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至汉魏六朝诗歌的发展
中国诗歌从先秦到汉代的发展历程
![中国诗歌从先秦到汉代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108260292af90242a895e594.png)
中国诗歌从先秦到汉代的发展历程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看的历史了。
先秦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口头到书面、从民间到宫廷、从集体歌唱到诗人创作的漫长过程。
一.先秦时期㈠《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诗歌305首,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汉武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
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称为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
“风”本是乐曲的统称。
15组国风并不是15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
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的乐歌,共160篇。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
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其中《周颂》31篇,认为可能是西周时的作品、多作于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鲁颂》4篇,认为可能是鲁僖公时的作品;《商颂》则认为是春秋以前宋国的作品。
《雅》、《颂》中的诗歌,对我们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㈡《楚辞》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骚体诗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
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屈原的骚体诗,是浪漫主义的典范作品。
例如《九歌》,其前身就是沅湘一带民间的祭神歌曲。
从《诗经》的现实主义到屈原的浪漫主义,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先秦时代,《诗经》与《楚辞》双峰并峙,是中国诗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座巍然屹立的坐标。
但骚体诗已冲破《诗经》四言诗的固定格式,句式加长而灵活,篇章放大而严密,诗采绚丽而贴切,是《诗经》之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有人说,中国历代诗“莫不同祖风骚”,足见其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二.两汉时期汉代诗歌集中体现在汉乐府和汉末文人诗《古诗十九首》中。
㈠汉乐府乐府原指音乐机关,汉武帝刘彻时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
中国诗歌发展历史简要概括
![中国诗歌发展历史简要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b2f2f4a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9.png)
中国诗歌发展历史简要概括
中国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史悠久并具有独特的特色。
以下是中国诗歌发展历史的简要概括:
1. 先秦时期(公元前1046年-221年):先秦时期的诗歌多以祭祀、赞颂国君和歌颂爱情为主题,以《诗经》为代表。
2. 秦汉时期(221年-220年):秦汉时期的诗歌主题开始涉及社会现实和政治抒发,以“乐府”诗和“楚辞”为代表。
3.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和豪放不羁为主题,以“乐府”诗、陶渊明和“绝句”为代表。
4. 唐代(618年-907年):唐代被誉为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唐诗以凝练、华丽、豪放为特点,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为代表。
5. 宋代(960年-1279年):宋代的诗歌开始注重内心感受和写景描写,以苏轼、杨万里、辛弃疾等为代表。
6. 元明清时期(1271年-1912年):元明清时期的诗歌以别具特色的格律诗和“词”为主,以李清照、辛弃疾、李白等为代表。
总体来说,中国诗歌经历了不同时期的风格变化和主题转变,却一直保持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中国诗歌发展史概述
![中国诗歌发展史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c616a4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0.png)
中国诗歌发展史概述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自古传承至今,而其历史发展也是十分丰富多彩的。
下文将概述中国诗歌的发展史,重点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以及对中国文学史的影响。
从先秦到汉朝,诗歌的发展主要处于古代诗歌阶段。
在这一阶段,诗歌还没有完全脱离音乐和歌唱的范畴,其主要体现了当时社会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优秀的诗人有屈原、左丘明、乘舆等人。
屈原的《离骚》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其意境深远,语言华丽。
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到来,诗歌进入了古代绝句阶段。
在这一时期,绝句开始成为诗歌的主体,诗人们更倾向于表达个人的心情和感受。
这时期的诗人有陶渊明、刘禹锡、王之涣等。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仅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而且也充满人道主义思想,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唐代则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在这一时期,古体诗、近体诗和律诗成熟并存。
唐代的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诗人们不仅重视诗歌的表现形式,而且也充分表达社会和人民的声音。
这时期的优秀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
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将赴吴兴登乐游原》等作品被誉为中国诗歌的经典之作,其意境深远,语言华丽。
随着唐代的衰亡,宋代成为中国诗歌的新阶段。
其最大的变化就是开始注重诗歌的理论和技巧,特别是对词的研究。
在这一时期,诗人们对词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使得中国诗词创作的层次和技巧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这时期的优秀诗人有苏轼、辛弃疾、杨万里等人。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辛弃疾的《登飞来峰》等作品依旧受到人们的欣赏和喜爱。
明清时期则是中国诗歌发展的空白期。
在这一时期,整个国家的文化状况低迷,诗歌创作难以有所突破。
然而,在这段历史上,诗歌也经历了一些小型的变革。
例如,元曲的兴起,让诗歌与音乐相结合,而且在形式上更加短小精悍。
优秀的诗人有辛弃疾、杨基、查慎行等人。
辛弃疾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和查慎行的《天净沙·清明上河图》都是脍炙人口的代表作。
古代中国文学中的诗歌发展
![古代中国文学中的诗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5450ab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3.png)
古代中国文学中的诗歌发展
诗歌在古代中国文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发展经历了多
个时期。
本文将介绍古代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并对每个时期的特
点进行简要概述。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国诗歌发展的起始阶段。
这一时期的诗歌以《诗经》为代表,主要通过歌谣的形式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感情。
同时,先秦时期的诗歌也非常注重音乐的配合,给人一种优美的感觉。
魏晋时期
魏晋时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的诗
歌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代表作品有《七步诗》、《陶渊明集》等。
这些作品多以豪放派为主,内容多涉及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给人一种思想性强烈的艺术享受。
唐宋元明时期
唐宋元明时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在这个时期,诗歌形式日趋多样化,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
代表作家有杜甫、白居易等。
唐代的诗歌主要以写景为主,描绘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宋代的诗歌则更加注重琴棋书画与诗词的结合;元明时期的诗歌则在形式上更加自由,内容更加豪放。
清代以后
清代以后,中国诗歌逐渐走向衰落。
这一时期的诗歌主要以古体诗和新体诗为主,但由于受到政治和社会环境的限制,创作的自由度较低。
尽管如此,仍有一些杰出的作品涌现出来,例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等。
总结
古代中国文学中的诗歌发展经历了先秦、魏晋、唐宋元明和清代以后等多个时期。
每个时期的诗歌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展现不同的艺术风貌和思想境界。
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代中国诗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审美体验。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6b0ba8c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4.png)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大约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
在这个时期,由于文字的初步形成,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人们开始以文字记录生活、表达情感。
这也为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然而,在先秦时期,诗歌还未形成独立的文学体裁,它主要以歌辞、赋以及《诗经》中的诗篇为主要形式存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中国古代诗歌逐渐从单纯的歌唱表达转变为有自身特点和风格的独立艺术形式。
这一转变可以追溯到两汉时期,尤其是东汉时期的王融、刘桢等人的推动下,碑学的兴起以及政治风潮的影响,使得诗歌逐渐从现实生活中脱离出来,呈现出更多的个人情感、思考和抒发。
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由于政治动荡不安,诗人们的生活和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们更加关注内心情感的体验和表达,形成了“六朝八代”文人雅士的独特风格。
这个时期的代表性诗人有陶渊明、谢灵运等。
到了唐朝,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又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
唐代的诗人们以李白、杜甫、王之涣、白居易等为代表,他们的诗作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呈现出更加深刻、丰富和多样化的特点。
他们以奋发向上、咏史抒怀、咏史志怀等为主题,通过细腻而富有艺术感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社会的众生百态和诗人的理想境界。
宋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宋代的诗人们更加注重诗歌的技巧与形式的完善,他们推崇诗学规范,力求表达精确、准确,追求绝佳的艺术效果。
同时,宋代的诗人们在情感表达上也更加注重寓意和隐喻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富有内涵和哲理。
明清时期,诗歌仍然保持着发展的趋势,但已经逐渐失去了唐宋时期的辉煌。
这主要是由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所致。
在这个时期,骚体的诗歌成为主导,诗人们更加注重形式的华丽和修辞的繁复,使得诗作显得缺乏真实性和简洁性。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诗歌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发展历程。
从先秦的歌辞、赋,到两汉的推动,再到魏晋南北朝的个人风格,然后是唐代的繁荣,宋代的精湛,和明清时期的落寞。
4中国诗歌发展史
![4中国诗歌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ef663f40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60.png)
中国诗歌发展史
中国诗歌发展史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上古时期:这个时期的诗歌以口头传承为主,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和原始宗教色彩。
代表作品如《诗经》中的《大雅》、《小雅》等。
2.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的诗歌以《诗经》为代表,主要形式为四言,内容多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生哲理。
同时,屈原等人也创作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3.汉代:汉乐府民歌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汉乐府民歌以五言为主,形式自由,语言朴素,表达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感。
4.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的诗歌以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为代表,风格清新自然,或雄浑豪放。
代表诗人有陶渊明、谢灵运等。
5.唐代:唐诗是中国诗歌的巅峰,代表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水平。
唐诗形式多样,题材广泛,风格各异,诗人辈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6.宋代:宋词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宋词以长短句为主,风格清新婉约,抒发了人们丰富的情感体验。
代表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7.元明清时期:这个时期的诗歌以戏曲和民歌为代表,形式自由多样,语言通俗易懂,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和情感。
代表作品如元曲《西厢记》、《牡丹亭》等。
以上是中国诗歌发展史的大致脉络,各个时期的诗歌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a116258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9.png)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中国诗歌自古以来就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及其特点。
1. 先秦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先秦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起点,这一时期的诗歌以《诗经》为代表。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篇诗歌,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爱情、自然等方面。
其中,以风、雅、颂三类最为著名,风格简洁明快,语言朴实自然。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9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的诗歌以乐府诗为主要形式,乐府诗是以音乐为伴奏的歌曲,内容多涉及政治、军事、生活等方面。
代表作品包括《陌上桑》、《木兰辞》等。
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以文人诗为代表的新体诗,注重个人感受和表达。
3. 唐宋元明清时期(公元618年-1912年)唐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
唐代的诗歌以五言绝句为主要形式,代表作家有杜甫、李白等。
五言绝句以其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而成为中国诗歌的经典形式。
宋代的诗歌则以七言绝句为主,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七言绝句在形式上更为宽松,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元代以后,诗歌的发展逐渐趋向于小令、曲子等民间诗歌形式。
4. 近现代时期(1912年至今)近现代时期的中国诗歌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创新。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诗人们开始追求自由、民主和个性,形成了新诗运动。
新诗运动的代表人物有胡适、郭沫若等。
此后,中国诗歌在政治、社会、人文等方面都有了更为广泛的表达。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各种风格和流派并存。
总结:中国诗歌发展简史可以概括为先秦时期的《诗经》、魏晋南北朝的乐府诗、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以及近现代时期的新诗运动和多元化发展。
中国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世界文学宝库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诗歌发展史简述
![中国诗歌发展史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f02db01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65.png)
中国诗歌发展史简述鲁迅先生说:先民在劳动中,为了协调动作,消除疲劳。
“其中一个叫‘抗育抗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
(《门外文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中国诗歌发展史,方便大家学习。
简述进行诗歌创作不仅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想象,而且还要有人生意识、空间意识、社会意识和民族意识,对中国的文化历史与传统进行纵横思考,对当前的现实生活也要进行哲理的思索。
为此,我们对中国诗歌发展史要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脑中要形成一个大概的轮廓。
下面我们分几个阶段进行简要阐述:一、先秦诗歌(一)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共三百零五篇,故又称《诗三百》,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约五百多年的历史。
全集分风、雅、颂,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子曰:《诗》三百,一言蔽之,曰:思无邪。
”如《关睢》,这是一首民间情歌,用起兴的艺术手法着笔,“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写青年男子思恋少女,感情真挚大胆。
由于此诗思想、艺术性都很强,且为《诗经》之首篇,故历来均受重视。
(二)屈原《离骚》《离骚》是屈原作品中最伟大的一首抒情诗,在我国诗史具有独特地位。
《离骚》篇名之意,据汉代班固所释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
全诗共373句,2490字。
两千多年前,有这样的鸿篇巨制,确为我国诗史上之骄傲啊。
屈原的代表作除此外,还有《九歌》、《天问》等。
二、秦汉诗歌我国的诗歌发展至汉魏之间,出现一个新的局面,主要是乐(yue)府诗、民间歌辞与文人五言诗。
(一)乐府:乐府原为秦时设置的音乐机关,后经汉武帝充实编改,其任务是制定乐谱,搜集歌辞等;魏晋六朝,乐府则是指带有音乐性的诗体,逐步转变为一种新的诗体的名称。
唐时的乐府是相对于近体诗与一般五七言古诗而言的另一种比较活泼质朴的诗体,“感于衰乐,缘事而发,”具有现实主义传统。
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顺序
![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23e56a5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3.png)
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顺序自古以来,诗歌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先秦时期开始,中国的诗歌就已经开始发展,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诗歌。
本文将从先秦时期开始,介绍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顺序。
一、先秦诗歌先秦时期,诗歌主要是用来歌颂神灵、赞美君王和纪念英雄的。
这些诗歌大多数是口头传承的,没有真正的文字记录。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文献,收录了许多先秦时期的诗歌。
二、汉代诗歌汉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重要时期,汉武帝时期的“九辩”诗歌运动是其中的重要事件。
九辩诗歌主张诗歌应该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这对后来的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代的诗歌也开始有了文字记录,许多著名的诗人如司马相如、刘向等都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作。
三、魏晋南北朝诗歌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开始追求艺术性和个性化,兴起了“琴赋”、“绝句”、“律诗”等不同的诗歌形式。
其中,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文学作品,不仅在诗歌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唐代诗歌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唐诗被誉为“诗歌之盛世”。
唐代的诗人数量众多,其中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人的诗歌被后人称为“唐诗三百首”,成为了中国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唐代的诗歌形式也非常多样化,有五言、七言、律诗等多种形式。
五、宋代诗歌宋代诗歌的特点是注重叙事和抒情,同时也注重诗歌的音韵美和修辞技巧。
宋代的诗歌形式主要有绝句、律诗和词等。
其中,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著名诗人的诗歌作品被后人称为“宋词三百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六、元代诗歌元代诗歌的发展主要是在较为困难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
元代的诗人主要以南宋遗民为主,他们的诗歌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元代的诗歌形式主要有绝句、律诗等。
七、明清诗歌明清时期,诗歌的发展受到了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明代的诗歌形式主要有绝句、律诗和词等,而清代的诗歌则主要是律诗和词。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先秦汉魏六朝篇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先秦汉魏六朝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ec5658312b3169a451a444.png)
——《毛诗序》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礼记·乐记》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 摇漾性情,形诸舞咏。
——钟嵘《诗品序》
《诗经》:文学现实主义的滥觞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存三 百〇五篇,又称《诗三百》,收录了西周初 年至春秋中叶五百余年间的宫廷、宗庙及民 间诗作,堪称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静女《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相鼠《诗经·鄘风》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楚辞》:文学浪漫主义的先河
战争《战城南》《孤儿行》 爱情《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的艺术风格
来自民间的作品往往情感真挚强烈,语 言朴素明快,想象大胆丰富,因此给人 一种坦率爽朗、新鲜动人的感受。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汉书·艺文志》
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 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文人参与创作的作品往往不似民间大胆 泼辣,但此时因借鉴乐府而显得浅近自 然,意蕴丰厚,另外锤炼语言、熔铸典 故,风格委婉含蓄,亦颇有风致。 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 略不作意。
——谢榛《四溟诗话》
中国诗歌的发展史
![中国诗歌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2301e49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01.png)
中国诗歌的发展史
中国诗歌起源于古代的歌谣和祭文,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诗歌。
下面是中国诗歌的发展史概述:
1. 先秦诗歌:先秦时期(公元前1046年-221年),诗歌主要表现为歌颂帝王、神话传说、战争等,代表作品有《诗经》。
2. 魏晋南北朝诗歌: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诗歌开始转向民间生活,反映社会变革和人民疾苦,代表作品有《陶渊明集》、《乐府诗集》等。
3. 唐诗:唐代(618-907年)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唐诗以自然美、人文情感为主题,代表作品有杜甫、李白等人的诗歌。
4. 宋词:宋代(960-1279年)是中国诗歌的又一个高峰,宋词以清新、婉约为特色,代表作品有苏轼、辛弃疾等人的词作。
5. 元曲:元代(1271-1368年)是中国戏曲的鼎盛时期,元曲以抒情、讽刺为主题,代表作品有关汉卿的《汉宫秋》、白朴的《西厢记》等。
6. 明清诗歌:明清时期(1368-1911年),诗歌风格多样,以明朝的文人为代表,以清朝的四大才子为代表。
明代有唐寅、杨慎等人,清代有纳兰性德、李渔等人。
7. 现代诗歌: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诗歌经历了一场思想解放和文艺革命,现代诗歌不再受传统文化的束缚,代表作品有贺知章、胡适、徐志摩、艾青等人。
总之,中国诗歌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诗歌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价值,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诗歌发展知识点总结
![古代诗歌发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efdb98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6c.png)
古代诗歌发展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丰富历史和深厚底蕴。
古代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国文化传承的载体。
古代诗歌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发展与变革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读者们对古代诗歌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先秦诗歌、汉魏六朝诗歌、唐宋诗歌以及元明清诗歌四个时期。
先秦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它源远流长,对后世诗歌有着深远的影响。
先秦诗歌的主要形式有诗、赋、颂等,其中诗是最为重要的形式。
先秦诗歌的代表作品有《诗经》、《楚辞》等,这些作品不仅在形式上具有独特的风格,而且在内容上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以及人民生活状况,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魏六朝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第二个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追求艺术的表现,注重审美的追求。
代表作品有《乐府诗集》、《诗品》等,这些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新的突破,为后世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基础。
唐宋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期,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
唐诗以其丰富多样的风貌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高峰。
宋诗在唐诗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代表作品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这些作品集中反映了唐宋诗歌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元明清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新的突破,有了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
代表作品有《元曲选》、《明诗选》等,这些作品在风格上都有了新的转变,为后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借鉴。
二、古代诗歌的代表作品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它的代表作品有很多,这些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价值,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是先秦诗歌的代表作品,收录了许多民间民谣和歌曲,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独特,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诗词的发展过程
![中国诗词的发展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b7725701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14.png)
中国诗词的发展过程中国诗词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先秦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1. 甲骨文时期:最早的文字记载,反映原始信仰与祭祀习俗。
2. 诗经时期:出现了《诗经》,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内容丰富多样。
二、两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1. 先秦时期的诗歌继续发展,出现了楚辞、汉赋等新的文体。
2. 著名的诗人有司马相如、陈琳等,他们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9年)1. 乐府民歌:出现了乐府民歌,由民间歌谣演变而来,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局势和人民的生活。
2. 典故与象征:此时的诗歌注重表达情感,运用丰富的典故和象征手法,著名的代表作如《将进酒》等。
四、唐宋时期(公元618年-1279年)1. 唐诗盛世: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大量优秀的诗人和作品,如杜甫、李白、王之涣等。
2. 温庭筠的女词:李商隐和温庭筠等女词人的作品发展了中国古代词的艺术。
3. 宋词繁荣:宋代词以辞章为特点,突出意境,表达细腻感情,有陆游、辛弃疾等著名词人。
五、元明清时期(公元1279年-1912年)1. 元代继承:元代的诗歌发展受到前代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元代戏剧的表现手法。
2. 明代诗词:明代的诗人主要追求含蓄之美,作品表达思想独立,有文徵明、杨慎等代表人物。
3. 清代诗词:清代的诗词以纳兰性德、杜甫为代表,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六、近现代(1912年至今)1. 新诗运动:新诗运动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转折点,思想解放和语言创新是其主要特点,有郭沫若、艾青等代表人物。
2. 诗歌批评与创新:诗歌批评家杨宪益、雪莱乐府派、自由诗等派别的出现促进了中国诗歌的创作和发展。
以上是中国诗词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点。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成就,对后世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丰富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古诗发展概述脉络
![古诗发展概述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baf9433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7a.png)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脉络一、先秦诗歌:前1066~前206年1. 时间:西周(前1066~前771年)→东周(前770~221年)【春秋(前770~前476年)和战国(前475~前221年)】→秦(前221~前206年)2. 成就:(1)《诗经》——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源头:收集西周初年(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前7世纪)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分“风(105篇,十五诸侯国民歌)、雅(40篇,周直接统治区音乐)、颂(160篇,宗庙祭祀歌舞曲)”三部分,表现手法赋比兴。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2)《楚辞》——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源头:战国后期屈原为代表创作的,包括《离骚》《天问》《九歌》等。
二、汉代诗歌:前206~公元220年1.时间:西汉(前206~公元23)→东汉(公元25~220年)2.成就:(1)汉乐府诗:乐府采取和加工的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以五言为主,中国诗歌语言形式一次创新。
代表作《孔雀东南飞》(中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陌上桑》《上邪》。
(2)《古诗十九首》:汉末文人创作的五言诗,收入萧统《文选》,代表五言诗最高成就,刘勰誉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三、三国诗歌:220~280年1.时间:魏(220~265年)、蜀(221~263)、吴(222~280)2.成就:(1)建安文学:“三曹”和建安七子,他们诗作富有现实内容,情怀慷慨,爽朗刚建,被誉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a.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其中曹植成就最高,“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被钟嵘誉为“诗中之圣”b.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瑒、刘桢等c.正始文学:“竹林七贤”,代表作家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等,魏晋易代时期,政治黑暗,诗作多愤世嫉俗,隐晦曲折。
四、两晋诗歌:265~420年,同期十六国(306~439年)1.时间: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2.成就:(1)左思:西晋人,《咏史》诗八首,明则“咏史”,实则“咏怀”。
先秦至汉魏六朝诗歌的发展
![先秦至汉魏六朝诗歌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c321a0a02d276a200292e89.png)
先秦至汉魏六朝诗歌的发展中国最初的诗歌是人文口头相传的乡野民歌,甲骨卜辞和《周易》卦爻辞中的韵语成为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古代诗歌。
周朝收集孔子正乐整理,让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闻名于世。
《诗经》与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共同构成了中国诗歌史的源头,继《诗经》和楚辞之后,两汉乐府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全新范本。
汉魏六朝诗歌创作进入了以文人为主、自觉和个性化的时代,为后世诗歌的蓬勃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在上述中,这一漫长的时间段可以看作是诗歌的萌芽与发展时期,为后来诗歌一次又一次的高潮,打下了非常重要的铺垫。
接下来我希望分点阐述这一漫长时期中诗歌的发展变化。
一、句式结构变化在这漫长时期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诗歌句式的变化。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夹杂有二言至八言。
如《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诗经》中除四言诗句以外,还存在着二言至八言诗句。
如《召南▪野有死麕》中夹杂了四言和五言。
又如《魏风▪伐檀》中夹杂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八言。
但不论诗句字数如何不同,《诗经》大多数诗句以四言为主。
随后出现的楚辞突破了《诗经》传统的四言句式,以杂言为主,句式结构变化非常大。
相较《诗经》来说,楚辞更自由且富于变化,诗歌篇幅也较长。
如《离骚》全篇以六言诗句最多,夹杂有二言七言和五言,,在《离散》中,因为句式的多变,让诗意更加灵活多变,诗意更加丰富。
如: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句式灵活让诗句具有对话性。
进入东汉以后,五言诗成为了新的诗歌形式,完整的七言诗也开始产生,现存最早的五言诗便是班固的《咏史》,除五言外,班固也是最早创作七言诗的文人,他的《竹扇赋》便是一首完整的七言诗。
魏晋时期,诗坛涌现出众多大诗人。
建安时期三曹七子再一次推动诗歌的发展,曹氏父子更是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历程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593987b8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c.png)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历程中国古典诗歌自先秦时期开始,至唐代达到顶峰,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先秦时期、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唐代。
一、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诗歌以歌辞为主,歌辞大多是歌颂神灵、春秋时期君王的作品,如《九歌》、《离骚》等,其特点是形式美、内容丰富。
在诗歌方式方面,先秦时期的诗歌分为得胜、讴歌、哀悼、纪事、咏物等多种类型。
二、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已经摆脱了唐代的神话主题,更关注现实生活。
其中,以汉赋为代表,魏晋乐府、南北朝绝句也是诗歌的代表。
汉赋是以描写史实、神话、传说和一些著名诗人的叙事性、抒情性和夹叙夹议性为主的文体;魏晋乐府,讲述民间的闲适生活,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语言简练,押韵优美,联系广泛,易于流传;南北朝绝句以抒发思情为主,简洁明快,有灵性色彩,语言富于变化。
在这一时期,诗歌的艺术性和人文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唐代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最为辉煌的时期,被誉为“诗歌的黄金时代”。
唐朝的文化繁荣是由于政治制度的改革,新兴文化的大力推广和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等原因。
唐代诗歌也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繁荣兴起的。
唐诗的种类丰富,数量庞大,包括诗歌、长诗、乐府、律诗、绝句等等。
唐诗的艺术风格可以分为两个主流:一是古诗风,表现为寓情于景的唐诗,此风格擅长表现自然景物,如李白的《将进酒》、王之涣《登鹳雀楼》等,另一个是近体诗风,这类诗歌的特点是格律准确,由五言、七言组成的唐诗律体,基本上掌握了,主要表现名士豪奢、志趣高远等情操,如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之一。
它不仅在当代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也成为了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具有不可忽视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和内在意义的追求将永远存在,并充满生机与活力。
中国古诗发展
![中国古诗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8a99e3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c6.png)
中国古诗发展
中国古诗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上古:口头歌谣。
2.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诗经》和浪漫主义源头《楚辞》。
3.两汉:乐府诗标志着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实现了四言诗向杂言诗和五言诗的过渡,同时也出现了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4.魏晋南北朝:建安文学确立了“建安风骨”的诗歌美学典范,代表作家有曹氏三父子、建安七子等人。
这一时期,也有正始文学和两晋文学,分别以阮籍、嵇康和陶渊明、谢灵运等人为代表。
南北朝时期则以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为代表。
5.隋唐五代:初唐四杰、陈子昂等人开启盛唐的诗歌高潮,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成为盛唐诗歌的两个主要流派。
李白、杜甫等人为代表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中国古诗的高峰。
6.中唐:韩愈、孟郊等人的诗歌创作形成了奇崛险怪的风格,而元稹、白居易等人的诗歌则以平易直白的语言风格为特点。
7.晚唐:李商隐、杜牧等人的诗歌创作具有哀艳的风格,而温庭筠的诗歌则以哀艳的风格为特点。
8.宋代:苏轼、黄庭坚等人的诗歌创作以好议论、重理趣、以文为诗为主要特点,江西诗派和“诚斋体”、“陆游等则分别为宋诗的不同流派。
9.元代:杨维桢等人创作出具有元代特色的诗歌。
10.明代:高启等人与前七子、李攀龙等人与后七子共同推动明朝的诗歌发展。
11.清代:江左三大家、国朝六家等诗人创作出具有清代特色的诗歌作品,同时黄遵宪等人则进行了“诗界革命”。
总体来说,中国古诗的发展脉络清晰,各个时代的诗歌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古诗发展历史
![古诗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e2a38cb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8.png)
古诗发展历史古诗是指在古代时期流传的那些优美的、富有感情的、节奏优美的诗歌作品。
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发展,古诗的发展历史也变得愈加丰富多彩。
下面将按照时间顺序为大家介绍古诗的发展历史。
1.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萌芽期,也是古诗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的古诗以《诗经》为代表,诗歌形式以四言、五言为主,内容以爱情、自然为主要主题,风格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2.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繁荣期,也是古诗发展史上的辉煌时期。
在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的古诗以《乐府诗集》为代表,诗歌形式由四言、五言逐渐扩展到七言、八言,内容包括政治、战争、爱情等。
3. 唐代: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黄金时期,也是古诗发展史上的巅峰时期。
在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的古诗以《唐诗三百首》为代表,诗歌形式以五言、七言为主,内容与形式都十分多样化,反映了唐代诗歌的丰富性、深刻性和优美性,影响至今。
4. 宋代: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古诗发展史上的开放时期。
在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的古诗以《宋词百家》为代表,诗歌形式以七绝、律诗、词等为主,内容更加注重情感、生活、哲理等的表达。
5. 元代:元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民族大融合时期,也是古诗发展史上的多元化时期。
在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的古诗以元曲、南戏为代表,诗歌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包括政治、武侠、家庭、社会等。
6. 明代:明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热闹时期,也是古诗发展史上的新时期。
在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的古诗以《明清小说鉴赏辞典》为代表,诗歌形式以“明体小令”为主,内容更加关注生活体验、历史传说、笔墨技艺等。
7. 清代:清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冷静时期,也是古诗发展史上的收敛时期。
在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的古诗以《清花词》为代表,诗歌形式以四句、七字为主,内容主要包括爱情、自然和人生哲理等。
综上所述,古诗发展史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从古代到今天,古诗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更新,它的作用更加显著,影响力更加深远。
简述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
![简述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d0c1ada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d.png)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远古时期:《诗经》之前的口头诗歌。
2. 春秋战国:《诗经》、楚辞和战国时期的部分诗歌。
3. 秦汉时期:乐府诗和文人五言诗、七言诗的发展,代表作有《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等。
4. 魏晋南北朝:建安文学的繁荣,代表人物有曹操、曹植等,同时,陶渊明的田园诗也颇具特色。
5. 隋唐时期:唐诗的鼎盛期,出现了众多杰出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等。
6. 宋元时期:宋词的繁荣,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等;元曲的发展,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等。
7. 明清时期: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的崛起,但诗歌仍然占据一定地位,出现了袁枚等诗人。
以上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各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古代中国诗歌的发展轨迹
![古代中国诗歌的发展轨迹](https://img.taocdn.com/s3/m/1eda099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f.png)
古代中国诗歌的发展轨迹古代中国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简要介绍古代中国诗歌的发展轨迹。
上古篇章古代中国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最早的诗歌形式是歌辞和祭文。
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人们开始创作歌辞来歌唱祭祀、酒宴等场合。
这些歌辞往往伴随着音乐曲调,形成了一种旋律美妙的形式。
先秦诗歌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古代中国诗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貌。
在先秦时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文化流派,如《诗经》和《楚辞》。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包含了质朴、真实的民间诗歌,表达了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楚辞》则以浪漫、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开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诗人开始追求意境和审美,诗歌格律发生了重大变化。
代表作家有陶渊明、谢灵运等。
他们善于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唐代诗歌的繁荣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巅峰时期。
唐朝的文化繁荣为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唐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如杜甫、李白和王之涣等。
他们的作品构思深刻,语言优美,被后人钦佩和传颂。
宋代诗歌的继承与创新宋代是古代中国诗歌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宋代诗坛兴起了词的创作,促使了诗歌形式上的创新。
同时,宋代出现了一批杰出的女词人,如李清照和秦少游等。
他们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展现了独特的魅力。
元代以后的变革元代以后,诗歌形式开始多样化,古体诗和近体诗并存。
明代和清代,诗歌的题材更加广泛,而且在表达方式上也更加自由灵活。
现代诗歌的萌芽也可以在清代找到。
总的来说,古代中国诗歌的发展轨迹丰富多样,从上古时期的歌辞到唐宋时期的繁荣,再到明清时期的变革,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贡献。
这些伟大的诗人和作品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至汉魏六朝诗歌的发展中国最初的诗歌是人文口头相传的乡野民歌,甲骨卜辞和《周易》卦爻辞中的韵语成为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古代诗歌。
周朝收集孔子正乐整理,让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闻名于世。
《诗经》与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共同构成了中国诗歌史的源头,继《诗经》和楚辞之后,两汉乐府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全新范本。
汉魏六朝诗歌创作进入了以文人为主、自觉和个性化的时代,为后世诗歌的蓬勃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在上述中,这一漫长的时间段可以看作是诗歌的萌芽与发展时期,为后来诗歌一次又一次的高潮,打下了非常重要的铺垫。
接下来我希望分点阐述这一漫长时期中诗歌的发展变化。
一、句式结构变化在这漫长时期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诗歌句式的变化。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夹杂有二言至八言。
如《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米之。
米米芣苢,薄言有之。
米米芣苢,薄言掇之。
米米芣苢,薄言捋之。
米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诗经》中除四言诗句以外,还存在着二言至八言诗句。
如《召南?野有死麕》中夹杂了四言和五言。
又如《魏风?伐檀》中夹杂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八言。
但不论诗句字数如何不同,《诗经》大多数诗句以四言为主。
随后出现的楚辞突破了《诗经》传统的四言句式,以杂言为主,句式结构变化非常大。
相较《诗经》来说,楚辞更自由且富于变化,诗歌篇幅也较长。
如《离骚》全篇以六言诗句最多,夹杂有二言七言和五言,,在《离散》中,因为句式的多变,让诗意更加灵活多变,诗意更加丰富。
如:舌L 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句式灵活让诗句具有对话性。
进入东汉以后,五言诗成为了新的诗歌形式,完整的七言诗也开始产生,现存最早的五言诗便是班固的《咏史》,除五言外,班固也是最早创作七言诗的文人,他的《竹扇赋》便是一首完整的七言诗。
魏晋时期,诗坛涌现出众多大诗人。
建安时期三曹七子再一次推动诗歌的发展,曹氏父子更是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曹操的《蒿里行》《苦寒行》便全是由五言诗句组成,但曹操诗歌更多还保留着四言为主的诗歌样式,到曹操儿子曹丕曹植之后,两人诗歌皆以五言、七言为主。
如曹丕的《燕歌行》便是一首七言诗歌,曹植的《白马篇》《野田黄雀行》《七哀》等作品全是五言诗。
同时期,摒弃四言采用五言仿佛成为了文人之间的潮流,除五言之外,七言诗句也开始大幅度被文人采用,如建安七子陈琳的作品《饮马长城窟行》。
此后诗歌句式结构发展基本以五言、六言、七言为主,但五言句式却是魏晋时期诗歌句式发展的代表,同时也为后来的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七言和五言诗奠定了重要的句式基础。
二、艺术特点《诗经》以关注现实为主,主要抒发现实生活的情感,除了少数几篇诗歌外,《诗经》完全反映现实世界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几乎不存在超脱现实的虚拟世界。
诗歌以抒情言志为主夹杂少部分叙事的史诗。
如《诗经》中的除了大雅和颂,其余200多篇都是抒情言志诗。
赋、比、兴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诗经》中艺术手法比的代表诗有《魏风?硕鼠》,艺术手法兴的代表诗句有《小雅?白华》的第二章:鸳鸯在梁,戢其左翼。
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艺术手法赋的代表诗歌有《秦风?蒹葭》。
《诗经》中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并非是单一的用于一首诗歌,更多的是三种艺术手法共同作用于同一首诗歌。
《诗经》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是《诗经》的一大重要特点,在《诗经》中,这样结构的诗歌数量众多,重章叠句让诗歌在意义上形成一个整体,一唱三叹,曼妙非常。
如《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又如《豳风?东山》之中每章诗句的开头都用了: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诗经》作为歌谣,为了声韵美感,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词汇。
楚辞继承了《诗经》的比兴手法,演变为其所特有的象征手法,多将景物、环境、人物的感情结合起来,构成情景交融的意境,楚辞中典型的象征性意象可以概括为香草美人。
诗歌经过不断发展,楚辞中重章叠句渐渐减少,不同的句式使得诗歌语义更加丰富,增加了诗歌的外在形式美。
大篇幅的诗句让意象的采用变得平凡,大大增加了诗歌句词的优美性和含义的深度。
语言上,楚辞善于渲染、形容,且用词繁复,以情味悠长见长,具有含蓄之美。
相较《诗经》最大的差别,就是楚辞的突出表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并在诗歌中多处了众多超脱了现实世界的精神产物,为后世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如《天问》《山鬼》《九歌》中的各类神话形象,故此《诗经》是我国是个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楚辞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诗歌发展到两汉时期,乐府诗成为了诗歌新形式,诗乐结合体制灵活,乐府诗中有叙事诗和抒情诗,但叙事诗的成就更为突出。
《诗经》《楚辞》以抒情诗为主,抒情过程中穿插叙事,但叙事附属于抒情。
自乐府诗的叙事诗出现之后,标志着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
乐府诗表现的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如各阶层的苦乐和社会现状等等。
《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均表现了百姓生活的疾苦。
除此之外,乐府诗还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爱恨、生死的人生观。
《上邪》《孔雀东南飞》都是写那个时代的爱恨观。
《战城南》《蒿里》则是描写了时代人们的生死观。
乐府诗中的叙事诗在叙事中对于故事事件的发生的安排具有新意,且在人物刻画上手法多样。
乐府诗实现了四言诗向杂言诗和五言诗的过渡。
汉朝除了乐府诗这样政治色彩较重的诗歌外,文人诗代表了文人群体的文学创作,《古诗十九首》则是文人诗的代表作之一。
《古诗十九首》主要描写了游子思妇的万般情怀,同时作者对人生真谛的领悟赋予了诗歌更多的哲学关系,如永恒与有限,心态与生命周期、忧郁和欢乐、来去亲疏等等关系。
《古诗十九首》赋予了诗歌敏锐的节序感、微妙的空间感、深切的世态炎凉感等种种感受,一切源于作者自身独特的感知。
《古诗十九首》是古代抒情诗的典范,它长于抒情,抒情方式委曲婉转,反复低徊。
在其中的诗歌中,大多以事或物起兴,使之形成诗中世界的经典事件。
其内众多诗篇采用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笔法来写,使得诗歌构成浑然圆润的艺术境界。
《古诗十九首》最著名的便是语言的运用,它不用艰难冷僻的词汇,用最浅显的字词构成深衷浅貌的语言风格,如其中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亦或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的地位仍然是最重要的。
汉末魏初,在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社会背景下面,文人诗歌创作进入了五言腾踊的大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以三曹父子与建安七子为核心的文人,创造了建安文学的辉煌。
该时期诗歌具有慷慨任气的时代风格,其中曹操的诗歌,沉雄悲凉,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表露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
曹植的诗歌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如《白马篇》、《赠白马王彪》。
七子中最有成就的作家是王粲,他的《七哀诗》、〈登楼赋〉等篇章,具有现实主义精神魏晋之交,世风变化,诗歌风格出现与建安时代不同的风貌。
阮籍、嵇康的作品,沉郁艰深、风调峻切。
西晋太康时期诗歌繁荣,诗人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称,但多数作品流于华采繁缛,唯有左思的诗歌呈现出骨力遒劲的特点,因为他继承了建安文学慷慨任气的精神。
东晋在玄学的影响下,田园诗显得格外出色,而田园诗又以陶渊明所创诗歌最为突出,他的田园诗描绘自然风光的美丽,歌颂田园生活的平和,创造了情、景、理交相融合,平淡和醇美统一的艺术境界。
《归园田居》、《饮酒》是他的田园诗的代表作。
除陶渊明之外,南朝诗歌在谢灵运手上山水诗大放光芒,其后谢眺的山水诗写得清新圆熟,世称“大小谢”。
诗人鲍照出身寒微,则擅长用七言古诗体来抒发愤世嫉俗的情怀,他隔句押韵的七言歌行为七言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最有成就的是由南入北的作家庾信。
他的诗赋集南北文学之大成,将南方精美圆熟的艺术技巧和北方刚健爽朗的精神融合,成为唐代诗风的先声。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佛教的传入和翻译,对当世诗歌和后世诗歌起到了催化作用。
在文学上,佛教让文学想象世界变得丰富、让文学的故事性不断加强、让中国文人开始注重声韵关系、大大增加了词汇量、也让文学观念变得多样化,这一系列的变化都为诗歌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条心的道路,并衍生了中国传统的玄学思想,促进了田园避世诗的开创和发展,以及对其他诗体的发现。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中国的文学不仅仅只受到佛教的影响,在数千年的反侵略过程中,中国文人也深受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新兴事物和大量词汇的传入,都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正如诗歌从四言到五言七言的变化,押韵方式的变化,更多的因素便是受到外来民族的影响,让词汇量变得的丰富,并促进人们对物体形容词汇和字词之间的关系的确定。
从先秦至汉魏六朝,中国诗歌句式从最初的四言为主,兼有杂言,慢慢发展固定为五言、七言为主的诗歌形式,重章叠句也由丰富的语言句式代替,诗歌篇幅从短到长,又从长到短,这些都为后世诗歌奠定了重要的句式基础。
艺术手法也从最初的赋、比、兴慢慢变化为更加繁复抽象的象征手法,从杂乱的诗句押韵到韵律的规范化,从配乐诗到徒诗,这些变化都是古人对创作艺术手法更进一步的发现。
从现实主义到浪漫主义,从实用性高于文学性到文学性占诗歌创作上风,从现实到虚幻,从直接到抽象,诗歌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文人的思维广度处在不断加深的过程中,随之得到发展的便是诗歌中心思想深度的不断拓展。
每一种文学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漫长岁月的沉积发展起来的,诗歌便是显著的例子,在时间的变化中,诗歌慢慢变得体裁明确,作用群体不断增加,因为政治、文化、经济的不同,迫使诗歌向各种创作方法的探索,直至成就了唐诗宋词的诗歌文化大繁荣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