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电气设计规范(精)
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
![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282091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f9.png)
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塔式起重机是一种在建筑施工中经常使用的起重设备,具有起重能力大、运动稳定、操作灵活等特点。
为了确保塔式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性,制定了一系列的设计规范。
首先,塔式起重机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例如,在中国,塔式起重机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塔式起重机安装与使用规程》(GB51281)、《起重机设计规范》(GB3811)等。
设计人员应详细研究这些标准,并在设计过程中参考并落实其中的相关要求。
其次,塔式起重机的设计需要考虑安全系数和工作负荷。
安全系数是指塔式起重机的设计负荷与实际使用负荷之间的比值。
设计时,应根据塔式起重机所需的最大工作负荷和使用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安全系数,并在设计中对其进行考虑。
此外,塔式起重机的设计还需要考虑机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机构的强度包括起重机的桁架、臂架、立柱、杆塔等部件的强度;机构的稳定性包括起重机在各种工况下的运动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
设计时,应根据实际工况和使用需求,合理选择材料和结构形式,确保机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此外,塔式起重机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电气装置和控制系统的设计。
电气装置包括起重机的驱动丝绳、变频器、断路器等设备;控制系统包括起重机的操纵台、限位器、传感器等设备。
设计时,应根据起重机的工作状态和操作要求,合理选择电气装置和控制系统,并保证其性能和质量。
此外,塔式起重机的设计还需要考虑使用寿命和维护性。
设计时,应根据起重机的使用寿命和维护周期,合理选择材料和零部件,并在设计中考虑到日常维护和检修的便利性,以确保起重机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最后,塔式起重机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和舒适性。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操作便利性,并在设计中考虑到起重机的人机工程学问题,以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舒适性。
总之,塔式起重机的设计规范涵盖了安全性、负荷、强度、稳定性、电气装置、控制系统、使用寿命、维护性和用户需求等多个方面。
设计人员应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些方面,确保塔式起重机的安全、高效运行。
起重机电气标准
![起重机电气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6e7df1afad6195f312ba61d.png)
在使用过程中,制动轮表面如果出现大于2mm的凹陷或抓痕,贝Ij应将制动轮重新加工,加工后要满足图纸要求。
制动轮工作表面凹陷或抓痕的检查方法:用一把小钢板尺目测抓痕的深度。
制动轮经过几次加工以后,厚度渐渐减小,对于起升机构总的磨损量不应超过原厚的30%,对于运行机构不可超过40%。
制动轮的锥孔与轴不得有相对转动,如发现有相对转动,则应拆开检查键是否被挤扁或是键槽是否扩大。
用涂红铅油法检查轴孔的实际接触面,接触面不低于名义接触面的70%。
制动轮工作表面的工作温度不应超过200℃。
工作表面要经常用煤油清洗,防止由油污使制动轮打滑或造成事故。
(4)制动臂、项杆、框形拉杆、主副弹簧都不应有裂纹和永久变形。
(5)地脚螺栓、锁紧螺母以及锁紧件都不应有损坏或脱落。
过去曾发生过由于锁紧件脱落,轴栓窜出,使制动瓦从制动臂上脱落的事故。
检验液压电磁瓦块式制动器时,首先使液压电磁铁接通电流,这时检查制动的张开量、液压油位必须符合技术说明书要求。
制动杠杆系统和推杆必须灵活,不得有卡塞。
电磁铁线圈的温度不得超过105℃。
2.液压推杆制动器的调整方法(1)制动带与制动轮间隙的调整间隙按规定。
调整方法是:调整螺栓,当达到规定的允许值,再用螺母将其固定。
(2)制动弹簧工作长度的调整:拧开螺母,转动螺杆。
如果制动弹簧为卧式就要调整拉杆上的锁紧螺母。
(3)推杆行程根据下表规定值调整。
3.1.2、应按技术条件调整触点压力、开距、超程。
3.2、电阻器3.2.1、不超过四箱电阻器安装时,可直接叠放。
五箱以上电阻器,宜用电阻架安装。
各架间留有80mm间隙,中间可加隔热板。
布置应有利于散热,便于检修和更换电阻元件。
电阻器前应留有不小于500mm的维修通道。
电阻元件与地板或墙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0mm。
电阻器元件布置应与梁方向平行,电阻器架应牢固,必要时可增加拉板。
连接电阻器的电缆和电线,受热易老化,可用耐热绝缘材料进行包扎。
电阻器实际工作温度不能超过350℃。
起重机械电气检验技术
![起重机械电气检验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93fdca2b0717fd5360cdcc0.png)
起重机械电气检验技术魏勇2007年11月(2007年11月)一、起重用电动机概述:电动机的接电持续率:起重机在一个工作周期中,电气设备有接电工作时间,也有断电停止时间。
接电工作时间与周期的比值叫接电持续率。
通常用JC% 来表示。
JC%=T1/(T1+T2)*100% T1接电工作时间T2断电停止时间T 周期时间常用有15%、25%、40%、60%、100% 选择电动机和电器元件时,接电持续率是一个重要因素。
负载持续率:FC=负载时时间/工作周期工作周期包括负载时间和间歇时间;负载时间包括起动、稳定运行和制动时间。
同一电动机,负载持续率大的,输出功率小;负载持续率小的,输出功率大。
常用电动机的工作类型:1、短时工作制(S2)2、断续周期工作制(S3)3、包括起动的断续周期工作制(S4)S4 4、包括电制动的断续周期工作制(S5)电动机型号表示举例:YZRH180L-8 Y 异步电动机Z 冶金和起重机用R 绕线转子(笼型无此项)H 绝缘等级(其它绝缘等级无此项)180 机座中心高L 机座长度代号8 极数电动机的起动:起动电流:电动机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和转子被堵住时从供电线路输入的稳态电流值。
笼型电机全压起动,起动电流约为额定电流的4-10倍。
绕线异步电动机把滑环短接,全压起动,起动电流约为额定电流的5-10倍。
起动方法:目的降低起动电流,限制在2-2.5倍额定电流。
笼型电机起动方法:全压起动星-三角起动定子串接电阻起动自藕变压器起动绕线异步电机起动方法:串对称电阻不对称电阻串频敏变阻器二、电气制动标准规定:GB3811-83《起重机设计规范》规定:采用控制屏控制的绕线型异步电动机传动的起升机构,下降时至少有一档低速,下降调速应有电气制动,但对抓斗等另有要求的起重机可除外。
桥式起重机运行机构一般要求能进行反接制动或其它电气制动,以保证在正常运行速度时也能迅速、平稳的制动。
电动机的制动种类:机械制动和电气制动。
《起重机设计规范》修订介绍
![《起重机设计规范》修订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8db433ff78a6529647d5351.png)
GB/T3811《起重机设计规范》修订简介卫华集团有限公司孙明尧技术讲座主要内容● 1、 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修订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2、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工业标准及继承原国家标准的具体实施方案;● 3、对本标准修订版返回意见的汇总与处理;● 4、本标准修订版的体系及相关比较;希望达到的效果●对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有一个全局性的了解,对学习和贯彻新规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国家标准GB/T 3811《起重机设计规范》的修订工作,从2003年7月起,历时四年多。
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在全国同行各单位、专家的关心和帮助下、在全国起重机标委会秘书处组织领导下,经过本标准修订编写组专家的共同努力,于2006年12月通过全国审查大会的审查,2008年4月30日正式批准发布,并将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
一、修订本标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1、修订本标准的现实需要本标准现行版本GB/T 3811-1983《起重机设计规范》,是1980~1982年起草制定、1983年起实施的我国第一个起重机设计规范,1987年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5年来,对全国起重机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但由于20多年未作更新和以下原因,具有修订本校准的现实需要:——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工业标准的制定,特别是近20年来ISO国际标准、EN欧洲标准、FEM欧洲搬运工程协会标准等有关于起重机设计共计70多项新标准的公布实施,对设计原则、整机安全等作出了新的规定,需要本标准与国际同步;——在国内使用的和提供出口的起重机数量日益增多,使用范围的扩大和使用要求的提高,要求起重机向产品多样化,性能适应化,技术高端化发展,更要求行业最基础的设计标准必须与时俱进进行修订;——新技术新材料在起重机产品中的应用,新的制造工艺和科学严格的检验技术,促进了起重机行业的技术进步,特别是作为国内领军的各主要起重机制造商的生产能力和综合技术水平已有很大的提高,要求起重机设计规范做出相应的更新;——本行业在研究、设计、制造、使用中新科研成果的出现,与世界各著名的生产起重机的公司的技术合作、技术引进和国外相关标准的采用,需要对本标准尽快予以补充,在20多年使用中发现了本标准中个别内容还存在较为陈旧、不实用等问题,也需要进行改正和调整。
桥吊起重机电气部分的技术要求
![桥吊起重机电气部分的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f4f855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8.png)
桥吊起重机电气部分的技术要求1设备性能要求a.整机使用寿命30年。
起重机的设计和制造满足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
起重机的配套设备不能为国家明令禁止生产或淘汰的设备。
b.起重机颜色由招标方确定。
c.起重机应配有显示起重量的装置,载荷限制器按3%精度配置,投标方提供起重机承载能力等性能。
d.起重机的结构和机械部件的设计全部考虑承受动、静荷载以及由于碰击和牵引所产生的外力,吊车梁制作所用钢板对接加长时的横向焊缝经100%射线探伤,焊缝质量为I 级。
e.起重机的大、小车运行构件的设计允许在空载全速行驶时,在断掉电源的情况下与缓冲器碰撞,碰撞时使行车和缓冲器不造成损坏。
f.吊绳具有挠性、高强度性,并防扭,其安全系数满足起重机设计规范的要求。
钢绳的长度能满足在最大起吊高度时,吊绳在滚筒上还留有不小于三圈的足够安全空圈,吊重物能够放到0米检修场地。
g.当需要两台起重机共用时,可以用连杆、销子将两台起重机连接,从电气方面实现一机操作,两机联动(包括大车、小车、主钩、副钩)。
h.发电机定子的安装重量为204t,起吊器具重量约203总重量约为224t,投标方应满足在不采用局部加强措施的情况下,两台行车能够并联运行来起吊发电机定子,并在一台行车的驾驶室内同步操作两台行车,行车起吊中心点距A排柱侧轨道水平距离约13.3m,投标方以此为原则进行设计,并在投标阶段提供发电机定子起吊的专题报告。
发电机定子的起吊器具由投标方供货。
i.起重机的性能:起重机能够在极限以内的任意位置提升、放下和保持。
保证起重机无损坏,无永久变形。
主钩和副钩能同时工作,副钩能协同主钩倾翻或翻转起吊构件。
主副钩在侧视图上位于同一直线上。
j.起重机带自刹车系统。
大车、小车和起升机构应有可靠的制动系统及终点行程限位装置和缓冲装置。
起升机构上升极限设两道保护装置。
k.起重机有可靠的制动装置,严防起吊或行车制动时车轮及钢丝绳有打滑现象。
1.起重机在控制闸失灵时,吊件能在控制速度下降落,制动器的制动安全系数不低于1.75倍。
塔式起重机电气与避雷一般规定模版
![塔式起重机电气与避雷一般规定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b9b6572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5.png)
塔式起重机电气与避雷一般规定模版一、引言本文旨在探讨塔式起重机电气与避雷的一般规定模板。
电气与避雷设施在塔式起重机的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障了起重机的安全和稳定性。
通过建立一般规定模板,旨在提供给相关从业人员参考和指导,确保塔式起重机电气与避雷设施的合理运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二、电气规定模板1.电源供应塔式起重机的电源供应应满足国家电网相关标准,并确保供电稳定可靠。
电源应具备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等功能,以保障起重机的正常运行。
2.电气设备安装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符合国家电气设备安装标准,所有电气设备应牢固固定,避免因震动等原因导致设备松动或脱落。
3.电缆敷设电缆应采用防水、防火、耐磨损等性能良好的材料,敷设时应避免过度弯曲,切勿与其他金属材料接触或搭接,确保电缆线路的安全可靠。
4.电气系统检修定期对电气系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检修时应切断电源供应,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避免触电和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
5.电气设备防护对于暴露在外的电气设备,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止外界环境因素对设备产生影响。
例如,对天气潮湿的区域,应增加防水措施,以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
三、避雷规定模板1.避雷装置安装塔式起重机应安装避雷装置,以保护设备免受雷击的影响。
避雷装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和调试。
2.避雷接地塔式起重机的避雷接地应符合国家电气规范的要求。
避雷接地系统应与建筑物的接地系统连接,确保雷电能够通过合适的路径流入地下。
3.避雷装置维护定期对避雷装置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性能正常。
检修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避免触电和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
4.避雷装置使用范围避雷装置的使用范围应根据塔式起重机的具体情况确定。
在高风险地区,应增加避雷装置的数量和布置密度,以提供更好的保护效果。
5.避雷装置的检测定期对避雷装置进行检测,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
检测过程中应使用专业设备和仪器,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起重机电器安装及验收规范GB50256-96 (1)
![起重机电器安装及验收规范GB50256-96 (1)](https://img.taocdn.com/s3/m/81b7d0ddb9f3f90f76c61bba.png)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GB 50256—961 总则1.0.1 为保证起重机电气装置的施工安装质量,促进施工安装技术的进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额定电压0.5kV以下新安装的各式起重机、电动葫芦的电气装置和3kV及以下滑接线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3 起重机电气装置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及产品技术文件进行施工。
1.0.4 起重机电气设备的运输、保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产品的要求。
1.0.5 采用的设备及器材,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设备应有铭牌。
1.0.6 设备及器材到达现场后,应作下列验收检查:1.0.6.1 包装完整,密封件密封应良好。
1.0.6.2 开箱检查清点,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应齐全。
1.0.6.3 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
1.0.6.4 外观检查应无损坏、变形、锈蚀。
1.0.7 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1.0.8 与起重机电气装置安装有关的建筑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0.8.1 与起重机电气装置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范围中的有关规定。
当设备及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其要求。
1.0.8.2 设备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1)起重机上部的顶棚不应渗水;(2)混凝土梁上预留的滑接线支架安装孔和悬吊式软电缆终端拉紧装置的预埋件、预留孔位置应正确,孔洞无堵塞,预埋件应牢固;(3)安装滑接线的混凝土梁,应完成粉刷工作。
1.0.9 起重机电气装置的构架、钢管、滑接线支架等非带电金属部分,均应涂防腐漆或镀锌。
1.0.10 设备安装用的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镀锌制品。
1.0.11 起重机非带电金属部分的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1.0.11.1 装有接地滑接器时,滑接器与轨道或接地滑接线,应可靠接触。
GB50256-96《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6-96《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8bc8b99b14e852458fb57b9.png)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electric device ofcrane electric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GB 50256—961 总则1.0.1 为保证起重机电气装置的施工安装质量,促进施工安装技术的进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额定电压0.5kV以下新安装的各式起重机、电动葫芦的电气装置和3kV 及以下滑接线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3 起重机电气装置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及产品技术文件进行施工。
1.0.4 起重机电气设备的运输、保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产品的要求。
1.0.5 采用的设备及器材,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设备应有铭牌。
1.0.6 设备及器材到达现场后,应作下列验收检查:1.0.6.1 包装完整,密封件密封应良好。
1.0.6.2 开箱检查清点,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应齐全。
1.0.6.3 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
1.0.6.4 外观检查应无损坏、变形、锈蚀。
1.0.7 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1.0.8 与起重机电气装置安装有关的建筑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0.8.1 与起重机电气装置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范围中的有关规定。
当设备及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其要求。
1.0.8.2 设备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1)起重机上部的顶棚不应渗水;(2)混凝土梁上预留的滑接线支架安装孔和悬吊式软电缆终端拉紧装置的预埋件、预留孔位置应正确,孔洞无堵塞,预埋件应牢固;(3)安装滑接线的混凝土梁,应完成粉刷工作。
1.0.9 起重机电气装置的构架、钢管、滑接线支架等非带电金属部分,均应涂防腐漆或镀锌。
GB5025696电气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696电气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492e90b453610661ed9f4d3.png)
电气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6-96)1总则1.0.1 为保证起重机电气装置的施工安装质量,促进施工安装技术的进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额定电压0.5kV以下新安装的各式起重机、电动葫芦的电气装置和3kV 及以下滑接线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3 起重机电气装置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及产品技术文件进行施工。
1.0.4 起重机电气设备的运输、保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产品的要求。
1.0.5 采用的设备及器材,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设备应有铭牌。
1.0.6 设备及器材到达现场后,应作下列验收检查:1.0.6.1包装完整,密封件密封应良好。
1.0.6.2开箱检查清点,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应齐全。
1.0.6.3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
1.0.6.4外观检查应无损坏、变形、锈蚀。
1.0.7 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1.0.8 与起重机电气装置安装有关的建筑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0.8.1与起重机电气装置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范围中的有关规定。
当设备及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其要求。
1.0.8.2设备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1)起重机上部的顶棚不应渗水;(2)混凝土梁上预留的滑接线支架安装孔和悬吊式软电缆终端拉紧装置的预埋件、预留孔位置应正确,孔洞无堵塞,预埋件应牢固;(3)安装滑接线的混凝土梁,应完成粉刷工作。
1.0.9 起重机电气装置的构架、钢管、滑接线支架等非带电金属部分,均应涂防腐漆或镀锌。
1.0.10设备安装用的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镀锌制品。
1.0.11起重机非带电金属部分的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1.0.11.1装有接地滑接器时,滑接器与轨道或接地滑接线,应可靠接触。
起重机电气ppt-2
![起重机电气ppt-2](https://img.taocdn.com/s3/m/762812240722192e4536f646.png)
能堵转时,应装设保护电动机堵转的过载保护。
第2.4.7条 交流电动机过载保护器件的动作特性应与电动机过载特性相配合。过载 保护器件宜采用热过载继电器(以下简称热继电器)或反时限特性的过载脱扣器,而 荷采用反时限过电流继电器。有条件时可采用温度保护或其他适当的保护。
第2.4.9条 交流电动机的断相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4 中心受电器
四 中心受电器 门式起重机控制室及臂架随旋转机构 转动,电流引入起重机后,必须再用滑 环受电器将电流接通。由于它位于门机 的旋转中心,又称中心受电器,见图9-7。 它由一组相互绝缘的滑环固定在起重机 的转轴上,电刷安装在机架上,借助弹 簧的压力与滑环保持紧密的接触。电流
自电刷传至滑环,再引至控制室总电源
2 滑触馈线
2 滑触馈线
3 地沟馈线
三 地沟馈线 地沟馈电与滑触馈电属同一类型,所不同的是滑触设备被安置在地沟中,见图 9-6。地沟供电不适用于煤炭或矿石作业,因为小块及零星散货易掉进地沟,阻碍 滑触线正常供电。为了安全生产,不妨碍行人和流动机械的运行,用软钢带或铰 链钢板将整个地沟盖上,起重机行经时将板铲起,过后再盖好。
电气设备安装标准规范(最新版)
![电气设备安装标准规范(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8fd03e581b6bd97f19ea98.png)
电气装置安装规程(GB50169-2006)电气设备安装标准规范1、总则 1.1本规范适用于 1.2 本规范引用标准: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 《安装与验收标准》(GB 50171-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GB 50169-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6-96) 有关设备出厂说明书和上级有关文件规定 1.3所有电气项目施工人员应熟知并严格执行本规范,确保电气安装工程质量。
1.4本规范与上级的有关规程、规范相低触时应按上级规程、规范执行。
1.5当现场设备、系统结线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改本规程。
1.6所有电气技术人员及公司相关领导应熟悉本规范。
1.7本规程应每年进行一次复查,对不符合上级规定和现场实际的部分进行修订。
1.8本规范由负责解释。
第一节变压器安装规范一、主控项目1. 变压器安装应位置正确,附件齐全,油浸变压器油位正常,无渗油现象;2. 接地引下线及其与主接地网的连接应满足设计要求,接地可靠。
3. 变压器的相关电气试验必须合格。
4. 保护装置整定值符合规定;正确操作及联动试验正确。
5. 变压器的高、低压侧接线、相色清晰、安装合理。
二、一般项目1. 分接头的位置应符合运行要求。
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远方操作应动作可靠,指示位置正确。
2. 绝缘件应无裂纹、缺损和瓷件瓷釉损坏等缺陷,外表清洁,测温仪表指示准确。
3. 装有滚轮的变压器就位后,应将滚轮用能拆卸的制动部件固定。
4. 检查变压器铭牌上所列各项技术参数及产品附件与图纸上的型号、规格等相符;出厂资料、文件需齐全。
5. 变压器本身不应有机械损伤,箱盖螺栓应完整无缺,密封衬垫要求严密良好,无渗油现象。
6. 易损部件如套管、油位表、呼吸器、信号温度计、气体继电器等有无损坏现象。
7. 变压器顶盖上应无遗留杂物。
8. 储油柜、冷却装置等油系统上的阀门均应打开,且指示正确。
GB50256-96《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6-96《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8bc8b99b14e852458fb57b9.png)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electric device ofcrane electric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GB 50256—961 总则1.0.1 为保证起重机电气装置的施工安装质量,促进施工安装技术的进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额定电压0.5kV以下新安装的各式起重机、电动葫芦的电气装置和3kV 及以下滑接线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3 起重机电气装置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及产品技术文件进行施工。
1.0.4 起重机电气设备的运输、保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产品的要求。
1.0.5 采用的设备及器材,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设备应有铭牌。
1.0.6 设备及器材到达现场后,应作下列验收检查:1.0.6.1 包装完整,密封件密封应良好。
1.0.6.2 开箱检查清点,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应齐全。
1.0.6.3 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
1.0.6.4 外观检查应无损坏、变形、锈蚀。
1.0.7 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1.0.8 与起重机电气装置安装有关的建筑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0.8.1 与起重机电气装置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范围中的有关规定。
当设备及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其要求。
1.0.8.2 设备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1)起重机上部的顶棚不应渗水;(2)混凝土梁上预留的滑接线支架安装孔和悬吊式软电缆终端拉紧装置的预埋件、预留孔位置应正确,孔洞无堵塞,预埋件应牢固;(3)安装滑接线的混凝土梁,应完成粉刷工作。
1.0.9 起重机电气装置的构架、钢管、滑接线支架等非带电金属部分,均应涂防腐漆或镀锌。
GB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_第1部分
![GB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_第1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34cd429a02d276a201292e1c.png)
荷在各钢丝绳之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则应在设计中予以考虑。
4.2.1.3起升机构和非平衡变幅机构不应使用接长的钢丝绳。
4.2.1.4吊运熔融或炽热金属的钢丝绳,应采用性能不低于GB 8918规定的钢丝绳。
4.2.1.5钢丝绳端部的固定和连接应符合如下要求:a)用绳夹连接时,应满足表1的要求,同时应保证连接强度不小于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的85%。
表1 钢丝绳夹连接时的安全要求b)用编结连接时,编结长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并且不小于300 mm。
连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的75%。
8.8接地与防雷8.8.1交流供电起重机电源应采用三相(3φ+P E)供电方式。
设计者应根据不同电网采用不同型式的接地故障保护,并由用户负责实施。
接地故障保护应符合GB 50054的有关规定。
8.8.2起重机械本体的金属结构应与供电线路的保护导线可靠连接。
起重机械的钢轨可连接到保护接地电路上。
但是,它们不能取代从电源到起重机械的保护导线(如电缆、集电导线或滑触线)。
司机室与起重机本体接地点之间应用双保护导线连接。
8.8.3起重机械所有电气设备外壳、金属导线管、金属支架及金属线槽均应根据配电网情况进行可靠接地(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
8.8.4严禁用起重机械金属结构和接地线作为载流零线(电气系统电压为安全电压除外)。
8.8.5在每个引入电源点,外部保护导线端子应使用字母PE来标明。
其他位置的保护导线端子应使用图示符号或用字母PE,或用黄/绿双色组合标记。
8.8.6保护导线只用颜色标识时,应在导线全长上使用黄/绿双色组合。
如果保护导线能容易地按其形状、位置或结构(如编织导线)识别,或者绝缘导线难以购到,则不必在导线全长上使用颜色代码。
但应在端头或易接近部位上清楚的标明图示符号或黄/绿双色组合标记。
8.8.7对于安装在野外且相对周围地面处在较高位置的起重机,应考虑避除雷击对其高位部件和人员造成损坏和伤害,特别是如下情况:——易遭雷击的结构件(例如:臂架的支承缆索);——连接大部件之间的滚动轴承和车轮(例如:支承回转大轴承,运行车轮轴承);——为保证人身安全起重机运行轨道应可靠接地。
《起重机设计规范》
![《起重机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526f0b369dc5022aaea00da.png)
电气部分
主要内容
一、电源与供电 二、电气保护 三、控制系统 四、电机选择 附录P: 附录 :电机初选 附录R: 附录 :电机过载校验 附录S: 附录 :电机发热校验 五、装置及电阻器选择
一、电源与供电
对电网电压波动范围按GB5226.2中 4.3.2交 中 对电网电压波动范围按 交 流电源的电压波动范围规定为: 流电源的电压波动范围规定为 : 在正常工作 条件下,供电系统, 条件下 , 供电系统 , 在起重机械馈电线接入 处的电压波动不应超过额定值的± 处的电压波动不应超过额定值的 ±10%的要 的要 标准中规定为± , 求,但FEM标准中规定为±5%,建议在应用 标准中规定为 中尽可能要求用户的供电电源符合± 的国 中尽可能要求用户的供电电源符合±5%的国 际通用要求。 际通用要求。
电气控制部分在修订时, 电气控制部分在修订时,其内容包括了原 GB3811-1983,FEM相关部分的内容,同时 相关部分的内容, , 相关部分的内容 增加了变频调速和调压调速的说明。 对吊钩 增加了变频调速和调压调速的说明。(对吊钩 起重机,当起升机构的工作级别为M4、 起重机,当起升机构的工作级别为 、M5 和M6,且额定起升速度 ,且额定起升速度≥5m/min时要求制动 时要求制动 平稳,应采用电气制动方法,保证在0.2~ 平稳,应采用电气制动方法,保证在 ~ 1.0G范围内下降时 制动前的电动机转速降至 范围内下降时,制动前的电动机转速降至 范围内下降时 同步转速的1/3以下 该速度应能稳定运行.) 以下,该速度应能稳定运行 同步转速的 以下 该速度应能稳定运行
对于有机械偶合的多电机传动( 对于有机械偶合的多电机传动(如大容量起升机构 采用大减速机方案由两台电动机拖动, 采用大减速机方案由两台电动机拖动,大车运行机 构前后两组电动机通过车轮和轨道的偶合), ),当采 构前后两组电动机通过车轮和轨道的偶合),当采 用两套驱动装置并分别构成闭环控制时, 用两套驱动装置并分别构成闭环控制时,两套驱动 装置之间应设置负荷均衡控制功能,在起重机上, 装置之间应设置负荷均衡控制功能,在起重机上, 通常可采用如下两种负荷均衡方式: 通常可采用如下两种负荷均衡方式: 主装置为速度闭环控制、 ①主装置为速度闭环控制、从装置为转矩控制的主 从控制方式 采用下垂软化特性功能、 ②采用下垂软化特性功能、两台装置相对独立的负 荷均衡方式
实用起重机电气技术手册说明书
![实用起重机电气技术手册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7883387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b.png)
图书基本信息书名:《实用起重机电气技术手册》13位ISBN编号:978711134587910位ISBN编号:7111345878出版时间:2011-10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页数:1182版权说明:本站所提供下载的PDF图书仅提供预览和简介以及在线试读,请支持正版图书。
更多资源请访问:内容概要《实用起重机电气技术手册(第2版)》是在2002版《实用起重机电气技术手册》基础上,按照GB/T 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进行修订的,并重点补充了原手册出版近10年来广泛应用于起重机的现代调速、控制技术及其产品;起重机用电动机、电控元器件、电控设备、配套设备等也有相应的补充和修改,全面反映了当前国内起重机电气技术及电气设备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本手册共5篇,35章。
内容包括:第一篇总论,第二篇起重机用电动机,第三篇起重机用电控设备及电器,第四篇起重机的调速及控制系统,第五篇其他电气设备。
本手册是从事起重机电气工程和产品设计、产品制造、现场应用的科技人员的必备工具书,也可供高等院校师生及其他有关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起重机设计规范(电气部分)和技术标准 第二章 起重机参数和工作级别 第三章 起重机电力装备技术要求 第四章 电动机容量校验第二篇 起重机用电动机 第一章 一般技术要求和主要特点 第二章 YZR、YZ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第三章 YZR3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第四章 YZR、YZ电动机派生系列产品 第五章 交流变频电动机 第六章 轻小型起重设备用电动机 第七章 起重及冶金用直流电动机第三篇 起重机用电控设备及电器 第一章 起重机电控设备的一般技术要求 第二章 起重机受电保护设备 第三章 通用起重机电动机转子串电阻类电控设备 第四章 轻小型起重机电控设备 第五章 起重机常用低压电器元件的选用 第六章 起重机专用电气元件 第七章 起重机控制台 第八章 起重机成套电阻器 第九章 制动控制器件第四篇 起重机调速及控制系统 第一章 起重机调速系统的一般概念 第二章 交流变频调速的概述 第三章 交流变频调速装置 第四章 交流调压调速系统 第五章 涡流制动调速 第六章 自励动力制动调速 第七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八章 冶金起重机用调速及控制系统 第九章 港口起重机用调速及控制系统第五篇 其他电气设备 第一章 电线、电缆的选择及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 第二章 移动馈电装置 第三章 起重机保护装置 第四章 起重机用电子秤 第五章 遥控、照明及其他电器 第六章 起重电磁铁及整流控制设备参考文献附录 厂商名录 广告索引章节摘录版权页:插图:二、配电系统1.主隔离开关起重机宜装设切断所有电源的主隔离开关,开关应尽量靠近总进线集电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当调速装置或正反向接触器故障导致电 动机失控时,制动器应立即抱闸 。为确保制 动器抱闸,制动接触器辅助触点应反馈至控 制系统,确认制动接触器可靠分断,否则断 开总接触器。
三、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部分在修订时,其内容包括了原
GB3811-1983,FEM相关部分的内容,同时 增加了变频调速和调压调速的说明。(对吊钩 起重机,当起升机构的工作级别为M4、M5 和M6,且额定起升速度≥5m/min时要求制动 平稳,应采用电气制动方法,保证在0.2~ 1.0G范围内下降时,制动前的电动机转速降至 同步转速的1/3以下,该速度应能稳定运行.)
3)调压调速系统在任何速度上的允许运行时 间相对于电阻器的发热时间常数来讲,均为 长期。故电阻元件的接电持续率应按100%选 用。但由于上升和下降时,机械传动效率相 反,电动机的工作电流不等,所以电阻元件 在JC=100%下的电流值为: I上= IN; I下= IN×η2。
变频调速系统
系统特点: 1)变频调速系统可实现额定频率以下恒转矩调速及 额定频率以上恒功率调速,弱磁升速范围取决于 电机允许的最高运行转速及在最高转速下输出的 转矩能否满足负载的加速要求。 2)动态特性较硬,即:动态速降小,因此适用于起 升及运行机构。运行采用变频调速较采用调压调 速系统其速度稳定性更好。 3)变频调速采用开环还是闭环控制,对于在起重机 上的应用来讲最大的差别在于闭环控制起动转矩 更大,低速运行更平稳,调速范围更宽。 一般起升采用闭环控制,运行采用开环控制。
注:M5及以下K值可选1是因为太小的K值会在负荷试 车的静载试验时,机构不能起吊1.25倍额定载荷。
3)电动机在不同工作制下功率值的折算 将S1工作制下的电动机功率值折算到 S3 JC =40%或S3 JC =60%下的电动机功率值可 参考下式折算: P40≈1.15~1.2 PS1 P60≈1.05~1.1 PS1 对于不同的电动机,其折算系数略有不同,若需 知道准确折算值,需向制造商索取
四、电机选择
在进行电动机容量选择时,必须对电动机的过载和 发热能力进行计算与校验。所选电动机应同时满足 过载和发热的功率计算值。以二者计算值的较大值 为准,作为选择电动机的计算依据。在考虑工作环 境条件等影响因素后,最终选取电动机。具体方法 见附录P电动机的初选、附录R电动机的过载校验和 附录S电动机的发热校验。
《起重机设计规范》
电气部分
主要内容
一、电源与供电 二、电气保护 三、控制系统 四、电机选择
附录P:电机初选
附录R:电机过载校验 附录S:电机发热校验 五、装置及电阻器选择
一、电源与供电
对电网电压波动范围按 GB5226.2 中 4.3.2 交
流电源的电压波动范围规定为:在正常工作 条件下,供电系统,在起重机械馈电线接入 处的电压波动不应超过额定值的±10% 的要 求,但FEM标准中规定为±5%,建议在应用 中尽可能要求用户的供电电源符合±5%的国 际通用要求。
对供给起重机的电源要求采用3φ+PE的供电
系统,强调了要提供接地线,轨道将不得作 为接地保护回路。原GB/T3811规定可以无 PE线,轨道接地可作为起重机接地回路;因 为当接地电流流经轴承和滚轮时,由于接地 电阻较大,会提高起重机结构对地电位,从 而影响人身安全。同时,对地电流经过轴承 时也会对轴承造成一定的损坏,考虑上述因 素并参考FEM标准,故本次修订时,要求供 电电源提供PE线。
对于两台(或两组)电动机有同步要求时,可根据 应用情况采用下列同步控制方式: ①速度闭环控制、同步赋予相同的速度给定值、绝 对位置点标定与校正。 ③速度闭环控制、同步赋予相同的速度给定值、采 用绝对式编码器实时位置检测校正、绝对位置点标 定。 当起升机构采用星行传动时,两台电机应采用顺序 启动方式即:0~50%速度范围由一台电机运行, 50%~100%另一台电机启动,两台电机同时运行。 回转机构采用变频控制方式时,由于负载惯性大且 通常工作在起、制动状态,为起、制动平稳,减少 机械冲击,变频系统应采用转矩控制方式。
附录P:电机初选
起升电动机初选: 1).计算稳态起升功率:PN=PQ×Vq/1000/η 2).计算S3、JC=40%基准工作制下所需的电动机 功率:Pn≥K PN 式中:K——作业频繁系数,与机构工作级别对 应,见表1; Pn——S3、JC=40%下电动机额定功率。
表1 作业频繁系数
机构工作级别 M5以下 K 0.9~1.0 M6 1.0 M7 1.2 M8 1.3
对于有机械偶合的多电机传动(如大容量起升机构 采用大减速机方案由两台电动机拖动,大车运行机 构前后两组电动机通过车轮和轨道的偶合),当采 用两套驱动装置并分别构成闭环控制时,两套驱动 装置之间应设置负荷均衡控制功能,在起重机上, 通常可采用如下两种负荷均衡方式: ①主装置为速度闭环控制、从装置为转矩控制的主 从控制方式 ②采用下垂软化特性功能、两台装置相对独立的负 荷均衡方式
调压调速系统:
系统特点: 1)低速区域(通常n≤50%ne)为速度闭环控制, 高速区域为开环控制;下放高速档为超同步运 行,实现回馈制动。 2)若采用编码器作为速度反馈信号,可实现低速 区域的静态高精度速度控制,但由于调压调速 系统动态特性曲线太软,即:动态速降大,所 以调压调速系统较适用于起升机构,而不太适 合用于运行机构。
二、电气保护
超速保护整定值取决于控制系统在下降最高速度时 系统的控制状态,若系统为速度闭环控制,其静态 速度精度较高,超速保护整定倍数可为1.25(也可 达1.1,视系统而定),若系统处于开环状态,其速 度精度较差,通常超速整定倍数约为下降额定速度 的1.4倍。 接地保护在本规范中规定了车轮、滚轮、铰接等均 不能作为接地导体,必须设专门的接地线,以提供 接地电流通路,且建议整车设专用接地线至所有用 电设备。
线路保护与分支线路配电主要包括两重含义:
a)分支线路应设置断路器保护,以避免分支 线路出现短路时事故上扩及不能及时分断故 障回路。 b)除我们通常概念上对用电设备进行保护外, 对长距离电缆也要进行保护,断路器应在其 下方任一回路发生短路或接地时能够自动分 断。
起重机构电动机应设置定子异常失电保护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