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十一字杀人》读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字杀人》读后

首先来以全知视角回顾一下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一群人一起去无人岛游玩,乘船过程中遭遇风暴,在努力之下除金井外全员平安到达无人岛。金井的女朋友志津子恳求大家去救金井,但却没有一个人敢去,这个时候竹本站了出来,表示愿意提供帮助,但要求是志津子必须陪他一晚。志津子很纠结但别无选择,就这样竹本按照约定救出了金井,但苏醒后知道真相的金井却失手将竹本摔在了岩石上。慌张的金井和志津子并没有亲自检查竹本的生命体征,代劳的是此次旅行的组织者山森先生,山森先生不想让自己曾经见死不救的丑闻流传出去,于是就告诉大家竹本已死,并表示愿意帮助金井隐瞒竹本的死因,大家也纷纷表示赞同。就这样竹本被扔进大海,这一群人带着这个共同的秘密又回到了各自的生活中。本以为此事会石沉大海,直到参与此事的人一个一个被谋杀……而杀人者正是竹本的女友——冬子,同时也是叙述视角即追凶者最亲密的好朋友。

整个故事不过就是一个复仇计划,但是吸引人的是叙述方式,上面所交代的故事梗概并不是这本书的主要篇幅,主要篇幅在复仇过程,呈现方式是我和冬子对众人死亡真相的共同追踪。上面的梗概只作为追凶者一直在追寻的真相在文章结尾处简单呈现。这样的谋篇布局充斥着阴谋和未知,比正常的叙述给读者带来了更大的冲击和感官体验,直观感受是——更加阴森恐怖,因为我们前进的每一步都带着无知和畏惧。另外,复仇的主角是一直潜伏在追凶者身边的人设,也增加了读者毛骨悚然的程度。冬子小姐一直是我追凶的助手,而且是唯一助

手,读者一开始对她的信赖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当一切恩怨尘埃落定,再以全知视角回读此篇,读者又会发现原来作者在追凶过程中已经给过很多暗示,冬子对于每一件事的反应都是那么值得怀疑。

本文在结构上还有一点创新之处在于四个独白的呈现,在每一个时间突破性转折也就是人们相继被谋杀的连接点上,作者都安排了一篇独白,这个独白是凶手的。根据独白,我们可以似懂非懂地推测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但又不那么确切。当最后我们知道凶手竟然会是冬子的时候,再以冬子的口吻读一读这四篇独白,一切都豁然开朗。

此外,这一篇悬疑小说在思想上也给我们呈现了这样一个困惑,那就是:当一个不道德遭遇另一个不道德的时候,谁又能说谁更不道德呢?竹本救金井时要求志津子以肉体作为回报是不道德,金井落水而同行者不愿意冒险相救也是不道德,同为不道德,为什么后者能够理直气壮地指责前者?你可以为自己辩解,当时的情况实在危险,可能自己下去救人,不仅救不上别人,自己也要搭上性命,所以已经安全的人都不要以身犯险,大家都保全自己才是这种状况下最理智也最圆满的处理方式。可是,见死不救,这道德吗?

谈到竹本是否道德,那从发扬雷锋精神的角度看,他救人却图回报这肯定是不道德的。但是,往后退几步想想,竹本本身就不是个雷锋,从冬子的口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竹本在男女关系问题上是很开放的,他对志津子有好感,所以在救人时向她提出这样的要求。我们要清楚一点,竹本并没有强制性要求志津子一定要答应这场交易。既然是交易,那就意味着银货两讫。竹本当时有三种选择:一,和其他人

一样选择因为害怕因为惜命而见死不救;二,发扬雷锋精神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地见义勇为;三,也就是竹本在故事中选择的那样——交易。看看这三种选择,除了第二种是我们热烈拥护反复吟唱的,第一和第三种都意味着不完美不道德。我们所受的正统的教育观念是:我们要见义勇为!我们要为别人的生命贡献自己的力量!哪怕是牺牲自己成全别人!我们决不能趁人之危!决不能觊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尤其是肉体!

可是,我们再来看看故事中的设定,没有人选择第二种(或许有,就是腿瘸而无能为力的川津),那么整个群体就被分成以山森先生为代表的占据绝大多数的第一种人,和独自坚持自己的第三种人——竹本。故事中第一种人在对阵第三种人时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他们十分高调地认为竹本是个该死的卑鄙无耻的家伙,所以觉得即使杀死此人也不用负责和负疚。那么,他们的观念正确吗?口口声声竹本自私自利的他们难道不自私吗?

如果第一种人觉得当时最理想的状况就是保全现存的大家,那么当竹本决定以身犯险的时候,他们怎么没有阻止呢?他们明知道下海救人很危险,为什么不劝劝竹本呢?这不是跟尽可能保持住最理想的状况相违背了吗?这样看来,所谓保持最理想状态只不过是他们给自己的软弱找的好听的借口,他们满脑子想的关心的在乎的只有自己的命。当每一个人都是这种想法,那这就升格为了大家的想法,在“大家的想法”“最理想的状态”的包装之下,软弱和卑鄙就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家的意志”“保全最理想状态”。所以说,这一类人是没有

资格没有脸指责第三种人卑鄙的,因为第三种人起码比他们多了一样优秀品质,那就是勇敢,尽管这种勇敢也是自私和不纯粹的。

我们再来看看第三种人,所谓卑鄙的人,不是想替他们开脱罪名,只想还原一下最真实的逻辑。首先,救人却要回报,大可以算作趁人之危(罪状一);其次,所要求回报的物品是别人的身体(罪加一等),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别的罪名吗?应该是没有了吧。这种程度的罪孽足以被剥夺生的权力吗?显现不能。那么第一种人之后的所作所为就是罪恶的,不仅从法律意义上,从道德意义上也是如此。我们再来探讨一下第三种人的所作所为有没有合理之处,我想答案是肯定的。首先,虽然竹本提出了这样荒谬的交易内容,但是决定权还是在志津子手中的,志津子考虑到交易的非正义性,她完全可以拒绝,所以促成交易最终完成的人是志津子,这是她自己的选择,而且这个交易是公开透明的,虽然我们会从道义上谴责竹本,但是我们并不具备妄图改变他的资本。

最后的一个引起我注意的点是我们对身体的敏感度,假设竹本对志津子的要求不是她的身体而是金钱或者其他什么东西的话,我们对于这件事的敏感度一定不会这么高,我对于这样的推论是深信不疑的。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对身体的崇拜程度超越了我们的灵魂和思想。我们对夫妻或者情侣间的忠贞局限于肉体的遵从,甚至可以原谅精神出轨却不能原谅肉体。但是故事中冬子对志津子问题的回答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考的角度,当面对自己的男友要求其他女性为他提供性服务这一尴尬问题时,她的回答是:他只是要你的身体又不是要你的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