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植物资源学名词解释
植物资源学名词解释
植物资源学是研究植物资源的科学领域。
植物资源指的是人类利用的植物种类和其相关的物质和能源。
植物资源学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词汇解释:
1. 植物资源:指植物种类和其相关的物质和能源,包括植物的种子、果实、根、茎、叶、花、木材、纤维、药材、食物等。
2. 植物分类学:研究植物的分类、命名、归类和演化关系等,用于植物资源的鉴定和分类。
3. 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植物的生长、适应性、生态特征、种群动态等。
4. 植物繁殖学:研究植物的繁殖方式和机制,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等,为植物资源的培育和繁殖提供理论依据。
5. 植物遗传学:研究植物的遗传特性和变异规律,包括基因组学、遗传变异、遗传育种等,用于植物资源的改良和利用。
6. 植物保护学:研究植物疾病、虫害、逆境等的防治方法和措施,保护和维持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7. 植物利用学:研究植物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利用方式,包括食品、药品、化学品、能源、材料等方面。
植物资源学的研究对于保护和开发植物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物安全、药物治疗和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支持。
植物资源学
植物资源学一、植物资源的概念广义的植物资源:是地球上或生物圈内一切植物的统称。
植物是自然界的第一生产力,是人类维持和延续生命的基本物质条件,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生产建设的重要原料来源。
狭义的植物资源:经过人类生活或生产实践活动,筛选出来的某些植物种类,可为人类提供各种原料,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具有生产价值的再生资源。
综上所述,植物资源就是指那些可以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利用(或是有潜在利用价值的)一切植物种的总称。
二、植物资源学的概念植物资源学是研究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贮量、引种、栽培和开发利用途径的学科,也是进行植物资源特性及资源评价的学科。
研究的对象:为各种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利用的植物资源。
包括不少已有学科的全部或一部分,有基础、应用和社会科学的内容。
三、植物资源的功能1.经济的基础:一种植物可以振兴一个国家的经济。
2.生态功能:植物资源不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来源,而且能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
3.人类生活生存的基础:现人类衣、食、住、行离不开植物资源。
4.植物资源的很多价值仍在发现中:由于现代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将先进的分析手段应用到植物资源成分分析上,从而促使植物资源的利用进一步深化。
四、植物资源的特殊性植物资源的特性与分类:1资源再生性;2分布地域性;3化学成份相似性;4开发利用时间性;5用途多样性。
植物资源的再生性是指植物自身具有的繁衍能力,由老的个体产生新的个体,而且若需要,新的个体数量多于老的个体,使种群得以延续、扩展,这就为种群持续利用奠定了基础。
(一)再生方式是指植物的繁殖方式1. 孢子繁殖2. 营养繁殖:2.1 天然营养繁殖2.2 人工营养繁殖2.3 有性繁殖(二)生长规律植物资源的再生能力有一定限度。
五、中国植物资源的特点一、地貌特点决定植物资源丰富1.地理位置: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部,地质历史悠久,幅员辽阔,面积约为960万km2。
东半部自北到南可分为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从东到西,分三个阶地。
植物分类学归纳整理植物的分类体系
植物分类学归纳整理植物的分类体系植物分类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对植物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的学科。
通过植物分类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各种特征、进化历程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对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原则以及现代植物分类体系进行介绍。
一、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植物分类学是指将植物按照它们的形态、生理特征、进化关系等进行分类的学科。
通过对植物进行分类,可以将各类植物进行归纳和整理,方便我们更好地掌握和了解各种植物的特点。
二、植物分类的原则在植物分类中,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1. 形态学原则:根据植物形态的差异进行分类,包括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形态特征。
2. 生理学原则:根据植物的生理特征进行分类,如光合作用方式、生长习性等。
3. 分子生物学原则:通过分析植物的DNA序列、蛋白质结构等分子特征来分类。
4. 进化学原则:根据植物的进化关系进行分类。
比较植物的遗传背景、共同祖先等信息。
三、现代植物分类体系目前,植物的分类体系经过长期研究和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
现代植物分类体系主要包括植物界、门、纲、目、科、属和种等级别。
1. 植物界:植物界是分类体系的最高级别,包括了所有的植物种类。
目前已知的植物界包括多种,如被子植物界、裸子植物界等。
2. 门:门是下一级的分类单位,根据植物的一些显著特征进行归类。
比较常见的门有松柏门、蕨类门等。
3. 纲:纲是植物分类的更细分级别,根据植物的一些突出特征进行划分。
例如,松柏纲、蕨类纲等。
4. 目:目是纲的下一级别,是对植物进行更详细分类的单位。
不同目的植物在形态、生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5. 科:科是对目的细分,包含了共性较强的植物属于同一科。
例如,菊科、蔷薇科等。
6. 属:属是对科的进一步划分,同一属的植物在形态、习性等方面有较高的相似性。
7. 种:种是植物分类的最小单位,是对植物进行最详细分类的分类单位。
同一种的植物在形态和生理上非常相似。
植物资源学整理 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1.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植物资源、经济植物2.自然资源包括哪些主要类型?有何特点?3.什么是植物资源学?4.植物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容是什么?5.植物资源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6.植物资源学的重要性?7.植物资源学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植物资源的概念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类型根据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的观点,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形成的可供给人类生活与生存的物质与能源(包括生命和无生命部分)。
他又根据自然资源的转化、属性和动态特征,将自然资源分为三个部分(1)生物资源:是一类再生资源或可更新资源。
例如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等。
这类资源的特性都是具有生长、繁殖、发育和调节的能力。
(2)矿物资源:是一类无生命资源,不具备生长、繁殖和再生能力。
一般认为它是一类非再生资源或不可更新资源。
地球上的矿物资源随着不断地消费,越来越少,直到耗尽。
(3)生态环境资源:是在一定地区特定条件下形成的恒定资源,而且是多种自然因素相互结合形成的,或称之为生态资源。
例如热量、光能、风、山地、水分,以及此类因素共同形成的生态环境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将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条件下能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及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
二、植物资源植物资源是生物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植物资源本身的特性,不同的学者对植物资源的理解有所不同。
我们根据国一些著名学者对植物资源的定义,将这些概念划分为狭义和广义概念两种。
狭义我国著名学者吴征镒院士对植物资源定义如下:一切有用植物的总和,统称为植物资源。
广义植物资源是指一切植物的总和,中国植物资源是指中国土地上的一切植物总和。
某一地区的植物资源是指某一地区的一切植物总和。
经济植物具有商品价值的植物资源。
Wickens (1990)将经济植物定义为: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植物,前者是指满足人类或家畜并维持其生存环境条件所需要的植物;后者则是指可被驯养的、工业用的、保护环境或被人喜爱的植物。
资源植物分类
资源植物分类资源植物是指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物、药物、材料和工业产品的一些植物。
这些植物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其用途、性质和生长环境等因素进行分类。
一、根据用途分类1.食用植物:包括果蔬类、谷物类、肉类替代品、海藻类、菌类等。
常见的有大豆、玉米、水稻、小麦、木薯、芋头、菠菜、南瓜、西红柿、茄子等。
2.药用植物:包括中药和西药。
中药植物按功能可以分为解毒、清热、润肺、下气、生津等。
常见的有人参、黄芪、当归、丹参、麻黄、紫锥菜、夏枯草等。
西药植物就是指药用成分可供药厂提取制成现代药物的植物资源。
常见的有秦皮、紫草、甘草、附子等。
3.工业材料植物:包括木材、石油替代品、麻类等。
这些植物可以用来制造木质家具、建筑材料、生物柴油和天然纤维等。
常见的有杨树、油菜、甘蔗、亚麻等。
4.家居绿植:包括能在室内长期保存、具有观赏价值、芳香、净化室内空气的盆栽植物,如常春藤、吊兰、仙人掌、富贵竹等。
二、根据性质分类1.木本植物:是具有木质干本或部分为水生植物,并以树木或灌木形态存在的植物。
常见的有柿子树、黄杨、红豆杉等。
2.草本植物:是指非木本植物,一般是指根、茎、叶三部分均为软性的植物。
此类植物不是非常坚硬,可以大多数的时间都不用支架。
常见的有麦田捕食者、卫矛、欧扁柏等。
3.藤本植物:是指类似藤蔓,有爬行习性的植物。
藤本植物一般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在包括古代时期和中世纪时期在内的历史上都有被人们广泛使用的记录。
常见的有花叶石龙尾、费菜藤、许昌藤等。
4.水生植物:是指能够在水中生长、繁殖的植物。
其生长形式、习性、肌理、药性、用途等方面与陆地植物显著不同。
常见的有荷花、菖蒲、香澄兰等。
三、根据生长环境分类1.极地植物:是指能够在极寒的极地气候条件下生长的植物。
由于极地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土壤营养也十分匮乏,这些植物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并且对环境的影响很小,很多植物能够在极地气候条件下生存数千年。
常见的有北极杜鹃、极地香草等。
2.荒漠植物:是指能够在荒漠、沙漠等严酷环境中生长的植物。
植物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植物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植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从植物中获得食物、药物、能源等多种资源。
植物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是人类文明长足发展的证明。
植物是人类生存在地球上的一个自然条件,如何更好地利用、开发植物资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第一部分:植物资源的分类植物资源分为食用植物、药用植物、观赏植物、工业和能源植物等几类。
食用植物是我们最常见的植物资源。
绿豆、花生、荞麦、玉米、小麦、大米等是人类常见的食用植物。
药用植物通常分为中药和西药。
中药又分中草药和中药材两类。
观赏植物与人类情感关联较大,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花朵颜色、芳香等吸引人类赏览。
工业和能源植物的利用较为广泛,如橡胶、桑树、松树、竹子等。
第二部分:食用植物资源的开发食用植物资源的开发是我们最常见的植物资源利用。
食用植物包括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和特殊食用植物。
特殊食用植物包括野生食用植物,如野菜、山珍、海味等。
常见的食用植物主要是大米、小麦、玉米、薯类、豆类等。
目前,随着人类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用植物的品质和保健价值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农业科技也在不断发展高品质、高保健、绿色、有机的食用植物。
第三部分: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人类对药用植物的利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许多现代药品的原料如中药、中药材,大部分是来自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成分不仅有临床功能,同时也具有植物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的价值。
药用植物中目前已知的有效成分已经超过1万种,这些成分涉及了生物学、化学、物理、药理等学科。
未来,人类对药用植物的研究和利用将会更加深入,开发出更多的药品。
第四部分: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观赏植物以其美好的外表、独特的特性和良好的气质而赢得了许多人的青睐。
随着园林绿化的普及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观赏植物的价值不断提高。
观赏植物的开发不仅是为了美化环境,同时也涉及到城市绿化、林业经济等方面。
第五部分:工业和能源植物资源的开发工业和能源植物是人类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资源。
工业和能源植物有时也称为第二代生物质能源。
植物资源的特性及分类
(3)叶类 通常在花蕾开放时采收。此时正是植物生
长最旺期,质量好。 但某些叶需在秋天霜降后采收或采集地上
落叶,这要以具体用途而定。 (4)花类
因一般花期较短,如采收时间不当,对品 质影响较大,如金银花、月季花、丁香花都应在 一定大小的花蕾时采,开花后,颜色变淡,易脱
落,对香料和色素的提取不利,也不能入药。
第四节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时间性
植物生长、生命和体内代谢都有周期性。植 物组织和器官所含的成分及其结构也相应地随时 间而变化。 因此,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是有严格的 时间限制,即具有确定的时间性,这是植物资源 开发利用中首先须遵守的原则之一。
植物资源保存时间性。
人工营养繁殖:指借助人为的力量,将 植物体与母体分开,使之形成新个体。其中 包括分离法(分根培养)、扦插法(根插、 枝插、叶插)、压条法和嫁接法。
(2)有性繁殖 指用种子繁殖的植物。有性繁殖对植物多样
性维持意义重大。
2.组织器官的再生性 植物的组织器官受自然或人为损伤后仍能得
以恢复和再生。如茎皮部分剥落后仍能得到自身 的修复。杜仲剥皮可以再生,韭菜收割后可以继 续向上生长。
第一章 植物资源的特性及分类
讲述要点
1.植物资源的特性
再生性 易受威胁性 化学成份相似性 开发利用时间性 用途多样性 可栽培性 分布地域性
2.植物资源的分类
第一节 植物资源的再生性
植物资源的再生性是指植物自身具有的繁衍能 力,由老的个体产生新的个体,以延续其种群。 植物的再生性还包括其自身组织和器官的再生能 力。 这种特性对人类有着巨大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 正是由于植物资源的再生性,才使人类有持续利 用的可能。
1. 化学成分的相似性是植物化学分类的依据
植物资源学绪论
有用成分的挖掘与筛选,以及有用成分的性质、形成、
积累和转化规律、提取、分离和精制技术方法的研究是植 物资源学重要内容。 4、植物资源驯化栽培的研究 野生植物资源在自然界中的储量是有限的。为满足人
类对重要植物资源的大量需求,保护野生资源,使野生种
变成栽培种。
五、植物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东北林业大学本科课程
植物资源学
(48学时,3.0学分)
东北林业大学本科课程
书籍<<植物资源学>> 1994 董世林 2002姜彦成 2003戴宝合《 野生植物资源学》 2006王振宇 2008杨利民 2009杨期和
绪论 (2)
总论
(10)
各论
(36)
第一章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与特点 第二章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三章植物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第四章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野生抚育 第五章植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第六章药用植物资源 第七章野果植物资源 第八章野菜植物资源 第九章芳香油植物资源 第十章色素植物资源 第十一章纤维植物资源 第十二章油脂植物资源 第十三章淀粉植物资源 第十四章树脂植物资源 第十五章树胶植物资源 第十六章鞣料植物资源 第十七章农药植物资源 第十八章观赏植物资源 第十九章其他植物资源
五、植物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7、植物资源调查规划与评价的研究
植物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对一定地区野生植
物资源的种类、贮量、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地理分布规律、开 发利用现状和受威胁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做出科学评价,进 行合理开发与保护规划。 8、植物资源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植物资源是典型的可更新资源,在开发利用的同时要保 护植物资源的再生性,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制度与措施,使
植物资源学
• 新疆化学所针对市场需求,以新疆天然植物 资源为原料,以高新技术为切入点,采用新 疆维吾尔族几千年一直使用的天然沙枣树胶 和斯亚旦等新疆特有植物中具有的高蛋白物 质及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精制成 “伊丽萌纯天然摩丝”。 该产品在养发、生发、乌发上具有良好功 能。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86届国际发明博览 会上,该产品荣获特别荣誉奖,美国第11届 国际发明博览会上获银质奖,北京举办的全 国十年优秀发明成果暨第九届发明展览会荣 获发明成果金杯奖。
• 工业用植物资源 包括木材、纤维、鞣料、芳香油、 胶脂、工业油脂及植物性染料等资源。 工业用植物资源可用以纺织、造纸、编 织、印染、制药、化工原料等方面。
• 保护和改造环境类: 这部分植物包括。一为防风固沙植物,如 木麻黄、大米黄、多种桉树、银合欢、杨树等。 二为保持水土、改造荒山荒地植物,如银合欢、 金合欢、雨树、牛油树、洋槐及多种木本油料 植物。三为固氮增肥、改良土壤植物,如碱蓬、 紫苏、紫云英、红萍等。四为监测和抗污染植 物,如碱蓬、凤眼蓝、大多数绿色植物和许多 水藻。五为绿化美化、保护环境植物,包括各 类草皮、行道树、观赏花卉、盆景等。
二、植物资源学的任务、研究内容 • 任务:使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 设服务。 • 内容:主要阐述植物资源的分类、各类植物资源 的代表种及有效成分、自然区域中植物资源的分 布、贮量及发利用状况。重点介绍我国的植物资 源及其开发利用途径.
• 三、我国植物资源研究和开发概况 •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度,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 很早就开展了植物资源的利用。 • 衣:树皮—麻类—棉纤维 • 食:野果—果树、作物 • 住:木材 • 随着人们利用植物水平的提高,对药用植物和 观赏植物的利用和研究逐步增加,出版了不少 的专著。本草纲目、群芳谱等是那个时期较有 影响的著作。 • 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对植物资源调查与利用 工作较为重视,组织了全国范围的普查工作, 编写了各类资源志。
植物资源学
资源植物学习内容概述一、植物资源的概念二、我国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概况4.开发研究动态:药用野生植物:建立了药用植物资源收集区,对主要资源进行药理和疗效试验;防癌抗癌植物资源筛选;治疗疑难疾病获得显著效果。
保健品开发:苦丁茶、青草药制品、野生果用资源方面:探明其含有特殊营养成分和独特的食疗效果植物农药:杀虫植物:苦参、毛茛等植物所含的生物碱盐、皂甙,黄酮及挥发性物质;杀菌植物:菊科、松科等植物中提取挥发性油,亦可直接用于病害防治。
食用植物色素:越桔红、玫瑰茄红、栀子的多种制品,紫胶色素等也研制成功。
5.我国植物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资源破坏严重:砍树、砍枝、摘果、采叶,甚至、挖根、剥皮等杀鸡取卵的采集办法。
未完善加工工艺技术:多为半成品或低品位的产品,在国内外商品市场缺乏应有的竞争力。
盲目开发:在未探明社会需要量、社会购买力水平和资源生产量的情况下,一哄而起。
忽视综合开发与利用:忽视植物多功能综合利用,许多植物含有几种特殊的有效成分,只利用其中的1、2种,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6.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对策野生植物资源普查:评价资源利用价值,制定开发方案。
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可持续利用:野生植物产品的深、精加工:加工工艺,要提高测试手段和有效成分的分析技术。
良种选育、配套的生产技术。
开发重点:地方特色的名、特、优野生药用、果用。
植物农药的开发利用。
野生植物蔬菜栽培与开发利用。
三、国外对植物资源研究的概况1.基础研究欧洲:对芳香植物的研究较深入。
日本:野生植物的染色体、化学成分研究较多,特别对抗癌植物的筛选研究。
美国:筛选出与地中海地区野生的长角豆中所含半乳甘露聚糖胶相同成分的瓜尔豆,保证了美国在二战期间造纸工业的正常生产,促进了美国石油工业和糖业工业的发展。
德国、日本、前苏联等在食用菌研究上成果突出。
第一章植物资源的分类六、参考华东师范大学马炜梁的《高等植物及其多样性》的分类,将野生植物资源分为:食用植物;药用植物;观赏植物;饲料植物;有毒及毒品植物.后面我将按照这一分类系统介绍野生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学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植物资源学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植物资源学: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植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和重要的生物资源之一,其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植物资源学研究着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植物资源,以满足人类的需求,并在此过程中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本文将从植物资源的概念、开发利用的重要性、主要开发利用方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植物资源的概念植物资源是指供人们利用的植物及其相关产品和信息。
它包括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种类、数量、分布等信息,以及植物所提供的食物、药物、材料、能源等各个方面的利用价值。
二、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的重要性1. 经济发展:植物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它们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和林业产品,为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 生态保护:植物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开发植物资源时,应注重保护野生植物,合理利用植物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
3. 健康养生:许多植物具有药用价值,能够用来治疗和预防疾病。
通过研究和利用植物资源,可以开发出更多的药物和保健品,促进人们的健康。
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1. 农业开发:农业是最基本的植物资源利用形式,通过耕作和种植各种农作物,生产出粮食、蔬菜、水果等供人们食用。
2. 林业开发:林业是指栽培和利用林木及其产品的活动。
通过合理的林业管理,可以获得木材、纤维、果实等资源,同时也可以保持水土、保护环境。
3. 药用开发:许多植物具有药用价值,植物中的有效成分经过提取和加工,可以制成西药、中药、保健品等。
4. 能源开发: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量的太阳能,可以利用植物生物质来生产生物燃料,是一种清洁能源的替代选择。
5. 工业开发:某些植物可以提供纤维、橡胶、树脂等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纺织、轻工业、建筑等领域。
四、未来的发展方向1. 植物保护与遗传改良:加强对野生和珍稀物种的保护,推动植物遗传资源的整理和利用,培育长效生态系统,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产量和品质等特性。
植物分类基础知识1
(三)叶
▪ 叶的组成:托叶;叶柄;叶片
• 完全叶;不完全叶
▪ 叶的类型
• 单叶 • 复叶
▪ 掌状复叶 ▪ 羽状复叶 ▪ 三出复叶 ▪ 单身复叶
• 复叶与小枝的区别
(三)叶
▪ 叶的排列(叶序)
• 互生叶序 • 对生叶序 • 轮生叶序 • 簇生叶序 • 基生叶序
▪ 叶脉
• 平行脉 • 网状脉 • 三出脉
名异物”。不论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现象对于植物资源
的生产、使用和科研都可能发生一定的妨碍,因此必须
对资源植物的原植物种名进行准确的鉴定、记述和比较 其特征,以区分其种类。
▪ 2.调查了解植物资源和使用情况,为进一步 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和引种栽培提供资料。
▪ 在一个地区甚至全国范围内进行野生经济 植物普查,为有计划的开发、引种栽培和利 用奠定基础,也符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 济建设的需要。
建筑论坛-景观与环境论坛
▪ 藤本植物
• 草质藤本 • 木质藤本
▪ 常绿植物;落叶植物;肉质植物;寄生植物;陆生植 物;湿生植物;水生植物;阳生植物;阴生植物
二、植物观察的基本程序
▪ 观察的一般顺序: 习性、根、茎、叶、花序、花、果实、种子
▪ 观察的仪器
眼睛—放大镜—解剖镜—显微镜—扫描电镜
▪ 标本上花的观察:
花需浸泡后解剖观察
(三)叶
▪ 叶的形态
• 叶片形态 • 叶基形态 • 叶尖形态 • 叶缘形态 • 叶裂形态
▪ 托叶:离生;在叶柄基部结合;叶状;鞘状;刺状;
卷须状
(三)叶
▪ 表面形态
•毛
▪ 单毛:柔毛;绵毛;绢毛;刺毛;刚毛;蛰毛;腺毛 ▪ 星状毛 ▪ 丁字毛
植物资源学
资源:指自然界存在的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可供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叫资源。
植物资源:狭义:一切有用植物的总和。
即在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植物的总和。
广义:植物资源是指一切植物的总和。
既包括已利用的植物,也包括野生的尚未开发利用的植物。
资源植物:是指某种或某一类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
4.经济植物:是指在市场上出售,具有商品价值的植物资源。
实际上是一类具有物质性价值并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植物。
研究植物资源的意义1.植物资源是人类的食物来源之一。
2.植物资源是治疗人类各种疾病的药物来源。
3.植物资源是许多工业原料的来源。
4.植物资源是开发生物农药的原料来源。
5.植物资源是筛选绿化观赏植物、抗污染净化环境植物、防风固沙植物、绿肥植物、能源植物等的重要物种库。
植物资源学的研究任务1.调查研究植物资源种类、数量、分布。
2.植物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
3.研究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提出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
4.积极扩大与寻找新的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植物资源分类系统的研究。
2.植物资源种类和用途的研究。
3.植物资源有用成分的研究。
4.植物资源驯化栽培的研究。
5.植物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
6.植物资源开发的生物技术应用研究。
7.植物资源调查规划与评价的研究。
8.植物资源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植物资源的分类(按用途分)1.食用植物资源(1)淀粉植物类(2)蛋白植物类(3)食用油脂类(4)维生素植物类(5)饮料植物类(6)食用色素植物类(7)食用香料植物类(8)甜味剂植物类(9)饲用植物类(10)蜜源植物类(11)其他食用植物类2.药用植物资源(1)中草药植物类(2)农药植物类3.工业用植物资源:可用以纺织、造纸、编织、印染、制药、化工原料等方面。
包括:(1)纤维植物类(2)鞣料植物类(3)香料植物类(4)工业用油脂植物类(5)树胶植物类(6)工业用染料植物性类(7)能源植物类4.保护和改造环境植物资源:包括(1)防风固沙植物类(2)保持水土植物类(3)改良土壤植物类(4)监测和抗污染植物类(5)绿化美化、保护环境植物类(6)指示植物类5.植物种质资源:也叫品种资源或遗传资源,是指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植物的栽培种、野生近缘属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的遗传材料。
植物资源学——第1章植物资源概况
各器官用途
六、植物资源的可栽培性 可通过人为的引种驯化,扩大其分布区,提高 产量,拯救濒危植物、优良品种
相似生境
七、植物资源分布的区域性 植物种类分布的局限性,形成了资源的区域性
。 生态适应、生态环境 人参、荠菜 土特产品,自主知识产权 八、价值的潜在性 植物资源对人类直接或间接的用处,有用与
中 国 政 区 图
中国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公里。海岸 地势平坦,多优良港湾,且大部分为 终年不冻港。中国大陆的东部与南部 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 面积473万平方公里。
在中国海域上,分布着5400个岛屿。其中最 大为台湾岛,面积3.6万平方公里;其次是 海南岛,面积3.4万平方公里。位于台湾岛 东北海面上的钓鱼岛、赤尾屿,是中国最
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林
红松林
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
海拉尔的樟子松
宜黄常绿阔叶林
蜀南竹海
硬叶常绿阔叶林景观
波 密 岗 乡 林 芝 云 杉 林
林 芝 苯 日 神 山
高山草甸
尖 峰 岭 热 带 雨 林
第三节 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
野生植物资源: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 景和经济技术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 的植物的总称。
植物资源最丰富
食用植物、药用植物
7.西南区(云贵高原区): 西南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秦巴山地、四川盆
地、云贵高原及部分横断山地。本区是北方暖温 带落叶林与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渡地带,大 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壳斗科的常绿 树种为主。
与华中区相似 孑遗植物
种类多,经济植物
8.青藏高原区:
5.华中区: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北回归线以北,云贵 高原以东的中国亚热带地区,包括汉中盆 地、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浙江、江西 上海、湖南、湖北东部)、广东和广西北 部、台湾北部和福建大部等。暖问湿润气 候,冬温夏热,四季分明。
资源植物学
资源植物学生命科学系0801班姓名:资源植物学绪论内容提要一、资源植物和资源植物学的概念;二、植物资源的特点;三、资源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四、资源植物的研究和开发概况;五、资源植物的分类。
一、资源植物和资源植物学的概念资源植物:凡被人类利用在衣、食、住、行、医等各方面的植物都属于资源植物。
广义的说,地球上或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都属于资源植物。
资源植物学:是以植物学和植物化学为理论基础,以资源植物为研究对象,研究资源植物的种类、分布、蕴含量及开发利用的科学。
资源植物学是在人类对植物资源不断需求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近年来随着人类返朴归真,对植物资源的需求更为扩大,促使此门学科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商品经济社会中引人注目的一个领域。
二、植物资源的特点1、再生性2、有限性和可解体性3、区域性4、多样性与多用性全世界高等植物近30万种,其中种子植物约1.5万种。
但人们有意识栽培的植物仅上千种,绝大部分植物资源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野生资源植物是人类选择有价值植物的基础;本课程重点介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资源植物。
三、资源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研究内容:研究各类资源植物的形态、分类、分布、经济用途以及有效成分的性质、提取和加工工艺流程等。
1、资源植物的类型和分布我国地域辽阔,横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和寒带四个气候带,自然条件十分优越,野生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据统计,我国芳香植物有56科340种,中草药5000余种,果树资源更是丰富,有59科670多种。
目前全国各地已经陆续开发出的食用果品的野生资源,如刺梨、沙棘、无花果、猕猴桃、山楂、杨梅、山核桃等。
我国近年来投放国际的香料约40多种,其中天然香料近30种。
我国也是观赏植物茶花,桂花、梅花、月季、腊梅的分布和栽培中心。
全世界800多个品种杜鹃,我国就有650多个品种,全国食用菌、藻类、蕨类等野生菜用植物数量很大。
我国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具有转化成商品优势和经济效益的潜在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资源的概念和分类一切有用的植物总和(栽培植物和野生植物)。
食用药用工业用保护和改造环境用植物种质植物资源:在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直接或间接有用的植物的总和。
时间性:指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利用途径和价值的差异空间性:指植物的分布区域,由环境条件不同导致利用价值差异人文背景:指不同民族、地域的人,由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的积累,在用植物的种类、经验、方法上的多样性和差异。
紫锥菊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红豆杉林业植物资源与识别4.2.1 油脂植物资源的概念油脂:油和脂肪的总称植物油脂:从植物种子、果肉及其他部位提出来的,由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油脂的组成:脂肪酸甘油酯称为油的,其脂肪酸多为不饱和的;称为脂肪的,其脂肪酸多为饱和的植物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来源:天然的植物油脂中可能含有少量的反式脂肪酸植物油脂经高温处理后(250度,2小时),易生成反式脂肪酸常见于烘烤及油炸食品。
油脂植物资源:指处于野生状态或半野生状态有一定含油量的植物,其体内含油脂8%以上或在现有条件下出油率达80%以上的植物的总称。
通常油脂多存在于植物的果实、种子、花粉、孢子、根、茎、叶等器官,含油脂的部位以种子(仁)为主。
4.2.2 我国油脂植物资源 我国油脂植物资源近千种,隶属于100多个科,其中以樟科、山茶科、芸香科、卫矛科、大戟科、豆科、蔷薇科、忍冬科和十字花科为主。
木本油料植物400多种,含油量15-60%的有 200多种,50-60%的有50多种,多于草本植物(3:1左右)。
果实含油量在30%以上,且资源丰富的树种均具有开发价值,目前广泛栽培的约30多种。
4.2.3 几种重要的油脂植物资源(1)油茶 Camellia oleiferaAbel. :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又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等。
种子含油量36.6%,种仁含油量55.9%,是我国产油量最高的植物之一。
茶油是植物油中的珍品,含有油酸83.3%,亚油酸7.4%,易被消化。
另含有山茶苷、磷脂质、皂苷、维生素E、鞣质等。
(2)麻疯树Jatropha carcas L. :大戟科麻疯树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别名小桐子,臭油桐等。
种子含油量40%左右,种仁含油量60%左右。
种子油中含有毒素(毒蛋白),不能食用,适合生产生物柴油,也可以生产生物农药、杀虫剂等。
喜温暖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3)乌桕Sapium sebiferum (L.) Roxb. :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乌桕种子能榨取两种不同性状的油脂。
外种皮榨取的固体桕脂,俗称皮油,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制造汽车轮胎,电影胶卷、塑料薄膜、肥皂、高级蜡纸、日用化妆品的原料或辅料。
种仁榨取的液体油脂,俗称梓油,含有8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属干性油,是制作油漆,油墨等产品的主要原料(4)黄樟Cinnamomum porrectum (Roxb.) Kosterm. :樟科樟属,常绿乔木。
果实核仁含油率60%,可供制肥皂。
根、树皮、叶全年均可采,经过蒸馏提取樟脑油,并精制成颗粒状结晶(粗樟脑)。
(5)臭檀Evodia daneillii(Benn) Hemsl :芸香科吴茱萸属,落叶乔木,种子含油量高达39.7%,特性与小桐子油近似,可供榨油,用于润滑或制皂。
木材坚硬,纹理美丽,是制做家具、农具的良材;种子黑色,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等功效。
(6)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 :卫矛科南蛇藤属,落叶藤状灌木。
种子含油率达45-52%。
树皮可制优质纤维,根藤叶及果可入药,具有祛风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7)油橄榄Olea europaea L. :木犀科榄属,常绿小乔木,又称齐墩果、洋橄榄。
果实含油量53-60%,可做食用油。
含油酸55-83%,亚油酸6-8%,亚麻酸8%左右,其比例正好是人体所需比例。
(8)榄仁树Terminalia catappa L. :使君子科榄仁树属,大乔木,别名雨伞树、山枇杷树。
榄仁油脂含量59.4%,可食用,可制成护肤品等,也可药用,治疗痢疾及肿毒。
木材可为舟船、家具等用材;树皮含单宁( Tannins),能生产黑色染料。
(9)竹柏Podocarpus nagi (Thunb.) Zoll. et Mor ex Zoll. :罗汉松科罗汉松属,常绿乔木,种仁含油量52.2%。
根茎叶具有净化空气,驱蚊,抗污染等功效,绿化树种。
(10)光皮树Swida wilsoniana(Wanger.) Sojak :山茱萸科梾木属,落叶灌木或乔木,果核果肉均含油脂,干果含油量33-36%;油的脂肪酸组成以亚油酸及油酸为主,食用价值较高;木材坚硬,纹理致密而美观,为家具及农具的良好用材。
(11)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Bunge :无患子科文冠果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种子含油量3036%,种仁含油量55-67%,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4%,可食用也可做润滑油。
(12)榛子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桦木科榛属,种子含油55-65%。
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其含量是其他坚果的数倍至几十倍。
(13)核桃:胡桃科胡桃属Juglans regia ,落叶乔木。
又称胡桃,羌桃。
核桃的油脂及含量一般为60-75%; 蛋白质含量达15%以上,同时还含有钙、磷、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既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又有很大的医药效用,通润血脉,补气养血,润燥化痰。
林产香料植物资源与识别4.3.1 香料植物资源 香料:根据《新华字典》解释为配制香精的芳香原料。
1.干果或种子,如茴香、芥末、黑胡椒2.假种皮,如肉豆蔻3.树皮,如肉桂、桂皮4.干花蕾,如丁香5.雌蕊柱头,如番红花6.根和根茎,如姜黄、生姜7.树脂,如阿魏全世界有500多种香料植物。
目前我国已发现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香料植物种类有60多科400多种,其中进行批量生产的天然香料品种已达100多种。
4.3.2 主要的香料植物(1)胡椒科:1400多种植物,包括木本、藤本和草本,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中国有5属15种,应用最广的是胡椒属和草胡椒属的植物,尤其是胡椒。
(2)樟科:包括45属2000余种,主产热带至亚热带,中国有20属,420多种,主产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①樟属:约250种,我国约46种,植物的树皮、枝、叶、果都可以提取芳香油,树皮出油率为2.15%,枝出油率0.35%,叶出油率0.39%,幼果出油率2.04%。
②月桂属:具有芳香叶的小乔木。
月桂 Laurus nobilis :常绿小乔木,有香气,枝、果可蒸馏出月桂油,叶含油0.30.5%,亦有高达1-3%,果含油约1%,用于制香料和香水。
③木姜子属: 山苍子 Litsea cubeba (Lour.) Pers.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有香气,我国特有的香料植物,山苍子油年产量2000余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
(3)木兰科: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Hook. f. ,常绿乔木,又称大茴香、八月珠、大料,是八角茴香树的果实,含挥发油;原产于东印度群岛,中国主产于广西、贵州、云南、海南、广东等地(4)肉豆蔻科:肉豆蔻 Myristica fragransHoutt. ,常绿乔木,含挥发油5-15%,主产于马来西亚、印尼和我国华南地区。
热带著名香料和药用植物,含有肉豆蔻醚,能够产生兴奋及致幻作用,若服用过量,可产生昏迷。
(5)芸香科: 250种,我国有50余种; 花椒属果皮含有挥发油两面针 Zanthoxylum nitidum (Roxb.)DC. :木质藤本植物,鲜叶含单萜类挥发油,分布中国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地(6)桃金娘科: 100属3000种,中国原产9属124种。
具有油腺和花盘,含多种挥发性精油。
丁香属,常绿乔木植物干燥的花蕾。
原产印尼的一种香料,呈红褐色并伴有强烈的芳香。
(7)伞形科: 270属2800多种,中国约95属580余种。
含有香豆素类、精油等挥发性成分,和八角茴香味道相似。
①小茴香 Foeniculum vuLgare Mill. ,多年生伞形科茴香属草本植物成熟的干果实。
含挥发油,开花时丛生椭圆形的种子已死亡,在它们变硬后,便可采摘。
小茴香原产于地中海地区,但现在大多数小茴香出产自印度,中国,埃及和土耳其②香菜籽Coriandrum sativumL. ,伞形科芫荽属,草本芫荽成熟的干果实。
芫荽常被认为可以增强食欲,浅褐色的种子有股甜甜的柠檬味。
大多数香菜籽主要产于摩洛哥,罗马尼亚和埃及,中国和印度也有少量供应。
③孜然Cuminum cyminum L. ,伞形科孜然芹属草本植物。
除了胡椒之外的世界第二大调味品,历史悠久,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在印度也是配制咖喱粉的主要原料。
(8)鸢尾科: 约60属800种,中国产4属58种,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及东北各省,其中以鸢尾属占绝大多数,以花大、鲜艳及花型奇异而著称。
番红花 Crocus sativus L. :又称藏红花,西红花,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最昂贵的香料。
(9)唇形科: 约有220属6000余种,中国有99属,800 余种。
一年至多年生草本植物,含芳香油,例如:薄荷、留兰香、薰衣草、迷迭香等。
①薄荷属:约30种,全株青气芳香。
薄荷醇含量77-78%,薄荷酮8-12%。
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 :多年生草本,多生于山野湿地河旁,根茎横生地下,多生于2100米海拔高度,是一种有特种经济价值的芳香作物②薰衣草属:约28种,分布于大西洋群岛及地中海地区至索马里,巴基斯坦及印度;我国仅栽培2种(薰衣草 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及宽叶薰衣草 Lavandula latifolia Vill ),新疆天山北麓是中国薰衣草种植基地。
薰衣草:一年生草本、半灌木或小灌木。
薰衣草油可以减轻和治疗昆虫的咬伤,减轻头痛的症状,也可以用来治疗皮肤烧烫伤或发炎(伊朗的一种传统疗法)。
(10)木犀科: 约30属600种,我国11属200余种,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茉莉花 Jasminum sambac (L.) Ait :素馨属,常绿小灌木或藤本状灌木,原产印度、阿拉伯一带,是著名的花茶原料及重要的香精原料。
茉莉油的身价很高,相当于黄金的价格。
4.4.1 概念 药用植物:具有治疗、预防疾病和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植物。
中药青蒿:菊科植物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 的干燥地上部分。
具有清虚热,解暑热,截疟之功效,是一种廉价的抗疟疾药。