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利率,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的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理论、凯恩斯理论,可贷资金理论的比较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 经济学家围绕利息来源、性质等关于利息本质的内容进行了讨论,形成了丰富的利率理论。利率决定理论先后经历了古典学派时期、凯恩斯学派时期和可贷资金理论时期等几个大的发展阶段。现就此三大利率理论的特点和区别作进一步的解释和分析。

古典利率理论

古典理论仅从实物因素考察利率的决定。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利率由借贷资本供求所决定的实物利率理论已为大多数经济学家所认可,并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利率为资本供求所决定,资本的供求又表现为储蓄和投资,基于支配和影响资本供给和需求因素的考虑,古典学派提出,利率应由储蓄与投资的均衡点所决定,资本的供给来自于储蓄,资本的需求来自于投资,从而建立了储蓄与投资决定利率的理论。古典学派认为,利息是“等待”“延期消费”的补偿,利率越高,意味着补偿越大,人们越愿意延迟其消费,即增加储蓄。因此他们认为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而对于投资,投资量的大小取决于投资预期的报酬率和利率的比较,当投资回报率大于利率时投资才是可行的,因此,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利率灵活变动,使得经济不会出现长期供求失衡,最终使储蓄和投资趋于一致,达到充分就业水平。马歇尔将利率、储蓄和投资三者结合起来,通过均衡的分析方法,得出利率决定于储蓄与投资均衡点的结论。

因此古典利率决定理论的核心是,单就实物因素而言,利率由投资和储蓄的均衡价格所决定。

凯恩斯理论利率

古典利率理论强调储蓄与投资等实物因素对利率的决定作用,但忽视了货

币因素的影响。凯恩斯基于对实际收入水平的考虑,他认为储蓄和投资并不能得出均衡的利率水平。

凯恩斯认为,利息是牺牲流动性的报酬,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利率的高低由货币的供求关系决定。货币的供给完全由一国货币当局决定,货币的需求则取决于人们对货币流动性的偏好。因而他认为,货币数量和流动性偏好是决定利率的两大因素。而货币需求主要起因于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都是收入的增函数,与利率没有直接关系,而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为利率的减函数。因此当公众愿意以货币的形式持有的财富量等于现有货币存量时,即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趋于平衡时,此时二者的均衡价格决定了利率。

在凯恩斯的利率理论中,人们对货币流动性的偏好决定了货币的需求。因此,当市场上的利率极低时,人们宁愿放弃利息而选择把货币全部持有在手中,

形成流动性偏好陷阱。此时,财政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失效。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综合考虑了实际因素及货币因素对利率的影响。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认为,利率并不像凯恩斯所说的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并不由货币的供求所决定,而是由可贷资金的供求所决定。

利息产生于资金的贷放,从贷放资金的供给和需求进行考察:可贷资金的需求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投资,也是可贷资金需求来源的主要部分,与利率呈负相关;另一方面,可贷资金的需求来源于货币的窖藏。从供给来说,可贷资金的供给大部分来自储蓄,部分来自货币的反窖藏,二者均与利率呈正相关;另一部分来自于货币供给的增加额,由货币当局的供给决定。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综合了古典理论和凯恩斯利率,比较系统且较为全面的阐释了利率的形成。

三者的比较

古典学派强调资本供求对利率的决定作用,认为在实物经济中,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利息是资本的价格。强调实际因素而非货币因素。这一时期的理论都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在经济理论研究中强调实物因素的传统,从影响实物资本供求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利率的决定,因此被称为古典利率理论。

而凯恩斯的利率理论把货币供求作为利率的决定。将利率看成货币现象,与实际经济变量无关。虽然凯恩斯对古典利率理论忽视货币因素对利率决定过程中的影响进行了批判,但由于他过分强调货币的作用,以至认为利率完全是一种货币因素的观点,显然与古典学派过分强调实物利率,存在着同样的不足。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是古典利率理论和凯恩斯理论的综合。将长期实际经济因素譬如储蓄和投资等流量,以及短期的货币因素如货币供求流量,作为决定利率的关键。

与古典利率相比,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强调了货币在利率决定中的重要作用。与凯恩斯利率理论相比,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更注重流量和货币供求的变化量分析,并强调了长期实际经济变量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凯恩斯的利率理论与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并不矛盾,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但由于该理论中的可贷资金总供求均衡并不意味着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因而用这种方法确定的利率缺乏稳定性,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利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