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理学练习
土壤地理学习题.doc

思考题I .土壤剖面、单个土体,聚合土体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何?2. 土层含义?它是怎样划分的?3. 土壤剖而构型是什么?土壤剖而有■哪些类型?4. 土壤形态特征表现有哪些方而?5. 土壤矿物质包括哪些类型?什么叫原生矿物?土壤中主要原生矿物有哪些?6. 什么叫次生矿物?次生矿物有哪些?各有何特点?7. 土壤风化过程有哪些类型?8. 矿物分解可分为哪些阶段?各阶段有何特点?9. 筒述次生粘土矿物的形成过程。
10. 简述土壤矿物质的地理分布。
II .土壤有机质是什么?主要组成分有哪些?12. 土壤中主要生物有哪些?它们在有机质的转化和土壤形成中的有何作用?13. 土壤布•机物质的转化过程包括哪些内容?14. 何谓土壤腐殖质化过程?腐殖质形成有哪些学说?15. 土壤腐殖质的性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6. 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表现哪些方面?17. 土壤水分的来源及其耗损情况如何?按土壤水分平衡状况可分为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18. 土壤水分布■哪些类型?各类型间关系如何?19. 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含义是什么?何谓凋萎系数?20. 土壤水的能量概念?土壤水势包括哪些分势?各分势有何特点?21. 土壤空气组成和大气组成有何不同?为什么?22. 土壤与大气间的气体是怎样交换的?土壤气体交换速率的指标有哪些?23. 土壤的通气性概念?影响通气性因素有哪些?土壤通气性对土壤肥力有何影响?24. 土壤粒级、质地的含义是什么?具有代表性的质地分类有哪些?25. 土壤质地对土壤性质有哪些影响?其生产意义如何?26. 土壤结构的概念?土壤结构有哪些类型?27. 土壤结构的形成过程如何?土壤结构在肥力上有何意义?28. 土壤胶体的概念?土壤胶体包括哪些?29. 土壤离子交换的概念?什么叫阳离子交换?阳离子交换有何特点?30. 土壤中阳离了交换量的概念,影响阳离了交换量的因素有哪些?31. 盐基饱和度是什么?它是怎样计算的?32. K.K.盖德罗伊茨对土壤吸收作用分为咖些类型?各类型的有何基本特点?33. 土壤酸度分为哪些类型?各类型之间的关系如何?34. 土壤酸度对十•壤养分有何影响?35. 土壤氧化还原作用的概念,土壤中主要元素的氧化还原形态变化如何?36. 简述土壤缓冲性能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土壤地理学习题

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和自净能力。
土壤酸度可以分为活性酸度和潜在酸度。
土壤液态水可以分为束缚水毛管水重力水地下水.大多数作物生长发育适宜的土壤pH值介于5.5 至 8.5之间。
土壤: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的介质,是地球陆地表面的脆弱薄层。
盐基饱和度:就是土壤吸附的交换性盐基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数。
腐殖化过程:进入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合成为腐殖质的过程。
铝硅酸盐粘土矿物的晶体由硅氧四面体(硅氧片)和铝氧八面体(水铝片)两种基本晶片连接而成的薄片层状结晶体。
土壤有效水是指凋萎系数和田间持水量之间的土壤水。
土壤腐殖质:是一种分子结构复杂、抗分解性强的棕色或暗棕色无定性胶体,是土壤微生物利用植物残体及其分解产物重新合成的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简述土壤矿物的化学风化过程的类型。
化学风化,指矿物成分、结晶构造等性质发生变化,而产生新的矿物的风化过程;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溶解作用,指在极性分子作用下,矿物颗粒离子进入水体形成水离子的过程;水化作用,矿物晶体表面离子与水化合形成结构不同,易碎的矿物过程;水解作用,水电解离出的H+离子对矿物的分解作用,它是化学风化的主要过程,可使矿物彻底分解,水解分为三个阶段:脱盐基阶段:H+离子交换出矿物中的盐基离子形成的可溶盐而被淋洗过程脱硅阶段:矿物中硅以游离硅的形式析出并开始淋溶过程;富铝化阶段:矿物被彻底分解、硅酸继续淋溶而氢氧化铝相对富集的过程。
简述气候因素对土壤形成的意义。
a)气候因素是土壤发生发育的能量源泉,它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b)气温和降水影响土壤中的矿物、有机质的迁移转化过程,即土壤的发育过程;c)风对成土过程影响,表现在风蚀作用和风积作用d)影响着土壤的发育方向和地理分布。
简述土壤胶体性质。
1)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2)带有电性;3)土壤胶体的凝聚与分散性。
试述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
(1)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过程与生物小循环过程矛盾的统一。
土壤地理学试题集整合版附答案解析

《土壤地理学》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1.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威胁人类生存的时候“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话题,在发展低碳农业中提倡发展的“白色农业”是指农业生产中的()A.微生物利用B.太阳能利用C.化学合成物利用D.水能利用2.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土壤系统分类为首的美国土壤科学家是()A.史密斯B.詹尼C.马伯特D.道库恰耶夫3. 18世纪以后,西欧地理学派的三个代表学派中,农业化学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A.李比希B.法鲁C.李希霍芬D.库比纳4. 土壤中最主要的原生矿物是()A.氧化物类B.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类C.硫化物类D. 磷灰石类5. 土壤粘土矿物中膨胀性能最强的是()A.伊利石B.高岭石C.蒙脱石D.绿泥石6. 土壤毛管空隙和非毛管空隙的孔径界限是()A.0.1mmB.0.01mmC.0.1umD.0.01um7. 泰安地区土壤水分类型属于()A.淋溶型与周期淋溶型B.非淋溶型C.渗出型D.停滞型E.冻结型8. 土壤返潮现象是土壤吸收作用的哪种类型()A.机械吸收B.物理吸收C.化学吸收D.生物9. 控制土壤形成方向及其地理分布,尤其是地带性分布规律因素是()A.气候B.生物C.母质D.地形10. 聚合土体相当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基层分类单元中的()A.土族B.土纲C.土类D.土系二、填空题(每空0.5 分,共 10分)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和。
1.2. 水解作用的三个阶段是、和。
3.世界上有关土壤分类和肥力评价的最早专著是。
4.土水势主要包括、压力势、和重力势。
页1 第页6本试卷共模拟试卷八5.对于土壤形成的时间因素,可以从土壤和来分析。
6.根据土壤腐殖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可将其分离为、、和。
7.土壤酸度可以分为酸度和酸度。
8.最早出现在原生裸岩表面的植物是和。
9.土壤形成过程的实质是过程和过程的对立统一。
10.根据土壤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迁移和转化特征,土壤有机物质合成、分解与转化主要包括腐殖化过程、和三个过程《土壤地理学》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答案如下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答案如下,每空0.5分。
土壤地理学习题集及答案

7、(2分)世界土壤分类存在多元分类体系,主要有:(1) 以前苏联的土壤分类系统为代表的 发生学分类 ;(2) 以美国系统分类为代表的 土壤诊断学分类 ;(3) 土壤形态学和发生学相结合的 土壤形态发生学分类 ;(4) 其他土壤分类体系 。
8、(1.5分)隐地带性土壤按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可分为三种类型: 水成土壤 、 盐成土壤 和 钙成土壤 。
14、(1.5分)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土壤分布主要受某个因素的控制,则可以相对地划分相应的 纬度地带性 、 经度地带性 和 垂直地带性 。
15、(3.5分)从发生学分类制角度看,我国东部土壤地带分布规律基本上与纬度带相一致,即由南而北依次为 砖红壤 、 砖红壤性红壤 、 红壤 、 黄棕壤 、 棕壤 、 暗棕壤 、 灰化土 。
9、(3.5分)按形态,土壤团聚体或结构体一般分为 柱状 四种基本形态。作为主要土壤胶结剂的胶体物质有三类,他们的重要性顺序是 腐殖质胶体 > 铁的氧化物胶体 > 粘粒胶体 。
10、(2分)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称为土壤剖面中与地表大致平行的层次,是由成土作用而形成的,称为 土壤发生层 ,简称 土层 。由非成土作用形成的层次,称为 土壤层次 。
土壤地理学习题集及答案
பைடு நூலகம்一、填空题(每空0.5分)
1、(2.5分)影响土壤的五种自然因素:、、 时间 ,从各自不同的侧面共同控制着土壤的发育和特性的形成。
2、(1.5分)一般来说,经典的发生学分类通常将地球陆地上的土壤划分为三大类别(或三大土纲): 地带性土壤或显域土 、 隐地带性土壤或隐域土 、 非地带性土壤或泛域土 。
3、(2.5分)土壤资源的丧失与退化比较严重和突出的问题主要有漠化 、 土壤退化 、 土壤污染 、 耕地占用 。
土壤地理学试题

土壤地理学试题一、选择题1. 土壤地理学是研究土壤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土壤的形成与分类B. 土壤的分布与演变C. 土壤的肥力与利用D. 所有以上内容2. 土壤的质地是指()。
A. 土壤中水分和空气的比例B. 土壤颗粒的大小、形状和组成C. 土壤的化学成分D. 土壤的生物活性3. 土壤剖面分析是土壤地理学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其主要目的是()。
A. 了解土壤的层次结构B. 测定土壤的水分含量C. 评估土壤的肥力水平D. 研究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4. 土壤侵蚀是指()。
A. 土壤被水或风等自然力量搬运和磨损的过程B. 土壤中养分的流失C. 土壤结构的恶化D. 土壤表面的硬化5. 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
A.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B.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C.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D. 寒带和温带地区二、填空题6. 土壤的三大基本组成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土壤的pH值是表示土壤酸碱性的一个指标,pH值小于7表示土壤呈________性,大于7表示土壤呈________性。
8.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因素的综合表现。
9.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农药化肥使用、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10. 简述土壤形成的主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11. 描述土壤水分循环的基本过程,并说明其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12. 阐述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四、论述题13. 讨论土壤地理学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应用前景。
14. 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土壤问题的表现形式,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五、案例分析题15. 根据所给的土壤污染案例,分析其成因、影响及采取的修复措施的有效性。
请注意,以上试题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教学要求和考试大纲进行调整。
高一地理《土壤》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地理《土壤》练习题含答案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回答问题。
1.自然发育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A.黑土B.红壤C.水稻土D.寒漠土2.在适宜的日照和温度条件下,岩石表面发育为“年幼”土壤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的沉积作用B.风力的侵蚀作用C.苔藓类生物活动D.高等植物的生长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质、地形、气候、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影响土壤质地(土壤颗粒物粗细状况)的主要因素是()A.生物B.气候C.成土母质D.人类活动4.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①成土母质的风化过程②有机物质的积累过程③水分含量的调节过程④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5.下列地区中,风化壳厚度最厚的是()A.热带雨林B.热带荒漠C.温带草原D.亚寒带针叶林富铝土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铁、铝等成分相对富集后的一类土壤的总称。
其在我国分布广,包含多种土壤类型,并具有下图所示的过渡关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影响富铝土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成土母质B.气候C.生物D.地形7.下列土壤类型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A.赤红壤B.砖红壤C.红壤D.黄壤8.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和地质B.气候和岩石C.气候和生物D.成土母质分布于我国东北平原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多,保肥、保水性强,是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肥沃土壤。
20世纪50年代以来,黑土区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
近年来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图1示意东北平原黑土的分布,图2示意东北平原黑土厚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引起东北平原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微生物分解活跃B.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建设人工水渠C.人类过度垦殖,流水冲刷严重D.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大量被侵占10.保护与恢复黑土肥力的有效措施是()A.实现秸秆还田,免耕、少耕和休耕B.发展畜牧业,压缩耕作业规模C.大力植树造林,抵御寒潮危害D.完善水利设施,减少水土流失土壤有机碳浓度是指单位质量土壤中有机质所含碳元案的质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
土壤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土壤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土壤pHB. 土壤有机质含量C. 土壤微生物数量D. 土壤颗粒大小答案:D2. 土壤中的水分主要来源于:A. 降雨B. 地下水C. 河流水D. 湖泊水答案:A3. 土壤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氨态氮B. 硝态氮C. 氮气D. 有机氮答案:D4. 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参与哪些过程?A. 氮循环B. 碳循环C. 磷循环D. 所有选项答案:D5. 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是:A. 风B. 雨C. 人为活动D. 所有选项答案:D6.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 工业排放B. 农业化肥使用C. 城市垃圾D. 所有选项答案:D7. 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A. 地下水位上升B. 灌溉不当C. 土壤排水不良D. 所有选项答案:D8. 土壤肥力的提高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方式?A. 施用有机肥B. 种植绿肥C. 合理轮作D. 所有选项答案:D9. 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是:A. 酸雨B. 土壤中有机质分解C. 化肥过量使用D. 所有选项答案:D10. 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A. 促进B. 抑制C. 无影响D. 取决于微生物种类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土壤肥力的指标包括以下哪些?A. 土壤pHB. 土壤有机质含量C. 土壤微生物数量D. 土壤颗粒大小答案:ABC2. 土壤中氮的循环过程包括:A. 氮的固定B. 氮的矿化C. 氮的硝化D. 氮的反硝化答案:ABCD3. 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包括:A. 植树造林B. 建立梯田C. 土壤覆盖D. 土壤改良答案:ABCD4. 土壤盐渍化的防治措施包括:A. 改良灌溉方式B. 排水C. 施用有机肥D. 种植耐盐植物答案:ABCD5.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A. 限制工业排放B. 合理使用化肥C. 土壤修复D. 种植重金属吸收植物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土壤颗粒越大,土壤的通气性越好。
土壤地理学

土壤地理学土壤地理学试题1一、名词解释1.成土母质:指陈铺于地球陆地表面的松散土状物质,或为就地风化形成的残积物,或为各类型的搬运沉积物。
2.剖面:指从土表向下至母质的垂直切面或纵断面。
包括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发生层次及母质层次,即ABC层。
3.土体(单个土体):土壤这个空间连续体在地球表层分布的最小体积;4.基本土壤发生过程:5.腐殖化:指土壤中有机物质转化为腐殖质的过程。
6.粘化:指土壤中粘粒的形成和聚积过程。
7.钙化:土壤剖面中碳酸盐的淋溶与淀积过程。
8.盐化:指土壤中易溶性盐的积累过程。
9.盐土:易溶性盐积累的浓度达到致害作物的土壤。
10.碱化:钠离子在土壤胶体上的积累使土壤呈强碱性反应并形成物理性质恶化的碱化层。
11..碱土:碱化度和总碱度都高而呈碱性、强碱性的土壤。
12..灰化:主要是冷湿针叶林植被下的一种强酸性淋溶过程13.白浆化:土体上层周期性滞水引起还原离铁、离锰作用而使土壤颜色变浅发白的过程14.富铁铝化:在湿热的生物气候条件下进行的脱硅作用和铁铝相对富集的作用。
15.潜育化:在土体中发生的还原过程。
16.猪育化:土壤干湿交替所引起的氧化与还原交替的过程。
17.熟化:在人为干预下,土壤兼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影响下进行的土壤发育过程。
18.土壤: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
19.地质大循环:指地面岩石的风化、风化产物的淋溶与搬运、堆积,进而再次成岩作用,这是地球表面恒定的周而复始的大循环。
20.生物小循环:生物在其风化产物的基础上进行植物营养元素的富集、保蓄,使部分营养元素暂时脱离地质大循环的轨道21.土壤景观:景观中的土壤部分,因在土壤的地理分布中,从土壤个体到土类都与一定得自然景观相联系,我们突出土壤部分来表示景观22. 土壤发生层:简称土层:土壤在其发育过程中形成的若干大体与地表平行的土层。
23.区域性土壤:潮土,草甸土,沼泽土1、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①气候因素:气候因素决定成土过程的水热条件。
关于土壤地理学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5 分)1.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_养分_、_水分_、_空气_和热量的能力。
2.道库恰耶夫认为,土壤是母质、_气候_、_生物_、地形和时间等五种自然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3.1:1 型矿物的典型代表有_高岭石_和埃洛石,2:1 型膨胀性矿物的典型代表有__蒙脱石_和蛭石。
4.通常把土壤水分划分为:固态水、汽态水、束缚水_、_结合水_、_毛管水_和重力水等几种类型。
5.1967 年国际土壤学会提出把土壤剖面划分为:有机层、_腐殖质积累层_、_淋溶层、灰化层_、_淀积层_、母质层和母岩等六个主要发生层。
6.由一层_硅氧四面体___和一层_铝氧八面体___组成一晶层,属1:1 型晶格。
二、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以下表述你认为对的,在括号里填Y, 错的填N, 未作判断或判断错均不得分。
1.一般来说,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地区的土壤为盐基不饱和的土壤,温带、亚热带、热带湿润地区的土壤为盐基饱和的土壤。
()2.引起南方土壤呈酸性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代换性H、Al 含量高,虽然阳离子代换力的顺序为Al3+ > H+ > Ca2+, 但可以通过施用多量石灰来改良土壤。
()3.粘质土壤的有效水容量小,是因为其田间持水量小。
()4.阳离子的交换按当量关系进行,例如二价钙离子去交换一价钠离子时,一个钙离子可交换两个钠离子。
()5.绝对年龄大的土壤,其相对年龄也大。
()6.粘质土通气性好,透水性强,作物根系易于发展,有机质矿化作用也快。
()7.草本植物的根系占很大比例,因而剖面中腐殖质自表层向下逐渐减少。
()8.门赛尔颜色中,颜色命名的顺序是色调—亮度—彩度。
()9.如果胶体数量大,吸附的盐基离子多,那么它缓冲碱的能力就强。
()10.一般而言,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要高于粘土矿物。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15 分)1.活性酸度2.矿质化: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的参与下被氧化为最终的分解产物-CO2 、H2O、NH3、H2PO4-和SO42-的过程。
10年土壤地理练习题及答案

绪论1.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
2.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和发育提供、协调营养因素(水分和养分)和环境条件(温度和空气)的能力。
3.道库恰耶夫是土壤地理学的奠基者。
4.农业化学土壤学派的创始人——德国化学家李比希5.农业地质土壤学派代表——德国地质学家法鲁(Fallow)、李希霍芬(F.V.Richthofen)和拉曼(Ramann)。
6.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至母质的土壤纵断面;7.土壤发生层(土层):土壤剖面中与地面大致平行的物质及性状相对均匀的各层土壤。
(A/B/C)8.土体构型:在土壤剖面之中土层的数目、排列组合形式和厚度。
是土壤重要的形态特征。
9.土壤剖面的立体化就构成了单个土体(pedon)。
10.在空间上相邻、物质组成和性状上相近的多个单个土体便形成聚合土体。
11.国外土壤地理学的发展概况:⑴西欧土壤地理学派农业化学土壤学派的创始人——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F.Liebig)——“归还学说”。
农业地质土壤学派代表——德国地质学家法鲁(Fallow)、李希霍芬(F.V.Richthofen)和拉曼(Ramann)。
德国著名土壤学家古比恩拉(Kubiena)建立了土壤微形态学,以土壤微形态作为鉴定土壤类型的特征。
⑵俄国土壤地理学派B.B.道库恰耶夫是土壤地理学的奠基者。
提出有名的“成土因素学说”,即土壤是五大成土因素(母岩、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并创立了土壤生成因子公式。
——创立了以发生学观点研究和认识土壤的发生学派。
B.P. 威廉斯提出统一的土壤形成过程是生物小循环和地质大循环的对立统一过程,而生物因素和生物小循环起主导作用,同时指出土壤的本质特性是土壤肥力——土壤生物发生学派。
此外,B.A.柯夫达、B.B.波雷诺夫等都是对土壤地理学的发展有所贡献的土壤学者。
⑶美国土壤地理学派马伯特提出的美国第一个土壤分类系统仍然体现了土壤发生学的基本观点。
土壤地理学作业

1.一容重为1g/cm3的土壤,初始含水量为12%,田间持水量为30%,要使30cm土层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的80%,需灌水多少(方/亩)?答:田间持水量的80%:30%×80%=24%水mm=(24%-12%)×300mm=36(mm)2/3×36mm=24(方/亩)2.通过哪些途径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效含水量?答:因为有效水含量是凋萎系数至田间持水量之间的水分。
所以当凋萎系数越小,田间持水量越大时,有效含水量越大。
植物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凋萎系数,土壤质地愈粘重,凋萎系数愈大。
田间持水量是毛管悬着水达最大量时的土壤含水量。
途径:(1)改善土壤质地:①粘重土壤的改良:A.掺沙子或砂土。
B.翻砂压淤。
在冲积母质中,粘土层的下面有砂土层(腰砂),可采用深翻措施。
C.施用膨化岩石类。
珍珠岩、膨化页岩、岩棉、陶粒、浮石、硅藻土等。
D.施有机肥。
施C/N高的有机物料时,应配合氮肥的使用。
②砂质土壤的改良A.掺入粘土、河泥、塘泥等。
B.翻淤压砂。
C.施用腐熟的细质有机肥、泥炭。
D.翻压绿肥。
③碴砾质土壤的改良A.大的渣砾应尽量挖走。
必要时要过筛,去除渣砾。
B.渣砾过多如超过50%时,植物无法生长,应掺土或采用换土的方法。
(2)水利土壤改良,如建立农田排灌工程,调节地下水位,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排除和防止沼泽地和盐碱化;(3)工程土壤改良,如运用平整土地,兴修梯田,引洪漫淤等工程措施改良土壤条件;(4)生物土壤改良,用各种生物途径种植绿肥、牧羊增加土壤有机质以提高土壤肥力或营造防护林等;(5)耕作土壤改良,改进耕作方法,改良土壤条件;(6)化学土壤改良,如施用化肥和各种土壤改良剂等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5.2土壤》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5.2土壤》练习题及答案第二节土壤基础练知识点1土壤的颜色土壤颜色是土壤的重要特征,根据颜色命名土壤是土壤重要的命名法则。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地区中,根据黑色命名土壤的是( )A.东北地区B.南方地区C.青藏地区D.西北地区2.关于土壤颜色与地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A.华北地区—红色B.南方地区—蓝色C.四川盆地—青色D.北方地区—黑色和黄色知识点2土壤的物质组成和质地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红壤、黑土、水稻土的土壤成分构成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甲、乙、丙分别对应( )A.水稻土、黑土、红壤B.红壤、水稻土、黑土C.黑土、水稻土、红壤D.红壤、黑土、水稻土4.关于土壤透水性的比较( )A.甲最好B.乙最好C.丙最好D.三者一样知识点3土壤剖面构造如图为森林土壤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5~6题。
5.关于图中各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腐殖质层B.②为淋溶层C.③为有机层D.④为淀积层6.关于②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B.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C.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D.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知识点4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2023·江苏徐州期末]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与气候密切相关。
如图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温度变化图。
读图,完成7~8题。
7.东北平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低山丘陵区最主要的原因是( )A.植被生长迅速B.地形平坦,土层深厚C.微生物分解缓慢D.成土母质矿物质多8.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主导因素除了气候外,还有( )A.成土母质B.地质条件C.岩石性质D.生物种群知识点5土壤的功能和养护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
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
据此完成9~10题。
9.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B.降水变率大C.坡度大D.植被覆盖率低10.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A.调节大气温度B.提高土壤肥力C.增大空气湿度D.增加日照时数易错练易错点1对土壤的质地及剖面判读不清我国南沙群岛多为珊瑚礁岛,大部分岛屿呈椭圆形,土壤发育于大小不同的礁盘上。
土壤地理学》试题集整合版附答案

《土壤地理学》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1.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威胁人类生存的时候“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话题,在发展低碳农业中提倡发展的“白色农业”是指农业生产中的()A.微生物利用B.太阳能利用C.化学合成物利用D.水能利用2.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土壤系统分类为首的美国土壤科学家是()A.史密斯B.詹尼C.马伯特D.道库恰耶夫3. 18世纪以后,西欧地理学派的三个代表学派中,农业化学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A.李比希B.法鲁C.李希霍芬D.库比纳4. 土壤中最主要的原生矿物是()A.氧化物类B.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类C.硫化物类D. 磷灰石类5. 土壤粘土矿物中膨胀性能最强的是()A.伊利石B.高岭石C.蒙脱石D.绿泥石6. 土壤毛管空隙和非毛管空隙的孔径界限是()A.0.1mmB.0.01mm7. 泰安地区土壤水分类型属于()A.淋溶型与周期淋溶型B.非淋溶型C.渗出型D.停滞型E.冻结型8. 土壤返潮现象是土壤吸收作用的哪种类型()A.机械吸收B.物理吸收C.化学吸收D.生物9. 控制土壤形成方向及其地理分布,尤其是地带性分布规律因素是()A.气候B.生物C.母质D.地形10. 聚合土体相当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基层分类单元中的()A.土族B.土纲C.土类D.土系二、填空题(每空0.5 分,共 10分)1.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和。
2. 水解作用的三个阶段是、和。
3.世界上有关土壤分类和肥力评价的最早专着是。
4.土水势主要包括、压力势、和重力势。
5.对于土壤形成的时间因素,可以从土壤和来分析。
6.根据土壤腐殖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可将其分离为、、和。
7.土壤酸度可以分为酸度和酸度。
8.最早出现在原生裸岩表面的植物是和。
9.土壤形成过程的实质是过程和过程的对立统一。
10.根据土壤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迁移和转化特征,土壤有机物质合成、分解与转化主要包括腐殖化过程、和三个过程三、名词解释题(每题 3分,共 21 分)1、土壤2、聚合土体3、B S P4、诊断层5、母质6、门塞尔颜色7. 土壤质地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 30 分)1、土壤胶体电荷的原因是什么。
土壤地理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土壤地理学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
2、H.M.西比尔采夫根据土壤地理分布的特点,把土壤分成3个土纲:显域土纲(地带性土纲)、隐域土纲(隐地带性土纲)和泛域土纲(泛地带性土纲)。
3、地质大循环的特点是:时间长、涉及的范围广和养分元素失。
的向下淋4、过渡层是指兼有两种主要发生层特性的土层,例如AE,表示占优势的土层是A层。
5、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中的亚类是依据附加成土过程或土类间的过渡特征来划分的。
6、福建省的地带性土壤是南亚热带的赤红壤,中亚热带的红壤、黄壤。
7、根据风沙土的流动性或固定程度以及利用方式和土壤的发育程度可划分为:固定风沙土、流动风沙土、半固定风沙土和风沙园。
8、防治土壤侵蚀的主要土壤保持措施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2分)1、泥土天文学:侧重研究泥土空间分布和组合及其与天文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XXX:在热带地区高度风化的泥土或热带亚热带山地丘陵、台地泥土中盐基和SiO2强烈淋出,游离氧化铝和水铝石(三水铝石)相对富集的作用。
3、诊断特性:是指在泥土分类中用于鉴别泥土类别,具有一系列定量化规定性质的泥土性质。
4、泥土组合:指在中地形前提及其相应的其他中央性因素变异的影响下,地带性泥土(亚类)和非地带性泥土(亚类)按确定的方向有规律依次更替的现象,也称为泥土的中域性分布规律。
5、滨海盐土:由滨海堆积物受海水浸渍和生物作用下发育而成的盐渍化泥土。
6、泥土资源:是指具有农业、林业、牧业出产力的各种泥土类型的总称,是人类生存与开展过程中最基本、最遍及、最重要的天然资源之一。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潮土由近河床向远河床处依次排列着(A)。
A沙土、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B重壤土、中壤土、轻壤土C砂壤土、轻壤土、重壤土、沙土D中壤土、沙土、重壤土、砂壤土2(多项)、下列母质类型中属于运积母质的有(ABC)。
土壤地理学习题

土壤地理学习题绪论一、名词解释:土壤;土壤肥力;土壤地理学;土地。
二、填空题:1、1938年,S.Matson根据的观点,提出土壤是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且土壤又是这些圈层的支撑者,对它们的形成、演化有深刻的影响。
3、土壤地理学是一门介于的边缘学科。
国外土壤地理学的发展主要有以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的;德国地质学家用地质学观点来研究土壤,形成了;19世纪末俄罗斯学者创立的土壤发生学派;1975年出版的提出按土壤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对土壤进行分类,使这一分类制与土壤发生学分类制对峙出现在土壤地理学领域中。
4、土壤地理学是着重研究及其与相互关系的学科,而和是土壤地理学的基础。
5、土壤学家和农学家传统上把土壤定义为: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
重点阐述了土壤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处的位置是在地球陆地表面层,它的物理状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具有孔隙结构的介质。
6、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具有。
三、简答题:1、土壤学与土壤地理学的区别与联系:2、土壤与土地的关系:第一章土壤发生一、名词解释:土壤发生;土壤形成;土壤形成因素;土壤发育;生物主导作用论;成土母质;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土壤生态系统;绝对年龄与相对年龄;古土壤;遗留特征;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土壤形成过程;富铝化作用;潴育化作用;潜育化作用;土壤熟化作用;土壤退化作用;粘化作用;碱化作用;土壤形态;土壤剖面;土壤发生层与土壤层次;单个土体;聚合土体;土壤剖面构型;土壤扰动作用;土壤质地;土壤结构;过渡层。
二、填空题:1、19世纪未土壤学家首先认定,土壤和成土条件之间的关系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规律的,首先提出了,其后的土壤学者发展了这一学说,如认为生物活动是主导因素;柯夫达则认为还有;美国的詹尼则认为。
2、对于两个相对年龄相同或发育程度相同的土壤来说,绝对年龄大的土壤较绝对年龄小的土壤发育速度;对于绝对年龄相同的土壤来说,相对年龄小的土壤发育速度较相对年龄大的土壤发育速度。
土壤地理学模拟考试题(全)

《土壤地理学》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1.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威胁人类生存的时候“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话题.在发展低碳农业中提倡发展的“白色农业”是指农业生产中的( A )A.微生物利用B.太阳能利用C.化学合成物利用D.水能利用2.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土壤系统分类为首的美国土壤科学家是( A )A.史密斯B.詹尼C.马伯特D.道库恰耶夫3. 18世纪以后.西欧地理学派的三个代表学派中.农业化学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 A )A.李比希B.法鲁C.李希霍芬D.库比纳4. 土壤中最主要的原生矿物是( B )A.氧化物类B.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类C.硫化物类D. 磷灰石类5. 土壤粘土矿物中膨胀性能最强的是( C )A.伊利石B.高岭石C.蒙脱石D.绿泥石6. 土壤毛管空隙和非毛管空隙的孔径界限是( A )A.0.1mmB.0.01mmC.0.1umD.0.01um7. 泰安地区土壤水分类型属于( A )A.淋溶型与周期淋溶型B.非淋溶型C.渗出型D.停滞型E.冻结型8. 土壤返潮现象是土壤吸收作用的哪种类型( B )A.机械吸收B.物理吸收C.化学吸收D.生物9. 控制土壤形成方向及其地理分布.尤其是地带性分布规律因素是( A )A.气候B.生物C.母质D.地形10. 聚合土体相当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基层分类单元中的( D )A.土族B.土纲C.土类D.土系11.下面那种土壤结构是保肥供肥的最好结构: [ D ]A 块状结构B 柱状结构 C片状结构 D团粒状结构12 下列风化过程不属于化学风化的为A.溶解B.水解C. 水化D. 水蚀 [ D ]13. 自然界最难风化的矿物种类为A. 橄榄石B. 角闪石C. 正长石D. 石英 [ D ] 14.改良酸性土壤经常使用的是A. 石膏B. 石灰C. 明矾D. 硫磺 [ B ] 15.确定土壤酸碱性所依据的土壤酸度类型是 [ A ] A、活性酸 B、交换性酸 C、水解性酸 D、潜性酸16.不属于耕作土壤剖面的土壤层次为A.淀积层B. 心土层C. 表土层D.底土层 [ A ] 17.对植物无效的土壤水分类型为A.吸湿水B. 化合水C. 毛管水D. 重力水 [ C ] 18.土壤物理性粘粒的直径范围是A.<0.01mmB.>0.01mmC. <0.001mmD. >0.001mm [ A ]19. 2:1型的黏土矿物含有比较多的负电荷.主要是由于 [ A ]A.同晶代换的作用;B.环境PH的改变; C.吸附有机质;D.其他原因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和自净能力。
土壤地理学习题集及答案

土壤地理学习题集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0.5分)1、(2.5分)影响土壤的五种自然因素:母质、生物、气候、地形和时间,从各自不同的侧面共同控制着土壤的发育和特性的形成。
2、(1.5分)一般来说,经典的发生学分类通常将地球陆地上的土壤划分为三大类别(或三大土纲):地带性土壤或显域土、隐地带性土壤或隐域土、非地带性土壤或泛域土。
3、(2.5分)土壤资源的丧失与退化比较严重和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土壤退化、土壤污染、耕地占用。
4、(2分)土壤是个多相分散体系,由有机质、矿物质、空气、水分等四种不同物质组成。
5、(1.5分)陆地生态系统的“三向地带性”是指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6、(3分)按热量的地域差异及其对其他成分的影响,我国可以分为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赤道带六个热量带(及亚带)。
7、(2分)世界土壤分类存在多元分类体系,主要有:(1) 以前苏联的土壤分类系统为代表的发生学分类;(2) 以美国系统分类为代表的土壤诊断学分类;(3) 土壤形态学和发生学相结合的土壤形态发生学分类;(4) 其他土壤分类体系。
8、(1.5分)隐地带性土壤按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可分为三种类型:水成土壤、盐成土壤和钙成土壤。
9、(3.5分)按形态,土壤团聚体或结构体一般分为球状、板状(片状)、块状和柱状四种基本形态。
作为主要土壤胶结剂的胶体物质有三类,他们的重要性顺序是腐殖质胶体> 铁的氧化物胶体> 粘粒胶体。
10、(2分)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称为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中与地表大致平行的层次,是由成土作用而形成的,称为土壤发生层,简称土层。
由非成土作用形成的层次,称为土壤层次。
11、(2.0分)1967 年国际土壤学会提出把土壤剖面划分为:有机层、矿质土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等主要发生层。
12、(1.5分)根据风化的性质可以把土壤矿物质的风化过程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三种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地理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灰化过程脱硅富铝化过程等电点土壤质地土壤肥力FC 硅铝比率土壤呼吸土壤通气性阳离子交换量潜性酸黄化作用土壤比重BSP 活性酸凋萎系数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选1个正确答案,将其题号填入括号内)1、在森林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脱硅富铝化过程可发生在()条件下。
A高温少雨B低温多雨C高温多雨D低温少雨2、在森林土壤形成过程中,SiO2在土体亚表层残留的过程是()。
A粘化过程B灰化过程C钙化过程D白浆化过程3、土体内盐基大量流失,铁铝相对富积的过程称为( )。
A粘化过程B灰化过程C钙化过程D富铝化过程4、富含有机质的土层是( )。
A A层B B层C C层D D层5、膜状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叫做( )。
A最大吸湿量B最大分子持水量C田间持水量D凋萎系数6、小麦的凋萎系数在下列土壤中最大的是( )。
A.砂土B.壤砂土C.壤土D.粘壤土7、土壤中的水分可以分为多种形态,其中对植物生长影响最大的水分形态是()。
A气态水B固态水C膜状水D毛管水8、有效水含量范围最大的土壤是( )。
A 石砾土B砂土C壤土D粘土9、土壤空气组成特点是氧气少、二氧化碳( )和水气饱和。
A多B少C较少D最少10、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盐基离子可以被代换到土壤溶液中供植物吸收利用。
下例正确的代换方式是()。
A等离子价代换B等离子代换C正负电荷代换D不对等代换11、酸性土和碱性土淹水后,土壤酸碱性的变化规律是( )。
A酸土更酸,碱土更碱B均无变化C均向酸方向发展D均向中性发展12、土壤容重指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孔隙)土壤的()。
A烘干土重B风干土重C湿土重D自然土重13、土壤结构体是指土壤中的单粒相互胶结成为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土块或土团。
理想的土壤结构体是指()。
A粒状B团粒状C块状D片状14、在土壤中有利于土壤结构体的形成的物质是( )。
A胡敏酸B富里酸C有机酸 D 无机酸15、在土壤中有利于土壤养分有效化的物质是( )。
A胡敏酸B富里酸C木质素 D 单宁16、适宜大多数细菌生长的土壤酸碱性环境是( )。
A 碱性B中性 C 酸性 D 强酸性18、在我国东部地区由南到北土壤带谱的排列正确的是()A砖红壤、红壤和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B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和黄壤、砖红壤C砖红壤、红壤和黄壤、暗棕壤、棕壤、黄棕壤、棕色针叶林土D黄棕壤、棕壤、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砖红壤、红壤和黄壤19、在北亚热带的土壤垂直带谱中排列正确的是()。
A山地棕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B棕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C草甸土、山地棕壤、山地黄棕壤D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草甸土20、土壤与大气候、生物条件相适应的分布规律叫做( )。
A地带性分布B非地带性分布C隐地带性分布D地域性分布21、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脱硅富铝化和生物富集过程的土壤是()。
A棕壤B黄棕壤C褐土D红壤22、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粘化过程的土壤是()。
A灰化土 B棕壤 C黄壤 D红壤23、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是。
( )A 暗棕壤 B黄棕壤 C 黄壤 D 砖红壤三、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2~5个正确答案,将其题号填入括号内)1、在各种植被下,土体表层都进行着有机质的聚集过程,一般说来,有机质的聚积过程包括()。
A腐殖化 B矿质化 C斑毡化 D泥炭化 E 富营养化2、土壤自然成土因素包括()。
A母质 B生物 C气候 D地形 E 时间3、下述内容中属于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特点的有( )。
A快速反应B慢速反应C可逆反应D不可逆反应 E 无反应4、在下述阳离子中,属于盐基离子的有( )。
A A13+B Ca2+C Mg2+D Na+E H+5、能引起土壤酸性的离子有( )。
A H+B Ca2+C Mg2+D A13+E Na+6、土壤中的酸碱缓冲体系包括( )。
A碳酸盐体系 B 交换性阳离子体系C有机酸体系D铝体系E硫体系7、土壤耕性包括()A 耕作阻力的大小B耕作质量的好坏C宜耕期的长短D根系穿插孔隙质量E土壤分散的程度8、土壤结持性包括( )。
A粘结性B涨缩性C压板性D粘着性E塑性9、有机质在厌气条件下分解的特点包括( )。
A分解慢B分解不彻底C常产生有机酸D释放的养分多E 分解彻底10、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质在好气条件下分解产物的有( )。
A CH4B H2C NO3D SO2E H2S11、在通常的土壤pH值范围内,土壤腐殖质胶体( )。
A带净电荷为正B带净电荷为负C净电荷为零D能吸附大量阳离子E能吸附大量阴离子12、土壤在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中具有的作用包括()。
A营养库的作用B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C生物的支撑作用D雨水涵养作用E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13、下列土壤种类中属于水平地带性分布的土壤有()。
A棕壤B山地棕壤C山地暗棕壤D黄棕壤E黄壤14、黄棕壤成土特点包括( )。
A淋溶作用B粘化作用C弱富铝化作用D黄化作用E强富铝化作用15、成土过程主要是脱硅富铝化和盐基养分的生物学富集的土纲是富铝土纲,包括的土类是()。
A红壤B黄壤C砖红壤性红壤D砖红壤E燥红土16、半淋溶土纲的成土过程主要是土壤脱钙与积钙同时进行,并且有明显的有机质积累。
包括的土类是()。
A褐土B灰褐色森林土C 暗棕壤D棕壤E黄棕壤17、淋溶土纲的成土过程表现为彻底脱钙、明显的盐基淋溶和土表的有机质积累。
包括的土类是()。
A棕色针叶林土B灰色森林土C暗棕壤D棕壤E黄棕壤18、土壤空气与大气成分之间的扩散方向一般是( )。
A 大气CO2向土壤B土壤CO2向大气C大气O2向土壤 D 土壤O2向大气E没有差异四、判断改错(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并改正。
)1、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这两种过程应有严格的区分。
但是在自然界中,这两种过程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2、脱硅富铝化过程大多数发生在半干旱地区的草原土壤或旱生森林土壤形成过程中。
()3、生物在土壤形成中起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富集养分、选择性吸收调整元素比例、生物固氮等促进肥力的提高,生物小循环还使土壤中的元素得到重复利用。
()4、土壤胶体既有带正电荷的交换点,也有带负电荷的交换点,但通常带正电荷的交换点占绝对优势,所以,常说土壤带正电。
( )5、同一种土壤的交换性酸度大于其水解性酸度。
( )6、土壤活性酸是土壤酸度的根本起点,潜性酸决定着土壤的总酸度,活性酸与潜性酸是土壤胶体交换体系中两种不同的形式,它们之间没有截然界限,可以互相转化。
()7、土壤中的主要氧化还原体系是氧体系和有机体系,土壤含氧高,则土壤的Eh值低;土壤含有机质高,特别是新鲜有机质高,Eh值就高。
()8、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越强,耗氧越多,土壤的Eh值越高。
( )9、土壤有机质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特别是在土壤肥力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而常把有机质含量作为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10、人类对土壤的影响也具有两重性。
利用合理,有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利用不当,就会破坏土壤。
()11、土壤肥力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土壤肥力包括水、肥、气、热四大因素。
()12、土壤肥力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土壤肥力包括水、肥、气、热四大因素。
()13、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是黄壤或黄棕壤。
()14、土壤垂直带谱由山下向山上的排列规律,类似于基带土壤向低纬度水平方向的排列规律。
()15、前苏联的土壤分类制进行土壤分类的着眼点是气候和植被,而美国的土壤分类制则是以诊断层作为分类的依据。
()16、南亚热带针叶阔叶混交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是暗棕壤。
( )17、黄壤的脱硅富铝化作用相对较红壤强。
( )18、除灰化土外,由北至南,随土壤地球化学过程强度的增高,粘土矿物的成分和结构愈来愈变得简单。
()19、土壤趋于酸性是森林土壤的共性之一。
但在不同的生物气候条件及相应的成土过程下,各类土壤的pH值有它的取值范围。
总的规律是,南北两端酸性最强,处于中间的则酸性变弱,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大致呈现“∧”型。
()20、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它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
( )五、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地作解释)1、简述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关系。
2、什么是阳离子交换作用,影响阳离子交换作用的因素有哪些?3、什么是阳离子交换量?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有哪些?4、什么是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盐基饱和度和土壤pH值有什么关系?5、以硅酸(H2SiO4)为例画图说明土壤胶体的构造?6、土壤具有缓冲性能的原因是什么?7、土壤胶体有哪些特性?8、简述成土因素学说的主要内容。
9、简述灰化淀积层的形成过程。
10、以蛋白质为例,简述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
11、简述土壤腐殖质的分离过程。
12、简述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
13、简述土壤水分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
14、简述影响土壤氧化还原过程的因素。
15、简述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过程。
16、简述影响阳离子交换能力大小的因素。
17、简述土壤胶体电荷的起因。
18、简述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六计算、分析与证明1、一亩地,耕层深度为20cm,土壤容重为1.15g/cm3,请计算:1)耕层土重与土壤总孔隙度;2)已知现在的土壤含水量为8%,要求灌水后达到18%,计算目前该土壤的耕层储水量及灌水量;3)经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计算土壤中有机质的重量及氮的重量。
2、已知某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为20%,凋萎系数为6%,目前土壤的重量含水量为13%,确定该土壤的水分有效性范围并分析其水分有效性。
3、测得某土壤的CEC=50cmol(+)l/kg,交换性盐基离子Ca2+、Mg2+、K+、Na+的含量分别为10 、5、10、5cmol(+)l/kg,求该土壤的盐基饱和度。
4、分析南北两端强酸性土壤酸性的来源及表现形式有何不同?5、证明:土壤孔隙度=1-土壤容重/土壤比重七论述题1、土壤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以及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之下的产物,请任选前四种成土因素中的两个,举例论述其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世界土壤的纬度地带性分布的表现形式。
3、分析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4、以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为例分析说明气候、植被以及土壤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