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换债券的会计账务处理方法.doc
可转换公司债券一般公司债券业务的会计分录处理
可转换公司债券一般公司债券业务的会计分录处理我国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采取记名式无纸化发行方式。
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既含有负债成份又含有权益成份,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规定,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负债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分别进行处理。
企业在进行分拆时,应当先确定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并以此作为其初始确认金额,确认为应付债券;再按照该可转换公司债券整体的发行价格扣除负债成份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确认为资本公积。
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是合同规定的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利率折现的现值。
其中,利率根据市场上具有可比信用等级并在相同条件下提供几乎相同现金流量,但不具有转换权的工具的适用利率确定。
发行该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其初始确认金额的相对比例进行分摊。
企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有关账务处理如下: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应付债券”科目下设置“可转换公司债券”明细科目核算。
企业应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可转换公司债券包含的负债成份面值,贷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科目,按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负债成份,在转换为股份前,其会计处理与一般公司债券相同,即按照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确认利息费用,按照面值和票面利率确认应付债券或应付利息,差额作为利息调整。
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利,将其持有的债券转换为股票的,按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余额,借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科目,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科目,按其权益成份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股票面值和转换的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贷记“股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进展分拆,将负债成份确认为应付债券,将权益成份确认为资本公积。
在进展分拆时,应领先对负债成份的将来现金流量进展折现确定负债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再按发行价格总额扣除负债成份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展分摊。
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分录: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价款〕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借贷方平衡差〕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债券面值〕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或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借贷方平衡差〕〔平衡差只能出如今一方,要么在借方,要么在贷方〕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负债成份,在转换为股份之前,其会计处理与一般公司债券一样,即按照实际利率和摊余本钱〔账面价值〕确认利息费用,按照面值和票面利率确认应付债券,差额作为利息调整进展摊销。
可转换债券持有者在债券存续期间内行使转换权利,将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股票时,对于债券面额缺乏转换1股股份的局部,企业应当以现金归还。
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者行使转换权利,将其转换为股票的会计处理: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利息调整〕〔账面余额〕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属于转换局部的权益成份〕贷:股本〔转换为股票的面值总额〕银行存款〔用现金支付的缺乏转换为股票的局部〕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借贷方平衡差〕企业发行的附有赎回选择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其在赎回日可能支付的利息补偿金,即债券约定赎回期届满日应当支付的利息减去应付债券票面利息的差额,应当在债券发行日至债券约定赎回届满日期间计提应付利息,计提的应付利息,按照借款费用的处理原那么处理,即,利息补偿金视为债券利息,于计提债券利息时计提,计入在建工程或财务费用。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务处理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务处理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具有转换权益的债务工具,允许债券持有人在特定条件下将其债券转换为公司的股票。
在这种情况下,债券持有人可以成为公司的股东,分享公司的盈利和增长。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务处理涉及到债券的发行、转换和偿还等环节。
以下将分别对这些环节进行详细的介绍。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是指公司向投资者发行这种债券的过程。
公司需要确定债券的面值、利率、到期日等基本条款,并将这些信息包含在债券合同中。
债券的发行还需要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以确保公司的融资行为符合相关法规。
一旦债券发行成功,公司将收到投资者购买债券所支付的资金。
这些资金将记录在公司的资本账户中,并作为债务的一部分。
公司需要根据债券合同约定的利息支付期限,按时向债券持有人支付利息。
当债券持有人决定行使转换权利时,公司需要根据转换比率将债券转换为股票。
转换比率是指每张债券可以转换为多少股股票。
公司需要根据转换比率和债券持有人持有的债券数量,计算出应发行的股票数量。
这些新发行的股票将记录在公司的股本账户中,并反映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
在债券转换为股票后,公司需要根据转换比率和股票市场价格,确定转换后的股票的名义金额。
这将影响公司的股本结构和股东权益。
如果转换后的股票的名义金额小于债券的面值,公司需要确认转换差额,并将其列入债务转股准备金或股票溢价账户。
当债券到期时,公司需要按照债券合同的约定偿还债券本金。
偿还债券本金时,公司需要从资本账户中支付相应的金额,并将债券作为负债从负债表上删除。
总结起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务处理包括债券的发行、利息支付、债券转换为股票、转换差额确认以及债券偿还等环节。
公司需要根据债券合同的约定,准确记录和处理这些账务事项,以确保账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同时,公司还需要定期进行财务报告,向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披露相关的账务信息。
只有通过规范的账务处理,公司才能更好地管理和运营可转换公司债券,为公司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可转换公司债券会计处理
可转换公司债券会计处理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在债券到期前,债券持有人有权将其转换为
公司股票的债券。
以下是该类型债券的会计处理方法:
1. 初始发行
当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应将债券面值计入长期负债账户,并将发行价差额按比例分配到债券股票转换权益和债券负债部分。
债
券负债部分应按照债券到期日的平均持有期来分类,区别于短期和长
期负债。
2. 转换和赎回
当债券持有人选择将其转换为公司股票时,公司应按照债券持有
人的选择将其余债券本金和未支付应计利息计入公司股票记账。
此时,应相应地减少债券负债和应计利息账户。
如果公司选择赎回债券,,则应根据债券面值和市场价值计算其
赎回价值,并将赎回差额按比例分配给债券股票转换权益和负债部分。
负债与未支付应计利息则从公司负债账户中减去。
3. 利息支付
公司应根据债券面值乘以债券利率支付债券利息。
应计利息应在
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调整,以反映未支付利息的实际数额。
未支付利
息应计入债券股票转换权益和债券负债部分。
4. 会计期末调整
公司应在每个会计期末根据公司股票价格调整债券股票转换权益。
如果公司股票价格上涨,应在债券股票转换权益中增加总额,在债券
负债部分中减少相应的总额。
然而,如果公司股票价格下跌,则应在
债券股票转换权益中减少总额,在债券负债部分中增加相应的总额。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需要准确的计算和分类,以便在合适
的时间调整债券股票转换权益和债券负债。
理解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相
关会计处理将帮助公司更好地管理和掌握其财务状况。
可转换债券的账务处理
可转换债券的账务处理可转换债券是指持有人在特定条件下将债券转换为发行公司的股票的一种金融工具。
在可转换债券的账务处理中,需要对转换时的债券、股票和相关费用进行记录和处理。
在可转换债券发行时,发行公司需要将发行的债券进行账务处理。
发行债券会产生债券发行款项,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上增加债券发行款项的账目,并同时记录债券发行收入。
还需要在债券发行成本中记录发行债券所产生的费用,如律师费、承销费等。
当债券持有人决定将债券转换为股票时,需要进行以下账务处理。
需要对债券转换进行确认,并将债券减少,同时在股本和超额股本中增加相应数量的股票。
需要对债券转换的市场价值进行确认,并将债券转换价值确认为股份资本的金额。
对于超过债券面值的部分,需要在拨入超额股本中进行记录。
在债券转换中,还需要对可转换债券所产生的利息支付进行处理。
在债券转换前,需要将未支付的利息进行预提,并在债券转换时进行结算。
未支付的利息需要在债券减值准备中进行预提,并在债券转换时清零。
还需要根据债券转换前的持有时间和转换后的股票持有时间,计算利息支付和股息发放的具体金额。
除了直接的账务处理外,还需要对相关税务进行处理。
在债券转换时,可能会触发资本利得税或转让所得税的处理。
需要根据相关法规和税收规定,计算和缴纳相应的税款。
需要对债券转换所产生的费用进行记账和处理。
可转换债券转换为股票时,可能会涉及到律师费、交易费等费用。
这些费用需要在债券转换时进行确认,并在费用支出中进行记录。
可转换债券的账务处理涉及到债券发行、债券转换、利息支付、股息发放、税务处理和费用记账等多个方面。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准确记录和处理各种账目,并根据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报表编制和税务申报。
还需要进行内部控制和审计,确保账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可转换公司债券涉及交易费用如何进行账务处理【精心整编最新会计实务】
可转换公司债券涉及交易费用如何进行账务处理【2018年最新会计实 务】
【2018年年最新会计实务经验总结,如对您有帮助请打赏!不胜感激!】 今天我们说说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一开始就是一般的债券,但是 和普通的债券不同的是,债券的购买者可以在以后将其转换为股权,这样就导 致了可转换债券除了具有一般的债券的负债性质,同时还具有权益的性质(因 为当债券购买者将其转换为股票后,实际上变成了购买者购买了债券发行方的 股票),所以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初始确认时才需要将其包含的负债成份和权益 成份进行分拆,负债成分确认为应付债券,权益法成份确认为资本公积。 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初始确认的处理,可以参照如下思路: 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发行价格-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 负债成份分摊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负债成份的 公允价值+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 权益成份分摊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负债成份的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20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1144.06(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 21487.87-权益
成份应分摊的发行费用 343.81) (4)负债成份的摊余成本=金融负债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假设负债成份的 实际利率为 r,那么: 200000×1.5%/(1+r)+200000×2%/(1+r) +200000×2.5%/(1+r) (1+r) 利率为 6%的现值=178512.13万元 利率为 r 的现值=175655.94万元 (200000-24344.06) ; 利率为 7%的现值=173638.56万元 (6%-r)/(6%-7%)=(178512.13-175655.94)/(178512.13173638.56 ) 解上述方程 r=6%-(178512.13-175655.94)/(178512.13-173638.56)*(6%7%)=6.59%
可转换债券的账务处理
可转换债券的账务处理
1. 发行阶段
- 债券发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公司向投资者发行可转换债券。
发行价格和规模需根据市场情况确定,并在相关文件中明确注明。
- 利息支付:公司根据债券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应支付的利息金额。
利息金额根据约定时间周期进行支付,并在财务记录中进行登记。
- 会计处理:债券发行所得资金按照相关规定按照分类划分,并在财务报表中体现。
2. 债券持有阶段
- 利息支付:公司根据债券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应支付的利息金额。
利息金额根据约定时间周期进行支付,并在财务记录中进行登记。
- 债券转换:如果债券持有人选择转换债券为公司股票,公司应根据约定的转换比例和市场价格将债券转换为相应数量的股票。
- 会计处理:债券利息支付和转换处理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登记,同时在财务报表中明确注明。
3. 债券到期赎回阶段
- 债券到期:当债券到期时,公司应按照约定的面值金额进行偿还,并将债券从负债项目中扣除。
- 债券赎回:如果债券持有人选择在到期之前赎回债券,公司应按照约定的赎回价格和方式进行偿还。
- 会计处理:债券到期赎回的偿还金额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登记,并在财务报表中明确注明。
以上是可转换债券的账务处理的一个简要描述。
具体账务处理方式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公司内部规定进行执行。
可转换债券的会计账务处理方法
可转换债券的会计账务处理方法可转换债券是债券的其中一种,可转换债券的账务怎么处理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可转换债券的账务处理的例题。
欢迎大家阅读。
可转换债券的账务处理例题一甲公司经批准于2007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5年期一次还本按年付息的可转换公司债券200 000 000元,款项已收存银行,债券票面年利率为6%。
债券发行1年后可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初始转股价为每股10元,股票面值为每股1元。
债券持有人若在当期付息前转换股票的,应按债券面值和应计利息之和除以转股价,计算转换的股份数。
假定2008年1月1 日债券持有人将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普通股股票,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没有附带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9%。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1)2007年1月1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借:银行存款 200 000 000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3 343600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000 00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3 343 600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为:200 000000×0.6499+200 000 000×6%×3.8897=176 656 400(元) 可转换公司债券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为:200 000000-176 656 400=23 343 600(元)(2)2007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费用时:借:财务费用等 15 899 076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12 000 000 ——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3 899 076(提示:应把此处的“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改为“应付利息”)(3)2008年1月1日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时:转换的股份数为:(200000000+12000000)/10=21200000(股)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000 000 ——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12 000 00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3 343 600贷:股本 21200000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9 444 524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94699076贷方19 444 524和194699076怎么来的?可转换债券的账务处理例题二甲公司2009年1月1日发行5年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可转换公司债券200000000元,票面利率6%,1年后可转股。
可转债 账务处理
可转债账务处理可转债是一种结合了债券和股票特性的金融工具,其账务处理相对复杂。
本文将从可转债的发行、账务处理和到期兑付等方面进行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可转债的账务处理流程。
一、可转债的发行可转债是由上市公司发行的一种特殊债券,具有一定的债权特征和股权特征。
发行可转债时,公司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提交发行申请并经过审核获得发行许可。
发行时,公司需要确定可转债的发行规模、发行价格、债券期限等,并委托承销商进行发行。
二、可转债的账务处理1. 发行时的账务处理在可转债发行时,公司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加可转债的债务,同时在股东权益中增加可转债的股权。
具体而言,公司需要在长期负债中增加可转债的债务,同时在股东权益中增加可转债的股本。
此外,公司还需要将可转债发行费用计入发行费用科目。
2. 利息支付的账务处理可转债作为一种债券,公司需要按照约定的利率向投资者支付利息。
在每年的利息支付日,公司需要在利息支出科目中计提利息费用,并在应付利息科目中增加应付利息的金额。
同时,公司需要从银行账户中划拨资金用于支付利息,支付后需要在银行存款科目中减少相应的金额。
3. 转股时的账务处理当可转债到达转股条件时,投资者可以选择将可转债转换成公司的股票。
在投资者选择转股时,公司需要根据约定的转股比例,将可转债转换成股票,并在负债和股东权益中做相应的调整。
具体而言,公司需要在长期负债中减少可转债的债务,同时在股本中增加可转债转换而来的股本。
4. 到期兑付的账务处理当可转债到期时,公司需要按照约定的兑付价格向投资者进行兑付。
在兑付时,公司需要在负债中减少可转债的债务,同时在银行存款中减少兑付金额。
此外,公司还需要将到期兑付的金额计入财务费用中,作为到期兑付的成本。
三、可转债的会计准则可转债的账务处理需要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如《企业会计准则》等。
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公司需要根据准则的要求,按照真实性、完整性和权责发生制等原则进行核算和披露。
可转换债券会计处理
可转换债券会计处理引言可转换债券是一种混合金融工具,具有债券和股票的特点。
可转换债券允许债券持有人将其债券转换为公司的普通股票。
在会计处理上,可转债需要根据相关的会计准则进行准确和透明的记录。
本文将介绍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
一、可转换债券的定义和特点可转换债券是一种特殊的债券,其持有人有权将其债券转换为公司的普通股票。
可转债通常在债券发行时就规定了转股价格和转股比率。
当股票价格高于转股价格时,债券持有人将债券转换成更具价值的股票,从而分享公司的潜在增长。
与普通债券不同,可转债具有更高的收益潜力和更高的风险。
二、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方法在会计上,可转债通常被分类为混合金融工具,同时包含债务和股权要素。
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可转债需要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会计处理:1. 债券部分的会计处理:可转债的债券部分需要按照债券会计原则记录。
当公司发行可转债时,需要将债券的净额(减去发行费用)作为负债记录在负债类科目中。
发行可转债后,公司需要按照债券利率支付利息,并在特定日期偿还本金。
2.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会计处理:发行可转债后,公司通常需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负债,用以反映债券转换产生的未分配收益对公司的潜在税收影响。
递延所得税负债需要根据税收法规和税率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
3. 股票部分的会计处理:当债券持有人选择将债券转换为股票时,公司需要将债券部分的负债减少,并将转换股票的公允价值计入股本。
计算转换股票的公允价值需要考虑转股价格和转股比率。
4. 商誉的会计处理:当债券持有人选择将债券转换为股票时,公司可能会认为此次转换是一个重大交易,从而产生商誉。
商誉需要根据相关的会计准则计算,并在资产负债表中记录。
三、可转换债券的会计记录示例下面是一个可转换债券的会计记录示例:假设公司发行了一笔面值为1,000,000美元、利率为5%的可转债,转股比率为1:10,转股价格为50美元。
债券在发行时的公允价值为800,000美元,并产生发行费用100,000美元。
可转债会计分录
可转债会计分录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务处理
1、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应做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价款)
应付债券——可转换债券(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其他权益工具——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价格——负债成分公允价值)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2、转换股份时会计分录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利息调整)(账面余额) 其他权益工具(转换部分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
贷:股本(股票面值×转换的股数)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债券。
如果债券持有人不想转换,则可以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
可转换债券是指持有者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按一定比例或价格将之转换成一定数量的另一种证券的债券。
可转换债券是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简称,又简称可转债,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票的特殊企业债券。
可转换债券兼具债权和股权的特征。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原创版)目录1.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定义与特点2.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的会计处理方法3.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的会计处理方法4.可转换公司债券会计处理的注意事项5.结论正文一、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定义与特点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混合金融工具,它既具有债券的固定收益特征,又具有股票的可转换特性。
持有人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将其转换成发行公司的股票。
这种债券在资本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吸引力,为企业筹集资金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的会计处理方法1.分拆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企业在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需要将其包含的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分别进行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37 号——金融工具列报》的规定,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负债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分别进行处理。
2.负债成份的会计处理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是合同规定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后的金额。
在初始确认时,应将负债成份确认为应付债券,并将其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后的金额作为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
3.权益成份的会计处理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为发行价格扣除负债成份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认为资本公积。
三、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的会计处理方法1.账面价值法在账面价值法下,被转换债券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发股票价值,不确认转换损益。
2.市价法在市价法下,换得股票的价值基础是其市价或被转换债券的市价中较可靠者,并确认转换损益。
四、可转换公司债券会计处理的注意事项企业在处理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事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分拆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时,应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2.在确认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时,应考虑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因素。
3.在转换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损益确认。
4.企业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进行充分的披露。
五、结论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涉及到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的分拆、初始确认以及转换过程中的损益确认等问题。
可转换公司债券账务处理
可转换公司债券账务处理
公司债券账务处理是一项繁琐的任务,它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日常记账,涉及到财务报表的汇总和估算,也包括股票、基金、货币等多种金融投资类型。
在这种账务处理期间,对债券的转换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其处理规则也十分严格。
首先,必须按照价值的计算公式确定新的价值。
因为可转换债券的价值遵循传统的投资规则,在收益率和期间的计算中,价值将低于一般的债券,需要根据市场的行情来调整价格,以确保投资者能够受益。
其次,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务处理还需要及时计算收益率,以保证财务报表上所记载的数据是正确的。
在计算收益率时,应当考虑到可转换债券的特殊性,如果债券的价值及期间发生变动,则收益率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需要加以及时的处理。
最后,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务处理还需要注意披露分配和合并等情况。
经过调整后新定价的时候,必须公布最终披露与合并的分配比例,并及时按照比率进行账务处理,考虑到债券中不同类别之间相互调和的关系。
以上就是可转换公司债券账务处理的大致要求及其解决方案。
在确认价值,计算收益率,披露分配及合并等工作的基础上,以确保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有效处理,完善公司的财务管理,避免金融风险的出现。
可转债券会计处理方法
可转债券会计处理方法我折腾了好久可转债券会计处理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一开始呢,我真是瞎摸索。
就知道可转债它既有债券的性质,又有股票期权的性质,这可把我给难住了。
我最开始尝试按照纯债券的会计处理方式来做,直接把它当成普通债券,计算利息、本金这些,结果发现完全不对路啊,数据乱七八糟的,这就是一个重大失败的教训。
后来我想到,可转债在发行的时候是得拆分成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的。
这怎么拆分呢,就像分蛋糕一样。
我以债券发行价格为整体的蛋糕大小,然后通过找到市场上类似不附转换权债券的利率,来计算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这部分就像是蛋糕里分给债券性质的一块。
那剩下的部分呢,就是权益成分了。
比如说,我们发行了一个可转债,发行总价是1000万,按类似纯债计算出来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是800万,那权益成分就是1000万减去800万等于200万。
这个算法我一开始算得可糊涂了,还经常用错利率。
在后续的会计处理中,可转换债券如果发生了转换,这个处理又特别麻烦。
我之前老犹豫到底是根据账面价值还是公允价值来转,后来看书才确定,原来一般是按照账面价值转的。
就好比一个东西,你有两种价格可以参考,但在这里就得按照内定的那个账面价值来处理转换。
那在转股的时候,要注销掉对应的负债和权益部分,这其中关于金额的计算也是我经常出错的地方。
我总是在计算转股数的时候粗心大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要转换的债券面值总额除以转股价格来确定转股数。
不过,这中间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比如说遇到债券的赎回或者回售的情况,会计处理又会有所不同,这部分我还在研究当中。
但是按照目前掌握的发行、持有以及正常转股的会计处理方法,已经能处理很多实际的业务了。
这一路走来我就感觉,多做例子,多出错,然后仔细分析自己的错误,对于掌握可转债券会计处理方法真的很有帮助。
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实务-会计实操]
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实务, 会计实操]1.直接债务法。
直接债务法是将可转换债券当作一般债券处理, 而对于其内含期权在发行时和发行后均不进行确认。
这种观点认为:①转换权和债券不可分割, 要保留转换权则必须持有债券, 要行使转换权则必须放弃债券;②绝对准确地计量转换价值是不可能的, 所以将可转换债券视同一般债券进行处理。
目前, 美国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制度均采用直接债务法。
转换时可以使用账面价值法也可以使用市场价值法。
账面价值法是以可转换债券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股票价值, 不确认转换过程的利得或损失。
市场价值法是以标的股票的市价作为转换股票价值, 其与可转换债券账面摊余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转换损益。
但这种方法经常会导致出现损失, 所以较少使用。
另外, 可转换债券发行和转换时的会计处理方法是相联系的, 转换时的会计处理方法往往从属于发行时的会计处理方法。
如果发行时不单独确认转换期权收益, 转换时就采用账面价值法, 不确认转换损益;如果发行时单独确认转换期权收益, 转换时就必须采用市场价值法, 确认转换损益。
2.分离债务法。
这种观点下可转换债券被看做是债务和转换期权的混合物。
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收益表现为直接债务的价值和转换期权的价值。
对转换期权价值进行专门的会计处理会导致债券折价的确认, 因此增加了利息费用。
真实的利息成本应是支付的利息加发行时形成折价的摊销。
要计算该折价首先要按照同类公司或具有类似风险公司发行直接债务的收益率对其未来现金流量折现计算出直接债券价值, 再将总发行收入减去直接债券价值即为可转换债券所含期权价值。
这一做法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相似, 即将本金和利息折现作为债务价值, 总价值减去债务价值即为应确认所含期权价值。
我国新会计准则采用会计处理方法的原理与其相似, 但具体做法有些不同。
以上是目前会计实务界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种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方法, 其区别在于直接债务法将可转换债券看作是债务, 而分离债务法将可转换债券看作是债务和转换期权的混合物, 所以后者比前者更真实地反映了可转换债券的经济实质, 但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思考。
可转换公司债券例题账务处理
可转换公司债券例题账务处理可转换公司债券例题账务处理一、可转换公司债券概念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一种特殊类型的债券,它具有债务债券的特征,即发行人承诺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偿还债务,同时还具有股票的特征,即债券持有人有权按一定比例将债券转换成发行人的普通股股票。
可转换公司债券既具有固定收益的特点,又具有获得公司未来增值的潜力,因此备受投资者青睐。
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1. 发行阶段:在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公司需要将债券的面值与债券转换为普通股的行权价值进行明确。
并且,公司需要将债券利息的现金流量与债券转换为普通股的内在价值进行区分,以便在账务上进行明确的处理。
2. 债券持有阶段:在债券持有的阶段,公司需要定期按照债券利息率支付债券利息,同时在财务报表中确认转换权的公允价值变动,并及时向股东披露相关信息。
3. 转换阶段:如果债券持有人决定行使转换权,公司需要将债券转换为普通股的内在价值进行确认,并在财务报表中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例题以某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为例,债券面值为1000万元,债券转换为普通股的行权价值为1200万元,债券利息率为5%,债券转换为普通股的内在价值为1300万元。
假设在债券持有期限内,债券转换为普通股的公允价值变动为+200万元。
1. 发行阶段:公司在发行阶段需要将债券的面值、转换为普通股的行权价值、债券利息现金流量和转换权的内在价值进行明确的确认,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
2. 债券持有阶段:在债券持有阶段,公司需要按照债券利息率支付债券利息,同时确认转换权的公允价值变动,并在财务报表中做出相应的调整。
3. 转换阶段:如果债券持有人决定行使转换权,公司需要将债券转换为普通股的内在价值进行确认,并在财务报表中做出相应的调整。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独特的融资工具,它既具有固定收益的特点,又具有获得公司未来增值的潜力。
在会计处理上,公司需要对债券的转换权、行权价值、利息现金流量和内在价值进行明确的确认,并及时披露相关信息,以保证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费用的会计处理
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费用的会计处理
公司债券发行费用是指公司发行债券所产生的各种费用,包括
承销费、律师费、注册费、印刷费等。
根据会计准则,公司债券发
行费用可以选择在发行当期全额计入损益,或者在债券期限内分摊
到损益表。
以下是两种处理方式的详细说明:
1. 在发行当期全额计入损益,根据这种处理方式,公司在债券
发行时将所有相关费用在发行当期确认为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这
种处理方式会导致发行当期损益大幅减少,但未来期间不再承担债
券发行费用的负担。
2. 在债券期限内分摊到损益表,根据这种处理方式,公司将债
券发行费用资本化,然后在债券期限内按比例摊销到损益表。
摊销
的方法可以采用直线摊销法或者其他合理的摊销方法。
这种处理方
式会使得发行当期的损益受到较小影响,但会在未来期间逐步减少
债券发行费用的资产,并逐步确认为费用。
无论采用哪种处理方式,公司需要在财务报表中充分披露债券
发行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并在注释中说明相关的会计政策。
同时,公司还需要根据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规进行合理的会计处理,并在
审计过程中接受审计师的审计。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处理方式可能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选择会计处理方式时需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评估。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转:小超财税我国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采取记名式无纸化发行方式。
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既含有负债成分又含有权益成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种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规定,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负债和权益成分进行分析,分别进行处理。
企业在进行分拆时,应当先确定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初始确认金额,确认为应付债券;再按照该可转换债券的整体发行价格扣除负债成分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分的初始确认金额,确认为权益工具【注意:权益成分的初始确认金额=债券的整体发行价格-负债成分初始确认金额(即债券成分的初始公允价值)】。
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是合同规定的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利率折现的现值。
其中,利率是根据市场上具有可比信用等级并在相同条件下提供几乎相同的现金流量,但不具有转换权的工具的适用利率确定,发行该可转换债券的交易费用,应当按照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之间按照其初始确认金额的相对比例进行分摊。
企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务处理如下:1.可转换债券的发行。
企业发行的公司可转换债券在“应付债券:科目下设置”可转换债券“明细科目核算。
企业应按照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可转换债券包含的负债成分的面值,贷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科目,按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贷记”其他权益工具“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价款】应付债券——可转换债券——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其他权益工具——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价格-负债成分公允价值】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差额,也可能在借方】2.资产负债表日的处理。
对于可转换债券的负债成分,在转换为股份鎆,基会计处理与一般债券会计处理相同。
即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利息费用,按照面值和票面利率确认应付债券或应付利息,差额用为利息调整。
可转换公司债券入账会计分录
可转换公司债券入账会计分录可转换公司债券,说白了就是一种可以转化为公司股票的债券。
你想象一下,手上拿着的是一张债券,但是它又有一个隐藏的“超能力”,就是能在特定的条件下,转变成公司的股份。
这么一来,你不仅是债权人,还是股东了。
想想那种从债务人变成股东的感觉,简直就像是玩转江湖从一名小卒变成了大佬的转身。
而对于公司来说,发行这种债券,既能解决融资问题,又能减少直接负债压力,真的是两全其美,双赢之选。
那好啦,咱们今天说说这种债券怎么做会计处理。
这种可转债不一样,它的入账会计处理是挺有意思的。
你说普通债券的会计分录,大家都知道:借银行存款,贷应付债券。
简单吧?可这种“变形金刚”似的可转债可就复杂得多。
我们得把它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债务部分,另一个是权益部分。
怎么理解呢?就像买了一台手机,手机本身的价值是债务,等你想把它转成积分换商品,那就是权益部分。
所以可转债的入账分录,得有两种心态:债务和权益,咱们得分清楚。
那先从债务部分说起。
你发行可转债的时候,手里拿到的就是一笔钱,啥意思呢?公司把这笔钱算作债务,借入了资金。
这样,在会计上,咱们得怎么记?肯定是借“银行存款”,然后贷“应付债券”,这没错,基本就是债务处理。
不过这只是表面功夫。
要注意,银行存款是增加了,但这个应付债券里面可不是全部都是债务哦。
有些部分,实际上是未来可能转股的权利部分,公司的股东权就藏在那。
那咱们接着往下说,权益部分。
这部分比较有意思。
你可别以为你发行的可转债就是纯粹的借款,它还包含着未来可能变成股份的潜力。
这一部分得怎么入账呢?根据会计原则,要将转股的部分分开计入“股东权益”账户。
这就像你拿了一张电影票,票面上写着,你有机会获得电影周边礼品。
虽然你目前只是拿到票,但你已经有了兑换的权利对吧?这就是将来可能转换成股票的部分。
至于怎么区分债务和权益的比例,得根据实际情况了。
如果你发行的可转债期限比较长,或者转股条件特别宽松,权益部分可能就占得多;如果条件严苛、期限短,债务部分就占得大。
持有可转债的账务处理
持有可转债的账务处理
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
目前,网上关于发行方的账务处理较多,而可转债持有人账务处理比较难找到。
持有方该怎么进行会计处理?本文将详细为你解答。
可转债持有人账务处理
一、可转换公司债券及特点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发行公司依法发行、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
其期限最短为一年,最长为六年,每张面值一百元。
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可转换公司债券具有债权和股权双重属性,发行时与一般公司债券相同,定期发放利息;但它还赋予债权人在未来一定期间可依合约上的转换价格,将其持有的公司债券转换成发行公司普通股的权利。
2、可转换债券的利率一般比不可转换债券的利率低,因而发行企业可以用较低的利率筹措资金。
3、发行人赎回性和投资人回售性。
对于可转换债券持有人,其具体的账务处理如下:
(1)购买日账务处理: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可转换债券(成本)
贷:银行存款
(2)可转换债券持有期间,每年年末确认利息收入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3)可转换债券持有期间,每年年末根据可转换债券市场价格确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若在债券可转换期间,行使转换权借: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成本)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可转换债券(成本) (5)可转换债券到期,未行使转换权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可转换债券(成本) 投资收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转换债券的会计账务处理方法可转换债券的账务处理例题一甲公司经批准于2007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5年期一次还本按年付息的可转换公司债券200 000 000元,款项已收存银行,债券票面年利率为6%。
债券发行1年后可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初始转股价为每股10元,股票面值为每股1元。
债券持有人若在当期付息前转换股票的,应按债券面值和应计利息之和除以转股价,计算转换的股份数。
假定2008年1月1 日债券持有人将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普通股股票,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没有附带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9%。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1)2007年1月1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借:银行存款200 000 000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3 343600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000 00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3 343 600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为:200 000000 0.6499+200 000 000 6% 3.8897=176 656 400(元) 可转换公司债券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为:200 000000-176 656 400=23 343 600(元)(2)2007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费用时:借:财务费用等15 899 076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12 000 000 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3 899 076(提示:应把此处的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改为应付利息)(3)2008年1月1日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时:转换的股份数为:(200000000+12000000)/10=21200000(股)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000 000 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12 000 00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3 343 600贷:股本21200000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9 444 524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94699076贷方19 444 524和194699076怎么来的?可转换债券的账务处理例题二甲公司2009年1月1日发行5年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可转换公司债券200000000元,票面利率6%,1年后可转股。
转股时每股10元,股票面值1元,实际市场利率9%。
(1) 发行时,计算200000000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现值即为此债券的负债成分=200000000 0.6499+120000003.8897=176656400,因此,权益成份(同时也是需要调整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息调整部分金额)=200000000-176656400=23343600借:银行存款200000000应付债券-利息调整23343600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200000000资本公积-可转换公司债券23343600(2)2009年12月31日,计息并调整账面价值:应付利息金额=200000000 6%=12000000利息费用=176656400 9%=15899076账面利息调整金额=12000000-15899076=3899076借:财务费用15899076贷:应付利息12000000应付债券-利息调整3899076(3)2010年1月1日,所有人将债券转换为股票。
应付债券账面余额=面值-利息调整余额=176656400+15899076=192555476转股数=192555476 10=19255547.6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92555476+23343600-19255547-6=196643529借:应付债券192555476资本公积-可转换公司债券23343600贷:股本19255547库存现金6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96643529详细出处参考:/i/22430/note/96739.html 可转换公司债券会计核算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10-7-30 19:45 | 提问者:rrrwfnh 可转换债券的账务处理例题三甲公司经批准于2007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5年期一次还本、分次付息的可转换公司债券200 000 000元,款项已收存银行,债券票面年利率为6%,利息按年支付。
债券发行1年后可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初始转股价为每股10元,股票面值为每股1元;不足一股的按初始转股价计算应支付的现金金额。
2008年1月1日债券持有人将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假定按当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面价值计算转股数)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没有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9%。
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1)2007年1月1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借:银行存款200 000 000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3 343 600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000 00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3 343 600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为:200 000 000*0.6499+200 000 000*6%*3.8897=176 656 400(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为:200 000 000-176 656 400=23 343 600(元)(2)2007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费用:借:财务费用等15 899 076贷:应付利息12 000 000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3 899 076(3)2008年1月1日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转换的股份数:(176 656 400+12 000 000+3 899 076)/10=19 255 547.6(股) 不足1股的部分支付现金6元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000 000应付利息12 000 00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3 343 600贷:股本19 255 547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9 444 524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96 643 523 库存现金6以上关于利息调整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此题主要考查实际利率法的核算,加上可转债的特点,因此此处的回答假设楼主已经了解实际利率法核算。
以下分步骤解释利息调整:(1)2007年1月1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账面的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应付债券面值= 债券公允价值,因此账面的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债券公允价值- 应付债券面值,结果是负数,所以计借方。
(2)2007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费用时,实际利率法的财务费用=176 656 400 * 9% = 15 899 076,与实际支付利息(即12 000 000)作为利息调整摊销。
(3)2008年1月1日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时,100%转换,2008年1月1日时,利息调整账户还有借方余额:23 343600-3 899 076=19,444,524,全部转销。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务处理悬赏分:30 | 解决时间:2007-5-4 17:43 | 提问者:514405611可转换债券的账务处理例题四甲公司经批准于2007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5年期的可转换公司债券200 000 000元,款项已收存银行,债券票面年利率为6%,利息按年支付。
债券发行1年后可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初始转股价为每股10元,股票棉值为每股1元。
2008年1月1日债券持有人将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假定按当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面价值计算转股数),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没有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9%。
如果按一次还本付息,是不是应该这样?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为:200000000*0.6499+200000000*6%*5*0.6499=168974000(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为:200000000-168974000=31026000元分录:借:银行存款200 000 000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31 026 000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 000 00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利息调整) 31 026 0002007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费用借:财务费用15 207 660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12 000 000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3 207 660(3)2008年1月1日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转换的股份数为:(168974000+12000000+3207660)/10=18418166(股)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000 000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12 000 00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1 026 000贷:股本18 418 166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27 818 34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96 789 494而一次还本,分期付息,是不是应该这样?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为:200000000*0.6499+200000000*6%*3.8897=176656400(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为:200000000-176656400=23343600元2007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费用借:财务费用15 899 076贷:应付利息12 000 000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3 899 076(3)2008年1月1日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转换的股份数为:(176656400+3899076)/10=18055547.6(股)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000 000应付利息12 000 00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3 343 600贷:股本18 055 547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9 444 524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97 843 528.4库存现金0.6是这样吗?还是按照书上的转换的股份数为:(176656400+12000000+3899076)/10=19255547.6?为什么?其实,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行使转换权时可以转换成多少股份,不是会计处理的问题,而应当根据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方案确定。
题中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股份数的计算方法为:按当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面价值计算转股数。
因此,转换股份时应当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面价值为依据确定转换的股份数。
则:无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还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面价值都可以直接取得。
然而,题中分期付息到期还本下行使转换权时,相关会计分录显示已到期尚未支付的利息并未支付也不再支付,而是作为转换基础的一部分,因此,该利息构成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面价值,参与转换股份数的计算。
委办(2018—36)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重庆市2018年住院医师护士规范化培训招生工作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卫生计生委、两江新区社发局、万盛经开区卫生计生局,各委属(代管)单位,陆军军医大学各附属医院、解放军324医院、武警重庆市总队医院,大型企事业单位职工医院:开展住院医师、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委《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快卫生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步伐,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卫生人才,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