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工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特色化发展规划方案_2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特色化发展规划方案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是提升产业空间承载能力、加速创新成果就地转化的重要支撑。
为贯彻落实国家对加快建设生物医药产业高地的要求,引导产业园区特色化建设,加速产业要素专业化集聚,推动木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木规划。
一、规划目标重点建设定位清晰、特色鲜明、配套完备、绿色生态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加强规划布局、环保管理、生产厂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五个专业化”体系建设,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和国际化发展,加速建设全球顶尖的生命科学创新策源地、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先导区和一体化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引领区。
到2022年,木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共推出可用空间近12500 亩,物业630万平方米,实现制造业总产值超过1700亿;到2025 年,共计推出可用空间近26000亩,建成1个千亿级园区。
二、规划重点深化落实市产业地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以生物医药创新引领核心区为轴心,以新片区精准医疗先行示范区、生命健康融合发展区、现代制药绿色承载区、生物医药高端制造集聚区和智慧医疗创新试验区为依托,发挥市级特色园区品牌效应,共同构建“1+5+X”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
(一)生物医药创新引领核心区产业定位:发挥创新药产业基地的产业空间优势,联动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国际医学园区、保税区等区域的研发和转化,坚持创新研发和高端制造并重,重点发展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转化制造产业链,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
重点任务:持续提升策源能力,建设生物医药领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强前沿基础研究,围绕新靶标、新位点、新机制、新分子实体,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积极组织攻关合成生物学、干细胞、个性化诊断、新一代测序技术等前沿颠覆性技术,实施高端生物制品、新型药物设计开发、高端影像设备等产业技术攻关和基础再造工程。
简述工业园区发展和某科技园区的规划案例
简述工业园区发展和某科技园区的规划案例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为降低生产成本,更有利于直接进入我国市场,全球大批量的制造业公司向我国转移;同时我国工业地产已逐步发展成熟,工业用地政策为匹配工业性质的发展而逐渐灵活,投资主体多元化等特点,对我国工业地产发展提供有力条件。
本文基于M1工业用地性质,针对某科技园区项目实践的经验,工业建筑产品的规划及实践进行探索及总结,为工业地产开发提供参考经验。
关键词:工业园区、M1工业用地性质、建筑产品、规划设计1、工业园区的发展及M1工业用地性质1.1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园作为工业生产和服务的重要物质载体,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工业园的发展折射出一种经济现象,也是工业发展核心要求的外在体现。
结合我国大部分工业园,按照园区功能形态的发展变化历程,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1)第一代工业园区(1978年~1989年)—劳动密集型生产车间。
兴起于改革开放之初,主要以工业厂区为主,生产企业单一,规模小,以低端产品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活动为主,产业链短,产业附加值低。
从空间上看主要布置在城市的郊区,建筑形态以单一的生产厂房和员工宿舍为主,仅满足基本生产制造功能的需求,缺少其他功能与形态。
第一代工业园以蛇口工业园为代表。
(2)第二代工业园区(1989年~2000年)—高新技术工业园。
经过10年的工业基础发展,已基本满足国民的日常消费产品需求,产业发展有了新的需求。
同时全球经济高度发展,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吸引许多国际企业入驻,我国引进技术含量高的科技企业,为工业现代化进程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第二代工业园的产业模式和园区功能形态更加丰富,空间规划上除具备生产制造外,出现了科技研发、商务办公的功能。
此阶段建筑形态依旧以生产制造所需的厂房为主体,厂房也逐渐向标准化发展;同时高新技术产业所需的研发办公、孵化办公、公寓配套等建筑形态开始呈现。
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
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医药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中国制造2025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我国医药工业整体跃升的关键时期。
为加快医药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编制本指南。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一)规模效益快速增长。
“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4%,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3%提高至3.0%。
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88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768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分别为17.4%和14.5%,始终居工业各行业前列。
在规模效益快速增长的同时,产品品种日益丰富,产量大幅提高,在保供应、稳增长、调结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约450亿元,较2010年翻两番。
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下,涌现出一批高质量创新成果,“十二五”期间210个创新药获批开展临床研究,埃克替尼、阿帕替尼、西达本胺、康柏西普等15个1类创新药获批生产,110多个新化学仿制药上市,中药质量控制与安全性技术水平提升,PET-CT、128排CT等一批大型医疗设备和脑起搏器、人工耳蜗等高端植入介入产品获批上市。
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代表,我国医药创新进一步得到国际认可。
(三)质量管理不断加强。
国家药品医疗器械标准提高行动计划继续推进,《中国药典》(2015版)发布执行,药品标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全产业链各环节质量管理规范不断健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药品GMP)全面实施。
一批优势企业生产质量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累计600多个原料药品种和60多家制剂企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GMP要求。
(四)技术装备大幅升级。
“十二五”期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万亿元,规模较“十一五”大幅增长,增速居工业各行业前列,促进了医药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整体跃升。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成都)
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08-2017年)为推进成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根据《成都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成都市工业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成都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2003—2020年)》和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发展的试行意见》(成府发〔2008〕13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分析(一)产业现状。
1.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现状。
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作为我国战略高新技术和重点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
2007年,国内医药工业累计实现总产值6928亿元,同比增长25.09%;现代生物医药企业超过500家,与生物医药相关的科研、开发机构达200多家,涉足生物工程制药的上市公司共有160多家;研发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居于前列,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抗肿瘤新药、治疗原发性肝癌注射液等20多种重大创新药物已实现产业化。
北京、上海、石家庄、长春、广州、深圳、长沙等地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初具规模,集群化发展态势明显。
注:生物产业包含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服务等五大领域;医药产业包含化学药品、中医药、医药器械等制造业。
本《规划》只涉及生物产业中的生物医药领域和医药制造业。
2.成都生物医药产业现状。
生物医药已发展成为我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158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是国内重要的医药生产和流通基地,在国内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地位。
表1 近年成都医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经济情况简表(1)发展区域日趋集中。
按照成都工业布局发展规划,结合制药企业GMP改造和我市东郊工业结构调整,制药企业逐步向工业集中发展区聚集,形成了成都高新区、双流县、金牛区、温江区、彭州市等重点区域。
重点区域的医药企业数量已占全市60%,工业总产值占全市76.57%,呈现产业聚集雏形。
图1 成都市各区(市)县规模以上医药企业数量(单位:个)图2 成都市各区(市)县规模以上医药企业产值比(2)优势企业快速成长。
武汉东湖生物医药产业园概念性总体规划
3 9
建 筑结 构 规划
药园 区, 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主, 积极结合 电子信息技术, 使武汉成为全国 医药行业的领军 。使得武汉成为华中地 区乃至全国的医药研发 、生产基
地。
生物技术产业与信息技术 、 新材料并称 当代世界三大高新技术产业 。
美 国麻省生物科 技园 (a s c ue t it c n Ig ee r h P r) M s a h st s B o eh o o y R sa c ak 、
武汉及周边地区的产业调整, 并充当地区经济发展的孵化器的作用。在这 样的契机下 , 武汉生物医药产业园必将促进武汉生物医药产业腾飞发展 。
要素的探讨 , 提供一些思路, 供同仁参考。
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任务与 目标
三、 问题与对策
现代化城市发展的两项重要因素是城市环境和产业环境 。城市的发 展要靠发达的产业 , 而产业的发展则要靠增强环境的吸引力, 如缘树 、 公 园、 没有污染的水与空气、 优美的环境、 有序的城市规划等。环境好 了, 引 进 的人才、 工业多了 , 城市 的规模发展了 , 城市的竞争力 自然而然就会提
武汉东湖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一流 的现代生物医
摘要 : 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是世界范围 内正在兴起的高新技术产业 . 生物 医药产 业园区是其发展与集中布局 的典型载体 。本 文通 过对武汉 东湖生物 医药产业 园规 划设计 。 研究分析我国生物医药产 业园规划建设模式。 其研究结论对我国生物技术 产业发展和布局具有重 要借鉴意义。 关■调 : 生物 医药 ; 产业环境 : 城市环境 : 规划设计 生态设计 ; 零能耗
工业园区策划书3篇
工业园区策划书3篇篇一工业园区策划书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工业园区的建设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策划书旨在规划和设计一个具有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园区,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发展环境和服务,促进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
二、园区定位与目标1. 定位:打造成为集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业园区。
突出产业特色,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注重生态环保,建设绿色、智能的工业园区。
2. 目标:在短期内吸引一批优质企业入驻,实现园区的初步发展。
中期内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提升园区的经济实力。
长期内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园区规划1. 地理位置:选择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的区域,便于企业的物流运输和人员往来。
考虑周边的基础设施配套情况,如供电、供水、通讯等。
2. 功能分区:规划包括生产制造区、研发创新区、物流仓储区、商务办公区、生活服务区等功能区域。
合理布局各功能区,确保相互协调和互补。
3.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的道路、桥梁、给排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等环保设施,确保园区的环境质量。
建设标准化厂房、研发中心、办公楼等配套设施,满足企业的生产和办公需求。
四、产业发展策略1. 招商引资:制定有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入驻园区。
建立专业的招商团队,开展精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
加强与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的合作,拓展招商渠道。
2. 产业培育:重点培育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
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 产业升级: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鼓励企业开展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服务体系建设1. 政务服务:设立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便捷的行政审批和服务。
湖北蕲春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河西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湖北蕲春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河西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1规划背景河西工业园,位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河西岸,是“蕲春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的园中园,由“蕲春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园区开发建设工作。
蕲春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蕲春经济开发区)是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审核设立的省级开发区,园区规划控制面积60平方公里,总体布局城东工业园、赤东工业园、河西工业园、彭思化工园。
园区已开发建设面积20平方公里,主体框架全面拉开,基本实现了“七通一平”,园区配套设施齐全,承载功能完善,日益成为产业、资本转移的优选区域。
河西工业园规划范围为南至康管路,西至西环路,东至蕲河,北至蕲春大道,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870.76万m2。
工业园区规划定位为:“国家级传统中医文化和高科技中医产业园;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综合型现代化新城”。
(1)国家级传统中医文化和高科技中医产业园:依托薪春独特的药草资源以及李时珍故里的医药文化资源,积极挖掘和发扬中医文化,包括针灸、刮痧、推拿等一系列中医的医疗养生文化。
以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促进传统医学的科学化发展和现代技术的文化回归。
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历史性结合,坚持走专业化发展之路,通过有效的规划引导和规范的市场运作,建设一个高效率、人性化、生态化的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园;全面提升园区产业集群化水平、科技研发能力以及综合服务功能,打造薪春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集中展示区、国家级医药新区的发展载体、未来城市经济最强有力的支撑点,将园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中医药生产、流通、研发基地和创新服务基地。
(2)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综合型现代化新城: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享赋,充分利用沿江岸线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特色资源加工型产业,遵循城市与自然共存的原则,彰显“山、水、城、林”的水绿薪春的城市特质,将河西工业园建设成为蝴北跨江联动开发示范园区,薪春县产业新城区、生态宜居城市,塑造一座独具特色、焕然一新的城市新区景象。
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与运营
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与运营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工业园区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项目,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业园区的出现,其规划建设和运营成为了一大重点和难点,许多园区在建设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对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和运营的讨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建设;运营【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引言21世纪是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也是科学技术大爆炸的时代。
科学技术和创新成为促进发展的关键因素,科学技术资源也成为制约国家和地区进步的基础因素,积累科学技术资源,提高科学技术资源配置效率是迈向强国的必由之路。
目前,新技术革命加剧了国家之间的科技竞争,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事实证明,技术进步是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也是中国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路径选择。
1科技产业创新意义1.1从微观的企业层面看,促进消费升级从宏观的国家层面来看,产业发展要使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一国为了应对外部竞争,同时更好地发展本国产业,政府会出台一系列产业发展支持政策。
并且国家层面的产业升级也将促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如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提供了产业发展资金,其出效应也促进了先进技术、创新知识的转移。
长江经济带地跨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之一。
以该区域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在产业升级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对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东、中、西部地区都能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1.2产业升级对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经济带一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要注重地区发展差异,因地制宜选择区域产业升级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
具体而言,经济带东段地区不仅要继续促进宏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且要促进产业内部价值链提升,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积极促进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以更好地发挥产业升级对科技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
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措施
一、概述苏州工业园区是我国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园区之一。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以生物医药产业为重点,加大了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致力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将分析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和成效。
二、建立创新生态系统1. 政策支持:苏州工业园区针对生物医药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税收优惠政策、研发资金支持等,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2. 多方合作:苏州工业园区积极引进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促进跨国合作,加强国际创新资源的整合,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三、优化产业生态环境1. 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积极规划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和研发基地。
2.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苏州工业园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培育人才队伍1. 高层次人才引进:苏州工业园区通过各种方式引进高层次生物医药产业的人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2. 人才培养机制:苏州工业园区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为生物医药产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五、加强监管和规范发展1. 加强安全监管:苏州工业园区加强生物医药产业安全监管,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可靠。
2. 规范市场秩序:苏州工业园区积极加强对生物医药产业市场秩序的监管,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违法行为,维护生物医药产业的正常秩序。
六、成效与展望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在不断扩大,产业效益不断提高。
未来,苏州工业园区将继续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产业环境,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
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1. 创新技术引进:苏州工业园区致力于引进和孵化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技术,通过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和技术孵化评台,加速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转型和产业升级。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工业园区规划方案一、规划目标1.1 建设现代化、智能化、绿色环保的工业园区;1.2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1.3 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高科技产业和优质企业入驻;1.4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原则2.1 整体规划和分步实施相结合;2.2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2.3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特色,培育新兴产业;2.4 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作用,形成合力。
三、规划内容3.1 主题及布局建设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绿色低碳产业为主题的工业园区。
园区总面积为XXX平方公里,分为产业区、生活区和生态绿地区。
产业区占地XX平方公里,生活区占地XX平方公里,生态绿地区占地XX平方公里。
3.2 产业布局根据区域特色和产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创新型小微企业。
3.3 基础设施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网络等。
建设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提升供水供电能力,提供优质的通讯网络服务。
3.4 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提供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
设立政府专门基金支持创新创业项目,提供贷款担保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3.5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设生态绿地区,保护环境水质和空气质量。
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减少园区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四、实施路径4.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业园区建设管理委员会,指导和协调各项工作;4.2 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支持,筹措建设资金;4.3 引进专业建设公司进行规划设计和项目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4.4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形成区域联动效应;4.5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工业园区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五、预期效益5.1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带动就业增加;5.2 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5.3 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优质企业入驻,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5.4 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广西)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广西是我国中药资源第二大省区,对于发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区位地域、民族政策、人力资源等优势特色,而且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初具规模的产业基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发挥广西的优势和特色,推进广西中药现代化进程和中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培育独具特色的广西现代中药科技产业,提升广西中药产业对全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贡献,现根据国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国家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推动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以及科技部对《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广西)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专家论证意见,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循环经济发展规律,紧紧围绕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自治区“富民兴桂新跨越”战略目标,以发展偏资源型现代中药科技产业为方向,以现有中药产业为基础,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为依托,以政策引导、法制规、市场导向、创新推动和社会参与为手段,以提高中药产业的现代化水平,以实现中药产业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抓住机遇,整合资源,重点突破,实现战略前移、战略优化、模式创新和系统整合,大力发展现代中药科技产业,促进广西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1.市场导向与政策引导相结合通过政府引导和企业参与,共同推进中药产业发展。
2.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在实现中药产业跨越式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保护地产野生中药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障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传承与发展、挖潜与创新相结合在继承和发扬中药传统特色和优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全面提升广西中药研发能力和生产水平。
通过挖掘、筛选优势地道药材、中成药产品、民族药验方及偏方,组织规化生产、二次开发和新药创制,打造广道药材、优势产品和企业品牌。
实用的规划工作计划三篇
实用的规划工作计划三篇规划工作计划篇1免疫规划是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科学性的一项工作,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
为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规范等,以达到控制消除传染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工作指标1、建卡、建证率:以全镇为单位12月龄儿童建卡、建证率均要求达98%以上,包括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儿童。
2、“七苗”接种率:以街(镇)为单位12月龄儿童“五苗”单苗、全程接种率达95%以上。
3、乙肝疫苗接种及时率:确保首针24小时及时接种率达90%以上。
4、疫苗相应传染病发病率:“脊灰”、白喉、百日咳、乙脑、流脑城区不发病,麻疹发病率城区小于1/100万。
5、继续推进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建设,以后出生儿童接种个案信息录入上传率达100%。
6、报表及时率、准确率:各种报表应按上级规定时间内准确、及时上报,及时率、准确率达100%。
7、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率达95%以上。
对策与措施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开展免疫规划工作,控制和消除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我区人民身体健康。
一、加强基层预防保健队伍建设:举办业务学习班,同时通过不定期的防保人员工作例会,以不断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能力与工作质量。
二、免疫规划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继续组织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保持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高水平接种。
不断健全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不断提高接种质量和接种率,确保安全注射及疫苗效价。
三、按要求结合我县考核标准要求,每半年组织一次全镇免疫规划工作检查,主要考核儿童建证、建卡率、单苗及全程接种率、疫苗接种质量、冷链管理情况及免疫规划有关资料整理、收集等情况。
四、严格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开展各种疫苗预防接种工作,降低我镇各种传染病发病率。
中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发展规划
国际医疗服务区中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发展规划目录二、项目发展目标三、项目总体规划四、项目板块规划五、项目开发运营规划北京市正在加快推进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明确其功能定位是北京发展新磁极、首都功能新载体,空间布局重点突出“一核四区”通州■新城核心区位于通州新城五河交汇处,总占地面积16平方公里,是新城建设的先行启动区和窗口,是高端商务功能主要承载区和城市形态核心展示区。
■文化旅游区位于梨园,总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提升新城文化旅游品质,集聚文化功能。
■国际医疗康体区位于潞城,总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是综合医疗、康体养生产业的重要承载区。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位于宋庄,是国际原创艺术的创作区、展示区、交易区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环渤海高端总部集聚区位于台湖,总占地面积17平方公里,是服务京津、面向环渤海的综合创新区和环渤海区域高端企业总部集聚区。
通州新城区位通州新城“一核四区”空间布局北京国际康体医疗区作为北京市发展高端医疗健康产业的重点承载地,功能定位为国际一流、国内最好的“医、教、研”于一体的高端产业园区北京国际康体医疗区总体发展思路■发展理念以人为本,让健康贴近生活、融入生活■发展方向国际化、高端化、生态化、产业化■核心支撑“医、教、研”一体化■辅助功能疾病预防、康复理疗、健康管理、中医养生、高端养老■延伸功能医药及医器研发、医疗旅游、药膳保健、生态颐养中医药在人类历史上曾经辉煌,但近代以来,受到西医药的冲击不断萎缩。
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国家加大政策扶持,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和文化复兴中西医药主要情况对比中医和西医从不同层面、站在不同角度对人类健康和疾病作出了深入解释,并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长期、大量事实证明:我们并不能简单作出两者孰优孰劣的结论。
未来中医和西医体系有望接轨,形成更高层次的医学体系。
中医药行业近年来主要政策政策重点发展方向及目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6年2月)重点开展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及中医经验传承与挖掘,研究中医药诊疗、评价技术与标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中药资源,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和国际合作平台建设。
新时代医药产业发展规划
新时代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为全面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甘政发(2023)44号,进一步推动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产业竞争实力明显增强,逐步形成产业布局更优、集聚程度更高、产业规模更大、核心竞争力更强的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化发展新格局,形成特色鲜明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产业规模逐步壮大,力争全市生物医药全产业链总规模超30亿,年均增长10%以上;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培育国家或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5个以上,重点医药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o龙头企业实力显著提升,培育新增1家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1家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的重点企业。
二、重点领域(一)现代中医药传承特色发展以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和标准化基地为基源,加强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加快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推动大宗地产中药材产地加工建设,推进中药材饮片、配方颗粒生产工艺,大力发展小包饮片、精制切片、超微饮片、工业切片、鲜制切片等新型高品质中药切片。
加强中成药大品种二次开发,筛选经典名方、名老中医验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开发研制中药新品种,持续推进中医药产业与旅游休闲、健康康养有机结合,积极推进汉代医简文化园建设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基地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责任部门:市卫生健康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执法检查局、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商务局)(-)高端医疗器械数字智能发展持续推进重离子医用加速器临床应用,带动集癌症精准治疗、高端装备制造和运行维护服务为一体的碳离子医疗产业发展。
推动用于传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慢性病、肿瘤等疾病筛查的体外诊断产品发展。
新型工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方案
新型工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方案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园区作为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传统的工业园区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产业的需求,因此,新型工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型工业园区的概念与特点1. 新型工业园区的概念新型工业园区是指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智能制造为核心,集聚高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以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环境为目标的现代化产业聚集区。
2. 新型工业园区的特点(1)创新驱动:新型工业园区注重科技创新,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提供创新创业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绿色发展:新型工业园区注重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制造、节能减排,建设生态友好型园区。
(3)智能制造:新型工业园区注重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引进智能制造设备和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4)产业聚集:新型工业园区注重产业链的完整性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形成协同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
三、新型工业园区的规划原则1. 产业定位原则根据区域的产业特点和优势,确定新型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协同发展。
2. 空间布局原则合理规划新型工业园区的用地布局,注重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链条,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的要求。
3. 创新引领原则新型工业园区要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
4. 绿色可持续原则新型工业园区要注重绿色发展,推动绿色制造和节能减排,建设生态友好型园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服务保障原则新型工业园区要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金融支持等,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新型工业园区的建设步骤1. 前期准备阶段(1)确定新型工业园区的定位和规划目标,明确发展方向。
(2)进行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了解产业需求和投资环境。
(3)制定规划方案,包括用地规模、空间布局、产业定位等。
工业园区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工业园区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2023年,园区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全会和市县党代会精神,深入开展“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按照县委“1355”发展战略,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开放合作”为路径,以“高效运营”为方向,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全力推动园区高质量、超常规发展。
1-11月,园区规上企业34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24.2亿元,同比增长16.33%。
实缴税收 1.52亿元。
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5.43亿元,工业投资38.43亿元,技改投资33.14亿元。
预计全年园区规上企业44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40亿元,同比增长21.2%。
税收1.9亿元。
项目投资55亿元。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一)实施“构建园区发展新格局”攻坚行动。
按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部署,结合冬江三产融合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在全县建设用地总量控制范围内最大程度地优化中心城区及吴溪的工业区空间布局。
根据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实际,结合省市考核指标体系,优化工业园区“一园三区”空间格局,下辖梁产城新区、两江工业区、吴溪工业区,总面积11.23平方公里。
与中纺联等专业机构对接,对园区各规划区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科学制定产业发展目标,研究产业壮大路径,培育、建立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编制产业规划,规划建设纺织鞋服、健康食品、新能源电池“两主一特”“3个百亿级”产业。
1-11月,纺织鞋服13户实现产值43.55亿元,同比增长14.21%;健康食品22户实现产值33.23亿元,同比增长22.62%;主导产业产值占比23.14%。
(二)实施“园区承载能力提升”攻坚行动。
编制《关于提升县园区基础承载力及颜值品质的实施意见》。
年初制定了《2023年工业平台建设任务清单》,启动实施总投资35亿元的基础设施、安置房、标准厂房项目17个。
加快推进3梁棚户区、6州产城新区北冬片区、吴溪后河等30万平方米安置房和现代农业产业园、青东标准厂房三期等4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药工业科技园区发展规
划
医药工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
医药工业科技园区规划
1、园区概况
1.1园区名称:XX医药工业科技园区
1.2所属行业:医药
1.3园区所在地:XX生态农业开发区
1.4建设单位:HL新城区经济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1.5园区简介:XX医药工业科技园区是XX生态农业开发区根据我省建设医药强省的战略目标,按照我市建设“北药之城”的定位,依托HL丰富的北药资源和开发区良好的投资环境,而辟建的一个功能园区。
规划占地面积200公顷,由HL新城区经济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整个园区的规划建设、“七通一平”以及环境的绿化、美化等工作,以吸引和扶持科技含量高、产品市场前景好的龙头制药企业为重点、竭力为新建
医药企业创造良好的基础建设条件,并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推动我市医药产业集团化、经营规模化。
截止目前,园区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亿元,规划区内已全部达到“七通一平”,园区聚集效应初步显现,已有雪都制药、康宝药业、林海雪原制药、金鹅生物制药等8户制药企业进驻医药园区,总投资近2.1亿元,年产值达到3.4亿元,生产药品剂型11种,药品品种37个。
同时,正在与十几家制药集团洽谈合作事宜。
2、园区建设的必要性
医药产业是一个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投入高产出型“朝阳”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产值年均增长16.6,已成为全球医药十大新兴市场之一。
黑龙江省北药资源丰富,2000年末已步入医药大省行列,医药经济总量居全国第7位,医药产业已成为拉动全省医药经济快速发展的牵动力量。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老年人用药消费的增长、新疾病带来医药的新需求以及医药生产的多元化,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医药产业发展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近年来,HL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药业产业发展,将医药产业列为今后HL发展的主导产业,出台了税收、土地、税费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强力推进。
依托HL丰
富的北药资源和开发区良好的基础条件,在我市辟建医药工作科技园区,打造医药发展平台,不仅符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导向,符合我省提出的建设全国医药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而且可以迅速形成块状经济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园区的聚集效应和产业带动作用,推动全省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3、园区建设的相对优势
我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张广才岭东麓,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自然和气候条件极其适合北药种植和生长,发展医药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3.1野生药材富集。
全市野生中药材资源品种共102科、215种,其中名贵中药材有山参、鹿茸、熊胆、豹骨等9种;道地药材有黄芪、黄柏、北五味、刺五加等76种;大宗药材有柴胡、灵仙、地榆、升麻等120多种。
全市中药材年蕴藏量达到12.5万吨,周边市县药材年蕴藏量在30万吨左右,开发潜力巨大。
3.2种植历史悠久。
HL种植中药材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多年的种植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种植经验,掌握了丰富的栽培技术,先后成功种植了龙胆、五味子、黄芪、平贝等十几个品种。
全市现已形成了横道镇二十二村、三十五林场平贝种植基地,山市镇黄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