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原理课后说课稿

合集下载

电解原理(教案)

电解原理(教案)

电解原理(教案)第一章:电解水的概念与历史1.1 教学目标了解电解水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了解电解水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1.2 教学内容电解水的定义和组成。

电解水的研究历史和重要实验。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电解水的概念和重要性。

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和讨论,了解电解水的研究历史和重要实验。

1.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电解水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二章:电解原理的基本概念2.1 教学目标了解电解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电解质和电极的定义及其作用。

2.2 教学内容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

电极的类型和功能。

电解过程中的电子转移和电化学反应。

2.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实验,介绍电解质和电极的定义及其作用。

通过电解实验,观察和分析电解过程中的电子转移和电化学反应。

2.4 教学评估通过实验报告和问题解答,评估学生对电解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三章:电解质的溶解与离解3.1 教学目标了解电解质溶解和离解的过程。

掌握离子浓度的计算和电导率的测定。

3.2 教学内容电解质溶解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离子的产生和离解度的概念。

电导率的测定和应用。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讲解,介绍电解质溶解和离解的过程。

学习离子浓度的计算和电导率的测定方法。

3.4 教学评估通过实验报告和问题解答,评估学生对电解质溶解和离解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四章:电极反应与电解产物的形成4.1 教学目标了解电极反应的类型和机制。

掌握电解产物形成的过程和条件。

4.2 教学内容电极反应的类型和机制。

电解产物的形成过程和条件。

电解产物的纯化和分离方法。

4.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实验,介绍电极反应的类型和机制。

观察和分析电解产物形成的过程和条件。

4.4 教学评估通过实验报告和问题解答,评估学生对电极反应和电解产物形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五章:电解的应用与实践5.1 教学目标了解电解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掌握电解技术的应用和实践。

高中化学 电解原理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 电解原理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4

《电解池》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地位及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三节。

电解池是继原电池后电化学基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原电池知识的延续,更是研究其应用的基础。

与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等知识密切相关,在中学化学基本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指导工农业生产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

对比新课程标准和旧教学大纲:旧教学大纲对电解原理的要求为C级,能领会概念的原理,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新课程标准则要求:体验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探究过程,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解池总反应式,重在体验知识形成过程。

2. 三维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 认识电解概念,辨别电解池与原电池;(2) 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1) 综合应用化学和物理知识,设计电路图;动手实验,体验电能与化学能转化的探究过程;(2) 应用实验、观察等手段获取信息,应用分析、推理、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分组实验与讨论,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2) 通过探究实验的操作,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感受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体验科学研究的严谨与艰辛。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电能与化学能转化的探究过程的体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二、学情分析知识角度,高二学生在必修1、必修2和选修4中已经学习过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的相关知识,同时物理学中电学知识也相当丰富,学习本节内容并不陌生,难度不大。

认知角度,高二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已充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也在迅速发展中,同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实验探究的热情高,但抽象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老师适时的组织和引导。

三、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以“探究式教学法”为主,贯穿“问题讨论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鲁科版化学说课稿《电解原理》

鲁科版化学说课稿《电解原理》

鲁科版化学说课稿《电解原理》尊敬的各位评委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电解原理》,下面我就从说教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二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的第一课时的内容---电解原理。

电解原理属于电化学知识,是中学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涉及到理论知识,又与元素化合物知识密切相关。

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解质的电离、原电池,知道化学能是如何转变为电能的,因此电解原理是以上知识的延续,更是研究其应用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考纲的要求,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维度:1.知识技能:①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

②能够正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③能够正确判断电解产物,并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电解方程式2.过程方法:通过对电解原理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探究等能力,巩固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可知:本节课的重点是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则是本节的难点即①电极反应的书写②电解产物的判断③电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及突破本节的重难点,我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学法【教法】本节的教学通过实验探究、动画模拟、以旧带新、合理演绎等方式突破难点。

【学法】利用问题和实验的层层推进,引导学生通过推理、判断和概括总结的程序进行学习三.【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理念根据本节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我设计了引出问题——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总结归纳——实践应用的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引发兴趣模拟生活中推销员推销净水器的所做的两个对比实验:(1)在一小烧杯中放入自来水,插入两电极通电,一会儿水变黄,说明现在的自来水污染严重。

高中化学全国说课大赛获奖作品:电解原理实验说课稿2

高中化学全国说课大赛获奖作品:电解原理实验说课稿2

电解原理实验说课稿一、使用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高二选修5《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三节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第一课时《电解原理》二、实验器材PH试纸,CuSO4溶液,CuCl2溶液,KI溶液,K2SO4溶液,9V直流电源,铅笔芯,表面皿,滴管。

三、实验改进要点1、课本中电解CuCl2装置为图示,U型管中装有氯化铜溶液,插入两根石墨棒作为电极,接通直流电源,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阳极附近,观察U型管内的现象和试纸颜色的变化。

2、改进后实验方案:a、实验仪器和试剂:PH试纸,CuSO4溶液,CuCl2溶液,KI溶液,K2SO4溶液,9V直流电源,铅笔芯,表面皿,滴管。

b、将试纸放于表面皿中,用滴管吸取溶液滴于试纸上,用铅笔芯做电极和9V电池连接构成电解装置。

C、观察实验现象。

四、实验教学目的1、通过实验现象观察,宏观描述到理性思考,从微观层面理解宏观现象产生的原因。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对观察到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提出质疑并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精神。

3、对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建立模型,总结电解的本质规律,并能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认识电解工作原理。

4、能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电解质种类对电极反应的影响。

5、使用微型实验,减少实验试剂的使用,培养学生绿色化学,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实验原理多种离子共存进行电解时,阳离子移向阴极,氧化性强的优先放电。

阴离子移向阳极,还原性强的优先放电。

六、实验教学内容通过在PH试纸上对CuCl2、CuSO4、KI、K2SO4四种电解质溶液用9V直流电进行电解微型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现象。

分析各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和放电的离子,推断阴阳离子放电的先后顺序,从而总结电解规律。

启发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微观粒子定向移动等角度分析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使学生发现电解质溶液的种类对电极反应会产生影响。

在分析讨论中把这种影响上升到离子的放电顺序。

电解原理(教案)

电解原理(教案)

第三节 电解池(1) 总 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电解原理,会判断电解池、电极产物、电极周围溶液pH 值及整个溶液pH 值的变化;2、能书写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培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电解原理和以电解CuCl 2溶液为例得出惰性电极作阳极时的电解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电解原理,非惰性电极作阳极对电解产物的判断,电解原理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电解原理1、电解原理: CuCl 2 =Cu 2++2Cl -阴极: Cu 2++2e -=Cu (还原反应)阳极: 2Cl --2e -=Cl 2↑(氧化反应) 2、基本概念(1)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2) 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或电解槽。

(3) 当离子到达电极时,失去或获得电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CuCl 2Cu +Cl 2↑ 2、电解池的两极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

(发生还原反应)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

(发生氧化反应) 3、电解池中的电子的移动方向电源负极 →电解池阴极 →电解液中的阳离子(被还原) 电解池中阴离子(被氧化)→电解池阳极 →电源正极4、电解的本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5、离子的放电顺序阳离子:Ag +>Hg 2+>Cu 2+>Fe 2+>Zn 2+>H +>Al 3+>Na +>K +阴离子:S 2->I ->Br ->Cl ->OH ->含氧酸根 6、电极产物的判断(1) 阳极放电顺序:活泼阳极(金属)>无氧酸根离子>OH ―>含氧酸根离子>F ―(2) 阴极放电:溶液中的阳离子放电7、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列物质,标得失;选离子,配电荷;配个数,巧用水;两式加,验总式。

8、电解规律(1) 电解质分解型:无氧酸、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溶液的电解,水不参加反应 (2) 电解水型:强碱、活泼金属的含氧酸、含氧酸等溶液的电解,只有水参加(3) 放氢生碱型:电解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时,电解质的阴离子和水电离的H +放电,溶质和水都参加反应,pH 增大(4) 放氧生酸型:电解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时,电解质电离的阳离子和水电离的OH ―离子放电,溶质和水都参加反应,pH 减小。

《电解原理》说课课件(省级优质课比赛)

《电解原理》说课课件(省级优质课比赛)

第一组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 【实验探究2】第一组 • A组: 不同的NaOH溶液
实验结论:改变NaOH溶液物质 的量浓度,会影响反应速率, 但两极产物类似,得不到蓝色 氢氧化铜沉淀
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现象
• B组:不同电解质溶液
实验结论:选择不同电解质溶 液,会有不同反应现象,选择 Na2SO4溶液可以得到蓝色絮状 沉淀Cu(OH)2。
二、学情分析
• 本堂课安排在电解内容教学完成以后,学生已经
掌握了电解基本原理,具备了初步探 究能力且在必修1 中还学习过了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等相关知识。而且高二学生形象思维能 力已充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也在迅速发展中, 同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实验探究的 热情高,但抽象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还不够成熟, 需要老师适时的组织和引导。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加深电解原理的理解 2、了解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对电极反 应的影响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 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2、通过对探究电解过程 的反思、评价和调控,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 能力。 使学生亲身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的认知过程,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 风;培养学生认真完成实验、仔细观察现象、合理 分析实验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 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
• 铜作阳极,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碱性条件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的反思、 下铜的放电能力较弱,阳极是 OH-放电产生O2, 无法得到 Cu(OH)2,而酸性溶液溶液中铜的放 评价和调控,培养学生自主 电能力较强,铜可以放电生成Cu2+但以稀硫酸 作电解液,也不能生成 Cu(OH)2,制备 学习化学的能力,提高学生 Cu(OH)2应选用中性Na2SO4溶液,两极间距 的科学素养。 离缩短可加快反应速率。 • 【课外作业】请同学们在课下查阅资料,寻找 Cu2O的制备方法,并设计实验方案。

高中化学《电解原理》说课稿

高中化学《电解原理》说课稿

《电解原理》说课稿一、说教学理念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力求实现:“课程的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1、以实验为载体进行探究性学习实验能创设参与实践的情景,并且具有激发兴趣、获取知识、体验过程、形成科学品质的诸多功能。

以实验为载体的探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的教学理念。

2、“互动· 体验· 感悟· 创新”的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去体验课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创新。

本节课意在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尝试着运用所学知识(如原电池原理,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等的有关知识)并用类比推理等方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学的中心是实际生活”,所以我选择了实际生活中典型事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转化成强烈的求知欲。

二、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内容是中学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化学基础知识。

将本节教材设置在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的概念、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溶液的PH值、原电池等基础知识之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很容易接受。

本节教材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典型例子,如电解饱和食盐水、铜的精炼、电镀等,很多内容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可培养学生经济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2.教学目标的分析知识技能:1、通过对电解CuCl2溶液实验的观察与分析,能够熟练说明电池的构成条件及其工作原理。

2、掌握惰性材料做电极时,离子的放电顺序。

会判断两极所发生反应的类型;能独立地正确书写几种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和电解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在电解池工作原理的探究活动过程中,运用思考、观察、讨论分析、总结概括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中体验宏观表象和微观本质的关系,领悟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电解反应》说播课讲稿

《电解反应》说播课讲稿

《电解反应》说播课讲稿电解反应说播课讲稿引言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关于电解反应的播课。

电解反应作为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我们理解电化学和电解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电解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概述电解反应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通过外加电压将化学物质分解成离子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一个外部电源来提供所需的电能。

在电解过程中,正离子(阳离子)向阴极移动,而负离子(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发生化学反应。

电解反应的原理电解反应的原理基于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传导性质。

当外电压施加到溶液中时,离子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移动。

正离子会向阴极(负极)移动,而负离子会向阳极(正极)移动。

在电解过程中,阴极会吸引阳离子,并促使它们发生还原反应,从而生成相应的物质。

阳极则会吸引阴离子,并促使它们发生氧化反应。

这种电化学反应同时发生在阴极和阳极上,从而实现了化学物质的分解和转化。

电解反应的应用电解反应在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示例:1. 电解制氢:通过电解水可以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这种方法被广泛用于制取氢气。

2. 电镀:电镀是将金属物体表面镀上一层金属的过程,通过电解反应可以实现金属离子在阳极上的氧化和在阴极上的还原,从而进行金属的镀覆。

3. 电解测定:电解反应在分析化学中经常用于测定物质的组成和浓度,如电解分析法、电解滴定法等。

结论通过本次播课,我们了解了电解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电解反应作为化学中重要的概念,为我们理解电化学和应用化学提供了基础。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次研究,对电解反应有更深入的了解。

谢谢大家!参考文献1. 张涛,王宇. 电化学实验指导[M]. 化学教育出版社, 2016.2. McQuarrie, D. A., & Simon, J. D. (1997). Physical chemistry: a molecular approach (Vol. 2, p. 692). Univ Science Books.。

电解原理的应用说课稿

电解原理的应用说课稿

《电解原理的应用》说课稿福建省浦城县第三中学黎红一、教材分析电解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之一,它是无机化学中很重要的知识,既涉及理论知识,又与元素化合物知识密切相关。

教材在前节课已经学习了电解原理,这节课的学习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条件和方法,加强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深刻体会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实际意义,牢固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二、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解的应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和铜的精炼2、会判断电解池的两极,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及电解的总化学方程式;过程与方法:3、学会通过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培养创新意识;通过相互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和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金属的性质、离子反应、原电池的初步知识以及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等知识,在能力上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已了解了电解池的电解原理,但还不能熟练的加以运用及书写电极反应式。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重难点如下:重点:电极反应式和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点:电极反应的判断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教法学法:教法:教师采用问题趋动及借助多媒体演示的方法学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边讨论边比较的方法对知识进行构建三、教学程序设计根据本节的教学目标,我对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七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展示生产生活中与电解有关的图片,在同学们惊奇的目光中,引出这节课的问题。

1、既然我们可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制取金属钠,为什么不电解它的盐溶液来制取金属钠?2、假若将它们的盐溶液通电将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又可得到什么样的产物?(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层层递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能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引入本节新课——电解原理的应用)(二)、理论探究,巩固旧知(1)、围绕上述疑问,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探究实验:用碳棒作阳极,铁作阴极,电解氯化铜溶液或氯化钠溶液(用氯化铜溶液的电解作对比)(2)、我设置了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1、写出你所选择的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阴、阳离子。

《电解原理》化学说课稿

《电解原理》化学说课稿

《电解原理》化学说课稿关于《电解原理》化学说课稿《电解原理》化学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电解原理》,下面我就从说教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二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的第一课时的内容---电解原理。

电解原理属于电化学知识,是中学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涉及到理论知识,又与元素化合物知识密切相关。

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解质的电离、原电池,知道化学能是如何转变为电能的,因此电解原理是以上知识的延续,更是研究其应用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考纲的要求,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维度:1、知识技能:①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

②能够正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③能够正确判断电解产物,并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电解方程式2、过程方法:通过对电解原理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探究等能力,巩固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可知:本节课的重点是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则是本节的难点即①电极反应的书写②电解产物的判断③电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及突破本节的重难点,我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学法:【教法】本节的教学通过实验探究、动画模拟、以旧带新、合理演绎等方式突破难点。

【学法】利用问题和实验的层层推进,引导学生通过推理、判断和概括总结的程序进行学习。

三、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理念根据本节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我设计了引出问题——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总结归纳——实践应用的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引发兴趣模拟生活中推销员推销净水器的所做的两个对比实验:(1)在一小烧杯中放入自来水,插入两电极通电,一会儿水变黄,说明现在的自来水污染严重。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说课稿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说课稿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这一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 4《化学反应原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通过对电解原理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电化学知识的理解,还能为后续学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内容奠定基础。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电解的概念、电解池的构成条件、电解原理以及电解的应用等。

教材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电解的本质和规律。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然而,对于电解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学生可能会感到理解困难。

此外,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电解的概念,掌握电解池的构成条件。

(2)理解电解原理,能够正确书写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3)了解电解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电解原理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电解池的构成条件和工作原理。

(2)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的书写。

(1)电解原理的理解。

(2)离子在电解池中的放电顺序。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解的现象,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电解的原理。

人教版《选修四 化学反应原理》电解池(第一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选修四 化学反应原理》电解池(第一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电解池(第一课时)说课稿
问题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目标):
使学生亲身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过程,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培养学生认真完成实验、仔细观察现象、合理分析实验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电解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电解质溶液、电极材料对间接的影响
四、教法
通过实验与多媒体的有机结合,进行问题探究、实验探究、分组讨论,归纳总结,体现“以问题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精神
五、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运用实验观察、分析、比较、讨论、概括、练习等学习手段,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分析讨论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其探索精神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与合作精神
六、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问题引入——活动探究1——学习电解理论——活动探究2、
活动探究3——完善电解原理——课堂小结——学习反馈(固化能力,形成学科思想和学科能力)
本节课的容量大,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意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

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电解池说课稿

电解池说课稿

电解池说课稿一、引言电解是一种通过电流来引发化学反应的过程,而电解池则是用来进行电解实验的装置。

本次说课将以电解池为主题,介绍电解的基本原理、电解过程中的关键概念和实验操作步骤。

二、电解的基本原理1. 电解的定义:电解是指通过外加电流使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 电解的必要条件: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外加电源、电解池。

3. 电解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在电解过程中,正极(阳极)接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负极(阴极)失去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三、电解过程中的关键概念1. 电解质:能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物质,如盐、酸、碱等。

2. 阳极:电解池中接受电子的极板,通常为金属或碳材料。

3. 阴极:电解池中失去电子的极板,通常为金属或碳材料。

4. 电解质溶液:将电解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导电溶液。

5. 熔融电解质:将电解质加热至熔化状态后进行电解。

6. 电解方程式:描述电解过程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操作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电解池、电源、电解质溶液、电极等。

2. 搭建电解池:将阳极和阴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确保两极不接触。

3. 连接电源:将电源的正极连接到阳极,负极连接到阴极。

4. 开始电解:打开电源,调节电流强度,观察电解过程中的现象。

5. 实验观察:记录电解过程中的变化,如气泡产生、电极颜色变化等。

6.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观察结果,分析电解过程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五、实验案例:电解水1. 实验目的:通过电解水实验,观察水的电解现象并分析电解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2. 实验步骤:a. 准备实验器材:电解池、电源、蒸馏水、电极等。

b. 搭建电解池:将阳极和阴极插入蒸馏水中,确保两极不接触。

c. 连接电源:将电源的正极连接到阳极,负极连接到阴极。

d. 开始电解:打开电源,调节电流强度,观察电解过程中的现象。

e. 实验观察:观察到气泡从阳极和阴极产生,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

高中化学《电解原理》说课

高中化学《电解原理》说课

高中化学《电解原理》说课
电解原理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本节是《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2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主要介绍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第1课时主要讨论电解原理,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原电池的有关知识,研究了化学能如何转化为电能。

在这个基础上,本节内容要研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变的学习,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电解原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探究等能力。

 (3)情感目标:
 ①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对学生进行辩证观点的教育和环境保护的教育。

 3、教学重点:电解原理
 4、教学难点:阴极和阳极以及电极反应的概念,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
 二、学情分析
 我校高二学生尖子生不多,大部分是中等的学生。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般,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迁移能力比较薄弱。

高三化学电解原理说课(电解原理说课稿)课件

高三化学电解原理说课(电解原理说课稿)课件
实验器材:反应容器(小烧杯) 、直流电源、导线、 电极(碳棒)
药品:NaCl溶液、KI溶液、CuSO4溶液、Na2S溶液
设疑:怎样比较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
1.提出方案
(1)分别电解各电解液
(2)将所有电解液混合在一起进行电解 (3)将电解液两两混合进行电解

可能出现的问题:CuSO4溶液与KI溶液混合 CuSO4溶液与Na2S溶液混合
设计思想:
通过实验探究构建电解原理理论
立足新课标,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生活中的小故事 营造适当的学习情境,激发兴趣、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提高实践能力、加强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形成科学的学习 方法和严谨的求学态度
以生活中的 问题引入
构建电解理论
初步学习 电解理论
分析讨论
实验探究电解 质溶液对电解 的影响
含氧酸根
注意:除铂、金、石墨、非常活泼 的金属外的金属作阳极时,首先 时金属本身放电
教学反思
布鲁纳学习法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产品。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而 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创设一种学生能独立探究 的情境并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启迪思维,勇于探索,富于想 象,在足够的自我探究时间内获取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全面认识电解原理。 2.理解电解质溶液、电极对电解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 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过程,使学生 领悟到科学研究的正确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实验探究电极 材料对电解的 影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加选修第三册《电解原理》说课稿教案设计2套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加选修第三册《电解原理》说课稿教案设计2套

《电解原理》说课稿郑文楷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及分析本节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的第一节的内容—电解原理。

电解原理的教学要求为理解层次,通过电解原理的学习,学生要能够领会概念、原理的基本含义,能够解释和说明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同时这部分知识是历年高考的重要知识点之一,经常考查电极名称的确定、电极反应的书写、电解产物的判断、电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考查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宽,有一定的综合度,但难度不大。

2、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电解原理属于电化学知识,是中学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涉及到理论知识,又与元素化合物知识密切相关。

学生在高一已经学习了电解质的电离,在高二学习了原电池,知道化学能是如何转变为电能的,因此电解原理是原电池知识的延续,更是研究其应用的基础;在高三第三单元又再次认识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等理论知识,有必要研究电能和化学能的转变关系,从思维的全面、深刻、完整来看,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同时电解与物理学科中的电学、能量的转换有密切的联系,体现了学科的交叉与综合。

通过电解原理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深化对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原电池、电解质溶液、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等知识的认识,发挥理论对工农业实践的指导作用,树立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

3、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考纲的要求,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维度:3.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从而能够区分电解池与原电池②能够正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并与原电池的正负极区分③能够正确判断电解产物,并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电解方程式3.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电解原理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探究等能力,巩固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②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4、教学重、难点(1)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可知:本节课的重点..是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则是本节的难点..即①电极反应的书写②电解产物的判断③电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电解原理》说课稿(省级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电解原理》说课稿(省级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电解原理》说课稿
下面我们分组实验,探究电解池的电极反应规律,用学生提前准备好的粗铅笔芯作为
实验步骤:按上图,连接好装置,将少许氯化铜溶液滴加到调色盘中,放上两个笔芯电极,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观察现象,并填写表格内容。

注意:出现现象就停止电解,以防气体污染。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组实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方案很好,我们下面按照此方案来做一个验证实验。

【探究实验二】
第一组、电解氯化钠溶液并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产物。

第二组、电解碘化钾溶液,观察阳极现象。

第三组、电解氯化钠和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阳极现象。

第四组、电解硫酸钠溶液,观察阳极现象。

注意:出现现象就停止电解,以防气体污染。

实验记录:
【教师引导】方案很好,我们下面按照此方案来做一个验证实验。

电解硫酸铜溶液,观察阴极现象。

第二组、电解硝酸银溶液,
第三组、电解硫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观察阴极现象。

第四组、电解硫酸钠溶液,观察阳极现象。

注意:出现现象就停止电解,以防气体污染。

实验记录:
组电解液产物验证结论
教师制作一个动画模型,类似于物理中的传送带模型,主动轮是原电池,从动轮是电解池,主动轮带动从动轮发生转动。

说明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阴极,经阳离子定向运动形成的内电路,再从电解池的阳极流出,并沿导线流回电源的正极。

【教师活动】讲解模型,根据动画图示,什么样的反应可以通过电解来实现?
【学生活动】学生归纳,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电解来实现。

电解原理课后说课稿

电解原理课后说课稿

《电解原理》课后说课稿团风县淋山河高中舒先贵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电解原理属于电化学知识,是中学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涉及到理论知识,又与元素化合物知识密切相关,是前面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的电离、原电池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等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氯碱工业等应用知识的基础,所以从教材体系上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原电池研究的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电解原理研究的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学习了原电池的相关知识后再学习电解原理,从思维的全面、深刻、完整等品质来看,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探究等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

2、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从而能够区分电解池与原电池②能够正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并与原电池的正、负极区分③能够正确判断电解产物,并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电解方程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电解原理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探究等能力,巩固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3、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电解是在通电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遵循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电解原理是理解溶液导电的依据,也是学习氯碱工业等相关知识的基础,所以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是本节课的重点。

电解过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非自发的,且分别发生在电解池的两极,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均有别于以前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和接受,所以本节课的难点是:①离子放电的实质与离子放电顺序;②电极反应式、电解方程式的书写。

为了落实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做好探究实验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解原理》课后说课稿
团风县淋山河高中舒先贵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解原理属于电化学知识,是中学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涉及到理论知识,又与元素化合物知识密切相关,是前面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的电离、原电池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等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氯碱工业等应用知识的基础,所以从教材体系上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原电池研究的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电解原理研究的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学习了原电池的相关知识后再学习电解原理,从思维的全面、深刻、完整等品质来看,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探究等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从而能够区分电解池与原电池
②能够正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并与原电池的正、负极区分
③能够正确判断电解产物,并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电解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电解原理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探究等能力,巩固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电解是在通电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遵循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电解原理是理解溶液导电的依据,也是学习氯碱工业等相关知识的基础,所以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是本节课的重点。

电解过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非自发的,且分别发生在电解池的两极,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均有别于以前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和接受,所以本节课的难
点是:①离子放电的实质与离子放电顺序;②电极反应式、电解方程式的书写。

为了落实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做好探究实验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点。

二、教法分析
依据教材特点、学生的知识结构(各科知识有一定的基础)及心理特点(求知欲望强,思维能力已有一定的发展,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本节课我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即由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组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实验探究,然后由学生讨论、
总结得出结论,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围绕电解的特征一一电流为原因和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为结果,为本节课的重、难点的突破作为铺垫,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学法指导
运用实验观察、分析、比较、讨论、概括等学习手段,通过参与实验,分析讨论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程序
五、教学反思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对电解原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率对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明显的提高;
2、这堂课为半开放的探究学习,我个人认为在教师讲的时间与学生活动的时间的分配与教学节奏两个方面不好把握,有待进一步研究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