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机电一体化系统项目教程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项目教程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项目教程课程设计1. 课程介绍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知识,完成机电一体化系统项目的设计与实现。

通过实际操作项目,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开发和创新能力。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1.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技能;2.熟悉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知识的应用;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4.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发展动力。

3. 课程大纲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3.1 预备知识•机械原理•电子技术基础•控制原理•编程基础3.2 课程设计•选题与方案设计•机械部分设计与加工•电子控制部分设计与调试•系统集成与测试3.3 团队合作•建立团队合作意识•分工合作•有效沟通•解决问题3.4 创新与发展•学术研究•产品实践•创业方向探索4.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4.1 课堂讲授介绍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技能,讲解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知识的应用。

4.2 课程设计及实践操作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引导学生掌握机械部分和电子控制部分的设计方法和技能,包括物理原理、CAD绘图、工程制图、机械加工、电路设计、单片机和传感器应用等方面。

4.3 实验室操作组织学生到机电设备实验室进行设备操作与实验,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系统测试和诊断故障。

4.4 团队合作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设计和实践操作,每个小组要有明确的分工,通过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5 学术研究提供机电一体化系统相关研究文献,鼓励学生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进行进一步研究,培养学生创新与发展能力。

5. 课程考核本课程的考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1 课堂考核平时考核包括听课情况、课堂圈子等。

5.2 课程设计根据课程设计进行课程成果评估。

5.3 实验室操作根据实验操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5.4 课题论文根据完成的课题论文进行评估。

6. 课程参考书目•《机械原理》•《电子技术基础》•《控制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7. 结语机电一体化系统项目教程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知识,完成机电一体化系统项目的设计与实现,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和发展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doc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doc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doc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工科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涉及机电系统的设计、分析、优化和实现等方面的知识。

在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一个具体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机械部分和电子控制部分的设计。

在机械部分,需要根据系统的功能和要求,设计机械结构,包括传动机构、导向机构、支撑机构、制动机构等。

在电子控制部分,需要根据系统的控制要求和传感器测量的数据,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和传感器,设计控制电路和程序,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的性能指标和优化设计。

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响应速度、工作效率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优化设计来提高系统的性能指标。

例如,可以通过优化机械结构的设计来提高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通过优化控制算法和控制参数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

另外,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系统的可维护性包括系统的维修性和可靠性,即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维修并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系统的可扩展性包括系统功能的可扩展性和升级性,即系统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功能扩展和升级。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实现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电子电路设计等工具。

学生需要使用CAD软件进行机械结构的设计,使用电路设计软件进行电子电路的设计。

同时,还需要使用模拟仿真软件进行系统的模拟和调试,验证系统的性能和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机电系统设计和分析的重要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加深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课程设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将来的就业和科研奠定坚实的基础。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课程,需要学生综合应用机械设计、电气工程、控制工程等知识,将机械和电子相结合,实现系统自动化控制和优化。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课程设计主题和步骤,供参考:
设计一个自动化生产线:学生可以根据一定的生产任务要求,设计一个包含多个工作站的生产线,要求实现自动化控制、物料输送、零部件加工、质量检测等功能。

学生需要考虑机械部分的设计和制造,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编程,以及整个系统的优化调试。

设计一个自动驾驶小车: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现有的小车平台,通过搭载各种传感器和控制电路,实现自动驾驶功能。

学生需要学习机器视觉、Lidar雷达等技术,掌握小车路径规划和控制算法,以及电子电路设计和调试技巧。

设计一个智能家居系统:学生可以设计一个包含多个智能设备的家居系统,例如温度控制器、照明系统、智能锁等,实现远程控制和
智能联动。

学生需要学习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协议、嵌入式系统设计等知识,掌握电子电路和程序设计技能。

设计一个机器人系统:学生可以设计一个具有自主导航和自主控制能力的机器人系统,例如巡检机器人、拾取机器人等。

学生需要学习机器人动力学、路径规划、机器视觉等技术,掌握机械设计和电子控制技能,以及编写机器人控制程序的能力。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建议采用分组或个人完成的形式,根据课程要求和时间安排,确定任务目标、分工协作、进度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同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和管理,保证学生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大二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大二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大二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和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场合。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和维护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以及常用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和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场合。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机电一体化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和分类。

2.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成和应用: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基本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配合。

3.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包括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步骤和分析方法。

4.常用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和系统:包括数控机床、机器人、PLC控制系统等设备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场合。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1.讲授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使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和系统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应用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机电一体化技术》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以便学生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目录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1.总体方案1.1 丝杆螺母副的选用1.2 减速装置的选用1.3 伺服电动机的选用1.4 检测装置的选用2.工作台切削力的计算3.直线滚动导轨副的计算与选型3.1滑块承受工作载荷Fmax的计算与型号选择3.2距离额定寿命L的计算4.滚珠丝杆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4.1最大工作载荷Fm的计算的计算4.2最大动载荷FQ4.3初选丝杆型号4.4丝杆传动效率η的计算4.5丝杆刚度的验算4.6丝杆压杆稳定性的校核5.步进电机减速箱的选用6.步进电机的计算与选型6.1步进电机转轴上加载的总转动惯量Jeq6.2步进电机转动轴上总的等效负载转矩Teq6.3步进电机最大静转矩的选择6.4步进电机性能校核7.反馈检测装置的选用8.步进电机驱动器的选用9.设计总结参考文献[1]张建民.《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尹志强.《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普通车床(如C616,C618,C620,CA6140,C630)是金属切削加工常用的一类机床。

总体设计方案(1)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后应具有单坐标定位,两坐标直线插补、圆弧插补以及螺纹插补的功能。

因此,数控系统应设计成连续控制型。

(2)卧式车床经数控化改造后属于经济型数控机床,在保证一定加工精度的前提下,应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3)根据普通车床的最大加工尺寸、加工精度、控制速度、以及经济性要求一般采用8位微机——MCS-51。

(4)根据系统的功能要求,需要扩展程序存储器、键盘与显示电路、I/O接口电路、D/A 转换电路、串行接口电路等。

还要选择步进电动机的驱动电源以及主轴电动机的交流变频器等。

(5)设计自动回转刀架及其控制电路。

(6)纵向和横向是两套独立的传动链,他们由步进电机、齿轮副、丝杆螺母组成,其传动比应满足机床所要求的分辨。

(7)采用滚珠丝杆螺母副,并有预紧机构(8)采用贴塑导轨,以减少导轨摩擦2、设计参数最大加工直径:床面上:630mm;床鞍上:350mm;最大加工长度:1400mm;快进速度:纵向:2.0横向:1.0最大切削进给速度:纵向:0.5m/min,横向:0.25 m/min;溜板板和刀架的重力:纵向:1200N横向:800N主电动机功率:10KW;代码ISO脉冲分配方式:逐点比较法,定位精度: 0.015启动加速时间:35ms;输入方式:增值式、绝对式控制坐标数:2刀具补偿是0-99mm进给传动链间隙补偿是: 纵向:横向:进给伺服系统机械部分设计与计算(1) 进给系统机械结构改装设计1、进给系统机械设计需要改动主要部件有挂轮架、溜板箱、溜板、刀架等。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我们将所学的机电一体化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培养我们独立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课程设计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深对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的理解,掌握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熟悉机械、电子、控制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融合与应用。

3、培养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包括方案设计、图纸绘制、参数计算、器件选型等。

4、提高我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具体要求如下:1、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包括运动方式、精度要求、速度范围等。

2、进行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包括机械结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等的选择和布局。

3、完成机械结构的详细设计,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

4、选择合适的驱动电机、传感器、控制器等器件,并进行参数计算和选型。

5、设计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实现系统的控制功能。

6、对设计的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和优化,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三、系统方案设计1、功能需求分析经过对任务要求的仔细研究,确定本次设计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为一个小型物料搬运机器人。

该机器人能够在规定的工作空间内自主移动,抓取和搬运一定重量的物料,并放置到指定位置。

2、总体方案设计(1)机械结构采用轮式移动平台,通过直流电机驱动轮子实现机器人的移动。

机械手臂采用关节式结构,由三个自由度组成,分别实现手臂的伸缩、升降和旋转,通过舵机进行驱动。

抓取机构采用气动夹爪,通过气缸控制夹爪的开合。

(2)驱动系统移动平台的驱动电机选择直流无刷电机,通过减速器与轮子连接,以提供足够的扭矩和速度。

机械手臂的关节驱动选择舵机,舵机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抓取机构的气缸由气泵提供气源,通过电磁阀控制气缸的动作。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1.1课程背景1.2课程目标1.3课程内容1.4教学方法1.5考核方式二、课程背景2.1机电一体化系统概述2.2机电一体化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2.3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4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发展趋势三、课程目标3.1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2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方法3.3能够应用机电一体化系统解决实际问题3.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四、课程内容4.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4.1.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定义4.1.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4.1.3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工作原理4.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方法4.2.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需求分析4.2.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结构设计4.2.3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设计4.2.4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传感器和执行机构设计4.3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4.3.1工业生产中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用4.3.2日常生活中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用4.4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实验设计4.4.1机电一体化系统实验的设计原则4.4.2机电一体化系统实验的搭建方法4.4.3机电一体化系统实验的数据分析五、教学方法5.1理论教学5.1.1讲授5.1.2讨论5.1.3案例分析5.2实践教学5.2.1实验教学5.2.2项目设计5.3网络教学5.3.1在线课程5.3.2远程协作六、考核方式6.1平时表现6.2实验报告6.3课堂讨论6.4期末考试6.5项目设计成果七、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的意义与发展7.1对于学生的意义7.1.1增强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理解7.1.2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7.1.3提升就业竞争力7.2对于专业发展的意义7.2.1推动机电一体化系统相关课程的设置7.2.2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7.2.3增强学校在机电领域的影响力7.3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的未来发展7.3.1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7.3.2强化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八、结语8.1总结课程设计的重点8.2展望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的未来发展以上就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通过对课程背景、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详细规划,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学校在机电领域的影响力,推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的发展。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四版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四版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四版课程设计1. 课程设计背景及目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现代制造业中常用的一种技术。

它将机械、电气、电子、传感器等多个领域的技术融合在一起,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高效率、高精度的生产流程。

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让学生深入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掌握机电系统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2. 设计要求2.1 设计目标设计一个具有自动化、智能化、高效率、高精度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要求满足以下功能:•具有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自动完成生产流程;•具有各种传感器、执行器等控制设备,能够实时获取生产状态信息并进行控制;•具有高精度的精确控制能力,能够保证生产质量和效率。

2.2 设计内容•机械设计:设计一个包含多个部件的机械系统,实现物料转移、加工、成品分离等操作。

根据机械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适当的运动轨迹、速度、力学参数等。

•电气设计:设计配备各种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实现对机械系统运动、物料流动等各方面的控制。

电气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噪声、电磁兼容性、安全可靠性等。

•控制系统设计:设计机械控制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的集成控制器,实现对整个机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控制系统需要具有高精度、高响应、高鲁棒性等特点,能够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

2.3 设计要求•机械系统应具有适当的小型化性质,易于搬运和维护;•电气系统应具有良好的隔离性,保证安全和避免电磁干扰;•控制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能够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

3. 设计步骤3.1 设计方案确定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机械系统、电气系统和控制系统的整体方案,包括机械系统的结构布局、传动链设计、电气系统的元件选型、电路设计和控制系统的算法设计等。

3.2 细节设计在确定了整体方案后,对各个系统进行细节设计,包括机械系统的部件设计、电气系统的布线设计、控制系统的编程等。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课件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课件

设计软件介绍
SolidWorks
三维机械设计软件,用于建立三维模型、进行运动分析和优化设计。
AutoCAD
二维绘图软件,用于绘制平面图、电路图和布局图等。
MATLAB/Simulink
仿真软件,用于系统建模、分析和优化。
LabVIEW
虚拟仪器软件,用于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等。
设计经验分享
经验一
注重系统整体性
设计要求
明确课程设计的要求,包括技术指标、性能参数、安全性能等方 面。
设计优化
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优化,提高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设计成果评价
评价标准
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对设计成果进行评价 。
评价方法
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专家评审、实验测试 等,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反馈与改进
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反馈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并进行改进和完善。
01
课程设计任务与要 求
设计任务书解读
任务书内容
01
详细解读课程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目标、要求、限制条件和
预期成果。
任务书分析
02
对任务书中的各项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理解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任务书实施计划
03
根据任务书要求,制定合理的设计实施计划,确保按时完成设
计任务。
设计要求与规范
设计规范
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规范和标准,确保设计符合行业 要求。
实时性、稳定性、可扩展性
传感检测系统设计
设计内容
传感器选型、信号处理电路、数据采 集与传
设计要点
准确性、可靠性、抗干扰能力
01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 计实践
设计案例分析

机电一体化(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课程设计

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洗衣机说明书1. 课程设计的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洗衣机简介 (2)2.1全自动洗衣机特点 (3)2.2洗衣机工作原理概述 (4)3. 传动方案讨论 (4)4.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 (6)4.1减速离合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简介 (6)4.2减速离合器零部件的计算与选择 (13)4.3减速离合器零件装配图 (16)5.进/排水系统结构原理简介 (16)5.1进水电磁阀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7)5.2排水电磁阀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8)5.3水位开关控制原理 (20)6.控制系统的设计 (22)6.1控制芯片的选择 (22)6.2程序框图 (22)6.3控制程序设计 (24)6.4电气控制图 (39)心得体会 (40)参考文献 (41)附录 (41)前言本次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的重点在于硬件部分的减速离合器设计。

经过小组提出方案对比与讨论,最终决定使用单向轴承式减速离合器,具体讨论过程将在后面的说明书中详细介绍。

减速离合器的各部件的选择、设计是洗衣机硬件部分的设计重点,其具有体积小,功能多,零部件构成复杂等特点。

主要构成部分有离合装置,制动装置以与行星轮系二级减速装置,这些装置的设计尺寸选择,功能原理将在后面的洗衣机说明书中详细介绍。

考虑到设计的是家用洗衣机,并根据对洗衣机体积,功能的要求确定洗衣机采用以单片机为核心的通用自动控制装置,它具有功能强、可靠性强、编程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等特点。

该控制系统可实现用编写的程序进行逻辑控制、定时、记数和算术运算等,并通过数字量和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

该设计为单片机控制的全自动家用洗衣机,主要介绍了全自动洗衣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重点设计部件减速离合器),控制系统的单片机的选型和资源的配置,控制系统程序设计与调试,控制系统单片机程序。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内容: 包括机械设计、 电气控制、计算 机编程等方面
课程设计成果: 完成了一个具体 的机电一体化系 统设计
课程设计收获: 提高了实践能力, 加深了对机电一 体化系统的理解
机电一体化系统发展趋势与展望
网络化:机电一体化系统将 更加网络化,实现远程监控、 远程诊断等功能。
绿色化:机电一体化系统将 更加绿色化,实现节能减排、
软件设计:根据系统需求,设计出满足功能要求 的软件程序
设计原则:可靠性、实时性、可移植性、可维护 性等
设计方法:模块化设计、分层设计、面向对象设 计等
设计工具:C语言、C++、Java等编程语言,以 及相应的开发工具和调试工具
设计流程: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详细设计、编 码实现、测方案设计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机电一体化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的结果和结论
系统总体结构方案
系统组成:硬件、软件、 网络、接口等
硬件结构:处理器、存储 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软件结构:操作系统、应 用软件、数据库等
保护装置: 负责保护 系统在异 常情况下 的安全, 如过载保 护、短路 保护等
传感器和执行器选型与设计
传感器类 型:温度、 湿度、压 力、流量 等
传感器选 型原则: 精度、稳 定性、可 靠性、成 本等
执行器类 型:电动、 气动、液 压等
执行器选 型原则: 响应速度、 精度、稳 定性、成 本等
传感器和 执行器的 安装位置 和连接方 式
机械结构设计原则:满足功能要求、易于制造、便于维护 机械结构设计方法:采用模块化设计、标准化设计、优化设计等方法 机械结构设计内容:包括传动系统、执行机构、控制系统等 机械结构设计注意事项:考虑人机工程学、安全性、可靠性等因素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掌握其核心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2. 学习并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常见传感器、执行器及其应用;3. 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系统分析与设计。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组装与调试;2.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电一体化系统零部件的设计与绘图的技能;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在项目实践中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认识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预期目标,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电一体化基本概念:介绍机电一体化的定义、特点及发展历程,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机电一体化的基本组成部分- 机电一体化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2. 传感器与执行器:学习各类传感器、执行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选用方法- 常见执行器的类型、原理及控制方法3.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讲解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方法及注意事项,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 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常用设计方法及案例分析- 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4. CAD软件应用:学习CAD软件在机电一体化设计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

一、概述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指在机械与电气领域的融合中,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实现机械和电气控制及驱动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涉及到机械、电子、自动控制、传感器、软件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电一体化系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因其具有高性能、高效率、高灵活性和可靠性等优点,因此对其设计的研究与应用愈发受到重视。

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定义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指在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多个领域知识的基础上,将各种设备或系统组合成一个整体,在保证各子系统之间具有联动性、互补性和协调性的基础上,使之实现协同工作,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的集成度、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能源消耗和材料的浪费。

2.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1)需求分析:根据客户需求以及系统使用环境等,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界定,确定系统的基本要求和指标。

(2)功能设计:在明确了系统的需求后,根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进行系统的结构设计、模块设计、软硬件设计等。

(3)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和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策略,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并设计相应的控制算法。

(4)通信网络设计:建立合适的通信网络,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传递。

(5)安全性设计:设计系统的安全控制系统,保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6)可靠性设计:考虑系统的故障预防、故障检测和故障诊断手段。

(7)试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检验系统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主要挑战1. 多学科交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需要涉及到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需要具备全面的知识背景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2. 复杂性: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到各种不同的因素,如机械结构、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算法等,使得系统设计变得极为复杂。

3. 故障预防:机电一体化系统工作环境复杂,系统工作稳定性要求高,需要考虑到各种故障可能性,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本课程设计指导书详细介绍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机械设计、电气控制、程序编写等方面的技能,从而实现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全方位掌握。

第一部分:课程设计的背景和意义。

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技术,它将机械设计和电气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从而实现自动化生产。

机电一体化系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生产成本,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发生率等。

因此,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技术对于现代制造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熟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流程、掌握机械设计和电气控制的技能、学会利用电气软件和编程语言进行系统的设计和控制、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编程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等。

第三部分: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概述与原理、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系统测试与调试等。

同时,对于学生,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能够独立完成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与调试;2.掌握机械设计和电气控制的基础知识;3.了解编程语言和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4.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能够合理地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中自己的任务。

第四部分:课程设计的考评方法。

本课程设计考核主要由课程设计报告和现场演示两个环节组成。

课程设计报告应包括系统设计流程、系统组成部分的详细设计、系统测试与调试等内容。

现场演示应展示课程设计的系统实现效果,并结合实验环节进行现场演示和讲解。

学生将按照报告的质量和现场演示的表现情况分数。

第五部分:总结。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学习课程,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机械设计、电气控制、编程语言等方面的知识,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因此,在课程设计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机电一体化的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的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掌握其核心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2. 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的功能及相互关系;3. 了解常见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并绘制简单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原理图;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故障排查和维护;3. 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进行仿真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电一体化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的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和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机电一体化基本概念:介绍机电一体化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教材章节:第一章内容列举:1.1 机电一体化的定义;1.2 发展历程;1.3 应用领域;1.4 发展趋势。

2. 机电一体化系统组成:讲解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核心组成部分的功能及相互关系;教材章节:第二章内容列举:2.1 传感器;2.2 执行器;2.3 控制器;2.4 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3. 常见机电一体化设备:分析典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结构、原理及应用;教材章节:第三章内容列举:3.1 数控机床;3.2 工业机器人;3.3 智能家居;3.4 自动化生产线。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方案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方案

第一章绪论课程设计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在传统的机电产品更新换代和新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研制开发领域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目的在于培养学员对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能力,另外还包括:1)通过课程设计,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知识。

2)掌握元部件的正确选择方法和特性参数的实验方法。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硬件一般由机械主体部分、传感器、信息处理、计算机及电路部分和执行元件等构成,其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基本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微型计算机<包括单片机)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主要考虑计算机的选择或单片机构成电路的选用、接口电路、软件编制。

2)选用驱动控制电路,对执行机构进行控制主要考虑电动机的选择及驱动力矩的计算及控制电动机电路的设计。

3)精密执行机构的设计主要考虑数控机床工作台传动装置的设计问题。

要弄清机构或机械执行的主要功能<如传递运动、动力、位置控制、微调、精密定位或高速运转等),进行力<力矩)、负载转矩、惯性<转动惯量)、加<减)速控制和误差计算。

提出装配图和零件加工图。

提出电动机和计算机控制要求。

4)采用传感器进行反馈控制或作为测量敏感部位。

5)学会使用手册和图表资料。

本次课程设计是设计回转体数控测量装置,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学员应具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初步建立了正确的设计思想,学会运用手册、标准、规范等资料,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回转体数控测量装置总体方案分析回转体数控测量装置是一种测量回转体外形轮廓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其基本工作原理利用检测光幕传感器检测位于其中的回转体。

回转体一般是柱形工件,由卡盘夹紧并由电机驱动经减速器使其旋转,对于较长的工件,还要求有尾架,并在尾架上安装顶尖,支顶较长的工件。

检测光幕传感器在回转轴方向<Z 向)可以来回移动,能对回转体每个截面的轮廓进行测量。

此次任务给定的参数如下:行程范围向可正反转连续回转运动分辨率0.01mm C 向优于0.1°Z 向最大移动速度C 向最大选择速度被检测工件最大尺寸< 材料为钢)外形尺寸< 参考)Z 向350mm CZ 向由于2200mm/min130r/min0 50mm x 350mm700mm x 400mm x 320mm2.1回转体数控测量装置总体方案确定回转体数控测量装置总体方案的确定包括系统运动方式的确定、伺服系统的选择、执行机构及传动方式的确定、计算机系统的选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X-Y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教学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13机电b学号:姓名:指导教师: 何伟完成时间: 2017年1月10日电子科技大学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课程(产品)设计任务书目录1.总体方案设计 (1)1.1.设计目的 (1)1.2.设计任务 (1)1.3.总体方案的确定 (1)2.机械传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 (2)2.1.导轨上移动部件的重量估算 (2)3.总结 (3)4.附录 (4)4.1.机械装配图 (4)(注意:目录容宋体小四)1.总体方案设计1.1.设计目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机械、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独立进行一次机电结合的设计训练,主要目的是:1.学习机电一体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拟定、分析与比较的方法。

2.通过对机械系统的设计,掌握几种典型传动元件与导向元件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方法与选用原则。

如齿轮/同步带减速装置、蜗杆副、滚珠丝杠螺母副、直线滚动导轨副等。

3.通过对尽给伺服系统的设计,掌握常用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计算选择方法与控制驱动方式,学会选用典型的位移/速度传感器;如交流、步进伺服进给系统,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直线光栅等。

4.通过对控制系统的设计,掌握一些典型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控制软件的设计思路;如控制系统选用原则,CPU选择、存储器扩展、I/O接口扩展、A/D与D/A配置、键盘与显示电路设计等,以及控制系统的管理软件、伺服电动机的控制软件等。

5.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并初步树立“系统设计”的思想。

6.锻炼提高学生应用手册和标准、查阅文献资料以及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1.2.设计任务设计任务和参数。

题目:X-Y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任务:设计一种供立式数控铣床使用的X-Y数控工作台,主要参数如下:1)立铣刀最大直径d=15mm ;2)立铣刀齿数Z=3;3)最大铣削宽度mm a e 15=;4)最大背吃刀量mm a p 8=;5)加工材料为碳素钢或者有色金属;6)X 、Y 方向的脉冲当量mm y x 005.0==δδ/脉冲;7)X 、Y 方向的定位精度均为mm 01.0±;8)工作台面尺寸为220mm*240mm ,加工围为240mm*260mm ;9)工作台空载最快移动速度min /3000mm v v y x ==;10)工作台进给最快移动速度min /400max max mm v v f y f x ==;1.3. 总体方案的确定系统整体方案的确定。

1 机械传动部件的选择1.1导轨副的选用 要设计的X-Y 工作台是用来配套轻型的立式数控铣床的,需要承受的载荷不大,但脉冲当量小、定位精度高,因此,决定选用直线滚动导轨副,它具有摩擦系数小、不易爬行、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安装预紧方便等优点。

丝杆螺母副的选用 伺服电动机的旋转运动需要通过丝杆螺母副转换成直线运动,要满足0.005mm 的脉冲当量mm 01.0±和的定位精度,滑动滑动丝杆副无能为力,只有选用滚珠丝杆副才能达到。

滚珠丝杆副的传动精度高、动态响应快、运转平稳、寿命长、效率高,预紧后可消除反向间隙。

减速装置的选用选择了步进电动机和滚珠丝杆副以后,为了圆整脉冲当量,放大电动机的输出转矩,降低运动部件折算到电动机转轴上的转动惯量,可能需要减速装置,且应有消间隙机构。

为此,决定采用无间隙齿轮传动减速箱。

伺服电动机的选用任务书规定的脉冲当量尚未达到0.001mm,定位精度也未达到微米级,空载最快速度也只有3800mm/min。

因此,本设计不必采用高档次的伺服电动机,如交流伺服电动机或直流伺服电动机等,可以选用性能好一些的步进电动机,如混合式步进电动机,以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

检测装置的选用选用步进电动机作为伺服电动机后,可选开环控制,也可选闭环控制。

任务书所给的精度对于步进电动机来说还是偏高的,为了确保电动机在运转过程中不受切削负载和电网的影响而失步,决定采用半闭环控制,拟在电动机的尾部转轴上安装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用以检测电动机的转角与转速。

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分辨力应与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相匹配。

考虑到X、Y两个方向的加工围相同,承受的工作载荷相差不大,为了减少设计工作量,X、Y两个坐标的导轨副、丝杆螺母副、减速装置、伺服电动机,以及检测装置拟采用相同的型号与规格。

2.控制系统的设计1)设计的X-Y工作台准备用在数控铣床上,其控制系统应该具有单坐标定位、两坐标直线插补与圆弧插补的基本功能,所以控制系统应该设计成连续控制型。

2)对于步进电动机的半闭环控制,选用MCS-51系列的8位单片机AT89C52作为控制系统的CPU,应该能够满足任务书给定的相关指标。

3)要设计一台完整的控制系统,在选择CPU之后,还需要扩展程序储存器、数据存储器、键盘与显示电路、I/O接口电路、D/A转换电路、串行接口电路等。

4)选择合适的驱动电源,与步进电动机配套使用。

2.机械传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1.4. 导轨上移动部件的重量估算1.导轨上移动部件的重量估算按照下导轨上面移动部件的重量来进行估算。

包括工件、夹具、工作平台、上层电动机、减速箱、滚珠丝杠副、直线滚动导轨副、导轨座等,估计重量约为800N 。

2.铣削力的计算设零件的加工方式为立式铣削,采用硬质合金立铣刀,工件的材料为碳钢。

则由表3-7查得立铣时的铣削力计算公式为:Z n a d f a F p z e c 13.00.173.075.085.0118-= (1)今选择铣刀直径d=15mm ,齿数Z=3,为了计算最大铣削力,在不对称铣削的情况下,取得最大铣削宽度mm a e 15=,背吃刀量mm a p 8=,每齿进给量mm f z 1.0=,铣刀转速n=300r/min 。

则由(1)式求得最大铣削力:N N F c 146323007121.01211813.00.173.075.085.0≈⨯⨯⨯⨯⨯⨯=-采用立铣刀进行圆柱铣削时,各铣削力之间的比值可由表3-5查得,结合图3-4a ,考虑逆铣时的情况,可估算三个方向的铣削力分别为:N F F c f 16091.1≈=,N F F c e 55638.0≈=,N F F c fn 36625.0≈=。

图3-4a 为卧铣情况,现在考虑立铣,则工作台受到垂直方向的铣削力N F F e z 556==,受到水平方向的铣削力分别f F 和fn F 。

今将水平方向较大的铣削力分配给工作台的纵向(丝杆轴线方向),则纵向铣削力N F F f x 1609==,径向铣削力N F F fn y 366==。

3.直线滚动导轨副的计算与选型(1)滑块承受工作载荷m ax F 的计算及导轨型号的选取 工作载荷是影响直线滚动导轨副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本设计中的X-Y 工作台为水平布置,采用双导轨、四滑块的支承形式。

考虑最不利的情况,即垂直于台面的工作载荷全部由一个滑块承担,则单滑块所受的最大垂直方向载荷为:F G F +=4max (2) 其中,移动部件重量G=800N ,外加载荷N F F z 556==,代入式(2),得最大工作载荷kN N F 756.0756max ==。

查表3-41,根据工作载荷KN F 756.0max =,初选直线滚动导轨副的型号为KL 系列的JSA-LG15型,其额定动载荷kN G a 94.7=,额定静载荷kN G a 5.90=。

任务书规定工作台面尺寸为220mm*240mm ,加工围为240mm*260mm ,考虑工作行程留有一定余量,查表,按标准系列,选取导轨长度为500mm 和540mm ,滚珠丝杠长度应为480mm 和520mm 。

(2)距离额定寿命L 的计算 上述选取的KL 系列JSA —LG15型导轨副的滚道硬度为60HRC ,工作温度不超过100摄氏度,每根导轨上配有两只滑块,精度为4级,工作速度较低,载荷不大。

查表3-36~表3-40,分别取硬度系数0.1=H f 、温度系数00.1=T f 、接触系数81.0=C f 、精度系数9.0=R f 、载荷系数5.1=W f ,代入式(3-33),的距离寿命:km F G f f f f f L a W R C T H 6649503max ≈⨯⎪⎪⎭⎫ ⎝⎛=远大于期望值50km ,故距离额定寿命满足要求。

4.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1)最大工作载荷m F 的计算 如前页所述,在立铣时,工作台受到进给方向的载荷(与丝杠轴线平行)N F x 1609=,受到横向的载荷(与丝杠轴线垂直)N F y 366=,受到垂直方向的载荷(与工作台垂直)N F z 556=。

已知移动部件总重量G=800N ,按矩形导轨进行计算,查表3-29,取颠覆力矩影响系数K=1.1,滚动导轨上的摩擦因数μ=0.005 。

求得滚珠丝杠副的最大工作载荷:N N G F F KF F y z x m 1779)]10005.2074.315(005.09131.1[)(≈++⨯+⨯=+++=μ(2)最大动载荷Q F 的计算 设工作台在承受最大铣削力时的最快进给速度v=400mm/min ,初选丝杠导程mm P h 5=,则此时丝杠转速r/m in 08v/P n h ==。

取滚珠丝杠的使用寿命T=15000h ,代入6010/60nT L =,得丝杠寿命系数720=L .6 (单位为610r) 。

查表3-30,取载荷系数2.1=W f ,滚道硬度为60HRC 时,取硬度系数0.1=H f ,代入式(3-23),求得最大载荷:N F f f L F m H W Q 888130≈=(3)初选型号 根据计算出的最大载荷和初选的丝杠导程,查表3-31,选择博特精密丝杠制造生产的G 系列2005-3型滚珠丝杠副,为循环固定反向器单螺母式,其公称直径为20mm ,导程为5mm 。

循环滚珠为3圈×1列,精度等级取5级,额定动载荷为9309N 。

大于Q F ,满足要求。

(4)传动效率η的计算 将公称直径mm D o 20=,导程mm P h 5=,代入()[]0h /P arctan d πλ=,得丝杠螺旋升角,,334 =λ。

将摩擦角ϕ=10′代入)/tan(tan ϕλλη+=,得传动效率%4.69=η。

(5)刚度的验算1)X-Y 工作台上下两层滚珠丝杠副的支承均采用“单推—单推”的方式,见书后插页图6-23。

丝杠的两端各采用一对推理角接触球轴承,面对面组配,左、右支承的中心距离约为a=500mm ;钢的弹性模量MPa 102.1E 5⨯=;查表3-31,得滚珠直径mm 175.3D w =,丝杠底径mm 2.16d 2=,丝杠截面面积22212.2064/S mm d ==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