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复习提纲图文稿
西方文论复习提纲
西方文论复习提纲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名词解释
1、模仿说
2、寓教于乐 6、诗意栖居 7、戏剧情景理论
8、有人气的英雄 9、艺术风格、民族文学、世界文学 10、理想的诗
12、酒神精神 12、日神精神
13、语言即艺术 15、陌生化理论 16、诗意栖居 17、作品召唤论
19、复调小说 19、对话理论 20、期待视野
简答
1、柏拉图创作动力过程。
4、文学的崇高风格
7、狄德罗戏剧冲突的新见解是什么?
8、莱辛如何看待诗与画的区别?
10、什么是理想的诗?
12、尼采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
12、尼采对审美苏格拉底主义的批判
12、尼采认为悲剧是如何诞生的?
13、克罗齐的艺术独立观
13、克罗齐的艺术本质观
15、什克洛夫斯基如何看待文艺自主性?
16、海德格尔诗以语词确立存在。
16、海德格尔的诗是对神性的尺度采纳
17、萨特的作品召唤论是什么?
17、萨特的阅读创造论是什么?
19、复调小说及特点?
19、巴赫金对话理论是什么?
论述
1、柏拉图的文艺创作论
2、试述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
3、贺拉斯的古典主义原则
16、海德格尔认为诗是对神性尺度的采纳,对此你怎么看?
16、海德格尔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什么?作品的存在有何特征?
19、狂欢化诗学观
17、20、何为作品召唤论和阅读创造论,这与文学的期待视野有何关系?
20、为什么说文学史就是一部文学接受史?。
高教版西方文论复习提纲
西方文論史古代文論(古希臘文論——新古典主義文論)古希臘文論第一節古希臘早期文藝思想畢達哥拉斯“數的和諧”理論從數量比例關係上著力探尋藝術的形式美,得出“美是和諧統一”的結論,天體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人的內在和諧受外在和諧影響,內外相契合才能進入藝術欣賞狀態。
赫拉克利特“對立和諧”理論首先提出“藝術模仿自然”德謨克利特模仿說對文藝和美的對象的研究,文藝描寫的對象是社會的人,是外形和內心統一的人。
對作家藝術家主觀條件的研究,十分注重作家、藝術家的天才、靈感、語言。
對文藝作品的社會效果的研究,“快樂說’蘇格拉底模仿說和功用說“藝術模仿自然”強調通過描寫眼睛姿態等外在的東西,表現人物“精神方面的特質”,即描繪出人物的“心境”、“品格”和“感情”。
判斷美的標準就是“功用”的結論,有用即美,無用即醜第二節柏拉圖文藝對話錄理式論模仿說a理式是一種超時空、非物質、永恆不滅的“本體”b文學藝術是理式模仿的模仿,三種床,照鏡子,貶低詩人和藝術家。
c理式模仿說的唯心主義本質與理論價值文藝的社會功用說a理想國的建設與文學藝術b模仿的藝術的三條罪狀c對審美教育的重視與政治第一的文藝標準靈感說a靈感的基本含義,神靈附體、神靈感發,熱情磅礴b柏拉圖對靈感的解釋,靈感說的三個方面:靈感的源泉(神靈附體)、靈感的表現(狂迷)和獲得靈感的過程(靈魂對真善美理式世界的回憶)c靈感說的矛盾與價值,確認靈感是文藝活動中特有的現象,看出了文藝創作與技藝製作的區別,揭示了藝術創造離不開現實美的觸發,但又不停留在現實美的基礎上。
第三節亞裏士多德的《詩學》文藝本質論a文藝是人的行動的模仿b詩比歷史更富有哲學意味c文藝求其相似但比原物更美悲劇理論a悲劇的含義,悲劇是對於一個嚴肅的、完整的、有一定長度的行為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語言,具有各種悅耳之音,分別在劇的各個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動作表達,而不是採用敘述法;借引起憐憫和恐懼來使這種情感得到陶冶b悲劇情節和人物性格,悲劇六成分:情節、性格、思想、言詞、形容和歌曲,情節是悲劇的靈魂,性格占第二位。
高教版西方文论复习提纲
西方文论史古代文论(古希腊文论——新古典主义文论)第一章古希腊文论第一节古希腊早期文艺思想1、毕达哥拉斯“数的和谐”理论从数量比例关系上着力探寻艺术的形式美,得出“美是和谐统一”的结论,天体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人的内在和谐受外在和谐影响,内外相契合才能进入艺术欣赏状态。
2、赫拉克利特“对立和谐”理论首先提出“艺术模仿自然”3、德谟克利特模仿说对文艺和美的对象的研究,文艺描写的对象是社会的人,是外形和内心统一的人。
对作家艺术家主观条件的研究,十分注重作家、艺术家的天才、灵感、语言。
对文艺作品的社会效果的研究,“快乐说’4、苏格拉底模仿说和功用说“艺术模仿自然”强调通过描写眼睛姿态等外在的东西,表现人物“精神方面的特质”,即描绘出人物的“心境”、“品格”和“感情”。
判断美的标准就是“功用”的结论,有用即美,无用即丑第二节柏拉图文艺对话录1、理式论模仿说a理式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b文学艺术是理式模仿的模仿,三种床,照镜子,贬低诗人和艺术家。
c理式模仿说的唯心主义本质与理论价值2、文艺的社会功用说a理想国的建设与文学艺术b模仿的艺术的三条罪状c对审美教育的重视与政治第一的文艺标准3、灵感说a灵感的基本含义,神灵附体、神灵感发,热情磅礴b柏拉图对灵感的解释,灵感说的三个方面:灵感的源泉(神灵附体)、灵感的表现(狂迷)和获得灵感的过程(灵魂对真善美理式世界的回忆)c灵感说的矛盾与价值,确认灵感是文艺活动中特有的现象,看出了文艺创作与技艺制作的区别,揭示了艺术创造离不开现实美的触发,但又不停留在现实美的基础上。
第三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1、文艺本质论a文艺是人的行动的模仿b诗比历史更富有哲学意味c文艺求其相似但比原物更美2、悲剧理论a悲剧的含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为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个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b悲剧情节和人物性格,悲剧六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词、形容和歌曲,情节是悲剧的灵魂,性格占第二位。
西方文论课件知识讲稿
怀疑主义、相对主义、反基础主义、反本 质主义、反结构主义等。
核心思想
代表人物
后现代主义文论强调文本的独立性和自足 性,认为文本与作者、读者、世界的关系 是相对的,意义是多元的、不确定的。
德里达、福柯、德勒兹、加塔里等。
后现代主义文论的代表人物与思想
01
德里达
解构主义文论的创始人,认为语 言符号的意义是多元的、不确定 的,文本的意义也是多元的、不 确定的。他主张对文本进行“解 构”,即揭示文本中的矛盾和冲 突,打破原有的意义结构。
法国的布瓦洛、英国的德莱顿等。
思想
主张文学作品应追求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强调文学的教育功能和社会责任, 推崇古希腊罗马作家的创作原则和艺术标准。
古学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欧洲文学的规 范化和艺术化。
局限性
过于强调模仿和传统,束缚了文学的 创新和个性表达,忽视了文学的情感 和内在价值。
西方文论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西方文论经历了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现代 主义等不同阶段的发展。
详细描述
西方文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其发展 过程中经历了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现代主 义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理论观点和代表 人物,如古典主义的亚里士多德、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 比亚、启蒙运动时期的卢梭以及现代主义的卡夫卡等。 这些理论观点和代表人物对西方文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西方文论课件知识讲稿
目录
• 西方文论概述 • 古典主义文论 • 浪漫主义文论 • 现实主义文论 • 现代主义文论 • 后现代主义文论
01 西方文论概述
西方文论的定义与特点
要点一
总结词
西方文论是关于西方文学的理论研究,具有多元性、历史 性和批判性的特点。
《西方文论》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
1、模仿说
2、寓教于乐6、诗意栖居7、戏剧情景理论
8、有人气的英雄9、艺术风格、民族文学、世界文学10、理想的诗
12、酒神精神12、日神精神
13、语言即艺术15、陌生化理论16、诗意栖居17、作品召唤论
19、复调小说19、对话理论20、期待视野
简答
1、柏拉图创作动力过程。
4、文学的崇高风格
7、狄德罗戏剧冲突的新见解是什么?
8、莱辛如何看待诗与画的区别?
10、什么是理想的诗?
12、尼采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
12、尼采对审美苏格拉底主义的批判
12、尼采认为悲剧是如何诞生的?
13、克罗齐的艺术独立观
13、克罗齐的艺术本质观
15、什克洛夫斯基如何看待文艺自主性?
16、海德格尔诗以语词确立存在。
16、海德格尔的诗是对神性的尺度采纳
17、萨特的作品召唤论是什么?
17、萨特的阅读创造论是什么?
19、复调小说及特点?
19、巴赫金对话理论是什么?
论述
1、柏拉图的文艺创作论
2、试述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
3、贺拉斯的古典主义原则
16、海德格尔认为诗是对神性尺度的采纳,对此你怎么看?
16、海德格尔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什么?作品的存在有何特征?
19、狂欢化诗学观
17、20、何为作品召唤论和阅读创造论,这与文学的期待视野有何关系?
20、为什么说文学史就是一部文学接受史?。
西方文论复习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资料重点:一、古希腊文化1、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理论: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从数而产生,数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
他发现了万物都存在某种数量关系,提出了数和谐的基本思想理论,毕达哥拉斯的数理精神成为理论创新与技术变革的内在动力,极大促进和推动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
2、赫拉克利特的“对立和谐”理论:赫拉克利特是西方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哲学的奠基者。
他把“火”看作宇宙万物的本源。
整个天体就是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的运动过程,其运动变化的动力是事物对立面的冲突和斗争。
(1)“对立和谐”理论。
列宁称他为“辩证法的奠基者之一”。
(2)首次提出了“艺术模仿自然”。
3、德谟克利特的“模仿说”德谟克利特是西方古代原子论的创立者。
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4、苏格拉底的模仿说与功用说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1)“艺术模仿自然”,不是摹仿人物的外形,而是强调描绘出人物“精神方面的特质”,即人物的“心境”、“神色”和“感情”。
(2)美的标准就是“功用”的结论,即有用即美,无用即丑。
5、柏拉图文艺思想的基本内容1. 理式论摹仿说。
柏拉图的“理式”是指不依赖于物质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识,他认为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
“理式”是第一性的,“自然”是第二性的,柏拉图的理式论摹仿说是唯心主义的,首先,理式论摹仿说从本体论来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从认识论来说却是反映论。
其次,理式论摹仿说在对文艺的真实性的否认中,隐约体现了文学艺术的共性方面的要求。
文艺的社会功用说。
柏拉图从他对文学本质的认识——诗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以及培养城邦保卫者建立理想国的政治理想出发,指出摹仿的艺术的三条罪状:a摹仿的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b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c诗人为了讨好群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伤感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是“城邦保卫者”失去勇敢镇静的精神品质。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西方文论复习资料第七章第二节象征主义艺术理论一、波德莱尔的“感应说”(一)艺术与自然:放弃自然,反对复制自然,不仅指自然界,人类社会,更指人本身的自然肉体,肉体的自然性。
(二)艺术与道德科学:道德科学不是艺术道德求善,是宗教的事。
科学求真,是哲学的事。
而艺术是求美的,所以,科学道德都不是艺术。
(三)艺术的本质:美、忧郁、不幸艺术是美,而真正的美、纯粹的美是“忧郁”和“不幸”。
其著作《恶之花》寓意“恶之美”、“病态之美”(四)艺术感知:想象力1、艺术感知就是洞悟宇宙、人生的奥秘。
2、宇宙万物和人生百态都受“普遍相似性”的支配。
3、诗人必须有想象力,去辨认和表述事物之间的普遍关系。
4、想象力是“向所有的精神生动的说话的创造力”5、想象力就是促动诗人发生感应的能力、前奏。
(五)艺术思维和创作:感应与象征感应,又译应合,曾出现在《恶之花》中,影响深远,被称为“象征派的宪章”。
1、垂直感应:指由物质客体以及引起的感觉层面到抽象观念和个人情愫层面的运动。
(人与大自然的感应)2、水平感应:指由一种实在的感知到另一种在同一层面的感知的运动(通感、人与自身的感应)eg:自然中的万物之间,各种艺术形式之间,人的各种感觉之间等。
两种感应都是强调诗在不同之间把握相似,在无关之间抓住关系的能力。
二者各有特点,相互渗透,其目的是通过意向及其积累,在读者身上再次引发诗人体验过的情感。
总结:波德莱尔反对复写自然,坚持艺术的独立性,强调官能、想象力。
把忧郁、不幸看作高于欢悦的美的特征,影响颇巨。
二、魏尔伦“音乐、至高至上”的诗歌革新主张(强调诗歌的节奏韵律)(一)土星情节:土星,即人生是忧郁、痛苦、不幸的隐喻。
这是魏尔伦诗歌主题的来源和理论基础。
(二)纯粹:自然是诗人心灵的象征性森林,应热爱、领略、洞悟它,以写出意在言外,有“轻松自如节奏”和“绝对形式”的纯诗。
(“纯诗”概念没有严格限定和完整体系,但启发了瓦雷里,成为后期象征主义的主要概念。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所谓西方文论,指的是流行于以欧洲为主的西方世界的文学理论,它是对文学创作和欣赏、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文学本身及其要素、功能、结构等方面进行思考的结晶。
一、西方文论的源头西方文论的直接源头是古希腊文论,尤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文论。
古希腊形成了以天人相分追求知识的科学型文化和向外求真的科学型美学;整个古希腊在文学本质上就是以模仿说为基调。
中国天人合一的伦理型文化造就了向内求善的伦理型美学;因而中国传统文论主张的是“诗言志”“诗缘情”“文以载道”。
孟子讲:“尽心、知性、知天”“心之官则思??此天之所与我者”《周易》“与天地合德”;董仲舒“天人感应”;[宋]张载、朱熹西方文论发源于古代希腊文论,因而,古希腊的古典主义文论就成了西方文论的重要根基和范式。
古罗马的古典主义是对古希腊古典主义的定型化,因而,一般都把二者称为古代古典主义。
19世纪以前,西方文论以古典主义为主导倾向。
其表现是:一方面,后世的古典主义是在新的时代的变种;另一方面,古希腊的理论在新的时期变换了一下说法。
西方文论的源头除古希腊外,还应了解的是1、中世纪文论:它受基督教神学的控制和影响,形成了神秘主义文论,追求形而上的思辨,探讨终极关怀问题,把真善美结合起来。
2、康德,他在西方哲学、美学、文论上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许多理论主张都打上了康德的印记。
二、西方文论的分界1、古典和现代的分界西方文论的发展,以19世纪为大的分界,19世纪以前为古典主义,19世纪中叶以后为现代主义2、现代和后现代的分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整个欧洲、美国等西方世界的社会、文化、文学进入到了“后现代”时期。
(文学上的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论的特征:打破了古典主义、现代主义文论的中心化、人本化、固定化、价值(意义)的一元化等倾向。
追求文论的边缘化、非人化、动态化、价值(意义)的多元化,消解了一切传统的固定模式,将文学及其意义作了无限开放。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柏拉图:《理想国》:理性主义的“模仿说”——理念至上的哲学思量,即绝对的真理。
提出“诗如画”的命题,对诗不齿,“一个秩序有定的理想国,有充分的理由对诗人关上大门。
”但敬神的诗和歌颂名人的诗可以进入理想国。
他强调诗是影子的影子(即不真实,是谎言的),与真理是隔层的。
同时强调“将诗人驱逐出理想国是一个权宜之计,要是哪一天诗人肯改邪归正,随时欢迎回来。
”——即诗人要遵循他理想国的统治—哲学家的法则。
(也是其道德标准的意愿)。
其诗学思想:“为迷狂说”,代表作《伊安篇》。
迷狂的诗不同于模仿的诗。
迷狂是言神之言,即代神而言。
可以说是代表西方非理性主义诗学的一个渊源。
亚里士多德:开启注重经验主义层面的哲学传统。
思想体系;“形式”哲学,(其“形式”即是柏拉图的理念),但他反对柏拉图把理念抽绎出来高架在个别之上的做法,而肯定形式就存在于事物之中。
《诗学》:核心议题之一为模仿正名。
表现:①肯的模仿是人的天性②强调模仿具有普遍性。
诗正是通过必然的认知逻辑和可能的想象虚构,在个别的形象中表述出深层的规律性的东西。
提出诗人应该避免用自己的身份来说话。
判定诗的题材在于叙写行动的人,“高尚的人模仿高尚的行为”,反之亦然。
《诗学》的主要框架是悲剧结构的探讨。
悲剧是以行动为形式因(《物理学》提出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说明行动是悲剧的灵魂。
他把悲剧分六个成分: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歌曲。
其中情节最重要。
他解释,悲剧是行动的模仿,行动势必涉及人物,而人物必然具有性格和思想。
所以依次看,行动的模仿是情节。
情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悲剧模仿的不是人,而是行动和人生。
诚然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品格,但是他的幸与不幸,都是取决于行动。
“净化说”:净化可以视为悲剧的最终效果。
以“卡塔西斯”(即原词)作净化解,那么悲剧的最后目的便是借情节以引起怜悯和恐惧之情,而使之两种情感得到净化。
它意味着悲剧的最终目的,要在观众那里得到最后的完成。
西方文论
《西方文论》复习提纲考试题型:选择题多选题名词解释 4道 20分简答题 2道或4道20分论述题 2道30分一、基本知识点1、西方最古老的文学观念是模仿说2、柏拉图的文艺思想:①哲学思想:理念论或“相”论——在柏拉图的世界中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理念的世界,也即“相”的世界;另一个则是现实的世界。
——“相”的世界即理念的世界,乃是本真的存在,而现实世界则是虚幻的,不真实的。
——柏拉图的“洞穴”暗喻②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的理想国乃是具有浓厚的贵族气质的空想共产主义的理想主义形态。
③柏拉图的文艺学思潮(1)摹仿理论;“摹仿的摹仿”,“影子的影子”,“同真理隔着三层”。
(2)现实美高于艺术美3、亚里士多德提出诗歌与历史更加真实的理论4、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思想:5、提出流溢说的中世纪神学美学家是普洛丁6、古典主义文论、现实主义文论和浪漫主义文论的特征:古典主义文论的特征:第一、主张民族统一,歌颂贤明君主,反对封建割据;第二、崇尚理性原则,提倡自我克制,追求正常情理;第三、制定一整套艺术规范或规律;第四、注重道德说教,目的在于惩恶扬善浪漫主义的特点:浪漫主义强调人的主观性和内心现实,反感对古典主义的理性统治,推崇感性的力量。
1、诗歌的关键在于感情的表现。
情感体验是诗歌的核心主题。
2、诗意的关键不在于诗行和韵文的形式,而在于动人的情感表达。
韵律的产生不适因为人为的语言修辞,也不是一种装饰性技巧,而是情感本身的流露与韵律的和谐融合。
3、诗人的灵感来自于想象力而不是现实生活。
4、诗人与科学家一样都在追寻真理。
然而诗人的真理是常人的真理,是内心生活的真理,属于每一个人;而科学家的真理则是向外追求的知识。
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的主要特征:◆要求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写作。
◆现实主义文学理论高度重视文学典型。
◆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基本的历史观要求。
在现实主义看来,文学不仅仅是一门艺术,而且还成为社会科学和历史哲学7、提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美学家:黑格尔8、提出文学性概念的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罗曼·雅各布逊9、文学的内部研究,参阅韦勒克的《文学理论》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将文学研究区分为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外部研究主要是从文本之外,从社会历史、作家、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层面来研究文学,内部研究主要是研究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谐音、节奏和格律,文体,意象、隐喻、象征、神话,叙事等。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若木整理)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一、填空(15%)1、美在“数的和谐统一”的思想是由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来的。
2、德谟克利特是西方第一个从研究自然过渡到研究社会、探求美和艺术的本质的哲学家。
3、在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中,居于悲剧六个成分(性格、思想、情节、言词、形象和歌曲)之首的是情节。
4、“灵魂回忆”说是柏拉图灵感理论的一部分,其意是说灵感的获得过程是灵魂对真善美的理式世界的回忆。
5、《论崇高》这部作品大约完成于公元前一世纪,作者朗加纳斯是与贺拉斯同一时代的人。
6、贺拉斯“寓教于乐”理论揭示了文学艺术的审美作用和认识教育作用的关系。
7、“四义说”是但丁提出的关于文学语言的重要理论,它揭示了语言艺术意义的多层次性,这四义分别指的是语言的字面义、譬喻义、道德义和寓言义。
8、17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性文论家是的布瓦洛,反映他古典主义理论的主要著作是《诗的艺术》。
9、在莱辛对诗与画的界限做分别时认为诗与画有不同的美学原则,画的最高原则是美,诗的最高原则是真。
10、法国启蒙主义文论家中先崇尚莎士比亚后又完全贬低莎士比亚的作家是伏尔泰。
11、在法国古典主义那里,理性即等于自然,等于古典P105 。
(不确定)另一个答案是“道德”12、德国十八世纪卓越的艺术史家温克尔曼提出古希腊艺术的最高理想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此论影响了这一时代许多的诗人、艺术家,包括歌德。
13、席勒的主要美学著作是《审美教育书简》和《朴素的诗和伤感的诗》。
14、作为黑格尔一切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出发点是他的理性万能论。
190(不确定)15、黑格尔艺术哲学的基本命题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论家锡德尼对诗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世界是铜的,而只有诗人才给予我们金的。
”17、亚里斯多德关于悲剧冲突的本质理论认为悲剧冲突起源于“好人犯了错误”。
18、亚里斯多德阐述文艺的主要著作是《诗学》19、贺拉斯的主要文艺著作是《诗艺》20、布瓦洛的文艺理论著作是《诗的艺术》21、康德的美学和文艺思想主要在他的《判断力批判》里得到了表述。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一,柏拉图的“模仿说”:(一)简介: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二)柏拉图文艺思想:1.理式论摹仿说a.“理式”的基本含义:“理式”(I d e a)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
他所说的“I d e a”不依存于物质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识,而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
需要注意的是:理式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超越于具体个别事物之外并作为其存在根据的“实在”。
b.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在他心目中有三种世界:理式世界、现实世界、艺术世界。
后者与前者是依存关系。
艺术作品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了三层”。
c.理式论摹仿说的唯心主义本质与理论价值首先,从本体论来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从认识论来说,却是反映论。
其次,理式论摹仿说在对文艺的真实性的否认中,隐约现出文艺的共性方面的要求。
2.文艺的社会功用论a.理想国的建设与文学艺术《理想国》应该由三个等级的公民组成:哲学家——武士——百工(普通劳动者)把人的灵魂也分为三个部分,即理智、意志和情欲,与前面所说三种人一一对应。
b.摹仿的艺术的三条罪状:第一,摹仿的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第二,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第三,悲剧诗人为了讨好群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感伤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同时,指责喜剧投合人类“本性中的诙谐欲念”。
c.对审美教育的重视与政治第一的文艺标准柏拉图攻击诗,并非由于他不懂诗或是不爱诗,他对诗的深刻影响是有亲身体会的。
——朱光潜他不是不要诗,而是不要那种摹仿的诗,而对于那种所谓来自神的灵感、培养人的理性的诗,他是非常重视的。
柏拉图是第一个把理智和情感对立起来,把政治教育效果如何确定为审查文艺第一标准的人,是第一个要求艺术服务于政治,服从于政治的人。
《当代西方文论》复习提纲
《当代西方文论》复习提纲一、了解下列文艺批评理论家的所属流派什克洛夫斯基、雅格布森:俄国形式主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苏珊·朗格、卡西尔:文艺符号学。
荣格、弗莱:原型批评。
艾略特、瑞恰兹、韦勒克:英美新批评。
皮亚杰、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罗兰·巴尔特、德里达:后结构主义杜夫海纳、英伽登:阅读现象学加达默尔、海德格尔:文艺阐释学瓦雷里、马拉美:象征主义。
尧斯、伊塞尔:接受美学。
卢卡契、布莱希特、本雅明:西方马克思主义。
克罗齐、柏格森:直觉主义萨特:存在主义。
科林伍德:表现主义美学兰索姆:新批评主义二、名词解释1.作者系统:所谓作者系统,指重视并突出对作者进行理论研究的有关文论派别的群体。
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流派和他们的理论家不研究作品和读者。
事实上,孤立从事作者研究或作品研究是不可能的。
这一系统实际上是以作家的创作为核心的,属于传记式批评。
重视并突出对作者进行理论研究的有关理论派别的总体。
按先后顺序: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文艺心理学派、原型批评。
对作者进行哲学、心理学、创作论方面的研究,解开作者的心理时空结构。
在时间上:20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达到一定高度、现代主义艺术方兴未艾。
2.读者系统:即读者研究。
有阅读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理论、批评学。
20世纪初开始,主要是近二、三十年的事,发展还在持续。
从作者——作品——读者文学的逆向研究(文学的接受史)符号学的逆向研究:从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到所指与能指的关系,也就是从创作的角度,文本(能指)反映生活(所指);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文本(所指)不变,而评价(能指)却在不断变化。
3.作品系统:主要从事文艺作品研究的理论现象。
例如: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新批评、结构主义、符号学。
主要活动期占了大半个世纪。
4.结构主义:结构主义基本上就是把语言学的术语与方法广泛应用于语言之外的各个符号系统,探寻思维的恒定结构。
《大英百科全书》1977年第15版:结构主义是对于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生活的模式的研究。
“西方文论导读”课程复习要点
“西方文论”课复习要点1、柏拉图是如何阐释文艺与世界的关系的?(“艺术是影子的影子”)柏拉图从古希腊流行的模仿说入手,肯定了文艺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但现实世界又是对“理式”世界的模仿,因此文艺是“模仿的模仿”,I n艺术是影子的影子。
柏拉图把文艺与世界的关系看成一种模仿关系,而他的模仿说,又建立在理式论的基础上,这就必然认定文艺是不真实的。
柏拉图的心中有三种世界:理式世界、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
理式世界属于理性世界,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属于感性世界。
他否定文艺模仿现实具有真实性,而将获得真实性的理想指向了属于理性世界层面的理式世界。
2、柏拉图是怎样理解文艺的功能的?他为什么提出取缔文艺、驱逐诗人?柏拉图提出了功用论的文艺价值论,就是以社会道德功用判断文艺价值。
他对文艺的基本态度和价值标准是:文艺必须对社会有道德功用,有道德功用在社会现实中的具体化就是服从社会的政治道德教育。
驱逐诗人的原因:认识论层面上,诗人的“无知”导致了审时度势的浅薄;本体论层面上,诗的虚幻丧失了或本来就不具备的深刻哲学内涵;方法论层面上,诗本能地排斥科学分析,无意于透过现象和表面,抓住本质。
神学或形而上学层面上,诗与诗人歪曲真相,把神“人化”(渎神)。
3、如何认识柏拉图的灵感说?在柏拉图看来,灵感来自两条途径,第一种是神灵凭附诗人或艺术家,使他们处于迷狂状态,然后在迷狂中输给他们灵感,暗中操纵他们的创作。
第二种是不朽灵魂从前生带来的回忆。
他认为人在出生前就已经具有知识,只是在出生后忘记了。
只有通过某种具体的事物才可以回忆起这种先验的知识。
柏拉图关于灵感的两种解释,始终不渝地表达了文艺创作过程中感性属性和理性属性的统一,审美与认识的统一,情感寄托与道德训诫的统一。
4、亚里士多德是怎样理解文艺的本质的?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总体上,文艺的本质是一种摹仿;文艺的摹仿是创造性的;摹仿的性质是能反映事物本质的真实。
他不仅肯定了艺术摹仿的对象——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而且认为文艺本身就揭示和体现着“可然律或必然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体现着高度的真实性。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古希腊的文艺理论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毕达哥拉斯“数的和谐”理论约公元前580~前500,西方最早的哲学家之一。
基本哲学观点:宇宙万物的本原是“数”。
文艺思想:运用自然科学观点研究艺术美学,把事物的一种属性“数”作为艺术原则,从数量比例上探寻艺术的形式美,认为“美是和谐统一”。
例证:音乐具有高低音;大小两个宇宙赫拉克利特“对立和谐”理论公元前530~前470,西方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哲学的奠基者。
基本着观点:宇宙自然有地、水、风、火四大元素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火”。
文艺思想:艺术摹仿自然;美是和谐统一的,这种“和谐统一”是“互相排斥的东西的结合”。
例证:绘画在画面上混合着黑、白、红、黄的颜色,“从而造成与原物相似的形象”。
德谟克利特摹仿说公元前460~前370,西方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古代原子论的创立者,西方第一个从研究自然过渡到研究社会从而探寻美和艺术的本质的艺术家。
基本哲学观点:宇宙万物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
文艺思想:艺术是对于自然的摹仿,不只摹仿人的身体,而且摹仿人的才智、行为和心灵;认为文艺的创作“不能不竟研究而得”,又认为诗人是靠灵感和天才来写作;追求和创造美“是一种神圣心灵的标志”;“大的快乐来自对美的作品的瞻仰”,这是文艺审美作用理论的萌芽。
例证:“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歌唱”。
苏格拉底摹仿说与功用说公元前469~前399,西方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哲学中心思想:神学目的论。
文艺思想:“艺术摹仿自然”的内涵变化:不是摹仿人物的外形,而是强调描绘人物“精神方面的特质”,即描绘人物的心境、神色和感情,从社会角度观察研究文艺;提出如何创造“美的形象”的问题:判断美的标准是“功用”,有用即美,无用即丑;美具有相对性;一个事物的善恶美丑不在于事物本身固有的性质,而在于它和人的关系即是否符合人的功利的目的。
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
理式论摹仿说公元前427~前347。
哲学思想:“理式”(Idea)论是他哲学体系的基石。
西方文论选读及其考试复习纲要
.西方文论选读-复习提要第一章古希腊:西方文论的滥觞柏拉图1、柏拉图是如何阐释文艺与世界的关系的:柏拉图认为:(1)文艺是摹仿的摹仿;(2)摹仿者不能判断美丑优劣;(3)摹仿的作品是低劣的2.柏拉图是怎样理解文艺的功能的:柏拉图认为文艺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重视文艺的审美教育作用。
(2)否定传统文艺的积极价值。
(3)提出了严厉的文艺对策。
总起来说,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在具体问题上包含一些合理的见解,总体上是保守的、反艺术、反科学的,是渗透着政治功利的,但影响是巨大深远的,它在历史上开了一个先河,树立了一面旗帜,促进了对立面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从而与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一起成了西方美学思想的两大源头。
三、亚里士多德和《诗学》1、《诗学》的主要文艺观:(1)艺术的本质:模仿说(2)悲剧的成因:过失说(3)悲剧的灵魂:动作说(4)的公用:陶冶说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性格提出的具体要求是:(1)在道德倾向上,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
(2)要求人物性格的逼真可信。
(3)要求性格一致。
第二章古罗马:继承和衰落一、贺拉斯和《诗艺》贺拉斯是从罗马共和转入罗马帝国时期的抒情诗人和讽刺诗人,在文论上的著作是《诗艺》,就是经验之谈。
在〈诗艺〉中,把“艺”把写诗的技巧放在首要地位,贺拉斯的折衷主义在《诗艺》中多所表现。
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如下的文艺原则:(1)借鉴原则。
他把希腊文学当作创作的样板,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他甚至主张直接使用古典的题材。
(2)理性原则。
贺拉斯主张“把玩希腊的范例”,是因为希腊文学已经经历了时间的磨砺和淘选,希腊文学中合于规范的作品所显示的特征就是合情合理。
(3)合式原则。
合式原则与理性原则密切关联,前者关注的是文学的精神内涵,后者关注的是文学的形式,二者在内在精神上具有一致性。
(4)寓教于乐原则。
他相信诗歌具有教化和愉悦方面的价值,把作品精神内涵视为根本,把作品的教化作用看成是文艺价值得基础。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资料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资料一、亚里士多德《诗学》(一)悲剧理论:悲剧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中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诗学》第六章)悲剧论要素a戏景,又叫形象,包括演员形象、舞台布景、模仿方式b思想,人的思考,体现在人物语言中c台词d歌曲e情节f性格.情节的要求:a情节必须完整,有适当的长度。
所谓完整指有头、有身、有尾。
b情节具有整一性,单一而完整的行动。
(情节有机统一)c情节要体现普遍性,必然和可然性。
d情节要引起恐惧和怜悯之情。
情节成分,突转、发现、苦难??性格:A人的性格必须表明他们(人)的属类,性格和思想决定人的属性,性格是人自然的东西B性格决定人的某种品质,决定人在某种情态下的行动,决定其幸福与否。
原则:1)性格应该是好的,关键是在选择时作出适当的行动。
好人不仅仅是指品质的高尚和低劣,而是在做选择时作出好的选择(不仅仅指好的结果)。
每一种人中都有自己的好人。
2)性格应该适合,适合人物的性别、身份、年龄。
3)性格应该相似。
与原型相似,在求得相似时,把人物刻画的更美,写成好人;与一般人相似,人是有缺陷的,神和人一样不完美,有缺陷。
4)性格必须一致,不要前后矛盾。
诗人应做到寓一致中不一致,人的性格中有主导的,但也要有变化,同中见异,异中显同。
5)刻画性格应该“求其合乎自然律或可然律”事件中不应有不合乎常规的,若有应放在局外。
(二)悲剧人物过失说:亚说,人之所以犯错误是因为德性欠缺,伦理知识的欠缺。
人应该完善自己的德行。
悲剧主角:比一般人好又有缺点的人,好人犯了错误;不具有十分的美德;犯错。
三个“不应” :1)不应写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2)不写坏人由逆境转入顺境3)不写极恶的人由顺境转入逆境。
因此,“悲剧完美的布局应是单一的布局”一—有缺点或错误的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文论复习提纲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名词解释
1、模仿说
2、寓教于乐 6、诗意栖居 7、戏剧情景理论
8、有人气的英雄 9、艺术风格、民族文学、世界文学 10、理想的诗
12、酒神精神 12、日神精神
13、语言即艺术 15、陌生化理论 16、诗意栖居 17、作品召唤论
19、复调小说 19、对话理论 20、期待视野
简答
1、柏拉图创作动力过程。
4、文学的崇高风格
7、狄德罗戏剧冲突的新见解是什么?
8、莱辛如何看待诗与画的区别?
10、什么是理想的诗?
12、尼采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
12、尼采对审美苏格拉底主义的批判
12、尼采认为悲剧是如何诞生的?
13、克罗齐的艺术独立观
13、克罗齐的艺术本质观
15、什克洛夫斯基如何看待文艺自主性?
16、海德格尔诗以语词确立存在。
16、海德格尔的诗是对神性的尺度采纳
17、萨特的作品召唤论是什么?
17、萨特的阅读创造论是什么?
19、复调小说及特点?
19、巴赫金对话理论是什么?
论述
1、柏拉图的文艺创作论
2、试述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
3、贺拉斯的古典主义原则
16、海德格尔认为诗是对神性尺度的采纳,对此你怎么看?
16、海德格尔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什么作品的存在有何特征
19、狂欢化诗学观
17、20、何为作品召唤论和阅读创造论,这与文学的期待视野有何关系?
20、为什么说文学史就是一部文学接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