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机理
第三节 混凝
混凝原理 混凝剂与助凝剂 混凝工艺过程及设备 操作管理 澄清池
钱意
一、混凝原理
混凝就是通过向水中投加一些药剂(常称混凝剂)使水中 难以沉淀的细小颗粒(粒径大致在1~100μ m)及及胶体颗 粒脱稳并互相聚集成粗大的颗粒而沉降,从而实现与水分 离,达到水质的净化。
混凝的原理:双电层作用(低分子电解质对胶体微粒产生 电中和以引起胶体微粒凝聚)和化学架桥作用(胶体微粒对 高分子物质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各微粒依靠高分子的连 接作用构成某种聚集体,结合成为絮状物)。
混凝机理简介
压缩双电层机理 吸附电中和机理 吸附架桥机理 沉淀物网捕机理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PH值 水中pH值对混凝剂的水解及其形成的难溶盐溶解度、凝聚 效果等有直接影响,不同的混凝剂,对其产生混凝作用时 的最佳pH值有不同的要求。 水温 水温以 20℃~30℃ 为宜。水温低时,因无机盐类混凝剂 的水解是吸热反应,不利于混凝剂如硫酸铝的水解,且水 温低时水的粘度大,颗粒的布朗运动强度减弱,不利于胶 体脱稳和絮凝物的成长。铝盐作为混凝剂时,水温对混凝 效果有较大影响;铁盐作为混凝剂时,水温对混凝效果影 响不大。
胶体粒子的结构及其电位分布
电泳与电渗
电泳现象是指在电场作用下,胶体微粒能向一个电极方向 移动的现象。也可认为有一部分液体渗透过了胶体微粒间 的孔隙而移向相反的电极,这种液体在电场中透过多孔性 固体的现象称为电渗。电泳现象说明胶体微粒是带电的。 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微粒向阴极运动,说明该类胶 体微粒带正电;向阳极运动,则说明该类胶体微粒带负电。
W—溶液池的容积,m³ a—混凝剂最大用量,mg/L Q—处理的水量,m³/h c—溶液浓度,一般用10%~20% n—每昼夜配制溶液的次数,一般为2~6次 溶药池容积:W1=(0.2~0.3)W
混凝机理
3.2混凝机理3.2.1 胶体的凝聚机理凝聚主要是指胶体脱稳并生成微小聚集体的过程。
压缩双电层作用根据DLVO理论,加入含有高价态正电荷离子的电解质时,高价态正离子通过静电引力进入到胶体颗粒表面,置换出原来的低价正离子,这样双电层仍然保持电中性,但正离子的数量却减少了,也就是双电层的厚度变薄,胶体颗粒滑动面上的ξ电位降低。
当ξ电位降至0时,称为等电状态,此时排斥势垒完全消失。
ξ电位降至某一数值使胶体颗粒总势能曲线上的势垒Emax=0,胶体颗粒即发生聚集作用,此时的ξ电位称为临界电位ξk。
叔采-哈代法则:起聚沉作用的主要是反离子,反离子的价数越高,其聚沉效率越高。
聚沉值:在指定情形下使一定量的胶体颗粒聚沉所需的电解质的最低浓度,以mmol/dm3为单位。
一般情况下,聚沉值与反离子价数的六次方成反比,即符合:(3.1)双电层压缩机理不能解释加入过量高价反离子电解质引起胶体颗粒电性改变符号而重新稳定的现象,也解释不了与胶体颗粒代相同电荷的聚合物或高分子有机物也有好的聚集效果的现象。
吸附—电性中和胶体颗粒表面吸附异号离子、异号胶体颗粒或带异号电荷的高分子,从而中和了胶体颗粒本身所带部分电荷,减少了胶粒间的静电引力,使胶体颗粒更易于聚沉。
驱动力包括静电引力、氢键、配位键和范德华力等。
可以解释水处理中胶体颗粒的再稳定现象。
吸附架桥作用(Bridging)分散体系中德胶体颗粒通过吸附有机物或无机高分子物质架桥连接,凝集为大的聚集体而脱稳聚沉。
①. 长链高分子架桥②. 短距离架桥三种类型:①. 胶粒与不带电荷的高分子物质发生架桥,涉及范德华力、氢键、配位键等吸附力。
②. 胶粒与带异号电荷的高分子物质发生架桥,除范德华力、氢键、配位键外,还有电中和作用。
③. 胶粒与带同号电荷的高分子物质发生架桥,“静电斑”作用胶体保护示意图网捕—卷扫作用投加到水中的铝盐、铁盐等混凝剂水解后形成较大量的具有三维立体结构的水合金属氧化物沉淀,当这些水合金属氧化物体积收缩沉降时,象筛网一样将水中胶体颗粒和悬浊质颗粒捕获卷扫下来。
水质工程学——第3章 混凝
稳定性原因 双电层结构与电位
•Φ电位:胶核表面的点位,总电位。
扩散层
•电位:滑动面上的电位,动电位。
在数值上等于总电位中和
吸附层
胶 胶粒 核
胶
団
天然水中胶体杂质通常是负电胶 体,如粘土,细菌,病毒,藻类, 腐殖物等。 粘土电位=-15~-40 mV 细菌电位=-30~-70 mV 藻类电位=-10~-15 mV
の
阳离子浓度 阴离子浓度
憎水胶体稳定性的原因:DLVO理论
胶体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排斥势能——静电斥力 排斥势能:ER-1/d2 吸引势能——范德华引力 吸引势能:EA-1/d6(或1/d2,1/d3) 胶体颗粒能否聚集取决于总势能
排 斥 势 能 ER
r
Er E Emax
r
(a)
0
a b
高分子投量过少,不足以形成吸附架桥 投加过多,会出现“胶体保护”现象。 •铝盐的多核水解产物: 长度不足,电性中和 •中性氢氧化铝聚合物: 架桥作用 •高分子物质: 吸附架桥 +(电中和)
线性、长度
弹性势能、电性 斥力、水化膜
架桥模型示意图
胶体保护示意图
3.网捕或卷扫 网捕或卷扫 机械作用
金属氢氧化物在形成过
天然水体一般pH=6.5-7.8 ,主要吸附 架桥和电性中和。
作业一
1.什么是胶体稳定性?水中胶体为什么
处于稳定状态(稳定状态的分类)? 2.用DLVO理论解释胶体稳定性的原因 3.混凝机理有哪些?
3.2 混凝剂和助凝剂
一、混凝剂
混凝剂符合的要求
混凝效果好 对人体无危害
使用方便 货源充足,价格低廉
在动力学稳定性和聚集稳定两者之中,聚集稳定 性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起关键作用。布朗运动既 是胶体稳定性原因,也是引起碰撞聚结的不稳定 因素。
混凝剂作用机理范文
混凝剂作用机理范文混凝剂是指在水处理、污水处理等领域中用于凝结悬浮物或溶解物质的化学药剂。
它可以将溶液中的悬浮物或溶解物质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使其沉降或浮起,从而实现水质的净化和处理。
混凝剂主要通过以下几种作用机理实现凝结作用。
1.电化学中和机理:混凝剂可以通过电化学反应中和溶液中的带电离子。
当混凝剂被加入水中时,其分子中的氢氧根离子(OH-)会与水中的氢离子(H+)结合,形成水分子(H2O)。
这样就会减少溶液中的酸性或碱性离子,使溶液中的电荷减小,有利于水中悬浮物或溶解物质的凝结。
2.凝聚机理:混凝剂可以通过凝聚机理将细小的悬浮物或溶解物质聚集成较大的团状结构。
混凝剂在水中形成的聚集体有助于吸附、沉降或浮起悬浮物或溶解物质。
这一过程主要涉及混凝剂与悬浮物或溶解物质之间的物理作用力,如吸附力、静电力等。
3.缔合机理:混凝剂可以通过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结合形成难溶的沉淀物质,从而将金属离子从溶液中移除。
混凝剂中的一些成分可以与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形成金属离子与混凝剂之间的络合物,这些络合物通常具有较大的离子化合物或难溶的沉淀物质,可以从溶液中凝结出来。
4.吸附作用机理:混凝剂可以通过表面吸附作用与悬浮物或溶解物质发生作用。
混凝剂的分子结构通常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活性位点,可以吸附住悬浮物或溶解物质的分子或离子。
这样可以使悬浮物或溶解物质相互靠近,形成较大的凝结体,有利于其沉降或浮起。
混凝剂的作用机理并不是单一的,通常是多种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混凝剂需要考虑水质特点、溶液成分、混凝剂的性质等因素。
不同的混凝剂可能具有不同的机理,因此在具体应用中需要选择适宜的混凝剂来实现水处理和净化的目的。
4.1 混凝
ζ 电位
临 界 电 位
ζ 电位
等电点状态!!
胶粒间的静电斥力消失,胶粒最容易发生聚结
第四章 物理化学处理单元
4.1 混凝
4.1.1 混凝的机理
3. 混凝机理——3.1 胶体的凝聚机理——3.1.1 压缩双电层
ζ电位
胶粒失去稳定性
胶粒脱稳 相互凝结
凝 聚
第四章 物理化学处理单元
4.1 混凝
4.1.1 混凝的机理
第四章 物理化学处理单元
4.1 混凝
4.1.1 混凝的机理
1. 概述
混凝可去除的颗粒是胶体及部分细小的悬浮物,范围在: 1nm~1m 水处理中主要杂质:
粘土(50nm-4
m)
细菌(0.2m-80m)
病毒(10nm-300nm)
蛋白质(1nm-50nm)腐殖酸
第四章 物理化学处理单元
3. 混凝机理——3.1 胶体的凝聚机理——3.1.1 压缩双电层
该理论不能解释:
混凝剂投加过多,混凝效果反而下降
这些都与胶粒的吸附力有关,绝非只来源于静电力,还来
源于范德华力、氢键及共价键力(多出现在有聚合离子或
高分子物质存在时)。
第四章 物理化学处理单元
4.1 混凝
4.1.1 混凝的机理
无 机
铁系
适宜pH:5~11,但腐蚀性强
人工 合成 有 机 天然
国外开始增多,国内尚少
淀粉、动物胶、树胶、甲壳素等 微生物絮凝剂
第四章 物理化学处理单元
4.1 混凝
4.1.2 混凝剂和助凝剂
1. 混凝剂
发展方向 无机复合聚合物混凝剂 聚合硫酸铝铁、聚合氯化铝铁、聚合硫酸氯化铁、 聚合硫酸氯化铝、聚合铝硅、聚合铁硅、聚合硅酸 铝、聚合硅酸铁
混凝的机理
混凝的机理混凝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自来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混凝的目的是通过添加混凝剂使悬浮在水中的颗粒物聚集成较大的团簇,便于后续的沉淀或过滤,从而达到水的净化和澄清的目的。
本文将从混凝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影响因素等方面介绍混凝的机理。
一、混凝剂的种类混凝剂是混凝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根据其化学成分和作用机理,可以将混凝剂分为以下几类:1. 无机混凝剂:主要包括铁盐、铝盐、钙盐等。
其作用机理是通过电化学反应或水解反应产生氢氧化物或氢氧根离子,使悬浮颗粒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从而发生凝聚作用。
2. 有机混凝剂:主要包括聚合物、界面活性剂等。
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分子间的吸引作用,使颗粒物和混凝剂形成复合物,从而发生凝聚作用。
3. 天然混凝剂:主要包括淀粉、蛋白质等。
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分子间的吸引作用和空间位阻作用,使颗粒物和混凝剂形成复合物,从而发生凝聚作用。
二、混凝剂的作用机理混凝剂的作用机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电化学作用:无机混凝剂通过电化学反应或水解反应产生氢氧化物或氢氧根离子,使悬浮颗粒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从而发生凝聚作用。
2. 吸附作用:有机混凝剂通过分子间的吸引作用,使颗粒物和混凝剂形成复合物,从而发生凝聚作用。
3. 空间位阻作用:天然混凝剂通过分子间的吸引作用和空间位阻作用,使颗粒物和混凝剂形成复合物,从而发生凝聚作用。
4. 铵基作用:有机混凝剂中的铵基可以与悬浮颗粒表面的负电荷形成离子对,从而发生凝聚作用。
5. 桥联作用:有机混凝剂中的分子可以同时与两个或多个颗粒物形成桥式结构,从而发生凝聚作用。
6. 溶胶-凝胶转变作用:混凝剂可以通过溶胶-凝胶转变作用,使悬浮颗粒形成较大的凝胶团簇,从而发生凝聚作用。
三、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混凝过程中,除了混凝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外,还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pH值:pH值的变化会影响混凝剂的电荷状态和水解程度,从而影响混凝效果。
混凝剂的作用机理
混凝剂的作用机理
混凝剂是指用于水处理中的一类化学药剂,它们的作用是改变悬浮物
或胶体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们聚集成较大的团簇,并沉淀到水体底部,从而实现水体的净化和固液分离。
混凝剂的作用机理可以归纳为以下
几个方面:
1.破坏表面电荷平衡:水中的悬浮物或胶体粒子通常带有带负电荷,
这使它们相互之间发生排斥,难以聚集成大的颗粒。
混凝剂中的活性物质(如铝盐或铁盐)通过释放阳离子,与粒子表面的带负电荷相互作用,将
粒子表面的电荷中和,破坏了粒子之间的静电排斥力,促使它们聚集成较
大的团簇。
2.形成凝聚剂:混凝剂中的活性物质可以通过与悬浮物或胶体粒子的
表面结合形成凝聚剂,从而使得粒子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增大聚集的
可能性。
一些混凝剂,如聚合物,具有多个功能基团,可以与粒子表面多
个位置形成物理或化学结合。
3.增大粒子的有效半径:混凝剂中一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因
此在加入水中时会发生沉淀反应,产生具有一定分散性的大颗粒物。
这些
颗粒物相互作用,吸附粒子形成较大的凝聚物。
同时,一些水中的溶解性
物质也能通过吸附到粒子表面来增大其有效半径,从而有助于粒子的沉淀。
4.形成胶体状物质:有些混凝剂在水中形成胶体状物质,即胶体颗粒。
这些胶体颗粒可以增大凝聚体的稳定性,有助于胶体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更大的凝聚物。
以上是混凝剂的一些作用机理,其中相互作用机制的选择和应用取决
于悬浮物或胶体粒子的特性以及所需的混凝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根
据水体的水质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剂,并通过试验和优化来确定最佳的投加量和混凝条件。
简述水的混凝过程和机理
简述水的混凝过程和机理混凝是一种水处理过程,通常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浑浊物质。
这个过程涉及到化学和物理反应,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或物理处理来聚集和沉淀悬浮物。
在混凝过程中,水中的悬浮物被聚集成更大的颗粒,使其更容易沉淀或过滤。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讨论水的混凝过程和机理。
混凝过程混凝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水的预处理:在混凝之前,需要对水进行预处理。
这可能包括过滤或沉淀,以去除粗大的颗粒和悬浮物。
2. 混凝剂的添加:在水中添加化学混凝剂,以促进悬浮物的聚集。
常见的混凝剂包括氯化铁、氯化铝、硫酸铝等。
3. 混合:将混凝剂和水混合,以促进悬浮物的聚集和沉淀。
4. 沉淀:让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以使悬浮物沉淀到底部。
5. 上清液处理:将上清液从底部取出,以去除沉淀物。
混凝机理混凝的机理可以分为化学和物理两个方面。
化学机理混凝剂的添加可以促进悬浮物的聚集,因为混凝剂可以与水中的悬浮物发生化学反应。
混凝剂通常是带正电荷的离子,如Fe3+、Al3+等,这些离子可以与水中的负电荷颗粒吸引在一起形成较大的颗粒。
这些聚集的颗粒被称为混凝凝聚体,它们越大,越容易沉淀。
物理机理混凝过程中的物理机理包括布朗运动、沉降和拦截。
布朗运动是一种微粒子在液体中随机运动的现象。
在混凝过程中,悬浮颗粒会与周围的水分子发生碰撞,从而聚集在一起。
沉降是指颗粒由于重力作用而向下沉降。
拦截是指较小的颗粒被较大的颗粒拦截,从而形成更大的颗粒。
混凝剂的选择混凝剂的选择取决于水的性质和悬浮物的类型。
常用的混凝剂包括氯化铁、氯化铝、硫酸铝等。
氯化铁适用于去除有机物和色素,而氯化铝和硫酸铝适用于去除无机悬浮物。
此外,还可以使用聚合物混凝剂,它们可以形成更大的凝聚体,从而更容易沉淀。
混凝反应的影响因素混凝反应的影响因素包括混凝剂的类型和浓度、水的pH值、悬浮物的类型和浓度等。
在选择混凝剂时,需要考虑水的性质和悬浮物的类型,以确定最佳的混凝剂。
水的pH值也是影响混凝反应的重要因素,通常在pH值为6-8之间,混凝效果最好。
混凝概论及机理
电位=0,等电状态,实际上混凝不需要电位=0,只 要使Emax=0即可,此时的k电位称为临界电位。
根据Schulze—Hardy法则(叔采-哈代法则):浓度相同的电解 质破坏胶体稳定性的效力随离子价数的增加而加大。
凝聚能力离子价数6 (高价电解质压缩胶体双电层的效果远比低价电解质有效。)
[M ] :[M 2 ] :[M 3 ] 1: (1)6 : (1)6 23
混凝概论及机理
概论主要内容
一、混凝的意义 二、混凝对象 三、混凝的概念
一、混凝的意义
混凝剂使用历史:
1637年 我国开始使用明矾净水 1884年 西方才开始使用
混凝的作用:
1. 混凝是水处理的三大传统工艺(混凝、沉淀和过滤)之一; 2. 混凝效果决定后续出水水质以及水处理成本。
混凝的特点
优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便于间歇运行,效果好。 缺点:运行费用高; 沉渣量大,处置困难;
硫酸铝絮凝剂使用历史悠久,较为广泛,其混凝机理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硫酸铝Al2(SO4)3·18H2O溶于水后,立即离解出铝离子,通常是以 [Al(H2O)6]3+存在,但接着会发生水解与缩聚反应,形成不同的产物。各 种水解聚合产物的在水处理混凝过程表现出不同的混凝机理。
由此,可以铝盐为例,分析其在中的化学反应,认识其水解聚合形态, 说明各种混凝作用机理。
这些都与胶粒的吸附力有关,绝非只来源于静电力,还来源于范得华力、氢 键及共价键力(多出现在有聚合离子或高分子物质存在时)。
(二)吸附电中和机理
作用过程:指胶核表面直接吸附带异号电荷的聚合离子、高分子 物质、胶粒等,发生电中和,来降低电位。这一点与压缩双电层机理
不同。
在铝盐混凝的过程中,水解的多核羟基络合物主要起吸附电性中和作 用。在水处理中由水合的Al3+产生的单纯的压缩双电层作用甚微。
混凝机理——精选推荐
在以往的混凝研究过程中,絮凝通常被看成一个“黑箱”,将投加多少混凝剂,得到怎样的出水水 质作为研究的重点,而对混凝过程中絮体的成长和结构变化的研究甚少。事实上,絮体的形态 特征与絮体的碰撞频率,沉淀速率等息息相关。将微观的颗粒形态观测与宏观的混凝结果分析
பைடு நூலகம்
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定量地描述混凝过程。絮凝主要是指脱稳的胶体或微小悬浮物聚集成大的 絮凝体的过程,通俗来说就是为脱稳的胶体颗粒创造碰撞机会 [10,11] 。如果体系在混凝剂的作 用下已经“脱稳”(颗粒间静电斥力减小到最低),但是颗粒间缺乏相对运动则仍然不能实现聚 沉。因此絮凝实际上是给胶体提供必要的化学或者流体力学条件,使颗粒相互碰撞从而体积变 大与介质分离。布朗运动和颗粒受外力推动产生的运动能够使脱稳的胶体颗粒之间发生碰撞。 这两种运动对应两种絮凝机理,前者称为异向絮凝,后者称为同向絮凝 [12] 。两个胶体颗粒朝 不同方向运动而发生碰撞聚集就是异向絮凝。脱稳的胶体颗粒发生碰撞后体积由小变大,布朗 运动逐渐减弱,如果要使颗粒进一步聚集,则需要外力来推动流体运动,流体再将动力传递给 颗粒,使颗粒间产生同向絮凝。故同向絮凝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流体运动推动脱稳的胶体颗粒, 使所有颗粒朝着一个方向运动,碰撞聚集而产生絮凝现象 [13] 。在经过复杂的理论计算后,异 向絮凝和同向絮凝的速度大小取决于粒子直径,当粒径在0.1µm以下时,同向絮凝基本上不起作 用,所以一般认为同向絮凝在时间上不可能发生在异向絮凝之前。胶体颗粒聚集成絮状沉淀并 逐渐沉淀,悬浮的固体颗粒在溶液中受重力而下沉的现象就是沉降。对于球形颗粒,Stokes公 式给出沉降速度计算方法 [14] :
式中r是颗粒半径,ρ和ρ0 分别为颗粒和介质的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从公式可以看出,沉降 的速度与颗粒的大小有关。当颗粒的粒径在10微米以上时,自然沉降即可实现分离;但颗粒粒 径过小时沉降需要更长时间,所以必须利用絮凝使之结合为较大的微粒。
混凝的四种原理是什么
混凝的四种原理是什么混凝是一种化学处理方法,用于处理水和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和胶体物质。
它是水处理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浑浊物质和微生物,从而改善水的质量。
混凝的原理主要包括四种:吸附-絮凝-沉降原理、电荷中和原理、胶体稳定原理和质能均衡原理。
首先,吸附-絮凝-沉降原理是混凝过程中最基本的原理。
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剂被加入到水中,通过化学反应和物理吸附作用把悬浮颗粒物和胶体物质吸附在一起形成絮凝体,然后通过重力或压力的作用使其沉降到底部,达到去除杂质的目的。
这个过程需要对水质进行化学分析,确定最佳的混凝剂种类和用量,以确保去除效果的最大化。
其次,电荷中和原理也是混凝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原理。
在水中,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常常带有电荷,这些电荷会使它们相互排斥,难以形成絮凝体。
混凝剂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可以改变颗粒和物质的电荷,使其中和或者降低电荷,从而使其更容易形成絮凝体。
这种原理通常需要通过对水样的pH 值进行调整,以改变水中颗粒和胶体物质的电荷状态,从而实现混凝效果。
第三,胶体稳定原理也是混凝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种原理。
在水中存在着很多稳定的胶体物质,它们比较难以通过传统的絮凝方法去除。
混凝剂中的化学物质可以破坏这些胶体物质的稳定性,使其由稳定的胶体状态转变为不稳定的絮凝体状态,从而实现去除。
这个过程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混凝剂种类和用量,以确保对不同类型的胶体物质都能够取得较好的去除效果。
最后,质能均衡原理也是混凝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种原理。
在混凝的过程中,化学反应会释放或者吸收能量,这些能量的变化会影响到混凝过程中的速率和效果。
此外,水中温度的变化、水的流动状态等多种能量因素也会影响混凝过程中的效果。
因此,对这些能量变化的关注和控制也是混凝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混凝的原理是复杂的,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具体的水质情况和混凝对象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混凝剂和混凝方法,以确保混凝过程中的效果和效率。
混凝机理ppt课件
①原水性质,包括水温、水化学特性、杂质性质 和浓度等;
②投加的凝聚剂种类与数量; ③使用的絮凝设备及其相关水力参数。
4.2水温影响
水温低时,通常絮凝体形成缓慢,絮凝颗 粒细小、松散,凝聚效果较差。其原因有: ①无机盐水解吸热; ②温度降低,粘度升高――布朗运动减弱; ③水温低时,胶体颗粒水化作用增强,妨碍 凝聚; ④水温与水的pH值有关
适宜pH:5~11,但腐蚀 性强
国外开始增多,国内尚 少
人工 合成 有 机
淀粉、动物胶、树胶、甲壳素等
天然 微生物絮凝剂
2.2 助凝剂 助凝剂:凡能提高或改善混凝剂作用效果 的化学药剂可称为助凝剂。助凝剂可以 参加混凝,也可不参加混凝。广义上可 分为以下几类: ①酸碱类:调整水的pH,如石灰、硫酸 等; ②加大矾花的粒度和结实性:如活化硅酸 (SiO2 nH2O)、骨胶、高分子絮凝剂; ③氧化剂类:破坏干扰混凝的物质,如有 机物。如投加Cl2、O3等。
4.3水的pH和碱度影响
水的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程度, 与混凝剂种类有关。 混凝时最佳pH范围与原水水质、去 除对象等密切有关。 当投加金属盐类凝聚剂时,其水解会 生成H+,但水中碱度有缓冲作用,当碱 度不够时需要投加石灰。
胶粒 高分子 胶粒 排斥 胶粒
高分子 排斥
高分子
图 6-5 架 桥 模 型 示 意
图 6-6 胶 体 保 护 示 意
3.网捕或卷扫 金属氢氧化物在形成过程中对胶粒的 网捕与卷扫。所需混凝剂量与原水杂质含 量成反比,即当原水胶体含量少时,所需 混凝剂多,反之亦然。
2 混凝剂和助凝剂
2.1 混凝剂 混凝剂应符合以下要求:①混凝效果好;②对 人体无危害;③使用方便;④货源充足,价格低 廉。 目前混凝剂的种类有不少于200-300种,分为 无机与有机两大系列,见表6-1。 与硫酸铝相比,三氯化铁具有以下优点:①适 用的pH值范围较宽;②形成的絮凝体比铝盐絮凝 体密实;③处理低温低浊水的效果优于硫酸铝; ④但三氯化铁腐蚀性较强。 硫酸亚铁一般与氧化剂如氯气同时使用,以便 将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
4种混凝机理
4种混凝机理
1.双电层压缩机理
当向溶液中投入加电解质,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增高,则扩散层的厚度将减小。
当两个胶粒互相接近时,由于扩散层厚度减小,ζ电位降低,因此它们互相排斥的力就减小了,胶粒得以迅速凝聚。
2.吸附电中和作用机理
吸附电中和作用指胶粒表面对带异号电荷的部分有强烈的吸附作用,由于这种吸附作用中和了它的部分电荷,减少了静电斥力,因而容易与其他颗粒接近而互相吸附。
3.吸附架桥作用原理
吸附架桥作用主要是指高分子物质与胶粒相互吸附,但胶粒与胶粒本身并不直接接触,而使胶粒凝聚为大的絮凝体。
4.沉淀物网捕机理
当金属盐或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作混凝剂,投加量大得足以迅速形成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碳酸盐沉淀物时,水中的胶粒可被这些沉淀物在形成时所网捕。
当沉淀物带正电荷时,沉淀速度可因溶液中存在阳离子而加快,此外,水中胶粒本身可作为这些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物形成的核心,所以混凝剂最佳投入量与被除去物质的浓度成反比,即胶粒越多,金属混凝剂投加量越少。
混凝Gt值介绍
!在实际生产中,如何根据原水水质确定矾的投加量 在实际生产中,投矾量得分多少除了要根据原水浊度的高 低来决定外,还应重视分析原水中杂质的成分: 1、当杂质主要成分是悬浮物时:由于其能自然沉淀的性 质,虽然呈现的浑浊度高,但容易处理,此时投矾量不一 定需要很大; 2、当杂质主要成分是胶体物时:呈现的浑浊度不高,但 不易处理,投矾量应该适当加大; 3、当杂质成分是悬浮物和胶体物比例相差不大时时:是 水质最易处理的时节,此时可考虑节约用矾; 4、当原水受到严重污染时,水中溶解物杂质多,他们阻 碍了混凝工艺的正常进行,即便投加量很大也不会取得很 好的效果,此时可以考虑投加混凝剂。
G值:相邻水层的水流速度差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比,就是 速度梯度。 只有在相邻水层之间存在速度差,才能引起颗粒之间 的碰撞和接触。 在混合和凝聚过程中,G值是重要的技术参数,它反 映同向凝聚受水流影响的程度,G值大小受温度影响很大, 温度低时,水的粘度大,G值减小。
第四节、混凝剂的投加系统及设备
水力 (+管.池式) +机械 (泵.搅拌) +压缩空气 干投 水射器 湿投 计量泵 +孔口和苗嘴计量 孔板计量 转子计量 +浮杯计量 电磁流量仪
q w 2gh
q——流量; w——孔口面积; ——孔口的流量系数; g——重力加速度; h——孔口前作用水头。
3.转子流量计计量
2.浮杯计量
4.计量加药泵计量
2、吸附架桥机理 混凝剂水解成为不溶于水的正电胶体和许多中间 高聚产物。这些正电胶体是长条形结构,体积比杂质 的尺寸大很多,它象链条一样拉起来,在水中形成松 散的网状物,由于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不仅能吸 附黏土,还能吸附有机物、细菌甚至摹写溶解物杂质, 并用它的链状结构把杂质连接起来称为绒体,好像架 桥一样,绒体在形成和下降的过程中,还能相互粘结, 最后形成矾花,这一过程称为~~。 生产中:混凝剂投加量小,不足以吸附架桥,过多形 成胶粒保护。
混凝沉淀的作用机理
混凝沉淀的作用机理混凝沉淀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化学过程,其在很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是指在溶液中存在的固体颗粒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而聚集形成沉淀物的过程。
混凝沉淀过程具有多种作用机理,本文将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分别进行探讨。
微观上,混凝沉淀过程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扩散和凝聚。
扩散作用是指溶液中的颗粒由于热运动而发生不规则的扩散运动,当两个颗粒相遇时,它们可能会发生碰撞或黏附,从而形成更大的颗粒。
凝聚作用是指当颗粒间的距离足够近时,由于分子间的引力作用,颗粒之间会发生凝聚,形成更大的团簇。
这两个作用机理的共同作用导致颗粒的尺寸逐渐增大,最终形成可见的沉淀物。
宏观上,混凝沉淀过程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重力沉降、电荷中和和吸附。
重力沉降是指由于颗粒的密度比溶液大,颗粒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沉降,从而形成沉淀物。
电荷中和是指溶液中的颗粒表面带有电荷,当电荷相同的颗粒相遇时,它们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会减弱,从而使颗粒更容易结合成较大的团簇。
吸附作用是指溶液中的颗粒表面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当溶液中存在其他物质时,这些物质会吸附在颗粒表面,从而促进颗粒之间的凝聚。
混凝沉淀的作用机理决定了混凝沉淀的效果和速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混凝沉淀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来实现对沉淀物的精确控制。
例如,可以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温度、浓度等参数来改变颗粒的表面电荷,从而影响电荷中和的效果;可以通过添加混凝剂来增加颗粒之间的吸附作用,从而加速凝聚的速度;还可以通过控制搅拌速度、沉降时间等因素来影响颗粒的沉降速度。
混凝沉淀的作用机理不仅在环境治理、水处理等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还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食品等工业中。
例如,在制药过程中,混凝沉淀可以用于分离纯化药物;在化工过程中,混凝沉淀可以用于回收废水中的有价值物质;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混凝沉淀可以用于去除悬浮物和杂质。
这些应用都依赖于混凝沉淀的作用机理,通过控制混凝沉淀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实现对颗粒的精确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混凝机理
聚合氯化铝又称为碱式氯化铝或羟基氯化铝, 聚合氯化铝又称为碱式氯化铝或羟基氯化铝, 性能优于硫酸铝。 性能优于硫酸铝。其成分取决于羟基与铝的 摩尔数之比,通常称之为碱化度B 摩尔数之比,通常称之为碱化度B,按下式 计算: 计算:
[O [O ] H B= = 3 A] [ l
聚合铁包括聚合硫酸铁与聚合氯化铁,目前 聚合铁包括聚合硫酸铁与聚合氯化铁, 常用的是聚合硫酸铁,它的混凝效果优于三 常用的是聚合硫酸铁, 氯化铁,它的腐蚀性远比三氯化铁小。 氯化铁,它的腐蚀性远比三氯化铁小。
4.3水的pH和碱度影响 4.3水的 和碱度影响 水的pH
水的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程度 水的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程度, 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程度, 与混凝剂种类有关。 与混凝剂种类有关。 混凝时最佳pH范围与原水水质 范围与原水水质、 混凝时最佳pH范围与原水水质、去 除对象等密切有关。 除对象等密切有关。 当投加金属盐类凝聚剂时, 当投加金属盐类凝聚剂时,其水解会 生成H 但水中碱度有缓冲作用, 生成H+,但水中碱度有缓冲作用,当碱 度不够时需要投加石灰。 度不够时需要投加石灰。
4.4水中悬浮物浓度的影响 4.4水中悬浮物浓度的影响
杂质浓度低,颗粒间碰撞机率下降, 杂质浓度低,颗粒间碰撞机率下降,混凝效 果差。可采取的对策有: 果差。可采取的对策有: ①加高分子助凝剂; 加高分子助凝剂; ②加粘土 ③投加混凝剂后直接过滤 如果原水悬浮物含量过高, 如果原水悬浮物含量过高,为减少混凝剂的 用量,通常投加高分子助凝剂。 用量,通常投加高分子助凝剂。如黄河高浊度水 常需投加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作为助凝剂。 常需投加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作为助凝剂。
5
3 4 2 5 7 1 8
6
h
pam的混凝机理
pam的混凝机理
PAM是一种水处理剂,它具有优异的颗粒污泥污泥混凝能力。
PAM 的混凝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中性与吸附:PAM是一种带有大量离子臂的高分子聚合物,在水中呈现电中性。
在水中,PAM的离子臂能够与颗粒污泥表面带有异性电荷的离子相互吸附,从而使颗粒污泥带有相同电荷,降低颗粒污泥电性稳定性,促进颗粒污泥的沉降。
此外,PAM的分子链结构能够吸附并包裹颗粒污泥,形成PAM-污泥复合物,进一步增强颗粒污泥的沉降性。
2. 增稠作用:PAM能够形成高分子聚集体,增加水处理系统中颗粒污泥的粘聚度和黏度,从而促进颗粒污泥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沉降。
此外,PAM的增稠作用还可以减少颗粒污泥与水之间的摩擦阻力,提高水处理系统的流动性。
3. 空隙填充作用:PAM的分子链结构可以填充水处理系统中的空隙,形成PAM-颗粒污泥凝聚物,降低水处理系统中颗粒污泥的自由度,增加颗粒污泥的沉降速度。
总之,PAM的混凝机理主要是通过吸附、包裹、增稠和填充等多种方式,促进颗粒污泥的凝聚和沉降,从而提高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和水质。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高分子混凝剂
•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聚合氯化铝 [AL2(OH)nCL6~n]m 碱式氯化铝 ALn(OH)mCL3n~m,
• 有机高分子混凝剂
• 双电层 • Zeta电位 • 等电状态 • 电荷反转 • 再稳
3)DLVO理论
2胶0世体纪粒4子0年之代间由因原为苏范联德科华学作 家用D而er相ya互gu吸in、引L,a又nd因au为和粒荷子兰周科围 学的家双V电er层we的y与交O联ve而rb产ee生k建排立斥的作关用 于。憎胶水体胶的体稳稳定定性性取的决定于量这理两论种。相
∑ p =
n 1
C D ρ lω
8
3
(
r
4 2
−
r14 )
• 式中:P—浆板所耗总功率,W;
•
r2—浆板外缘旋转半径,m;
•
CD—阻力系数,
•
ω—相对于水的旋转角速度;
• 3.每个旋转轴所需电动机功率
n—同一旋转半径上浆板数;
r1—浆板内缘旋转半径,m; ρ—水的密度,
• N=
P
式中:N—电动机功率
• 氧化剂 • 改善絮凝体结构的高分子助凝剂
§2.3 混凝动力学
水中颗粒相互碰撞的动力:
9 布朗运动
9 流体的运动
1. 异向絮凝(Perikinetic Flocculation)
由布朗运动造成的碰撞,主要发生在凝聚阶段。
凝聚速度决定于颗粒碰撞速率。
−
dn dt
=
kpn2
k p = 8πα p Dbd
q——流量; w——孔口面积; μ——孔口的流量系数; g——重力加速度; h——孔口前作用水头。
3.转子流量计计量
• 2.水射器投加 • 3.水泵前投加
• 干投法
• 把固体药剂(通常系硫酸铝)破碎成粉末后进行定量头加。
• 优点:c设备占地小;
•
d易调节排渣容易。
• 缺点:c投药量不太准确,特别是用药量少时
同波折板絮凝池与异波折板絮凝池
• 按水流通过折板的间隙数,又分为“单通道”和“多通道”。
• 多通道折板絮凝池
优缺点
• 优点:
•
1.无论是同波还是异波折板间水流流动连续不断,可行成众多小旋
涡,提高了颗粒碰撞絮凝效果。
•
2.在折板的每个转角处,两折板之间的空间可视为CSTR完全混合连
续反应器,众多连续反应器串联起来就接近或相当于推流型(PF型)反
絮凝池时,P应为水流本身能量消耗;
• PV=ρgQh V=QT
• 则: •
G = gh
γT
思考 : 同向絮凝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3、絮凝动力学方程
N0 = 8πα p Dbdn2
Db = λ ⋅ uλ
uλ =
1 15
ε ⋅λ γ
当涡旋尺度λ与颗粒粒径d相等 ,也即λ=d时,
N0
=
8πα p
15
ε d 3n2 γ
2.1.1 水中胶体的稳定性
(1)胶体的稳定性是如何形成的?
• 胶体颗粒的布朗运动——动力学稳定 • 胶体颗粒间的静电斥力——聚集稳定
(憎水胶体)
• 胶体颗粒表面的水化作用——水化作用稳定 (亲 水胶体)
(2)胶体表面的电荷
1)为什么胶体表面带有电荷?
• 吸附作用
• 水解作用
2)胶体表面的双电层
• 水头损失主要集 中在进水喷嘴上:
h
•
=
1
μ2
⋅
u2 2g
μ—喷嘴流量系数(0.9~0.95)
•
u—喷嘴流速,m/s.
•
效果不理想,由于水的短流现象比较严重,射流持续
• 浆板:总面积为水流截面积的10%~20%,不宜超过25%,以免 池水随浆板共同旋转减弱搅拌效果,浆板长度不大于叶轮直 径的 75 %,宽度为10~30 cm,
• 叶轮旋转线速度:按叶轮半径中心点的线速度计算(相当于 池中 水流的平均速度)
•
第一格0.5~0.6 m/s ,以后逐渐递减,最末一格采用0.1~ 0.2
由水力或机械搅拌产生。 (1)两球形颗粒的相互碰撞(基于层流假定)
du = Δu dz zij
速度梯度,两相邻水层的水流速 度差和它们之间的距离之比
N0
=
4 3
n 2d 3G
G = du dz
思考下列因素对颗粒碰撞速率的影响
¾ 直径 ¾ 搅拌开始时有较大的颗粒存在 ¾ 颗粒浓度 ¾ 搅拌强度
(2)G值公式推导
4、絮凝速率
• 絮体体积
φ = π d 3n
6
• 带入絮体碰撞速 率公式可得:
N0
=
4 3
n 2d 3G
=
8
π
G φn
• 絮凝速率为:
dn dt
=
−
1 2
N0
=
−
4
π
G φn
思考 :
1、絮凝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2、如何根据絮凝速率表达式推求不同类型反应器的停留时
间?
5、混凝控制指标(1)
• (1)G值和GT值 • (2)体积浓度与能耗
设计要求
• 间距应根据水流速度的大小而改变,隔板之间的流速通常 也分段设计,分段数一般不少于3段。
• 各段流速分别为:第一段 0.25~0.35m/s;第二段0.15~0.25 m/s;第三段0.10~0.15 m/s。
• 折板的夹角采用 90°~120°,折板可采用钢丝网水泥或塑 料板等拼装而成,波高一般采用0.25~0.4m。
• 适用于大型水厂,因为 Q 小 b 小,不便于施工和维护; • 构造简单、管理方便、效果较好,回转式比往复式效果好,
水头损失小 30-40%。
缺点:
• 絮凝时间长,容积较大,水头损失较大; • 流量变化大时,效果受影响。 • 适合大中小型水厂的有竖流式隔板絮凝池。
3 折板絮凝池设计计算
分类:
• 同波折板 • 异波折板 • 平波折板
Db
=
κT 6πμd
Einstein-Stokes公式
积分得
− dn = 4α pκT n2 dt 3μ
1 − 1 = 4α pκT t n n0 3μ
t1/ 2
=
3μ 4α pκTn 0
碰撞速率的影响因数:
9水温 9颗粒的数量浓度
当颗粒的粒径大于1μm,布朗运动消失。
2. 同向絮凝 Orthokinetic Flocculation
• 混凝剂的溶解 • 常用搅拌方式: • 机械搅拌、 • 压缩空气搅拌、 • 水泵搅拌、 • 水力搅拌等。
• 溶液池
•
溶解溶液池
溶解池及溶液池体积
• 溶液池容积计算 :
W1
=
24aQ 1000⋅1000
⋅
1 b
⋅ 1 = 24×100aQ = aQ (M 3) n 1000×1000bn 4176bn
• •
1000⋅η ⋅η η1—搅拌设备总机械效率(一般取0.75); 1 2 η2—传动效率,可采用0.6~0.95。
• 注意:浆板线速度是以池子为固定参照物,相对线速度为浆板相对水
流运动线速度,其值为旋转线速度0.5 ~0.75倍。只有浆板刚启动时,两 者才相等,因此浆板受的阻力最大,所以在选用电机时,应考虑启动功 率这一因素。但计算运转功率获速度梯度G值,应按全部浆板所耗功率 (P公式),或以旋转线速度乘以0.50. ~ 75倍代入。
• 总容积:W=QT/60
• 每池平面面积:F=W/nH1+f • 池长:L=F/B
• 隔板间距:an=Q/3600nvnH1
• 水头损失
hn
= ξm
u it 2 2g
+
ui2 Ci2 Ri
l i
• 总水头损失:H=∑hn • 平均速度梯度: G =
γh 60 μ T
隔板反应池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优点:
第2章 混凝
2.1 混凝机理 2.2 混凝剂和助凝剂 2.3 混凝动力学 2.4 影响混凝的主要因素 2.5 混凝剂的配置和投加 2.6 混合和絮凝设备
2.1 混凝机理
• 什么是混凝?
– 水中胶体的聚集过程 凝聚coagulation
混凝 絮凝flocculation
• 混凝过程与哪些因素有关?
– 水中胶体颗粒的稳定性 – 胶体粒子与混凝剂的相互作用 – 混凝剂的水解产物
m/s 。
• 絮凝时间:一般采用15~ 20分钟。
搅拌设备的计算
• 1. 搅拌叶轮转数
n = 60 v
πDo
• n—叶轮转数,转/分;
• v—叶轮半径中心点线速 度,m/s;
• D0—叶轮半径中心点旋
转
直径,M(其值与叶轮
半
径相等)
• 2.浆板旋转时,克服水的阻力所耗功率
• 浆板旋转时,水对浆板的阻力,也即浆板施于水的推力, 在dA面积上水流的阻力可用因次分析方法求得如下的表达式: (见p279)
• 见(P280例题)
机械絮凝池优缺点
优点:
• 絮凝效果好; • 易调节、受水质变化的影响小; • 水头损失小。
缺点:
• 需设置机电设备; • 维修管理较复杂。
5 其他形式反应池
(1)旋流絮凝池
• 一般喷嘴出口: u=2~3m/s.
• 池子出水口: u=0.15~0.20m/s. 逆水流方向出水。
§2-4 影响混凝的因素
1、水温对混凝的影响
• 水的粘度 • 胶体水化作用 • 混凝剂水解 • pH值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