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精选《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笔记

精选《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笔记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笔记初读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略有不易,因此我在大致读完全本的根底上,再细读每一章节,学习中国人民大学毛寿龙教授的读书方式,试着给本书的每一章节写读书笔记。

从整本书来看,亨廷顿认为,在国家现代化开展过程中,最重要是稳定的政治秩序,其政治秩序模型的建构逻辑是:社会变迁是根源,稳定政治秩序是目标,权威与制度化是保障。

一.政治差距这一小节,亨廷顿提出,在现代化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关注经济差距,经济开展所和政治不稳定,只是从外表上的因果。

而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政治差距,即一个政府的权威和效能。

20世纪50年代,世界向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前进,特别是亚非拉国家纷纷进行了民族独立运动,但是在现代化过程中这些国家却遭受着动乱与不稳定。

亨廷顿认为造成这些国家动乱的原因不仅仅需要关注这些国家与兴旺国家的经济差距,还需要关注其政治差距。

而一个政府有无效能是区分国家之间的政治差距,仅仅以经济差距来解释这些国家的政治不稳定或者来判断这些国家的政治开展是不合时宜的。

亨廷顿指出:经济开展和政治开展并不总是正相关的,亚非拉国际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随着现代化而开展,而是衰朽。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趋势?亨廷顿指出:“在很大的程度上,这是社会急剧变革。

新的社会集团被迅速发动起来卷入政治,而同时政治体制的开展却又步伐缓慢所造成的〞〔p4〕即随着经济的开展,政治参与会不断的扩大,但假设政治趋势制度远远落后于政治参与,其结果必会造成政治社会的不稳定。

为了阻止政治衰朽,一个现代化过程中的国家更应注重建立政治权威的重要性,而不是政治自由。

亨廷顿认为,在强大的政治权威建立之前,政治自由例如选举只会造成政治社会的分裂,瓦解公共权威。

二、政治制度在政治社会的开展中,政治制度很重要,在辞海中:“政治制度〞一词解释为“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广义包括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

〞亨廷顿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团体,如何将这些社会团体链接起来,形成一个政治共同体,这就需要政治制度在其中发挥作用。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有感摘要与大纲《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深入探讨了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结构、社会规范和组织形式的变迁。

作者从理论上分析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并提出了新的治理模式和政治稳定策略。

本文将提炼本书的核心框架及最重要的经验教训,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容。

1. 引言现代化对原有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带来的挑战。

作者试图构建一种能够适应变化的社会的政治秩序理论。

2. 变革背景下的社会变迁描述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背景,包括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及科技进步的影响。

分析这些变革如何重塑人们的观念、行为模式和价值观。

3. 现代化与政治稳定的关系探讨现代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政治不稳定的根源,如阶级冲突、经济波动和社会流动性增加等。

强调制度设计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性。

作者指出,有效的政府不仅需要具备强大的行政能力,还需要能够合理分配资源和利益。

4. 政治参与与民主化讨论了公民意识觉醒、多元化政治力量崛起以及信息传播技术进步对现代国家治理的影响。

提出通过增强公民参与度来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5. 结构性变化中的社会整合分析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中,如何利用或构建新的社会联系纽带(如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实现不同群体间的有效合作与协调。

强调法治建设对于维护社会公正秩序的重要性。

6. 经验教训总结现代化过程中既要保留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又要吸收外来优秀成果以推动全面发展;政府应建立灵活多样的政策框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在维护基本秩序的同时寻求创新解决方案。

结语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现代社会中政治秩序的本质及其构建原则。

作者强调了在快速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保持稳定与和谐的关键在于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经济、文化以及技术等各个层面。

通过借鉴书中提出的经验教训,可以更好地应对当前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

新保守主义下的政治秩序-读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新保守主义下的政治秩序-读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新保守主义下的政治秩序——读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在这本书的一开始,亨廷顿就引用了李普曼的这样一句话:“我确实知道,对同居于一国或一地的人群来说,最大的必需品莫过于被统治,如有可能便实行自治,如蒙天赐,便受廉明政府政府统辖;但无论如何,非被统治不可。

”作者开篇就将自己的新保守主义立场显露无疑。

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作者主要论述的是二战后广大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面临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其中核心思想之一是“秩序”和“稳定”。

作者指出了这些新兴国家的诸多问题,同时认为这些问题是由于民主过剩而引起的。

就美国而言,他认为美国民主政府的脆弱主要不是外部威胁而引起的……也不是由于内部的左倾或右倾的倾覆引起的……而是由于民主本身在教育水平高、积极性高和参与能力强的社会中的内在动态引起的。

尽管美国不是作者所要论述的新兴国家,但这同样的揭示出他这样的观点: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首要的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合法的公共秩序;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

政治衰朽是和政治发展同样可能发生的,在新兴国家中,通常会经历或长或短时间的社会和政治混乱,因此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带来政治稳定,这就需要政府的权威,正如作者所言:一个缺乏权威的政府是一个不道德的政府。

相对于政治秩序的实现形式,亨廷顿更加注重政治秩序的高低程度,而衡量这种秩序的概念便是“制度化”。

按作者本意,这样的制度化是将人民对政府权威的服从转化为主动承担的责任;制度化程度越高,政治秩序越稳定,政府越得到支持。

作者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并结合所掌握的详实历史知识和国际形势,提出秩序是自由的前提,存在权威才能限制权威,而相应地,在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变革、城市化、教育水平提高、工业化以及传媒等因素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意识,增加了政治要求,这便破坏了政治权威的传统根基,而另一方面在政治秩序的高低程度上又无法做到及时与现实相适应,这便必然地产生政治动荡和骚乱。

【原创作业】《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原创作业】《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论中国当前的政治稳定——《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亨廷顿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研究了第三世界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问题,提出了他的政治秩序论,研究亨廷顿的政治秩序论对于我们认识现代化过程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 政治发展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同时,从阅读本书中我们可以发现,亨廷顿在40年前提出的理论就对当代中国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

所以我认为现在阅读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并对其理论进行研究,能够解释当代中国出现的一些现象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我们在决策中进行改进。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的写作背景是二战后广大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面临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

亨廷顿在这本书中的一个核心思想是“秩序”和“稳定”。

他指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首要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合法的公共秩序。

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

这是保守主义政治学派的典型观点。

它的核心思想是在政治上追求稳定,没有稳定作为保障的民主与自由是没有意义的。

从这一观点上来看,这和我们国家现阶段政府要达成的基本目标相似。

虽然我们承认,亨廷顿的写作背景与我国现状完全不同,亨廷顿的写作背景是二战后第三世界新兴国家,而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举世公认的大国(虽然还不是强国),但是,我们政府现阶段面临的某些问题与新兴国家成立时面临的问题相似,那就是维持稳定,继而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出现了一些例如群体性事件等新的不稳定因素,各种社会矛盾有激化的趋势,特别是官民矛盾,也就是民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

中国的情况虽然特殊,但是政治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我们来看一下亨廷顿的理论里面对社会稳定是怎样描述的。

亨廷顿提出了三个关于社会稳定的公式:= 社会动员社会挫折感经济发展…………………... (1) = 社会挫折感政治参与社会流动…………………… (2) = 政治参与政治不稳定政治制度化…………………… (3) 其中第三个公式最著名的,也最能体现亨廷顿理论的核心。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姓名:**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导师:***日期:2011-11-7《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一、塞缪尔〃亨廷顿的生‎平及《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的历史地位‎塞缪尔〃亨廷顿(1927.4.18--2008.12.24),他在197‎8年曾是当‎时担任卡特‎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顾‎问的布热津‎斯基所率访‎华团的成员‎,据称是专门‎负责向我领‎导人解释卡‎特政府基本‎对苏战略的‎。

亨廷顿早年‎就学于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1951年‎在哈佛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曾先后在‎美国政府许‎多部门担任‎过公职或充‎当顾问。

他在国际政‎治学方面著‎述颇丰,一般被认为‎是持保守观‎点的现实主‎义政治理论‎家。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是亨廷顿的‎理论奠基之‎作。

该书就是塞‎缪尔.亨廷顿在哈‎佛大学执教‎时从宏观上‎论述不同类‎型的新兴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所遇种种‎问题的专著‎。

该书的出版‎实际上标志‎着美国学者‎对第三世界‎国家变世求‎治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因此立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亦使当时年‎方4l 岁的‎作者饮誉学‎坛。

二、《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该书研究了‎第三世界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问题,提出了他的‎政治秩序论‎,为战后西方‎兴起的现代‎化理论增添‎了新内容,也据此奠定‎了他作为当‎代西方保守‎主义政治学‎大师的地位‎。

研究亨廷顿‎的政治秩序‎论对于我们‎认识现代化‎过程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发展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战后大批第‎三世界国家‎赢得了政治‎独立,但随之出现‎了急剧的政‎治动荡,社会陷于深‎重的矛盾和‎纷争之中。

亨廷顿则从‎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之间的关系‎出发来研究‎这一问题,得出了简明‎而有说服力‎的观点:政治动乱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急剧变‎革、新的社会集‎团被迅速动‎员起来卷入‎政治,而同时政治‎体制的发展‎却又步伐缓‎慢所造成的‎”。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完整版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完整版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塞缪尔.P.亨延顿(美) / Huntington, S. P. 著,王冠华、刘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版)的作者塞缪尔.P.亨延顿系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国家政治理论家,常被视为持有保守观点的现实主义政治理论家。

该书视角创新,成为继正统现代化论和现代化修正论的之后第三派学说,在全世界反响巨大,成亨氏理论的奠基之作,也确立了亨廷顿作为他同时代人中最杰出政治学说家之一的崇高声誉。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建立在第三世界国家近现代化历史和现状的观察评估之上,作者着眼于这些国家在现代转型过程中的政治秩序问题。

本书以政治制度化和政治参与为理论分析主线,并据此提出了普力夺政体的概念,将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大致分为传统君主制政体、军人左右时局的普力夺政体以及革命政体,并对这几种政体在进行现代化的改革过程中如何克服各种苦难并利用独特的条件逐一进行了深入详尽的分析,然后又对政治秩序的变迁和建设过程中革命和改革里各社会团体所起到的各种效应进行了剖析,最后附加地阐述了政党和现代化中政治稳定的关系,为我们展示了现代化过程中政治变迁的宏大图景,是一次构筑政治变迁构架理论的认真努力。

我们可以说,《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审视了新兴国家可行的政治制度的发展,对政治现代化分析作出了重大而持久的贡献。

此书共七章,笔者以为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如下:第一部分即行文的第一章,提出概念,构建强大政府理论枝干。

作者指出: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

有效能的政体和衰微的政体造成政治差距,比独裁和民主政体之间的差距更大。

政治差距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关,而与政治制度化程度有关。

所谓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得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有四组衡量指标:适应性-刻板性;复杂性-简单性;自主性-从属性;内聚力-不团结。

制度化程度低的政体政府力量薄弱,缺乏权威,这会导致信任的缺乏,增加社会成员的交易成本进而导致公共利益的减少。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1000字【最新版】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1000字【最新版】

注:尊敬的各位读者,本文是笔者读书笔记范文系列文章的一篇,由于时间关系,如有相关问题,望各位雅正。

希望本文能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如果您需要其它类型的读书笔记范文,可以关注笔者知识店铺。

由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部分内容侵权请联系笔者。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1000字从政治制度稳定与政治参与度的扩大!整本书的出发点是:二战后现代化国家为何无法像英美一样完美踏上民主现代化,俗称为什么抄作业不行呢?60年代的亨廷顿并没有totally从一个美国沙文主义出发,美国至上,普世价值的态度去分析,在当时的社会实在算是难得,也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去看世界的政治体系的建立。

每一个国家都有历史包袱,并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一样「生而平等」(其实意思是没有包袱,没有继承任何有影响力的政治制度」。

那么继承来的政治制度普遍有传统政体,例如君主制度,或者有普力夺政体,一个参与度比政治制度更加有影响力的政体。

这些历史都影响了现代化如何进行和遇到哪些问题。

针对现代化,有激烈的革命或者改革两种手段。

如果主体矛盾是中产阶级,而学生又是这个阶级里面无疑最激烈的反对派,针对这个群体,革命比改革更可能发生,因为学生和知识分子的乌托邦的诉求,是现今没有一个政府可以满足的。

而且往往,他们的诉求因为不是实质的,也因政府的退步,诉求变得更加多(参考19年的某事件)。

面对这个群体,改革是革命的催化剂。

改革不能平息知识分子和学生的反对派。

反对派多数情况并非出于任何物质上的匮乏,而是出于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个人的梳离和负罪感,急需的稳定认同感如果诉求是农民阶级,改革比革命付出的代价更小,也能满足诉求。

因为通常农民的诉求是具体的,涉及在分配。

如政府能满足,通常能很好地和谐共处。

想起最近看到Sophomore一词的的更深层含义。

Sophomore是美国对大二学生的统称,其实在希腊原意里,Sophomore的意思是形容 "There have always been literate ignoramuses, who have read too widely, and not well“。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目录1. 引言1.1 背景1.2 目的1.3 结构2. 政治秩序的定义2.1 政治秩序的概念2.2 政治秩序的重要性3. 变化社会对政治秩序的影响3.1 技术发展引起的变化3.2 社会结构调整带来的挑战3.3 全球化对政治秩序的冲击4. 政治秩序调整的必要性4.1 适应新时代的要求4.2 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4.3 民众参与的必然趋势5. 变革的策略与方法5.1 法律制度的完善5.2 政治体制的发展5.3 社会文明的推动6. 案例分析6.1 政治秩序变革的成功案例6.2 政治秩序调整的困难与挑战7. 结论7.1 总结述评7.2 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政治秩序的稳定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推动政治秩序的变革和调整,成为了当务之急。

1.2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变化社会中政治秩序的演变过程和影响因素,分析政治秩序调整的必要性和策略方法,以期能够为政治决策提供参考和启示。

1.3 结构接下来将从政治秩序的定义、变化社会对政治秩序的影响、政治秩序调整的必要性、变革的策略与方法、案例分析以及最终的结论等方面展开论述。

2. 政治秩序的定义2.1 政治秩序的概念政治秩序指的是一个社会、国家内部在政治领域中形成的有序结构和稳定状态,包括政治组织、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因素。

2.2 政治秩序的重要性政治秩序的稳定与健康发展是一个社会、国家长期稳定与繁荣的基石,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生活的秩序与规范。

3. 变化社会对政治秩序的影响3.1 技术发展引起的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普及,政治决策、舆论传播等环节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政治秩序提出了新的挑战。

3.2 社会结构调整带来的挑战社会结构的不断变革和人群结构的调整,对政治秩序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3.3 全球化对政治秩序的冲击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关系复杂多变,国家间联系日益紧密,这给政治秩序的维护和调整带来了新的挑战。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通用7篇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通用7篇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通用7篇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篇1读完亨廷顿的这本《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很明显的一种感觉就是,这是由一个西方学者站在西方国家政治立场上分析所谓“非西方文化”国家对他们的体系所构成的威胁的一次精彩演说。

并且仅仅是演说。

他的一些观点的形成是在意识形态差异所造成的心理上的偏见下产生的,而不是站在各个文化的角度分析不同国家、经济体系合作或者冲突的原因。

在全书一开篇,作者就说“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

”分别列举了非洲的部族冲突,塞尔维亚及附近的民族争端,两德、两朝及台海等问题,意在说明的就是“在冷战后的世界,文化既是分裂的力量,又是统一的力量。

”我认为这是一种欠成熟的观点。

首先,作者把在南斯拉夫战争中俄罗斯向塞尔维亚人提供外交支持与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伊朗和利比亚向波斯尼亚人提供资金和武器等做法看作是“由于文化亲缘关系”而造成的,但他却没有看到其中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

如果就按作者所说,那么二战前一直排斥犹太人的欧洲国家为什么又要在中东战争中与美国一道支持以色列复国呢?难道西方国家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对立仅仅是因为不同的宗教、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么?如果放在几百年前,这个理由也许还成立,但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下,造成他们两种文化体系冲突的最直接原因只有一个——能源。

几百年前,凶残的“十字军”打着驱除异教徒的“圣战”旗帜东征耶路撒冷,实际上很大一部分目的是为了掠夺东方的财富;几百年后的今天,北约帮助以色列复国的间接目的是为了在阿拉伯世界建造一个据点,直接目的还是为了沙漠中的石油。

在列举两德、两朝问题时,作者说“社会被意识形态或历史环境统一在一起,却又被文明所分裂”,我认为,造成上述冲突的原因不能只局限为文明的冲突,而是地域、不同意识形态下利益集团的冲突所造成的。

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读书报告最近拜读的是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但目前为止只读了前几章,而且不能说完全读懂其中的内涵,所以仅就目前为止在阅读过程中所引发思考也是自己感兴趣的两个点跟大家分享。

第一个是关于美国现代化模式的思考。

亨廷顿在书中,把现代化的模式分为三种:欧洲大陆模式、英国模式和美国模式。

对于美国模式而言,我认为其有几个方面的特殊性。

首先从美国的历史来看,众所周知,美国的历史很短,从1620年的“五月花号”登陆北美,之后北美地区几乎成为英国属地;再从1776年的《独立宣言》的发表,到目前为止,美国建国的历史也只有239年。

即使在追溯至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目前为止的历史也不过500多年。

可以说美国的历史是建立在一个全新大陆之上,没有封建的历史过程,没有封建君主、封建阶级、封建的文化和思想,也就没有封建体系所带来的桎梏。

而我国则不然,我国号称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灿烂星河,源远流长。

因此比较而言,美国人更具有未来观,而我们更加是一种历史观。

其次是从人口来看。

美国是基本是不提民族的说法,未曾听过美国官方提出过美利坚民族的称谓。

美国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但是追本溯源,印第安人也并非是美洲大陆上繁衍出来的原生民族,他们的祖先源于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的人种,越过白令海峡之后到达了美洲大陆。

即便是把印第安人当做美国的原生民族,但是在外来人群到达北美之后,特别是在最初的开拓和之后的西进运动中,对印第安人进行了十分残暴的掠杀,导致目前印第安人的人数所占美国人口比例极低,而占人口比重最多的还是白人、黑人,基本都是来自于欧洲、非洲和中南美洲。

并且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之后全球各国的移民风潮,特别是亚洲各国移民美国热度的高涨,致使美国人口人种的多元化。

相比较而言,我们国家更加重视的是民族观念,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国歌里面也唱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民族和国家还是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国家至少在民国以前是没有国家的概念,民国始后,国家进去水深火热的时期,到了救亡图存的关键时刻,孙中山他们所倡导和号召的口号也是说要拯救中华民族。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的读书报告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的读书报告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的读书报告《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初版于1968年,是20世纪政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它是一本研究二战后新兴国家由传统国家走向政治现代化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的专著。

在本书中亨廷顿摒弃了当时流行的自由民主的价值判断,而从“政治秩序”的角度去研究第三世界新兴国家的政治发展过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写作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越来越多的殖民地国家摆脱了宗主国的统治而建立民族国家,这些国家在独立后开始了所谓的“现代化”进程。

它们在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这些国家在政治上却发展缓慢、停顿甚至发生了混乱,造成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这引起了亨廷顿的关注。

作者在研究新兴国家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在政治上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混乱,而那些经济发展落后或赤贫的国家在政治上却保持着相对的稳定。

为什么有些经济上腾飞的国家没有带来政治上的稳定,却激化了社会各阶层的矛盾,给社会造成了混乱,这引起了作者的思考。

作者认为新兴国家政治动乱的根源不在于国家的贫穷和落后,而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经济上获得地位的人民寻求政治上的发展,开始积极参与政治,但是政治体制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它依然是传统的,容纳不了过多的参与;越来越多的政治参与必然导致政治制度的崩溃,从而引发混乱,于是亨廷顿提出了本书的观点。

二、本书内容1、本书的线索:本书共有七章,第一章作者解释核心概念、阐述主要观点(社会动员,政治制度化,政治秩序,政治衰朽等;现代性孕育稳定,现代化过程却滋生混乱),并建立本书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章作者在本书理论框架下以欧洲和美国为例分析了两种不同的现代化道路,给新兴国家做参考(主要是推崇欧洲的现代化道路);第三章到第六章主要是分析不同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政治变迁不同阶段的不同阶段和方式:第三章讲述了传统政体的变迁(传统政体现代化的三个挑战和君主政体现代化的三个可能,并引出普力夺政体);第四章讲述了普力夺政体的现象以及发生原因,描述了普力夺政体的特征,分类,普力夺政体的恶性循环最会导致革命;第五章讲述了革命的内容、种类以及作用(革命中各种势力的作用,特别是中产阶级以及农民的“钟摆”作用);第六章讲述了政治现代化中的改革的分类以及改革与革命的关系。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政治1501 李玉卓第一章政治秩序和政治衰朽观点一:“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

”政治差距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关,而与政治制度化程度有关。

所谓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得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

制度化程度低的政体政府力量薄弱,缺乏权威,这会导致信任的缺乏,增加社会成员的交易成本进而导致公共利益的减少。

观点二: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动乱。

原因:1、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无法满足人民的期望那么将导致社会颓丧。

在大多数现代化之中的国家,现代化打倒了旧权威却没有建立新权威,流动机会的缺乏和政治制度化程度的低下导致政治动乱程度的增加。

2、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20世纪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对的中央集权、民族融合、社会动员、经济发展、政治参与、社会福利等问题接踵而来,政治组织很难同时处理那么多棘手的问题。

第二章政治现代化:美国和欧洲之比较观点一:政治现代化的三个维度:权威的合理化,结构的分离和政治参与的扩大。

观点二:美国和欧洲的政治体制有重大的区别。

“美国社会天生就是现代化的,因此无需强大政府来实现社会现代化。

”欧洲国家的政体权力集中,而美国的权力是分立的。

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欧洲国家的社会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势力的反对力量大,因此需要集权来对抗传统势力;而美国反对现代化的力量相对弱小,所以集权程度就不高。

第三章传统政体的政治变迁。

观点一:权力如财富既可扩大又可缩小,即可集中又能分散。

一个社会中的权力总量取决于该社会中相互影响关系的数量和强度。

观点二: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会面临两个困难:一是传统的多元政治抗拒现代化的专制,二是君主集权的改革造就了渴望参政的新团体,但却由于专制而缺乏参政的制度化途径。

观点三:君主制覆灭后国家走向的三种可能:寡头君主制;普力夺政体;全面革命。

第四章普力夺社会和政治衰朽“普力夺”指政治的社会化,在这种社会里军队、商人、学生、劳工等各种社会势力都干政。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SHANGHAI UNIVERSITY读书报告课程:权力与笼子书名: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编号:0400J517学院通信学院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起讫日期一.作者介绍塞缪尔·亨廷顿(1927.4.18--2008.12.24),英文名Samuel P. Huntington,美国当代著名的国际政治理论家。

早年就读于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1951 年23岁时即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长达58年,并先后在美国政府许多部门担任过公职或充当顾问。

曾任哈佛大学阿尔伯特·魏斯赫德三世学院教授,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约翰·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

曾任卡特政府国家安全计划顾问,《外交政策》杂志发言人与主编之一,是《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的作者。

塞缪尔·亨廷顿出生于纽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位旅馆业杂志的出版商,母亲是一位短篇小说作家。

亨廷顿很早便显示其在学术方面的才华,他16岁进入耶鲁大学,两年半后就提前毕业。

服完兵役后,他又在芝加哥大学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

1950年,年仅23岁的亨廷顿获得了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毕业之后留校任教直到2007年退休。

亨廷顿在哈佛的那班同学精英荟萃,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著名政治学家布热津斯基均是其同班同学。

而他最知名的学生包括创造了“历史的终结”这一日常词汇的著名学者福山,现为《新闻周刊》著名评论家的扎卡里亚等。

亨廷顿经常是一个政治立场受争议的人物。

在美国这个政治重心偏右的国度里,他是一个具有浓重现实政治原则持保守倾向的自由主义政治理论家:虽然是相对靠左的民主党终身党员,但他却常被视为一个右翼思想家。

他既推崇自由主义,矢志研究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主化浪潮,同时却又反对美国主动干预和加快这些民主进程。

在其1968年发表的名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他警告说“国家之间政治上最重要的区别,不在于政府的形式,而在于政府的水平”——在此他甚至坦率地承认:对处于现代化过渡阶段的第三世界国家来说,重要的不是民主与否,要紧的倒是建立能保证社会稳定的政治组织;换言之,关键不在限制权威,倒是建立权威。

亨廷顿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读后感

亨廷顿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读后感

1.“在一个完全不存在社会冲突的社会里,政治机构便失去了存在的必要”那么中国实现共产主义之后,还需要政府吗?不需要了!马克思说,历史进程的终点,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共同体,到时候政治就会变成多余。

这是一种返祖。

2.政府的作用:维系一个共同体。

有三个要素:道德和谐、互利互惠、政治机构(政府),政治机构起到了了人与集团(社会势力)之间桥梁的作用。

3.国家和社会是一组相对的名词。

国家指的是政治机构(政府)、公共权威和政党;社会指的是社会势力。

20世纪落后国家就是因为国家的发展落后于社会的演变。

4.政治机构的力量取决于两点:获得支持的广度和制度化。

适应性越强,制度化越高,但是刻板性也越高。

虽然如此,适应性(让政体从一开始存活下来是最重要的)仍然是越重要的,适应性可以用组织的寿命来衡量(简单寿命、领导层更新换代的稳定性、开发新功能的能力)。

5.适应性要战胜刻板性:适应新功能的能力决定了组织能否在新环境中生存下去。

6.稳定来自于复杂性,最好融民主和寡头于一体。

7.政治机构要有自主性,而不是从属于某个特定的利益团体。

同时,要有自我保护的机制,“最高领导层是政治体系的核心,而次要的官职、边际组织和半政治性组织则形成一个漏斗,意欲进入核心的人必须首先通过它的筛选,这样政治体系便可在不损害一根毫毛的情况下,同化新的从政人士。

在没有这层保护措施的政治体系中,新人员、新观点、新社会势力在体系核心内相互替换的速度之快,令人眼花缭乱。

”但是这道漏斗也形成了一道屏障,导致社会流动没有那么便捷了。

8.要有内聚力,组织越大,越损耗内聚力。

9.政府的道德:“道德需要有信赖,信赖包含着预测性,而预测性又要求存在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行为方式”。

10.政府行为的合法性来自于它对人民意志的体现。

公共意志、公共利益,或是体现在一种最高精神中,或是体现在君主中,或是体现在自由竞争的关系之中,总是需要有所体现。

而政府的利益就是公共利益,具体来讲,白宫的利益、国会的利益和最高法院的利益的近似值就是美国人民的利益。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

公管1101 1110020102 朱嘉赞《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读这本书的时候一边读一边会浮现书中的各个关键词:政治秩序,政治衰朽。

共同体,政治制度。

政治参与度,现代化,现代性,公民政体,普力夺政体等等,不断在脑子里梳理各个词之间的关系。

本书以“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他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他们的政府有效程度”这句话开始全书的论述,指出拥有政治共同体的国家政治制度比较稳定。

作者赞成李普曼的观点“最大的必需品莫过于被统治”,我也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好,这句话强调了政治制度的有效性,只有拥有有效能的,有权威的,合法的政府才能更好的,虽然我们强调自由民主,但有时候被统治比全民自治更更稳定社会,发展政治。

文中说道,暴乱和动荡是社会急剧变革、新的社会集团被迅速动员起来卷入政治,而同时政治体制的发展却又步伐缓慢所造成的。

在我看来这应该这就是政治的供需不平衡吧:社会满足不了大众参与政治的需求,即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落后于经济基础。

书上有些观点对我原来的观念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比如说作者认为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目标,在二者的进展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不管是以往的自我感受,或者是高中政治课本教给我的都是经济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的良好发展促进政治稳定,政治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经济增长,反之亦然。

阅读作者举的例子,我还是不要赞同他的观点,还是觉得政治与经济有关系,两者能够相辅相成。

再比如“政府的建设必须先存在权威,而后才谈得上限制权威”这句话给我很大触动的,可能生活的时代环境有关系,中国政治的现状:政府权威大,权力集中,让我们一直着眼于如何通过限制权威,分散权力来稳定社会,而忽略了要在现代化国家建立合法的公共秩序的大前提必须是先存在权威,如果缺少了权威,政府办事就会受制于人,不能很好的运用国家机器为公民谋取公共利益了。

政治共同体的形成和维持依赖于政治制度的功效。

书中介绍了政治制度化的几个判断识别条件:适应性-刻板性(算年龄、组织领导人换代的次数、职能);复杂性-简单性、自主性-从属性、内聚力-不团结。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笔记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为等译沈宗美校亨廷顿,早年就学于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先后在美国政府许多部门担任过公职或充当顾问,一般被认为是持保守观点的现实主义政治理论家,《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是亨廷顿的理论奠基之作。

在这本书中他以实证研究的方法,详细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并得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①作者进一步分析提出,现代化进程中,政治不稳定的因素是政治制度化的缺乏,而要实现政治稳定需要强大的政府,尤其是强大的政党的建立是实现政治稳定的关键所在。

一、三个基本事实亨廷顿首先指出下列三个无可辩驳的基本事实。

第一,从政治学的角度看,世界各国之间的最重大差别不是它们政府的形式,而是它们各自政府实行有效统治的程度。

具体来说,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和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之间的差别,实在是远没有政治发达国家政府和政治欠发达国家政府之间的差别大。

第二个基本事实是,许多新兴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上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这些国家都未能如之前的现代化理论家们所预期的那样,在政治上也发生相应或者同步的进展。

非但如此,这些国家的社会更加混乱了,普遍地出现了亨廷顿称之为“政治衰朽”的现象。

第三个基本事实是许多经济增长较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幅度较大的新兴国家,反倒在政治上更加动荡不安,暴力频繁,政变迭起,危机四伏。

而那些经济起步落后或停滞不前的新独立国家,都能安享相当程度的政治太平。

据此,亨廷顿对第三世界新兴国家作出的总体估价是这样的,相对于并存的西方发达国家而言,第三世界新兴国家,除了若干共产党国家外,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时期就是一个克服社会动荡和防止政治衰朽的历史阶段。

动荡和衰朽的根源不是这些国家的贫困和落后,而是它们致富和发展的欲望。

经济的发展,集团的分化,利益的冲突,价值观的转变以及民众参与期望的提高,这些急剧的变化远远超过了政治体制的承受能力,导致了社会的紊乱。

《变革社会中政治秩序》读书笔记

《变革社会中政治秩序》读书笔记

《变革社会中政治秩序》读书笔记《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变革社会的政治秩序》是亨廷顿在20世纪60年代的一部关于政治发展理论方面的著作。

其写作背景是二战后广大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面临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

亨廷顿在这本书中的一个核心思想是“秩序”和“稳定”。

他指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首要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合法的公共秩序。

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

他在书中大量国家历史事件的对比最终的目的也是在寻找现代化中的国家如何尽可能平稳地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他因此也被归为美国保守主义政治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这本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

亨廷顿认为各国政治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区别并不在于政府统治形式的不同,而在于政治统治程度的高低。

他认为共产极权国家和西方自由国家都属于有效的政体,因为他们都具有政治上的一致性、一体性、合法性、组织性、高效和稳定的特点。

由此也可以看出亨廷顿对政治秩序的强调。

亨廷顿认为政治制度化水平可以用适应性、复杂性、自立性和凝聚性这四个标准来衡量。

之后他阐述了在现代化过程会导致政治衰败。

第二章介绍了美国和欧洲的政治现代化并进行了比较。

现代化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权力的合理化、结构的分化、参与的扩大化,而这三个部分的顺序在不同的国家也会不同。

亨廷顿认为现代化有三种模式:欧洲大陆模式、英国模式、美国模式。

在美国的现代化中,参与的扩大化先于权力的合理化和结构的分化,而在欧洲的现代化中则是相反。

同时美国和欧洲的政治现代化和二战后那些国家的政治现代化又有所不同,美国和欧洲的现代化过程是漫长的而二战后新兴的独立国家却由于种种原因而面临着迅速的政治现代化,因此也会出现很多问题。

第三章是传统政体的政治变迁。

主要比较了官僚制和封建制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各自的优缺点。

第四章是执政官统治和政治衰败。

主要讲了从寡头的执政官统治到公民秩序的建立过程中军人所起的各种作用。

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讲了作为政治现代化的两种手段:革命和改革。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形势与政策读书报告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姓名专业班级学号《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书是塞缪尔·P.亨廷顿(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所著,这是⼀本政治学专著,从宏观上论述了不同类型的第三世界新兴国家在⾛向现代化的道路上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凝聚了亨廷顿关于社会发展与冲突的重要学术见解。

在第⼆次世界⼤战之后,在欧美少数⼤国⽀配和争霸全球的形势下,其他的民族开始觉醒和独⽴,它们被称作为第三世界新兴国家。

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发展上的⾛向,不仅决定着他们⾃⼰的前途和命运,也将影响到主要发达国家的地位和政策。

正因为如此,西⽅学者开始对第三世界新兴国家推⾏现代化趋势和进程关注和研究,并逐步形成了崭新⽽独⽴的所谓“现代化学”,并先后构造出了若⼲不同的理论模式或框架。

⾯对这种前所未有⽽⼜带有挑战性的世界政治新格局,西⽅学者先后提出了两种理论,⼀是正统现代化论,学者们把世界各国分为现代化国家和传统国家两⼤类。

早期实现了⼯业化的以英、美为代表的西⽅国家是现代化国家,新独⽴的众多第三世界国家仍属传统国家,传统国家经过发展和阵痛,逐步引进和采纳现代性的全部价值标准,摒弃并排除传统社会的历史积累,从⽽过渡到现代化社会;⼆是现代化修正论,认为传统性和现代性并⾮此消彼长的两个对⽴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多⾯的,传统性不但具有顽固性,⽽且会吸收现代化的某些成分或层⾯,从⽽获得新的⽣命⼒,譬如,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家庭因袭、裙带关系和门阀政治等就是如此,这些传统的东西实际上构成了相当多数新兴国家的特定国情,问题不是去消灭它们,⼆是借助它们来实现社会动员和整合,从⽽最终导致现代化。

这两种理论都把⼈类各民族政治⽂化的发展预设为只有⼀条道路,⼀样的过程和类似的结果,现在存在于西⽅发达国家的民主社会是世界其余各国的可靠样板。

⽽亨廷顿⽴⾜于发⽣于第三世界国家政治舞台上的现状,针对上述的两种理论,提出了第三派学说,即强⼤政府论,或者说是政治秩序论。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政治现代化之路马佳斌2014402008一. 现代化不可阻挡贪婪是人类无法磨灭的本性,几乎所有人都是以相对的眼光认识世界,虽然不能排除有些境界高远的,彻底摆脱贪婪的束缚,但是就人类整体而言,贪婪与生俱来挥之不去。

当然贪婪也并不总是贬义,比如当它指向的是知识或者更现代的政治制度时。

在一个原始社会里,物质水平普遍较低,人们的知识相对匮乏。

没有更优越的物质条件与更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吸引,很少有人会想到要改变什么。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公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外来思想的流入,人们开始感觉“不幸福”,在几位有识之士的指引下,现代化成为民众的普遍诉求。

这种趋势无法阻挡,正如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本性无法改变,这也正解释了为什么历史总在不经意间重演。

也正因为此我认定共产主义无法实现,因为它赖以存在的基础:“生产力高度发展以至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无法实现,人的需求是一个变量,并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无限的,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无疑是有限的。

捷克前总统哈维尔曾问过《善恶经济学》的作者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赛德拉切克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我们的经济为什么要增长?”捷克的人口并没有增加,与此同时民众却要求经济不断增长,唯一能回答这一疑问的就是人的贪婪,人类永远不会满足于现状。

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是填满一个无底洞。

老子似乎对人的这一本性早已有了充分的认识,并且在他看来所有的贪婪对于治理国家来说都是有害的,所以他开出的药方是:“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简而言之,即斩断所有能引发人们贪欲的根源。

这是偏激的,却也是唯一有效的,当然也是永远无法真正施行的。

所以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贪婪带来的后果--------这个停不下发展脚步的世界(在老子(zǐ)眼里是不断退步的世界)。

二. 现代化意味着动乱变化中的事物总是脆弱的,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一、《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的成书背景早期的政治发展研究(1954-1964)主要是由阿尔蒙德以及他领导的美国社会科学委员会的比较政治委员会来推动的。

这个委员会的建立也反映了二战后美国政治学界的乐观主义,认为政治科学可以以行为主义的方法大行其道。

由于美国对外援助战略的需要,在很多基金会的赞助下,美国的政治发展开始兴起。

这一时期的政治发展文献主要是在更广泛的现代化理论的一部分。

这种现代化理论是建立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二分法之上的,认为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基本上是一种技术问题,而且这种过渡是单线的和朝着西方发达国家的方向发展的。

仅仅根据一些模式变量来划分社会的做法很快遭到了质疑。

亨廷顿早期的作品《政治发展和政治衰朽》(1965年)就指出,政治发展并不一定是“所有的好事都一起来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往往会导致政治的衰朽,比如军人执政、政治动荡等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亨廷顿在1968年发表了《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批判了以往的政治发展研究,提出了新的政治发展观,即强调新兴发展国家的政治稳定,以政治制度化为目标的稳定。

在本书中,亨廷顿试图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立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现状,寻找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平衡。

二、《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的简要内容本书分为七章。

从内在理路上看,在前言中,亨廷顿提出了其理论架构:政治秩序部分的取决于政治制度的发达程度和新兴社会势力被动员起来参与政治的程度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政治秩序和政治衰朽”,从理论上对其理论架构进行分析。

本章首先指出各国之间政治上的最大分野是政府的有效程度。

发展中国家出现政治衰朽的原因就在于政治制度和政治参与之间的失调。

亨廷顿从政治制度和政治参与两个角度来分析。

他提出了政治制度的涵义及其四个标准,并从公共利益角度讨论了政治制度。

而现代化则促进了政治意识的多元化,如果政治制度不够发达,就会导致暴力和腐化。

亨廷顿又从社会阶层即城乡差距的视角论述了政治衰朽,并列表分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城市和农村阶层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报告
最近拜读的是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但目前为止只读了前几章,而且不能说完全读懂其中的内涵,所以仅就目前为止在阅读过程中所引发思考也是自己感兴趣的两个点跟大家分享。

第一个是关于美国现代化模式的思考。

亨廷顿在书中,把现代化的模式分为三种:欧洲大陆模式、英国模式和美国模式。

对于美国模式而言,我认为其有几个方面的特殊性。

首先从美国的历史来看,众所周知,美国的历史很短,从1620年的“五月花号”登陆北美,之后北美地区几乎成为英国属地;再从1776年的《独立宣言》的发表,到目前为止,美国建国的历史也只有239年。

即使在追溯至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目前为止的历史也不过500多年。

可以说美国的历史是建立在一个全新大陆之上,没有封建的历史过程,没有封建君主、封建阶级、封建的文化和思想,也就没有封建体系所带来的桎梏。

而我国则不然,我国号称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灿烂星河,源远流长。

因此比较而言,美国人更具有未来观,而我们更加是一种历史观。

其次是从人口来看。

美国是基本是不提民族的说法,未曾听过美国官方提出过美利坚民族的称谓。

美国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但是追本溯源,印第安人也并非是美洲大陆上繁衍出来的原生民族,他们的祖先源于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的人种,越过白令海峡之后到达了美洲大陆。

即便是把印第安人当做美国的原生民族,但是在外来人群到达北美之后,特别是在最初的开拓和之后的西进运动中,对印第安人进行了十分残暴的掠杀,导致目前印第安人的人数所占美国人口比例极低,而占人口比重最多的还是白人、黑人,基本都是来自于欧洲、非洲和中南美洲。

并且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之后全球各国的移民风潮,特别是亚洲各国移民美国热度的高涨,致使美国人口人种的多元化。

相比较而言,我们国家更加重视的是民族观念,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国歌里面也唱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民族和国家还是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国家至少在民国以前是没有国家的概念,民国始后,国家进去水深火热的时期,到了救亡图存的关键时刻,孙中山他们所倡导和号召的口号也是说要拯救中华民族。

所以美国人会更加具有公民的观念,有很强的国家意识和社会意识,对于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于自由民主的追求和主动积极性是非常强烈的。

而说到美国的现代化模式,就想到了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族》。

当时十九世纪托克维尔亲自到美国进行长期并且深入的考察,而当时的背景是欧洲大陆动荡不安,革命冲突不
到爆发的时期,而在那个时候,美国的现代化模式就已经走在了全球的前端,至少可以称得上各国可以参模的范例。

托克维尔在书中写到:“我所探讨的,除了民主本身的形象,还有它的意向、特性、偏见和激情。

我想弄清民主的究竟,以使我们至少知道应当希望它如何和害怕它什么”。

他是带着辩证的角度进行观察,仅就民主这一角度来说,一方面要学习美国民主制衡的进步性,一方面也要警惕过度平等而导致的中央集权和“多数人的暴政”。

至少来说,各国在寻求国家进步和现代化过程中,美国已经成为了可以学习的一种方向。

比如,十九世纪上半叶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中南美洲诸国纷纷取得独立。

最早的是1801年杜桑·卢维杜尔领导的海地独立战争。

1804年1月1日海地正式独立,而直至今日已经两百年的国家发展过程中,海地却还是动荡不安,需要联合国维和部队救援、各国人道主义援助,是目前世界上最威胁和最贫困的国家之一。

这样的例子就很值得思考。

亨廷顿在书中提出了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建立超强大的政府,这样才有能力制衡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

我是很赞同他的这一观点,很多国家现代化的失败印证了这一条件的重要性,但同时又留有余地。

一方面一定时期内强有力的政府是必要的,但是强权政府也容易导致领导权力的膨胀和个人崇拜的极端化。

所以强政府之后的权力制衡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各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特殊性,亨廷顿所提出的三种现代化模式,无一例外都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都是建立在经济、社会、文化都已经十分发达的基础之上。

那么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就应该结合本国的国情,结合实际情况来发展,特别是民族人口问题、历史问题、宗教问题等等。

三种模式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

所以就我个人的观点,我是很认同中国的发展,走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结果中国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来发展。

但同时,我们说科学的理论既然是科学的,那么这些理论就具有普适性,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就应该践行和运用,公众的政治参与必将扩大,公民观念的增强,对于民主、平等、法制、权力的诉求愈发强烈也是必然的趋势。

说一个题外话,由此产生的一个发散性的想法:假使中国就一直闭关锁国,没有被西方列强用尖枪利炮打开的话,中国本身根植于小农经济基础之上构建的政治、文化等等制度和社会体制是非常完善的,也自成为一套十分复杂而完备而且协调的体系和社会发展形态。

但是我们也知道,现代化的是不能够阻止,也是不可逆的,所以顺应现代化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第二个关于是秩序与稳定的思考。

本书中我认为核心的思想就是秩序和稳定。

他说“对于发展中国家,首要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合法的公共秩序。

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

由此我想
到了我们国家近来总是在强调的维稳的问题。

稳定而有序的社会秩序,是有利于整个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基本的共识。

但是一味的强调稳定,维持一个表面上的和平,掩盖掉甚至忽视矛盾和问题,让其在暗处滋长,无疑更加是一个危险的定时炸弹。

想到前几年十分严重的房屋拆迁的问题。

一个城市要发展要扩建,必然就要征地,那么在其过程中不能够协调的冲突,就利用强权强拆,甚至雇佣黑势力进行恐吓威胁甚至人身伤害。

受害方无处申诉伸冤,正常的渠道解决不了无人管,上访也被截下关押,进行限制人身自由。

最后连在自己家房屋楼顶悬挂国旗也没用,最终走上了自焚的极端行为。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在2009年的四川成都,唐福珍在自家的屋顶用汽油进行自焚。

一位新闻媒体主笔人熊培云就曾就此事写到“秦山无柴烧自己,拆下肋骨当柴烧。

2009年的那个冬天,我是真的在那个屋顶看到了一场矿难,只是,和以往的矿难不同,在那里不是藏在暗处的地塌了,而是光天化日下的天塌了”。

在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是很触目惊心,心是很沉痛的。

当然这样的例子属于比较极端的例子。

再比如,一位比较有名的记者讲述的亲身经历。

她在家附近的健身中心办了一个健康学习课程,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说报一年的学习课程价格更加优惠,就报了一年的课程,总共几百块钱。

结果隔一段时间不去,大约就过了2个月再去,健康中心就人去楼空,也联系不上人负责人。

去派出所报案,得到的答复却是追回来的可能性不大,这事他们也不好管。

这事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这样一件事情,我们通常都会认为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派出所不管也是很习以为常的事情,也就几百块钱,权当做是花钱买教训了。

但是仔细一想,这是很可怕的观念。

当部分违法之人做了违法之后,本应该是受到法律的制裁,政府部门的惩治,但是却无人去管。

受害者没有正常的渠道和途径进行维权,追回自己的损失,任由违法欺诈行为的横行,整个社会没有形成良好的公平公正之气,这难道不可怕吗?就是这样一件很小的事情反映的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不作为,更重要的是整个国家法治的不健全,社会法制体系的不完善,还有人们法制观念的缺失和维权意识的淡薄。

当然,也不可能存在绝对的秩序稳定,那么如何在构建稳定秩序中处理好不稳定的冲突和矛盾,和潜在可能发生矛盾的因素,这才是维稳过程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而且,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是否一定就需要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为整体的发展做让渡呢,我觉得是否定的,这不应该是必然的代价。

以上,是我的读书心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