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课程论文
地基处理课程论文3000字

液化地基的几种处理方法一、地基液化及其危害地震时饱和砂土地基会发生液化现象,造成建筑物的地基失效,发生建筑物下沉、倾斜甚至倒塌等现象。
地基土的承载能力主要来自土的抗剪强度,而砂土或粉土的抗剪强度主要取决于土颗粒之间形成的骨架作用。
饱和状态下的砂土或粉土受到振动时,孔隙水压力上升,土中的有效应力减小,土的抗剪强度降低。
振动到一定程度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土中有效应力完全消失,土的抗剪强度为零。
土变成了可流动的水土混合物,此即为液化。
实质上也就是指由于孔隙水压增加及有效应力降低而引起粒状材料(砂土、粉土甚至包括砾石)由固态转变成液态的过程。
地基的液化会造成:冒水喷砂,地面下陷,建筑物产生巨大沉降和严重倾斜,甚至失稳。
地基液化还引起其他一系列震害:喷水冒砂淹没农田,淤塞渠道,路基被淘空,有的地段产生很多陷坑;河堤裂缝和滑移;桥梁的破坏等。
二、影响地基液化的因素饱和砂土或粉土液化除了地震的振动特性外,还取决于土的自身状态:1.土饱和,即要有水,且无良好的排水条件;2.土要足够松散,即砂土或粉土的密实度不好;3.土承受的静载大小,主要取决于可液化土层的埋深大小,埋深大,土层所受正压力加大,有利于提高抗液化能力。
此外,土颗粒大小,土中粘粒含量的大小,级配情况等也影响到土的抗液化能力。
在地震区,一般应避免用未经加固处理的可液化土层作天然地基的持力层。
三、处理方法我国现在对于地基处理方面还不是很成熟,特别是在一些湿陷性黄土的地区以及中砂土易发生液化的都很难处理。
关于具体处理可液化地基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换填法、强夯法、砂桩法、碎石桩法等。
1、强夯法当全液化地基路段较长,或需处理面积大,地基处理区域较近范围内无建筑物,无重要构造物时,强夯法是比较理想的地基处理方法。
强夯法处理地基的原理:利用起重设备将夯锤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使其自由下落,以一定的冲击能量作用在地基上,在地基土里产生极大的冲击波,以克服土颗粒间的各种阻力,使地基密实,从而提高强度,减少沉降,消除湿陷性或者提高抗液化能力。
软土地基处理论文(5篇)

软土地基处理论文(5篇)软土地基处理论文(5篇)软土地基处理论文范文第1篇软土地基泛指那些由淤泥及具有淤泥性质的“软土”构成的地基,由于其内部含有较多的水分,导致存在较多空隙,表现出承载力量弱、凝固性差、简单变形等问题,整体表现为坚固度差;由于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必要的科学处理,严峻影响与阻碍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质量和进度,为水利工程埋下了平安隐患。
以陕北地区常见的湿陷性黄土软土地基为例,其广泛分布在陕北及关中两个区,厚度一般大于10米,地基湿陷等级一般为Ⅱ级到Ⅳ级,有较为敏感的湿陷性,该类软土地基一般埋藏比较深,这样湿陷发生可能较为迟缓,其会随着承受荷载变化消失局部地基破坏或者地基整体滑动现象;也可能导致在开挖深基坑过程中消失基坑隆起、坑壁失稳等问题。
因此,必需使用夯实、换填、排水、挤密、加筋和胶结等技术方法加固地基,旨在改良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降低地基压缩性变化、提高地基抗剪强度以及改善地基动力特性和透水特性。
2水利工程中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2.1置换填土法置换填土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处理效果较为明显长久,但由于对客观条件要求较高,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较大。
详细操作方法是利用灰土、水泥等硬度较高的土质、材料取代软土,操作过程中留意做到匀称散落于地基之上,目的是保证洒落后土质有更高的承载力量,使其满意进一步的水利工程施工要求。
该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在于其工程量较大,成本较高,不够经济,操作实施过程中为了有效掌握工程成本,尽量就地取材。
为了提高工程地基的防渗透性和地基承载力量,需要对替换后的填土进行再次夯实处理,必要时可以采纳分层夯实方法。
2.2排水固结法软土地基处理,主要是通过各种技术方法来降低地基土质中的水分含量,达到增加土体强度的目的,可以尝试使用排水固结法处理。
通过引入特地的排水设备(如塑料水管、沙井)排出软土地基内部的水分,以此来减小软土地基的土孔隙率,促使地基固结发生变形,从而有效提高地基坚固度。
地基处理方式论文

地基处理方式论文地基处理方式论文1软弱地基处理的一般原则1.1自然沉降法:即尽早用堆载预压不作深层处理软基的方法,这种以自然沉降逐渐达到路基稳定,是一种最经济也简单的方法。
但目前基本建设的程序不能尽早拔款、征地、从容施工,而一旦工程项目付诸实施时,又往往限于工期,一般情况用自然沉降法将难以实现。
1.2工程技术处理:即在施工工期紧迫,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针对软土采用不同工程技术方法进行处理。
2设计原则应结合当地道路地基基处理的成功经验,采用适用、快速、有效的处理方法,确保工程质量和地基处理施工进度,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污染,减少对沿线居民的影响。
3地基处理工艺比较广东省目前较常采用的地基处理工艺有:换填垫层、塑料排水板(袋装砂井)堆载预压、塑料排水板(袋装砂井)真空预压、水泥喷粉桩(搅拌桩)、碎石桩、挤密砂桩、CFG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动力排水固结法等。
各种地基处理工艺的优缺点比较如下:换填垫层(加固深度3-4米)优点:施工工艺成熟,方法简便快捷,造价较低,可迅速提高地基承载力。
缺点:换填厚度越大,造价越高;不适合处理软土层较厚、埋深大的地基,地下水位高、易渗水路段抽排水费用高。
塑料排水板(袋装砂井)堆载或超载预压(加固深度小于20米)优点:施工工艺成熟,方法简便,造价低,可有效消除主固结沉降。
缺点:工期长,若堆载高度太大则会显著增加造价;难以有效解决地基次固结沉降。
塑料排水板(袋装砂井)真空预压(加固深度小于15米)优点:可一次加载,省去分级加载和卸载的时间,预压时间少于堆载预压,可有效消除主固结沉降,适合大面积区域(道路、堆场、码头、机场等)软基处理,不存在弃土问题。
缺点:工序要求高,尤其是止水帷幕和真空封膜要保证密封,造价稍高于堆载预压;难以有效解决地基次固结沉降。
水泥喷粉桩(加固深度小于18米)优点:工艺成熟,进度快,工期较短,可有效消除主、次固结沉降。
缺点:淤泥有机质含量、塑性指数较大时,处理效果不好;处理深度通常小于18米;造价较高。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

地基处理技术论文浅谈地基处理技术摘要:在我国建筑工程的建设中,经常需要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
本文分析了软弱地基形成的原因,并针对软弱地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处理的方法,从而有于减轻软弱地基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提高工程的质量,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软弱地基处理方法结构设计一、引言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软弱地基的处理变的越来越重要,软弱地基处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工程建筑的速度,而且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因此提高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正文2.1 软弱地基形成的原因软弱地基是由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冲填土或者其他高压缩性土层形成的地基,这些地基基本上很少受到地质变动或者地形的影响,也没有受到过地震、荷载等物理作用的影响,更没有受到土颗粒间化学作用的影响。
软弱地基是一种不良的地基,其稳定性非常的差、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容易出现液化,沉降量也很大。
因此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基的变形和稳定等问题。
在软弱地基上建设的工程,由于其地基强度不够和变形,往往不能满足工程的质量,所以要采用一定的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从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减少地基的沉降的不均匀下降。
2.2 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1)、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据报道,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开发的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是利用水泥作为加固剂,用特别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粘土与水泥浆强制拌和,使软粘土硬结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加固土(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强度。
这种方法的主要技术特点是:充分利用了软土,避免了大量挖掘软土和远距离弃土;对软土地基加固效果显著,加固后即可投入使用,并可根据上部结构状况灵活采用柱状、壁状、格栅状等加固形式;地基加固过程中对周围软土无扰动,不会造成软土侧向挤出;施工中无振动、无噪音、无污染;施工机具简单,便于制造和推广使用;适合我国经济技术条件。
这项技术的主要性能指标为:一次加固面积0.71平方米,最大加固深度20米,加固每立方米软土水泥耗量120~180公斤,所需时间12分钟;当水泥掺量为7~15%时,可在短时间内将软土强度提高数十倍到上百倍,使之成为承载力高、变形小、遇水稳定的优质地基。
地基处理毕业设计论文

前言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一些建筑,特别是重要建筑只能在被指定的规划用地上。
这些规划用地往往可供选择的、理想的地基越来越少,不少建筑物只能建在需要处理的杂填土、软弱土、膨胀土、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基上。
我们知道,地基处理的目的在于提高承载力,增加稳定性;减少地基的沉降量,避免产生过大的差异沉降;防止饱和砂土层液化;减少沉降量对地基的影响。
因此,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土层条件选用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不但满足建筑物的安全可靠,还赢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这种思想在建筑行业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由于成都地区所处位置属高原盆地,土层分布情况由上自下大多数为素填土(杂填土)(淤泥)、粘土(粉质粘土)、粉砂、卵石土。
土层条件不复杂,可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很多,但根据建筑物特点具体选用哪一种,是值得认真考虑的。
下面借用具体工程实例探讨方案的优化选择。
因为地基处理方案的确定,是地基处理设计的首要问题,应根据建筑物上部结构情况、基础形式及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做出地基处理多种方案,经认真推敲,确定最佳处理方案。
1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黄金海岸6#~8#住宅楼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华阳镇,是黄金海岸三期建筑群的三幢砖混结构住宅,为六层建筑,基础形式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设计要求复合地基≥260KPa。
建筑物长59.14m,宽13.95m,净面积825.003m2,总净承载力特征值fspk面积2475.003m2。
1.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2.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北东邻华阳迎宾大道,北向约300m为南延线,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场地主要为耕地和少量拆迁旧址,现有场地被推平回填,场地地面标高介于480.331m~485.208m之间,高差4.898m。
场地地貌单元以成都平原岷江水系府河Ⅱ级阶地为主。
1.2.2区域地质构造工作区属成都平原,位于川西褶皱带中的成都坳陷区,处于周围微弱的活动环境中的地壳稳定区。
1.2.3场地土层结构该场地土层结构自上而下为:①素填土(局部地段为杂填土):色杂,松散,湿,以粘土为主,夹少量砖块,部分地段为流塑状淤泥质土,饱水,层厚0.3~5.9m,平均厚度3.0m。
地基处理方法论文

地基处理方法论文摘要:地基处理主要是把承载力不足的土、稳定性差的地基通过处理达到工程要求,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地基处理好坏,为加速的基础处理的方法发展,需要新的技术的的出现来满足目前新规范的要求。
1.地基处理地基处理的目的是提高地基承载力,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建设速度、降低工程造价。
地基处理一般是处理软弱土和不良土,主要包括:软粘土、人工填土、部分砂土和粉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泥炭土、膨胀土、多年冻土、岩溶和土洞、有机质土和泥炭土等。
2.目前我国常用的几种地基处理的方法:2.1 重锤夯实法重锤夯实法是利用重机械将及大吨位夯锤提高到一定6-40m高度,然后使锤自由落下,反复夯打,在地基表层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壳层,从而提高地基表层强度。
适用于处理离地下水位0.8m以上稍湿的杂填土、粘性土、砂性土、湿陷性黄土和分层填土等地基,但不宜用于有效深度内存在有软粘土层的地基。
2.3振动压实法振动压实法是一种在地基表层施加振动把浅层松散土振实的方法,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量。
适用于处理砂土、炉渣、碎石等无粘性土为主的填土。
2.4换土垫层换土垫层法是将天然软弱土层挖去或部分挖去,分层回填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且无腐蚀性的砂石、素土、灰土、工业废料等材料,压实后作为地基垫层来提高地基强度。
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如:淤泥、淤泥质土、湿限性黄土、膨胀土、素填土、杂填土、季节性冻土、多年冻土地基以及暗沟、暗塘等的浅层处理。
2.5强夯置换法强夯置换法是一边填强度较高的土、碎石一边强夯来提高地基承载能力、降低沉降。
适用于处理粉砂土、软粘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
2.6砂石桩法砂石桩法是利用震冲法或沉管法在饱和软粘土地基成孔填入石料,形成砂石桩来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差。
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降低压缩性,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
对饱和粘土地基上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使砂石桩与软粘土构成复合地基,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论文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摘要:随着建筑物向高层大型化的发展,地基的处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地基处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发生工程事故,且事后补救往往比较困难。
本文探讨了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我国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是一项应用十分广泛技术,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得到了大量的推广和应用。
但由于房屋工程基础的施工工序较多,施工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工程的经济性、安全性与社会效益,同时钢筋笼的偏移及混凝土灌注时的上浮也是房屋桩基础施工经常发生的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熟悉每一道工序的施工特点,其常见的质量问题及相对于的解决措施,做好每道工序的工作及工序间的衔接,保证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的地基质量。
一、房屋建筑地基处理应考虑因素1、土层构造的影响。
房屋基础应设置在坚实可靠的地基上,不要设置在承载力较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上。
基础埋深与土层构造有密切关系。
2、地下水位的影响。
地下水对某些土层的承载力有很大影响。
如粘性土含水量增加则强度降低;当地下水位下降,土的含水量减少,则基础将下降。
3、冰冻线的影响。
冻结土与非冻结土的分界线成为冰冻线。
当建筑物基础处在冻结土层范围内时,冬季土的冻胀会把房屋向上拱起;土层解冻时,基础又下沉,使房屋处于不稳定状态。
4、相邻建筑物的影响。
紧张的城市用地,使得一栋房屋紧邻另一栋房屋建造的现象经常发生。
两栋房屋要么紧紧相连,使用同一地基;要么设一道变形缝,各用一半地基;要么采用悬挑地基或桩地基。
尤其是一些设计和建设单位只注意一般新建房屋地基比原房屋地基浅埋,两地基基础间净距一般取地基底面高差的1- 2 倍,新建房屋周围有旧建筑物时,除应根据上述条件决定基础埋深外,还应考虑新建房屋基础对旧有建筑的影响。
二、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1、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降低压缩性,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
地基处理的方法及优缺点分析【精品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地基处理的方法及优缺点分析姓名:准考证号:院(系):专业:工程管理指导老师:职称:评阅人:职称:2012年月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次《地基处理的方法及优缺点》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收集、整理资料后完成的研究成果。
文中部分参考的的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均已做出明确的标注并得到许可。
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
本人签名:日期:摘要在现今建筑是施工中有较多的地基处理对策,针对不同的情况会采取不同的地基处理。
而地基处在在建筑工程中又是建筑施工中首屈一指的重要工作。
本次论文简要的介绍了土质大致种类和每种土质的特点。
然后概要的介绍了各种类型的地基的特点以及在处理上的难以程度,并且详细的阐述了深、浅基础地基处理的施工过程、工序要求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建筑;土质分析;地基处理AbstractIn nowadays , there are many countermeasure to ground treatment in constructions. People will take different ground treatment in view of different conditions . The foundation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in construction . This brief thesis roughly introduced the type of soil tex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each kind of soil texture. I also made a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each kind of foundation and the difficulty level to handle the foundations . And I stated the working procedure in construction and the announcements about the deep and low foundations of ground treatment .Keywords: Architecture;Geology;Foundation treatmen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1地基处理的目的、要求与规范 (1)1.1 地基处理的概述 (1)1.2 地基处理的要求 (2)1.3 现在我国工程建设地基基础施工中存在的难题 (2)1.4 地基处理的规范 (3)1.5 地基处理的重点 (3)2 施工中常见基础类型及各自特点 (4)2.1 常见的地基类型与特点 (4)2.2 常见的基础类型 (4)2.3 现在我国工程建设地基基础施工中存在的难题 (5)2.3.1地基建设中的塌方难题 (5)2.3.2地基缺乏保护 (5)2.3.3地基建设中的办理不善 (5)3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与优缺点分析 (6)3.1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6)3.2 浅谈地基基础缺陷处理及地基加固 (8)3.2.1 地基处理的缺陷 (8)3.2.2 地基处理的措施 (8)结束语 (11)致谢 (12)参考文献 (13)引言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设计速度的提高,对线形指标的选用也随之提高,从而不可避免地带来公路路基穿过软土地区的情况。
桥梁地基处理技术实践与应用论文

桥梁地基处理技术实践与应用摘要:地基处理是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处理好地基对于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都奠定了基础。
本文重点就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公路桥梁地基处理技术。
关键词:桥梁施工、地基处理、技术、中图分类号:k9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地基与基础是桥梁的连接机构。
桥梁通过基础把荷载传递到地面。
从平面到垂直结构体系,将负荷集中在一点,或分布成线性,但最终支撑的地基,提供了承载能力。
如果地基承载力不足,可以判断为软基,必须采取措施处理软土地基。
一、根据具体地质环境相符的地基处理方案通过开发建设面积与特定的地质环境决定地基处理方案。
南京河西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和水文地质条件在公路桥梁工程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决定了公路桥梁施工质量和进度。
因此,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要求地基处理设计方案相关人员不仅有很好的基础专业技术,也要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作为地基处理的设计方案的一个具体的项目,在地基处理客观制约因素的影响程度的综合系统的考虑,治理的基础标准和规范意义的深刻理解,能够处理地基的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系统总结,结合过程的地基处理一些具体问题,重点对设计地基处理方案缺乏相应的原因分析和搜索,特别侧重于建设桥梁基础施工中混凝土的土层,流沙地下水水文地质等状况之间的联系。
地质条件和特殊的水文环境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如果不对其进行具体的实地考察将无法避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这些特殊的地质和水文条件的桥梁建筑基础的过程时,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因此,桥梁的建设过程中地基处理,应该对这样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治疗计划,科学的设计和有效的一个公路桥梁施工的地基处理方案。
二、我国公路桥梁施工时在处理地基中存在的问题1、在某种程度上,施工设计方案不适应当地的实际施工。
通常来说,所设计的施工方案都会或多或少同当地的实际的施工状况出现不适应的状况,这也是公路进行桥梁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技术存在的一个首要的问题。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中的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研究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中的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研究地基处理是土木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是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对地基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措施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就土木工程专业中的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进行研究探讨。
一、地基工程的背景与重要性在土木工程中,地基是指位于地表以下的地层。
地基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地基处理是土木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合理的地基处理能够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地基沉降和变形,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二、地基处理的方法和技术1. 土体改良陆地上常见的土体主要有砂土、粉土和黏土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土体,采取不同的改良方法,包括物理改良、化学改良和生物改良等。
常见的物理改良方法包括振动加固、挤密、加压排水等。
化学改良常用的方法有注浆、固化等。
生物改良则是通过添加微生物或植物来改良土体性质。
2. 基础处理土木工程中的基础是承载整个建筑物的重要部分。
为了保证基础的稳定和安全,常用的基础处理方法包括浅基础和深基础两种。
浅基础主要包括筏式基础、板式基础和梁式基础等。
深基础则包括桩基础、沉井基础等。
针对具体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基础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三、地基处理中的关键技术与挑战1. 地基处理的关键技术地基处理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地基勘察、地基处理工艺和监测等。
地基勘察是地基处理的前提,通过对地层的调查和测试,确定地基的物理性质和力学特性。
地基处理工艺是根据勘察结果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和工艺。
监测则是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处理效果的可靠性。
2. 地基处理中的挑战地基处理存在一些技术和经济上的挑战。
首先,在处理地基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确保选择的处理方法适合于具体工程。
其次,地基处理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和资金,因此,在经济可行性的前提下,要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四、地基处理的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1. 实际应用地基处理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高层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应用论文

浅谈高层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摘要:本文详细分析研究了地基对高层建筑的影响以及高层建筑地基施工方案这几方面的问题,希望对今后高层建筑中的地基施工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基施工方案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地基对高层建筑的影响1.1 地基承载力不足带来的影响当高层建筑对地基的压应力远远大于地基承载力时,建筑物是安全的,反过来,一旦地基承载力小于高层建筑对地基的压应力时,那么高层建筑就会发生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建筑物开裂,严重的情况下,地基土会发生剪切破坏从而造成高层建筑的整体倾斜或受损,所以在高层建筑地基施工方案中,必须对地基承载力进行详细的考虑。
1 .2 地基发生沉降现象带来的影响地基土在高层建筑的压应力作用下,土体中的孔隙被压缩,孔隙水被挤出,从而使得地基产生沉降现象,假如地基的沉降量达不到规范要求,就会导致高层建筑整体倾斜甚至是更为严重的后果。
1 . 3 土坡失稳现象对高层建筑的影响土坡失稳现象指的是土体丧失稳定性后沿某一滑动面移动的现象,不再是平衡状态,导致土坡失稳现象发生的因素有内部因素如土坡的结构、土质等原因以及外部因素如外部振动、降水等原因。
2 高层建筑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2.1 高层建筑地基的注浆加固法注浆加固是用压送设备将具有充填和胶结性能的浆液材料注入被加固的地层中, 使土颗粒的间隙、土层的界面或岩层的裂隙内,使其扩散、胶凝或固化,以增加地层强度、降低地层渗透性、防止地层变形和进行托换的地基处理技术。
按照流动浆液体与土体的相互作用方式,一般可分为渗透注浆、压密注浆和劈裂注浆三种。
在实际注浆中,注浆体往往是以多种运动方式作用于土体的。
按照注浆工艺,可分为单管注浆(花管注浆)、套管注浆(塑料袖阀管注浆)、布袋注浆和埋管注浆四种。
在高层建筑地基加固中,通常采用花管注浆和埋管注浆两种,前者用的较为普遍,后者则用于人工挖孔桩。
桩端附近软弱地基土层的加固, 在采用花管注浆法进行加固处理时, 有时还用微型钢管混凝土桩与注浆法联合进行加固,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变形和改善地基的不均匀性的目的。
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方案论文

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方案论文引言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一项重要的施工工艺,主要用于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变形控制等问题。
在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方案中,采用了强夯法对地基进行处理,通过强夯作用使土层结实、坚固,以达到改善地基性能的目的。
本论文将介绍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方案的原理、工艺流程、施工操作及其应用范围等内容。
强夯地基处理原理强夯地基处理采用了强夯法,该法通过高频、大振幅的夯击作用,将夯锤重重地敲击地基,使土层发生固结作用,增加土层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夯锤在下落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动能将传递到土层中,通过振动传导、重力消除等作用,使土层的颗粒重新排列和密实,从而改善地基的力学性质。
强夯地基处理工艺流程强夯地基处理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夯锤配置、施工操作、监测与质量控制等几个关键环节。
1.前期准备:–对地基进行勘察,确定地基的物理性质和承载力需求;–制定施工方案,包括强夯参数的确定,夯锤的配置等;–准备施工所需的设备材料。
2.夯锤配置:–根据地基的承载力需求,选择合适的夯锤重量和振击次数;–根据地基的特性,确认夯锤的振击频率和振击深度;–配置合适的夯锤,确保施工效果和质量。
3.施工操作:–根据施工方案,对地基进行标定和测线,确定夯击点位;–进行试夯操作,通过试夯结果调整夯击参数;–依次对夯击点位进行逐层夯击,夯击过程中注意夯击次数和频率的控制。
4.监测与质量控制:–安装监测设备,对夯击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对夯击效果进行评估和检测,确保地基处理的效果和稳定性;–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施工,以保证施工质量。
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操作注意事项在进行强夯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夯锤振击次数和频率的选择应根据地基的性质、土层的厚度和承载力需求进行合理确定;•施工操作应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夯击点位的选择应基于对地基的充分了解和评估;•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控制和监测,及时调整夯击参数以确保施工效果;•施工后要进行地基处理效果的评估和检测,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监测和维护;•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操作需要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施工人员要接受专业培训和指导。
地基处理论文

地基处理论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土木工程中的地基处理研究学生姓名俞庭春批次14秋专业土木工程学号14232203200122016 年 8 月中文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土木工程建设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其重要性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在土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地基处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地基处理的质量会影响土木工程的建设质量,也与土木工程最终的呈现形式有紧密联系。
本文将简述地基处理的相关原则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复合地基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 土木工程; 地基处理; 复合地基技术; 应用引言地基处理是土木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若是地基处理没有达到相关标准,那么土木工程的后续建设环节便是在错误的前提下进行,既无法保证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还会给相应的施工建设带来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在地基处理环节中确定好相关的处理原则并对重要方面加以控制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外,复合地基技术的应用对于土木工程建设也有较强价值,希望施工人员可以多加关注并合理应用。
1 土木工程中的地基处理1.1、地基处理的主要原则控制变形值。
目前,土木工程中很多施工对象的高度过高,建筑物产生的压力十分巨大,因此,地基所承受的荷载值也在逐步增大,导致地基发生变形。
地基的变形,是有相应的允许范围的,在范围之内的变形情况不会给土木工程造成较大威胁,但是若地基变形超出允许范围,就会使土木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
相关人员应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对变形值加以确定,将地基的变形状态与不同类型的土木工程相结合,并将基底构造纳入考量,将地基变形值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重视稳定性。
相关人员在确定地基处理原则的时候,应当重视其稳定性,严格考察地基基底部分的抗倾斜能力、抗滑能力等。
若是地基的抗倾斜能力与抗滑能力达不到相关标准,对于斜坡位置或受大风影响的土木工程来说,就很容易出现地基塌陷。
当地基在上不结构的自重及外界的作用下产生过大的变形,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当超过建筑物所能容许的不均匀的沉降时,结构可开裂。
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CFG桩与地基设计---参考设计

中华翰苑6#住宅楼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专业名称:土木工程年级班级:岩土06-3班学生姓名:胡延民指导教师:xxx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二○一○年六月十日河南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班级:岩土06-3班学生姓名:胡延民一、题目:中华翰苑6#住宅楼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二、起止日期 2010 年 3 月 29日至 2010 年 6 月 18日三、主要任务与要求①通过对焦作中华翰苑地质条件及搅拌桩复合地基的作用特点、加固机理的分析,讨论了CFG桩复合地基在本地区软土加固的适用性及应用发展前景;②通过荷载计算,设计出该工程的地基处理。
总结CFG桩复合地基施工、设计的技术成果及工程实际应用情况,对设计与施工提出一些可供实际工程应用的建议;③结合中华翰苑6#住宅楼工程软基处理方案的设计和加固效果的分析,说明在本地区建造多层建筑时采用CFG桩复合地基作为基础是经济合理的。
④结合材料设计出筏板基础的各项参数指导教师:职称:院领导:签字(盖章)年月日河南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题目:中华翰苑6#住宅楼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评阅人:职称:工作单位:年月日河南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定书题目:中华翰苑6#住宅楼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指导教师:职称:年月日河南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许可证答辩前向毕业答辩委员会(小组)提交了如下资料:1、设计(论文)说明共页2、图纸共张3、指导教师意见共页4、评阅人意见共页经审查,岩土与地下工程专业 3 班胡延民同学所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符合学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规定,达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要求,根据学校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同意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签字(盖章)年月日根据审查,准予参加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组长)签字(盖章)年月日河南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小组)决议土木工程学院岩土与地下工程专业 3 班胡延民同学的毕业设计(论文)于 2010 年 06 月日进行了答辩。
地基处理论文—动力固结排水法

地基处理新技术结课论文水利工程系-港航专业专业班级:10港航2班姓名:关晴文学号:100630215二0一三年六月制目录摘要------------------------------------------------------------------------- 2 关键词---------------------------------------------------------------------- 2 前言------------------------------------------------------------------------- 2 核心------------------------------------------------------------------------- 3 原理及适用范围-------------------------------------------- 3施工工艺-------------------------------------------------- 5施工注意事项---------------------------------------------- 5加固效果及检测方法---------------------------------------- 6 总结 ------------------------------------------------- 7参考文献-------------------------------------------------------------------- 81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土地基的应用摘要:对于假定预期给定的土地基加固处理工程及其动力排水固结法的应用,并探讨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高含水率、软土地基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等问题。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论文(3篇)

第1篇摘要: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针对现代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当前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我国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一、引言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的基石,其施工质量对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工程规模日益扩大,对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施工技术落后、质量控制不严等,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质量。
因此,探讨现代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代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1. 施工技术落后:部分施工企业仍采用传统的施工技术,如人工挖孔、普通桩基等,这些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且施工效率低下。
2. 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企业对质量控制不够重视,导致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如桩基施工过程中,桩位偏差、桩长不足等问题时有发生。
3. 施工人员素质不高: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失误,影响施工质量。
4. 施工材料不合格:部分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不合格的施工材料,严重影响了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
三、现代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措施1.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推广使用新型桩基技术,如钻孔灌注桩、旋挖桩等,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
2.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施工质量。
3.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操作规范。
4. 选用优质施工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施工材料,确保施工质量。
5. 加强施工管理: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施工质量。
地基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论文

地基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论文地基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论文摘要:对地基处理技术及其发展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对地基处理技术进行深入剖析,并分析其发展趋势,从而有效的提高地基处理技术在建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住房质量的提高。
近些年来国内外在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都体现出将各种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交叉和综合性的应用,我国也正在对地基处理技术进行相应的研究。
本篇文章简要概括了我国地基处理技术,通过对地基处理技术的了解以及对其发展特点的掌握,从而对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有效提高我国地基处理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地基处理技术;发展趋势;计算理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各国人民对住房的质量要求日益提升,由此近些年来各国相关部门以及科研单位都对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通过各种实验对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交叉和综合性的应用。
目前我国人民对住房质量要求的日趋提升,逐渐加强了我国对建筑行业中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视程度,通过对地基处理技术的方法以及特点的研究,了解和掌握地基处理技术,从而有效的探讨建筑行业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地基处理技术1.1地基处理技术的方法地基处理技术是当前国内外最常用也是最新应用在建筑行业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方法。
地基处理技术包括换填垫层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排水固结法、强夯法、碎石桩法以及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等等,在建筑行业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方法分别阐明了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地基加固原理、地基加固设计的计算方法、地基坚固程度的质量检验以及地基施工过程中的工艺等内容,是能够有效加强地基的坚固程度的技术方法。
地基处理技术的方法在随着岩土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研发新型的地基处理技术。
例如将碎石桩法与强夯法相联合处理的技术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将碎石桩体加入到填土层中,由此起到挤密、置换和排水固结的作用,随后在有碎石桩体的填土层部分布置强夯点,通过巨大的冲击力将碎石桩体击散,然后将碎石沿着路径挤入护土层之中,从而使地基上方能够形成严密的碎石二合土硬壳层地基,进而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的较高要求。
地基加固与处理论文25

地基加固与处理排水粉喷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学院: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班级:土木1109姓名:李相阳学号: 1208111216教师:聂如松时间: 2014年10月22日目录1、概述…………………………………………1.2、工作原理 (4)3、设计方法 (5)4、施工工艺 (7)5、效果检验 (9)6、工程案例 (10)7、参考文献 (11)排水粉喷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摘要:为了工程建设,经常需要对不良地基进行处理和加固、在地基处理和加固方面,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界的学者和技术人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既有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取得了许多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促使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
本文针对目前出现的地基处理新方法作了全面的概括和分析,对其处理的原理、施工工艺和适用场合做了简单的介绍,为地质条件不好或软弱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地基处理,排水粉喷桩,原理(1)概述粉喷桩复合地基以及竖向排水体联合加载预压虽然在处理软土地基方面有着各自的优点,但是它们各自有着一定的缺陷。
粉喷桩处理费用过高,竖向排水体处理工期过长这都是工程实践所证明的。
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是现代岩土工程师所考虑的问题。
粉喷桩处理过程可能出现如下不良现象:①粉喷桩在处理地基时如存在临空面时,粉喷桩施工会引起边坡失稳;②在已有构筑物附近施工,会引起地面开裂、构筑物受损等现象;③施工完后粉喷桩突然下沉等。
分析其原因认为是由于:①粉喷桩施工时的压缩空气对周围土体施加的侧向压力;②搅拌叶片搅拌时对周围土体施加的剪切力。
因此,考虑到粉喷桩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上述不良作用,同时结合塑料排水板具有缩短土体排水路径、加快土体固结速度的特点,东南大学岩土工程岩土所提出了排水粉喷桩复合地基(即简称排水粉喷桩)。
该工法充分考虑了粉喷桩与竖向排水体的各自特点,把粉喷桩与竖向排水体处理技术的优点体现出来。
因为,粉喷桩施工时的喷粉压力对桩周土体产生超静孔隙水压力,而塑料排水体的存在,对桩周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起着积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液硅化法加固特殊土地基的工艺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单液硅化法对特殊土地基加固的作用、设计和施工的问题。
关键词:地基加固;化学加固法;单液硅化法;特殊土地基;湿陷性黄土
1、前言:
我国有着多种多样的土质,分布在全国各地,这也就导致了我国在现代建筑领域对加固地基土质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加固地基方法有:孔内深层强夯法、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
其中的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属于化学加固方法。
这两种化学加固法主要对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和华东部分地区的具有湿陷性的黄土地基进行加固。
硅化加固法以往都是将带孔的金属灌注管打人拟加固的土层中,然后在一定压力下将硅酸钠(俗称水玻璃)一种溶液注人土中,或将硅酸钠及氯化钙两种溶液先后分别注人土中。
前者称为单液硅化,后者称为双液硅化。
【1】液硅化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通常采用两种工艺,一种是压力灌注,另一种溶液自渗。
压力灌入需要加压设备和金属灌注管,成本相对较高,优点是加固范围较大,不仅可以加固基础侧向,还可以加固既有建筑物基础底面一下的部分土层;溶液自渗的灌注孔可采用钻机和洛阳铲成孔,溶液自渗的速度慢,扩散范围小。
单液硅化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主要考虑2个方面:第一,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新建建筑物与已有建筑物紧邻或虽场地较宽,但不属征地范围,与邻近单位无法协商取得一致,而选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方案造价昂贵,但采用造价低廉的灰土垫层法或灰土挤密法处理地基时,地基处理外放尺寸不够,局部无法施工,需采用单液硅化注浆法加固处理;第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建筑物地基浸水引起湿陷,造成建筑物或设备基础破坏,无法正常使用,采用单液硅化注浆法加同地基,可阻止黄土继续湿陷和建筑物或没备基础沉降,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2】
2、单液硅化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原理 单液硅化法的溶液应由浓度为10%-15%的硅酸钠,掺入2.5%氯化钠组成,其相对密度不得小于1.1,一般宜为1.13-1.15。
单液硅化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Na 2O ·nSiO 2+CaCl 2+mH 2O→nSiO 2(m-1)H 2O+Ca(OH)2+2NaCl
其中nSiO 2(m-1)H 2O 即为对加固起到关键作用的硅酸凝胶。
离子反应式如下:
Na
20·n(Si0
2
)+Ca2++H
2
0→2Na++Ca(OH)
2
·Si0
2
Na
20·n(Si0
2
)+Mg2++H
2
0→2Na++Mg(OH)
2
·Si0
2
硅酸钠溶液水解后呈碱性,地基中的2价钙离子与溶液中的钠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硅酸盐凝胶并析出到黄土中,使土体得以加固。
由于黄土本身属2价钙离子和2价镁离子的饱和土,当溶液进入土中后,黄土中的水溶性盐类的2价钙离子和2价镁离子和土(胶粒)表面的2价钙离子和2价镁离子与溶液中的钠离子产生互换反应,即在土颗粒表面形成硅酸凝胶藻膜,最初硅胶薄膜的厚度只有几微米,因而不妨碍溶液注入土中,但相隔4~5 h后,由于硅胶形成的作用,很快就会堵塞土中的毛细管网,即可减小土的渗透性,随着胶膜逐渐增厚和硬化,土的强度亦随着时间增长而提高, 15天左右,土的强度增长速度最快,从而增强土粒间的连结、堵塞土颗粒间隙使土具有抗水性、稳固性、非湿陷性和弱透水性。
并提高其抗压和抗剪强度。
将硅化加固的黄土长期浸泡在水里,其强度无明显变化。
达到了加固特殊土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目的。
简单来说,单液硅化加固湿陷性黄土的过程主要是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是因为硅酸钠溶液浓度不大、粘滞度很小(1. 0-1.5厘泊),使得硅酸钠溶液可以渗入土粒间的孔隙中,另一方面是由于土与硅酸钠溶液接触后发生化学,析出硅酸凝胶增强土颗粒间的联结,从而赋予土以水稳性和不湿陷性,并提高其抗压和抗剪强度。
3、单液硅化法加固地基的设计和计算
单液硅化法加固地基主要步骤是:定位打孔,封孔,配制浆液和注浆,拔管和填孔。
3.1、孔布置位置
灌注孔的布置应使欲加固的土体在平面及深度范围内形成整体,灌注溶液的压力、土的渗透系数、时间及溶液的粘滞度等因素会影响灌注孔的平面距离,单孔灌注试验可以确定灌注孔的最佳平面距离。
单孔灌注试验是总结23个代表性建筑场地灌注试验经验,确定灌注孔的平面距离。
正常情况下,灌注孔径为50-70mm,单孔的加固半径为0.25-0.40m,灌注孔宜按正三角形或梅花型布置,每边要超出基础底面的宽度不应小于0.5m,灌注孔之间距离为1.73R(R为土的加固半径),排距为1.5R,局部地层可根据地基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进行微调。
【2】3.2、溶液的配置
土的饱和度、孔隙率、及土粒表面等因素会影响单液硅化法所用溶液的用量,土的孔隙率越大,土的颗粒越细,土的表面积越大,溶液的吸收能力就会越
强。
单液硅化加固湿陷性黄土,需要的溶液用量可按下式计算:
Q=v·n·d
1
·a
式中:v——欲加固土的体积,m3;
n——加固前土的平均孔隙率,%;
a——溶液填充孔隙的系数,一般为0.6~O.8;
d
1
——硅酸钠溶液稀释后的密度,一般为1.13-1.15 kg/L。
当硅酸钠溶液的浓度大于硅化加固地基要求的浓度时,应将其加水稀释,其加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g= [(d—d
1)/(d
1
一1)]/v
其中:d—硅酸钠溶液稀释前的密度,一般为1.45-1.53kg/L
V—硅酸钠溶液稀释前的体积,L
4、操作工艺
单液硅化法主要的工艺流程:
机具设备安装→定位打管(钻)→封孔→配制浆液、注浆→拔管→
管子冲洗、填孔→辅助工作[3]
4.1机具设备安装:
先将钻机或三角架安放于预定孔位,调好高度和角度,然后将注浆泵及管路(包括出浆管、吸浆管、回浆管)连接好;再安装压力表,并检查是否完好,然后进行试运转。
4.2打管(钻)、封孔:
根据注浆深度及每根管的长度进行本配管;再根据钻或三角架的高度,将配好的管借打入法或钻孔法逐节沉入土中,保持垂直和距离正确,管子四周也隙用土填塞夯实。
4.3 配制浆液:
先用波美计量测原液密度和波美度,并做好记录;然后根据设计配制使其达到要求的密度;砂土、湿陷性黄土及一般粘性土的三化加固,配制好的溶液应保持干净,不得含有杂质。
4.4压力灌注溶液:
向土中打入灌注管和灌注溶液,应自基础底面标高起向下分层进行,达到设计浓度后,将管拔出,清洗干净可继续使用;
加固既有建筑物地基时,在基础侧向应先施工外排,后施工内排。
灌注溶液的压力值由小逐渐增大,但最大压力不宜超过200Kpa。
注浆时,如发现地面冒浆,应及时处理,如是因上覆压力不够引起的冒浆,
可在增加上覆压力的同时,加大封孔深度和封孔面积,如由于裂缝或封孔质量不符合要求而引起冒浆,可先降低注浆压力,然后,增加二氧化碳与水玻璃的循环次数或另行封孔。
4.5溶液自渗:
在基础侧向,将设计布置的灌注孔分批或全部打(或钻)至设计深度。
将配好的硅酸钠溶液注满各灌注孔,溶液宜高出基础底面标高0.50m,使溶液自选渗入土中;
在溶液自渗过程中,每隔2-3h,向孔添加一次溶液,防止孔内溶液渗干。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硅化加固的土层以上应保留1m厚的不加固土层,以防溶液上冒,必要时须夯填素土或灰土。
加气硅化在注浆管周围挖一高150mm、直径150-250mm倒锥圆台形填封孔桩,用水泥加水玻璃快速搅拌填满封孔坑。
5、单液硅化法加固特殊土地基的质量控制
结束10天后,在加固范围内采用动力触探和探井取样方法,对加固效果进行检测,以确定加固土承载力和湿陷性消除情况,以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的加固效果。
6、单液硅化法加固特殊土地基的工程实例
西安地区为某单位一幢6层招待所楼的地基加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
2880m2,该楼的南、北纵墙分别为III级和I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但南纵墙基底下土的含水量较小(20%左右),压缩性中等偏低,承载力为150KPa,北纵墙基底下土的含水量达25%,压缩性高,承载力仅100KPa,由于二者差异较大,在施工期间,建筑物由南向北整体倾斜,部分外纵墙出现明显裂缝,为了防止地基浸水湿陷,避免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倾斜和裂缝继续发展及恶化,针对场地土质特点,在该建筑物交付使用前,采用单液硅化法的新工艺灌注硅酸钠溶液对南、北外纵墙的地基进行加固。
自1985年5月下旬开始钻孔和灌注溶液,同年7月下旬结束,历时近2个月,加固土体积约900m3,地基加固后,该建筑物的沉降、裂缝和倾斜均无新的发展,并已交付使用。
7、参考文献
【1】罗宇生,单液硅化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陕西建筑2006年7月总第133期26页-28页【2】罗伟, 单液硅化灌浆法加固豫西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7年第10期55页-57页
[3]建设工程教育网,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施工工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