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26cdd371fe910ef12df8a5.png)
8
预防及处理
• 二氧化碳麻醉 1 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存着,应低流量、低浓度
持续给氧。 2 加强病情观察及健康宣教 3 动态监测用氧效果 4 一旦发生,应调低氧流量至1-2K/min,应用呼吸兴
奋剂,保持呼吸道通畅。 5 经上述处理无效者建立人工气道。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9
预防及处理
• 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1 对新生儿,避免长时间、高浓度的吸氧 2 出现视力障碍的患儿,定期眼底检查 3 已发生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者,应早日行手术治疗。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6
预防及处理
• 鼻衄 1 规范鼻导管使用流程 2 选择合适的吸氧管 3 加强气道湿化 4 如出现鼻衄,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局部止血处理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预防及处理
• 过敏反应 1 询问过敏史,选择合适的吸氧材料 2 发生过敏时,去除过敏源,给予对症处理。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3
预防及处理
• 气道粘膜干燥 1 保证气道湿化 2 调节适当氧流量 3 加强气道湿化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4
预防及处理
• 氧中毒 1 严格掌握吸氧指正 2 严格控制吸氧浓度 3 做好健康宣教 4 动态观察氧疗效果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5
预防及处理
• 感染 1 定期更换消毒氧气湿化装置 2 保持口腔清洁 3 如有感染症,给予抗生素治疗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海印泌尿外科9F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1
常见并发症
• 无效吸氧 • 气道粘膜干燥 • 氧中毒 • 感染 • 鼻衄 • 过敏反应 • 二氧化碳麻醉 • 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第七章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
![第七章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https://img.taocdn.com/s3/m/bed7fcf2eff9aef8951e06d1.png)
第七章氧气吸入法操纵并发症一.无效吸氧1.原因(1)中间供氧站或氧气瓶气压低,吸氧装配衔接不慎密.(2)吸氧管道脱落.扭曲.堵塞.(3)呼吸道不通行,如气道内排泄物过多.(4))吸氧流量未达病情请求.2.临床表示(1)呼吸辛苦.胸闷.焦躁.不克不及平卧.查体:呼吸急促,胸闷,缺氧症状无改良,氧分压降低,口唇及指(趾)甲床紫绀.鼻翼发抖等.(2)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均产生转变.3.预防和处理(1)卖力检讨供氧装配.管道衔接.(2)依据病人的病情调节吸氧流量.(3)保持呼吸道通行,实时消除呼吸道排泄物.(6)周密不雅察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良,实时监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7)消失无效吸氧,立刻查找原因,采纳响应的处理措施.二.氧中毒1.原因长时光赐与高浓度给氧,导致肺本质的转变.2.临床表示(1)肺型氧中毒:产生于吸人1个大气压阁下的氧8h后,病人消失胸骨后锐痛.烧灼感. 咳嗽,继而消失呼吸艰苦.恶心.吐逆.焦躁不安,3d后可有肺不张,晚期表示为肺间质纤维化及多脏器功效受损,乃至逝世亡.(2)脑型氧中毒:吸入2~3个大气压以上的氧,可在短时光内引起脑型氧中毒.病人消失视觉和听觉障碍,恶心.抽搐.晕厥等神经症状,轻微者可晕厥.逝世亡.3.预防和处理(1)卖力细心评估病人,严厉控制吸氧.停氧指征,选择适当给氧方法.(2)严厉控制吸氧浓度与时光,防止长时光运用高浓度的氧气.(3)给氧时代,监测动脉血液中的氧分压和氧饱和度,产生氧中毒,立刻陈述大夫,对症处理.(4)对氧疗病人做好健康教导,告诉病人吸氧进程中勿自行随便调节氧流量.三.气道黏膜湿润1.原因(1)湿化瓶内湿化液缺少,氧气湿化不充分.(2)吸氧流量过大.2.临床表示刺激性咳嗽,无痰或痰液粘稠,不轻易咳出.部分病人可消失痰中带血或鼻出血.3.预防和处理(1)实时填补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2)发烧病人填补水分(3) 采取加温.加湿吸氧装配(4)已产生呼吸道黏膜湿润的病人,采取超声雾化吸入.【四】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1.原因仅见于新生儿,以早产低体重儿多见.长时光高浓度吸氧后,导致晶状纤维化,视网膜离开,导致目力受损甚至掉明.2.临床表示视网膜血管压缩,视网膜纤维化,临床上可造成视网膜变性.离开,继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斜视,弱视,最后消失不成逆的掉明.3.预防和处理(1)勿长时光.高浓度吸氧.(2)对于曾长时光高浓度吸氧后消失目力障碍的患儿应按期行眼底检讨.(3)已产生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五.接收性肺不张1.原因病人吸人高浓度的氧气后,肺泡内氮气(不克不及被接收)被大量置换,一旦病人支气管有壅塞,肺泡内的氧气可被轮回的血流敏捷接收,导致肺泡塌陷,引起肺不张.2.临床表示焦躁不安,呼吸.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艰苦,发绀等表示,甚至产生晕厥.3.预防和处理(1)勉励病人深呼吸和咳嗽,增强痰液的排出,防止排泄物壅塞.(2)降低给氧浓度.(3)运用呼吸机的病人可加用呼气末正压通气来预防.六.肺组织毁伤1.原因进行氧疗时,违背操纵规程,高流量氧气在短时光内冲人肺组织造成毁伤.2.临床表示呛咳.咳嗽,轻微者产朝气胸.3.预防和处理严厉履行用氧操纵流程七.腹胀1.原因1)多见于新生儿,鼻导管拔出过深,因新生儿上呼吸道相对较短,易误入食道.2)全麻术后患者咽腔压缩,会厌运动度.食道进口括约肌松懈,舌体后移,咽腔因插管而水肿,负气体排出不畅,咽部成为一个气压正压区,此时氧气吸入流量大,正压加倍显著.迫负气体进入消化道2.临床表示缺氧症状加重,病人焦躁,腹胀显著,腹壁张力大,呼吸急促表浅,胸式呼吸削弱,口唇青紫,脉搏细速,呈急性表示,轻微者危及性命. 3.预防及处理1)精确控制鼻导管的运用办法,插管不轻易过深,成人在运用单鼻孔吸氧时鼻导管拔出的深度以2cm为宜.新生儿鼻导管吸氧时必须精确测量长度,留意拔出办法,拔出鼻导管时可将患儿头部稍向后仰.防止导管儿进入食道,拔出不成过深.2)用鼻腔吸氧法,鼻前庭或面罩吸氧法能有用防止此并发症的产生.3)如产生急性腹胀,实时进行胃肠减压和肛管排气.八.沾染1.原因1)吸氧终端装配污染,吸氧管道.氧气是湿化瓶等轻易产生细菌发展.2)插管动作粗暴导致鼻腔粘膜破损,而病人机体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易产生沾染.2.临床表示病人消失局部和全身沾染症状,如畏寒,发烧,咳嗽,咳痰.败血症等.3.预防及处理1)每日改换吸氧管.氧气湿化瓶及湿化瓶内湿化液,湿化瓶每日消毒.2)湿化瓶内液体为灭菌处理的冷开水,蒸馏水.3)每日口腔护理两次4)插管动作宜轻柔,以呵护鼻腔粘膜的完全性,防止产生破损. 5)若有沾染者,去除引起沾染的原因,运用抗生素抗沾染治疗.九.鼻衄1.原因1)插鼻导管动作过猛或重复操纵所致;部分患者鼻中畸形,而操纵者按通例办法插管,使鼻粘膜毁伤,引起鼻衄2)导管儿过粗和质地差.3)长时光吸氧者,鼻导管与鼻咽部排泄物单粘连,干枯,在改换鼻导管时,鼻咽部的粘膜被外力扯破,导致出血.4)长时光较高浓度吸氧,且湿化缺少,导致鼻粘膜过度湿润,决裂.2.临床表示鼻腔黏膜湿润.出血,血液自鼻腔流出.3.预防及处理措施1)精确控制插管技巧,插管时动作轻柔.若有阻力,切勿强行插管.须要时改用鼻塞法吸氧或面罩法吸氧.2)选择质地柔嫩.粗细适合的吸氧管.3)长时光吸氧者,防止鼻腔黏膜湿润.铲除鼻导管前,如发明鼻导管与鼻黏膜粘连,应先用湿棉签或液体白腊潮湿,再轻摇鼻导管,等结痂物松脱后才拔管.4)如产生鼻衄,实时陈述大夫,进去处血处理.如运用压缩剂或局部榨取止血,对鼻衄出血量多,上述处理无效者,请耳鼻喉科大夫行后鼻孔填塞.十.烧伤1.原因吸氧装配衔接不慎密,导致氧气外漏,室内运用明火,如进行艾灸,拔火罐儿等操纵.或病人用腈纶质地的衣物摩擦易产生静电导致火警产生.2.临床表示依据烧伤轻微程度,分为不合的临床表示.I度;打角质层,红.肿.热.痛,感到过敏,不起水泡,概况湿润.浅II度:达真皮层,剧痛,感到过敏,温度增高,有水泡,基底潮湿,平均发红,水肿显著.深II 度:达真皮深层,有附件残留,可有或无水泡,基底潮湿惨白,有出血小点儿,水肿显著,痛觉迟钝,拔毛时痛.III度:毁伤至皮肤全层,甚至包含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皮革样蜡白或焦黄,炭化,感到消掉,无水泡,湿润,干后可见栓塞静脉呈树枝状痂下水肿,拔毛不痛3.预防及处理1)留意安然用氧,严禁炊火2)为病人吸氧时,要妥当固定吸氧装配,防止氧气外漏3)病人吸氧时,要着棉质外套,勿穿着用腈纶材料做的枕巾和衣服,防止由衣服和头发与枕巾摩擦产生静电火花而引起火警.4)一旦产生火警,要保持沉着,实时封闭氧气起源.并用床单儿呵护病人,将火息灭.5)如病人烧伤,按烧伤处理.。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61a578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c.png)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气道黏膜干燥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气道黏膜干燥症状(呼吸道刺激症状)一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一长期吸氧者床旁使用加湿器T安抚患者及家属。
(二)无效吸氧
处理流程:出现无效吸氧T立即查找原因T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恢复有效的氧气供给。
(三)氧中毒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氧中毒症状T立即降低吸氧流量T通知医生、护士长一遵医嘱采取相应处理措施T安抚患者及家属T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四)二氧化碳潴留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二氧化碳潴留症状一立即调整氧流量为1~21./min—通知医生、护士长一遵医嘱使用呼吸兴奋剂一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二氧化碳排出一经上述处理无效者建立人工气道进行人工通气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一做好床旁交接班。
(五)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症状T遵医嘱处理T安抚家属。
(六)肺组织损伤
处理流程:出现肺组织损伤表现→及时将氧流量降低一报告医生、护士长一遵医嘱采取相应处理措施T安抚患者及家属T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T做好床旁交接班一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
![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1e62d24725c52cc58bd6be4b.png)
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一、无效吸氧(一)发生原因1.中心供氧或氧气瓶气压低,吸氧装置连接不紧密。
2.吸氧管扭曲、堵塞、脱落。
3.吸氧流量未达病情要求。
4.气管切开病人采用鼻导管(鼻塞)吸氧,氧气从套管溢出,未能有效进入气管及肺。
5.气道内分泌物过多,而未及时吸出,导致氧气不能进入呼吸道。
(二)临床表现病人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胸闷、烦躁、不能平卧。
查体:呼吸急促,胸闷,缺氧症状无改善,氧分压下降,口唇及指(趾)甲床紫绀、鼻翼煽动等。
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均可发生改变。
(三)预防及处理1.检查氧气装置、供氧压力、管道连接是否漏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吸氧前检查吸氧管的通畅性,将吸氧管放入冷开水内,了解气泡溢出情况。
吸氧管要妥善固定,避免脱落、移位。
在吸氧过程中随时检查吸氧导管有无堵塞,尤其是对使用鼻导管吸氧者,鼻导管容易被分泌物堵塞,影响吸氧效果。
3.遵医嘱或根据病人的病情调节吸氧流量。
4.对气管切开的病人,采用气管套管供给氧气。
5.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分泌物多的病人,宜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6.吸氧过程中,严密管擦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如病人是否由烦躁不安变为安静、心率是否变慢、呼吸是否平稳、发绀有无消失等。
并定时监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
7.一旦出现无效吸氧,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恢复有效的氧气供给。
二、气道粘膜干燥(一)发生原因1.氧气湿化瓶内湿化液不足,尤其是病人发热、呼吸急速或张口呼吸,导致体内水分蒸发过多,加重气道粘膜干燥。
2.吸氧流量过大,氧浓度>60%。
(二)临床表现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刺激性咳嗽,无痰或痰液粘稠,不易咳出。
部分病人有鼻衄或痰中带血。
(三)预防及处理1.及时补充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
对发热病人,及时做好对症处理。
对有张口呼吸习惯的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争取其配合改用鼻腔呼吸,利用鼻前庭黏膜对空气有加温加湿的功能,减轻气道黏膜干燥的发生。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4ead08d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7.png)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一、无效吸氧(一)发生原因1.中心供氧站或氧气瓶气压低,吸氧装置连接不紧密。
2.吸氧管扭曲、堵塞、脱落。
3.吸氧流量未达病情要求。
4.气管切开患者采用鼻导管(鼻塞)吸氧,氧气从套管溢出,未能有效进入气管及肺。
5.气道内分泌物过多,未及时吸出,导致氧气不能进入呼吸道。
(二)临床表现患者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胸闷、烦躁、不能平卧。
查体:呼吸急促、胸闷、缺氧症状无改善、氧分压下降、口唇及指(趾)甲床紫绀、鼻翼搧动等。
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均发生改变。
(三)预防及处理I.检查氧气装置、供氧压力、管道连接是否漏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吸氧前检查吸氧管的通畅性,将吸氧管放入冷开水内,了解气泡溢出情况。
吸氧管要妥善固定,避免脱落、移位。
在吸氧过程中随时检查吸氧导管有无堵塞,尤其对使用鼻导管吸氧者,鼻导管容易被分泌物堵塞,影响吸氧效果。
3.遵医嘱或根据患者病情调节吸氧流量。
4.对气管切开的患者,采用气管套管供给氧气。
5.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分泌物多的患者宜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6.吸氧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如患者是否由烦躁不安变为安静、心率是否变慢、呼吸是否平稳、发绀有无消失等,并定时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
7.一旦出现无效吸氧,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恢复有效的氧气供给。
二、气道黏膜干燥(一)发生原因1.氧气湿化瓶内湿化液不足,氧气湿化不充分,尤其是患者发热、呼吸急速或张口呼吸,导致体内水分蒸发过多,加重气道黏膜干燥。
2.吸氧流量过大,氧浓度>60%。
(二)临床表现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刺激性咳嗽,无痰或痰液黏稠,不易咳出。
部分患者有鼻衄或痰中带血。
(三)预防及处理1.及时补充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
对发热患者,及时做好对症处理;对有张口呼吸习惯的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争取其配合,改用鼻腔呼吸,利用鼻前庭黏膜对空气有加温加湿的功能,减轻气道黏膜干燥的发生;对病情严重者,可用湿纱布覆盖口腔,定时更换。
氧气吸入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氧气吸入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02e7946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0.png)
氧气吸入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氧气吸入和雾化吸入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呼吸系统疾病带来的症状。
然而,这些操作也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
为了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
1.氧气吸入(1)氧中毒:长时间高浓度吸入氧气会引发中毒症状,如头痛、呕吐等。
避免高浓度吸氧,使用适当的流量和浓度以维持患者的氧饱和度。
(2)烧伤:氧气本身具有促进燃烧的作用,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引发火灾。
必须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氧气管道的安全,并避免在附近吸烟或使用明火。
(3)干燥:长时间吸入氧气会使呼吸道黏膜过度干燥,引起鼻腔、喉咙的痒、痛等不适感。
为缓解这种情况,可以使用加湿器、润滑剂等辅助方法。
2.雾化吸入(1)感染:雾化吸入装置容易滋生细菌,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
预防感染的关键是定期清洗和消毒雾化器及其相关设备,使用无菌药物。
(2)喉痉挛:一些患者对药物雾化吸入过敏,容易引发呼吸道痉挛,导致呼吸困难。
如果出现痉挛症状,应迅速停止使用雾化器,并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如给予镇静剂或支气管舒张剂。
(3)咳嗽:雾化吸入时,呼吸道可能会受到刺激,引起咳嗽。
注意调整雾化剂的浓度和流速,减少咳嗽的发生。
处理常见并发症的方法:(1)中毒处理:如果出现氧中毒症状,如头痛、恶心等,应立即停止高浓度氧气吸入,并将氧浓度降低至合理水平。
同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必要时给予适当治疗,如镇静剂或抗恶心药物。
(2)烧伤处理:如果发生火灾,要立即切断氧气供应,并迅速采取灭火措施,如用灭火器灭火或用湿布覆盖火源。
同时,及时将烧伤区域冷却,并立即送医治疗。
(3)干燥处理:对于干燥引起的不适感,可以使用加湿器给氧气增加湿度,同时使用润滑剂涂抹鼻腔和喉咙,缓解不适感。
(4)感染处理:如果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等,应及时就医并进行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同时,对雾化吸入设备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5)痉挛处理:如果患者出现呼吸道痉挛症状,应停止雾化吸入,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fff93acf964bcf84b8d57b89.png)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并发症1:呼吸道分泌物(粘膜)干燥。
预防与处理规范:氧气吸入前一定要湿化,以防呼吸道粘膜和分泌物干燥。
并发症2:呼吸抑制预防与处理规范:低氧血症时,PaO2的降低可刺激周围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增加肺部通气。
患者长期靠这一反射性维持呼吸时,(如肺源性心脏病,Ⅱ型呼衰的患者),吸入高浓度氧后,PaO2的升高可使这一反射机制消除,抑制患者的自主呼吸,甚至出现呼吸停止。
因此,对这类患者需进行低流量、低浓度的控制性给氧,并监测PaO2的变化,维持患者的PaO2在60mmHg即可。
并发症3:肺不张预防与处理规范:患者吸入高浓度的氧气后,肺泡内氧气被大量置换,一旦支气管阻塞,肺泡内的氧气可被循环的血流迅速吸收,导致肺泡塌陷,引起肺不张。
预防呼吸道阻塞是防止吸收性肺不张的关键,预防措施包括鼓励患者深呼吸和咳嗽、加强痰液的排出、经常改变体位、降低给氧浓度(<60%)等。
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可加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来预防。
并发症4:晶状体后纤维组织的增生预防与处理规范:使用高浓度氧气后,过高的动脉氧分压(PaO2达到140mmHg 以上)是引起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的主要威胁因素。
因此新生儿给氧浓度应严格控制在60%以下,并控制吸氧时间。
并发症5:无效吸氧预防与处理规范:1、检查供氧装置、供氧压力、管道连接是否漏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吸氧前检查吸氧管的通畅,将吸氧管放入冷开水内,了解气泡溢出情况。
吸氧管要妥善固定,避免脱落、移位。
在吸氧过程中随时检查吸氧管有无堵塞,尤其是对使用鼻导管吸氧管者,鼻导管容易被分泌物堵塞,影响吸氧管效果。
3、遵医嘱或根据病人的病情调节吸氧流量。
4、对气管切开的病人,采用气管套装管供给氧气。
5、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6、吸氧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善。
7、一旦出现无效吸氧,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8、恢复有效的氧气供给。
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d4329fe3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6.png)
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氧中毒
预防:
1、高浓度供氧不宜时间过长。
2、有效控制吸入氧气的浓度和时间。
处理:
1、选择机械通气。
2、密切观察出现胸骨后不适及疼痛,吸气时加重,咳嗽、呼吸困难等。
3、持续血氧饱和度监测,定期做血气分析。
(二)呼吸道分泌物干燥
预防:
1、湿化瓶装置,以湿化氧气。
2、用氧者,应每日更换导管1-2次,并由另一侧鼻孔插入。
3、适当补充水分。
处理:
补充体内水分,必要时可以选择雾化吸入的方式促进气道湿化,比如使用生理盐水。
(三)呼吸抑制
预防:
低流量、低浓度控制性给氧。
处理:
1、机械通气
2、给予呼吸中枢兴奋剂
(四)吸收性肺不张
预防:
1、预防呼吸道阻塞。
2、鼓励患者深呼吸和咳嗽,加强痰液排出。
处理:
1、抗感染治疗。
2、加强痰液的引流。
3、改变体位,降低给氧浓度。
(五)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预防:
1、氧浓度低于40%以下,并控制呼吸。
2、控制吸氧时间。
处理:
冷凝治疗和激光治疗。
XX医院: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2021.03修订)
![XX医院: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2021.03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3211349d27284b73f342501d.png)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一、气道黏膜干燥(一)预防1、及时补充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
对发热病人,做好对症处理。
对有张口呼吸习惯的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争取其配合改用鼻腔呼吸,利用鼻前庭黏膜对空气有加温加湿的功能,减轻气道黏膜干燥的发生。
2、对病情严重者,可用湿纱布覆盖口腔,定时更换。
3、根据病人缺氧情况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1~2L/min;中度缺氧2~4L/min;重度缺氧4~6L/min;小儿1~2L/min,吸氧浓度控制在45%以下。
4、加温加湿吸氧装置能防止气道黏膜干燥。
(二)处理1、对于气道黏膜干燥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器可随时调节雾量的大小,并能对药液加温和加热。
二、氧中毒(一)预防1、严格掌握吸氧指征、停氧指征。
选择恰当的给氧方式。
2、严格控制吸氧浓度,一般吸氧浓度不超过45%。
根据氧疗情况,及时调节氧流量、浓度和时间,避免长时间高流量吸氧。
3、对氧疗病人做好健康宣教,告诫病人吸氧过程中勿自行随意调节氧流量。
(二)处理吸氧过程中,经常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效果。
一旦发现病人出现氧中毒,立即降低吸氧流量,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三、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一)预防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低体重儿勿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吸氧浓度小于40%。
(二)处理1、对于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后出现视力障碍的患儿应定期行眼底检查。
2、已发生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四、鼻衄(一)预防1、正确掌握插管技术,插管时动作轻柔。
如有阻力,要排除鼻中隔畸形的可能,切勿强行插管,必要时改用鼻塞法吸氧或面罩法吸氧。
2、选择质地柔软、粗细合适的吸氧管。
3、长时间吸氧者,注意保持室内湿度,做好鼻腔湿化工作,防止鼻腔黏膜干燥。
拔除鼻导管前,如发现鼻导管与鼻黏膜粘连,应先用湿棉签或液体石蜡油湿润,再轻摇鼻导管,等结痂物松脱后才拔管。
(二)处理如发生鼻衄,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局部止血处理。
如使用血管收缩剂或局部压迫止血。
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93eaa751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4.png)
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无效吸氧1、原因(1)氧流量未达病情要求。
(2)供氧装置连接不紧密,有漏气;吸氧管道脱落、扭曲、堵塞。
(3)呼吸道不通畅,如气道内分泌物过多,未及时吸出,从而使氧气不能进入呼吸道。
2、临床表现病人缺氧症状无好转,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胸闷、烦躁、不能平卧。
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等较前无改善甚至恶化。
3、预防和处理(1)认真检查供氧装置及供氧压力、管道连接有无漏气。
(2)吸氧前检查吸氧导管的通畅情况。
妥善固定吸氧管道,避免脱落、移位、扭曲折叠。
吸氧过程中经常检查吸氧导管有无堵塞,尤其是鼻导管吸氧者,因为鼻导管易被分泌物堵塞。
(3)仔细评估病人情况,调节相应的氧流量以保证吸氧效果。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5)在吸氧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善。
(6)一旦出现无效吸氧,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二、氧中毒氧为生命活动所必需,但0.5个大气压以上的氧对任何细胞都有毒性作用,可引起氧中毒。
1、原因临床上在氧疗中发生氧中毒较少见,一般认为在安全的“压力”时程阈限内是不会发生的,但在疲劳、健康水平下降、精神紧张等情况下的病人可能易于发生。
吸氧持续时间超过24h,氧浓度高于60%,如此长时间、高浓度给氧,肺泡气和动脉氧分压(PaO2)升高,使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氧分压差升高,氧弥散加速,组织细胞获氧过多,产生的过氧化氢、过氧化物基、羟基和单一态激发氧,可导致细胞酶失活和核酸损害,从而使细胞死亡,引起氧中毒。
2、临床表现氧中毒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吸入气的氧分压及吸入时间,有肺型和脑型2种氧中毒。
(1)肺型氧中毒:发生于吸人1个大气压左右的氧8h后,病人出现胸骨后锐痛、烧灼感、咳嗽,继而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烦躁不安,3d后可有肺不张,晚期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及多脏器功能受损,以致死亡。
(2)脑型氧中毒:吸入2~3个大气压以上的氧,可在短时间内引起脑型氧中毒。
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4bf4295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1a.png)
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并发症1.干燥和刺激:氧气吸入会导致口腔和呼吸道的干燥,从而导致口干、咽喉痛、鼻塞等不适感觉。
2.氧中毒: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的氧气,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病变和肺气肿,表现为失眠、头痛、共济失调等症状。
3.火灾:氧气是一种助燃剂,氧气吸入过程中,如果有火源或者使用不当的丙烷或氢气装置,可能引发火灾。
4.气胸:氧气吸入时,如果与气管插管或胸廓有关的组织发生破裂,可能导致气胸。
二、预防和处理1.干燥和刺激: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预防或处理干燥和刺激问题:a.使用湿化器:将氧气通入湿化器中,使氧气湿润,减少干燥感。
b.使用口腔滋润剂:使用口腔滋润剂涂抹在口腔黏膜上,减轻口干和咽喉痛。
c.适当加湿: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
2.氧中毒:预防和处理氧中毒的方法包括:a.控制吸氧浓度:根据患者需氧情况,选择适当吸氧浓度。
一般氧气浓度不超过40%。
b.监测血氧饱和度:使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吸氧浓度。
c.定时休息:使用氧气吸入时,要让患者定时休息,避免长时间吸氧。
3.火灾:预防火灾并处理火灾的方法包括:a.使用正确的氧气装置:选择合格的氧气装置,确保装置安全可靠。
b.避免火源:在使用氧气装置时,要远离火源,禁止吸烟。
c.学习火灾应对知识:学习火灾应对知识,了解如何使用灭火器和其他应急措施。
4.气胸:预防和处理气胸的方法包括:a.定期检查气管插管和胸廓:对于气管插管患者,要定期检查插管是否与气胸有关的组织发生破裂。
b.使用合适的氧气装置:选择适合患者的氧气装置,避免使用不当的装置或方式。
c.尽量减少插管时间:减少插管时间可以降低气胸的发生风险。
总结起来,氧气吸入操作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是需要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正确选择和使用氧气装置,控制吸氧浓度,定期检查患者状况,并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和处理,可以确保氧气吸入治疗的安全有效。
氧气吸入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氧气吸入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d47bf90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6.png)
氧气吸入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氧气吸入和雾化吸入是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用于改善氧气供应和药物直接到达呼吸道的效果。
然而,这些操作也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如氧中毒、气道刺激、呼吸道感染等。
为了预防和处理这些常见的并发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氧中毒的预防和处理:-选择适当的氧气流量和浓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通常,氧气流量不应超过每分钟5升,浓度不应超过40%。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心率,以确保氧气治疗的效果,并及时调整氧气流量和浓度。
-避免过度使用氧气,尤其是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患者,过度补充氧气可能导致呼吸抑制。
-如出现氧中毒的症状,如头痛、恶心、呼吸急促等,应减少氧气流量和浓度,并复查血氧饱和度及心率。
2.气道刺激的预防和处理:-避免过高浓度的气雾剂用于雾化吸入,以免刺激呼吸道黏膜。
-使用适当大小的面罩或儿童鼻塞,确保合适的密封性,避免气泄漏。
-避免使用过于频繁或过长时间的雾化吸入,避免过度刺激呼吸道。
3.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处理:-保持呼吸设备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在使用雾化吸入前,检查设备是否清洁完好,如有损坏或老化的部件应及时更换。
-对于有呼吸道感染风险的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囊肿纤维化等,可以添加抗生素或抗菌药物到雾化溶液中,预防或治疗呼吸道感染。
4.处理其他并发症:-如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发红、荨麻疹、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吸入操作,并及时就医。
-如出现气道阻塞或呼吸急促等问题,应检查气道通畅性,调整呼吸姿势,如有需要可以进行人工气道管理。
-定期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预防和处理氧气吸入和雾化吸入操作的并发症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目标。
合理使用氧气流量和浓度,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但在进行操作时仍需遵循医生的指导,并及时向医生汇报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氧气吸入疗法及并发症的处理
![氧气吸入疗法及并发症的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7f838ff9b89680203d8257c.png)
二、气道黏膜干燥
临床表现: 刺激性咳嗽、无痰或痰液黏稠、不易咳出、 部分病人有鼻衄或痰中带血。
预防与处理:
1.及时补充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 2.根据缺氧情况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1— 2L/min, 中度缺氧2—4 L/min,重度缺氧 4—6 L/min,小儿1—2 L/min 。 3.气道黏膜干燥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超 声雾化器可随时调节雾量的大小,并能对 药液温和加热。
预防与处理:
1.严格掌握吸氧指征、停氧指征。选择恰当给氧方式。 2.严格控制吸氧浓度,一般吸氧浓度不超过45%。根据 氧疗情况,及时调整吸氧流量、浓度和时间,避免长时 间高流量吸氧。 3.对氧疗病人做好健康教育,告诫病人吸氧过程中勿自 行随意调节氧流量。 4.吸氧过程中,经常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效果。 5.出现氧中毒,立即降低吸氧流量,并报告医生对症处 理。
六、鼻
临床表现:
衄
黏膜干燥、出血,血液自鼻腔流出。
预防及处理:
1.正确掌握插管技术,插管时动作轻柔。 2.鼻中隔畸形切勿强行插管,必要时改用鼻塞法吸氧或面 罩法吸氧 。 3.吸氧管选择质地柔软、粗细合适的吸氧管 。 4.长时间吸氧者注意保持室内湿度。 5.拔除鼻导管前,发现有结痂物应松脱后再拔管。 6.发生鼻衄,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7.对鼻衄出血量多及时处理。
谢谢
临床表现:病人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胸闷、烦躁、 不能平卧、呼吸急促、缺氧症状无改善、氧分压下降、口 唇及指(趾)甲床紫绀、鼻翼煽动等。呼吸频率、节律、 深浅度均发生改变
预防及处理:
1.检查氧气装置、供氧压力、管道连接是否漏气 。 2.检查吸氧管的通畅性,吸氧管要妥善固定。 3.遵医嘱或根据病人的病情调节吸氧流量 。 4.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 5.严密观察缺氧症状、定时监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 。 6.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恢复有效的氧气 供给。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PPT课件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4ee96d1a37f111f1855bf2.png)
八.肺组织损伤
【临床表现】 呛咳、咳嗽、严重者出现气胸。 【预防措施】 1.在调节氧流量后,在将供氧管与鼻导管连接供患者使用。 2.原面罩吸氧患者改用鼻导管吸氧时,应及时将氧流量减低。 【处理措施】 及时报告医师,对症处理。
九.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临床表现】 视网膜血管收缩,视网膜纤维化,临床上可造成视网膜变性、脱离, 继发性白内障、青光眼、斜视、弱视,最后出现不可逆的失明。 【预防措施】 1.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低体重儿,勿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吸氧 浓度应小于40%。 2.对于曾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后出现视力障碍的患儿,应定期行眼底 检查。 【处理措施】 报告医师,尽早手术治疗。
【处理措施】
1.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恢复有效的氧气供给。 2.报告医师,对症处理。
二.气道黏膜干燥
【临床变现】 1.刺激性咳嗽,无痰或痰液粘稠,不易咳出。 2.部分
1.及时补充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对发热患者,及时对症处理; 对习惯张口呼吸的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改用鼻腔 呼吸,利用鼻前庭黏膜对空气加温加湿的功能,减轻气道黏膜干燥 的发生;对病情严重者,可用湿纱布覆盖口腔,定时更换。 2.根据患者缺氧情况调节氧流量 轻度缺氧1-2L/min,中度缺氧24L/min,重度4-6L/min,小儿1-2L/min。吸氧浓度控制在45%以下。 3.可使用加温加湿吸氧装置,防止气道黏膜干燥。 【处理措施】 给予超声雾化吸入。
四.二氧化碳麻醉
【临床表现】 神志模糊,嗜睡,面色潮红,呼吸浅、慢、弱,皮肤湿润,情绪不 稳,行为异常。 【预防措施】 1.对缺氧并二氧化碳潴留者,应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为宜。 2.对慢性呼吸衰竭者,采用限制性给氧,氧浓度24%-33%,氧流量 1-3L/min。 3.加强病情观察,将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用氧情况列为床旁交接内容。 避免患者和家属擅自调大吸氧流量。 4.在血气分析动态监测下调整氧浓度,以纠正低氧血症、不升高二 氧化碳分压为原则。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课件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17705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8.png)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课件一、内容概要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主题是关于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我们都知道,氧气吸入是一个看似简单但极为重要的医疗操作,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如何预防这些并发症,以及万一出现并发症该如何处理。
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每一个需要氧疗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正题吧!首先我们要了解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氧气吸入技术操作的并发症。
这里面既有操作者的经验问题,也有设备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涉及到一些氧气吸入操作的基本原则,比如说吸入的氧浓度是否适当,患者的舒适度和耐受度如何等。
只有对这些因素有了全面的了解,我们才能做到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接下来我们会详细讲解这些要点。
然后我们会介绍如何预防氧气吸入技术操作的并发症,预防是第一道防线,重中之重在于教育操作人员和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及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正确的操作方法不仅包括开启氧气的正确步骤,还包括如何调整氧流量、如何妥善放置吸氧管等细节问题。
此外我们还会介绍一些预防措施,比如定期检查设备是否完好、保持环境清洁等。
这些内容都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我们会讲解一旦出现并发症该如何处理,这部分的内容也十分重要,毕竟我们不能预测所有事情都能避免发生。
处理并发症的原则是及时、准确、有效。
我们会讲解各种常见并发症的症状和处理方法,比如氧中毒如何处理、氧气管道脱落如何处理等突发情况的处理技巧等。
这样一旦出现问题我们能迅速采取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大家能掌握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更加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
1. 阐述氧气吸入技术的重要性氧气吸入技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不太常接触,但在医疗领域却极其重要的一个技术。
每一个需要呼吸的生命都离不开氧气,氧气吸入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无论是在医院、急救中心还是其他医疗场所,它都是拯救生命的关键手段之一。
想象一下当一个人因为疾病、创伤或其他原因无法自主呼吸时,氧气吸入技术就像是给他们输送生命的通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印泌尿外科9F 杨文艳
精品课件
常见并发症
无效吸氧 气道粘膜干燥 氧中毒 感染 鼻衄 过敏反应 二氧化碳麻醉 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精品课件
预防及处理
无效吸氧 1 确保供氧压力及氧气装置的密闭性 2 保持吸氧管通畅,妥善固定 3 保持气道通畅 4 遵医嘱或根据病人情况调节氧流量 5 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精品课件
预防及处理
气道粘膜干燥 1 保证气道湿化 2 调节适当氧流量 3 加强气道湿化
精品课件
预防及处理
氧中毒 1 严格掌握吸氧指正 2 严格控制吸氧浓度 3 做好健康宣教理
感染 1 定期更换消毒氧气湿化装置 2 保持口腔清洁 3 如有感染症,给予抗生素治疗
续给氧。 2 加强病情观察及健康宣教 3 动态监测用氧效果 4 一旦发生,应调低氧流量至1-2K/min,应用呼吸兴
奋剂,保持呼吸道通畅。 5 经上述处理无效者建立人工气道。
精品课件
预防及处理
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1 对新生儿,避免长时间、高浓度的吸氧 2 出现视力障碍的患儿,定期眼底检查 3 已发生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者,应早日行手术治疗。
精品课件
预防及处理
鼻衄 1 规范鼻导管使用流程 2 选择合适的吸氧管 3 加强气道湿化 4 如出现鼻衄,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局部止血处理
精品课件
预防及处理
过敏反应 1 询问过敏史,选择合适的吸氧材料 2 发生过敏时,去除过敏源,给予对症处理。
精品课件
预防及处理
二氧化碳麻醉 1 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存着,应低流量、低浓度持
精品课件
谢谢聆听
精品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