同学们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
B.科学家在追求真理过程中,锲而不舍,孜孜以求....,常人往往认为是苦,其实他们虽然辛苦却也乐在其中。
C.冬泳能增强体质,提高肌体免疫力,但初学者在牛刀小试....前必须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以防意外情况发生。
D.张老师课余当家教,搞创收,靠劳动自己养活自己冠冕堂皇....,无可非议。
4.下列作者、作品、人物,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雪芹——《红楼梦》——林黛玉B.鲁迅——《祝福》——祥林嫂C.《项链》——莫泊桑——于勒D.沈从文——《边城》——翠翠5.下列语句、作家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苏轼B.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誓愿明提遍。
——关汉卿C.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李白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6.下列对文学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裴多菲,匈牙利伟大的革命诗人和英雄,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者。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曾引用他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2017年黑龙江对口升学语文模拟题
A
解析
指使:出主意让别人去做某事。支使:命令人做事。湮没:逐渐埋没。淹没:漫过,盖过。启事:名词,为了说明某事 而等在报刊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启示:启发指示。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这次春季人才招聘会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身处_______,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市场气氛。 ②少先队员来到纪念碑前献花_______,他们表示要继承遗志,为祖国富强发奋读书。 ③专案组进行了调查研究,_______查到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证据。A、期间 志哀 进而B、其间 致哀 从而C、期间 致哀 进 而D、其间 志哀 从而
2000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
育龙单招网,每年帮助3万考生单招上大学
2017年黑龙江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题
【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对口升学网站和学校提供】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端午节,民间有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_______疾病。 ②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仇恨,似乎一下子都_______了。 ③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_______的作品来的。A、驱除 溶解 品位B、祛除 融解 品位C、祛除 融解 品味D、驱除 溶解 品味
答案
A
解析
专家是提供咨询的。侧目:愤怒又畏惧。刮目:好的方面让人赞叹。鉴别:鉴赏分辨。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中央电视台7日播出了新奥尔良市灾后救援_______取得进展的节目。 ②在冷酷和仇恨充斥社会生活的那些岁月,我们民族的精神道德受到了严重的_______。 ③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心,但若得几个情投意合的人,相与_______其间,那才真有味。A、逐步 摧残 徜徉B、逐渐 摧 折 徘徊C、逐渐 摧折 徜徉D、逐步 摧残 徘徊
2017年福建对口升学语文模拟题
2000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
育龙单招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每年帮助3万考生单招上大学
答案
A
解析
违反 违犯 ①违反:不遵守,不符合(法规、规程 等),如“违反政策”“违反纪律”等。 ②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规等),如“违犯宪法”“违犯禁令”等 委曲 委屈 ①委曲:(1)曲折,如:河流~ (2 )事情的底细。 ②委屈:受到不应有做待遇而心里难过。
答案
B
解析
审订 审定 ①审订:审阅修订。如:~书稿。 ②审定:审查决定。如:~计划。 圣地 胜地 ①圣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地方 ②胜地: 名胜之地。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 (1)自这部法律 以来, 了多年的就规章也就手中正寝了。 (2) 室里的 还没有结束,市场上已经有了产品出售了。 ① 施行 ② 实行 ③ 实验 ④试验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②③D、②④①③
答案
A
解析
实行 施行 ①实行: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如“实行改革”。 ②施行:内容得较为具体,如“施行手术”;法令、规章等生效,如“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实验 试验 ①实验: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②试验: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有时可带宾语)
答案
D
解析
驱附 祛除 ①驱除:赶走,除掉(一般指比较具体的),如:~蚊蝇 ②祛除:除去(疾病、疑惧或邪祟)如~风寒 权力 权利 ①权力:一种职务行为 ②权利:享受的利益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 (1)冰雪的 跟食盐的 根本就是两码事。 (2)他 了自己的理由,但没有被允许 。 ① 申诉 ② 融化 ③ 申辩 ④溶化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②③D、②④①③
2017年河南对口升学语文模拟题
2017年河南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题【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对口升学网站和学校提供】.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南阳人杰地灵,藏龙卧虑,彪炳史册的又_________诸葛亮一人呢?②他梦想在作文大赛中获得奖励,这次他___________获得了一等奖。
③优秀的教师并非为了金钱工作,所以,___________得不到丰厚的报酬,他也会竭尽全力。
A、何止偏偏既然B、何止恰恰即使C、何尝偏偏既然D、何尝恰恰即使答案B解析第一句表示不只诸葛亮一个,应选“何止”。
第二句表示恰好之意,应选“恰恰”。
第三句表示让步关系,应选“即使”).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有七情六欲”________不错,但_________物欲怎样膨胀,都不应该折损祖国在心目中的光芒和庄严,__________真是“欲壑难填”,__________作为伟大民族光荣的一员,难道可以置国家、民族于脑后吗?A、当然尽管纵使但B、当然无论哪怕但C、固然无论纵使而D、固然尽管哪怕而答案C解析第一个分句表示承认“人有七情六欲”这一事实,也不否认别的事实,应选“固然”。
根据第二个空后面的“都”可以断定第二个空应排除“尽管”。
最后一个空前后是轻转关系,因此应选“而”).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个人____________不懂得正确的意见只能是对于实际事物的客观全面的反映,____________坚持要按自己的主观的片面的想法去办事,那么,___________他有善良的动机,____________还是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
A、如果而即使也B、不但而且虽然但C、因为所以虽然但D、由于因此即使也答案A解析整个语段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第一、二个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和递进关系。
第三、四两个空之间是带有让步性质的假设关系,据此,可以排除BCD三项).下列横线上依次所填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一十八般武艺,_____________样样舞弄一回而样样不精,_________专心练就一手(__________是短短的匕首)硬功夫,可以在战场上派用处,致敌死命。
2017年湖南对口高考语文试卷
2017年湖南对口高考语文试卷再研究语文课本的基础上,汲取考试的相关理论,运用文献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近三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文试题进行研究。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关于2017年湖南对口高考语文试卷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2017年湖南对口高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共4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体贴”——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特质张再林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说的就是这种“体贴”,这是被称为儒家金规则的所谓“恕”之道。
按明代学者杨复的解释:“恕者,如心之谓,人己之心一如也。
”故“恕”即将心比心,以心度心,也即我心与他心的交流与沟通。
然而,在这里,我却宁愿使用“体贴”这个词。
在我看来,我与他人的真正交流与沟通,与其说是一种“心思”的运用,不如说是一种“身体”的践履;与其说是一种人心思的“移情”,不如说是一种人生命的“互动”。
我们中国古人更多地是通过“身体语言”,通过“体贴”这一方式和人打交道的。
医生给人看病,不是辅以诸如血压计、X光机等仪表仪器,视病人为“看的对象”,而是贴入对方的身体,即所谓的“望、闻、问、切”,调动自己身体的一切感觉器官与病人身体直接接触,以期使自己的生命与病人的生命融为一体,并在这种生命的一体共振中把握病人的所患所疾,所痛所苦。
这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
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也说明了为什么医生自身的“麻木不仁”成为医家之大忌,说明了中医为什么可以运用气功进行生命互植的“介入疗法”,因为在这里,医患双方业已形成为一种无间尔我、情同手足的生命共同体。
医患关系是如此,其他的一切人际关系也不例外。
中国古人所谓的“道之以礼”,通过“礼”来和他人进行交往就是雄证。
“礼”就其原初义而言,与其说是今人所理解一种专制社会中旨在强化一种统治的等级森严的行为规范,不如说是一种生命共同体中旨在促进人们之间亲和的“身体语言”,它同样是古人的“体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具体体现。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全真模拟(一)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全真模拟语文试题(一)说明:本试卷共4页,包括六道大题,20道小题,共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8分,每小题3分)在人们的心目中,一提到柳树,就不由得想起了春天。
早春时节,当大地的积雪还没有化尽,一切都还笼罩在寒冬的肃杀中时,柳树发出的翠绿的绿芽,已在向我们吹响了春的号角.。
(甲)千百年来人们喜欢用诗来赞美柳林报春,因为柳树对于春天的消息有着特殊的敏感,最占春光之先。
(乙)唐代诗人元稹诗云“春生柳眼中”。
大诗人李白赋诗道:“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周邦彦的词更是直接明快:“清明后,风梳万缕亭前柳。
”谢灵运的诗则是充满了田园景色:“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贺知章把报春的碧柳描绘得惟妙惟肖.:“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串串如珠玑.般的诗词佳句,把碧柳报春的芳容描绘得浸透深情、善解人意、丰姿绰约。
在某个晴朗的春日,去野外踏青。
一路走去,清新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百里翠绿一目了然。
(丙)不远处,有一池塘,塘边几株柳树正随风轻舞。
那舞姿轻灵慢妙。
踏着柔软而湿润的青草,没几步,便来到了池塘边。
,垂下了一条条纤.细的枝条,触手可及。
,还有毛茸茸的鹅黄色的小花,以及白色的柳絮。
忽然,一阵轻风吹来,。
“未若柳絮因风起”,这是谢道蕴用来比喻飘雪的诗句……我想,用飘飘洒洒的飞雪来比喻此时的飞絮也是挺美妙的吧。
(丁)1、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号角.(jiǎo)B. 惟妙惟肖.(xiāo)C. 珠玑.(jī)D.纤.细(xiān)2、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碧柳B.丰姿绰约C.轻灵慢妙D.毛茸茸3、语段中斜体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由得B.肃杀C.扑面而来D.一目了然4、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枝条上已抽出了许多嫩嫩的叶芽②点点柳絮随风飘荡③几棵柳树并肩而立A. ①③②B. ③②①C. ③①②D. ①②③5、语段中带横线的甲、乙、丙、丁处,有语病...的是()A.甲B.乙C.丙D.丁6、对下列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这串串如珠玑般的诗词佳句,把碧柳报春的芳容描绘得浸透深情、善解人意、丰姿绰约。
2017年四川对口升学语文模拟题
为下列各句的横线处选择一组恰当的词语( ) ① 税务部门出售的发票是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执行的,价格由国家物价部门统一 。 ②由于北方没有明显的冷空气南下,我市受地面暖低压 ,气温不会明显下降。 ③现在提倡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实质上就是将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中,让学生体验、动脑、动手,感受方案的设计、现象
派政治力量为了国家的未来必须进行必要的妥协与和解,从而找到使他们相互___乃至___在一起的政治解决办法。否 则,阿富汗势必重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成为欧亚大陆最具威胁的"火药桶"。
A、承受 格局 协同 凝结B、备受 局势 协同 凝结 C、备受 格局 协调 凝聚D、承受 局势 协调 凝聚
答案
C
解析
承受:接受、经受;备受:经受得多,比"承受"的程度深,这里应选"备受";格局:结构和格式,一般表现具体事物;局势: (政治、军事等)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这里应选"格局";协同:各方配合或甲方协助乙方做某件事;协调:配合得适当, 这里应选"协调"。凝结:物质由分散成为整体;凝聚:气体转化为液体。意思可指"合拢到一块",这里选"凝聚"合适一些。)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骄傲自满的人,都是夸大了个人的作用, 这个作用是如何的渺小。 ②在这片荒无人烟的草地上,哪来的牦牛呢?现在 有了一头牦牛,怎么不叫人高兴呢? ③你昨天迟到 不论,今天又旷课半天,你自己说怎么办? ④1557,葡萄牙殖民主义者 侵占了我国的神圣领土澳门。 A、尽管 竟然 姑且 公然B、不管 果然 姑且 竟然 C、尽管 果然 尚且 公然D、不管 竟然 尚且 竟然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最近,美国向伊朗施加压力,企图 伊朗放弃其核努力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核查。 ②这次抢购风潮来得迅猛,波及面广,其原因固然很多,比如媒体真相滞后,少数商家乘机利用等,但归根到底,是群众
山西省2017年对口升学考试-语文(含答案)
山西省2017年对口升学考试语文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先填写密封线内的项目和座位号。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注意事项:1.选择题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一律不计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3.考生须按规定要求正确涂卡,否则后果自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羞赧.(nǎn)庐冢.(zhǒng)褒姒.(sì)窸窣.(sū)B.梵.语(fán)夔.门(kuí)啃噬.(shì)翎.毛(líng)C.苑囿.(yòu)嗫嚅.(nú)夯.筑(hāng)绵亘.(gèn)D.麾.下(huī)颛.顼(zhuān)款塞.(sāi)妆奁.(lián)2.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口干舌燥断壁颓垣好高骛远偃旗息鼓B.断章取义却之不恭敷衍塞责矫揉造作C.孺子可教罄竹难书甜言蜜语振聋发聩D.义不容辞风驰电掣自惭形秽腾挪跌宕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____________,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
②毋庸____________,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的一笔宝贵财富。
③冬去春来,山上的冰雪____________了,汇成一条条小溪,从山上流下来。
④我们只要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就会____________到人生很多的苦与乐。
A.气魄质疑溶化体味B.气概置疑融化体味C.气概质疑溶化体验D.气魄置疑融化体验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顺他们,一家人相濡以沫,生活美满幸福。
B.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写作练习,不仅能写出长篇大论,而且能写一般的应用文章。
C.本商场的当务之急是抓紧培养和提高新员工的服务水平。
2017年湖南省对口高考语文模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 ~ 18 题。 ①运 - 20 飞机是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的一种大型、多用途运输机。 ②运 - 20 飞机的授装接装仪式于 7 月 6 日在空军航空兵某部举行。 ③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 ④该机的顺利研制并正式列装部队,实现了我空中战略投送装备自主发展的重大突破。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 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其叔父怒曰:“ 何用此为?” 将欲更弃之。 元对曰:“ 有生之物, 莫不重其性命。 若天生天杀, 自然之理。 今为人所弃而死, 非其道也。 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明年,犬随叔父夜行。 叔父为蛇所啮, 仆地 不得行。 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 张元怪之, 随犬出门, 见叔父几死。 速延医治之, 不日 而愈。 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9������ 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选自《 北史·孝行传·张元》
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⑤对推进我国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 提高空军战略投送能力和我军有效履行使命任 (4 分)
17������ 根据新闻报道的文体特征,将上述语句组合成一则新闻,其最佳顺序是:
18������ 请用一句话归纳这则新闻的主要信息。 ( 不超过 25 字,含标点符号) (4 分) 五、 应用文写作( 12 分)
明媚( mèi) ∙ 沉睡( chén) ∙ D������ 柔媚 万物萧条 D������ 独特 领会 D������ 绚丽多彩 D������ 比喻 排比 D������ 抒情
5������ 对语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最准确的一项是 6������ 语段中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C������ 拟人 排比 C������ 说明
A������ 温煦( xù) 浸染( qìn) B������ 松软( ruǎn) ∙ ∙ ∙ C������ 舒展( shū) 帷幕( wéi) D������ 期盼( qī) ∙ ∙ ∙ 2������ 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恬当的一项是 4������ 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飘然而至 B������ 含苞待放 A������ 比喻 拟人 A������ 记叙 B������ 拟人 夸张 B������ 议论 A������ 独特 领悟 B������ 奇特 领会 A������ 心醉 孕育 B������ 赋与 缓缓流淌 C������ 演绎 掠过 C������ 奇特 领悟 C������ 悄无声息
2017年江西对口升学语文模拟题
2000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
育龙单招网,每年帮助3万考生单招上大学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作文构思 的方法,力戒那种提到嗓子眼了;可当火车的隆隆声慢慢地 时,我就像经霜的茄子,因为我没有接 到她。 ③一经加热,溶液中的难溶解的物质就 到瓶底, 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化学现象。A、严谨消失沉淀B、严紧消失沉积C、 严紧消逝沉积D、严谨消逝沉淀
答案
B
解析
[分析]以致:多表达一个不好的结果;以至;表示由上半句引出的结果,多用于中性或好的结果方面。(据意思选“以致”准 确)锁定;有阶段性地灵活地选定在一个范围内; 固定;一成不变地固定在一个范围内。(用“锁定”好)委曲:多指方法上委 婉曲折;委屈;指受到冤屈。(故选“委曲”为准)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的人们普遍存在缺少 的问题,以致于邻里之间都出现了老死不相往来妁现象。 ②作为当今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其掠夺世界资源和充当世界警察的野心是没有——的。 ③在“四人帮”横行的时代,,他们经常肆意 毛主席的指示精神,让很多不明事理的青年学生跟着他们干。 ④中国共产党建党后,一直实行由执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为的是和各党派共商 ,建设好国家。A、沟通界线窜改国事B 、勾通界限窜改国事C、沟通界限篡改国是D、勾通界线篡改国是
2017年浙江对口升学语文模拟题
2000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
育龙单招网,每年帮助3万考生单招上大学
①有关方面透露:月湖文化主题公园的核心建筑____汉阳琴台文化艺术中心设计已正式敲定。 ②中国男篮未来主帅、现任小牛助理教练哈里斯说:“当初我能成为湖人的主教练,就是莫大的荣誉,但能够被世界上人口 最多的国家选中,恐怕比当NBA主教练更加______。” ③第47届世乒赛团体赛于2004年3月1日在多哈举行,赛前中国队的目标是_____要囊括男女团体冠军。A、方案荣誉一定B、 方法光荣必然C、方案光荣必然D、方法荣耀一定
答案
A
解析
大致:大体上;大概;大约。大概:大致的内容或情况;不十分精确或不十分详尽;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充溢:充满,流 露。充斥:到处都塞满,带厌恶色彩,贬义词。昭示:明显地表示或宣布。揭示:公告、文告等;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 的事物。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从不 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②近年来,国家相继 了《教育法》、《教师法》。 ③在古生物研究上,老教授奋斗 ,硕果累累。A、隐讳制定终生B、隐晦制定终身C、隐讳制订终身D、隐晦制订终生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知识渊博,思维敏捷,但一辈子没有什么建树,________他兴趣分散。 ②作为智慧理念的“良知”,也必须________转化,才能有真正的内在力量。 ③假如没有人生智慧的指引,就会________自己采取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A、由于 通过 对B、由于 经过 对于C、因 为 经过 对D、因为 通过 对于
答案
D
解析
(扩散;扩大分散。波及:指事情牵涉到、影响到。匹配:(元器件等)配合,多指事物的型号上。配合:①各方面分工合 作来完成共同的任务。②机械或仪器上关系密切的零件结合在一起。“尽管”假设的是未成事实的情况,“虽然”指既成的 事实,故选后者)
2017年河南省对口升学语文
语文1-10(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粗糙.(zào)句读.(dòu)难.兄难弟(nán)B.铿.尔(kēnɡ)蹒.跚(mán)笑靥.如花(ya)C.桎梏.(ɡù)哂.笑(shěn)遒劲.有力(jìnɡ)D.龟.裂(ɡuī)清冽.(lia)不落窠.臼(kē)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绿荫稠密自惨形秽B.溃烂暧昧鼎力相助C.谴诚敕造小心翼翼D.暮蔼萌蘖不辞劳苦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他看见离得最近的一条鲨鱼张开大嘴进死鱼的银白色的肚皮时,他把短棍高高地起,使劲下,朝鲨鱼的宽大的头顶狠狠地去。
A.咬举捶敲B.插举捶劈C.咬抬砸敲D.插抬砸劈4.下列作家、作品和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毕淑敏——《致橡树》——诗歌B.苏洵——《念奴娇·赤壁怀古》——诗歌C.汪曾祺——《我的母亲》——散文D.曹禺——《雷雨》——话剧5.下列古诗词默写错误的一项是A.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B.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C.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静女其姝,伺我于城隅。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市各单位首批赴北京参观的代表均是先进工作者。
B.从历史和现实的斗争中,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舆论工作的重要性。
C.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
D.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7.下列对文学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唐代诗人,号香山居士,代表作是叙事长诗《长恨歌》、《琵琶行》。
白居易倡导“新乐府”,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B.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为“史圣”,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史记》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论语》是孔子所著的记录其言行的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017河南省对口升学语文含答案
2017河南省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忧.(yōu )伤粗糙.(cāo)挣.(zhēng )扎B.硝.(xiǎo )烟分泌.(bì)省.(shéng )悟C.憧.(tóng )憬蹊.(xǐ)跷宝藏.(cáng )D.惦.(diàn )记嘱.(shǔh)咐烟波.(pò)()2.下列古诗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同是天涯伦落人,相逢合必曾相识。
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C.千呼万唤时出来,优抱琵琶半遮面。
D.人升如梦,一遵还酹江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李老师个性幽默,每次上课都能让不苟言笑.....的同学们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
B.科学家在追求真理过程中,锲而不舍....,孜孜以求,常人往往认为是苦,其实他们虽然辛苦却也乐在其中。
C.冬泳能增强体质,提高肌体免疫力,但初学者在牛刀小试.....前必须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以防意外情况发生。
D.张老师课余当家教,搞创收,靠劳动自己养活自己冠冕堂皇....,无可非议。
()4.下列作者、作品、人物,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雪芹——《红楼梦》——林黛玉B.鲁迅——《祝福》——祥林嫂C.《项链》——莫泊桑——于勒D.沈从文——《边城》——翠翠()5.下列语句、作家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苏轼B.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誓愿明提遍。
——关汉卿C.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李白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6.下列对文学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裴多菲,匈牙利伟大的革命诗人和英雄,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者。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曾引用他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湖南省2017年对口高考语文试题
湖南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古蜀道上的翠云廊是一个传奇。
前人植树时的汗水层层洒在山间地头,一株株幼柏在这里安营扎寨,生根开花。
斗转星移,幼柏慢慢长大,古老的柏树用特有的方式向人们吐露芬芳。
它们站在那里,给人们指示路的方向,帮助你记住行走的里程。
雨天,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臂,让雨水远离路基;烈日当头,它们撑开一把把绿色的大伞,为人们送去阵阵清凉。
翠云廊的绿是那种一碧万顷、鲜翠欲滴的绿。
它蔚然成林,如苍龙蜿蜒,翠碧连云,气贯长天。
走近翠云廊,顷刻间就会感受到顽强的生命血脉正从每一株古柏中散发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古柏森森,(),有的青筋暴露、皮若龟甲,尽展岁月的沧桑;有的一柱冲天,直插云端,讲述生命的顽强;有的气势雄伟,遮天盖地,让你时刻感受着自然的力量。
这种绿,经过两千多年的洗礼,直入你心脾。
这种绿是纯洁的,望着它,你会自动摒住呼吸。
这种绿是清澈的,走近它,-------------------------------- 。
这种绿是有生命的,靠近它, ------------ 。
这种绿是静谧的,---------- ,抑制不住想悄悄地、静静地抚摸它,心里不由地发出赞叹:这是一首怎样的绿色交响!1、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蜀道sh u传奇chu印B、蜿蜒w®顷刻q mgC、心脾p i清澈ch e D 、静谧mi抚摸f u2、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安营扎寨斗转星移 B 、吐露芬芳蔚然成林C、翠碧连云气贯长天D、青筋暴露摒住呼吸3、“这种绿,经过两千多年的洗礼,直入你心脾”句中“这种”指代的内容是A、一碧万顷鲜翠欲滴 B 、青筋暴露皮若龟甲C、一柱冲天直插云端D、气势雄伟遮天盖地4、填入语段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千变万化 B 、千娇百媚C、千层万叠D、千姿百态5、下列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你心底片刻间就会产生对自然的敬畏;②你会不由自主地按捺住心跳;③顷刻你的心灵就会得到净化;A、①②③;B ③①②;C ②①③;D ③②①;6、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A、排比B、夸张C、拟人D、对比古代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7—8题。
2017年湖南对口升学语文模拟题
下列对加点词“行”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行:读háng,辈分B、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行:行走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路程D、行将就木行:行动答案D解析副词,读xíng,即将。
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幸:皇帝到某处B、又重之以修能修:美好的C、潭中与可百许头许:表示大约的数量 D、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阳:太阳答案D解析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张良出,要项伯要:需要B、淡妆浓抹总相宜宜:合适、适宜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赠送、给予D、作《师说》以贻之贻:送给答案A解析通“邀”,邀请。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他非常用心地写生, 野地里刮起风沙来也不理会。
(2)其实,就是在封建时代,有识之士 官民关系作过显示着进步意义的阐述,有的还付诸了行动。
(3)他们学习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 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A、以致对于逐步B、以致关于逐渐C、以至关于逐渐D、以至对于逐步答案D解析(“以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而形成的结果,但多指不不好结果。
“关于”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对于”用于指出对象。
“逐步”侧重于分步性,“逐渐”侧重于渐进性。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从信息角度看,真话和假话同样可以具有最大的信息量。
从社会角度看, 具有一定信息量而又切题的真话, 有可能获得最佳表达效果,具有一定信息量而又切题的假话,其表达效果等于零。
这是人所皆知的常识, 是言语表达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A、但是/只是/才/也B、因为/只要/就/也C、因为/只有/才/却D、但是/只要/就/却答案A解析(第一空的前后两句是转折关系,因此选“但是”,先排除B、C。
第二、三空所在的两个分句间是必要条件关系,因此选“只有”“才”。
2017年对口单招语文试卷(一)
4.《哈姆雷特》的作者莎士比亚是法国著名剧作家。
(× )
5.《荆轲刺秦王》一文选自《战国策》。
(√ )
三、简答题 1.荀子《劝学》一文中有:“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
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请翻译这句话,并谈谈其中所包含的哲理。
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学习,只有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有外部资源,一个人才能学得更多,学习得更快,学习效果更 好,否则,就是闭门造车,孤陋寡闻,无源之水,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2017 年 对 口 单 招 试 卷 (一)
一、选择题
1.下列作品中,哪一篇是戴望舒的作品___B___。
A.《再别康桥》
B.《雨巷》
C.《荷塘月色》
D.《老人与海》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下列哪一部作品__C____。
A.《醉翁亭记》
B.《念奴娇·赤壁怀古》
C.《岳阳楼记》
D.《滕王阁序》
8.《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作者契诃夫是哪一个国家的著名作家___D___。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俄国
二、判断题:在每题后面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故都的秋》的作者是郁达夫。
(√ )
2.辛弃疾是北宋豪放派词人。
(× )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 ( √ )
5.《鸿门宴》的作者是__C____。
A.贾谊
B.左丘明
C.司马迁
D.班固
6.下列作品中,哪一篇不是鲁迅的作品___B___。
A.《纪念刘和珍君》
B.《雷雨》
2017年山东对口升学语文模拟题
B
解析
A应为“制约”;C嗓音纯正甜美应为“醇美”;D用某种方式表示哀悼用“志哀”。
2000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
育龙单招网,每年帮助3万考生单招上大学
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入虚词,正确的一组是( ) 世界各国发展水平之间的不平衡, 表现为一种经济差距 技术差距,同时 表现为一种知识差距、教育差距, 两者之间 日趋表现出互为因果的关系。A、不但或更并且B、既和更因为C、既和又并且D、不但或又因为
答案
A
解析
委曲:事情的底细、原委;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紊乱:杂乱、纷乱,多用于抽象,凌乱;不整齐、 没秩序、多用于具体自满:满足于己有的成绩,贬义词,自负:指自以为了不起,中性词。开拓:从小到大地发展、扩大, 对象一般是范围较大的;开辟,强调从无到有,打通,创建。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靳家岭景区以迷人的芳姿迎接八方宾朋,令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_____于漫山遍野的红叶之中,流连忘返。 ②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能______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 ③这部电视剧播出前并未____宣传,可播出后却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一个热门话题。A、徘徊遏制大肆B、徘徊遏止大肆C、徜 徉遏制大事D、徜徉遏止大事
答案
C
解析
①“保障”,保护,使不受侵犯和破坏;“保证”,确保既定的要求和标准,不打折扣。②“委屈”,心里难过;“委曲” ,事情的底细和原委。③句用“既然”才能与下文中的“就”构成推论因果,用“从而”才能表现出上下句间的顺承关系。
2017年部分对口升学学校名单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答案
C
解析
2017年河南省对口升学文化课语文试题 (自动保存的)
河南省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忧(yōu)伤粗糙(cāo)挣(zhēng)扎B.硝(xiǎo)烟分泌(bì)省( s héng)悟C.憧(tóng)憬蹊(xǐ)跷宝藏(cáng)D.惦(diàn)记嘱(shǔ)咐烟波(pò)2.下列古诗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同是天涯伦落人,相逢合必曾相识。
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C.千呼万唤时出来,优抱琵琶半遮面。
D.人升如梦,一遵还酹江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李老师个性幽默,每次上课都能让不苟言笑....的同学们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
B.科学家在追求真理过程中,锲而不舍....,孜孜以求,常人往往认为是苦,其实他们虽然辛苦却也乐在其中。
C.冬泳能增强体质,提高肌体免疫力,但初学者在牛刀小试....前必须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以防意外情况发生。
D.张老师课余当家教,搞创收,靠劳动自己养活自己冠冕堂皇....,无可非议。
4.下列作者、作品、人物,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雪芹——《红楼梦》——林黛玉B.鲁迅——《祝福》——祥林嫂C.《项链》——莫泊桑——于勒D.沈从文——《边城》——翠翠语文、英语第 1 页(共12 页)5.下列语句、作家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苏轼B.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誓愿明提遍。
——关汉卿C.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李白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6.下列对文学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裴多菲,匈牙利伟大的革命诗人和英雄,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者。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曾引用他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2017年上学期高三第六次月考)时量15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①秋日的九寨.,娇艳欲滴秋意浓,姹紫嫣红枝叶俏,真正是个梦幻童话般的世界,人们所向往的天堂。
醉人的金秋时节,九寨沟便成了彩色的海洋,仿佛一个色彩王国。
从谷底到山巅,,,。
特别是在晴朗的天气下,九寨沟更是绚.丽多彩,显得风光旖旎。
彩色的山夹着蓝蓝的天,蓝得很深。
白的云在悠悠地飘着,白得可爱。
漫山遍如火如荼的红叶,层森林尽染,流金溢丹,与黛绿的松针相互辉映,反射出种种奇丽多姿的色彩。
环顾四周,簇簇点点的红叶镶嵌在绿色中,就像一把色彩斑斓的瑶琴,演奏出仙境那般缥渺的曲.韵,四处飞扬,扣人心弦,无不令人陶醉与痴迷。
②曾游历过许多的大山名川,所有的那都是嘈杂。
而溶入九寨,仿佛要屏.住呼吸,生怕()了山谷的宁静。
而在这里,我已应接不暇,那山,那水,那林,那青涩的草儿,那若隐若现的小生灵,仿佛海子的倒影的天空,都在九寨童话般的轻波中荡漾。
所有碧波静海,不可荡舟徜徉。
所有葱郁彩林,不可攀援涉足。
只可领略翠浓欲滴的枝叶,倾听激流跌宕的瀑布,欣赏水中鱼儿的娇态。
③九寨沟,充满梦幻与诗意的“人间仙境”,是自然造化()人类最美丽的乐土,我梦中的天堂。
1.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九寨.(zhài) B. 绚.丽多彩(xuàn) C. 曲.韵(qǔ) D.屏.住(píng)2.语段中划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如火如荼 B 缥渺 C 色彩斑斓 D 痴迷3.依次填入语段中的词语最正确的一项是()A.打扰赐予 B 搅扰给予 C 搅扰赐予 D 打扰给予4.语段中波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光旖旎 B 流金溢丹 C 扣人心弦 D 应接不暇5.依次填入语段①中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整个山楂都跃动起来了②一树引领,满沟呼应③千叶万树,色彩纷呈。
A.①③②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③①②6.语段②画线句“那山,那水,那林,那青涩的草儿,那若隐若现的小生灵,仿佛海子的倒影的天空,都在九寨赣州般的轻波中荡漾”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拟人 B 排比、比喻 C 排比、夸张 D 比喻、夸张二、古代诗文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
(每小题3分,共6分)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春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浣溪沙》是苏轼46岁被贬黄州游清泉寺所作。
子规:杜鹃鸟。
黄鸡:白居易诗有黄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
7.下列对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序点出词人的游踪,交代了词作的背景。
B.“山下兰芽短浸溪”一句的“浸”字既写出溪水清浅透明,又突出了兰草伸出水面向上生长的勃勃生机。
C.“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出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鸟的啼叫声。
D.“白发”,指年老;“黄鸡”指报晓的黄鸡(雄鸡),诗中是指天亮了。
8.下列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阙写景,描绘了三幅画,前两幅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后一幅写啼叫声突出了画面的热闹。
B.下阙转入抒怀,抒发了作者深刻的人生感悟,体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
C.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D.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在绘景抒怀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每小题3分,共9分)楚有养狙①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
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
或不给,则加鞭棰焉。
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
”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
”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
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②者,其如狙公乎?帷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注】①狙(jū):猕猴。
②道揆:法度,准则。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求.草木之实(摘取) B 山之果,公所树.与(种植)C.言未既.,众狙皆寤(已经) D 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等待)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 而耻.学于师。
C.而世之奇伟、鬼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D.臣请完.璧归赵。
11.翻译: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三)古诗文默写(3分)12.(1),其叶沃若。
(《诗经·氓》)(2)今宵酒醒何处,。
(《雨霖铃》)(3),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劝学》)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每小题6分,共24分)老屋周克武(1)这一辈子,不管自己身居何处,在我的潜意识里,只有走进乡下的那栋老屋才叫回家。
(2)我家的老屋,只是傍山而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
靠西头的几间,至今还盖着稻草,山风吹过,弥散着一股亲切的草屑味,淡淡的。
可是岁月的磨蚀无情,如今老屋的鱼鳞瓦沟里长满青苔,黄泥墙壁粉尘脱落,两扇略显笨重的大门也是油漆斑驳,绽开一条条深深浅浅的裂缝,好似老人额头遍布的鱼尾纹。
(3)老屋真的“老”了。
落日衔山时分,我站在村口远远望去,它像在酣睡,许是太累,睡得那样安详、静谧。
(4)我默默走近老屋。
夕阳下,风如佛手,柔柔地摩挲路边的草木,没有声响;鸟儿慵倦地栖落在树上,伸出尖尖小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没有鸣唱。
也许它们此刻一如我的心情——轻轻抚摸深褐色的大门,却不敢推开,怕惊扰了老屋,惊碎了它的梦。
(5)梦里有我的童年。
也是在这样的傍晚,太阳渐渐沉落,屋檐下飘落起母亲长一声短一声催我回家的呼唤。
我,还有鸡们、鸭们、牛羊们,朝同一个方向——炊烟轻笼的老屋,踏碎了一路残阳。
我难以自控地抬眼望望,屋顶的炊烟仿佛还在,柴火饭的香味仿佛还在,飘飘拂拂,又落到了我的鼻尖上。
此刻,我真想再像孩提时那样,一路飞跑进屋,猴急火急拈起一块香喷喷的白米锅巴塞进嘴里,再听一声母亲骂我“馋嘴猫”… …(6)老屋是心的归宿。
当我终于抬脚跨进门槛的一刹那,一种久违的感觉涌动全身:真的到家了。
(7)老屋是父亲耗尽心血的杰作。
我小时候,常听父亲说起,他和一家人是在赤日炎炎的酷暑下挥锄破土,头顶满天繁星赶运木料、砖块、沙石,直至北风呼啸的严冬圆垛上梁。
【A】像春燕衔泥般,几经周折,终于盖起了这个属于自己的窝。
【B】那时候,每当亲友上门,父亲总会喜形于色地拍拍门窗,或者指指屋上的椽皮、横梁,夸他这房子坚固耐用。
一个秋日,村里来了位摄影师,平日不爱照相的父亲,突然换上他仅有的一件中山装,拉着一家人在老屋前照了张相。
还一再叮嘱我记住,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8)几十年岁月蹉跎,转眼间物是人非。
奶奶和父亲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母亲也随我住进了城里。
夜深了,我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堂屋里,孤灯只影,满屋的冷清。
(9)窗外的上弦月,瘦瘦的。
也许是我与它相隔太久,彼此之间已经陌生,它刚刚露出半张脸,一转身,又躲进了薄薄的云层。
我突然想起,儿时老屋的月亮似乎不是这样。
那时,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
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着我的脸。
我至今记得奶奶一直坐在床沿,边给我打扇边哼童谣:月光光,夜光光,伴随我家乖乖郎……我迷迷糊糊入睡了,奶奶的歌声还在继续,像温婉的明月,落在我的枕上,我的梦里。
今晚,我可用记忆的碎片还原全部细节,却再无法听到奶奶的歌声。
只有墙角那张静卧的雕花床仿佛与我达成心灵上的某种默契,无可辩驳地见证这里曾经氤氲的天伦之乐。
(10)而这一夜,我久久无法入睡。
(11)第二天一早起来,太阳刚刚露头,温煦的阳光投射在老屋的房顶,染成一片熟悉的金黄。
我在老屋的里里外外转来转去,每走一步,仿佛都可弯腰拾起儿时的一段记忆。
门槛上,父亲抚膝而坐,眉飞色舞讲三国;杂屋里,母亲筛糠剁菜喂猪仔;后山竹林中,与儿时伙伴追追闹闹捉迷藏;屋前小道上,高举火把,紧跟大人去看电影……在我眼里,老屋是一本贮满情与爱的大书,翻开任何一页,都会找到生命之源的温暖。
(12)吃过早饭,我站在老屋门口与亲友们闲聊。
邻家小侄劝我拆除老屋,盖幢时尚气派的“小二层”。
(13)我摇摇头:不拆!他哪里知道,没了老屋,我的灵魂只能浪迹天涯。
( 选自2008年第3期《散文海外版》,有删改。
)13、本文记叙了作者回访老屋的经过。
请摘录文中语句,把作者的行踪补充完整。
(6分)站在村口远远望去→ (1) →(2) →默默地坐在堂屋里→ (3) →站在老屋门口。
14、细读第(2)段,说说对老屋的描写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6分)15、赏析下列语句。
(1)文中描写细腻感人。
从第(7)段描写父亲的【A】【B】两个画线句中选择一句加以品析。
(3分)(2)第(9)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耐人寻味。
怎样理解“奶奶的歌声”落在“我的梦里”?(3分)16、你对结尾处作者不拆老屋的决定如何评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
(6分)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8分)17.扩展语句,要求用三个比喻句描写“秋叶”的情状,50字以内。
(4分)山谷中,溪流边,满眼是缤纷的秋叶,18.下面的文字是对沪宁城际铁路动车组列车的说明,请概括该动车先进性的四个特点,不超过20字。
(4分)7月1日,沪宁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营运,该线路运行的是目前国产最先进的动车。
列车外观较普通列车更具流线性,富于美感。
车厢明亮、简洁;座椅可360度旋转,乘客始终可面向列车运行方向;前后座可收缩,靠背可自动调节。
车速瞬间高达每小时350公里,从南京到上海,单趟直达只耗时69分钟。
车体外形流线型的设计降低了动车组的空气阻力,因而运行时车厢内没有较大噪音。
五、应用文写作(12分)19.某某职业学校准备组织一次“亲近大自然”的登山活动,请你以学校团委的名义拟制一份策划书。
六、作文(40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这时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
突然,门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保安说:“我在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说‘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