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互换性原则组织生产

1按互换性原则组织生产
1按互换性原则组织生产

1按互换性原则组织生产

一、是非题

1.按互换性原则组织生产,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现代社会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采用互换性。

()

2.Ra、Rz、Ry是与微面不平高度特性有关的参数,一般情况下,Ra和Rz可以任意选用,在常用的参数值范围内,国际推荐优先选用Ra。

()

3.内外花键小径定心表面的形状公差和尺寸公差的关系遵守独立原则。()

4.采用包容原则后,只要零件的实际尺寸处处在其极限尺寸范围内,则零件的实体也就不会超越给出的理想边界。

()

5. 圆柱度公差带的形状是一个圆柱。

()

6. 最大实体尺寸就是最大极限尺寸,最小实体

尺寸就是最小极限尺寸。()

7. 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

8. 轴的实际尺寸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准确。

()

9. 齿轮副侧隙的大小,取决于齿轮的精度等级

的高低。()

10.未注公差的尺寸就是没有公差要求的尺寸。

()

11. 最大实体尺寸就是最大极限尺寸,最小实体尺

寸就是最小极限尺寸。()

12. Ф20f6、Ф20f7、Ф20f8轴的上偏差都是相同

的,只是它们的下偏差各不相同。()13. 对一批零件而言,它们的作用尺寸是唯一的。

()

14.普通螺纹配合中,中径公差仅用于控制中径误

差。()

15. 孔和轴装配后得到间隙,则它们的配合一定

是间隙配合。()

16. 已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0.05mm,则该平

面对基准面的平行度误差小于0.05mm。

()

17. 公差值大的孔一定比公差值小的孔的精度

低。()

18. 轴的实际尺寸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准确。

()

19. 齿轮副侧隙的大小,取决于齿轮的精度等级

的高低。()

20.基本偏差为p的轴的公差带与基本偏差为H的

基准孔的公差带形成过渡或过盈配合。

()

21.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

22.同一精度条件下,若螺纹的旋合长度较长,应

给予较大的中径公差。()。

23.配合公差是指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

()

24.某孔标注为Ф100006.0047.0+- E ,今测得该孔各横截面形状正确,实际尺寸处处皆为100.003mm,轴线直线度误差为Ф0.004mm,则该孔是合格。()

25.尺寸链中封闭环的公差比任何一个组成环的

公差都小。()

二、填空题

1.定向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

的功能。

2.已知φ20H7(021.0

+)/f6(020.0033.0--),则φ20F7(孔)的

极限偏差为: 。

3.基本偏差为p的轴和基本偏差为H的孔可构

成配合。

4.按包容原则相关时,要求被测要素的

不得超越MMS。

5.被测要素或基准要素采用最大实体原则时,

该要素的结构特征是。

6.根据零件公差确定其安全裕度的目的是为

了防止零件。

7.齿轮齿厚偏差ΔEs可以很好地反映齿轮副

侧隙,但却常用ΔEwm来代替ΔEs,这是因为

8.平键联接只对和规定较

严格的公差。

9.螺纹单一中径在中径极限尺寸范围内,该螺

纹中径(是或否)合格。

10.大批大量生产时,选用的螺纹公差带

为。

11.已知某圆柱齿轮公差

Fr=36um,Fw=28um,Fp=32um,测得ΔFr=30um ,ΔFw=30um,ΔFp=28um,则该齿轮第Ⅰ公差组合格的。

12.某金属切削机床主轴上,一直齿圆柱齿轮的

园周速度为6m/s,机床功率7.5KW,该齿轮三个公差组应选用精度等级为(噪声未加限制) 。

13.矩形花键采用定心方式。

14.齿轮副侧隙的选择与和

有关。

15.评定轴素线直线度误差的最小包容区

是。

16.正确选择轴承配合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和等。

17.某螺钉联接的通孔与螺钉间最小间隙为4.8

μm,则被联接的零件孔轴线的位置公差

为: 。

三、单项选择题

1、配合的松紧程度取决于。

A、标准公差

B、基本偏

C、孔与轴实际尺寸之差

D、极限尺

2、作用尺寸是。

A、设计给定的

B、测量得

到的

C、加工后形成的

D、装配时

产生的

3、齿轮分度圆齿厚偏差主要影响齿轮传动

的。

A、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B、传动平

稳性

C、承载能力

D、齿厚侧隙

4、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和公差带形状

相同。

A、圆度

B、圆柱度

C、同轴度

D、位置度

5、国标规定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是。

A、因为孔比轴难加工

B、为了减

少孔和轴的公差带数量

C、为了减少一定尺寸孔用刀、量具的规格

数量

6、当轴的基本偏差为时,与H基准孔配合

形成间隙配合。

A、a~h

B、j~n

C、p~z

D、za~zc

7、平键联结中,键宽与键槽宽的配合应采用

()

A、基孔制

B、基轴

C、基孔制或基轴制

D、基孔

制和非基轴制

8、某配合的最大间隙为+25μm,配合公差为40

μm,则该配合是()。

A、间隙配合

B、过渡

配合

C、过盈配合

D、过渡

配合或过盈配合

9、为评定齿轮传递运动的准确性,可以检验

()。

A、ΔFp

B、ΔFr

和ΔEwm

C、ΔF’’

i 和ΔF

r

D、ΔF

β

和ΔFω

10、在取样长度范围内,被测轮廓线上各点至基

准线的距离的算术平均值,记为()

A、Ra

B、Ry

C、

Rz D、Sm

四、填表

图样序号采用

的公

差原

理想边

界名称

及边界

尺寸

(mm)

最大实

体状态

下的位

置差值

(mm

允许的

最大位

置公差

(mm

实际尺

寸合格

范围

(mm)

五、公差解释与标注。

图样序号

实际尺寸范围 mm

被测

要素采用公差原则

被测与基准均处于最大实体状态时允许公差值 mm

被测与基准均处于最小实体状态时允许公差值 mm

基准要素理想边界名称 Ⅰ Ⅱ Ⅲ Ⅳ Ⅴ

0016

.050-φ

0022

.0100-φ E

ΦΦΦΦΦⅠ

A A A A A Ⅱ

Ⅳ Ⅴ

E E E E E

实测这一零件,测行结果如下(单位mm):Φ49.99,Φ99.99,同轴度为Φ0.02。试判断五种标注的合格性。

图号ⅠⅡⅢⅣⅤ

允许

的公

差值

零件

合格

与否

六、计算题

1.一普通车床主轴尾架采用E309滚动轴承(内

径Φ45 ,外圆φ100),内圈与主轴连接,外圈安装在箱体上;如果承受定向力,且

=20.5KN),采用剖分式壳体;试P=2000N(C

or

确定与外圈配合的外壳孔的公差带,并画出公差带图。

2、有一外螺纹M20-6h(p=2.5mm,d

=18.370mm),

2

ΔP Σ=50μm,牙型半角偏差Δ2左

α=-60ˊ,Δ

2

右α=+80ˊ,若要保证中径合格,求实际中径的

允许变动范围。

3、已知一直齿齿轮副为7-6-6 HJ GB10095-88,m=6mm,α=20°,Z 1=20,Z 2=100,齿宽b=50mm,试确定小齿轮的检验组(单件小批量生产)及相应的公差值,试求E wms 和E wmi 的值。

4. 图示零件,先车外圆,后加工孔。为了保证A 1差。

5、孔、轴配合的基本尺寸为Φ30mm,

Y

max =-0.035mm, Y

min

=-0.001mm,试确定配合种

类(采用基孔制)。

6、有一M24-6h螺栓,加工后测得数据如下:实

际(单一)中径为21.9mm,螺距累积偏差为+60μm,左、右牙型半角偏差分别为-60′和+80′。试判断该螺栓是否合格?

7、有一直齿圆柱齿轮,m=4mm,z=22,α=200,

精度等级及齿厚极限偏差的字母代号为

8-7-7 F H GB10095-88,测得ΔF r=70,ΔF w=50,ΔF p=60,问第一公差组有否合格?若该齿轮为大批大量生产,试确定三个公差组的检验组的评定指标及其误差值。

8、某零件加工时,图纸要求保证尺寸6 0.1,

因这一尺寸不便直接测量,只好通过度量尺

寸L来间接保证,试用极限法求工序尺寸L 的极限尺寸,并画出尺寸链计算图。

互换性与公差复习--总结版

互换性与公差复习(总) 一、基本概念 1、名词 互换性:指机械产品中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任取其中一件,不需作任何挑选、调整或辅助加工(如钳工修配)就能进行装配,并能保证满足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的一种特性。 公差:允许零件几何参数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偏差:某一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光滑极限量规:指被检验工件为光滑孔或光滑轴所用的极限量规的总称,简称量规。尺寸误差:实际尺寸与理想尺寸之差。 基孔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基轴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的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形位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 位置公差:关联提取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状公差: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 表面粗糙度:零件表面所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不平的程度,其波峰和波谷间的距离很小(在1mm之下) 齿轮的I,Ⅱ,III 三个公差组. 2、理解与思考

1)互换性的优越性及互换性和标准化的意义 答:互换性的作用:从使用上看,由于零件具有互换性,零件坏了,可以以新换旧,方便维修,从而提高机器的利用率和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从制造上看,互换性是组织专业化协作生产的重要基础,而专业化生产有利于采用高科技和高生产率的先进工艺和装备,从而提高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从设计上看,可以简化制图、计算工作,缩短设计周期,并便于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这对发展系列产品十分重要。 标准化的意义: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互换性的必要前提,是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人类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互换性的分类; 答:按互换性的程度可分为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对标准部件或机构来说,互换性又分为外互换与内互换。 3)标准公差、基本偏差、误差及公差等级的区别和联系 ?答:标准公差是国标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值。(由公差单位、公差等级、基本尺寸分段原则制订的) 基本偏差是确定零件相对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除JS外,均指靠近零线的偏差,它与公差等级无关。 ?误差:工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和理想尺寸之差为误差。 ?公差:允许零件几何参数的变动量称为公差 ?关系:标准公差是确定公差带大小的公差值; ?基本偏差与公差等级无关。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2版)》模拟试题1

互换性和技术测试模拟试卷一 学院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判断题(9小题,共9.0分) (1分)[1]选用优先数列时,应按照先疏后密的规则进行选取,以避免规格过多。() (1分)[2]选择较大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 (1分)[3]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1分)[4]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1分)[5]汽车发动机曲轴和凸轮轴上的正时齿轮,车床主轴与丝杠之间的交换齿轮,主要要保证其传动的准确性。() (1分)[6]选用派生系列时应优先选用公比较小和延伸项含有项值1的数列。() (1分)[7]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1分)[8]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以算间隙配合,也可以算过盈配合。() (1分)[9]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二、填空题(8小题,共16.0分) (2分)[1]图样上规定键槽对轴的对称度公差为0.05mm,则该键槽中心面偏离轴的轴线距离不得大于( )mm。 (2分)[2]任何几何量的量值都由( )和( )两部分组成。 (2分)[3]按GB/T 10095.2—2001的规定,齿轮的径向综合公差的精度等级为( )共九级。 (2分)[4]对于除配合要求外,还有极高形位精度要求的要素,其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关系应采用( )。 (2分)[5]系统误差可用( ), ( )等方法消除。 (2分)[6]优先数R5系列的公比近似为( )。 (2分)[7]在同一公差组内各项公差与极限偏差应保持( )相同或不同的精度等级。(2分)[8]φ50mm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则轴的上偏差是( )。 三、单项选择题(10小题,共20.0分) (2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共套

-------理工大学一、填空题 1.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________~________时,与基准孔配合形成间隙配合。 2.孔和轴的公差带由__________决定大小,由___________决定位置。 3.已知某基准孔的公差为,则它的下偏差为________mm,上偏差为________mm。 4.在任意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给定的一个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圆度和圆柱度公差等级有____级,其它注出形位公差项目的等级有____。 6.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________?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________极限尺寸。 7.国标按螺纹公差等级和旋合长度规定了3种精度级,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根据国标规定,向心滚动轴承按其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分为__________个公差等级,其中__________级精度最高,__________级精度最低。 9.国标规定的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名称和代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泰勒原则,量规通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_表面,止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表面。 11.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________相同,________不同。 二、判断题(若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弧内打“√”) 1.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级越高,其基本偏差的绝对值就越小。( ) 2.φ30M8/h7和φ30H8/m7的配合性质相同。( ) 3.作用中径反映了实际螺纹的中径偏差、螺距偏差和牙型半角偏差的综合作用。( ) 4.直线度公差带一定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 5.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 6.根据国家标准,滚动轴承内圈内径公差带在零线下方,上偏等于0。( ) 7.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 ) 8、光滑极限量规通规的基本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极限尺寸。( ) 9.零件的实际尺寸越接近其基本尺寸就越好。( )

互换性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共15分) 1、一般地,根据零部件互换性程度的不同,互换性可分为 完全互换 和 不完全互换 。 2、R10数系的公比为 1.25 ,每逢 10 项,数值增大10倍 3、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圆柱结合可归纳为以下三类: 相对运动副 ; 固定连接 ;定心可拆卸。 4、配合是指 基本尺寸 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5、端面圆跳动公差带控制端面对基准轴线的 垂直 程度,也控制端面的 平面度 误差。 6、( )023 .00790+H φ的最大实体尺寸为 φ90 mm ,( ) 013.0630-h φ的最大实体尺寸为φ30 mm 。 7、包容要求适用于 单一要素 。 8、滚动轴承外圈固定内圈旋转,受离心力P 1的作用,则内圈承受 定向(局部) 负荷; 外圈承受 旋转(循环) 负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 1、互换性的技术基础是( ④ )。 ①大量生产 ②公差 ③检测 ④标准化 2、优先数系中R10/3系列是( ③ )。 ①基本系列 ②补充系列 ③派生系列 ④等差系列 3、用公法线千分尺测量齿轮公法线长度的方法属于( ② )。 ①相对测量法 ②绝对测量法 ③综合测量法 ④间接测量法 4、φ40f6, φ40f7和φ40f8的相同偏差是( ② )。 ①下偏差 ②上偏差 ③实际偏差 ④公差 5、基本偏差代号为J 、K 、M 的孔与基本偏差代号为h 的轴可以构成( ③ )。 ①间隙配合 ②间隙或过渡配合 ③过渡配合 ④过盈配合 6、按同一图样加工一批轴,各个轴的体内作用尺寸( ② )。 ①相同 ②不一定相同 ③大于最大实体尺寸 ④小于最小实体尺寸 7、图样上标注的形位公差值前面没有φ时,则被测要素的公差带形状应为( ④ )。 ①两平面 ②两直线 ③距离或半径差 ④两平面、两直线、两圆间距离或半径差 8、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单元宽度Xs 的平均值是( ④ )。 ①R a ②Rmr(c) ③R z ④RSm 9、为保证键槽的对中性,通常规定键槽两侧面中心平面对基准轴线的( ④ )。 ①平行度公差 ②垂直度公差 ③倾斜度公差 ④对称度公差 10、齿轮的齿厚极限偏差用来评定( ① )。 ①齿侧间隙 ②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③传动的平稳性 ④载荷分布均匀性 11、单个齿距偏差(±f pt )影响齿轮( ② )。 ①运动精度 ②平稳性精度 ③接触精度 ④齿侧间隙 12、轴的体外作用尺寸( ② )。 ①等于轴的实际尺寸 ②不小于轴的实际尺寸 ③不大于轴的实际尺寸 ④与轴的实际尺寸无关 13、被测平面的平面度公差与它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公差的关系应是( ③ )。 ①前者一定等于后者 ②前者一定大于后者 ③前者不得大于后者 ④前者不得小于后者 14、齿轮副的最小侧隙j nmin 与齿轮精度等级的关系是( ② )。 ①与精度等级有关 ②与精度等级无关 ③精度等级越高,则越大 ④精度等级越高,则越小 15、定向公差带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 ② )。 ①形状误差和定位误差 ②形状误差和定向误差 ③定向误差和定位误差 ④定向误差和距离尺寸偏差 三、计算题:(共30分) 1、 已知孔033.0030+φ,轴 013 .0008.030+-φ,试计算: ①极限间隙或过盈,平均间隙或过盈,并说明它们各属于哪类配合。(4分) ②配合公差,绘制孔轴的尺寸公差带图,并将极限间隙或过盈标注在公差带图上。(4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试卷1

■ 模拟试题一: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 1、偏差可为正直、负值或零。公差通常是正值,个别情况下,可以是负值。(×) 2、有两根轴,尺寸分别为Φ100-0.015mm与Φ900-0.015mm,其上、下偏差均相等,故其公差等级相同。(×) 3、最大实体尺寸是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的总称。(×) 4、可逆要求用于最大实体要求时,当其形位误差小于给定的形位公差,允许实际尺寸超出最大实体尺寸。(√) 5、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愈高。(×) 6、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愈高。(√) 7、螺纹结合中的螺距误差和牙侧角误差,均可转换为中径补偿值。(×) 8、轴上有一键槽,对称度公差为0.02mm,该键槽实际中心平面对基准轴线的最大偏离量为0.015,它是符合要求的。(×) 9、齿轮公差中的±fpt主要是用来控制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 10、在一个尺寸链中,如果只有一个环的公差是未知的,则该环一定是封闭环。(×) 二.选择题(20分) 1、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C )。 a.通用化 b. 系列化 c. 标准化 d. 优化 2、已知某配合的Xmax=+0.020mm,Tf=0.030mm,此配合是(C ) a.间隙配合 b. 过盈配合 c. 过渡配合 d. 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 3、选择配合时,对孔和轴的固定联结应选(B ) a.间隙配合 b. 过盈配合 c. 过渡配合 d..以上三种均可 4、按GB/T10095.2—2001的规定,齿轮径向综合总公差的精度等级分为(C)a.13级 b.12级 c.9级 d.10级 5、在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中,能充分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高度方面特性的是 A a.Ra b.Rz c.RY d.RSm 6、公差原则是指(D ) a.确定公差值大小的原则 b.制定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原则

(完整版)华中科技大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模拟试卷及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对某一尺寸进行系列测量得到一列测得值,测量精度明显 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此温度误差为(A) 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粗大误差 2.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叫(A) A、相对误差B、极限误差C、剩余误差 3.用比较仪测量零件时,调整仪器所用量块的尺寸误差,按性 质为(A) 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粗大误差 4. 游标卡尺主尺的刻线间距为(A)。 A、1mmB、0.5mmC、2mm 5.最大实体尺寸是(A) A、零件合格的起始尺寸B、零件合格的中止尺寸C、最大极限尺寸 6.最小实体尺寸是(B) A、零件合格的起始尺寸 B、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C、最小极限尺寸 7. 公称尺寸为100mm的量块,若其实际尺寸为100.001mm,用此量块作为测量的基准件,将产生0.001mm的测

量误差,此误差性质是(B)。 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粗大误差 8.精密度是表示测量结果中(B)影响的程度 A、系统误差大小B、随机误差大小C、粗大误差大小 9.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反映了配合的(A) A、松紧程度B、精确程度C、松紧变化的程度 10.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的精度决定了(A) A、配合精度的高低B、配合的松紧程度C、配合的性质 11.实际尺寸是具体零件上(A)尺寸的测得值 A、某一位置的B、整个表面的C、部分表面的 12.作用尺寸是存在于(A),某一实际轴或孔的作用尺寸是唯一的 A、实际轴或孔上的理想参数B、理想轴或孔上的实际参数 C、实际轴或孔上的实际参数D、理想轴或孔上的理想参数 13.(A)最大实体尺寸是控制其作用尺寸的 A、孔和轴的B、孔的C、轴的 D、既不是孔的也不是轴的 14.(A)最小实体尺寸是控制其实际尺寸的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试卷及答案

注:学生不得在草稿纸上答题,答题不得超出框体 。

注:学生不得在草稿纸上答题,答题不得超出框体 。1.矩形花键的定心方式有哪几种?国标规定采用何种方式?为什么?(8分) 答: 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可以分为几类?列举出至少4 它们各自的适用场合。(7分) 答: 3.评定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和评定齿轮传动平稳性指标都有哪些?(10分) 答: 四.标注与改错题(共18分,按具体要求答题) (8分) 圆柱面对Φ40H7孔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25mm。 孔圆柱度公差为0.007mm。 Φ40H7孔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12mm。 Φ40H7孔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2mm。 。(10 分)

注 : 学 生 不 得 在 草 稿 纸 上 答 题 , 答 题 不 得 超 出 框 体 。 解: 五.综合计算题(共25分,要求步骤清晰、计算完整、结论明确) 0.039 50 φ+mm,轴0.034 0.009 50 φ+ + mm,求 max X、 max Y及T f,并 (10分) 轴孔配合,要求极限间隙为25-66,试确定配合制,孔轴公差等级及

注:学生不得在草稿纸上答题,答题不得超出框体 。

注:学生不得在草稿纸上答题,答题不得超出框体 。 答: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可以分为4类。(1分) (1)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 (1分) (2)轮廓的最大高度Rz (1分) 凡是有表面粗糙度要求的表面,必须选用一个幅度参数,一般情况下可以从 Rz中任选一个。 在常用值范围内(Ra为0.025~6.3m μ)优先选用参数Ra, 光滑时,即表面粗糙度要求特别低或特别高(100m μ>Ra>6.3m μ或0.008m μ <0.025m μ)的时候,多选用参数Rz; (3)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Rs m (2分) 例如,光泽表面、涂镀性、抗腐蚀性、减小流体流动摩擦阻力(如车身迎风面) 性等,就需要控制Rs m(轮廓单元平均宽度)数值。 (4)轮廓支承长度率Rm r(c)(2分) 对表面的支撑刚度和耐磨性有较高要求时(如轴瓦、轴承、量具等) Rm r(c)来进一步控制加工表面的特征质量。 3.评定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和评定齿轮传动平稳性指标都有哪些?(10 答 偏差、径向跳动、径向综合总偏差。(每个1分) 差、基圆齿距偏差、单个齿距偏差。(每个1分) 四.标注与改错题(共20分,按具体要求答题) 1.试将下列各项几何公差要求标注在所示的图上。(8分) 2分 A,2分,同轴度指引线对齐尺寸线,1分,加φ1 1分,去掉φ1分;AB字母对准尺寸线各1分; 1分,基准加B1分。 25分,要求步骤清晰、计算完整、结论明确) =D max-d min=50.039-50.009=+0.030mm (2分)

互换性教学大纲(新标准)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课程编号::80301006 总学时:32 实验学时:4 上机学时:0 学分:2 第一部分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标 1、课程性质、地位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高等院校机械类及其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起着联系基础课与其它技术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桥梁作用,同时也是联系设计类课程与制造工艺类课程的纽带。本大纲是根据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并依据本校学生培养目标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编制而成。 2、教学目标 (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由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两个各自独立又密切联系的部分组成。前者主要是学习几何量公差标准的构成及其使用,即研究产品零部件精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后者是学习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许多内容要通过实验课来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互换性与标准化、技术测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机械产品零部件几何精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初步掌握几何精度检测的原理、方法和基本技能。 二、教学要求 1、掌握互换性含义、种类、作用,了解公差和技术测量在互换性生产中的作用。 2、掌握公差标准的基本术语和定义;学会查标准公差表格和其它精度设计相关表格;掌握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原则。掌握公差要求在图样上的正确标注;并能解释图样上有关公差标注的技术要求的含义。 3、了解测量方法的定义、分类及测量器具的技术性能指标;掌握通用计量器具的选择;了解各项几何量误差的评定方法,掌握孔、轴尺寸测量以及直线度、平面度、表面粗糙度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4、了解典型零件的公差与配合标准的构成特点;掌握用几何量检测方法。 三、实施说明 1、成绩考核方法 ) 本课程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考试课。为了准确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总评成绩可按下式给出: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平时成绩考核项目包括:出勤、随堂测验、课堂提问、听课状态、作业)×40%+实验成绩×10%+期末考试成绩×50%。 本课程有关测量技术部分的学习目的是掌握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必须结合必要的测量实验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实验教学部分必不可少。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实验,按时、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无实验成绩者不允许参加期末考试。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讲授本课程时应结合课程内容比较抽象的特点,增强直观教学,尽量采用PPt课件进行理论讲授,通过多媒体演示,以提高教学效果。 2)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通过综合练习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初步掌握对简单机械产品的零部件进行精度设计的能力。 3)实验教学教师可通过讲授和演示,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对零件进行精度检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4)本课程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环节的联系,为后续课程及毕业设计扫除障碍。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与教学方法上,应注意内容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教学必须加强基础,突出重点。在介绍公差标准的基本规定时,应从使用角度出发,着重培养学生应用标准的能力。 5)选用教材:应选本科规划教材;实验指导书和练习册可自编。 | 6)公差配合的正确选用,必须结合具体设计,综合运用工程设计和工艺知识。本课程在后续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一步运用,使之加深和巩固。 四、课内实践环节的要求 1、名称:课内综合性实验。

互换性(公差)三级项目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三级项目报告 题目:轴类零件的精度设计 班级:机械装备(一)班 姓名:徐经纬姚培锋丁涛石天磊指导教师:邵晓荣 提交时间:2015、11、20

摘要 在机械行业中,轴类零件的精度对传动的平稳性,轴的寿命等很多方面有重要作用,为此需对其精度进行分析与检测。对轴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加工方法进行分析,根据其使用范畴,确定加工方法以及所能达到的精度等级,通过轴类零件的互换性,分析并确定轴和键、键槽所需要的尺寸公差、几何公差。不同的加工方法对应不同的粗糙度等级,加工零件时根据粗糙度需要选取不同的加工方法,确定轴、键、键槽各部分的粗糙度。用相应仪器对加工出来的轴类零件进行检测,选取允许范围内的零件进行装配。为了加深我们对轴类零件的误差分析、加工方法及其精度的理解,灵活运用零件的尺寸公差、几何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熟练掌握轴类零件图的标注。本项目中我们运用了互换性中误差、公差、偏差、表面粗糙度、尺寸标注等互换性理论知识,还包括机械设计中轴的长度、直径的选取及机械制造工艺中轴类零件的加工方案等知识方法。 关键字:尺寸公差几何公差粗糙度

目录 1 前言 1 2 轴类零件的结构特点、选材及加工方法 2 2.1 轴类零件的结构特点 2 2.2 轴类零件的材料选择 2 2.3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能达到的精度等级 2 3 轴类零件的尺寸公差选用 3 3.1 基准制 4 3.1.1 基孔制 4 3.1.2 基轴制 4 3.1.3 非基准制应用的场合 4 3.2 精度等级 4 3.3 配合种类 5 3.3.1 间隙配合 5 3.3.2 过度配合 5 3.3.3 过盈配合 5 3.4 配合选用 5 4 轴类零件的形位公差选用 5 4.1 几何公差 5 4.2 位置公差 6 4.3 公差等级 6 4.4 基准 6 5 轴类零件的表面粗糙度选择 6 5.1 评点参数的选择 6 5.2 评定参数值的选择 6 6 最终结论 7 6.1 尺寸公差选用 7 6.2 形位公差选用 7 6 .3 表面粗糙度选用 8 7 感想与体会 9 8 参考文献 9

互换性模拟试卷doc(机自11本科专用)附答案

模拟试题 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专业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12分) B 1.定位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职能。 A.形状和位置 B.形状和方向 C.位置 D.位置和方向 C 2.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 A.通用化 B. 系列化 C. 标准化 D.优化 D 3.形位公差带的形状决定于(). A. 形位公差特征项目 B. 形位公差标注形式 C.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 D. 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和标注形式 D 4.优先数系中R40/5系列是 ( ) 。 A.补充系列 B.基本系列 C.等差系列 D.派生系列 D 5在图样上标注形位公差要求,当形位公差值前面加注 时,则被测要素的公差带形状为(). A.两同心圆 B.两同轴线圆柱面 C.圆形、圆柱形或球形 D. 圆 形或圆柱形 D 6.决定尺寸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是()。 A .公差等级 B.基本尺寸 C.实际偏差 D.基本偏差 A 7.属于位置公差中定位的公差是。 A. 对称度 B. 圆度 C. 垂直度 D.平面度 B 8.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和公差带的形状相同. A.圆度 B.圆柱度 c.同轴度 D. 位置度 C 9.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轴的之间的关系。 A. 基本偏差 B. 形位公差带 C. 尺寸公差带 D. 位置公差 B 10.为了保证单键联结的使用要求,应规定轴(轮毂)键槽侧面的中心平面对轴(轮毂)轴线的( )公差. A.平行度 B.对称度 C.位置度 D.垂直度 C 11. 标准对平键的键宽尺寸b规定有公差带。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A 12. 平键的是配合尺寸。 A.键宽和槽宽 B.键高和槽深 c.键长和槽长 D.键宽和槽长

互换性试卷及其答案22

一、填空题(共19分,每空1分) (1)φ30H7/m6表示基本尺寸为30mm的基孔制(基准制)的过渡配合。其中H、m是基本偏差代号,7、6表示公差等级(或标准公差)。 (2)尺寸公差标准规定有间隙、过渡、和过盈三大类配合,当孔轴无相对运动,要求有良好定心精度,且易于拆卸时,应选用过渡配合。 (3)位置公差又分为 3 种,它们分别是定向、定位和跳动公差。 (4)若某轴的尺寸标注为,则该零件采用的公差原则为最大实体要求(最大实体原则) ,其最大实体尺寸为φ20.05 ,此时的形位公差值为φ0.02 ;其最小实体尺寸为φ20 ,此时的形位公差值为φ0.07;其最大实体实效尺寸为φ20.07 。 二、简答题:(共18分) (1)如图1所示的零件标注。请回答: 1)该标注采用的公差原则是什么?遵守什么边界?其边界尺寸为多少? 2)其最大实体尺寸为多少?此时的形位公差值为多少? 3)其最小实体尺寸为多少?此时的形位公差值为多少?(7分) 图1 答:1)该标注采用的公差原则是最大实体原则,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其边界尺寸为φ19.95(3分) 2)其最大实体尺寸为φ20,此时的形位公差值为φ0.05(2分) 3)其最小实体尺寸为φ20.13,此时的形位公差值为φ0.18(2分) (2)齿轮的各项公差分为哪几个公差组?对传动性能各有什么影响?(3分) 答:分为第Ⅰ、Ⅱ、Ⅲ公差组(2分),分别影响传递运动的准确性、传动的平稳性、载荷分布的均匀性(1分)。 (3)对以螺纹标记加以说明: 1)M10×1-7g6g-20, 2)M20-6H-40 。 (4分) 答:1)公称直径为10mm且螺距为1mm,外螺纹,公差带为7g6g。旋合长度20(2分) 2)公称直径为20mm,内螺纹,公差带为6H,旋合长度40(2分) (4)对以下两个粗糙度符号加以说明: 1),2) (4分) 答:(1)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Ra最大值为3.2um(2分) (2)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Ra最大值为6.3um(2分)

互换性,公差配合,尺寸公差,

互换性习题 1.互换性生产的技术基础是() A.大量生产 B.公差 C.检测 D.标准化 2.优先数系中R10/3系类是() A.基本系列 B.补充系列 C.派生系列 D.等差系列 3. 分组装配(分组互换)可以() A.减小工件的制造公差 B.提高装配速度 C.扩大工件的制造公差以及提高工件配合精度 D.方便地装配 4.具有互换性的零件或部件,不经过或就能进行装配, 并且装配后能够达到规定的。 5.互换性按程度分为和两类。 6.R5数系的公比为,每逢项,数值增大到10倍。 7.只要零件不经过挑选或修配,便能方便地装配到机器上,则该 零件就一定具有互换性() 8.为了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 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9.互换性只适用于成批大量生产,对单件小批量生产无互换性可言。() 10.为了满足互换性要求,设计时规定的公差值越小越好。() 1.对某尺寸进行等精度重复测量16次,计算得到任一测量值的标准偏差为2μm ,则用16次测量值的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的测量极限误差为() A. 2μm B. 6 C. 4.5 D. 1.5 2.用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轴径,其测量方法属于()。 A.直接测量 B.间接测量 C.绝对测量 D.相对测量 3.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叫()。 A.绝对误差 B.极限误差 C.剩余误差 D.相对误差 4.下列有关标准偏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大小表征了测量值的离散程度 B.越大,随机误差分布越集中 C.越小,测量精度越高 D.一定条件下,某台仪器的值通常为常数 5、测量仪表盘上有100格,其分度值为0.01mm,问表盘上示值范围是()。 A.1mm B.0.1mm C.0.01mm D.10mm 6、下列测量值中精度最高的是()。 A.真值为40mm,测得值为40.02mm B.真值为40mm,测得值为39.95mm C.真值为100mm,测得值为99.5mm D.真值为100mm,测得值为100.03mm 7.测量过程包括测量对象、、和测量精度等四个要素。 8.测量误差按其特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粗大误差三类。 9.按“级”使用量块时,量块尺寸为,该尺寸包括了量块的误差。按“等”使用时,应以经验定后所给出的作为工作尺寸, 该尺寸仅包括检定时的误差 1、被测量的真值一般是不知道的,在实际测量中,常用____代替。

互换性复习题

互换性复习题
互换性复习题
复习题
一、判断题 (1)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 (2)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愈高。( ) (3)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反映加工的难易程度。( ) (4)基本偏差 a~h 的轴与基准孔构成间隙配合,其中 h 配合最松。( ) (5)向心轴承的五个精度等级中,0 级最高,6 级最低。( ) (6)轴承承受的负荷越大,则与轴颈或轴承孔的配合应越紧。( ) (7)零件的加工难易程度取决于公差等级的高低,与基本偏差无关。( ) (8)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 (9)孔的基本偏差一定大于零,轴的基本偏差一定小于零。( ) (10)最大实体尺寸是指孔的最大极限尺寸。 ( ) (11)基准符号指向基准要素时,无论基准符号在图面上的方向如何,其小圆圈中的字母都应水平书写。 ( ) (12)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几何量长度的基本单位是毫米。( ) (13)直齿圆柱齿轮以齿项圆为基准来测量公法线长度。( ) (14)作用尺寸是设计时给定的。( ) (15)对同一零件而言,形位公差、尺寸公差以及粗糙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T 尺寸≥T 位置≥T 形状≥Ra 。( ) (16)不论形位公差还是尺寸公差都是绝对值,可以为零。( ) (17)不论是基孔制还是基轴制,基准件工差都采取向零件材料体内分布的原则。( ) (18)非切削加工尺寸(如:冲压,铸造等)可以不标尺寸公差,只标基本尺寸,但切削加工尺寸(如: 车,铣等)则必须标上尺寸公差。( ) (19) 普通螺纹配合中,只要内螺纹的实际中径大于外螺纹的实际中径,就能保证无过盈地旋合。 ( ) (20)H8/js7 是基孔制过盈配合。( ) (21)Φ20E7,Φ20E10,Φ30E7,Φ30E10,都具有相同的下偏差。( ) (22)光切法显微镜用来测量 Ra,属于非接触测量。( ) (23)量块按“等”使用的测量精度比按“级”使用的测量精度高( )。 (24)偏差可以为正值、负值和零( )。 (25)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基本尺寸必须相同( )。 (26)零件的最大实体尺寸一定大于其最小实体尺寸( )。 (27)当孔存在形状误差时,其作用尺寸大于其最大实体尺寸( )。 (28)标准公差的作用是将公差带的大小标准化,基本偏差的作用是将公差带的位置标准化( )。 二、填空题 (1)已知某基准孔的公差为 0.013,则它的下偏差为( )mm,上偏差为 ( )mm。 (2)φ50mm 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 0.05,则轴的上偏差是( )。 (3)对于相对运动的机构应选用( )配合, 对不加紧固件, 但要求传递较大扭矩的联接, 应选用( )配合。 (4)包容要求给定的边界是( )边界,它用来限制被测要素的( )不 得超越该边界。 (5)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 Ra 指 ( ) Rz 指 , ( ) Ry 指 , ( ) 。
(6)某轴尺寸为 mm,轴线直线度公差为 Φ0.005mm,实测得其局部尺寸为 Φ40.031mm,轴线直 线度误差为 Φ0.005mm,则轴的最大实体尺寸是( )mm,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是 ( )mm,作用尺寸是( )mm。 (7) 孔的公差为 0.087mm,它的上偏差为( ( )mm。 (8)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 ( )四要素。 )mm,它的最大实体尺寸为 ), ( ), ( )和
(9) 孔的基本偏差数值为( ), 轴的基本偏差数值为 ( )。 (10)长度量值从国家基准波长开始,分两个平行的系统向下传递,一个是( )系统, 另一个是( )系统。 (11)滚动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制为( ),内圈与轴的配合制为( )。 (12)在误差处理中,通常用精确度、精密度、和正确度来对误差进行描述,若系统误差大说明 ( )度低,随机误差大则说明度( )低。 (13)一般情况下,为保证齿轮传动的工作性能、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对齿轮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即( ),( ),( )和( )。在这四个要求中,高速齿轮对( ) 的要求较高,而读数齿轮则对( )的要求较高。 (14)GB/T1184-1996 中规定,直线度和平面度、垂直度、对称度以及圆跳动的未注公差分为 ( )、( )、( )三个等级。 (15)ISO 的中、英文全称分别是( )、( )。 (16)孔的基本偏差从( )到( )为下偏差,用( )表示;从( )到( ) 为上偏差,用( )表示。 三、单项选择题 (1)孔的最小实体尺寸是其( )。 A、最大极限尺寸 B、最小极限尺寸 C、基本尺寸 D、实际尺寸 (2)最大实体要求适用于( ),包容要求适用于( )。 A、需要保证可装配性的场合 B、需要保证较严格配合要求的场合 C、需要保证零件强度和最小壁厚的场合 D、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要求的精度相差很大的场合。 (3) 和 两个公差的( )。 A、上偏差相同而下偏差不同 B、上、下偏差都不相同 C、上偏差不同,下偏差相同 D、上、下偏差都相同 (4)某基轴制配合中轴的公差为18 ,最大间隙为+10 ,则该配合一定是( )。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D、无法确定 (5)若孔与轴配合的最大间隙为 , 孔的下偏差为 , 轴的下偏差为 , 轴的公差为 , 则配合公差为( )。 A、54 B、47 C、46 D、41 (6)用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 轴的方法属于 A、绝对测量 B、相对测量 C、综合测量 D、主动测量 (7)在优先数系 R5 系列中,若 an=5,则有如下关系:( )。 A an+5=50 B an+5=10 C an+10=10 D an+10=50 (8)对某一孔轴配合而言,尺寸误差主要决定两零件的( ) ,形位误差主要影响( ) , 表面粗糙度主要影响( ) 。 A 配合稳定性 B 配合均匀性 C 配合性质
第 2 页 共 8 页
第 1 页 共 8 页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模拟试卷一 附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模拟试题一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公差 2、过渡配合 3、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 4、长周期误差 5、理想边界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4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国家标准规定,轴只是指圆柱形的外表面; 2.(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则零件的尺寸精度应越高; 3.( )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4.( )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相互配合的孔、轴公差等级要求就愈高; 5.( )工作时孔温高于轴温,设计时过渡量应加大; 6.( )国标对普通螺纹除规定中径公差外,还规定了螺距公差和牙型半角公差; 7.( )齿形误差是用作评定齿轮传动平稳性的一个单向线指标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1.轴的基本偏差是以 配合为基础而制定的; 2.50H10φ的孔和50js10φ的轴,已知IT100.100mm =,则其ES= mm ,EI= mm ,es= mm ,ei= mm ; 3.螺纹公差带相对于基本牙型的位置由基本偏差确定,外螺纹的基本偏差 是 ,内螺纹的基本偏差是 ; 4.花键按键廓形状的不同可分为 、 、 ,其中应用最广的是 ; 5.对于相对运动的机构应选用 配合,对不加紧固件,但要求传递较大扭矩的联接,应选用 配合; 6.在形状公差中,当被测要素是一空间直线,若给定一个方向时,其公差带是 之间的区域。若给定任意方向时,其公差带是 区域; 7.中线是评定表面轮廓的基准线,实际使用中其包括

和两种; 8.作用在轴承上的负荷可以分为、、 三种类型。 四.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出填在括号内) 1.形位公差带形状不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内区域的有() A.平面度;B.任意方向的线的直线度; C.给定一个方向的线的倾斜度;D.面对面的平行度。 2.下列论述正确的有() A.给定方向上的线位置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Φ”; B.任意方向上线倾斜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Φ”; C.标注斜向圆跳动时,指引线箭头应与轴线垂直; D.标注圆锥面的圆度公差时,指引线箭头应指向圆锥轮廓面的垂直方向。 3.下列公差带形状相同的有() A.轴线对轴线的平行度与面对面的平行度; B.轴线的直线度与导轨的直线度; C.同轴度与径向全跳动; D.轴线对面的垂直度与轴线对面的倾斜度。 4.选择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时,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有() A.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应比非工作表面参数值大; B.摩擦表面应比非摩擦表面的参数值小; C.配合质量要求高,参数值应小; D.尺寸精度要求高,参数值应小。 5.下述论述中正确的有() A.孔、轴配合采用过渡配合时,间隙为零的孔、轴尺寸可以有好几个; B.φ20g8比φ20h7的精度高; C.零件的尺寸精度高,则其配合间隙必定小; D.国家标准规定不允许孔、轴上差带组成非基准制配合。 6.下列齿轮公差项目中不属于综合性项目的有() A.一齿切向综合公差;B.一齿径向综合误差; C.径向综合误差;D.切向综合误差。 7.下列孔轴配合中选用不当的有() A.H8/u8 B.H6/g5 C.G6/h7 8.圆锥配合与圆柱配合相比较有独特的优点,下列不属于这些优点的是()A.自动定心好B.密封性好C.配合性质可调D.加工和检测方便

机械工程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期末模拟考试(1)

机械工程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期末模拟考试(1) 判断题 1. 1. 某孔的实际尺寸小于某轴的实际尺寸时,该孔与该轴相配就形成过盈配合。 2. 2. 极限偏差是由设计给定的,可以用来判断零件尺寸合格与否。 3. 3. 以量块的标称尺寸作为实际尺寸使用的方法称按“等”使用。 4. 4. 区别某种配合是基孔制还是基轴制,不仅与孔、轴的公差带位置有关,而且与其大 小有关。 5. 5. 为了不发生误收,工作量规的尺寸公差带是按内缩原则设置的。 6. 6. 规定并选择取样长度是为了限制和减弱表面波纹度对表面粗糙度测量结果的影响。 7. 7. 配合制的选用不仅要考虑工艺和结构,而且还与使用要求有关。 8. 8. 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实际轮廓,通常是指与表面加工纹理方向垂直的截面上的轮廓。 9. 9. 平面度公差带与端面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是相同的。 10. 10. 直线度公差带一定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11. 11. 圆度公差带和径向圆跳动公差带形状是不同的。 12. 12. 形状公差带的方向和位置都是浮动的。 13. 13. 普通螺纹的中径公差是一种综合公差,因而无需规定其螺距偏差和牙型半角偏差。 14. 14. 普通螺蚊的精度不仅与其中径的公差等级有关,而且与螺纹的旋合长度有关。 15. 15. 公法线长度变动公差W F 是为了满足齿轮合理侧隙而设定的。 16. 16. 齿形误差f f ?主要景响齿轮传动的平稳性。 17. 17. 齿轮副的精度等级越高,其齿侧间隙也应该越小。 18. 18. 测量齿圈径向跳动时,不需要将指示表调零。 19. 19. 公差等级的选用应在保证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择较低的公差等级。 20. 20. 选用配合种类的主要根据是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一、 选择题 1. 基本偏差代号f 的基本偏差为_________。 A .ES B .EI C .es D .ei 2.配合符号6/760h P Φ表示_________。 A .基孔制过渡配合 B .基轴制过渡配合 C .基孔制过盈配合 D .基轴制过盈配合 3.由配合公差i T 的数值可确定孔、轴配合的_________。 A .配合精度 B .松紧程度 C .配合类别 D .公差带图 4._________的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知的方式变化,但具有统计的规律性。 A .随机误差 B .粗大误差 C .定值系统误差 D .变值系统误差 5.含有_________的测量值可以予以修正。 A .已定系统误 B .未定系统误差 C .随机误差 D .粗大误差 6._________是保证齿轮副传动平稳的公差项目 A .齿距累积公差 B .基节极限偏差 C .齿向公差 D .公法线长度变动公差 7.设某轴的尺寸为0 15.025-Φ,其轴线直线度公差为05.0Φ,则其最小实际实效尺寸LV d 为_________。 A .25.05mm B .24.95mm C .24.90mm D .24.80mm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模拟试题三

互换性和技术测试 模拟试卷三 学院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判断题(5小题,共5.0分) (1分)[1]选用派生系列时应优先选用公比较小和延伸项含有项值1的数列。( ) (1分)[2]孔和轴的加工精度越高,其配合精度就越高。( ) (1分)[3]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选用高等级量块作为基准进行测量。( ) (1分)[4]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 (1分)[5]利用同一种加工方法加工轴,设计尺寸为507h φ的轴比306f φ的轴加工困难。( ) 二、填空题(5小题,共10.0分) (2分)[1]基本尺寸相同的轴上有几处配合,当两端的配合要求紧固而中间的配合要求较松时,宜采用( )制配合。 (2分)[2]对于除配合要求外,还有极高形位精度要求的要素,其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关系应采用( )。 (2分)[3]在同一公差组内各项公差与极限偏差应保持( )相同或不同的精度等级。 (2分)[4]检测是( )和( )的统称,它是组织互换性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2分)[5]量块按“级”使用时,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作为( ),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 ( )误差。 三、单项选择题(2小题,共4.0分) (2分)[1]利用同一种加工方法,加工506H φ孔和1007H φ孔,应理解为 A、前者加工困难 B、后者加工困难 C、两者加工难易相同 D无法比较 (2分)[2]一般来说,下列哪一个表面粗糙度要求最高。 A、307h φ B、907H φ C、607h φ D、807h φ 四、多项选择题(1小题,共2.0分) (2分)[1]如图所示尺寸链,封闭环A0合格的尺寸有。 A 、6.10mm B 、5.90mm C 、5.10mm D 、5.7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