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器伤处理
简述锐器伤的紧急处置流程
![简述锐器伤的紧急处置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cb0662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e.png)
简述锐器伤的紧急处置流程锐器伤是指由尖锐物体刺入皮肤或其他组织引起的伤口。
这种伤口通常会导致出血,并且有可能造成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因此,及时采取正确的紧急处置措施非常重要。
下面将简述锐器伤的紧急处置流程。
1. 切勿慌乱当发生锐器伤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切勿慌乱。
如果有人在场,可以请他们提供帮助。
要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避免进一步受伤。
2. 控制出血锐器伤常常伴随有出血。
在紧急处置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尽快控制出血。
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清洁的布料直接按压伤口,以止血。
如果出血较为严重,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紧急止血。
止血带应该在伤口远离心脏的位置上绑扎,并在绑扎后逐渐放松。
3. 清洁伤口控制出血后,应当立即清洁伤口。
可以用温水轻轻冲洗伤口,以去除外部污物和细菌。
切忌使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消毒液,以免伤口更加疼痛或造成刺激性损伤。
4. 消毒伤口清洁伤口后,应当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可以选择碘酒、双氧水等常见消毒剂。
将消毒剂倒在伤口上,用棉球轻轻擦拭伤口周围的皮肤。
切忌直接涂抹在伤口上,以免引起刺激或伤口感染。
5. 敷药包扎消毒后,应当及时进行敷药包扎。
首先使用无菌纱布或消毒纱布将伤口进行覆盖,以保护伤口不受细菌侵入。
然后使用绷带或胶布固定纱布,使其不易脱落。
包扎应该紧密而不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6. 就医咨询在进行初步紧急处置后,应当尽快就医咨询。
医生可以对伤口进行进一步检查,并根据伤口的情况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
如果伤口较深或有异物残留,可能需要进行缝合或手术处理。
医生还可以根据伤口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
7. 观察伤情在就医咨询之前和之后,都应该对伤口进行观察。
注意伤口是否有渗液、肿胀、发红等症状。
如果发现伤口出现明显感染迹象,如红肿、脓液等,应立即就医治疗。
总结:对于锐器伤的紧急处置流程,首先要控制出血,然后清洁伤口、消毒伤口,并进行敷药包扎。
之后要尽快就医咨询,医生可以进一步检查伤口并提供治疗建议。
锐器伤的的处理原则
![锐器伤的的处理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e2d8e46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c.png)
锐器伤的的处理原则
锐器伤是一种常见的职业伤害,处理原则包括以下步骤:
1. 挤压:一旦被锐器刺伤,应立即从伤口的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以尽量减少伤口处的出血。
同时,要避免过度用力按压,以免加重伤势。
2. 冲洗:用肥皂水仔细清洗伤口周围的皮肤,以去除可能存在的污垢和细菌。
然后用流动的清水反复冲洗,确保伤口处的清洁。
3. 消毒:选用适当的消毒剂,如75%乙醇或0.5%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涂抹消毒剂时,要确保消毒剂覆盖整个伤口区域,并稍微超出伤口边缘。
消毒后,用干净的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
4. 报告与登记:在处理完伤口后,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
登记表的内容应包括受伤时间、地点、锐器名称、型号、接触时间、接触方式等详细信息。
5. 医学评估与处理:根据锐器伤的严重程度和接触的物质,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医学评估和处理。
例如,如果锐器上带有明显的血液或其他体液,或已知是感染源,则应立即就医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预防措施。
在处理锐器伤时,要保持冷静和谨慎。
遵循正确的处理原则,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同时,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锐器伤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也是预防锐器伤的重要措施。
1。
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
![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f5029105ef7ba0d4b733bc6.png)
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
一应急预案
1、立即处理(在发生科室完成)
(1)用除菌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除菌皂液和流动水冲洗,禁止进行伤口局部按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5分钟以上,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报告和登记
(1)发生锐器伤,立即报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电话报告和咨询相关部门.
(2)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卡》报告相关部门,进行登记,根据相关部门的指导意见,决定检测及回访。
3、预防性用药及费用报销
由医院相关部门人员评估暴露等级,根据暴露情况使用阻断药物,由科室护士长和科主任审核后报销相关费用。
二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立即进行局部处理,报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电话报告和咨询医院相关部门——→根据指导意见,决定检测及随访-—→根据暴露情况预防性用药,报销费用。
锐器伤的应急处理流程
![锐器伤的应急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04747ba9b6648d7c0c74670.png)
锐器伤的应急处理流程
1、保持镇静:受伤后护士要保持镇静,戴手套者按规范迅速脱去手套。
2、处理伤口:①立即用手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伤口的血液,但禁止在伤口局部挤压,以免产生虹吸现象,把污染血液吸入血管,增加感染机会。
②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并在流动水下反复冲洗。
暴露的黏膜处,应采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
③用75%乙醇或0.5%聚维酮碘(碘伏)消毒伤口,并进行包扎。
3、评估源病人和受伤护士:根据病人血液中含有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的多少和伤者伤口的深度、范围及暴露时间进行评估,并做相应处理。
4、进行血清学检测:锐器伤后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并采取相应措施。
表1锐器伤后的血清学检测结果与处理措施。
锐器伤处理流程
![锐器伤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ec89c4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d.png)
锐器伤处理流程锐器伤处理流程锐器伤是指由于刀、剃刀等尖锐物体的割伤或刺伤而造成的皮肤和组织的损害。
及时正确地处理锐器伤,可以防止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是一份锐器伤处理的基本流程。
第一步:止血当锐器伤造成出血时,第一步要做的是停止出血。
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轻压在伤口上,直到止血。
如果出血较多或无法止住,应该立即就医。
第二步:清洁伤口伤口止血后,要彻底清洁伤口。
首先用肥皂和温水轻轻清洗伤口周围的皮肤,通常用淡盐水或消毒液清洗伤口。
用力度均匀的纱布沾取清洁液,由伤口内侧向外轻轻擦拭,避免扩大伤口。
清洗完后,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干伤口周围的皮肤。
第三步:处理伤口如果是浅表伤口,可以直接用抗生素软膏涂抹在伤口上,然后用无菌纱布或绷带包扎。
包扎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也不要过松,以免纱布滑动。
如果是较深伤口或需要缝合的伤口,应该到医院就医,由医生进行处理。
第四步:预防感染伤口处理完后,要做好预防感染的工作。
首先,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渗出物滴入伤口。
可以使用防水敷料或胶布覆盖伤口,但必须保持伤口透气。
其次,避免污染伤口,不要用手触摸伤口,避免沾上污物。
最后,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伤口周围的皮肤清洁。
第五步:观察伤口处理完锐器伤后,要及时观察伤口的变化。
如果伤口周围出现红肿、渗液、热痛等炎症表现,可能是感染的征兆,应该及时就医。
如果伤口愈合缓慢,有排出物或异味,也需要就医。
第六步:注意自身健康锐器伤后,及时处理伤口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也要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
伤口较大或深的情况下,可能需要破伤风预防接种。
如果伤口伴有剧痛、肿胀、发热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锐器伤的及时处理非常重要,能够有效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如果伤口比较严重或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感染、瘢痕、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对锐器伤的处理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遵循正确的处理流程,切勿掉以轻心。
简述护士在临床上发生锐器伤的处理流程
![简述护士在临床上发生锐器伤的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f5c0b3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8.png)
护士是医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员,他们的工作职责包括照顾病人、辅助医生进行诊疗工作、协助进行医疗操作等。
在医疗工作中,护士可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险,其中包括锐器伤的风险。
当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不慎被锐器划伤或扎伤时,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以免造成感染或其他严重后果。
下面将简要介绍护士在临床上发生锐器伤的处理流程。
1. 立即停止出血在发生锐器伤后,首先需要立即停止流血。
护士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医用敷料按压伤口位置,同时将伤口位置提高,尽量减少出血量。
2. 洗手消毒护士需要立即停止工作,将受伤手部进行洗手消毒。
首先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充分冲洗受伤部位,然后使用75酒精或碘伏进行消毒。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少感染的机会。
3. 寻求医疗帮助伤口处理后,护士需要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可以选择向医务室或急诊室寻求帮助,医生会对伤口进行评估,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或接受特殊的治疗。
需要对伤口进行深入检查,以确保伤口的清洁和安全。
4. 填写伤害报告在寻求医疗帮助的护士需要填写伤害报告。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通过填写伤害报告,可以记录下伤害的详细情况,对医院和患者负责,同时也有利于未来的工作安全管理和事故处理。
5. 进行血液检测在发生锐器伤后,护士还需要进行血液检测。
这是为了排除感染的可能性,检测是否存在有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乙肝、丙肝等。
通过及时的血液检测,可以帮助护士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风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6. 接受相关治疗根据医生的评估,如果伤口情况较为严重,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治疗,包括缝合伤口、注射抗生素等。
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护士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严格执行医嘱,确保伤口尽快康复。
7. 注意伤后心理疏导在经历了锐器伤事件后,护士可能面临一定的心理压力和困扰。
医院应当给予护士相应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心理阴影,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
8. 加强安全培训医院应当对锐器伤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加强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锐器伤应急处置流程
![锐器伤应急处置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96d878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7.png)
锐器伤应急处置流程
锐器伤是指由锐利物体(如刀、剪刀、剃刀等)引起的伤害。
以下是锐器伤应急处置的一般流程:
1. 确保安全:
•在处理锐器伤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和被伤者的安全。
切勿在处理伤口时使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2. 止血措施:
•如果伤口出血,首要任务是尽快止血。
可以使用纱布、绷带或干净的布料压迫伤口,避免直接用手触摸伤口。
如果有血液渗透到绷带上,不要轻易更换,以免破坏已形成的凝血块。
3. 清洁伤口:
•使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轻柔地冲洗伤口,帮助清除异物和细菌。
避免使用酒精、碘酊等刺激性较强的物质。
4. 使用抗生素软膏:
•可以涂抹一些抗生素软膏,有助于预防感染。
按医生建议选择适当的药物。
5. 覆盖伤口:
•使用无菌敷料或干净的纱布覆盖伤口,以保护伤口免受污染,并促使伤口愈合。
6. 就医治疗:
•尽早就医,特别是在以下情况下:
•伤口较大、深或无法自行处理的情况。
•出血无法止住。
•存在异物,如玻璃、金属等,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取出。
•受伤部位是面部、颈部、眼部等敏感部位。
•疑似感染,如伤口发红、肿胀、分泌物异常等症状。
7. 注意伤口护理:
•在就医前和就医后,要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注意伤口的愈合情况。
请注意,以上是一般的应急处置流程,实际操作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对。
如果伤口较为严重,及时就医是至关重要的。
锐器伤处理及报告流程
![锐器伤处理及报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0cbbbccaef8941ea66e0507.png)
锐器伤处理及报告流程
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特制定锐器伤处理及报告程序。
医务人员在医疗操作中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一、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碘伏进行消毒,必要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二、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ug、10ug、10ug。
(0、1月、6月间隔)
三、HCV等肝炎病毒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每月抽血进行检测,并通知保健科备案、评估。
推荐每天注射干扰素一次,坚持半个月,半个月以后隔天注射。
四、艾滋病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预防性用药应当尽早开始,最好在2个小时内实施;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怀用药,连续使用28天。
预防性用药分为A、基本用药程序: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
B、强化用药程度:基本用药程序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
伤后每个月抽血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五、报告程序:。
简述锐器损伤后的应急处理措施
![简述锐器损伤后的应急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7cc9f3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7.png)
简述锐器损伤后的应急处理措施
锐器损伤是指皮肤被刀、剪等尖锐物体切割或划伤。
应急处理措施如下:
1. 控制出血:将伤口高于心脏的位置抬高,用干净的纱布、干净的手帕等轻压住伤口,直到血液停止流出。
如果有大量出血或无法止血,应尽快就医。
2. 清洁伤口: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轻轻清洗伤口,以去除杂质和其他污染物。
避免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的消毒剂清洁伤口,以免造成伤口进一步损伤。
3. 处理伤口:如果伤口较小且不深,可以用无菌纱布或创口贴覆盖伤口,以保护伤口免受细菌感染。
如果伤口较大或深,应尽快就医,可能需要缝合伤口。
4. 使用止痛药:如伤口疼痛,可以口服非处方止痛药,例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但应注意遵循药物使用说明和咨询医师建议。
5. 观察伤口:留意伤口周围是否出现红肿、渗液等症状,这可能是感染的迹象,需及时就医。
6. 避免感染: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避免触摸伤口以及经常更换绷带,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如果伤口感染或出现疑似感染的迹象,如发热、红肿、脓液渗出等,应立即就医。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性的应急处理方法,具体情况仍需根据实际伤情和医生指导进行处理。
如果受伤比较严重和复杂,应立即就医,以便及时处理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发生锐器伤的处理流程
![发生锐器伤的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8234a5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7.png)
发生锐器伤的处理流程锐器伤是指由刀、剪、玻璃等尖锐物体刺伤或割伤皮肤而引起的伤害。
在日常生活中,锐器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意外伤害,正确的处理流程能够有效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将介绍发生锐器伤后的处理流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清洁伤口。
发生锐器伤后,首先要及时清洁伤口。
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去除可能残留在伤口中的污物和异物。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碘伏或者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
注意不要用棉签或棉球直接擦拭伤口,以免留下纤维残留。
2. 止血处理。
对于出血较多的锐器伤,需要进行及时的止血处理。
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包扎,用力按压伤口周围的组织,促使血液凝固。
如果伤口较大或出血不止,应及时就医。
3. 伤口包扎。
伤口清洁和止血后,需要进行伤口包扎。
选择适当大小的敷料,覆盖伤口并固定好,避免伤口受到二次感染。
包扎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 观察伤口。
伤口处理完成后,需要对伤口进行观察。
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发热等情况,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同时,要避免用手抓挠伤口,以免引起感染。
5. 就医处理。
对于较为严重的锐器伤,或者伤口周围有异物残留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
医生会进行进一步的清洁和处理,必要时会进行缝合或手术。
6. 预防感染。
在伤口处理的同时,要做好预防感染的工作。
避免接触污染物,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游泳、泡澡等导致伤口浸泡的活动,以免引起感染。
7. 注意伤口愈合。
伤口处理后,要注意伤口的愈合情况。
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碰撞或摩擦,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有助于伤口的愈合。
总之,对于发生锐器伤的处理流程,及时清洁伤口、止血处理、伤口包扎、观察伤口、就医处理、预防感染和注意伤口愈合是非常重要的。
在处理锐器伤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正确处理,避免出现感染和并发症的情况。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简述锐器伤的紧急处置流程
![简述锐器伤的紧急处置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f61c55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c.png)
简述锐器伤的紧急处置流程锐器伤是指因利器或尖锐物体刺入皮肤或组织而引起的损伤。
在日常生活中,锐器伤是常见的一种伤害类型。
正确的紧急处置流程可以有效减轻伤害,并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将简要介绍锐器伤的紧急处置流程。
1.保护自己和伤者安全:在处理锐器伤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
如果伤者正在遭受威胁,应立即远离危险区域,并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2.检查伤口:在处理伤口之前,需要仔细检查伤口的情况。
如果伤口出血严重,需要立即采取控制出血的措施。
如果伤口较大或伴有异物残留,应尽量避免直接触碰伤口以免感染。
3.止血:对于出血较为明显的伤口,应采取控制出血的措施。
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绷带等进行直接压迫止血。
如果是四肢出血,可以将伤肢抬高,有助于减轻出血量。
同时,应尽快将伤者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处理。
4.清洗伤口:当出血得到控制后,应开始清洗伤口。
用大量的清水冲洗伤口,可以有效清除表面的污物和细菌。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物质清洗伤口,以免对伤口造成更多伤害。
5.消毒伤口:清洗完伤口后,应进行伤口的消毒。
可以使用适量的碘伏或酒精棉球擦拭伤口周围的皮肤,以杀灭表面的细菌。
对于较为严重的伤口,应尽快送往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
6.覆盖伤口:消毒后,应使用无菌敷料等覆盖伤口,以保护伤口免受污染。
同时,应选择透气性好的敷料,有助于伤口的愈合。
7.观察伤口:处理完伤口后,应定期观察伤口的情况。
如果伤口出现明显红肿、渗液增多、发热等症状,可能是感染的征兆,应及时就医治疗。
8.咨询医生:在处理完紧急情况后,应尽快咨询医生,以获取进一步的治疗建议。
医生会根据伤口的情况,可能会建议进行伤口缝合、注射破伤风疫苗等进一步处理。
总结起来,锐器伤的紧急处置流程包括保护自己和伤者安全、检查伤口、止血、清洗伤口、消毒伤口、覆盖伤口、观察伤口、咨询医生等步骤。
正确的紧急处置流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伤害,降低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
![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7144f4cf121dd36a22d8221.png)
医务人员产生锐器伤的应急处理预案及流
程
一应急预案
1.立刻处理(在产生科室完成)
(1)用除菌皂液和流淌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心理盐水冲洗粘膜.(2)若有伤口,应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毁伤处的血液,再用除菌皂液和流淌水冲洗,制止进行伤口局部按压.(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运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5分钟以上,并包扎伤口,被吐露的粘膜,重复用心理盐
水冲洗清洁.
2.陈述和登记
(1)产生锐器伤,立刻陈述科室病院沾染治理小组,德律风陈述和咨询相干部分.
(2)填写《医务人员职业吐露陈述卡》陈述相干部分,进行登记,依据相干部分的指点看法,决议检测及回访.
3.预防性用药及费用报销
由病院相干部分人员评估吐露等级,依据吐露情形运用阻断药物,由科室护士长和科主任审核后报销相干费用.
二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产生锐器伤——→立刻进行局部处理,陈述科室病院沾染治理小组——→德律风陈述和咨询病院相干部分——→依据指点看法,决议检测及随访——→依据吐露情形预防性用药,报销费用。
锐器伤的处理流程
![锐器伤的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5b34f5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7.png)
锐器伤的处理流程锐器伤是指由刀、剪、玻璃等锐利物体刺入人体而造成的伤害,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感染、出血等严重后果。
因此,正确的处理流程对于锐器伤的患者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锐器伤的处理流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第一时间止血。
当遭遇锐器伤时,首先要做的是停止出血。
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者手帕直接压迫伤口,或者用止血带进行包扎。
如果出血较为严重,应立即就医。
2. 清洁伤口。
在止血后,需要清洁伤口。
可以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也可以用碘酒或酒精进行消毒。
务必确保清洁伤口的周围皮肤,避免感染。
3. 处理伤口。
处理伤口的方式取决于伤口的大小和深浅。
对于较小的切口,可以用医用胶布进行包扎,对于较深的伤口,应及时就医进行处理,以免留下后遗症。
4. 观察感染。
处理伤口后,需要密切观察伤口是否感染。
如果出现红肿、发热、分泌物增多等情况,可能是伤口感染的表现,应及时就医治疗。
5. 预防破伤风。
锐器伤后,有可能导致破伤风感染。
因此,如果伤口较深或者伤口周围脏物较多,应及时接种破伤风疫苗,以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6. 注意伤口保护。
在伤口愈合期间,需要注意保护伤口,避免再次受伤或者感染。
可以使用透气性好的敷料进行包扎,避免进水或者受到外界摩擦。
7. 定期复查。
伤口处理后,需要定期复查伤口情况,确保伤口愈合良好,没有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锐器伤的处理流程非常重要,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伤口愈合。
在处理锐器伤时,一定要冷静、迅速,并严格按照处理流程进行操作,以保障伤者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大家能够牢记锐器伤的处理流程,做好相关的防护工作。
锐器伤的处理流程
![锐器伤的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e329b85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69.png)
锐器伤的处理流程锐器伤是指在使用锐器(如刀、剪、割等)过程中不慎造成的伤害。
由于锐器伤可能引起较多的出血和伤口感染,因此处理流程必须迅速且正确。
以下是一份700字的锐器伤处理流程,仅供参考。
一、确认伤势严重程度在处理锐器伤之前,首先要确认伤势的严重程度。
根据伤口的大小和深度,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紧急处理或前往医院寻求医疗帮助。
如果伤势较轻,可以尝试自行处理;如果伤势较重,应该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
二、止血处理在任何处理之前,必须首先停止伤口出血。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止血:1.直接按压: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等,直接在伤口上施加压力。
持续按压5-10分钟,直到出血停止。
2.提高伤肢:如果所受伤处位于四肢,可以将受伤的肢体抬高,有助于减轻血液压力,减少出血。
三、清洁伤口当止血后,需要清洁伤口以预防感染。
操作如下:1.用温水和中性肥皂轻轻清洗伤口周围的皮肤,去除可能存在的污垢和细菌;2.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并用纱布轻轻擦拭伤口,确保完全清洁。
四、处理伤口处理伤口的目的是尽可能防止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处理方法如下:1.消毒:用消毒药水或酒精擦拭伤口和周围皮肤,以杀死细菌和病毒。
2.闭合伤口:对于较小的伤口,可以使用无菌敷料进行简单的闭合;对于较大或较深的伤口,需要到医院进行缝合处理。
3.敷药:在伤口上涂抹适量的抗生素药膏,并用无菌纱布包扎。
更换敷料的频率取决于伤口的大小和情况。
及时更换干净的敷料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五、观察和伤后处理处理完伤口后,应注意观察伤口的情况,以确保愈合过程顺利。
伤后处理包括以下几点:1.观察伤口是否有明显的红肿、渗出物或发热等感染症状。
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2.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
避免水浸泡伤口,用无菌纱布擦拭伤口,并保持伤口通风。
总结,锐器伤的处理流程应该包括确认伤势严重程度、止血处理、清洁伤口、处理伤口和观察伤后处理。
对于严重的伤口,务必及时就医。
正确处理锐器伤有助于减少感染的风险,加快伤口的愈合。
锐器伤处理口诀
![锐器伤处理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b9a2be7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2.png)
锐器伤处理口诀
一挤二冲三消毒。
第一步挤--发生锐器伤后,应立即在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避免挤压伤口局部。
之所以把挤血放在首位,目的是为了快速阻断静脉血流,防止局部伤口处沾染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回流入血。
第二步冲--用肥皂和流动水反复冲洗伤口。
用流动水冲洗伤口的目的是借助流动水产生的压力来冲刷局部伤口,尽可能清除伤口局部残留的沾染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
同时,还可以观察伤口的大小及受伤的程度。
第三步消--用0.5%碘伏或75%酒精消毒伤口。
最后一步的伤口消毒,是对前两步可能没有清理掉的血源性病原体进行的“就地歼灭”,既可以杀灭伤口局部可能滞留的细菌和病毒,同时,还可预防伤口局部感染。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及时、规范、彻底的处置伤口之后,就该感控人员全面评估、指导预防用药和后续追踪的事宜了。
往往当事人紧张恐惧的心理或多或少会干扰处置程序,这时,就需要具有权威性的规范帮助我们做出决定。
锐器伤处理方法
![锐器伤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cd47f2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85.png)
锐器伤处理方法锐器伤是指皮肤被锐利物体切割导致的伤口。
这种伤口一般来说比较深,出血也比较明显。
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避免感染和减少愈合时间。
在这里,我将向大家介绍如何正确地处理锐器伤。
1. 停止出血如果伤口出血较多,需要及时控制止血。
一般来说,使用干净的绷带或棉花轻轻地压在伤口处,不要用力扭曲。
如果伤势比较严重,需要立即就医。
2. 清洁处理清洁伤口是防止伤口感染的重要步骤。
首先,用温水冲洗伤口,至少冲洗5分钟以上。
接下来,使用肥皂或温和的洗涤剂轻轻擦拭伤口,并用水彻底冲洗。
一定要注意不要使用酒精等刺激性化学品清洗伤口,否则会引起疼痛和刺激。
3. 消毒处理在清洁伤口后,需要用消毒液或酒精处理伤口。
一般来说,如果伤口明显感染或者分泌液较多,使用碘酒消毒。
如果伤口表面没有明显的感染迹象,则可以使用酒精或过氧化氢进行消毒。
4. 覆盖伤口消毒处理后,需要使用敷料或创口贴覆盖伤口。
这可以保护伤口不受污染,避免伤口再次受到外界异物的侵害。
使用敷料时,一定要选择透气性好的材料,否则会影响伤口的愈合。
5. 观察伤口处理完锐器伤后,需要对伤口进行观察。
一旦伤口感染,往往伴随着局部红肿、疼痛或分泌物增多。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需要及时处理,动手术切除伤口周围的感染组织,并使用抗生素治疗。
6. 注意预防锐器伤的发生可以通过加强预防来避免。
例如,在使用锐器工具时需要注意自我保护,避免切割自己;在运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因擦伤或刺伤等事故导致锐器伤的发生。
总之,正确处理锐器伤可以避免感染和减少治愈时间。
在伤口治疗过程中,需要注重清洁和消毒,对伤口进行适当的覆盖,随时观察伤口的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锐器伤的预防,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手术中不慎被锐器刺伤,紧急处理流程
![手术中不慎被锐器刺伤,紧急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6e0045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f.png)
手术中不慎被锐器刺伤,紧急处理流程锐器伤应急处理流程包括立即挤压伤口、冲洗消毒、暴露程度评估、检查治疗、随访等。
锐器伤是一种由医疗器械,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片、剪刀、碎玻璃及安瓿等造成的意外伤害。
污染锐器的伤害是导致护士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主要的职业性因素。
1、立即挤压伤口不慎被尖锐物体刺伤时,立即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清洗。
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2、冲洗消毒冲洗后用消毒液如0.5%聚维酮碘或75%乙醇消毒,包扎伤口,必要时行外科处理。
如为艾滋病、乙肝、丙肝等阳性患者血液污染的黏膜、伤口,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3、暴露程度评估按职业暴露的类型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暴露,依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类,分级分型确定详见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4、检查治疗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
抗体为阴性者,应于受伤当天、1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时,应进行血液性传播疾病的血清学水平基线检查,在24小时内抽血查HIV抗体,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保健科,进行登记;根据暴露级别及病毒载量水平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5、随访乙肝、丙肝追踪随访6个月;梅毒追踪随访3个月;艾滋病病毒暴露按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12个月时间复查病毒抗体,做相应处理。
临床上应该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纠正不安全注射行为。
尤其对新上岗人员强化血液传播疾病知识、防护用品应用、医疗锐器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知识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与能力。
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
![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f5029105ef7ba0d4b733bc6.png)
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
一应急预案
1、立即处理(在发生科室完成)
(1)用除菌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除菌皂液和流动水冲洗,禁止进行伤口局部按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5分钟以上,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报告和登记
(1)发生锐器伤,立即报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电话报告和咨询相关部门.
(2)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卡》报告相关部门,进行登记,根据相关部门的指导意见,决定检测及回访。
3、预防性用药及费用报销
由医院相关部门人员评估暴露等级,根据暴露情况使用阻断药物,由科室护士长和科主任审核后报销相关费用。
二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立即进行局部处理,报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电话报告和咨询医院相关部门——→根据指导意见,决定检测及随访-—→根据暴露情况预防性用药,报销费用。
医疗锐器伤处理
![医疗锐器伤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b1a998b42b160b4e777fcfea.png)
医疗锐器伤处理锐器伤:由医疗锐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皮肤损伤。
锐器伤对医务人员健康的潜在威胁不可忽视。
由锐器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危险日趋严重,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一、伤口紧急处理:1。
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液。
2。
用流动水冲洗。
3。
碘伏或酒精或碘酒消毒伤口。
二、报告:1。
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医生向科主任报告、护士或工勤人员向护士长报告)。
2。
登记锐器伤表格,并请部门负责人签字后送交感染管理科。
3。
感染管理科与医务部、护理部共同评估刺伤情况并指导处理。
锐器伤后应在4h内完成评估和处置。
三、随访:1。
首先确定病人是否具有血源性传染病(乙肝、丙肝、HIV等),如未进行检测须立即抽患者血液进行检查。
根据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化验、疫苗(乙肝疫苗)、药物(预防艾滋病药物由市疾病控制中心提供,AZT、拉米夫定、双汰芝、茚地那韦等等)。
2。
追踪和随访:感染管理科负责督促锐器伤当事人按时进行疫苗接种和化验,并负责追踪确认化验结果和服用药物,配合医生进行定期监测随访,随访时间见流程图.3。
医院和有关知情人应为事故当事人严格保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事故当事人的情况。
4.在锐器伤处理过程中,相关科室和感染管理科要为锐器伤当事人提供咨询.四、伤口评估:如果病人情况确定,则分类处理。
1.病人为HBsAg (+)受伤医务人员HBsAg(+)或Anti—HBs(+)或Anti—HBc (+)不需注射疫苗或HBIG;受伤医务人员HBsAg(-)或Anti—HBs(-) 未注射疫苗的,在24小时内注射HBIG,并在刺伤后0、1、6个月注射疫苗,于一年内进行监测GOT,GPT,HBsAG,anti-HBs,anti-HBc。
2。
病人为HCV抗原(+)受伤者HCV 抗原(—)3个月后取血查HCV,anti肝功能3。
病人为HIV抗体(+)受伤医务人员HIV 抗体(—)经过评估后可立即服用预防用药并进行医学观察一年:刺伤后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查HIV抗体附1: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图职业暴露部位皮肤刺割伤黏膜损伤完整皮肤污染反复挤压伤口尽量挤发生盐水或清水反复肥皂和清水冲洗出损伤处血液冲洗伤口肥皂水和流水冲洗 0.5%碘伏冲洗或消毒一般性消毒75%酒精-0.5%碘伏0.2 报告院感科不需要药物阻断或预防-0.5%过氧乙酸浸泡或涂抹报告院感科判断暴露位置性质暴露时状况不明HIV阳性 HIV阳性认真分析暴露种类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药物阻断和预防请专家评估伤口不需要药物阻断或预防暴露级别决定是否预防如果需要药物阻断和预防性用药用药应尽早实施填写职业暴露登记本附件2: 针头处理流程图(包括治疗盘、利器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度为规范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管理,保护医院职工的职业安全与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因职业暴露而引发的各种经血传染性疾病,做好各种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降低职业暴露感染疾病的危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以及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结合我院的具体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院工作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医疗垃圾清运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血源性传染病或者携带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或被含有血源性传染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以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还包括被这类病人抓伤、咬伤等,有可能被血源性传染病感染事件(即意外事件或针刺伤事件)。
二、标准预防是避免职业暴露医院感染的基本保证标准预防概念: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时均应视其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其基本特点为:(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三、管理制度1. 医院职工应定期参加医院感染管理科举行的职业防护等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2. 工作期间,按规范实行标准预防措施,严格穿戴工作服、口罩、帽子,必要时穿隔离衣、防渗透围裙、胶鞋、可能发生喷溅时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3. 当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或皮肤粘膜有破损时须戴手套,脱手套后严格洗手。
4. 掌握洗手指征,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进行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5. 严格医疗废物的管理处理,按本院制度实行。
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物,工作人员在处理医疗废物时须戴厚质乳胶手套,穿防护衣,胶鞋,必要时戴护目镜和防护面罩。
6. 熟练掌握锐器的操作技术,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禁止将锐器直接传递给他人、禁止回套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禁止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用后锐器需及时放入锐器盒。
7. 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医院职工定期体检,进行必要的免疫接种。
8. 进行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应采取自我防护措施,防止因消毒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
9. 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填写医务人员医疗锐器伤登记表(附件1)。
10. 临床科室须为医务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
四、职业暴露处置流程1. 锐器伤处理及报告流程(附件2、3)2. 医护人员预防艾滋病等经血传播性疾病的职业防护流程(附件4)附件1:医务人员医疗锐器伤登记表1.姓名:2.性别:3.工龄:4.科室:5.电话:5.受伤时间:年月日时分6. 受伤前是否接种过乙肝疫苗 (1)是□ (2)否□如果接种过乙肝疫苗并产生了保护性抗体的请回答接种的时间(3)小于5年□ (4)大于5年□ (5)大于10年□7. 工作类别⑴医生(本院□进修□实习□) ⑸行管人员□⑵护士(本院□进修□实习□) ⑹清洁员□⑶技师(本院□进修□实习□) ⑺废弃物收集人员□⑷其他人员□8. 伤害发生地点⑴病室内(病人单位)□⑹门诊□⑵病室外(治疗室、护士站、走廊等)□⑺临床实验室□⑶急诊室□⑻后勤服务(洗衣房、医疗垃圾暂存处等)⑷手术室□⑼社区□⑸供应室□⑽其它9. 导致伤害的锐器物种类是:⑴注射器针头□⑷特殊穿刺针□⑺剪刀□⑵头皮针输液器针头□⑸手术刀□⑻玻璃□⑶套管针□⑹缝合针□⑼其他10. 伤害的发生是由谁造成的:⑴自己□⑵病人□⑶家属□⑷其他医务人员□11.受伤者是锐器的最初使用者吗?⑴是□⑵否□12.锐器最初是用作什么目的⑴肌肉、皮下、皮内注射□⑸经肝素帽给药□⑼抽取体液或组织液标本□⑵静脉输液□⑹操作练习□⑽缝合/剪断□⑶静脉留置针□⑺抽取动、静脉血□⑾切开□⑷经输液器茂菲氏壶加药□⑻抽取指血(测血糖等)□⑿其他13.伤害的发生有无不正确操作⑴有□⑵无□⑶不知道□14.是否被血污染的锐器物刺伤⑴是□⑵不是□⑶不知道□15.受伤前是否知道病人有无血源传播性疾病⑴知道□⑵不知道□16.如果受伤与病人有关,病人情况:姓名住院号既往传染病病史:⑴艾滋病□⑵乙肝□⑶丙肝□⑷无感染□⑸不清楚□⑹其他17.伤害发生的操作环节操作前准备处理废弃物:⑴拔去针帽时□⒁将血标本注入试管时□⑵安装针头时□⒂病人躁动时□⑶抽取药液时□⒃配合其他工作人员操作时□⑷套上针帽或安瓿时□操作后整理用物操作中(治疗、检查、手术)⒄给针头重新套上针帽□⑸经皮注射时□⒅使用后分离针头与注射器□⑹经皮拔针时□⒆整理用毕的锐器物品时□⑺静脉加药时□⒇准备可重复使用的锐器物时□⑻输液封管时□(21)被不适当放置的锐器物刺伤□⑼输液结束拔针时□(22)丢弃前针头等锐器物处理时□⑽传递锐器时□(23)运送锐器废弃物时□⑾检查时□(24)被突出于废弃物收集箱开口的锐器刺伤□⑿治疗时□如果是请回答A单手套□ B双手套□⒀手术中(缝合或切开时)□(25)被刺穿于废弃物收集箱/合的尖锐物刺伤□18.受伤后局部处理:⑴挤血□⑵冲洗□⑶消毒□⑷未处理□19. 如受伤部位是手,锐器穿透:⑴一层手套□⑵双层手套□⑶没戴手套□20. 暴露程度:⑴一级暴露(暴露源沾污了有损伤的皮肤、粘膜,量小且时间短) □⑵二级暴露(暴露源沾污了有损伤的皮肤、粘膜,量大且时间长;或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为轻度的表皮擦伤或针刺伤) □⑶三级暴露(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为深部伤口并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21. 是否接受预防治疗⑴是□⑵否□21.结论:暴露后未感染⑴乙肝□⑵丙肝□⑶艾滋病□暴露后感染⑴乙肝□⑵丙肝□⑶艾滋病□22.请注明伤害发生的位置:23.请描述伤害发生的过程24.备注填写日期:年月日填表人(该表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填写、留存)附件2:锐器伤处理及报告流程一、锐器伤后紧急处理1. 皮肤(1)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尽可能使损伤处血液流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2)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3)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采用浸泡方法)。
2.粘膜:立即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
二、报告1.报告部门负责人(医生向科主任报告、护士或工勤人员向护士长报告);2.登记锐器伤表格(科室有备或院内网-医务网-感染管理专栏下载),送交院感科(9号楼708房间,电话5579)。
三、评估与预防接到报告后应尽快评估职业暴露情况,并尽可能在24h内采取预防措施。
首先确定病人是否具有血源性传染病(乙肝、丙肝、HIV等),如未进行检测须立即抽患者血液进行检查。
1. 病人无血源性传染病,则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仅密切观察。
2.如果病人为HBsAg (+)(1)受伤医务人员HBsAg(+)或Anti-HBs(+)或Anti-HBc (+):不需注射疫苗或HBIG;(2)受伤医务人员HBsAg(-)或Anti-HBs(-)、未注射疫苗,应在24小时内注射HBIG,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肝疫苗,并于伤后1、6个月分别接种第二、三针。
3.如果病人为HCV抗原 (+)受伤者HCV 抗原(-):3个月后取血查抗-HCV,并根据结果进行相应抗病毒治疗。
4.如果病人为HIV抗体(+)应立即向分管院长及当地疾病控制中心报告。
由疾控中心举行评估与防护指导,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决定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受伤后1、2、3、6个月查HIV抗体。
(1)确定暴露级别(Exposure Code),分为1、2、3级。
(2)确定HIV暴露源头严重程度,分为轻度、重度和不明。
(3)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预防性用药的推荐处理方案。
表职业暴露后预防性用药的处理方案暴露级别暴露源级别预防性用药推荐处理方案1 1不一定使用PEP,可由职业暴露者本人根据利害比较作出决定1 2 使用基本用药程序(1)2 1 使用基本用药程序2 2 使用强化用药程序(2)3 1或2 使用强化用药程序不明暴露源级别不明使用基本用药程序*PEP:HIV/AIDS的职业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PEP)应包括急救、对暴露级别的评估、暴露源严重程度的评估、预防性用药的推荐处理方案、报告与保密。
注:(1)基本用药程序:两种逆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AZT(每次200mg,每日3次,或每次300mg,每日2次)+拉米夫定(每次150mg每日2次),连续使用28d。
或双汰芝(AZT与3TC 联合制剂)300mg/次,每日2次。
(2)强化用药程序:基本用药程序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茚地那韦(800mg,tid,饭前1h及饭后2h服用),均使用常规治疗剂量。
四、其他注意事项1、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健康安全,医护人员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时,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做好个人防护。
2、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3、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4、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名称:锐器伤处理及报告操作流程生效日期:2011.1.1附件3:锐器伤处理及报告操作流程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编号:YGK-ZD-2010-16类别: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修改日期:2010.12.1名称:锐器伤处理及报告操作流程生效日期:2011.1.1附件4:医护人员预防艾滋病等经血液传播性疫病的防护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