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影像诊断2014-03-14

合集下载

(优质医学)常见脑血管疾病的影像诊断

(优质医学)常见脑血管疾病的影像诊断
29
30
脑回样强化
31
32
33
穿通动脉梗塞, 直径小于1.5
34
35
颅内动脉瘤
36
:根据动脉瘤内囊壁血栓情况分为三型。
Ⅰ型:囊壁无血栓动脉瘤,呈稍高密度影,多位于基底动脉环周围, 边缘清晰。增强扫描,呈均匀性增强。
Ⅱ型:部分血栓动脉瘤,平扫时,其中央可见高密度区,为内含血液 的瘤腔,周围为等密度附壁血栓,增强后强化的囊壁和中心高密度的 血流隔以等密度的血栓,称为 “靶征”。

中心T1与T2均为高信号
慢性期(4):血肿逐渐液化,T1为低信号,T2为高信号
16
超急性期:含氧血红蛋白 T1低信,T2高信。
17
急性期:脱氧血红蛋白 T1等信,T2低信号
18
亚急性早期:正铁血红蛋白(红细胞完整) T1高信, T2低信号
19
亚急性中期 :正铁血红蛋白(红细胞溶解) T1高信号,T2上逐渐从周边向中心高信号
Ⅲ型:为完全血栓动脉瘤,呈等密度,可有血栓内钙化或瘤壁的弧线 状钙化。
: 动脉瘤由于有流空效应(快血流),而呈瘤状低信号影。 动脉瘤内血栓信号多样: 新鲜血栓高信号。 机化血栓、钙化、含铁血黄素呈低信号。 可清楚显示动脉瘤。
37
38
39
40
41
脑动静脉畸形
42
43
AVM-动静脉畸形
46
47
烟雾病
以双侧颈内动脉虹吸部末端及大脑前、中动脉近段进行性狭窄或闭塞 ,伴有颅底异常毛细血管网形成,以及丰富的侧支循环为特征的脑血 管病。临床可表现为脑缺血发作或脑出血。
平扫主要观察血管闭塞引起的继发性改变:①脑梗死,表现为双侧基 底节及额颞顶叶多发性梗死灶;②脑出血,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多见 ,其次是脑实质内血肿及脑室内积血;③脑萎缩、脑软化灶等。

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影像学表现,这篇总结全了

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影像学表现,这篇总结全了

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影像学表现,这篇总结全了*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干货满满~心血管疾病的诊断除了依靠临床表现及化验检查之外,影像学表现也是心内科医师应该必备的本领,掌握常见心血管影像表现,可以快速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免误诊、漏诊。

笔者总结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特点,以供同行们参考。

高血压性心脏病•X线平片高血压性心脏病表现为左心室段圆隆,左心房、左心室及至右心室显著增大,可呈“主动脉普大”型心影,心搏有力;主动脉扩张、纡曲延长、心腰凹陷;肺淤血,间质性或肺泡性肺水肿。

••CT显示心腔大小、室间隔及心室壁的厚度,观察心室运动,计算射血分数(EF)评估心功能。

胸主动脉弓降部连续扫描,可显示主动脉病变。

血管重建后有助于明确主动脉及其病变全貌[2]。

••MRI不需注入造影剂可以显示心脏,动脉内腔或管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应用心电门控技术,左心室长、短轴成像观察室壁及室间隔的情况及心腔有否扩大和扩张程度,判断心脏受损程度。

肺源性心脏病•X线平片基本征象为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右心衰竭表现。

(1)右肺下动脉扩张:右肺下动脉横径>15mm为阳性,右肺下动脉横径和气管横径比值≥1.07。

(2)中心肺动脉扩张外围分支细少。

重度肺动脉高压时,肺门动脉显著扩张,与数条细小和扭曲的动脉支相连,状如残根。

(3)肺动脉段凸出。

•CT和MRI均可显示肺动脉干和中心肺动脉扩张,右心室及室间隔肥厚。

重度肺动脉高压MRI于中心肺动脉腔内可见血流高信号,反映肺循环血流缓慢[2]。

•超声心动图右心室前壁厚度>0.5cm,搏动增强;右心室流出道扩张>30mm;心室波中右心室内径增大>20mm[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X线平片X线平片可显示继发于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的肺淤血、肺水肿和心脏左心室增大,对某些机械并发症如心室壁瘤、室间隔破裂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X线平片所示的心脏增大和不同程度的肺静脉高压,反映了左心功能损害以致左心衰竭的发生,心室壁瘤的X线征象有左心室缘局限性膨凸,左心室缘搏动异常,左心室缘纵隔一心包粘连。

心血管病影像学诊断

心血管病影像学诊断

编辑ppt
28
Amplatzer法
器材
– 6F静脉套管 – 6F端孔导管 – 0.035英寸(260cm)导丝 – 6-10F输送器 – 直径4-34mm27种型号
Amplatzer伞
编辑ppt
29
Amplatzer法
并发症 – 封堵伞脱落 – 残余分流 – 二尖瓣关闭不全 – 栓塞
编辑ppt
编辑ppt
37
可控Coil法
并发症 – 溶血 – 左肺动脉狭窄 – 栓子脱落
编辑ppt
38
PBMV插管途径
右股静脉(最常用) 左股静脉(镜面右位心) 右颈静脉 肝静脉 右股动脉
Inove法 Inove法 Inove法 Inove法 Babic法
编辑ppt
39
经皮穿刺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
心血管病影像学诊断
编辑ppt
1
方法
透视 平片
造影
影像增强 普通 CR(计算机摄影) 大片 电影 DSA(IV/IA) 光盘
编辑ppt
2
方法
MRI
Spiral CT(螺旋 CT)
EBCT或UFCT(电子束CT或超高速 CT)
Echo

– TTE(经胸超声)
– TEE(经食道超声)
– Doppler(多普勒超声)
Percutaneous Ballon Pulmonary Vavuloplasty (PBPV)
编辑ppt
40
常用外周血管内支架
Palmaz Strecker Jostent
编辑ppt
41
肾血管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标准
治愈:舒张压 <90mmHg,未服降压药 改善:
– 舒张压< 90mmHg或降低至少15%, 降 压药量不变或减量;

脑血管病的影像诊断

脑血管病的影像诊断

血管畸形
动静脉畸形 静脉畸形 毛细血管畸形 海绵状血管瘤 Galen瘤
平扫CT示右侧 额叶略高密度灶
增强CT示病灶为显著 强化的血管团
重建的CTA图像 示右侧额叶AVM
DSA图像与CTA一致
女,29岁, 癫痫发作7年。
动脉期上矢状 窦中后部早显动静脉瘘
脑CTA清晰显示 动静脉畸形的供 血动脉、畸形血 管团及引流静脉
右 侧 额 叶 动 静 脉 畸 形
MRA示左侧中动脉分支增粗并见 畸形血管团及明显扩张的引流静脉
术术前前CCTATA
术后复查CTA示病灶已 完全切除(CTA可作为 术后疗效评价可靠的无 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
术后CTA
静脉窦血栓形成
CVST是由于多种病因所致发育正常的脑静 脉系统狭窄或闭塞,颅脑静脉回流受阻,导 致颅内压增高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
动脉致密征:指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等较大动脉 某一段,由于栓塞或血栓形成而密度增高。
WW31,WL40
WW80,WL40
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
岛带征: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早期可表现岛带区(脑岛、最外 囊和屏状核)灰白质界面消失。
WW80,WL40
WW3,WL40
MRI-T2WI
常规MRI检查正常
WW30 WL35
低窗宽高对比更易显示病灶
WW80 WL35
DWI清晰显示病灶
超急性期脑梗死CT 征象早于常规MRI?
有限病例结果显示
超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的平扫CT征象可能早于常 规MRI。
超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早期CT征象主要为动脉致 密征和岛带征。
窗技术对于早期征象的显示尤其重要。 CT薄层扫描可能会增加病灶显示。 DWI对于早期缺血性脑梗死的显示最为敏感。 用好、用足现有设备(如CT)是关键。 县市级医院再买MR机应考虑1.5T磁共振机。

心脏和大血管疾病影像学表现和诊断

心脏和大血管疾病影像学表现和诊断
心包积液也可分布不均或包裹
2、缩窄性心包炎 心影呈三角形
心包呈蛋壳样钙化 透视下心搏减弱或消灭 静脉压增高上腔静脉扩张 左房压增高肺淤血
心包积液
缩 窄 性 心 包 炎
四、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一)临床与病理:
左心室 左心房
体循环
ASD 右心房
Eisenmanger 肺循环
房间隔缺损
五、Fallot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
(一)临床与病理:
1、 肺动脉狭窄:漏斗部狭窄常见心腰凹陷、肺纹理减少 2、 室间隔缺损:右向左分流左室因分流减少而变小 3、 主动脉骑跨:主动脉增宽,向前右移位 4、 右心室肥厚:右室增大,靴型心
(二)影像学表现:
1、 典型的法乐氏四联症右室肥厚扩大心尖圆突上翘 2、 心腰部凹陷,心影近似靴形 3、肺门阴影缩小,肺内血管纹理纤细,肺血减少 4、主动脉升弓部不同程度的增宽突出
Fallot 四联症
法洛氏四联症
六、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一)临床与病理:
1、主动脉内膜撕裂 2、血流经内膜裂口灌入中膜,使主动
脉中膜分离 3、形成血肿或所谓“双腔”主动脉, 即
扩张的假腔和受压变形的真腔
(二)影像学表现:
1、急性主动脉夹层 短期内可见纵隔或主动脉阴影明显 增宽,波动减弱或消失,边缘模糊, 主动脉壁钙化内移 破入心包时,心影明显扩大 破入胸腔时,可见胸腔积液
六、主动脉夹层 (aortic dissection)
一、风 湿 性 心 脏 病
(一)临床与病理:
1、瓣叶不同程度增厚、卷曲、钙化,瓣叶粘连 、狭窄 2、 瓣叶变形,乳头肌和腱索缩短、粘连,使瓣膜关闭不全 3、 二尖瓣狭窄时心尖部舒张期杂音 4、 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部收缩期杂音

常见脑血管疾病的影像诊断

常见脑血管疾病的影像诊断
Ⅲ型:为完全血栓动脉瘤,呈等密度,可有血栓内钙化或瘤壁的弧线 状钙化。
MRI:
动脉瘤由于有流空效应(快血流),而呈瘤状低信号影。 动脉瘤内血栓信号多样:
新鲜血栓高信号。 机化血栓、钙化、含铁血黄素呈低信号。 MRA可清楚显示动脉瘤。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脑动静脉畸形
最常见的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好发于大脑前、中动脉供血区。结 构包括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和引流静脉。
MRI病灶内不同时期出血所致病灶中央部高低混杂信号排列如“爆米 花状”,具特征性。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烟雾病
以双侧颈内动脉虹吸部末端及大脑前、中动脉近段进行性狭窄或闭塞 ,伴有颅底异常毛细血管网形成,以及丰富的侧支循环为特征的脑血 管病。临床可表现为脑缺血发作或脑出血。
平扫主要观察血管闭塞引起的继发性改变:①脑梗死,表现为双侧基 底节及额颞顶叶多发性梗死灶;②脑出血,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多见 ,其次是脑实质内血肿及脑室内积血;③脑萎缩、脑软化灶等。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囊变期CT:血肿一般完全吸收,呈低密度囊腔,边缘清楚,CT值近似于脑 积液。囊腔多呈条状或新月状,较小的出血灶形成纤维疤痕,邻近脑室、 脑沟扩大。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MRI血 肿 信号的 演变
超急性期(24h):含氧血红蛋白 T1WI低信,T2WI高信号
急性期(2-3d):脱氧血红蛋白 T1WI等信,T2WI低信号
精品课件
CT表现
(1)发病24小时内CT扫描可阴性,以后出现边缘模糊稍低 密度区,与闭塞的血管供血区相一致(楔形或扇形);
(2)一周内密度更低,占位明显;
(3)两、三周中心坏死,血管增生,占位减轻;模糊效应 ,增强扫描见脑回状强化。

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

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

概述
循环系统: 心脏、大血管和周围血管(动 脉静脉、毛细管、淋巴管)
检查方法: X线、US、 CT、MRI、介入、NM
第一节
检查技术
Section 1 :Techniques
检查技术
X线—透视、摄片 (记波、体层…) 介入—血管造影(DSA)、介入治疗 S— B型、C型 ( A型) CT— 平扫、增强、CTA MRI- 平扫、增强、MRA NM— ECT、PET
2.RAO 45°(吞钡) 右后缘:主动脉与上腔静脉重叠影
左房体部 右房体部及下腔静脉 左前缘:升主动脉、主动脉弓 肺动脉主干、右室漏斗部 右心室 左心室
RAO 45°
O 60° 右前缘:升主动脉、上腔静脉
右房耳部(1/3) 右心室(2/3) 左后缘:大血管、主动脉窗 左心房 左心室 注:房室沟
检查技术
能否提供以下信息
位置 外形 (size, shape) 解剖 -- wall and constructure(valves) 运动 (diastole, systole ) 血流动力学 功能
Section 1 :Techniques
透视——X-ray Fluoroscopy
位置、轮廓、心跳 注射对比剂可显示心腔
不清楚? 没记录
Section 1 :Techniques
平片——X-ray Plain film
后前位(正位) 左、右前斜位及吞钡 侧位(左、右)
图像清楚 有记录
Section 1 :Techniques
X-ray 平片
正位片
Section 1 :Techniques
烧瓶、立卵状 主动脉弓清后方
Section 2: normal imaging – plain film

常见脑血管疾病的影像诊断幻灯片

常见脑血管疾病的影像诊断幻灯片
MRI:
动脉瘤由于有流空效应(快血流),而呈瘤状低信号影。 动脉瘤内血栓信号多样:
新鲜血栓高信号。 机化血栓、钙化、含铁血黄素呈低信号。 MRA可清楚显示动脉瘤。
脑动静脉畸形
AVM-动静脉畸形
海绵状血管瘤
由增大的血窦间隙构成,缺乏正常内皮紧密连接,其间无正常结构, 低压、慢流速
CT平扫呈边缘清楚的圆形、类圆形略高密度病灶,密度多不均匀,约 33%伴发钙化,无占位或轻度占位,无水肿,可伴有出血,增强可不 强化、轻度强化或明显强化。
脑梗塞
1 超急性期:6h之内 2 急 性 期:6~72h 3 亚急性期:3~10d 4 慢性早期:11d~1m 5 慢性晚期:1m以上
CT表现
(1)发病24小时内CT扫描可阴性,以后出现边缘模糊稍低 密度区,与闭塞的血管供血区相一致(楔形或扇形);
(2)一周内密度更低,占位明显;
(3)两、三周中心坏死,血管增生,占位减轻;模糊效应 ,增强扫描见脑回状强化。
MRI病灶内不同时期出血所致病灶中央部高低混杂信号排列如“爆米 花状”,具特征性。
烟雾病
以双侧颈内动脉虹吸部末端及大脑前、中动脉近段进行性狭窄或闭塞 ,伴有颅底异常毛细血管网形成,以及丰富的侧支循环为特征的脑血 管病。临床可表现为脑缺血发作或脑出血。
平扫主要观察血管闭塞引起的继发性改变:①脑梗死,表现为双侧基 底节及额颞顶叶多发性梗死灶;②脑出血,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多见 ,其次是脑实质内血肿及脑室内积血;③脑萎缩、脑软化灶等。
慢性早期(11-30d) 坏死组织被清除,水肿渐消退,梗 塞区周围出现新生血管。仍呈脑回状强化,可出现坏死囊 变,易出现梗死后出血。
慢性晚期(>30d)梗塞范围小、治疗及时,仅有局部脑萎缩 。梗塞区明显的胶质增生,引起脑萎缩、囊性脑软化灶。

心血管疾病的影像诊断

心血管疾病的影像诊断
CT
精选ppt
69
Section 2: normal imaging – MR
精选ppt
MRI——常规轴位
70
精选ppt 71
精选ppt
第三节
基本病变影像特征
Abnormal basic signs
72
精选ppt
基本病变影像特征——Abnormal basic signs
位置异常——Position 形态异常——Morphology (外形和内部结构) 运动异常——Movement 冠脉异常——Coronary artery 血流动力学异常——Hemodynamic 心包病变——Pericardial lesions
37
Section 1 :Techniques
精选ppt
超声——Echocardiography
M超,两维超声 Doppler超声 彩色Doppler超声 经食道超声 诱发超声检查 对比增强检查 功能测定 介入超声
38
Section 1 :Techniques
精选ppt
彩超——Echocardiography
CT
精选ppt
18
精选ppt 19
精选ppt 20
精选ppt 21
精选ppt 22
Section 1 :Techniques- MRI
精选ppt
MRI的心脏大血管显示方法
• 平扫技术
White/Black blood,TOF,PC,True-Fish
• 增强扫描技术
硬件 原理 对比剂 动态增强 后处理重建
DSA——心脏大血管诊断的金标准,有创,减

CT——多排CTA,无创,普及,辐射
MR——MRA,无需对比剂,无辐射

心血管疾病影像学诊断

心血管疾病影像学诊断

心血管疾病影像学诊断心血管疾病影像学诊断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脏和血管系统中的疾病,包括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对于及早治疗和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

影像学诊断是一种无创的诊断方法,通过利用不同的影像学技术,可以观察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心脏影像学诊断心脏影像学诊断主要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脏核磁共振。

心电图心电图是一种常用的心脏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评估心脏功能。

心电图可以检测心脏的节律、传导和心室肥大等问题,是一种简单、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

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技术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像学方法。

通过超声波的反射来心脏的图像,可以评估心脏的大小、收缩功能、瓣膜功能以及血流情况等。

心脏核磁共振心脏核磁共振是一种以磁共振技术为基础的心脏影像学检查方法。

通过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频率来心脏的图像,可以观察心脏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并提供心脏供血情况的信息。

血管影像学诊断血管影像学诊断主要包括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

CT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观察血管的形态和血流情况。

通过给患者注射造影剂,并使用CT扫描仪进行扫描,可以血管的三维图像,评估血管狭窄、血栓形成等问题。

磁共振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利用磁共振技术观察血管的形态和血流情况。

通过给患者注射造影剂,并使用磁共振设备进行扫描,可以高分辨率的血管图像,评估血管的开窄、瘤块等问题。

心血管疾病影像学诊断是一种无创的诊断方法,为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

心脏影像学诊断可以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脏核磁共振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血管影像学诊断可以通过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来观察血管的形态和血流情况。

这些诊断方法在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寿命。

心血管病影像诊断

心血管病影像诊断

轻 型 F4
广 义 F4
重症F4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
影像学诊断评价
典型X线征象结合临床体征,平片多可做出或提示诊断 X线征象类似F4,但心脏增大明显,心脏异位,疑左位升主动脉,而心电图没有右室高电压,应警惕其它复杂畸形 超声及MRI可部分取代造影,但对肺血管的发育及体肺侧枝的了解不如血管造影
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
超声 肺静脉造影
左房造影
房间隔缺损
RA
LA
CT
MRI CT和MRI 可见房间隔中断
法乐四联症 Tetralogy of Follot (TOF or F4 )
血液动力学:
巨大VSD、重度肺动脉狭窄,导致两心室 压力接近,室水平右左分流量,体 动脉血氧含量; 肺动脉狭窄,使肺血流量,加重乏氧; 临床: 生后46月出现紫绀、杵状指(趾),喜蹲踞, 活动少,发育迟缓。L24SM、ST(+)、P2
基本征象: 250350ml时,心影正常 典型征象:巨大的心脏与清晰的肺纹理不相称 “烧瓶”心或“球”形心; 搏动减弱或消失; 肺纹理正常或减少 左心衰时肺淤血、肺水肿
心包炎
血流动力学: 积液→压力升高→心室舒张受限 ↓ 心房、静脉压升高,心排血量减少 心包填塞→左心衰→肺淤血、肺水肿
不同的心包积液
P D A
术前 术后
PDA造影
动脉导管未闭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PDA
MRI
鉴别诊断:
01
添加标题
02
添加标题
03
添加标题
04
添加标题
05
添加标题
06
添加标题
07
添加标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期(CT)
• 缺血性脑水肿
• 实验1:海绵模型:水增加6%,T2W信号增 加15%;CT改变25% • 实验2:鸡蛋变硬: T2缩短,中度T1缩短;CT 值不变 • 目前认为在水分探测MRI比CT敏感
急性期(CT)
• 缺血性脑水肿
• 3-6小时亦可有,但各家报道不一 tomura et al:92%(40-340 min) Bozza et al:85%(23/27) Horowitz et al:56% 3小时内,53-68%阳性率 对梗塞的预测:早期出现低密度,预测梗 塞的特异性高,一组786例分析,CT预 测449例缺血梗塞,追随证实433例,阳 性预测值96%,特异性为85%。
脑血管淀粉样变;出现液-液面可能为凝
血功能受损;溶栓后出血症状轻
溶栓后出血
脑内急性出血的CT
•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 急性期为脑沟、池内线状高密度,亚急性
期有轻度脑积水,脑沟弥漫消失,脑沟、
池内线状高密度
• 24小时敏感性90%,1周为50%
MRI在卒中的应用
• 概述
• MRI技术
• 各期的MRI表现
发病2小时(面积<1/3MCA供血区)
发病24小时追随(面积<1/3MCA供血 区),治疗后,范围局限
A:发病后140分钟,面积>1/3;B:治疗后7天复查, 病变累及整个MCA区
急性期(CT)
• 岛叶带征 • 岛叶带:岛叶最外的灰白质束,屏状核,外囊和Reil岛 • 血供:大脑中动脉的屏状核动脉和其他脑岛动脉分 支供血。 • 岛叶供血障碍时, 豆状核的侧枝通过豆纹动脉和 Heubner回归动脉供血;当大脑中动脉前端的豆 纹动脉闭塞,脑岛不能与侧枝相通,该区成为一 个分水岭区 • 受累的岛叶带呈低密度,为大脑中动脉梗塞最早 表现之一
慢性期和后遗期(CT)
• 慢性期:4周-3月,病变区低密度,更 加均匀,病灶边界清楚;增强扫描仍 强化(最长3-9月)。 • 后遗期:病变区与CSF相同,侧脑室 扩大,局部脑萎缩
CT增强扫描
• 脑梗塞的强化最早出现于第二周,2-4 周有80-88%强化 • 幕上2-4周为93%强化,3-17周减弱, 最长3-9月 • 强化类型多样,典型脑回强化,也可 为多灶、线样、带状、中心性、周边 性和环状,与坏死程度和侧支有关
发病90分钟
发病4天
CT发现对预后和治疗的影响
• 对梗塞的预测:早期出现低密度,预测 梗塞的特异性高,一组786例分析,CT 预测449例缺血梗塞,追随证实433例, 阳性预测值96%,特异性为85%。 • 早期出现低密度区小于1/3大动脉区,溶 栓治疗有效;大于1/3溶栓治疗禁忌 • 在头3小时内, CT出现较大片低密度区 ,应详细询问病史是否准确
岛叶带征
亚急性期(CT)
• 1-7天
• 水肿和占位效应明显,3-5天高峰
• 继发出血:1-2天达高峰,5-40% • 增强扫描典型的脑回样强化(gyral enhancement)
亚急性期(CT)
• 水肿和占位效应
• 缺血3-6小时内,出现细胞内水肿,4-12 小时出现血管性水肿,高峰期1-5天,1-2 周下降,2-3周占位效应消失 • 模糊效应期(fogging effect):出现于23周,梗塞的低密度区变为等密度,3周 后消失。 • 机理:梗塞区出现吞噬细胞,胶质细胞 成分,水肿消失, CT呈阴性 • 增强扫描仍强化
患者于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伴发热,
体温最高达38.9℃,在当地医院诊为结核性
胸膜炎,当地给抗结核治疗,并为患者行胸
腔闭式引流,患者咳嗽减轻,体温正常,现 口服抗结核药。
手术病理:原发性肺动脉肉瘤
原发性肺动脉肉瘤为罕见高度恶性肿瘤,主要
发生在成年人,女性稍多,由于其临床症状和影像
学表现与肺动脉血栓栓塞极其相似,极易被误诊;
5小时
Down syndrome: high hematocrit
(高红细胞比积) 71%显示MCA高密度
超急性期(CT)
• 脑肿胀
• 结构肿胀,如脑回和csf间隙消失,但无低密 度 • 见于动脉和静脉阻塞的早期 • 机理:低灌注压导致动脉扩张或高静脉压导 致被动性动脉扩张
2小时
6天
急性期(CT)
痰涂片(+)
MPR矢状位
CT三维重建
孕妇剖宫产前MRI检查
MRI
孕妇剖宫产后超声多普勒检查
典型病例二:胸部
6-17-外院CT平扫
69
7-10-CT平扫
70
2012-7-10-CT强化
71
冠状、矢状MPR显示破口
72
典型病例三:M,61,左肺结核合并肺动脉栓塞
典型病例四:腹部
75
腹部
100~120ml,注射后45s扫描
• 最好两侧同时注药,若不可行, 注射患侧上肢静脉
直接注射肢体CTV
• 显示阻塞部位
• 显示侧支循环
• 观察静脉内栓子
无名静脉栓子并狭窄
腋静脉闭塞
腋静脉闭塞及侧枝循环
侧枝循环
典型病例一:胸部
孕妇剖宫产前CT平扫
孕妇剖宫产后
CT平扫
CT动脉期
CT延迟期
心脑血管疾病影像诊断
刘建钢
1
影像学检查方法
• CT (computed tomography)
• 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Cerebral aniography (DSA)
• Ultrasonography (Doppler)
• SPECT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 PET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 CT的优缺点
CT扫描技术
• 常规CT
• 增强CT
• CTA • CT灌注成像
CT的能力
• 脑内出血
• 大动脉血栓性阻塞
• 脑肿胀
• 缺血性脑水肿
• 钙化
急性期(CT)
• 脑血流的阈值(CBF)
• 正常 54±12ml/100g/min • 缺血 23ml/100g/min • 神经功能丧失10-22ml/100g/min
脑内急性出血的CT
• CT是观察脑内出血的首选方法
• 位置:实质、脑室、蛛网膜下腔、硬 膜下/外腔 • 预测预后 • 准确性:少见漏诊
脑内急性出血的CT
• 脑实质出血
• 急性出血为高密度 • 原因:梗塞后出血为斑片状;周边水肿
明显为肿瘤或静脉梗塞;多发出血可能
为转移瘤、凝血病(coagulopathy)或
76
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
77
血流图一目了然
78
病例五:四肢
右髂总动脉栓子形成
79
右侧股动脉闭塞
80
三、增强CT在穿刺活检前的价值
81
血管相关疾病禁忌穿刺活检
82
F,88岁
CT靶扫描
83
增强CT
CT靶扫描
84
病例四:胸部
VR三维重建
85
胸部
CT引导下穿刺
86
F3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疑诊结核性胸膜炎,要求穿刺
• 显示病变范围,夹层与主动脉分支 的关系(MPR,VR) • 显示夹层破口、假腔内血栓、动脉 壁钙化(MPR,MIP)
破口
分支的位置
不同后处理方式 的价值
横断图像
主动脉瘤的显示
• 显示动脉瘤部位、大小、形状、 范围 • 有无附壁血栓形成以及瘤壁有无 钙化 • 显示动脉主要分支有无受累
主动脉缩窄 (手术前后对照)
Vessel view
右冠状动脉观察图像
左冠状动脉观察图像
左冠状动脉狭窄
前降支狭窄 (软斑块)
右冠状动脉狭窄 (软斑块)
前降支狭窄
血管内支架的监测
对搭桥术后桥血管的监测
右冠桥血管再狭窄
右冠桥血管再狭窄
4、上腔静脉系统直接成像
• 经手背静脉注射20%的造影剂 • 注射速度1.5-2ml/s,单侧剂量
最常见部位是右肺动脉,其次为左肺动脉、肺瓣
膜,最少见的是右心室流出道;
原发性肺动脉肉瘤的预后很差,诊断后自然生存
期仅数月,治疗上以手术为主。


• 心胸血管成像技术 • 心胸血管病变鉴别诊断
• 穿刺活检前增强CT临床意义
CT在卒中的应用
• CT技术
• CT各期表现
• CT典型征象
• CT的应用进展
主动脉瓣上狭窄
左肺动脉狭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房室缺损
体动脉与肺静脉瘘
不同重建方式的优势
VR
MIP
肺隔离症
• 可显示来自体循 环的供血动脉 • 显示静脉引流
肺段隔离症
VR
MIP
不同的重建方式有各自的优势
3、冠状动脉狭窄
Slab-MIP
CPR
容积演示(Volume rendering, VR)
1、肺动脉
2、主动脉 3、冠状动脉 4、上腔静脉
1、肺动脉栓塞
A. 增强效果好,不仅可以显示肺动脉干支的 栓子,而且可以显示亚段动脉内的栓子; B. 多平面重建还可在单个图像上沿主轴显示 斜行走向的血管,以此准确评估血管内异常和 腔内血凝块,弥补了横断面的不足. C. 三维重建可以立体显示栓塞动脉的状态
干动脉
段动脉
亚段动脉
高密度对比 高空间分辨
多方式显示的优势
更 准 确 的 显 示 血 管
恰当的延迟时间 是提高图像质量 的关键
肺动-静脉瘘
• 可以清楚显示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其走行、 病灶的大小及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